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被人忽视的几种手腕骨折症状
容易被人忽视的几种手腕骨折症状
1、桡骨远端骨折
常规进行前后位、侧位、斜位 X 线检查,对于大多数桡骨远端骨折来说不容易漏诊;但是对于无移位的骨折,特别是桡骨茎突骨折,容易漏诊。桡骨茎突骨折是一斜行的骨折,常累及关节面,常发生于轴向应力或直接打击。
2、掌板骨折
掌板是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关节囊掌侧的纤维结构,防止关节过伸。掌板的远端部是增厚的纤维软骨,附着于指骨掌侧基底部,而其两侧与侧副韧带的纤维融合。掌板骨折多发生于过伸损伤,为撕脱性骨折。
3、腕掌关节骨折脱位
腕掌关节骨折脱位为高能量损伤,常伴有神经损伤。腕掌关节组成骨多,侧位片上重叠遮挡多,骨折不易发现,容易漏诊。在前后位片上,关节面不平滑、关节间隙不对称、关节皮质破坏、关节面重叠常提示腕掌关节骨折脱位。
4、腕关节不稳定与脆弱区
月骨周围脱位和月骨周围骨折脱位常发生于摔倒后手掌撑地,由过伸、轴向暴力所致。所谓的「脆弱区」包括桡骨茎突、大多角骨、舟状骨、头状骨近端、钩状骨近端、三角骨的月骨缘、尺骨茎突。
骨折症状
一、全身表现:
(1)休克:对于多发性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骨折、脊柱骨折及严重的开放性骨。患者常因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大量出血、剧烈疼痛或并发内脏损伤等而引起休克。
(2)发热:骨折处有大量内出血,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过,开放性骨折体温升高时,应考虑感染的可能。
二、局部表现:骨折的局部表现包括骨折的专有体征和其他表现。
骨折的专有体征:
(1)畸形:骨折段移位可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缩短;
(2)异常活动: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后,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时,可产生骨摈音或骨擦感。
以上三种体征只要发现其中之一,即可确诊,但未见此三种体征者,也不能排除骨折的可能,如嵌插骨折、裂缝骨折。
不同部位骨折的临床表现
(1)肱骨髁上骨折:多因间接暴力引起,骨折如无移位,多有肘部疼痛,肿胀,局部有压痛,肘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有移位骨折时,局部疼痛、肿胀较明显,出现异常活动,可听见骨擦音。伸直型骨折肘部常呈半伸位,肘后突起,呈靴形肘畸形,在肘前可摸到突出的骨折近端。有血管损伤(受压或刺激)的患者,手部皮肤颜色会变苍白或变暗,温度变凉,皮肤感觉减退,手指或手腕部活动障碍。最早出现且最主要的症状是被动伸指时引起剧痛,这时应及时拍X线片以确诊。
(2)肱骨外上髁骨折:骨折后关节外侧迅速出现明显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有时可摸到活动的骨块。肘关节呈半屈位,活动时疼痛加剧。拍X线片可明确确诊。
(3)桡、尺骨干双骨折:亦称手骨两胫俱断或前臂双骨折。直接或间接暴力均可造成桡、尺骨干双骨折,骨折部位多发生于前臂中1/3和下1/3部。桡、尺骨干双骨折后局部疼痛、肿胀,前臂活动功能丧失,动则疼痛加剧。有移位的完全骨折,前臂可见短缩、成角或旋转畸形,有骨擦音,前臂旋转功能丧失。开放骨折可见骨折端戳出皮肤,伤口一般较小,外露的骨折端有时可自行回纳到伤口内。
(4)桡骨下端骨折:桡骨下端骨折是指桡骨远侧3厘米范围内的各种骨折,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均可造成桡骨下端骨折,但以间接暴力最为多见。桡骨下端骨折后,腕关节上方有明显肿胀、疼痛,桡骨下端压痛明显,有纵向叩击痛,手指做握拳动作时疼痛加重,腕关节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有移位骨折时常有典型畸形。移位明显者,手部侧面可见“餐叉”样畸形,正面观可呈“枪刺刀 ”状畸形。腕关节及手指伸屈功能常受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病例表现为严重粉碎性骨折。
(5)手舟骨骨折:手舟骨骨折多为间接暴力所致。骨折后,腕背侧疼痛、肿胀,尤以隐窝处明显,腕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将腕关节桡侧倾,屈曲拇指和示食(食指)而叩击其掌指关节时可引起腕部疼痛加剧。手舟骨骨折容易漏诊,为明确诊断,应及时进行X线摄 片。手舟骨骨折可分为三种类型:①手舟骨结节骨折。属手舟骨远端骨折,一般愈合良好。②手舟骨腰部骨折。因局部血运不良,一般愈合缓慢。③手舟骨近端骨折。近端骨折块受血运影响,易发生不愈合及缺血性坏死。
(6)掌骨骨折:骨折后局部肿胀、疼痛和掌指关节伸屈功能障碍。触摸骨折局部有明显压痛,纵压或叩击掌骨头时疼痛加剧。若有重叠移位,则该骨缩短,可见掌骨头凹陷,握掌时尤为明显。掌骨颈,掌骨干骨折,常可有骨擦音。
(7)指骨骨折:骨折有横断、斜形、螺旋、粉碎或波及关节面等。骨折后局部疼痛、肿胀,手指伸屈功能受限。有明显移位时,近节、中节指骨骨折可有成角畸形,末节指骨基底部背侧撕脱骨折有锤状指畸形,手指不能主动伸直。同时可扪及骨擦音,有异常活动。
手腕骨裂的症状
1、手腕骨裂的症状
手腕骨裂的发生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很多的不便。手腕骨裂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受伤者中以老年人居多,大部分患者是因为跌倒后手掌着地所致。骨裂多发生在桡骨远端近关节50px处,临床上称为柯力氏骨裂。
手腕骨裂的症状肯定首先明显的是有骨裂部位,其次是表现症状,有肿痛、淤血、青紫、红肿、肿块、活动受限制等,另一个就是长期不治或者不愈留下后遗症,出现手腕处僵硬,无法活动等症状。
2、手腕骨裂的治疗
手腕骨裂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手术治疗主要是采取手术切开复位,并行钢板等内固定,但手术常常出现一些遗留症,如阴雨天,骨裂部位会有明显反映等。
保守治疗主要采取中药膏贴,通筋络,去瘀血,促进骨痂形成愈合。保守治疗可以做到关节功能锻炼。
3、手腕骨折的后遗症
3.1、损伤修复。关节僵硬或强直与骨折损伤(包括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高能暴力(如机动车碾压或碰撞)后果严重,骨折和软组织修复形成大量的纤维组织和瘢痕组织,甚至软骨或骨组织(如骨化性肌炎)。
3.2、骨折固定不稳定。即固定不牢靠,断端活动形成更多的纤维瘢痕组织。
3.3、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是创伤引起的反射性神经营养障碍,骨质疏松,萎缩,关节僵硬,此外,不稳定固定下的活动加剧炎症反应是常见而重要的医源性原因。因此稳定前提下的功能锻炼才值得提倡。
3.4、功能锻炼不当。治疗应以预防为主,首先要保证稳定的固定,在此基础上积极主动行功能锻炼。切忌强制活动,暴力推拿,否则伤害关节,加重损伤修复性炎症反应,形成更重的黏连和关节僵硬。
3.5、畸形愈合。如骨折畸形愈合影响功能,关节应力不均衡分布,产生创伤性关节炎。应咨询专科医生,权衡利弊考虑矫形或成形手术。
手腕骨裂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1、这个手腕骨折后,主要是注意协调好复位制动和关节功能锻炼的协调。因为手腕骨折是属于关节处的骨折,关节是以灵活性为主的,制动不动过久,容易出现关节的粘连,而骨折早期,骨折快容易移动,早期活动可以导致复位的失效。
2、一般手腕的骨折,常见的是桡骨远端的骨折,常见的是科雷氏骨折,这个小孩子和年轻人的骨折相对比较好,不容易出现粉碎性骨折,累及关节面的也不多,一般予以手法复位后,用夹板或者是石膏固定一个月左右,复查照片位置没有移动,就可以拆除夹板、石膏,早期活动腕关节,用小夹板固定的,更在固定后就可以活动腕关节,只是相对来说需要经常检查夹板的松紧度,石膏固定也需要检查手指的感觉和末端的血运情况,防止固定过紧,肿胀等导致的血液循环障碍,出现前臂缺血性肌肉挛缩。
3、同时这个地方的骨折,需要排除三角半月板的损伤,和腕舟骨和月骨骨折,这些容易漏诊,对关节影响比较大,需要早期处理。
手腕骨折吃什么好的快
1、骨折初期病人是要注意休息的,由于活动量的减少,食欲下降,胃口变小,可以适当的多吃些水果蔬菜,和富含高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饮食要是清淡好消化为主,可以喝鱼汤,豆制品,由于长期卧床要防止便秘的发生可以吃些香蕉,蜂蜜等通便润肠的食物。
2、骨折中期病人的身体已经有所恢复,肠胃功能也逐渐好转,可以逐渐补充营养,比如骨头汤,牛肉,蛋类,鱼类,还可以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比如胡萝卜,西红柿,西蓝花,都可以促进骨骼的恢复。骨头汤里的胶原蛋白含量相对较高,可以补充身体流失的骨胶原从而达到快速回复的效果,猪皮中也富含了大量的胶原蛋白,可以适量食用。
3、骨折的恢复的末期,应该补充高营养的食物已达到病人恢复的效果,要及时补充各种微量元素,比如铁,锌,钙,多喝肉汤,骨头汤等高营养的东西同时也要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入适量的摄入海产品,豆类,达到营养均衡。
4个方面快速区分骨折和扭伤
定义不同
手腕骨折是由于手腕部位的指骨结构遭到连续性断裂或者部分断裂,任何群体都有可能发生,大多的手腕骨折只是发生在某个部位;而扭伤通常情况下,受到外力影响,使手腕关节部位出现超常范围的活动,使得关节内外侧的韧带组织受到损伤,手腕扭伤可同时发生在多个部位。
表现不同
手腕骨折现象大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由于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器官都开始老化,稍不注意跌倒之后如果手掌先着地就很容易导致骨折,骨折现象大多出现在桡骨远端靠近关节部位的两厘米地方,并疼痛剧烈;而扭伤主要是在受损部位出现疼痛肿胀,同时关节活动也会受到限制。
恢复时间不同
骨折和扭伤最大的区别在于骨折伤及骨头,正所谓伤筋动骨一百天,所以,相对扭伤而言,骨折更为严重,恢复的时间也比较长,短则三四个月,多则一年半载,而扭伤不同,轻微的扭伤数十日便可痊愈,严重者数月便能完全恢复。
处理方法不同
一旦出现骨折现象,正确的康复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当骨折基本愈合时,就可以适当练习一些腕关节的屈伸以及腕关节屈伸抗阻活动,没间隔一段时间便增加练习的难度,同时在饮食方面也应该格外注意,禁止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做到营养均衡,合理搭配;发生扭伤时,应该尽量在48小时内通过冰袋进行冰敷,然后再用热毛巾进行热敷,当疼痛相对减缓时,再适当的做一些轻微恢复性的运动,几日便可痊愈。
以上就是有关手腕骨折和扭伤的区别,相信大家在了解过后,对骨折和扭伤有了全新的认识,无论是在定义上,还是表现上,它们都是有所区别的,根据受伤程度的轻重,恢复的时间也有所差别,所以,在处理这两种伤时,应该分清之后再选择对应的方法进行处理。
手腕骨折后怎么办
1患者一般出现了手腕的骨折,都是需要时间来愈合伤口的,愈合伤口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需要点时间,一定不能急于求成,这样对于伤口的愈合没有好处,尽量要从饮食和锻炼入手。
2一般及时恢复骨折的情况,建议还是要避免患者在关节上面出现的僵持问题,其实僵硬问题,也是患者骨折后的并发症,需要多注意,排除并发症,应该在恢复的过程中,多活动关节处,或者是手指的活动能力。
3每天恢复,都可以做一些手指的屈曲动作,但是建议要每天都做,不能做一天,这样是没有效果的,一定不能因为关节疼痛,就暂停活动,刚开始可以尽量慢慢的活动,觉得手指和关节可以接受了,开始加大运动量。
手腕骨裂的症状有哪些
手腕骨裂的发生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很多的不便。手腕骨裂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受伤者中以老年人居多,大部分患者是因为跌倒后手掌着地所致。骨裂多发生在桡骨远端近关节50px处,临床上称为柯力氏骨裂。
手腕骨裂的症状肯定首先明显的是有骨裂部位,其次是表现症状,有肿痛、淤血、青紫、红肿、肿块、活动受限制等,另一个就是长期不治或者不愈留下后遗症,出现手腕处僵硬,无法活动等症状。
手腕骨裂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手术治疗主要是采取手术切开复位,并行钢板等内固定,但手术常常出现一些遗留症,如阴雨天,骨裂部位会有明显反映等。
保守治疗主要采取中药膏贴,通筋络,去瘀血,促进骨痂形成愈合。保守治疗可以做到关节功能锻炼。
治疗只是一方面,患者的康复锻炼也是必不可少的。当骨裂基本愈合,可以开始进行腕关节屈、伸主动练习,腕关节屈曲抗阻练习。而后,每隔3—4天即增加前臂和腕关节的练习强度和难度。在关节活动范围训练中,忌用暴力强扳,以免引起新的损伤。在恢复期,患者还应增加一些手部应用性活动训练。手腕骨裂忽视不得,及时进行治疗,以免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使病情加重
早期治疗应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故在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多食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
骨头的生长需要:胶原、钙、磷以及维生素C、D,这些都是是成骨要素,所以骨折了以后要重点补充这些物质,尤其是老年人。
腕舟状骨骨折并发症
腕舟骨骨折时舟骨近骨折段血供阻断,易发生骨吸收坏死,造成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1、新鲜移位不稳定骨折骨折移位超过1mm则被认为是移位不稳定性舟骨骨折,因为这种骨折通常伴有韧带和血管的损伤,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很高,多选择手术治疗。
2、骨不连由于腕舟骨自身的解剖特点和毗邻关系,骨折后易误漏诊以及治疗复位固定不当等因素,常常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
3、骨坏死舟骨缺血坏死发生率与骨折部位和移位的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腰部骨折远端骨块缺血坏死率超过30%,而近端骨折缺血坏死率几乎达到100%。
手腕骨折康复锻炼
骨折病人常常会发生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关节僵硬、变形、畸形等并发症,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对于骨折病人,我们的治疗不仅限于使其骨折愈合,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及时有效的正确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和避免并发症,最大范围恢复伤肢正常功能,今天将为大家讲述手腕骨折康复锻炼方法。
肌力锻炼:从受伤后即开始,未治疗前不要随意挪动患肢,抬高手腕;固定复位或手术后,可按摩手指、前臂;肌肉做有节奏的静力收缩和放松(即绷紧和放松)预防肌肉萎缩或粘连。
关节活动度锻炼(ROM)
开始时间:在复位固定后当天或手术处理后次日
方法:包括肩、肘、手指等活动,保持相连关节的活动度,减少关节粘连,带动患肢肌肉收缩,促进骨折愈合。后期逐渐开始腕关节、前臂旋转度锻炼。
肩关节:
钟摆样锻炼:患者取坐位,保持上臂与地面垂直,做前屈、后伸,类似钟摆样前后运动,活动范围由小到大。
招财猫样锻炼:平躺,胳膊向外呈90°,肘部弯曲90°,始终保持这个姿势,向后旋转胳膊,再向前旋转。他人可协助固定患侧胳膊。
抱头锻炼:健侧托患侧交叉做抱头状,上下活动患侧手臂,也可以从腰部开始,锻炼肩关节外展、外旋运动。以上每种动作,每天做3个循环,每次20-30次。
肘关节:患侧前臂保持中立位,用健侧手托患侧前臂,用力伸肘(患侧)3秒,然后屈肘3秒,每天4-5次,每次3-5分钟。
手指:23天后做手指关节被动锻炼,用健侧手分别弯曲患侧每一个手指,再拉直,先保持手指分开、伸直的姿势,再并拢。(屈伸)
第2周起,继续屈伸手指,并增加对指、对掌的抗阻练习。逐渐变沿各个方向进行拇指绕圈。拇指尖触碰其余手指尖(对指)。弯曲拇指,尽可能紧靠手掌;再外展拇指,离手掌尽可能远(对掌)。第3周起,可以开始挤压软海绵或者球,随恢复情况,可增加挤压物硬度,每小时5分钟左右。
手术治疗内固定良好者,伤后第2周可开始腕关节主动活动,健侧手协助固定患侧肘部,将其置于桌上,使仅有腕部背伸、屈曲,分别向桡侧和尺侧弯曲。(即前后左右转动)开始时幅度频率要小,若手法复位者,最好是推迟到4周后。伤后4-6周可加强旋转度锻炼:患肢向前伸直,健侧可辅助托举,做前臂的旋前旋后锻炼,尽量做到分别使掌心朝下、朝上。
手腕骨裂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1、这个手腕骨折后,主要是注意协调好复位制动和关节功能锻炼的协调。因为手腕骨折是属于关节处的骨折,关节是以灵活性为主的,制动不动过久,容易出现关节的粘连,而骨折早期,骨折快容易移动,早期活动可以导致复位的失效。
2、一般手腕的骨折,常见的是桡骨远端的骨折,常见的是科雷氏骨折,这个小孩子和年轻人的骨折相对比较好,不容易出现粉碎性骨折,累及关节面的也不多,一般予以手法复位后,用夹板或者是石膏固定一个月左右,复查照片位置没有移动,就可以拆除夹板、石膏,早期活动腕关节,用小夹板固定的,更在固定后就可以活动腕关节,只是相对来说需要经常检查夹板的松紧度,石膏固定也需要检查手指的感觉和末端的血运情况,防止固定过紧,肿胀等导致的血液循环障碍,出现前臂缺血性肌肉挛缩,对于老年人的骨折,很多是粉碎性骨折,对关节面的损伤也比较大,如果是手腕处功能要求不高的可以予以手法复位后,夹板固定,早期活动腕关节予以磨造关节,如果是要求较高的,可以予以手术复位治疗。
3、同时这个地方的骨折,需要排除三角半月板的损伤,和腕舟骨和月骨骨折,这些容易漏诊,对关节影响比较大,需要早期处理。
通过以上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手腕骨折后注意事项有哪些这个问题已经都非常了解了,建议大家在平常运动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安全,对一些相关的保护措施也应该有所了解,本来运动是为了身体健康,结果却因为运动导致身体受伤,那就违背最初的运动目的了,希望大家不要疏忽一些安全的防范知识。
腕关节损伤如何处理
1、当我们腕关节在出现急性的损伤的是候而且还出现了关节的畸形,同时腕关节没有力气弯曲、伸展及拿起东西的情况,应引起重视,有可能是腕骨骨折,严重的扭伤或软组织撕裂,需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2、如果我们的腕关节损伤轻微,比如轻微的扭伤,我们,可以采用用PRICE的方法来处理,等过了急性期以后,进行热敷,按摩帮助恢复。如果一周后疼痛仍未减轻,应该去医院进行检查排除舟状骨骨折的可能,舟状骨骨折的症状与腕关节肌腱炎,腕扭伤很相似,容易被忽视,延误最佳治疗时间。
3、如果是患有弯管综合症的人需要多加注意,在平常工作的时候不要长期的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应该多做腕关节伸展,屈伸机群的伸展,并加强肌肉力量,睡觉时佩戴夜间夹板帮助保持手腕在正常的位置,减少正中神经受压,严重的可去医院治疗,缓解手腕疼痛和麻木无力的症状。
上面就是对腕关节损伤好如何处理的一些介绍。当我腕关节受到损伤以后首先要做到的是不要慌张,如果离得的医院近及时的去检查和给予及时的治疗,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使得病情更加的严重,给治疗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手腕骨裂的症状
不过因为手腕骨裂在临床上的症状不是非常的明显,甚至有些手腕骨裂的患者都会将其作为扭伤来进行处理,这给手腕骨裂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了可以及时的进行疾病治疗,首先请您了解一下手腕骨裂的症状。
手腕骨裂的发生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很多的不便。手腕骨裂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受伤者中以老年人居多,大部分患者是因为跌倒后手掌着地所致。骨裂多发生在桡骨远端近关节50px处,临床上称为柯力氏骨裂。
手腕骨裂的症状肯定首先明显的是有骨裂部位,其次是表现症状,有肿痛、淤血、青紫、红肿、肿块、活动受限制等,另一个就是长期不治或者不愈留下后遗症,出现手腕处僵硬,无法活动等症状。
手腕骨裂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手术治疗主要是采取手术切开复位,并行钢板等内固定,但手术常常出现一些遗留症,如阴雨天,骨裂部位会有明显反映等。
保守治疗主要采取中药膏贴,通筋络,去瘀血,促进骨痂形成愈合。保守治疗可以做到关节功能锻炼。
知道了手腕骨裂的症状和它的治疗方法之后,为了尽量预防手腕骨裂的情况发生,中老年朋友在平时一定要注意钙质的补充,避免骨质疏松的情况发生,这对于预防手腕骨裂有一定的好处,在平时的时候多吃一些含钙高的食物即可。
手腕骨折的简介
手腕骨折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受伤者中以老年人居多,大部分患者是因为跌倒后手掌着地所致。骨折多发生在桡骨远端近关节2cm处,临床上称为柯力氏骨折。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腕关节将遗有关节畸形、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以及关节疼痛等症状,常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诊治时必须做到正确的复位、良好的固定。
手腕骨折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保守治疗主要采取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托外固定。虽然保守治疗可以做到早期的关节功能锻炼,但由于保守治疗有骨折固定不牢固之虑,骨折可能发生再移位,而导致治疗的失败。手术治疗主要是采取手术切开复位,并行钢板等内固定。手术切开复位可以做坚强的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