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看中药足浴是如何发挥效果的

看中药足浴是如何发挥效果的

中药足浴所使用的水煎液是通过选配适当的中草药配制而成的,并趁热在足部反射区上进行熏洗。中药足浴通过发挥水的温热作用、中药特有的功效以及刺激人体足部反射区,能使人体各组织器官、部位的气血运行通畅,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进而达到防治疾病及保健的功效。

首先,进行中药足浴,通过水的温热作用可提高足部组织温度,舒张其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提高其代谢率。即通过温热效应,增加了水合作用和足部皮肤通透性,从而使真皮层及黏膜容易吸收药物离子。同时,活跃的血液循环还可使药物运转速度加快,发挥其治疗保健的功效。

其次,根据中医脏象学说,皮肤肌腠与五脏六腑通过经络相互连接,表里相属。当选配不同的中药进行足浴时,药物离子、药物气味、药物功能可通过足部皮肤肌腠,循经入脏腑,再通过脏腑的输布(升、降、浮、沉、聚、散)布散于形体官窍、四肢百骸及病灶部位,从而达到防治保健的功效。

第三,足部存在着与人体的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病理信息客观存在于足部反射区上,通过对这些反射区进行良性刺激,可将中药浴液中的药物离子、药物性能输送到全身及病患部位,从而达到行气活血、祛风除湿、疏通经络的作用。

足浴疗法,手段温和,效果独到,在舒心享受的同时,还促进了健康,真是何乐而不为呢。

中药足浴帮助睡眠

如果吃西药您怕副作用,吃中药您嫌难以入口,那么足浴的方法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对于不便服药的失眠患者,中药泡脚治疗失眠的方法应该是最适合的,它能够避免失眠者遭遇以上境遇,而且治疗效果还能保证。

经常失眠的人可以尝试用泡脚的方法进行治疗。中药泡脚治疗失眠的途径是通过足部反射区来调节人脑及中枢神经,进而消除失眠的。而且在运用这种方法之后,大部分失眠患者当晚就能睡好。药方及治法如下:山栀子3克、酸枣仁6克、茯苓5克、百部5克、半夏5克、苦参3克、灵芝10克、薄荷3克、合欢皮 3克、羚羊角10克、龙骨3克、牡蛎3克、琥珀3克中火蒸制7天后阴干,碾为颗粒,拌以5年以上新鲜鳖血烘焙6个小时制成一剂,睡前倒入锅内,煮一小时,药汤泡脚30分钟。

或者,利用些比较容易制备的中药,如桂枝、木瓜、桑枝、威灵仙、当归、川芎、羌活、生姜、伸筋草、透骨草、红花、木香、五加皮各6克共同煮沸。再者,取远志、红花各9g,枣仁、磁石、龙骨、桃仁各15g水煎两次,待温度适宜时将双足浸于药液中,使药液浸过足面。

利用中药泡脚治疗失眠不仅可以帮您恢复正常睡眠,还可以消内毒、调脏腑、提高免疫力。想要晚间尽早进入酣梦,第二天神清气爽,更不必忍受吃内服药强制睡眠后疲倦感的失眠者还不马上行动!

足浴的好处和禁忌有哪些

想要更好地发挥卓越给我们身体健康,带来的好处那么在日常生活当中的这些,凡是问题都需要我们重视,只有了解这些保健常识才可以尽量发挥它的保健功效,避免一些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足浴的好处

足浴具有温水足浴、药物外治及足反射区刺激三种作用,三种作用可以互相影响。温热的药物易从皮肤、腧穴和呼吸道吸收,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足浴可作为内病外治的疗法,也可作为多种皮肤病疾患的洗浴。药浴时借助药力和热力,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祛除邪毒的目的。现代医学认为,足浴时水的温热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而药物可从皮肤上的汗腺、皮脂腺渗透吸收,从而发挥治疗作用。所以足浴时水温很重要,选择药物很重要,按摩手法也很重要。

足浴有禁忌

患严重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皮肤破损或皮肤感染者不宜足浴。

饭前、饭后30分钟不宜进行足浴。由于足浴时足部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肠及内脏血液减少,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饭前足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

足浴是利用药力和热力的协同作用而发挥效用的。药液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稍冷即应调换药液。浴后,应立即擦干脚部的水,穿上暖和衣服,以免受凉感冒。

足浴的时候,由于足部血管受热扩张,使头部血液供应量减少,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的症状。这时候应暂停足浴,让患者平卧片刻后,症状就可以消失。也可给患者冷水洗脚,使足部血管收缩,以缓解症状。

以上就是关于足浴的好处还有禁忌问题介绍,希望通过这些介绍之后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更加关注这些问题, 当你在做足浴的时候一定要遵守这些原则,这样子才可以更好的降低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小儿足疗

其中小儿中药足疗法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中药足疗法。小儿中药足浴法的来源及发展:小儿中药足浴法同其它药浴疗法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其有邪者,渍行以汗”可见当时已提倡用沐浴疗法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药方》载有“婴儿病痫方,取雷尾三果治,以猪煎膏和之。

小婴儿以水半斗,大者以水一斗,三分和取一分置水中,挠以浴之。隋唐时期《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伤寒》治疗小儿各种疾病的浴儿、浴足十一首等等。宋代儿科医家钱已对本疗法用于儿科证治。清代吴尚先收集前人大量外治经验,一生采用外治法治疗疾病,成为真正的小儿中药足浴法的鼻祖。目前国内继承最系统的小儿中药足疗法为郑氏小儿中药足疗法,从晚清开始,经过郑氏红药几代人的传承和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使小儿中药足疗法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足疗,即热水洗脚,加之一些科学的脚部按摩。实践证明,足浴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可靠的自我保健方法。故我国民间素有“睡前一盆汤”的习惯做法,和“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除湿祛暑;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的说法。

什么泡脚降压呢

中药足浴是足疗的一种。足部有人体“第二心脏”之称,是人体的阴晴表,能够准确地反映人体的疾病及健康状况。

高血压病属中医学的眩晕、头痛范畴,本病的发病机理与肾、肝两脏有关。中药足浴可使药物透过皮肤、孔窍、腧穴等部位直接吸收,药力进入脉络后循经而上,可以起到调气血、降血压的作用,对改善高血压症状、控制高血压有很好的效果。

一般来说,高血压根据症状、病程可分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痰湿中阻、瘀血阻络四个证型,治疗时需要辨证论治。在采用中药泡足时,药液的温度保持在40℃~45℃之间,避免烫伤。连续治疗1周,便能收效。

肝阳上亢型这种证型在高血压患者中较多见,主要症状是眩晕、头痛、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口苦、肢体麻木,舌质红、苔黄,脉弦。

选药治疗:将钩藤20克,桑叶15克,菊花20克,夏枯草30g,加水2000毫升煎煮取液,等温度适宜后足浴,每次30~60分钟,每日泡足3次。可平肝潜阳,清热安神。

肝肾阴虚型 此型以虚为主,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眼睛干涩、口咽干燥,因有内热,所以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选药治疗:吴茱萸30克,白芍30克,熟地30克,刺蒺藜30克,夏枯草30克,益母草子15g,上药水煎后去渣取汁200毫升,以1:10比例对入热水中,每日早晚泡脚,每次30分钟。可滋阴柔肝,平肝降逆。

痰湿中阻型此型常见于偏胖、血糖偏高的高血压病人。病人的表现也是头晕,但与前两者不同,是一种头被蒙起来的昏沉沉的感受,还有胸脘痞满,胸口好像有东西塞住,胃不受纳,甚至恶心,浑身疲倦,舌体比较胖,且有齿印,苔腻,脉弦滑。

以上文章为大家介绍了中药泡脚降血压,现在建议各位朋友们对于中药泡脚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调理身体,达到相应的目的,同时对于很多高血压和常见的肝脏疾病,气血不足的患者一定要采用中药泡脚的方式,来起到保守治疗的作用。

不适合做足疗的人

不适合做足浴的七类人群

1、妊娠及月经期中的妇女,因为中药浴足可能会刺激到妇女的性腺反射区,从而影响妇女及胎儿的健康。

2、患有各种严重出血病的人,如咯血、吐血、便血、脑出血、胃出血、子宫出血及其他内脏出血等,在进行足底按摩时,可能会导致局部组织内出血。

3、肾衰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肝坏死等各种危重病人,由于病情很不稳定,对足部反射区的刺激可能会引起强烈反应,使病情复杂化。

4、一些急性的传染病、急性的中毒、外科急症的患者,如外伤、骨折、烧伤、穿孔、大出血等,因为可能会贻误治疗最佳时机。

5、正处于大怒、大悲、大喜之中或精神紧张、身体过度疲劳的人。

6、饭前后1小时内进行足浴的人。由于足浴时足部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肠及内脏血液减少,影响胃肠消化功能。即饭前足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

7、足部有外伤、水疱、疥疮、发炎、化脓、溃疡、水肿及较重的静脉曲张的患者。

中药足浴的应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泡脚可以减轻疲劳,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去除污垢,使身心舒畅、精神爽快。加入中药的泡脚不光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功能,还可通过皮肤在温水作用下的强渗透能力,充分吸收中药成分,疏通筋骨关节,改善体内的水分分布和血液循环,起到祛病、护肤、美容的作用。

中药足浴的确实是好处多多,但是以上七类人,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要被吸引哦,等调理好身体后,在进行中药足浴养生保健吧。

延伸阅读:足疗的十大好处

1、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2、防治神经衰弱和失眠。

3、防治高血压。

4、防治风湿性关节炎。

5、防治腿脚麻木。

6、防治糖尿病。

7、防治感冒,祛寒暖身。

8、美容减肥。

足疗的功效有哪些?

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连接人体脏腑的12 条经脉,其中有6条起于足部,脚是足三阴之始,足三阳之终,双脚分布有60多个穴位与内外环境相通。如果能坚持睡前用热水洗脚,能刺激这些穴位,促进气血运行、调节内脏功能、舒通全身经络,从而达到祛病驱邪、益气化瘀、滋补元气的目的。现代医学认为,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脚有无数的神经末稍与大脑紧密相连,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经常用热水洗脚,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

从理疗学的观点看,热水洗脚是一种浸浴疗法。洗脚时,水温以40至50℃为宜,水量以淹没脚的踝部为好,双脚浸泡5至10分钟。同时,用手缓慢、连贯、轻松的按摩双脚,先脚背后脚心,直至发热为止。这样,能使局部血管扩张,末稍神经兴奋,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增强。如能长期坚持,不仅有保健作用,还对神经衰弱引起的头晕、失眠、多梦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如在浴水中加入某些药物,还能防治感冒、脚疾、冻疮和关节痛等症。

小儿中药足疗法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中药足疗法

小儿中药足浴法的来源及发展:小儿中药足浴法同其它药浴疗法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其有邪者,渍行以汗”可见当时已提倡用沐浴疗法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药方》载有“婴儿病痫方,取雷尾三果治,以猪煎膏和之。小婴儿以水半斗,大者以水一斗,三分和取一分置水中,挠以浴之。隋唐时期《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伤寒》治疗小儿各种疾病的浴儿、浴足十一首等等。宋代儿科医家钱已对本疗法用于儿科证治。清代吴尚先收集前人大量外治经验,一生采用外治法治疗疾病,成为真正的小儿中药足浴法的鼻祖。目前国内继承最系统的小儿中药足疗法为郑氏小儿中药足疗法,从晚清到现在,经过郑氏红药几代人的传承和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使小儿中药足疗法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中药足浴好处多

不同的中药煎汁足浴,具有不同的适应症,如头晕、头痛、失眠、耳鸣、颈椎综合征、神经衰弱;慢性咽炎、鼻炎、感冒、咳嗽、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趾甲炎、湿疹足癣、足趾变形、下肢静脉曲张;风湿性关节痛、足跟痛、腰痛及坐骨神经痛;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和中风后遗症;胃下垂、便秘等胃肠道疾病;糖尿病、脑萎缩、老年痴呆症等。应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请有临床经验的中医生开具足浴的中药处方。脚作为人的第二心脏,与人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用温水泡脚时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理内分泌系统,增强人体器官机能,取得防病治病的保健效果。泡脚也讲究“天时”。下面两个时间段足浴,就好处多多。

1、早上泡脚精力充沛

之所以选择早上泡脚,是因为夜间睡眠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血液循环不畅,早上泡泡,正好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脚掌上的神经末梢与大脑相连,洗脚时用双手在温水中按摩脚心、脚趾间隙,能使大脑感到轻松、舒畅,使神清气爽、精力充沛,给一天的工作“加满油”。

如果有条件可以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按摩双脚涌泉穴各1分钟左右,再按摩两脚脚趾间隙半分钟左右。如果时间不充裕,仅进行1次即可,或者仅做按摩,不用热水浸泡。

2、晚上九点泡脚最养肾

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补肾,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在此时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同时,白天紧张了一天的神经,以及劳累了一天的肾脏,都可以通过泡脚在这个时候得到彻底放松和充分调节,人也会因此感到舒适。

如果泡完脚后,再适当做几分钟足底按摩,不但可以起到滋肾的作用,还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泡脚之后赶紧入睡,有助于改善失眠状态。

相关推荐

冬季七种养生泡脚方法

1、热水泡脚缓解头痛 把双脚浸入40℃左右的热水中,15~20分钟后头痛会明显缓解。 用热水泡脚,这样脚和小腿的血管就会受热扩张,将头部的血往脚下引,起到减轻头部血管压力的作用。 由于脚底与人体多条经络相连,而这些经络同时又与头部相连。所以按摩脚底,就可以起到刺激经络,减少头痛发作的作用。尤其脚底涌泉穴,直通于脑,按摩它即可引血下行、缓解头痛。 2、药浴泡脚治感冒 中医认为感冒多因感受外邪,肺卫功能失调所致。而药浴泡脚就以宣肺解表、发汗排邪为原则。 现代研究表明黄芩、桑叶、菊花,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

治疗阴道炎有哪些有效的中西医方法

1、中药足浴治疗阴道炎 取益母草、香附、乳香、没药、夏枯草各20克,用水煎至2000毫升取药汁趁热进行足浴。每天一次,时间为15-20分钟,3-5天即可取得治阴道炎的疗效。 2、中药冲洗治疗阴道炎 取黄柏、苦参、川楝子、蛇床子等药物磨成的药粉30克,加水煎至750毫升对局部进行冲洗,在治阴道炎的时候能够很好的缓解症状,效果非常不错。 3、中药外敷治疗阴道炎 取川乌、草乌各5克,研成细末以后用葱汁和蜂蜜调匀,然后敷于有痛感的小腹处即可。每次敷2-3个小时,一天换一剂,能够有效的缓解疼痛的症状,治阴道炎的效果

中药泡脚等于吃药

皮肤人体的器官之一,有屏障和吸收、分泌与排泄、体温调节、感觉、呼吸等作用。由于它本身就能够吸收药物,如借助热水,则更利于药效在人体发挥作用。 脚人体经脉会聚处之一,分布于脚部的经络穴位多达60多个。通过中药浸泡,刺激这些穴位,就可以调节经络、疏通气血、调整脏腑功能,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故有人说“天天泡足,等于吃药”。 中药足浴的应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泡脚可以减轻疲劳,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去除污垢,使身心舒畅、精神爽快。加入中药的泡脚不光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功能,还可通过皮肤在温水作用下的强

泡脚对健康真的有好处吗

泡脚治失眠 睡眠烦恼很痛苦的事情,不仅白天无精打采,还会导致身体状况下降,推荐一个泡脚的方式,有助提高睡眠质量。加入鹅卵石磨脚可提高足浴效果,促进人体脉络贯通,达到交通心肾、疏肝理气、健脾益气、宁心安神的功效,更好地改善睡眠。 泡脚盆里加入鹅卵石,能起到类似针灸的作用。睡前泡泡脚,失眠没烦恼。 泡脚有助于血液循环 秋冬许多人会感觉到手脚冰冷,其实血液循环不畅通的关系,用热水泡脚可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可以舒缓疲劳,改善睡眠。另外,在中医理论中,泡脚还有益于其他全身性的疾病,比如说风湿、关节炎、感

7类人不适合中药足浴

1、正处于大怒、大悲、大喜之中或精神紧张、身体过度疲劳的人。 2、妊娠及月经期中的妇女,因为中药浴足可能会刺激到妇女的性腺反射区,从而影响妇女及胎儿的健康。 3、饭前后1小时内进行足浴的人。 由于足浴时足部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肠及内脏血液减少,影响胃肠消化功能。即饭前足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 4、一些急性的传染病、急性的中毒、外科急症的患者, 如外伤、骨折、烧伤、穿孔、大出血等,因为可能会贻误治疗最佳时机。 5、足部有外伤、水疱、疥疮、发炎、

耳鸣怎么办 中药足浴

熟地50克,天冬40克,桑葚子30克,菖蒲15克,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滤取药液,泡足。有滋补肝肾、养阴聪耳的功效,对治疗耳鸣、听力减退有效。

泡脚治头痛有效果

1、热水泡脚缓解头痛 把双脚浸入40度左右的热水中,15至20分钟后头痛会明显缓解。 用热水泡脚,这样脚和小腿的血管就会受热扩张,将头部的血往脚下引,起到减轻头部血管压力的作用。 由于脚底与人体多条经络相连,而这些经络同时又与头部相连。所以按摩脚底,就可以起到刺激经络,减少头痛发作的作用。尤其脚底涌泉穴,直通于脑,按摩它即可引血下行、缓解头痛。 2、热水泡脚可解乏、助于睡眠 用热水泡泡脚,既解乏,又利于睡眠。如有睡眠不好、精神不振、饮食不佳、疲乏无力、情绪不稳等一系列不适症状,可用热水泡脚30分钟,再搓

中药足浴7类人不能用

1、妊娠及月经期中的妇女 中药浴足可能会刺激到妇女的性腺反射区,从而影响妇女及胎儿的健康。 2、患有各种严重出血病的人 如咯血、吐血、便血、脑出血、胃出血、子宫出血及其他内脏出血等,在进行足底按摩时,可能会导致局部组织内出血。 3、肾衰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肝坏死等各种危重病人,由于病情很不稳定,对足部反射区的刺激可能会引起强烈反应,使病情复杂化。 4、一些急性的传染病、急性的中毒、外科急症的患者,如外伤、骨折、烧伤、穿孔、大出血等,因为可能会贻误治疗最佳时机。 5、正处于大怒、大悲、大喜之中或精神紧张

中药足浴有哪些好处

足浴疗法,即泡脚,它在民间早已从一种简单的生活习俗发展成为人们进行保健或特殊治疗的独特方式。足浴中的冷水浴能兴奋神经,刺激心血管功能,强壮体质,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热水浴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具有消炎、镇痛、止痒等作用;而药浴法除了有冷、热水浴的功效,更由于药物融入了浴水中,通过皮肤毛孔的吸收而作用于人体,所以有其独特的治疗作用。 不少人在寒冷的冬天都手脚冰冷,有的人甚至冻得不能入睡,这时就可以试试药汁足浴了。我国古代就有通过浸脚温暖全身的养生法,中医有云“寒主收引”,天气寒冷

坚持每天泡脚对皮肤好吗

身体如果在一个比较健康良好的习惯下,那么就能保持比较健康的状态。如果身体处在比较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下,那么就有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的症状发生。所以平常的生活中,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身体健康非常重要的。饮食习惯也要保持健康才行。那么每天泡脚对皮肤好吗?下面我们来说一下。 其一,皮肤人体的器官之一,有屏障和吸收、分泌与排泄、体温调节、感觉、呼吸等作用。由于它本身就能够吸收药物,如借助热水,则更利于药效在人体发挥作用。 其二,脚人体经脉会聚处之一。人体12条正经中有足三阳经终止于足,足三阴经起始于足,分布于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