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儿童矮小五大临床症状

儿童矮小五大临床症状

1、体型正常、生长速度正常的矮小

这类患儿外观为匀称性矮小,且每年的生长速度正常,常见于家族性矮小症。

2、体型不匀称性矮小

这类患儿外观不匀称性矮小,即患儿的躯干与四肢长短不成比例,常见于软骨发育不良、成骨不全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3、孩子身高增长速度

孩子的身高可以作为一个评判标准,3岁以下婴幼儿增长速度小于7厘米/年;3岁至青春期前,增长速度小于3-5厘米/年;青春期增长速度小于5-6厘米/年,都属于身高增长缓慢。

4、体型正常、生长缓慢性矮小

患儿外观均匀性矮小,但生长缓慢,最常见的疾病为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其他有环境和精神因素引起的矮小、染色体病变引起的特纳综合症、慢性疾病(如营养不良、慢性肾脏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哮喘等)引起的矮小症。

5、软骨发育不全

软骨发育是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侏儒,属于软骨化骨缺陷而膜性化骨正常的一种发育异常;为常染色显性遗传性疾病,约80%以上病例为散发性;出生时体征已很明显,以侏儒最显着,典型病例为体态不匀称,主要是四肢短,尤为上臂和股部最明显,而躯干尚属正常;头大,面部宽,额部和双侧顶部宽,中指与第四指分开,呈“V”型,称“三叉手”;下肢弯曲,智力正常;成人最终身高,据统计男性112~136cm,女子112~136cm。

儿童矮小症的发病原因

1、遗传是矮小症中不可避免的原因:家族性身高偏矮:孩子本人的生长速度正常,骨龄也正常,矮小情况不严重,也无青春发育的延迟,只是父母的身高偏矮,这属于家族遗传性身矮。

2、全身性疾病也是矮小症的引发原因之一:如慢性心肝肾疾病,婴儿期慢性腹泻等。这类宝宝矮小并不严重,内分泌检查生长激素也不低,在调整营养、治疗疾病后,身高和骨龄将有机会进入正常范围。

3、低出生体重儿生长缓慢也可能会出现矮小症的情况:这类孩子出生足月但体重小于2500克,又称足月小样儿,无家族矮小史,也没有内分泌异常的情况,生长速度在正常低值范围内,骨龄正常或落后。他们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正常,但有生长激素分泌节律的改变。

4、垂体性侏儒:这是由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罹患垂体性侏儒的男女比例约为3∶1,2~4岁时会发现明显的生长落后,生长速度每年小于4厘米以下,不过这样的宝宝肢体还比较匀称,只是面容幼稚、腹部脂肪堆积,这是这种疾病的典型表现。此外,骨龄延迟常与身高龄相符,出牙、换牙延迟,智力正常。

真性性早熟是指青春期提前出现,性功能提前成熟。女孩在8以前就出现乳房增大,腋毛和阴毛丛生,月经来潮,并可能有排卵,具有生育能力。男孩在 10岁以前睾丸增大,有精子产生,阴茎长大,并时常有勃起,少数还有遗精现象。真性性早熟病儿,开始身体比同年龄儿童高一些,但由于骨髓提前闭合,成年后身体矮小。

5、精神、社会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矮小症发生:家庭环境、心理压力等,对儿童的身高也有影响。

6、性早熟:男孩10岁前,女孩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在真性性早熟的同时伴有生长加速、骨龄加速。

7、睡眠不足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发育,从而导致矮小症出现:这是容易引发孩子发育不良、身材矮小的重要原因。因为缺乏良好的休息,将严重抑制孩子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晚上10时是孩子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候,而现在父母则往往为提高孩子学习成绩而一再延长夜晚的学习时间、缩短孩子的睡眠时间。此外,缺乏运动也是是导致矮小症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8、营养失衡也是诱发孩子出现矮小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孩子生长发育需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各种营养元素,可80%以上孩子存在营养摄入严重失衡的情况。一天当中摄入量最多的是油炸食品、汉堡包等糖分丰富或热量高的食物。饮食结构失衡必然导致钙、铁、锌等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营养元素摄入不足,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出现矮胖身材、发育不良等情况。

孩子得矮小症的常见原因

1、家族遗传因素 身高偏矮孩子本人的生长速度正常,骨龄也正常,矮小情况不严重,也无青春发育的延迟,只是父母的身高偏矮。

2、低出生体重儿生长缓慢 这类孩子出生足月但体重小于2500克,又称足月小样儿,无家族矮小史,也没有内分泌异常的情况,生长速度在正常低值范围内,骨龄正常或落后。他们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正常,但有生长激素分泌节律的改变。

3、家庭环境、心理压力 对儿童的身高发育有影响,可导致儿童矮小症。

4、严重营养不良,慢性心肝肾疾病,婴儿期慢性腹泻 这类宝宝矮小并不严重,内分泌检查生长激素也不低,在调整营养、治疗疾病后,身高和骨龄将有机会进入正常范围,可导致矮小症。

儿童矮小症的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方法

矮小症患者大多数可通过药物治疗而长高,关键是要查出矮小症的病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矮小,可用甲状腺素治疗。侏儒症,应补充生长激素进行药物治疗,对Tumer综合征、慢性肾衰和宫内发育迟缓等非生长性激素缺乏等引起的矮小,用生长激素治疗效果很显着。生长激素是促进人体生长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对青春发育期前的小儿更为重要。生长激素可刺激软骨、长骨生长,使骨骼变宽,而促进骨成形的作用较小。生长激素是治疗不同原因造成的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的理想药物,一般治疗第一年可增高2~3厘米,个别人可增高15厘米以上。

二、非药物治疗方法

1、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是促进孩子长高的重要因素。

蛋白质是骨骼与肌肉生长的能量来源,同时又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因此,在儿童饮食的调剂中,要经常给予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蛋类、鱼类、豆制品类和乳制品类。儿童蛋白质的必需量一般为:1岁30克,3岁40克,5岁50克,7岁55~60克,11~18岁 75~90克。

另外,人体长高实质上就是骨骼的生长,而钙是骨骼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儿童的生长中承担着重要作用,所以要注重从饮食中科学摄取,多给孩子吃富含钙的食物。儿童钙的摄取量为1~10岁800毫克,11~18岁1200毫克。

有的孩子吃饭挑挑拣拣,作为家长就要动脑筋进行调剂,如对不喜欢吃鱼的孩子,就要每天在蛋、牛奶、豆制品上给予补充;对食欲差的孩子,要细心查找原因。运动不足或过量、晚餐过晚、孩子非常困倦不能进食、零食吃得过多、偏食、吃饭时注意力不集中等,也可影响食欲,要注意避免。

2、适量的运动

运动不仅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同时,身体充分运动后还能增进食欲,对孩子增高有帮助。

有助于长高的运动有慢跑、跳绳、跳舞、打篮球、打排球、游泳等。因为骨骼的发育需要一定纵向的压力,而过强的压力,如举重等会阻碍骨骼的纵向生长,孩子要尽量避免。

对于生长期的孩子来说,运动是促进发育的手段,但不要过量运动。过量运动会使孩子身心疲惫,导致孩子没有心情吃饭,倒头就睡,不利于健康,对增高也不利。

个子矮怎么长高 儿童个子矮怎么长高

影响儿童生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家长仅凭肉眼观察很难准确判断儿童矮小、长得慢的真正原因。而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通过骨龄检测却能清楚知道,参考骨龄检测结果,结合儿童最近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情况,能比较准确地找到儿童矮小、生长缓慢的原因。

饮食上应注意荤素搭配、有粗有细、食物品种尽量多样化,不挑食、不偏食,尤其要注意少吃甜食,因为甜食会影响儿童长高。

家长要保证孩子每天摄入充足的蛋白质,蛋白质是长高和生长的主要原料,鱼肉蛋奶豆制品中都富含蛋白质。

儿童个子矮还需要补充足够的钙质,可以帮助儿童骨骼生长,牛奶、虾皮以及各种蔬菜中都含有钙质。

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促进生长发育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锌元素,故应让儿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海产品以及坚果类食物。

儿童身材矮小、生长缓慢,要么是营养不均衡,生长元素缺乏;要么是受食物、环境因素等的影响,早发育骨龄偏大。

每个儿童的生长障碍各有不同,要帮助儿童快快生长,只有在科学检查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儿童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综合解决方案,同时在专家的指导和儿童的积极配合下,才能让儿童科学成长。

生长激素是促进人体长高的激素,在睡眠状态下的分泌量是清醒状态下的3倍左右,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在晚上10点~凌晨2点之间,入睡后35~45分钟开始分泌量增加,所以最好让孩子在9~10点之前上床睡觉。

并且每晚保证儿童有9小时以上的高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时肌肉放松,有利于关节和骨骼伸展。

孩子矮小可能是疾病所致

孩子矮小可能是疾病所致

身材矮小的定义是指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第三百分位或两个标准差。

医院儿科专家表示,还有一个公式适用于2~12岁的儿童计算平均身高:年龄×7+75(厘米)。若发现孩子的身高低于平均身高5~10厘米,则属偏矮。

如果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现孩子的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的身高,家长应该注意了,因为孩子不长高有可能是某种疾病所导致。

除遗传、营养状况、家庭环境等因素外,导致身材矮小的后天因素也有很多种,如生长激素缺乏症(GHD)、特发性矮小症(ISS)、性早熟、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低(CH)等。

GHD是儿童矮小症常见病因之一。生长激素是一种肽类激素,由大脑中的垂体合成、储存和分泌的,可促进人的发育和增殖,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GHD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如下丘脑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缺失、垂体本身的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导致生长激素的缺乏,并最终导致儿童身材矮小。

现在由于社会不断进步,孩子接触社会的方式、方法越来越多,另外环境污染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如误食激素食物等,都会导致孩子出现早熟现象。性早熟是儿科内分泌系统的常见发育异常,指女童在8岁前,男童在9岁前呈现第二性征发育的异常性疾病。

专家说,由于这类儿童生长发育要早于同龄儿童,骨龄偏大,骨骺也会提前闭合,所以会影响孩子的终身高。

导致儿童矮小的病因还有很多,但病因再多,都是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治疗的。专家提醒,不要乱投医,更不要盲目服用一些保健品或使用增高器械,可能适得其反。

儿童矮小症的检查

矮小儿童到医院就诊时家长需提供以下资料:

1、母亲妊娠情况,还有婴儿出生时情况,是否难产、窒息以及采用何种分娩方式,出生时身高和体重等。

2、每年身高增长速度,测定时需脱去鞋子。

3、父母身高和青春发育情况,家族中是否有矮身材。

4、智力发育情况,有无慢性肝炎、肾脏疾病和哮喘病。

5、是否用过影响生长发育药物,如泼尼松(强的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等。

孩子到了医院,常规进行血、尿检查,肝、肾功能检测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女孩要做核型分析。其次需对左手腕掌指进行X线照片,以测算骨龄,判断孩子骨骼生长情况,骨骺闭合的程度和生长潜力。如有需要还要抽血检测生长激素、生长因子等的水平。此外,如考虑为生长激素缺乏性身材矮小,需做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才能诊断。矮小儿童都要进行颅部的MRI检查,以排除先天发育异常或肿瘤的可能性。

需要注意:有些检查可能需要空腹,请注意检查前避免进食,有的检查当天可能无法出结果,具体请咨询主治医生。

判断孩子是矮小还是晚长

孩子个子总比同龄孩子矮了半个脑袋,怎么回事?营养不足还是锻炼不够?在如今物质丰富的年代,吃好、吃饱已经不是问题,然而有些孩子的身高增长却未能如家长所愿,成为家长们面临的一大难题。不少家长觉得儿童“矮小”还可以等一等,指望孩子大一些会“晚长”,殊不知,这样反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矮小症”是指孩子的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正常健康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而“晚长”又称青春期延迟,是指女孩于14周岁以后、男孩于15周岁以后才出现第二性征及生长发育加速的情况。门诊常有读高中的孩子来看矮小门诊,一检查骨龄,孩子骨骺已闭合、生长已停止,孩子失去了长高的机会。所以,矮小孩子只有一部分会有“晚长”,不能盲目等待。

怎样才能不耽误矮小孩子的治疗时机?家长们一定要定期对孩子的身高进行监测,了解孩子的生长速度。正常儿童每年能长高5-7厘米,如果生长速度正常,骨龄在正常范围内,这些矮小的孩子仍可以继续观察,可不急于治疗。倘若生长速度不正常,家长却一直认为孩子能“晚长”,待到警惕之时往往就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警惕儿童的颅内肿瘤

颅咽管瘤主要有三个临床症状:

(1)、颅内压力增高引起的头痛,重时可伴有呕吐。

(2)、视力减退,可发生一眼或双眼

(3)、内分泌功能障碍,因垂体的生长激素的缺乏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体格矮小但身体各部

发育迟缓治疗的注意事项

首先通过病史、体格和化验检查,根据详细的资料和化验结果,综合分析,判断引起儿童矮小的原因,最后确定治疗原则。原因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

1、营养不足:应合理营养、全面均衡饮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食欲等。2、全身疾病引起的矮小: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3、家族性矮小和体质性生长发育迟缓:通过各种调养,充分发挥生长潜力,可酌情使用生长激素。

4、精神因素引起:改善生活环境,使儿童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照顾

5、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根据情况进行特殊治疗。

6、甲低、垂体性侏儒、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小于胎龄儿、特发性矮小等应对症治疗。

相关推荐

儿童矮小防治应掌握“主动权”

矮小症多数是可以防治的,包括无明显原因而身材偏矮者。矮小症防治的要点有以下几方面: 1、对儿童应进行有效的动态监测,及时记录生长发育中的身高,并对其进行分析。 2、要加强和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使其生长发育处在一个良好的营养基础上。 3、积极防治慢性病。多种慢性疾病的有效治疗可避免和减轻矮小症的发生。 4、使儿童有一个很好的心理、社会、情感氛围。 5、纠正内分泌激素异常。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低下是产生矮小的常见原因。 6、软骨发育异常主要是维生素D缺乏或作用不全,从而造成体内钙磷代谢失调,进而影响骨骼发育。

儿童遗尿症-临床分型

儿童遗尿症-临床分型 根据原发性遗尿症的临床特点把该病分为四型。 昼夜尿频型:夜尿次数多,经常>1次,伴有白天尿频。病理机制是膀胱排尿机能调节障碍。治疗方案为使用具有低频脉冲理疗zy-f型遗尿治疗仪+抗胆硷药(奥昔布宁为主)。 觉醒障碍型:觉醒障碍突出,白天无尿频。病理机制是神经传导功能调节障碍。以使用zy-e型遗尿治疗仪为主,可酌情使用氯丙咪嗪或丙咪嗪。 夜间多尿型:夜间尿量多,但是尿床的次数不多,白天无尿频。病理机制是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功能调节障碍。治疗方案为去氨加压素+zy-c型遗尿治疗仪。 混合型

儿童川崎病的临床症状是什么

临床表现:1.发热 38〜40°C,呈稽留热或弛张热,持续1〜2周,抗生素治疗无效。2..皮肤表现皮疹在发热和发热后出现,卑向心性、多形性,常见为斑丘疹,多形红斑样或猩红热样;手足硬性水肿,恢复期指、味端膜状脱皮,重者指、趾甲亦可脱落;肛周皮肤芦:红、脱皮。3.黏膜表现双眼球结膜充血,但无脓怡分f物;口唇红肿、皲裂或出血,舌乳头突走;,充血呈草莓舌。4. 淋巴结肿大单侧或双侧,质硬有触痛,面不红无化脓,热退后消散。5.心脏表现于病后1〜6周可出现心U炎、心包炎和心内膜炎等;冠状动脉瘤常在疾病的第2〜4周发

生长发育迟缓的种类

垂体性生长发育迟缓 甲状腺功能减低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 特发性矮小 性早熟引起矮小的全身性疾病 家族性身材矮小 体质性生长发育迟缓 小于胎龄儿矮小儿童 垂体性生长发育迟缓 甲状腺功能减低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 特发性矮小 性早熟引起矮小的全身性疾病

儿童生长障碍要早治

孩子的身高是成长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若您发现自己的孩子比同龄孩子明显更矮小的话,那可能是由于孩子体内影响生长的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生长障碍。这种医学上称为“生长激素缺乏症”的疾病会导致儿童严重发育迟缓、成年时期身材矮小。 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儿童身形更为矮小,但是有正常的躯体比例、面容和智力。因为生长激素有助于抑制皮下脂肪形成,所以未经治疗的生长激素缺乏症儿童可能是胖胖的。同时由于生长发育及骨龄的延迟,这些儿童看上去会比实际年龄显得小,且因颅骨未发育成熟,他们的脸看上去也会更加年幼。父母可以通过上述体

小儿风疹的推拿 小儿风疹临床症状

发热,恶风,喷嚏,流涕,伴随轻微咳嗽,精神倦怠,胃纳欠佳,疹色淡红,先起于头面,躯干,随即遍及四肢,分布均匀,稀疏细小,有瘙痒感,舌苔薄白,舌质偏红,指纹色紫。 高热面赤,口渴引饮,心烦不宁,疹色鲜红或紫黯,疹点较密,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燥,指纹赤紫。

小儿脑瘫的临床症状

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 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高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 4个月以上,可 诊断为脑瘫。 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 4个月时反应迟钝, 6 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哺乳困难:生后不会吸吮,吸吮无力或拒乳,吸吮后疲乏无力,经常出现呛咳、吐奶现象,嘴不能很好闭合,体重

如何测试骨龄

测定骨龄的方法有简单计数法、图谱法、评分法和计算机骨龄评分系 统,最常用的是G-P图谱法和TW2 评分法;预测成年身高包括B-P法、RWT 法、TW2 法等。骨龄测定及成年身高预测不仅在儿童卫生保健方面有重要 作用,而且能预测生长突增期及青春期到来的时间、评价小儿生长发育状 况,尤其是对于临床上有身高异常的遗传、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护 及疗效观察,以及矫形外科手术时机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与身高异常有关的遗传、内分泌疾病的病因诊断:许多疾病将影响 骨骼发育,或使其提前或使其落后,如肾上腺皮

生长激素缺乏症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病变发生于不同的生长发育期,临床表现不同。 胎儿期缺 hgh对胎儿骨骼生长很少影响,大部分垂体功能减低的婴儿出生时身长和体重正常,但其平均出生身长比正常婴儿略低。严重缺乏 hgh的新生儿可有小阴茎,因hgh对雄激素促阴茎生长反应有允许作用;也可有新生儿低血糖,因患儿糖原储存及葡萄糖动员均有异常。 新生儿期严重 hgh缺乏者生长速度在出生后数月开始下降,到6个月时身长可低于正常婴儿的第三百分伴数,不太严重的ghd可能须更长时间方表现。骨骼生长速度仅为正常儿童的一半左右。 儿童期垂体ghd的体征明显如

认识儿童矮小症切勿走入误区

1、如果发现您的孩子身高偏矮小,一定到正规专业的儿童医院检查,查清病因,对因治疗,以便尽快追赶上生长。 2、不要给孩子吃高营养,高脂肪,大补的食物,不要随便服用增高药物,也不要盲目等待是晚长类型,以免因误诊误治或消极等待而影响孩子最终的身高,遗憾终身,影响以后正常生活。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衡膳食。 3、进行骨龄测定,骨龄是反映人体成熟程度最为可靠的指标。骨龄异常提前或落后,可以反映影响生长发育的不良因素,并及时予病因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4、建立生长发育动态观察档案,结合不同时段的骨龄及预测的身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