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情绪差 奶量也会低
妈妈情绪差 奶量也会低
哺乳期妈妈需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情,因为这样才不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
情绪不好如何调理
1.分散注意力
妈妈在感觉心情不好时,可以试试做做家务或是进行运动分散自身注意力。这样不仅能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宝宝或是烦心事情上转移开以外,还能让身体自动释放出快乐元素,让心情好起来。
2.找人倾诉
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找自己的亲戚朋友倾诉,这样心情也会好许多,千万不要埋在心里。要知道很多产妇患上抑郁症就是因为与别人缺少沟通,没有办法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发泄出去。
3.克制自己的情绪
哺乳期妈妈要学会不被自己的情绪所控制。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冷静下来,再思考怎么把问题解决。
4.寻求家人帮助
产妇刚刚生完宝宝,心情不是很稳定,这时候家人应该多给予一些理解与关心。在带宝宝和做家务方面,新手爸爸应该多做一些,给产妇更多的理解与关心。
全脂牛奶和脱脂牛奶区别
在不同国家,牛奶分有不同的等级,目前最普遍的是全脂、低脂及脱脂牛奶。牛奶的营养成分很高,其中的矿物质种类非常丰富。含有钙、镁、钾、铁等阳离子和钋、硒、氯等阴离子;此外,还有微量元素碘、铜、锌、锰等。市面上牛奶的添加物也相当多,如高钙低脂牛奶,就强调其中增添了钙质。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牛奶。具体来说,脱脂奶适合老年人、血压偏高的人群;高钙奶适合中等、严重缺钙的人以及少儿、老年人、易怒、失眠者及工作压力大的女性。缺铁性贫血、乳糖酸缺乏症、胆囊炎、胰腺炎患者不宜饮用;脾胃虚寒作泻、痰湿积饮者慎服。
乳糖不耐症(90%的华人有乳糖不耐症)人群服用要控制好用量,一般200毫升之内没问题,但个别只能喝很少的牛奶甚至完全不能喝牛奶,否则引起胃胀和腹泻。
脱脂牛奶是指采用离心或加热等方式处理全脂牛奶得到的脂肪含量<1%的牛奶。脱脂牛奶虽具有低脂肪高蛋白的特点,但因缺乏脂肪导致口感过于单薄在中国市场认可度不高。
在我国,全脂牛奶的脂肪含量在 3.1%以上,低脂牛奶(也就是“部分脱脂牛奶”)的脂肪含量在1%~2%,而脱脂牛奶的脂肪含量在 0.5%以下。
欧美一些国家,脱脂奶的脂肪含量可达 0.04%以下,可以说是“无脂牛奶”了。
1.热量低 :由 于 脱 脂 牛奶 中 脂肪含量很少,所以脱脂牛奶的热量比全脂牛奶降低了 45%。
2.胆固醇 低 :由 于 胆固 醇 属 于“脂溶性物质”,主要存在于乳脂肪中,而脱脂牛奶中脂肪含量少,因 此 胆 固 醇 含 量 比 全 脂 牛 奶 降低 了 70%以 上 ,属 于“低 胆 固 醇牛 奶”。
3.脂溶性维生素含 量 低 :维 生素 A、D、E 和 类 胡 萝 卜 素 等都 属于“ 脂 溶 性 物 质 ”,随 着 乳 脂 肪被 脱 去 ,它 们 在 脱 脂 牛 奶 中 的含 量 就 会 大 大 减 少 , 甚 至 几 乎没 有。
4.脱脂 牛奶 在蛋 白 质、乳 糖 、钙、钠、钾以及 B 族维生素等方面,与全脂牛奶差异并不大。
维生素A是一种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 其主要生理功能是维持视觉和骨骼健康、参与细胞分裂和细胞识别、参与生殖及维持免疫系统的完整性等。
孕期准妈妈的情绪特点
确定怀孕以后,有两种情绪经常出现:激动和忧虑。计划要孩子的人多喜,不想要孩子者多忧。妊娠前后接触过放射线、服药、发热、感冒、避孕失败、有不良孕产史或有较严重的疾病等情况,夫妇双方甚至长辈,都会因恐惧发生先天愚型儿或畸形儿而迫切要求咨询,以权衡利弊.做出决策。
①过分担心。有些孕妇对怀孕没有科学的认识,易产生既高兴又担心的矛盾心理。特别是第一欢怀孕的妇女,对于怀孕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不了解.不知道什么属于病理的.什么属于正常的,对自己的身体能否胜任孕育胎儿的任务、胎儿是否正常总是持怀疑态度,对任何药物都会拒之千里。②早孕反应。严格说来.早孕反应(孕吐)是一种躯体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症状。医学家发现,孕吐与心理因宗有密切的关系,如孕妇厌恶怀孕.则绝大多数会出现孕吐并伴体重减轻。③心理紧张。有些孕妇及亲属盼子心切,又对将来的生活茫然无知,并对住房、收入、照料婴儿等问题担心。大多数孕妇,并不想从此终止工作,那么如何安全度过职业生涯的这个“危险期”呢?怎样将你怀孕的消息告诉老板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能导致孕妇心理上的高度紧张。
上述这些不良心态,会使孕妇情绪不稳定,产生依赖性,甚至会表现出神经质。这对孕妇和胎儿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孕妇本人要尽可能做到凡事豁达.不斤斤计较,遇有不顺心的事,也不要文钻牛角尖。丈夫和其他亲属应关心和照顾孕妇,不要让孕妇受到过多的不良刺激.避免出现可能引起孕妇猜疑的言行,帮助孕妇保持最佳的心理
状态。
怀孕中晚期淮妈妈的情绪特点
作为未来的母亲.准妈妈必须拥有平稳、乐观、温和的心境,只有这样.才能使胎儿身心健康地发育。但是,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充满阳光.妊娠反应的不适,孕体的疲劳,对分娩的恐惧,对孩子健康的忧虑,以及工作中的矛盾,生活中的烦恼等等因素,常常左右着孕妇的情绪,使孕妇忧虑不安.甚至变得爱发脾气,易于冲动。显然,这对于胎儿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在整个孕期,孕妇非常渴望得到丈夫、亲人的体贴、关怀和理解。因此,文夫应经常抽空陪妻子散步、听音乐、闲聊或欣赏精美的图片,一起想像未来的孩子,设计美好的前景,尽量减少家庭琐事对孕妇的刺激。
孕妇出现心理压力、情绪焦虑不稳定时,会引起体内内分泌的变化,交感、副交感神经兴奋,使孕妇出现心动过速、血压上升、代谢增加、胃肠痉挛等,增加妊娠剧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流产、早产、难产等疾病的发生几率。
妻子怀孕后,虽然绝大部分丈夫会千方百计为其增添营养.以保证母亲、胎儿的健康,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仅有饮食方面的营养是远远不够的,孕妇更需要有愉快的心情和稳定的情绪。
准妈妈好情绪孕育好宝宝
在中医来讲,怀孕期间,如果情绪不能保持稳定的话,孩子很有可能发育不良。金代四大名医之首的张从正所撰写的《儒门事亲》中说:“如妇人怀孕之日,大忌惊忧悲泣,纵得子,必有诸疾。”意思浅显如白话,就是说女性在怀孕的时候,一定不能情绪波动太大,否则就算生下孩子,也会有各种疾病。《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中也有胎病之说,“……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可见,胎病之说早在几千年以前就有了,所以当时的人对于怀孕极其注意。虽然物质条件不是很充足,但在孕育子女的问题上,却丝毫不含糊。明代医家万全还专门撰写了一本书《育缨家秘》,其中《胎养以保其真》篇中说:“自妊娠之后,则须行坐端严,性情和悦,常处静室,多听美言,令人诵读诗书,陈说札乐。”所以说,怀孕期间该注意的事项,要保持情绪稳定,包括胎教,这些千百年前就已经有了。
可能有人觉得这些东西很虚,不切实际,讲讲也就算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和吃喝一样,情绪也是孕育出一个健康胎儿必备的重要条件,二者缺一不可。胎儿在母体当中,全靠母体气血的濡养,这当中,饮食当然是第一位的,这一点谁都知道。但是,如果情绪喜怒无常的话,必然会导致气血的变化无常,《黄帝内经》说:“大惊卒恐,则气血分离,阴阳破散。”这种情况下,胎儿又怎么可能得到充足的营养呢?营养不充足,生长发育会出现问题就再正常不过了。
《内经》说:“恐伤肾”,就是说各种情绪当中,恐惧是最伤害肾气的。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经常惊吓、担忧、恐惧,肯定会导致肾气的紊乱或者不足,那样的话,胎儿得以濡养的先天之本就不足够,生下来的小孩就会出现各种智商方面的问题。《胎养以保其真》中说:“儿在母腹中藉母五脏之气为养也,苟一脏受伤,则一脏之气失养而不足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孕妈妈要保持乐观情绪
我们都知道随着生理上的变化,孕妈妈的心理也会随之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尤其是到医院检查存在问题之后,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而母婴专家指出,孕妈妈要保持乐观情绪,克服和避免不良情绪和精神状态,对于孕妈妈和胎儿健康都十分重要。
因为在怀孕早期,由于生理上的原因,会导致孕妈妈易烦躁、易激动、易疲劳、体力不支、慵懒、嗜睡等一系列变化,妊娠反应会影响到食物的摄入,身体素质明显下降。
随着妊娠期的增加,身体越来越笨重,行动越来越发不便,会使原本精神、要强、爱美的女性发生更大的变化.为此,容易激激动、烦恼、心理要强与体力不济造成极大的委屈感,这些心理变化过程皆属于正常
但是,孕期情绪变化会导致生理功能甚至健康状况的改变,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胎儿生长发育。国外的临床调查资料证明,性格急躁、脾气暴躁、激动易怒、心胸狭隘、敏感多疑、多愁善感的孕妈妈中,孕早期和中期的流产率比心理正常者要高出3~5 倍,分娩过程中发生难产的比例也要多,新生儿体重也会明显较轻。
而在孕早期的第7~10周,是胎儿口腔腭部和颌骨形成时期,这段时间里孕妈妈情绪不稳定,如果出现焦虑、紧张、烦躁,极大可能会造成胎儿发育不正常,产生腭裂、唇裂的情况。孕期发怒更会影响到健康,发怒时会使白细胞减少,降低机体的免疫力,既容易生病又影响胎儿发育。发怒还会造成血液中激素如肾上腺素等的增加,而这些物质会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胎儿体内,影响到胎儿发育功能。
所以说孕妈妈在怀孕期间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多少重要的事。除了日常饮食要进行合理调理之外,平时也要多做自我情绪调节,可以让丈夫相陪着去散散步,看看绿色的东西,和闺中密友或者嫂子婶婶妈妈等过来人说说话,听取下她们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对舒缓孕期带来的不良的情绪都是很有帮助的。
哺乳期奶水清怎么办 情绪不稳
哺乳期的妈妈,因为产后落差大、照顾新生儿、家人关注减少等问题,经常会出现情绪不稳,心情波动大,这些不良的情绪会使妈妈的健康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奶水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等物质的合成,所以妈妈的奶水看上去比较清。
哺乳期奶水清是什么原因
前奶奶水清
哺乳期妈妈的前奶一部分是比较清的,富含水分、蛋白质和抗体,多是给宝宝解渴的,等到宝宝吃了一阵子后,就能够吃到浓浓的白色后奶,这部分奶会富含脂肪和热量,能填饱宝宝的肚子,满足宝宝的营养所需,所以妈妈一般看到的奶水清,是属于前奶部分。
营养不良
哺乳期妈妈出现营养不良,也会导致奶水清的现象出现,若妈妈在孕期和哺乳期蛋白质与能量摄入不足或边缘状态,则妈妈的营养状况就会影响到奶水中营养成分,奶水中的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含量减少,所以妈妈的奶水会看起来比较清。
饮食过于油腻
哺乳期妈妈饮食过于油腻也会出现奶水清的情况,有些妈妈认为油腻的食物就是营养丰富的食物,在哺乳期会大量摄入这样的食物,而油腻的食物则会使奶水稀释,出现比较清的状态。
情绪不稳
哺乳期的妈妈,因为产后落差大、照顾新生儿、家人关注减少等问题,经常会出现情绪不稳,心情波动大,这些不良的情绪会使妈妈的健康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奶水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等物质的合成,所以妈妈的奶水看上去比较清。
妈妈的情绪会影响乳汁质量
乳汁乃由血气转化而成
我国祖先积累了非常丰富的育儿经验。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早就指出:“凡乳母者,其血气为乳汁也。五情善恶,悉血气所生。其乳儿者,皆须性情和善。” 通俗地说,乳母的乳汁是由其血气转化而成的。五情善恶,都与血气化生有关。乳母如果阴阳偏胜,气血运行不正常,分泌的乳汁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情绪波动影响乳汁质和量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和工作环境也较紧张嘈杂,而且会经常遇到各种费脑筋的人际关系要处理,诸多因素使得人的情绪波动比较大,乳母也不例外,处于哺乳期的妈妈在愤怒、焦虑、紧张、疲劳时,容易造成肝郁气滞,甚至产生血淤,使得奶水量少甚至变色。在这种情况下,婴儿喝了妈妈的奶心跳也会随着加快,变得烦躁不安,甚至夜睡不宁、喜哭闹,并伴有消化功能紊乱等症状,
从西医的角度来看,在妈妈因压力过大、心情急躁的情况下,由于母体处于应急状态,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奶水的分泌也会受到影响。人在生气时,体内可产生“毒素”,这种“毒素”甚至可能使水的颜色产生变化,甚至生成沉淀。专家据此实验提醒,哺乳期妈妈在生气时或刚生完气就给婴儿喂奶,可能会令宝宝吸入带有“毒素”的奶汁。另外,种种情绪的起伏往往也会影响到哺乳期母亲的大脑皮层的活动,可能抑制催乳素的分泌,使妈妈出现乳汁缺乏的现象。
稳定情绪才能保证乳质
要保持充足的乳汁,哺乳期的妈妈除了要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外,还要避免精神和情绪上的不稳定,所以最好不要炒股或做其他会令情绪大起大落的事情,而应讲求张弛有度,多听听音乐、读一些好书、做一点运动,通过各种方式稳定好自己的情绪,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情,这对保证乳汁分泌的质和量都会起到较好的作用。
另外,可多喝水及牛奶以保证水分和钙量,在饮食上也要注意营养搭配,多吃动物性食品和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另外,还可吃些海带、紫菜虾米等都含有丰富的钙及碘的海产品。
哺乳期的饮食注意事项
哺乳期妈妈的饮食不能太随意,妈妈的饮食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为了宝宝的健康发育,哺乳期妈妈是有一些注意事项的,妈妈在哺乳期间饮食不当不仅会影响母乳质量,严重的还会造成退奶,使宝宝无乳可吃。
母乳妈妈们要对饮食禁忌多关注,有一些食物最好不要吃,类似韭菜等挥发性较强的食物气味会含在奶水中,宝宝很可能会因为讨厌这些气味而不喝奶。还有不要吃麦芽,可能会导致退奶。
妈妈们在哺乳期间的心情很重要,有的妈妈产后遭遇工作压力等困难后,情绪低落,导致乳汁分泌变少,母乳质量也变差了,舒畅的心情、良好的休息状况对泌乳量有很大影响。所以在哺乳期间,妈妈要保持心情愉快。
在哺乳期的妈妈饮食应该多注意些,对于过于油腻的食物,辛辣刺激食物,性质寒凉食物不宜食用,多吃些具有回奶作用的食物。
哺乳期妈妈吃的食物应该尽量做到种类齐全,不要偏食,以保证能够摄入足够的营养素,主食粗细搭配,副食尽量多样化。要重视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因为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水分、多种维生素、纤维素等,可通便预防便秘,促进乳汁分泌,也能够增加母乳营养,同时增加宝宝的营养,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
准妈妈孕期情绪与保健
1、做白日梦
幻想能帮助您在孩子还未出世前,即与她建立亲密的关系。发现自己花了好几个小时幻想着自己的孩子,其他甚么事情也没有做,不要觉得荒谬,跟肚子里面的小家伙连系感情是接受她的第一步。
2、您的双亲
您的双亲可即将成为准祖父母。他们也许高兴,也许不悦,也许二者皆有。换句话说,他们跟您一样,对于即将扮演的角色模糊不清。成为祖父母好像意味着自己年事已高,刚步入中年的人会对于这样的感觉非常不安。试着在怀孕期间多去瞭解及关怀他们,跟他们谈谈并分享彼此的感受。
3、写日记
在人的一生中应随时记录日常生活的一切,这样可以帮助您看清自己的另一面。日记是个抒发自己不想与人分享情感及思绪的好地方,同时还能帮助您抓住自己。未来,您的孩子即将成立属于自己的家庭时,可能会对这本日记相当有兴趣呢﹗
3、面对孤立感
孕妇有孤立的感觉在今日社会里非常常见。有许多妇女选择晚生,有些则决定联合抵制生产。您可能会发现自己是死党中第一个怀孕的,周遭没有其他妈妈,相当寂寞。
不妨参加亲职团体(父母准备班),或在生产课程中认识些新朋友,或问问朋友是否有认识初为人父、人母之年轻夫妻可以与您讨论的。这种因怀孕结缘的关系通常在产后仍可维持相当长久。在您感到孤立的时候,别忘了自己的父母和先生,跟他们谈谈,一起去把社交范围给扩展开来。
4、沟通
在怀孕期间想与他人沟通,分享自己的感情和心事是相当自然的。您的先生为当然之人选,可能他也有很多话急于告诉您。他想跟您谈论的问题可能是些忧虑,和一些他认为您可能会觉得他很烦、很可笑无知的问题,或是因为您太忙太累而没有时间与他讨论的问题,他就会避而不问。
忽视自己所担忧的事情并不能解决问题,在您丝毫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被压抑的问题也有可能逐渐浮现,突然爆发出来。
5、处理物质生活的变化
怀孕期间所有您原本能轻易解决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反而都变得不可能了。因此应该保持冷静,如果能够解决的话就不要过度反应。
6、财务
现代婚姻中的头号杀手是财务问题,怀孕期间尤其麻烦。即使您计划产后继续工作,但仍无法改变收入减少的事实。因此,在孩子出世前,应先想好将来如何处理收入的问题。
7、居住
由于孩子的到来可能使得原本的家庭空间不足,而必须考虑搬家或重新装修家里。这方面的问题在考虑时相当扰人,站在身体的立场上看来不宜搬家,但若非搬不可,则应在怀孕未进入后期阶段前即行完成。
8、害喜
食欲不振时,要以理智告诉自己,胎儿的健康来自母亲,怕吃或不吃,不但自己撑不住,胎儿健康也会出问题,特别前三个月是胎儿所有身体器官及神经系统发展的关键期。
不要陷自己于害喜的苦难中,有经验的人一定知道,若能把自己的思想、情绪焦点移到另一些有兴趣、肯能投入的工作上(但千万别当女强人),如此充满热情、专注的工作,将使您忘了了害喜这件事。这时,您所分泌的快乐、满足的情绪,将是胎儿正常心智的粮食呢!
小贴士:孕妇心情与胎动规律
胎儿最初的活动小到吞咽,眯眼,咂拇指,握拳头,渐渐地能伸展四肢,转身以至翻身,一般来说,16周后,母亲就能够感觉到了。科学家观察证明,在正常情况下,胎动期活动能力强的较能力弱的婴儿在出生后6个月时动作发育较快。
人的个体差异在胎儿期就已显露出来,有的老实文静,有的活泼好动,这既与先天神经类型有关,也与胎内外环境有关。
正常情况下胎动多是好事,不但告诉佻胎儿发育正常,而且也预示着出生后孩子的抓,握,爬,坐等各种动作将发展较快,但必须注意,孕妇的情绪过分紧张,极度疲劳,腹部的过重压力等,都可使胎儿躁动不安,产生强烈的活动,这种反应是不好的征兆,它不但易引起流产早产,而且易出现胎儿畸形或给出生后婴儿的行为带来不良影响。
根据大量的临床调查,在妊娠4-10周内孕妇情绪过度不安,可能导致胎儿口唇畸变,出现腭裂或兔唇,因为胎儿腭部发育恰好在这个时期,孕妇精神状态的突然变化,如惊吓、恐惧、忧伤、严重的刺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精神过度紧张,能使大脑皮层与内脏之间的平衡关系失调,引起循环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胎盘早期剥离,甚至造成胎儿死亡。
另外,当孕妇情绪不安时,胎动次数会较平常多3倍,最多达正常的10倍,如胎儿长期不安,体力消耗过多,出生时往往比一般婴儿体重轻一公斤左右。如孕妇与人争吵后3周内情绪不好,在此期间,胎动次数较前增加1倍,母亲在孕期的情绪长期受到压抑,婴儿出生后往往出现身体功能失调,特别是消化系统功能容易出现紊乱。
母亲与胎儿神经系统并无直接联系,为什么母亲怀孕时情绪不好会影响胎儿呢?这是因为母亲情绪刺激能引起植物神经系统的活动,从而释放出乙酰胆碱化学物质,还可引起分泌的变化,分泌出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激素,所有这些物质都通过血液经胎盘和脐带进入胎儿体内,从而影响其身心健康。
另外,神经高度紧张使孕妇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致使大脑皮层失去与内脏的平衡,也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孕妈妈要保持乐观情绪
因为在怀孕早期,由于生理上的原因,会导致孕妈妈易烦躁、易激动、易疲劳、体力不支、慵懒、嗜睡等一系列变化,妊娠反应会影响到食物的摄入,身体素质明显下降。
随着妊娠期的增加,身体越来越笨重,行动越来越发不便,会使原本精神、要强、爱美的女性发生更大的变化.为此,容易激激动、烦恼、心理要强与体力不济造成极大的委屈感,这些心理变化过程皆属于正常
但是,孕期情绪变化会导致生理功能甚至健康状况的改变,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胎儿生长发育。国外的临床调查资料证明,性格急躁、脾气暴躁、激动易怒、心胸狭隘、敏感多疑、多愁善感的孕妈妈中,孕早期和中期的流产率比心理正常者要高出3~5 倍,分娩过程中发生难产的比例也要多,新生儿体重也会明显较轻。
而在孕早期的第7~10周,是胎儿口腔腭部和颌骨形成时期,这段时间里孕妈妈情绪不稳定,如果出现焦虑、紧张、烦躁,极大可能会造成胎儿发育不正常,产生腭裂、唇裂的情况。孕期发怒更会影响到健康,发怒时会使白细胞减少,降低机体的免疫力,既容易生病又影响胎儿发育。发怒还会造成血液中激素如肾上腺素等的增加,而这些物质会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胎儿体内,影响到胎儿发育功能。
所以说孕妈妈在怀孕期间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多少重要的事。除了日常饮食要进行合理调理之外,平时也要多做自我情绪调节,可以让丈夫相陪着去散散步,看看绿色的东西,和闺中密友或者嫂子婶婶妈妈等过来人说说话,听取下她们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对舒缓孕期带来的不良的情绪都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