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会容易引发霍乱吗
夏季会容易引发霍乱吗
主要经水与食物传播与0l霍乱相似,0139霍乱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水和食物。据调查,78%的病人有可疑饮污染水的历史,11%有可疑食物史。观察证实0139霍乱弧菌在水中存活的时间较0l群霍乱弧菌长,检出率亦高。所以水污染后造成暴发流行的机会更多。
人群普遍易感0139霍乱弧菌为新发现的新流行菌株,所以对人群普遍易感。即使以往有过霍乱流行地区,已经对01群霍乱弧菌获得免疫力的人,也不能保证免受0139霍乱弧菌的感染。不过,在实际流行地区也并非人人都发病。发病以成人为主,男性多于女性。
无症状带菌者也是传染源病人粪便中有大量霍乱弧菌可传染别人,所以是主要传染源;值得警惕的是无症状带菌者,是更危险的潜伏传染源。
临床表现同古典霍乱人们都知道,01霍乱(古典型)的临床特点是无发热、无痛性水泻、呕吐、脱水;而0139霍乱弧菌感染则为腹泻、呕吐、发热和腹痛。0139霍乱弧菌感染病例除有腹痛与01型不同外,其他临床表现几乎与01霍乱无法鉴别。0139型所致腹泻,体液及电解质丢失可致心血管衰竭,并可于数小时之内死亡。
所以,对0139型霍乱应高度警惕,加强监测,绝不让其蔓延成灾。
腹泻别硬扛
我国已进入炎热的夏季,很多人由于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引起腹泻。
按说有了病就应该去医院看,可是这一段时间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影响让有的人连从医院门口路过都不愿意,更不要说进去看病了。我要在这里提醒大家,有腹泻症状不到医院诊断,耽误的不仅是您的病情,还有可能祸及家人,及时就医才是明智的选择。
夏季是腹泻等肠道疾病高发的时期,由于夏季的炎热天气,各种致病的病原体都很活跃,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不能做到饭前便后、外出归来勤洗手,以及食物的生熟分开,致病菌就很有可能上身。很多市民觉得“不就是拉肚子吗?没什么大不了的”,找点氟哌酸、黄连素之类的药吃点就挺过去了。结果,有的好了,有的却总也止不住,因为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复杂,如果没有医生的判断,吃的药不对症,不仅不能止泻,反而可能让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变成耐药株,治起来就难了。
除此之外,病人体内的耐药株还有可能散播到室内的其他地方,污染环境,如果被家人碰到就有可能使家人受到感染。因为耐药株自身有了抗药性,治疗起来相当困难,所以,如果夏天家里有人出现腹泻,最好能到医院专门设立的肠道门诊去就诊,同时家里的环境要进行消毒。病人用过的餐具、用品等可以煮沸消毒,洗手间则可以按说明要求用84消毒液消毒,减少环境中的病原体感染家里其他人的机会。
夏天是细菌快速繁殖的季节。肠道疾病患者人数猛增,首先就是因为高温促使细菌的繁殖速度加快。食物不像冬天那样经久耐放,质量有效期也明显缩短。许多食品在高温下稍一“暴露”,外观也许还能保持新鲜诱人,但质量和味道都已经发生变化。此外,由于天气炎热,人们通常休息不好,加上大量出汗,能量消耗过多,对疾病的抵抗力往往下降。再加上苍蝇、蟑螂之类害虫活动频繁,也容易传播肠道疾病。所以夏季肠道感染性疾病较多。
病原体随食物或水进入健康人的胃肠道,在肠粘膜上皮细胞内繁殖引起炎症反应,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小肠分泌大量水分及电解质,引起腹泻,常伴随有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病原体随排泄物排出体外,污染环境、食物及水源,可以引起疾病的流行。
1、什么是急性肠道传染病?
是指主要由“粪——口”途径传播的一组急性传染病。常见的有: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感染性腹泻等。病原体既有细菌、又有病毒,如甲肝就是由病毒引起的。
2、“粪——口”途径指什么?
从字面上看,就是从“粪便”到“嘴”的传播。因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通过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排出体外,直接或通过衣物、手、食具、物品、苍蝇等污染食物和水,他人如食用或饮用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或水就会被感染。此外,这类病也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如玩具、物品,再经手入口导致感染。
3、为何这些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
与下列因素有关:一,夏秋季节的高温适宜于这些传染病病原体的繁殖;二,夏秋季也是这类传染病传播的媒介——苍蝇的生长和繁殖季节。三,这个季节瓜果蔬菜较多,人们又有生食瓜果蔬菜和饮生水的习惯,如这些瓜果蔬菜和生水受到病原体的污染,就可能导致发病。四,夏秋季多雨,很容易使没有消毒处理过的粪便和垃圾溢出而污染环境,造成病原体的扩散。所以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4.这些传染病都有哪些主要临床表现和危害?
霍乱属国家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病原体为霍乱弧菌,潜伏期多为1—2天,短者可数小时,长者7天。常表现为突然起病,多以剧烈腹泻开始,继而呕吐。大便性状很快变为水样,一天吐泻十几次到几十次。一般不发热,无腹痛。重症病人很快发生严重脱水,神志淡漠、眼窝下陷、面颊深凹、声哑、体温血压下降等,如抢救不及时极易死亡。
伤寒属法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原体为伤寒杆菌,平均潜伏期10—14天(7—23天)。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食欲不振,脾脏肿大。发病一周胸、背部有时可见玫瑰疹,便秘或腹泻,相对脉缓,白细胞数减少,病程在一个月以上。易发生肠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可致死亡。
细菌性痢疾属乙类传染病,病原体为痢疾杆菌,潜伏期多为1—2天(数小时—7天)。典型起病较急,发冷、发热,继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每天可达十数次。小儿常发生中毒性菌痢,起病急骤,突发高热,抽风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血压下降,呼吸不匀,可迅速出现休克和呼吸衰竭,一经发现要立即送医院抢救治疗。
甲型肝炎也属法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原体为甲肝病毒。平均潜伏期30天(15—45天)。主要表现为食欲差,乏力,腹胀,肝肿大,肝区痛等,部分可出现黄疸。一般预后良好。
感染性腹泻俗称“拉肚子”,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指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为我国法定的丙类传染病。这组疾病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居首位的是志贺氏菌及轮状病毒,第二位是肠致泻性大肠杆菌,第三位是空肠弯曲菌及沙门氏菌,第四位及第五位是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其他致泻性弧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二大类:一是炎症性腹泻,常伴有发热,粪便多为粘液便或粘液血便,粪便的显微镜检查见有较多的红、白细胞。二是分泌性腹泻,多不伴有发热,粪便性状为稀便或水样便,粪便的显微镜检查多无细胞,或可见少许红、白细胞。由于其流行面广,发病率高,也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
5、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这些传染病吗?
甲肝疫苗有非常好的预防作用,接种后能产生保护性抗体,有效的预防甲肝的发生和流行。其他肠道传染病目前尚无理想的、保护效果较好和保护持续时间较长的疫苗。但我国新生产的伤寒多糖菌苗,霍乱、菌痢及轮状病毒口服疫苗可用于重点人群的预防和发生疫情后的应急接种。
如何有效预防秋季高发传染病
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痢疾、甲肝等。这类传染病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1.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临床特征为剧烈腹泻、呕吐、大量米泔样排泄物、水电解质紊乱和周围循环衰竭,严重休克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2.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长期发热、全身中毒症状、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肠穿孔。本病以夏秋季多发,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通过水、食物、日常接触、苍蝇和蟑螂传播。
3.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腹痛常在下腹部及脐周围,排便前及排便时加剧,便后缓解。大便刚开始为稀便,1-2天内转为黏液或脓血便,便次少则3-5次,多则几十次。少数人可出现高热、抽搐、昏迷、血压下降等严重症状,为中毒性菌痢。急性期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症状反复发作,病程超过2个月为慢性菌痢。常年发病,以夏秋季多见。主要通过生活接触、食物、水和苍蝇等途径传播。
秋季易患 细菌性痢疾
4.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播途径:经食物传播:食物受到污染,是造成甲型肝炎传播的一个主要途径。经常生食半生食物容易造成甲肝的流行。另外食具、茶具被污染也会造成甲肝流行。经水传播;经接触传播;主要是通过手进行传播,甲肝病人的手不可避免地会沾上甲肝病毒,凡是病人接触过的物品都容易受到污染,如钞票、门把手、公共车辆的拉手等。如果健康人的手也去接触这些物品,并且没有洗手就进食,甲肝病毒就会随着食物进入体内。主要症状为发烧、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皮肤发黄、有的病人有腹胀或腹泻、尿呈褐色、大便色浅、检查肝脏有肿大和触痛或叩痛的体征。
5.肠道病毒EV71感染性疾病:肠道病毒EV71是人肠道病毒的一种,简称为EV71,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为肺水肿、脑炎等,统称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三岁以下婴幼儿多发,成人也可感染。
病菌来袭治疗霍乱要及时
提到霍乱,相信大家对于霍乱这种疾病是不了解的,霍乱属于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区常见的疾病,一般是由于霍乱弧菌污染引起的疾病,此病传染性快,起病急,患者在患病之后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治疗。由于夏季是霍乱的高发季,大家一定要做好预防。那么,霍乱怎么治疗好?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具体介绍吧。
霍乱潜伏期数小时至6天,突然起病,100%的病人有腹泻,腹泻为无痛性无里急后重感,每日大便数次甚至难以计数,量多,每天2000~4000ml,严重者8000ml以上。因此及时治疗很关键。
一、西医药治疗霍乱
1、按甲类传染病隔离治疗。危重霍乱病人应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在医护人员陪同下送往指定的隔离病房。确诊与疑似病例应分开隔离。
2、在液体治疗霍乱的同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减少腹泻量和缩短排菌期。可根据药品来源及引起流行的霍乱弧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选定一种常用抗菌药物,至粪便培养检查转阴。
3、中、重型脱水霍乱病人,须立即进行静脉输液抢救,待病情稳定、脱水程度减轻、呕吐停止后改为口服补液。
二、中医治疗霍乱
1、寒霍乱
霍乱轻者吐泻清稀,胸闷脘痞,四肢清冷,舌苔白腻,脉濡弱。重者吐泻不止,面色苍白,匡凹陷,汗出肢冷,筋脉挛急,舌校、苔白,脉沉细。治法;霍乱轻者敬寒焊湿,芳香化浊。霍乱方药为藿香10克、佩兰10克、紫苏10克、白芷10克、桔梗10克、半夏lO克、川朴1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白术10克、木香10克、甘草6克。
2、热霍乱
霍乱患者吐泻势如喷注,泻下如米泔汁,臭秽难闻,烦热口渴。脘闷腹痛,舌苔黄腻,脉濡数。霍乱方药为蚕砂1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淡豆卷10克、薏苡仁30克、半夏10克、川朴lO克、木瓜10克、吴萸10克、滑石(先煎)30克、甘草6克、淡竹叶10克、通草10克。
温馨提示:希望大家对于霍乱的治疗内容有所了解了,霍乱给患者带来的伤害比较大,患者们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对症治疗,不要盲目用药,同时避免传染给别人。
夏秋季节警惕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从感染到患病一般1-3日,短者3-6小时,长者可达7日,典型病人多为突然发病,以剧烈腹泻开始,然后呕吐,多无腹痛,每日大便数次、十数次或更多,少数重型病人粪便从肛门直流而出,无法计数。大便性状初为稀便,后为水样便,以黄水样或清水样多见,少数为米泔样或洗肉水样。由于严重泻吐,病人烦躁不安,口渴、眼窝深陷、声音嘶哑,腹下陷呈舟状,皮肤皱缩、湿冷且弹性消失,指纹皱瘪、酷似“洗衣工”手,病人由于循环衰竭可出现极度无力,神志不清,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可因休克死亡,由于严重吐泻也可引起小腿肚和腹部肌肉痉挛,霍乱的病死率过去为20-30%,近年控制在1-2%,但老年、孕妇或有并发症患者预后较差,病死率为3-6%,对于霍乱的治疗主要是补液疗法(补充丢失的液体)和抗菌治疗(常用药物有强力霉素,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吡哌酸、氟派酸等),如果有中毒性休克等并发症,积极治疗并发症。
对于霍乱的预防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发现病人及早隔离治疗。病人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病人在发病期间绝大多数均大量排菌,时间一般为5天,亦有长达2周者,尤其是中、重型病人,排菌量较大,每毫升粪便含107---109个弧菌,污染面广泛,霍乱病人急性期唾液内也存在弧菌,如果曾与霍乱病人密切接触,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2.注意卫生 霍乱的传播途径为粪-口途径,可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不同途径进行传播或蔓延,其中水的作用最为突出,应加强对饮水的消毒,绝对不要喝生水,注意饮食卫生,蔬菜水果洗干净,饭前便后洗手,通过各种方法杀蛆灭蝇等。
3. 霍乱菌苗预防接种。
肠胃炎的治疗方法 肠胃炎的症状
夏季好发的急性肠胃炎通常以上吐下泻表现,多发生在夏、秋两季,以中医观点,将之分类为「呕吐」、「泻泄」或「霍乱」范围。急性呕吐腹泻症状包括上腹或肚脐周围疼痛,伴有肠鸣音,排便黏稠且臭;
什么是霍乱
什么是霍乱?在这个社会发展快速的时代,霍乱不像以前那么流行因此人们病不是十分了解,那么什么是霍乱呢?传染科疾病专家告诉你:
霍乱由霍乱弧菌引起,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夏季是流行季节。在我国一些地区,尤其沿海地区还有病例发生。由于交通发达,有病例及健康带菌者出现,就有引起流行的可能,须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
霍乱弧菌在海水可存活10~13天,在冰箱的鲜肉、鱼虾、牛奶中可存活1~4周不等,在室温下的蔬菜里可存活1~5天。有报道在由东南亚进口的“洋水鱼”中曾检出过霍乱弧菌。饮用受污染的水、进食受污染的海鲜可引起流行。正常情况下胃酸可杀灭霍乱弧菌,在胃酸减少或吃下的细菌较多时即可发玻典型者表现为先泻后吐,腹泻无痛性,无里急后重,大便排泄量很大,开始稀水样,后如米泔水样,少数洗肉水样(出血所致)。呕吐物也可呈米泔水样,由于大量吐泻,病人很快脱水、循环衰竭,不及时纠正可致死亡。一部分为轻型病人,只表现为腹泻,每日数次,无呕吐及脱水。所以在流行期间,凡有腹泻者,尤其每日腹泻3次或3次以上者均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做大便培养或血清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以上就是对于什么是霍乱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做好预防措施,远离疾病困扰。祝身体健康!
霍乱有哪些传播途径
霍乱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1、经水传播水
在传播霍乱时起主要作用。在卫生条件差的地方,江河、河渠、池塘、湖水、井水和港湾海水等极易受到污染。我国农村夏秋季人们有喝生水、用生水漱口、洗刷食具、浸泡蔬菜、水产品等习惯,这些习惯增加了霍乱经水传播的机会。
经水传播呈现暴发性流行,病人多沿着被污染的水源分布,在水体含菌浓度较低或细菌毒力较弱、人群免疫力较高的地区,也可出现散发病例。
2、食物传播
霍乱可以通过食物传播。食物传播霍乱的作用仅次于水,但在已有安全饮用水的地区,轻型和临床型病人,污染食物而引起传播的作用可能更为突出。
3、生活接触传播
与病人或带菌者直接接触或接触了被埃尔托弧菌污染的物品也可发生霍乱。
接触传播多在人员密集、卫生条件差的情况下发生,常在小范围内引起感染。如出现一户多例现象。但本型传播与食物型、水型传播不易截然分开。不应只因多发疫源地的出现即断定为日常接触传播。
4、经媒介昆虫传播
本病流行时苍蝇可以带菌。有人曾从染有霍乱的疫船以及从疫区中捕获的苍蝇身上检出埃尔托弧菌。
各类带菌者流行病学意义的大小,与带菌者本人的职业、居住条件、卫生、文化水平等因素关系密切,其中职业尤为重要。
女性私密处三大变化
1、阴毛团旺盛起来
夏季由于天气的炎热,所以非常容易出汗,女性的内裤里的私密处也是会湿润起来,这时女性朋友们一定要有一定的措施来协助散热。
阴毛团的血管会因此扩大,阴毛团也逐渐旺盛起来,兼且于毛根受到刺激时,阴毛会明显地竖起来。
2、夏季一到,乳房便胀大
你知否夏季会造成乳房膨胀?这是千真万确的。因为乳房的构造,其中90%是脂肪,其余的乳腺。
女性胸部的脂肪量的多少只是仅次于女性的臀部,因此,身体感觉到热是比较容易消散的。
在夏季,乳房的血管扩,体热容易消散,乳房因而变,看来泳衣与膨胀了的乳房真是一个聪明的配搭。
3、爱液在夏季会增加黏性
爱液是女性兴奋时分泌出来的液体,也是润滑油的一种。夏天的黏性比其它季节的高出1.5倍。
这令人容易兴奋的季节,血管充血,血中水份增加,以致运行加快是主要原因。
女性私密处的阴蒂在炎热的夏季会稍微的勃起,女性的阴蒂也会像男性的阴茎一样,都是属于一会勃起的器官。
由于神经与血管集合在一起,所以非常敏感。女性喜欢被抚摸,是使阴蒂变大主要原因。
当夏季来临,血液运行畅通,阴蒂会更容易集合血液,这与阳具在夏季会变大的道理相同。
霍乱是一种老而不死的传染病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是我国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之一。霍乱从感染到出现症状只需数小时至5天,多为1~2天。它的发病十分急骤,以急剧腹泻、呕吐开始。霍乱引起的腹泻多为无明显腹痛。如能及时治疗,死亡率就可控制在1%以下。
治疗的关键是补液,包括静脉补液和口服补液,及时给病人补充丢失的水分和无机盐类。轻症或中度病人可仅予以口服补液治疗,严重腹泻和呕吐而不能口服者应静脉大量补液,待休克纠正、病情改善后,再以口服补液补充水和电解质。抗菌药只作为液体疗法的辅助治疗。对霍乱患者必须严格隔离治疗,以防疫情扩散。
霍乱的传染源是霍乱病人及带菌者,可经过由病原菌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也可通过生活接触及苍蝇传播。夏秋季是霍乱的高发季节,在霍乱的传播中,水的作用最突出,水源易被病人的吐泻物所污染,经水传播的霍乱常呈暴发或流行。所以,只要能把住病从口入这一关,霍乱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平时要做到不喝生水,不吃生的或半生的水产品、海产品;隔夜食品于食用前一定要加热处理,蒸熟煮透;确保厨房卫生,保证生熟分开;坚持饭前便后洗手;不到患者家去串门;怀疑有类似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对病人、带菌者的排 相关阅读: 白带异常与性病的关系注意!眼睛也会感染性病性病治愈后是否会留下后遗症?接吻--传播性病的另一途径
急性胃肠炎是怎么引起的
急性胃肠炎是由于食进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的食物,或饮食不当,如过量的有刺激性的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引起的胃肠道粘膜的急性炎症性改变。在我国以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无性别差异,一般潜伏期为12~36小时。
沙门氏菌属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菌,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鸡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较为常见。
夏季受凉容易引发肩周炎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无菌性炎症,在夏季好发,夏天怕热的人们都喜欢找个凉爽的地方乘乘凉,但万万没想到在空调底下吹风却容易得肩周炎。只图凉爽而不考虑后果,是人们患肩周炎的常见原因。
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无菌性炎症。其发病往往与外伤、劳损、局部外感风寒有关,在外部因素的作用下以致风寒湿邪客于血脉筋肉,在脉则血凝而不流,脉络拘急而疼痛,寒湿之邪侵淫筋肉则屈而不伸,痿而不用,就发生了肩周炎。而且肩周炎的病人局部特别怕风,中医也称“漏肩风”。
肩周炎一般的发病年龄在50岁左右。肩周炎发病的症状是:肩关节僵硬不灵活,局部疼痛,并有明显的压痛点,尤其是在夜间疼痛加剧。在医生检查肩关节时,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就是人们不太了解肩周炎怎么发生。由于肩周炎一般多发生一侧,个别患者痛得夜间不能入眠。严重时连日常生活中的端碗吃饭、穿衣伸袖、大小便时解系腰带以及洗脸梳头都感到困难。其病理机制是炎性物质会把肩周围的肌肉、肌腱和滑囊粘住,时间一长肩膀完全不能活动。
总之,夏日炎炎,不少人爱冲凉水澡,肩膀常受到寒冷刺激;夏天纳凉,人们喜欢久坐于林阴道、在空调底下吹风等等,这些均可诱发发肩周炎。
夏季手脚抽筋有哪些应对措施
1、穿舒服的鞋子。夏天各种各样的高跟鞋,让很多女性抵不住诱惑,可是经常穿高跟鞋会使腿部肌肉紧绷,就极易引发抽筋。
2、补充钠元素。由于夏季汗量大增,必然会加大饮水量,这就会使血液中的钠的浓度降低,从而导致抽筋。
3、运动前热身。游泳是夏季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但是很多人没有运动前预热的习惯,于是就因温差引起抽筋。
4、腿部保暖。吹空调时,腿部保暖是很重要的,否则会容易引起小腿抽筋的。
胃疼发烧腹泻的疾病诊断
1、急性细菌性痢疾
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是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主要在夏秋季发病,可行成大,小流行,潜伏期多为1~2天,长可达7 天,患者常以畏寒,发热和不适感急骤起病,有腹痛,腹泻,排便每天10余次至数十次。
常伴里急后重,恶心,呕吐与脱水,粪便在病初可为水样,以后排出脓血便或黏液血便,镜检可见大量红,白细胞,粪便培养可培养出痢疾杆菌。
2、沙门菌属性食物中毒
沙门菌属性食物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形式。
3、病毒性胃肠炎
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表现为儿童或成人的夏季流行性,无菌性腹泻,临床特点是高度传染性和极低的病死率,有轻度的发热,不适感,恶心,呕吐与稀便等症状。
4、霍乱与副霍乱
副霍乱系由Eltor弧菌引起,流行特点与霍乱不同,多为地方性流行,也可散发或呈跳跃式,此菌的培养特点,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均与霍乱弧菌相同。
5、假膜性肠炎
假膜性肠炎是由肠道内顽固性梭状芽孢杆菌(C.difficile)异常增殖,产生大量毒素引起,从患者粪便中可检出假膜,假膜外观多呈半透明物质,蛋清样,肉眼较难辨认,将其放入10%甲醛溶液中,则外观较清楚。
6、血吸虫病
早期血吸虫病中,84.6%有腹泻,可为单纯性腹泻,大便稀溏或水样,也有的为痢疾样腹泻,腹泻大多为持续性,少数为间歇性,病程长短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