什么是儿童遗尿
什么是儿童遗尿
儿童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夜间常尿湿自己的床铺白天有时也有尿湿裤子的现象。遗尿症在儿童期较常见,据统计,4岁半时有尿床现象者占儿童的10-20%,9岁时约占5%,而15岁仍尿床者只占2%。本病多见于男孩,男孩与女孩的比例约为2:1,6-7岁的孩子发病率最高。遗尿症的患儿,多数能在发病数年后自愈女孩自愈率更高,但也有部分患儿,如未经治疗,症状会持续到成年以后。
由于尿道口受刺激、晚上癫痫发作、脊髓疾病、糖尿病、尿崩症等引起的晚上睡眠时排尿不属遗尿症。
有的幼儿,晚上没有自觉的醒后排尿习惯;有的已经能控制夜尿,但由于精神紧张、更换环境或全身情况虚弱等原因而出现了遗尿。遗尿发生在上半夜者居多,严重的一晚上遗尿3~5次。有的家长每晚叫幼儿排尿,但不易唤醒,即使唤醒了,幼儿也可以随地(随床)小便,为此常受父母责打,影响身心健康。
儿童遗尿症的饮食
一、遗尿症食疗方
1.每日吃荔枝干肉10只,常吃可见效。
2.将白果炒香,五至十岁儿童每次五至七个,成人每次食八至十个,一日两次,食时细嚼慢咽,至不遗尿为度。
3.白果蒸鸡蛋:干白果仁两枚(研末)备用:将鸡蛋一端打一小孔塞入白果粉,用纸封口朝上,蒸熟食用,有补虚收敛作用,可治妇女白带过多,小儿消化不良腹泻,小儿遗尿等症。
4.白果腐皮粥:白果10-15克(去壳),豆腐皮(腐竹)40-50克,大米适量,同煮粥,用白糖调味食用,有养消胃痰,止咳定喘作用,适用于肺虚咳喘,肾虚遗尿,小便频数,老年肺结核,妇女体虚,白带过多等症。
5.白果膀胱汤:猪膀胱100-200克(洗净切块),白果5枚(炒熟去壳),复盆子10-15克,同煮汤,用适量食盐调味食用。有补肝肾,缩小便作用,适用于夜多小便,小儿遗尿等症。
6.治腰膝无力、阳痿遗精、盗汗、遗尿:韭菜200克,鲜虾100克。将鲜虾炒熟去壳,再将切好的韭菜同放锅内炒熟,放入适量的酒和食盐调味食用。每日1次。
7.韭菜根15克绞汁,炖热温服一两次。
8.韭菜子10克,研末和面,做饼分两次食。
9.韭菜炒鲜虾:鲜虾炒熟后去壳,再将切好的韭菜同放锅内炒熟,放入适量白酒和食盐调味食物。有壮阳益精,补虚健胃作用。适用于腰膝无力,阳痿遗精,盗汗,遗尿等症。
10.葱白七八根,硫磺30克,共捣出汁,睡前敷脐上,连敷两三夜。
11.淮山茯苓包子:淮山粉、茯苓粉100克,加适量水调成糊状蒸半小时,再加入白糖300克,面粉200克以及猪油、青丝(即海带丝)、红丝(即红萝卜丝)少许,制成包子馅,与经发酵调食用碱的软面包成包子,蒸熟即可食用。有益脾气,补气,涩精作用。连续食用,可治脾胃不健,身体虚弱,食欲不振,消渴,尿频、遗精,遗尿等症。健康人食用更能精力充沛,食欲旺盛,增强体质,祛病延年。
12.莲子120克,去心皮蒸烂;鲜菠萝30克切小块,龙眼肉、罐头青豆、罐头樱桃各15克,冰糖180克,同煮汤,熟后加入熟莲子即可食用。有补肾健脾,养心安神作用。适用于遗精,遗尿,失眠等症。健康人食之有防病强身功效。
13.狗肉500克,黑豆60克,煮至烂熟食,治年老或肾虚耳聋,小儿夜尿、遗尿。
14.桂皮3克,白芍、甘草各6克,水煎去渣,冲入麦芽糖二匙服食。
15.药蒸猪肚:熟猪肚250克,斜切成条块;枸杞子、党参、淮山、制附片、干荔枝(去壳核)各10克;红枣、龙眼肉(去壳核)各20克;白胡椒(捣碎)3克;食盐1克;熟猪油10克,冰糖30克;同放大碗内,加入鸡汤500克,置锅内隔水蒸至烂熟时即可食用。有补脾益气,固肾缩尿作用。适用于病后虚弱,小儿、老人遗尿,夜多小便,气血不足,肝肾不足等症。健康人食用更能防病强身。注意:感冒发热、咳嗽者忌食。
二、遗尿症吃哪些对身体好?
1.温补固涩食物。肾气不足者宜食,如糯米、鸡内金、鱼鳔、山药、莲子、韭菜、黑芝麻、桂圆、乌梅等。
2.清补食物。肝胆火旺者宜食,如粳米、薏米、山药、莲子、鸡内金、豆腐、银耳、绿豆、赤豆、鸭肉等。
3.干饭。患儿晚餐宜吃干饭,以减少摄水量。
4.动物性食物。宜吃猪腰、猪肝和肉等食物。
三、遗尿症不要吃哪些食物?
1.牛奶、巧克力、柑、橘。美国学者对小儿遗尿[de]原因进行深入[de]研究后提出,饮食中牛奶、巧克力和柑橘类水果过量,是造成小儿夜间遗尿[de]主要原因,其中牛奶过量造成[de]遗尿达60%。只要停止进食上述食物,遗尿现象几乎可立即消失。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食物在小儿体内可以产生变态反应,使膀胱壁膨胀,容量减少,并能促进平滑肌变得粗糙,产生痉挛。同时,这一变态反应会引起小儿睡得过深,在有尿时不能醒来,导致遗尿。
2.辛辣、刺激性食物。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兴奋,若食用这类食物,可使大脑皮质功能失调,易发生遗尿。因此,在膳食中应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白天限制饮水。对于小儿遗尿者,白天不要过度限制其饮水量,要求患儿每日至少有1次随意保留尿液到有轻度胀满不适感,以锻炼膀胱功能。4.晚餐后饮水多。下午4时以后,督促小儿控制饮水量,忌用流质饮食,晚餐尽量少喝水,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减少夜间排尿量。
5.多盐、糖和生冷食物。多盐多糖皆可引起多饮多尿,生冷食物可削弱脾胃功能,对肾无益,故应禁忌。
6.玉米、薏苡仁、赤小豆、鲤鱼、西瓜。这些食物因味甘淡,利尿作用明显,可加重遗尿病情,故应忌食。
男孩尿床长期不治或影响性格
小张今年12岁,读小学五年级,平时乖巧听话,就是性格孤僻,不愿与同学交流。小张每天早上都会主动把衣物浸泡在水里先洗一遍,父母起先一直未发现有异常,还时常夸奖他。直到偶然发现床底下带尿味的碎棉絮,才知道孩子每天起早的原因竟然是尿床了,而且竟然瞒了父母6年之久!经过控制夜间尿量、增加膀胱容量等系统治疗,小张遗尿的问题很快就能得到解决,但是医生说他的心理辅导还将继续下去。
儿童遗尿症是指5周岁以上的孩子夜间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而发生无意识的排尿,俗称“尿床”。统计资料表明,5岁儿童遗尿占15%,随年龄增长,患病率每年下降10%—15%,到15岁时,遗尿患儿只占儿童人群的2%。它是属于一种可以自行好转的疾病,因此传统的观点认为小儿遗尿是不需要治疗的。但是现代调查研究证实,遗尿可影响患儿自尊心与自信心,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多动空想与孤僻等心理异常,进而使体质下降、易患多种疾病,严重影响孩子的精神和生活,甚至导致人格障碍,是目前威胁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早期治疗十分重要。
有哪些原因引起了小儿遗尿呢
儿童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夜间常尿湿自己的床铺,白天有时也有尿湿裤子的现象。遗尿症在儿童期较常见,本病多见于男孩,男孩与女孩的比例约为2:1。6~7岁的孩子发病率最高。遗尿症的患儿,多数能在发病数年后自愈,女孩自愈率更高,但也有部分患儿,如未经治疗,症状会持续到成年以后。引起遗尿的原因,有些是由于泌尿生殖器官的局部刺激,如包茎、包皮过长、外阴炎、先天性尿道畸形、尿路感染等引起,其次与脊柱裂、癫痫、糖尿病、尿崩症等全身疾病有关。
但是绝大多数儿童遗尿的出现与疾病无关,是出于心理因素或其他各种因素造成的。孩子尿床我们都认为是因为孩子还小不懂事,或是因为白天疯玩了一天到了晚上乏了所以才会出现尿床的现象,确实小孩子尿床是在正常不过的时期了,我们谁都不会去往疾病这一方面去着想,但是如果孩子已经到了应懂事的年龄了还是总是出现尿床的话我们就应该要警惕了因为这很有可能是患了儿童遗尿症。遗传因素,本病的家族发病率甚高。提示遗传与本病有一定关系。
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睡眠过深,本病患儿夜间睡眠很深,不易唤醒,唤醒之后,往往还是迷迷糊糊、半醒不醒,因此夜间唤醒排尿,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相对比较困难。其原因在于睡眠过深,不能接受来自膀胱的尿意而觉醒发生反射性排尿,遂成遗尿。心理因素,亲人的突然死伤,父母吵闹离异,母子长期隔离,黑夜恐惧受惊,均可导致孩子遗尿。有些孩子自幼没有养成控制小便的习惯和能力,一出现尿床,便受到家长的责备、打骂,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状态中,每天晚上睡前总要提心吊胆,生怕再次尿床,继而产生自卑心理,使遗尿经久不愈。生怕再次尿床,继而产生自卑心理,心理因素不但可促使以往已有控制小便能力的儿童重新发生遗尿,而且还可使少数患儿在发生遗尿后,逐渐形成习惯,有些甚至至成人仍无法改变。
儿童遗尿症的原因
1.先天畸形:如隐性脊柱裂、大脑发育不全等。
2.排尿控制功能发育迟缓,患儿控制排尿的功能发育缓慢,到达一定年龄多能自己控制。常见这些患儿膀胱容量较小,排尿次数较多,与智能无关。
3.局部病变:女孩患烧虫病,男孩患包茎可能为遗尿的原因。
4.缺乏训练:父母对孩子的清洁习惯不注意培养或训练不当,如不及时换湿尿布,不按时让其小便等。此种原因较少见。
5.精神因素:如突然受惊、过度疲劳、更换环境使孩子的精神紧张等,均可能成为遗尿的诱因。
儿童遗尿症的临床表现
一旦发病,患者夜尿次数会比日常多,夜尿量大,白天可尿频也可无尿频现象。混合型儿童遗尿症会出现三种临床表现,第一种是觉醒障碍和夜间多尿,第二种是昼夜尿频和觉醒障碍,第三种是昼夜尿频和夜间多尿。
儿童遗尿症的原因及临床表现,大家已经知道,一旦发病,大家要及早采取有效措施治疗。治疗儿童饮尿症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饮食治疗法、药物治疗法、物理疗法。饮食治疗法主要指少吃流质食物,少吃西瓜、桔子等良性水果,少喝牛奶,睡前少喝水,保证饮食规律等。常见治疗儿童遗尿症的药物有氯丙咪嗪、奥昔布宁、去氨加压素、麻黄素。氯丙咪嗪具有抗胆碱能作用,能膀胱容量扩大;奥昔布宁能降低膀胱内压,增加容量;去氨加压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麻黄素可增加膀胱颈部和后尿道的收缩力。
宝宝便秘的危害
便秘使宝宝遗尿
便秘易导致儿童遗尿,现代医学认为,由于长期膨胀的直肠持续压迫膀胱,导致膀胱容量减少,并因反复刺激膀胱,可引起膀胱不可控制的收缩,即可产生遗尿。
便秘影响宝宝身体发育
便秘可影响小儿体格发育 由于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易致小儿腹痛、腹胀,食欲不振。长期厌食可使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
儿童遗尿症的遗尿危害
遗尿危害 小儿遗尿的危害众多,会导致儿童五液(尿液、汗液、津液、精液、血液)失常,五脏(心、肝、脾、肺、肾)失调,对心理、生理、身高、智力都有很大的影响。
1、胃肠系统 挑食、厌食、面黄肌瘦或虚胖、乏力、易饭前腹痛或受凉腹痛、易晕车、大便溏稀或干燥,直接影响机体的营供应及吸收。
2、大脑神经系统 睡眠昏沉、难以叫醒为遗尿病的突出表现特点,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烦燥易怒、多梦咬牙、睡觉乱蹬乱翻、注意力不集中、好动或不能久坐、精神萎糜等,直接影响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其发育,致使智商下降。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尿床孩子的智商比正常儿童低17%-23%。
3、免疫系统 易感冒发烧,易患各种传染病,直接危害机体。
4、皮肤关节 皮肤干燥、过敏、皮肤病、盗汗(夜间睡中出汗)、自汗(白天不自主出汗)、手脚易出汗、腰疼、腿软无力,甚或两腿的长短粗细有差异。
5、心理方面 羞愧、自卑、内疚、胆怯或胆小、恐惧、焦虑,久而久之,引起人格变态,表现性格内向、孤癖、不合群、神经质或有暴力倾向等。
6、发育状况 隐睾、隐裂、疝气、包茎、小阴茎、小子宫、囱门愈合晚、走路晚、说话晚、身高体重差,严重危及生长发育,若错过治疗时机,将遗恨终身,还将累及后代。日本厚生省儿童治疗中心5年观察1270例尿床儿童发现身高比正常儿童低2-5cm。
7、生殖功能 少精、早泄、阳痿、不育等;月经不调、闭经、排卵障碍、更年期提前、不孕等,直接影响生育及性功能。
尿床儿童有没有什么影响
孩子尿床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使孩子形成内向、敏感、胆小、自卑等心理,个别严重者甚至出现难以与他人沟通、偏执、具有暴力倾向,造成性格缺陷。此外,儿童遗尿还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出现偏矮(身高比正常儿童低2-5厘米)、偏瘦或虚胖身材。
尿床时间长还会影响儿童大脑的发育,导致孩子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反应慢等症状,使孩子智商降低,学习成绩下滑。更为严重的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到了青春期遗尿还会影响孩子第二性征的发育,容易出现隐睾、小阴茎、小膀胱、小子宫等生理疾病,影响成人后的生活。
有研究资料表明,85%以上的尿床儿童在语言表达能力、数字的排序及逻辑能力方面较正常孩子有很大差距。据世界卫生组织尿床协会跟踪调查显示:尿床孩子的智商比正常儿童低17-23%,不及早治疗的在成年后多社会交往协调能力差、工作生活无计划,严重影响其人际关系、事业发展和家庭和睦。
专家特别提醒各位家长,孩子三岁以后是心理和生理的成熟关键时期,这个时间段里面家长朋友要及时的观察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如果出现了儿童遗尿症的困扰,要及时的做好治疗,注意进行规范化的治疗。
如何预防儿童遗尿症
01
要想预防遗尿症千万不要让儿童有过度疲劳和情绪激动,而且在睡觉前要控制饮水量。如果有每天晚上尿床的儿童,在晚上一定要按时唤醒,让他排尿,逐渐养成自控排尿的习惯,这样有利于预防遗尿症。
02
要想预防遗尿症必须要儿童多处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少让小孩吃辛辣,油炸和冰冷的食物,而且尽量要多吃粗粮,做到这些有利于预防儿童出现遗尿症。
03
要想预防遗尿症必须要经常带小孩进行身体的锻炼,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身体的素质,也有利于预防儿童遗尿症。
儿童遗尿症的饮食宜忌
儿童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夜间常尿湿自己的床铺白天有时也有尿湿裤子的现象。遗尿症在儿童期较常见,据统计,4岁半时有尿床现象者占儿童的10-20%,9岁时约占5%,而15岁仍尿床者只占2%。本病多见于男孩,男孩与女孩的比例约为2:1。6-7岁的孩子发病率最高。遗尿症的患儿,多数能在发病数年后自愈女孩自愈率更高,但也有部分患儿,如未经治疗,症状会持续到成年以后。
儿童遗尿症饮食禁忌饮食宜进
1.温补固涩食物。肾气不足者宜食,如糯米、鸡内金、鱼鳔、山药、莲子、韭菜、黑芝麻、桂圆、乌梅等。
2.清补食物。肝胆火旺者宜食,如粳米、薏米、山药、莲子、鸡内金、豆腐、银耳、绿豆、赤豆、鸭肉等。
3.干饭。患儿晚餐宜吃干饭,以减少摄水量。
4.动物性食物。宜吃猪腰、猪肝和肉等食物。
5.食疗法。(1)荔枝肉,每日睡前吃10个,连吃1-2个月,最宜秋、冬季食用。(2)鸡肠1副,洗净,烘干研末,加白糖适量拌匀。每日睡前服1/5-1/7副,温开水送服,连服5-7日。
儿童遗尿症的治疗
遗尿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生活习惯的改变,行为疗法,心理治疗,训练,以及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
1.家长不要因此打骂责备小孩,要多关心体贴患儿。
2.傍晚后要限制水量的摄入,睡前排尿。
3.夜间唤醒患儿,唤醒次数逐步减少,做的定期排尿,并结合中药治疗。
4.若通过上述方法不能改善,要考虑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胆碱类药物,这类药物停药后可能复发,因此要逐步减量至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