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治疗肠炎有哪些中成药

治疗肠炎有哪些中成药

中医认为十二指肠炎属于“胃脘痛”范畴,本病多由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或脾胃虚弱、中气不运所致。病位在胃脘,与肝脾关系密切,早期多为实证,其病在脾胃。

1、补脾益肠丸【主要成份】外层:黄芪、党参(米炒)、砂仁、白芍、当归(土炒)、白术(土炒)、肉桂;内层:延胡索(制)、荔枝核、干姜(炮)、甘草(炙)、防风、木香、补骨脂(盐制)、赤石脂(煅)。辅料为炼蜜、肠溶衣、药用炭。

【性状】本品为黑色包衣水蜜丸;断面可见两层,外层为棕褐色至黑褐色,内层为黄棕色至红棕色;气香、味甘辛、微苦。

【适应症/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温阳行气,涩肠止泻。用于脾虚气所致的泄泻。症见腹胀疼痛、肠鸣泄泻。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克,一日3次。

2、肠炎宁片【主要成份】地锦草、黄毛耳草、樟树根、香薷、枫香树叶。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气芳香,味酸、微苦。

【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行气。用于湿热蕴结胃肠所致的腹泻,小儿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4片,一日3~4次。

3、固肠止泻丸【主要成份】乌梅、黄连、干姜、罂粟壳、延胡索。

【性状】本品为包衣浓缩丸,除去包衣,呈黄褐色;味苦、微辣。

【适应症/功能主治】调和肝脾,涩肠止痛。用于肝脾不和,泻痢腹痛,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见上述症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g(36粒),一日3次。

肠炎患者的用药注意事项是什么

很多的人因为胃肠发育不完全而导致了一些疾病出现,大家需要注意肠炎的发生,出现这种局面时会造成很多痛苦,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所以患者需要注意合理的进行用药,以免造成更多危害,那么,肠炎患者的用药注意事项是什么?

(1)轻型腹泻的,要禁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和高脂肪饮食,暂饮米汤、豆浆、酸乳或脱脂乳,母乳喂养者要缩短喂乳时间。重型腹泻的患儿要速送医院救治。在家中治疗的轻型腹泻,可口服补液盐(药铺中有售),每包冲水500毫升,少量多次喂服,一般轻度脱水的,每日每千克体重50毫升;中度脱水的,每日每千克体重80—100毫升。吐泻好转后3—4天再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2)小儿得肠炎,有条件时最好要做大便化验或培养以明确诊断。大肠杆菌肠炎时,可用多粘菌素B,每日每千克体重5—10万单位,3—4次分服;或用卡那霉素,每日每千克体重50毫克,分3—4次口服。疗程不要超过7天,以防菌群失调。

(3)空肠弯曲菌肠炎可用琥乙红霉素,每日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分3~4次ngR。

(4)霉菌性肠炎可用克霉唑,每日每千克体重20—60毫克,分3次口服。

(5)病毒性肠炎,抗生素治疗无效,可用中成药卓丹止泻灵,1—3岁每次5毫升,每日3次;3—7岁,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效佳。

中成药治疗肺炎

1.小儿止嗽丸:具有润肺清热,止嗽化痰的作用。适用于新生儿肺炎肺热型。每服lg,日服3次。2.小儿肺炎散:具有清热解毒,清火祛痰,止咳定喘的功效。适用于新生儿肺炎肺热型。每服0.3g,日服2次。3.润肺止嗽丸:具有润肺定喘,止嗽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新生儿肺炎肺气不足者。每服1/3丸,日服2次。4.小儿喘灵口服液:具有宣肺清热,止咳平喘的功效。适用于新生儿肺炎肺热咳喘者。每服2ml,日服3次。5.小儿百部止咳糖浆:具有清热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新生儿肺炎肺热咳嗽者。每服2ml,日服3次。

治疗肠胃湿热的中成药有哪些

葛根芩连片

主要功效:解肌清热,止泻止痢。

适用病症:用于泄泻痢疾,身热烦渴,下痢臭秽;菌痢、肠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4克,一日3次。

药性分析:方中重用葛根发表解肌,升发脾胃清阳,是为君药;黄芩、黄连清肠胃之热邪,是为臣药;甘草甘缓和中,并能调诸药,是为使药。诸药配合成方,共奏解表清里之功。

加味香连丸

主要功效:清热祛湿,化滞止痛。

适用病症: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症见大便脓血、腹痛下坠、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3次。

药性分析:方中黄连,清热燥湿,止泻痢,为君药。黄芩、黄柏加强黄连清热燥湿之功,共为臣药。白芍、当归和血止痛;延胡索理气止痛;厚朴、枳壳、槟榔、木香行气和中,行滞止痛;吴茱萸温中燥湿止泻,也制苦寒之品,为佐药。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药性,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祛湿,化滞止痛之功。

牛黄解毒丸

主要功效:清热解毒。

适用病症: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药性分析:方中牛黄味苦气凉,入肝、心经,功善清热凉心解毒,以之为主药。生石膏味辛能散,气大寒可清热,清热泻火,除烦止渴;黄芩味苦气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大苦寒沉降,清热泻火,泻下通便,共为辅药。雄黄、冰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桔梗味苦辛,入肺经,宣肺利咽,共为佐药。甘草味甘性平,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泻火之效。

治疗肠胃湿热的中成药有哪些

治疗肠胃湿热的中成药有哪些

葛根芩连片

主要功效:解肌清热,止泻止痢。

适用病症:用于泄泻痢疾,身热烦渴,下痢臭秽;菌痢、肠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4克,一日3次。

药性分析:方中重用葛根发表解肌,升发脾胃清阳,是为君药;黄芩、黄连清肠胃之热邪,是为臣药;甘草甘缓和中,并能调诸药,是为使药。诸药配合成方,共奏解表清里之功。

加味香连丸

主要功效:清热祛湿,化滞止痛。

适用病症: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症见大便脓血、腹痛下坠、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3次。

药性分析:方中黄连,清热燥湿,止泻痢,为君药。黄芩、黄柏加强黄连清热燥湿之功,共为臣药。白芍、当归和血止痛;延胡索理气止痛;厚朴、枳壳、槟榔、木香行气和中,行滞止痛;吴茱萸温中燥湿止泻,也制苦寒之品,为佐药。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药性,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祛湿,化滞止痛之功。

牛黄解毒丸

主要功效:清热解毒。

适用病症: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药性分析:方中牛黄味苦气凉,入肝、心经,功善清热凉心解毒,以之为主药。生石膏味辛能散,气大寒可清热,清热泻火,除烦止渴;黄芩味苦气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大苦寒沉降,清热泻火,泻下通便,共为辅药。雄黄、冰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桔梗味苦辛,入肺经,宣肺利咽,共为佐药。甘草味甘性平,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泻火之效。

去肠胃湿热的中药有哪些

苦参

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和小支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其苦,寒。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

黄连

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其味入口极苦,主治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苦瓜

用于中暑发热,牙痛,泄泻,痢疾,便血。生食清暑泻火,解热除烦;熟食养血滋肝,润脾补肾,能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

金钱草

具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胆胀胁痛,石淋,热淋,小便涩痛,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黄芩

以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文中小编为大家推荐了3款去肠胃湿热的中成药,但是在这里小编也要提醒大家,湿热分为很多种,想要用药物达到去除湿热的效果,那么一定要听从医嘱,对症下药。

治疗肠炎有没有偏方

【猪肚山药粥】猪肚1具切片,粳米30g,山药30g,加水煮,粥熟加少许食盐调味服食。此粥熬煮软熟的稀饭入口即化,下肚后非常容易消化,很适合肠胃不适的人食用同时也为虚弱的您补充体力

【白术红枣饼】取生白术250g,洗净干燥,研成细末,焙熟;大枣250g,洗净,煮熟,去核,捣烂如泥。将大枣泥与白术末混合,制成小饼,焙干后食用。每次3~5个,每日2次用怀山药煎汤送服

【薏苡仁粥】薏苡仁、粳米各50g,加水适量煮粥,粥熟入少许白糖调味,每日分2次服食。此粥可作为肥胖及神经衰弱者食疗之用,也可作为日常养生健美的食品,所以,一般体质都可以吃。

【茶叶煮粥】茶叶15g,粳米100g,白糖适量。取茶叶先煮15分钟取浓汁约500g。去茶叶,在茶叶浓汁中加入粳米、白糖,再加入水400ml左右,同煮为粥。分2次,温热服食。有化痰消食、利尿消肿、益气提神功效。

吃什么东西对于治疗肠炎有帮助

补充液体及纠正电解质和酸中毒.轻度脱水而且呕吐不重者,可口服补液,WHO推荐的口服液配方为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或蔗糖40g,加水1000ml.脱水或呕吐较重者,可静脉输入生理盐水,等渗碳酸氢钠和氯化钾溶液以及葡萄糖。

减少肠道蠕动和分泌性药物.可小量应用阿托品,颠茄,普鲁本辛以减轻肠道蠕动,可止痛及止泻.也可应用氯丙嗪,有镇静作用,并可抑制肠毒素引起的肠粘膜过度分泌,使大便次数及便量减少。血吸虫病可用吡喹酮治疗.白色念珠菌肠炎以制霉菌素口服,疗效较好.伴有全身性真菌感染者,则需应用二性霉素B治疗。

病毒性肠炎一般不需病原治疗,可自愈。肠毒素性细菌性 肠炎一般也不应用抗菌药。侵袭性细菌性肠炎,最好根据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患细菌性痢疾时,因痢疾杆菌对常用抗菌药广泛耐药,一般可选用复方磺胺甲基异唑(复方新诺明)、吡哌酸、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

从这篇文章对于吃什么东西是可以治疗肠炎的分析,我们应该都知道电解质口服液以及抗菌药是对于治疗肠炎有帮助的。我们想要摆脱肠炎这种疾病的影响,我们就需要知道肠炎的发病原因,然后去调节自己的饮食问题让肠炎远离我们的身边。

得了肠炎吃什么药好

肠炎非处方中成药

1、温胃舒胶囊:主要成分为党参、附子(炙)、黄芪(炙)、肉桂、山药、肉苁蓉等,能温胃止痛,用于慢性胃炎、胃痛,口服。

2、养胃舒胶囊:要成分为党参、陈皮、山药、玄参、北沙参、干姜等,用于慢性胃炎、胃脘灼热,口服。

3、胃舒冲剂:主要成分为苏梗、香附、香橼、佛手等,用于胃脘胀痛,慢性胃炎,口服。

肠炎非处方西药

1、口服补液盐(Ⅰ号,Ⅱ号) :本品口服补充钠、钾及体液,调节水、电解质的平衡。用于治疗和预防急、慢性腹泻造成的轻度脱水。患者可选用Ⅰ号或Ⅱ号,溶于500毫升温开水中,随时口服。

2、盐酸小檗碱片:又名盐酸黄连素片。本品有抑菌作用,用于菌痢、细菌性肠炎、腹泻,效果显著。

3、鞣酸蛋白:本品在肠内经胰蛋白酶分解,缓慢释放出鞣酸,使肠黏膜表层蛋白质凝固,形成一层保护膜,而减轻肠内物对黏膜的刺激,降低炎性渗出物和减少肠蠕动,起到收敛止泻作用。用于急性胃肠炎及非细菌性腹泻。

4、蒙脱石:本品为天然蒙脱石的粉剂,其复方制剂为“思密达”。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等有极强的固定、抑制作用,使其失去致病能力。此外,对消化道黏膜,有很强的覆盖保护作用,可修复、提高黏膜的防御功能。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作用。用于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肠炎、腹泻。

此外,常用药治疗肠炎的非处方西药还有乳酸菌素片、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复合乳酸菌胶囊、口服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整肠生等。

相关推荐

冠心病患者在用药方面要注意什么

1、不能随便服用中成药 中药治疗冠心病明显的优势,尤其对西药疗效不佳的患者。但很多人却对中成药不了解,看到别人服用效就拿来吃,。其实中成药是不可以随便服用的,要分清年龄、性别、体质因素、居住环境等。中药历来注重辩证与辨药相结合,病分症型,症差异,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症选药。 2、腹泻时不宜自行服用止泻药 轻度腹泻并不需要特别服药治疗,一般症状不会超过48小时。冠心病患者出现腹泻时尤其要注意,时是心脏问题表现的假象。因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常表现为上腹痛,时也伴呕吐、腹泻,常使人误以为是急性胃肠炎

哪些中成药可以治疗痛风

风,是一个最近听的越来越多的疾病,它是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痛风的治疗,从现代医学角度上看,主要包括缓解痛风急性发作的症状(吲哚美辛、塞来昔布、秋水仙碱)和降低血中的高尿酸(苯溴马隆、丙磺舒、碳酸氢钠)。那么,中成药可以治疗痛风呢?实际上,虽然不多,但的确一些中成药可以应对痛风。 1.痛风舒片 痛风舒片由大黄、车前子、泽泻、川牛膝、防己组成,能够清热,利湿,解毒。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痛风病。 痛风舒片2.痛风定片 痛风定片由黄柏

哪些肠炎药可治疗肠炎

氟哌酸 这种药物是第三代喹诺酮类的抗菌药物,具非常好的广谱抗菌作用。尤其是对于患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和绿脓杆菌以及大肠杆菌等患者都非常好的抗菌作用。其次,患者还可以使用复方磷霉素胶囊来进行治疗,它是磷霉素钙跟甲氧苄氨嘧啶的复方制剂药物,是一种光谱抗生素这类的药物,适用于全身各组系统受到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从而来治疗肠炎。 黄连素 在临床上,黄连素对细菌比较弱的抑制作用,但是对痢疾和大肠杆菌所引起的肠道感染非常好的效果。因此,特别适用患肠道感染和腹泻的患者。还,患者还可以使用整肠生来进行治疗

四类药是如何应用的呢

清热泻火 编辑 清热泻火类中成药清热泻火解毒作用。适用于或热炽盛,化为热毒,熏肌蚀肤,深入脏腑,发于官窍,症见烦躁狂乱,头面红肿焮痛,口鼻生疮,咽喉不利,疮疡疔毒,化脓溃烂,大便燥结等。代表中成药:白云山敬修堂清热消炎宁胶囊等。 白云山敬修堂“清热消炎宁胶囊”是一种具抗菌、抗病毒作用的中药,尤其对感冒、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具明显的治疗作用。具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抗流感病毒的功效,是预防和治疗流行性感冒、咽喉炎、热毒诸症、急性胃肠炎最理想的天然药物。 “清热消炎宁胶囊”的主要成分是九节茶,其提纯成分

治疗失眠的中成药

1、天王补心丹 阴虚血少明显的失眠适用。因为心血被火消耗掉了,所以人不仅失眠,健忘,心里一阵阵发慌,且手脚心发热、舌头红、舌尖生疮,这个药补的作用更大一些。 2、牛黄清心丸 这种失眠是心火烧的。除了失眠还头昏沉、心烦、大便干、舌质红、热象比较突出的人可以选择。 3、同仁柏子养心丸 既然是养心,补的成分就多一些,病人体虚明显,失眠健忘且气虚的表现。这种人稍微运动就会感到心慌,点响声就被吓一跳,常说的“一惊一乍”的,胆小,实际是心虚,所以药里用了黄芪补气。

中耳炎吃中成药治疗

中成药是中耳炎的治疗里常用的用药治疗方式,常用于中耳炎治疗的药物中耳炎散、龙胆泻肝丸等,具体的用药,要根据患儿具体病情来决定,不能随意用药。因为中成药都是中药成分入药,因此在副作用上相对西药来说很小。 1、中耳炎散:中耳炎散是治疗中耳炎的古方,并且对于治疗中耳炎效果显着。主要成分是乳香、没药、冰片、甘草,用于治疗中耳炎出现的耳内闷胀堵塞,耳痛,耳鸣。乳香、没药可调气活血,治疗气血凝滞,消肿生肌;冰片可透骨通窍、散热止痛;甘草则可益气复脉、调和诸药。这样通过调和气血、入骨通经、清热解毒从而治愈中耳炎。用法

治疗阳痿的中成药

因为中成药对于人体的伤害比较小,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使用中成药治疗自己的阳痿。其实利用中成药的好处还就是从身体方面更好的调理,这样就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 1)延龄长春胶囊 药物组成:鹿茸(去毛)、鹿睾丸、狗肾、狗睾丸、淫羊藿、钟乳石、生晒参、蛇床子、海马、大海米、蛤蚧、山萸肉、熟地黄、黄精、首乌、 龟板胶等。 功效:温肾壮阳,兴阳起痿。 主治:阳痿、早泄、早衰、遗精等病症。 (2)赞育丹 药物组成:熟地、白术、当归、枸杞子、炒杜仲、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山茱萸、肉苁蓉、韭菜子、蛇床子、附子、肉桂等。

治疗崩漏的中成药

治疗崩漏的中成药哪些? (1)十灰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血热者)。 (2)固经丸,每服9克,日服3次(适用于阴虚血热者)。 (3)荷叶丸,每服9克,日服3次(适用于血热或阴虚火旺者)。 (4)龙胆泻肝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肝胆湿热者)。 (5)益母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血瘀者)。 (6)震灵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适用于气滞血瘀者)。 (7)乌金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肝气郁滞者)。 (8)崩漏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肝肾阴虚者)。 (9)全鹿丸,每服9克,日服2次(

治疗失眠的中成药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lMS),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一种常见病。失眠往往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又会因为滥用失眠药物而损伤身体其他方方面面。 1、七叶安神片 些老年人晚上会觉得胸闷,冠心病的病人睡眠也受影响,用七叶安神片可以缓解,因为这药除了活血还能安神,治失眠。如果还经常胸痛、胸闷发作,可以加服血府逐淤口服液或胶囊。 2、活力苏口服液 失眠的同时并伴腰酸腿软、耳鸣,要明显的肾虚

治疗失眠的中成药

1、百合: 百合性微寒、味甘苦,可入心经、肺经,具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适合长期咳嗽、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多梦、精神恍惚等阴虚肺燥、心神失养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用百合治疗失眠的方法是:取百合15~20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临睡前一次服完。 2、珍珠母: 珍珠母是贝类动物贝壳的珍珠层,其性寒、味咸,可入肝经、心经,具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的功效,适合头目眩晕、耳鸣心悸、两目干涩、视物昏花、胁肋隐痛、口干咽燥、心中烦热等肝阴不足、肝阳上亢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用珍珠母治疗失眠的方法是:去该药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