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药治疗鹅掌风偏方

中药治疗鹅掌风偏方

2、取白矾、五倍子、地肤子、蛇床子、苦参各30克,大枫子、川椒、黄柏各25克,共研末用食醋1000毫升浸泡1周备用,每天2次,取药液浸泡患处,每次30分钟,每剂可用7天,适用于各型手癣。

3、取雄黄、黄连各10克,苦参、土茯苓、防风、地肤子、荆芥各30克,冰片6克,先将前7味药水煎30分钟,停沸后加入冰片,去渣,待温浸泡患处20分钟,每天4次,每剂用3天,15天为1个疗程。适用于各型手癣。

4、取生地24克,大黄18克,蛇床子、莶草、百部、大枫子、海桐皮各15克,木鳖子(切片)、紫草、杏仁、丹皮、当归各12克,花椒、甘草各6克。将上药浸入1000毫升麻油内2天,然后用炭水煎至药色微黄为止,用细筛滤渣,再用蜂蜡450克放入杯内,将滤下的麻油趁热倒入杯内,搅匀成膏,收贮备用。每晚睡前,用温水将患处洗净,拭干后,取此膏涂擦患处。适用于手癣表皮干燥、脱皮、皲裂或水疱、奇痒。

5、取滑石、煅海螵蛸、制炉甘石各40克,赤石脂20克,硼砂15克,白矾、制乳香、制没药各10克,轻粉、铅丹、冰片各4克。共研成细末,过筛和匀,将患处洗净擦干,然后将药粉均匀撒在趾缝间糜烂痒处,每天2次,适用于浸渍型足癣。

6、取苦参、地榆、胡黄连、地肤子各200克,将上药切碎后放入75%酒精至1000毫升中浸泡1周,过滤后再加70%酒精至1000毫升,外搽患处,每天3次。适用于水疱型足癣。

7、取密陀僧30克,龙骨20克、炉甘石50克,轻粉3克,冰片3克,凡士林100克,将前4味药研成极细末,然后加入凡士林调成膏剂,外涂患处,每天3次。适用于鳞屑型和增厚型足癣。

鹅掌风类型多 民间妙方效果好

鹅掌风冬轻夏重,自觉瘙痒,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为摆脱烦恼,想尽方法治疗鹅掌风。小编在此整理一些民间较为有效的治疗妙方供患者参考。

鹅掌风类型多 民间妙方效果好:

(1)浸渍型:指趾间皮肤浸渍、发白、搓去表皮,露出红色糜烂面,易继发感染。

(2)水疱型:常为针头大小水疱,有时可融合成大疱。

(3)鳞屑角化型:以脱屑增厚为主,界限清楚,间有水疱。

常见的民间治疗鹅掌风的妙方:

五加皮、地骨皮各12克,蛇蜕一条,皂角3个,加水2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待温度降至适宜时,烫洗患手。每次20分钟,早晚各一次。

手掌脱皮、瘙痒: 鲜大蒜、捣烂,每日早晚,擦患处,有奇效。

仙人掌,取汁,涂患处,每日2—3次。一般用5—7天,有效。

生姜250克,切碎,泡入500克白酒中,3天后,每日早晚,擦患处数遍。

黄柏30克,炒炭存性,贯仲15克,复合维生素B30片,共研末,加复方鱼肝油软膏50克,混合调匀即成药膏。用法同上,一般用药3~5次可愈。

皂角刺30克,食醋250克,用水浸泡24小时后,再浸泡患手,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连用7天。

鲜松针1000克,先取500克放炉上烧着,候烟起,把患掌置烟上约距10厘米左右(以可忍受为度)。松针烧透后再陆续增加继续熏,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两小时,连熏7天,并可预防复发。患手熏后两小时内不宜洗手。

什么是鹅掌风

鹅掌风其实就是手癣,鹅掌风主要由红色毛癣菌(约占55.6%)、须癣(石膏样)、毛癣菌(约占22.7%)等感染引起。本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手癣感染的重要诱因有双手长期浸水、摩擦受伤、接触洗涤剂和溶剂等,故手癣在某些行业中发病率可相当高。患者以青年和中年妇女为多,其中许多人有戴戒指史。

1.水疱鳞屑型

多为单侧起病。先从手掌的某一部位开始,为针头大小的水疱,壁厚且发亮,内含清澈的液体。水疱成群聚集或疏散分布,自觉瘙痒。水疱干后脱屑并逐渐向四周蔓延扩大,形成环形或多环形损害,边缘较清楚。病程多慢性,可持续多年,直到累及全部手掌并传播至手背和指甲,甚至对侧手掌。有时水疱可继发感染形成脓疱。与足癣相比,手癣较少继发严重的细菌感染。

2.角化增厚型

多由水疱鳞屑型发展而成。患者常有多年病史,累及双手,也可为单侧。皮损一般无明显的水疱或环形脱屑。掌面弥漫性发红增厚,皮纹加深,皮肤粗糙,干而有脱屑。冬季则常发生开裂,有时裂口很深伴出血,疼痛难忍,影响活动。促使手掌角化增厚的因素除皮肤癣菌外,还与长期搔抓、洗烫,肥皂、洗涤剂、各种化学物品和溶剂刺激以及不当治疗有关。

得了鹅掌风不要怕,目前的医学足以治好鹅掌风。现代医学治疗鹅掌风一般采用药膏外皮肤涂抹。如果病状稍微严重一点的,可以口服相关药品治疗。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鹅掌风容易传染,那么我们平时的时候就要特别的注重个人卫生,最好家中配备消毒液,经常用消毒液洗手,这样才能杜绝传染给家人。

治疗鹅掌风偏方

中医治疗手癣,土槿皮、羊蹄清热燥湿,消肿杀虫,治癣;醋、烟胶、皂角子、明矾杀虫止痒;凤仙花汁软坚透骨,加强药物之渗透性,使之深人以提高疗效,提 示:手癣治愈后,一定不要用碱性洗涤剂洗手,防止手癣的复发;鲜仙人掌适量,用法,洗净,捣烂,用生白布拧汁,取汁涂患处,每日 2~3 次,一般用药 5~7 日痊愈。

当归20克,紫草20克,麻油120克,黄蜡15克。将前2种药同麻油同熬,药枯滤清,将油再熬至60克,放入黄蜡融化后,倒入碗中,待冷即可。外用,将药膏搽患处,如痒甚者,以新鲜姜片蘸药膏擦之。适用于各类手癣患者。

花椒120克,大风子60克,五加皮、苦参各20克,黄柏、艾叶各30克,木鳖子、生半夏各15克,陈醋750毫升,上药用陈醋泡3~6天后外用,用时将 陈醋稍加热,把手放入醋内浸泡半小时,每剂可连用2周,其效显着。适用于手癣、脚癣,糜烂痛痒,久治不愈者。

治鹅掌风的药膏

鹅掌风是指发生于指,趾间及掌蹠部位皮肤的皮肤癣菌感染,初起手心及手指皮下有小水疱,并有瘙痒感,日久水疱隐没,叠起白皮,粗厚皲裂,形如鹅掌,故名鹅掌风。

鹅掌风多由传染而得,往往夏轻冬重,难于治疗,为顽固性皮肤疾病。可外用无激素的帕芙欧珍肤膏,每日涂抹1-3次,迅速止痒,坚持半月可康复。

鹅掌风主要通过接触传染,感染的重要诱因有双手长期浸水、摩擦受伤、接触洗涤剂和溶剂等,故鹅掌风在某些行业中发病率可相当高。患者以青年和中年妇女为多,其中许多人有戴戒指的历史。

市面上治疗鹅掌风的药膏大多以西药软膏为主,但其实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医药膏治疗鹅掌风更安全,轻松治愈不复发。配方如下:黄柏30克,炒炭存性,贯仲15克,复合维生素B30片,共研末,加复方鱼肝油软膏50克,混合调匀即成药膏,一般用药3~5次可愈。

因为鹅掌风会传染,所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护理和清洁更要注意。鹅掌风患者*不要与其他家人同用毛巾,洁具,洗脸盆等。贴身使用物品,衣服或毛巾等清洁用品与其他家人分开使用,穿纯棉的衣物,不要长时间用水浸泡患处,脚部的脚藓如果出脚汗,要及时换洗,保持干爽,免得病情反复甚至严重。要注意住处的通风。

不要随意搔挠,挠破患处,容易引起化脓、红肿,导致病情加重,更不易恢复。脚部鹅掌风患者,不要用手直接去触碰,很容易传染到手上。不要吃辛辣、刺激、腥发的食物,不熬夜,早睡早起,每天排便。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按时睡眠,不要烦恼,也不要过度焦虑不安。

中医专家治疗鹅掌风的方法

千年秘方,鹅掌风患者的福音

据介绍,王氏鹅掌风专科的王氏秘方起源于隋唐时期,药王孙思邈赠予王氏族人的一张药方,王氏祖先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终于突破重重困难,改良药王药方,以外敷内服之法治愈族人鹅掌风,并至此名声大振,慕名而来的求药者数不胜数,明代年间,王氏秘方更是吸引了当时的著名中医药学家李时珍登门求药,后王氏族人与李时珍一同改善药方,以热烘疗法代替外敷内服之法传承至今,造福无数鹅掌风患者,堪称中医瑰宝。

而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洗礼,王氏秘方已逐渐退去历史舞台,1976年王氏近代传人王兰贵先生,本着医者父母心的高尚医德,成立了王氏鹅掌风专科,以帮助鹅掌风患者脱离疾病煎熬为己任,三十多年来如一日,兢兢业业的为鹅掌风患者医治服务,先后成功治愈数万名鹅掌风患者,为鹅掌风患者重新找回幸福健康的生活,而在王兰贵先生的不懈努力下,1978年王兰贵先生终于在鹅掌风顽疾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发“王氏鹅掌风软膏”,其成果一经推入市场,就引起了巨大的凡响,购买者蜂拥而至。

癣病克星,解决顽固性鹅掌风

记者实地采访了解到,在鹅掌风领域有着较高权威性和知名度的王兰贵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帮助更多鹅掌风患者过上正常健康的生活,为鹅掌风顽疾的治疗及药品研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祖传药方经过历代先辈和著名中医药学家的不断改良,再加上王兰贵先生结合现代科学知识和制药技术,终于研发出好评如潮的王氏鹅掌风软膏。

王氏鹅掌风软膏采用血竭、雄黄、麝香等二十多种名贵中药,澄沙汰砾提炼而成,对顽固易反复的鹅掌风有显著疗效,以“风盛湿结故痛痒无休、热盛则起瘰”和因病制宜的医学原理,为鹅掌风患者彻底治愈鹅掌风,谓当之无愧的鹅掌风克星。

热烘疗法,治愈过万癣病患者

有着国际领先水平的王氏鹅掌风软膏以加热烘疗法帮助药物直接渗透患部,以简单有效的疗法帮助患者治愈鹅掌风,先后治愈过万名鹅掌风患者,全种疗法安全无痛,更为神奇之处在于,所有患者在使用王氏鹅掌风软膏后1-2天内,就可看到产品疗效,有效益达到了100%,且永不复发,产品疗效为同类产品这首,成为鹅掌风患者争相购买的热销产品。

鹅掌风饮食禁忌

1、每日喝水3升(这条一定要做到),可吃米饭,粗粮,但是菜要以青菜为主,餐餐要有青菜,再有就是其它蔬菜为辅。2、宜凉血解毒食物。讨论下鹅掌风饮食禁忌,绿豆、粳米、黄瓜、苦瓜、马齿苋、绿茶等。

讨论下鹅掌风饮食禁忌,3、不宜吃油榨,腌制,可乐,汉堡,牛奶,糖,坚果,豆类,荤菜等食物,他们都会加深病情。

讨论下鹅掌风饮食禁忌,以下是一些比较适合鹅掌风患者的饮食食谱:

①韭菜蓖麻:韭菜100克切碎、蓖麻子肉(去壳)50克,共捣烂,用热饭和匀敷手癣患处。

讨论下鹅掌风饮食禁忌,②烩黄鱼肝:黄鱼肝100克,加适量酱油、葱、生姜、糖和少量水,下锅煮沸后即改文火半小时,待水干后即可食用。

讨论下鹅掌风饮食禁忌,③皂荚猪肚:用猪肚1只约200克,纳入皂荚5克,煮食。么或用鸽1只250克,去肠杂,纳入皂荚5克于鸽腹内,同煮食。

手癣的简介

手癣(tinea manuum)是手掌及指间的皮肤癣菌感染,可蔓延到手背。手癣与足癣相似,但也有差别。如手癣发病率低于足癣,并发症少见。足癣多为双侧累及,而手癣则多见于单侧,即使两侧受累,也轻重不一,鳞屑角化较多见,糜烂、渗出少见。此外,手部因经常洗刷和治疗,致使皮损不典型,查菌阳性率也比较低。中医鹅掌风属于手癣范畴。《外科正宗》记载:“鹅掌风由足阳明胃经火热、血燥、外受寒凉所凝,致皮枯槁,破裂不已。”

按摩劳宫的功效 按压劳宫的好处

心经火热延及口唇时,容易导致口疮,指压心包经的荥穴-劳宫穴,可以泻心经火热,减轻口疮带来的烦恼。

劳宫穴为心包经荥火穴,“荥主身热”,荥穴主要用于治疗热证,故心经或心包经热证导致的中风昏迷,中暑等应急取该穴治疗。

刺激劳宫穴能有效改善手掌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治疗手掌局部疾病,例如可以用该穴治疗鹅掌风。

鹅掌风传染吗

鹅掌风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手癣,临床上很常见,主要多发于一些经常长期双手浸水、老是接触洗涤剂等等因素导致,鹅掌风传染吗,鹅掌风是传染的,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多发于青年和中年妇女。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手掌的某些地方出现水疱,针眼大小,有清晰的液体包含其中。

手癣出现的症状多为红斑、水疱等现象,应该及时治疗,一开始只是一点点水疱,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蔓延整个手掌甚至是双手,致使手部皮肤越来越粗糙,冬天的时候很容易干裂开口。

手癣是由真菌引起的,因此它有一定的传染性,尤其是在手癣的发展阶段,皮疹非常活跃,出现红斑、豆疹、水疱和脱屑等病变,此时真菌生长繁殖也很快,传染性也较强。因为,随时可以有真菌随皮屑散布出来,若用患病的手接触食物,食物也会被污染,当人使用时就会毫不犹豫的传染给他人。

手癣俗称鹅掌风,足癣俗称脚气,手癣、足癣统称为手足癣。 传播方式本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长期的局部潮湿和皮肤损伤及皮肤PH值失调,用手搔抓患癣部位或与患者共用鞋袜、手套、浴巾、脚盆等为主要传播途径。长期的手足癣未治愈可导致灰指甲及其它真菌性妇科病。

手癣的治疗

1.水疱鳞屑型可外用咪康唑霜、克霉唑霜、复方苯甲酸搽剂、复方雷琐辛搽剂等。角化增厚型可用复方苯甲酸软膏、咪康唑霜或10%冰醋酸浸泡。有皲裂者,可加用尿素脂。皮损消退后继续搽药2周以上。

2.手部因经常水洗,所以局部搽药次数应增加,特别是洗手之后要加搽软膏或霜剂。

3.病程久或局部治疗效果差者,加口服灰黄霉素、酮康唑或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药治疗。

4.甲癣和手癣互为传染源,应予以同时治疗,包括身体其他部位的癣病。

鹅掌风的治疗并不麻烦,关键一点是要用对方法,并且要尽早治疗,及时治疗,避免传染给家人或者亲朋。鹅掌风传染吗?鹅掌风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因此得了鹅掌风要尽量远离别人,避免直接性接触。治疗鹅掌风需要到正规专业医院,这样才能避免反复复发。

中医快速去除,鹅掌风手癣症的5个小秘方

鹅掌风属于感染性皮肤病,对手脚会造成多方面的不便,所以发生后一定要尽早治疗,那么如何治疗鹅掌风?文中从介绍鹅掌风的症状开始了解下如何治疗吧。鹅掌风属于感染性皮肤病,对手脚会造成多方面的不便,所以发生后一定要尽早治疗,那么如何治疗鹅掌风?文中从介绍鹅掌风的症状开始了解下如何治疗吧。鹅掌风症状及外洗应对方法:

鹅掌风发生于手掌面的癣菌感染性皮肤病。因手掌粗糙开裂如鹅掌,故名。气候温和潮湿的地区最为多见。多因患者有脚气,用手抠脚传染而成。其特点为患手皮下有小水疱,干燥后形成点状的白色鳞屑,中心表皮脱落,留有环状损害;日久皮肤肥厚、粗糙。多在夏季发生水疱,瘙痒加剧,冬季皮肤干燥,可发生裂口,引起疼痛。病程缓慢,常多年不愈。相当于西医的手癣。

秋冬季节,高温依旧存在,每年的这个季节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节,此时用中药浸泡治鹅掌风,效果明显。

鹅掌风是一种干燥开裂型的手足癣。病初起时,先见掌心或足底瘙痒,而后生起米粒大小水疱,并不断脱皮,渐渐地皮肤粗糙、坚硬且厚,形如鹅掌。或有硬斑、枯糙无汗,甚至皲裂。患处入冬加重,手足常开裂疼痛,甚至出血,入夏时则有所减轻。

鹅掌风这一疾病由真菌感染所致,临床上使用外用抗真菌膏帕芙欧皮癣康宁膏最理想,配合善鑫堂蛇胆古方水、神农百草紫云水使用效果更佳。

外洗治疗方法:

1、米醋1000ml,花椒250g煎水趁热浸泡患手,每日2小时,连浸7天。

2、鲜鱼腥草30g,葱白1根,共捣烂,两手频搓。

3、鲜松针1000g,先取500g放炉上烧着,候烟起,把患掌置烟上约距10cm左右(以可忍受为度),松针烧透后再陆续增加烧熏,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2小时,连熏7天,并可预防复发,患手熏后2小时不宜洗手。

4、皂角刺30g,食醋250g,二味药用水浸泡24小时后,再浸泡患手,每日1次,每次30分钟,连用7天。

5、薏米60g,甘草15g,水煎浓汁,趁热洗患处,每日数次。

在夏季多汗、皮肤角化、肥厚程度较轻,即鹅掌风缓解之际,采用具有濡润肌肤、清热除湿、杀虫止痒功效的纯中药制剂浸泡治疗鹅掌风,能显着软化角质,润泽角化肥厚的手足皮肤,使药物能直达病处,杀灭真菌。医师提醒,鹅掌风患者平时要注意少接触碱性洗涤剂,鞋袜手套要单独洗涤消毒等等。只有这样防治结合,才能真正告别疾病。

手癣的治疗方法

外洗治疗方法:

1、米醋1000ml,花椒250g煎水趁热浸泡患手,每日2小时,连浸7天。

2、鲜鱼腥草30g,葱白1根,共捣烂,两手频搓。

3、鲜松针1000g,先取500g放炉上烧着,候烟起,把患掌置烟上约距10cm左右(以可忍受为度),松针烧透后再陆续增加烧熏,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2小时,连熏7天,并可预防复发,患手熏后2小时不宜洗手。

4、皂角刺30g,食醋250g,二味药用水浸泡24小时后,再浸泡患手,每日1次,每次30分钟,连用7天。

5、薏米60g,甘草15g,水煎浓汁,趁热洗患处,每日数次。

在夏季多汗、皮肤角化、肥厚程度较轻,即鹅掌风缓解之际,采用具有濡润肌肤、清热除湿、杀虫止痒功效的纯中药制剂浸泡治疗鹅掌风,能显着软化角质,润泽角化肥厚的手足皮肤,使药物能直达病处,杀灭真菌。医师提醒,鹅掌风患者平时要注意少接触碱性洗涤剂,鞋袜手套要单独洗涤消毒等等。只有这样防治结合,才能真正告别疾病。

治疗鹅掌风的方法有哪些

将病甲削薄涂10%碘酒或30%冰醋酸溶液每日1~2次,直至治愈为止,约需3~6个月以上

把病甲浸于10%碘酒或鹅掌风特效药

用5%碘酊外搽,直到新甲长出为止.,坚持治疗几个月后,即可生出新甲,这是治疗鹅掌风的偏方之一。

用藿香正气水涂擦患处,每日1-2次,有条件每日多擦几次

碘伏浸没病甲,每次浸5-10分钟,每天1-2次

偏方除了药物外敷外,还有以下物美价廉的偏方:取红花100克(7元/50克);艾叶500克(7元/500克)。平均分为20份,每日1份(加食醋100克,花椒20粒,食盐2勺),用纱布包裹加水煮开—用水量为漫到手腕处即可,趁热泡手,以15–30分钟为限。

手癣痒怎么办呢

1.目前手癣的最佳办法就是使用像 掌-灵-膏 之类的外用涂抹类药物,纯中药无副作用,对各类手癣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且治愈后不会复发,建议患者一定坚持用药,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手癣是指手掌部的皮肤癣菌感染,表现为水庖、角化和鳞屑性斑片。临床上以角化增厚、掌纹加深、如鹅掌状者多见,故又称之为“鹅掌风”。手癣是由真菌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得了手癣一定要及时的治疗,不然很有可能会引起别的皮肤癣病。

2.治疗各类癣菌传统中药是首选:用“何氏益肤霜”中药外用治疗各类癣病,药物强力渗透至皮肤角质层,彻底杀灭寄生在皮肤角质层内所有的癣菌,使癣菌得到整体治疗而根治,杜绝复发的产生.

鹅掌风的治疗

手癣是由一类真菌引起的皮肤癣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很多人得了手癣,都觉得不碍事,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期,而另有一部分人诚惶诚恐,病急乱投医,导致许多并发症的发生,让手癣更加难以治愈。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有效治愈手癣的方法。

1、把生姜切碎放白酒内泡24小时后,每天1~2次涂抹到患处

2、用白醋泡蒜瓣儿治手脚裂口。如果家里没白醋的话,那就把盐倒在温水里每天泡手脚1~2次

3、用水果皮治疗脱皮其实还能给肌肤补充维生素,比如用削苹果剩下的果皮来搓擦患处,或者将新鲜的桔子皮挤出汁,涂擦在裂口处,用晾干的桔子皮泡水洗手洗脚,也可收到同样的效果。

4、直接涂抹一些纯中药的药膏,也是比较方便快捷的方法。手癣为手掌的皮肤癣菌感染,若仅累及手背,出现环形或多环形损害。手癣多来自于搔抓足癣,股癣和头癣等的直接接触传染或甲癣及手背部体癣的蔓延。手癣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患者以青、中年妇女为多。癣的治疗大致有两种方法。口服药物和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含有激素,对身体副作用大,建议使用外用药物,

相关推荐

手癣是什么

手癣中医称鹅掌疯,为手掌的皮肤癣菌感染,若仅累及手背,出现环形或多环形损害,则仍称为体癣。手癣在全世界广泛流行,中国有较高的发病率,双手长期浸水和摩擦受伤及接触洗涤剂,溶剂等是手癣感染的重要原因,患者以青、中年妇女为多,其中许多人有戴戒指史。一般可用癣达净治疗。 手癣是手掌及指间的皮肤癣菌感染,可蔓延到手背。手癣与足癣相似,但也有差别。如手癣发病率低于足癣,并发症少见。足癣多为双侧累及,而手癣则多见于单侧,即使两侧受累,也轻重不一,鳞屑角化较多见,糜烂、渗出少见。此外,手部因经常洗刷和治疗,致使皮损不典型

有效治疗脚癣的二个民间偏方

趾间起水疱、脱皮或皮肤发白湿软,也可出现糜烂或皮肤增厚、粗糙、开裂,并可蔓延至脚底及脚首边缘,剧痒,必须抓破为止。故常伴局部化脓、红肿、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窝组织炎等继发感染。由于用手抓痒处,常传染至手而发生手癣(鹅掌风)。真菌在指(趾)甲上生长,则成甲癣(灰指甲)。真菌喜爱潮湿温暖的环境,夏季天热多汗,穿胶鞋、尼龙袜者更是为真菌提供了温床;冬季病情多好转,表现为皮肤开裂。 治疗脚癣的民间偏方偏方一: 配方:乌梅100克,白芨、苦楝皮、苍术、黄柏、苦参各20克,丁香、吴茱萸各1

鹅掌风疾病是如何分型的

鳞屑角化型鹅掌风症状:为片状红斑,伴角质弥漫性变厚、粗糙、脱屑,表面覆有鳞屑,边缘尚清楚,中心纹理比较显著,触之有粗糙感。在户口处形成较深的裂隙,常疼痛出血。可向手背发展,形成有鳞屑的斑片。大多干燥无汗。 浸渍糜烂型鹅掌风症状:好发于指间,由于该处皮肤较薄嫩,相互紧接触,不透气,易潮湿,局部皮肤浸渍发白,呈腐皮状,揭开腐皮见鲜红色的糜烂面,伴渗液。有时发出恶臭,瘙痒难忍。可因搔抓引起细菌感染。继发淋巴管炎、蜂窝织炎或丹毒。 水疱型鹅掌风症状:在掌心、指侧发生针头至米粒大小的深在性水疱,疱壁发亮、较厚,可融

鹅掌风特效药

1鹅掌风亦称手癣,是一种易发于手掌的顽固性皮肤病,初起皮下一个个小水泡,瘙痒,以后叠起白皮渐脱屑,日久皮肤粗糙变厚,入冬皲裂,痛痒;若日久不愈可蔓延至指甲,使甲板失去光泽,变形增厚 2内服药方: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荆芥5克,防风5克,黄柏10克,地肤子3克,葱白6根。 用法:上药水煎取1/3内服,另2/3药液趁热浸泡熏洗手掌50分钟,若药凉可加热再熏洗,然后涂擦外敷药。再配合纯中药的癣春霜按摩膏。能活血化瘀,护肤,排湿。

无花果叶可以治疗白癜风吗

问题分析: 无花果为桑科植物无花果的果实,其果汁含微量元素铜和抗癌成分。无花果叶子中分离出一种光敏性物质,能使皮肤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产生色素,从而起到治疗白斑病的作用。白癜风患者多吃一些无花果对病情的好转确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意见建议:此方只对少数人有效,而且过敏肤质的人是不可以使用的,使用此方过程奇痒难忍,经常伴有肿痛,因而很难区别是无花果与酒精对白癜风患处起作用,还是过敏及酒精烧灼皮肤,若没有医生指导,自用此方是有危险的。所以建议各种治疗要在医生正确指导下进行。 问题分析:白癜风偏方要慎用。因为一般情

为什么会长手癣

手癣俗称鹅掌风,足癣俗称“香港脚”或“脚气”。足癣的发病率远远高于手癣。 病因: 手足癣主要是由致病性真菌在皮肤上引起的浅部感染。传播主要是通过接触、使用污染的洗浴用品或接触感染了真菌的动物。此外,手足多汗、气候潮湿或长期穿不透气的鞋,也可引起发病。 症状: 患脚癣者自觉刺痒难忍,部位主要是在第四趾和第五趾间,患部皮肤红肿、脱皮、发痒,并发出一种臭味。手癣多伴有剧痒,常引起指间糜烂,尤其好发第三、四手指间。 治疗: 以外用药为主。 西药治疗: 1、浸渍型:外用足粉或咪康唑霜,每日1-2次,水疱干燥脱皮后改

看完这些让你告别痛苦 刮除治疗

用小刀刮除松脆的病甲,或挫薄增厚的病甲,然后涂抹10%碘酒或30%的水醋酸溶液,也可以将病甲浸泡于10%碘酒或鹅掌风中,坚持治疗几个月,即可长出新甲。 注意:配合内服抗生素。

鹅掌风的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上升,超过正常值范围,提示有炎性反应。 2、肝功能:监测肝功能状况,可以控制用药。 3、病理检查:取病变部位组织,检查细菌类型,可以确诊感染细菌类型。 4、细菌培养,鳞屑直接镜检可见菌丝,真菌培养阳性。 鹅掌风护理 对患者早发现,早治疗,对患癣病的动物要及时处理,消灭传染源。 鹅掌风病因 手足癣是皮肤癣菌感染手指屈侧、指间、掌部所致。感染足趾屈侧、趾间、足底、足侧皮肤称足癣,在浅部真菌病中发病率最高。致病菌主要是毛癣菌属和表皮癣菌属。常见菌种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其

怎么预防鹅掌风

1.平时要讲究个人卫生,不要用公用拖鞋、脚盆、擦布等,鞋袜、脚布要定期灭菌手癣和足癣,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2.晚上洗脚或洗澡后,要揩干趾缝间的水分,扑上消毒撒布粉(薄荷脑0.1克,硬脂酸锌4克,硼酸15克,碳酸镁2克,麝香草酚碘化物2克,滑石粉加至100克),目的在于尽量保持各趾间的干燥,以防止表皮霉菌的再感染。 3.手足多汗和损伤,往往是脚癣或手癣最多见的诱因之一,平时要减少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物质对手足皮肤的不良刺激,如果是患者少饮刺激性饮料,如浓茶、咖啡、酒类等,因为这些饮料激惹汗腺的分泌与排出,

肛门瘙痒用什么药膏 华佗膏

华佗膏可以杀菌止痒,对于治疗肛门瘙痒、癣症湿气,脚趾痒,鹅掌风有一定的作用。 肛门局部用盐水洗净后擦干,涂抹华佗膏,每日2次,1周为一个疗程。 注意:孕妇、皮肤破损处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