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中成药补脾又保健
4种中成药补脾又保健
4种中成药能补脾保健
“补中益气丸”针对最易疲劳的人,这类人总觉得有气无力,甚至说话多了都觉得累,下午症状更明显。他们的身材可能是消瘦的,而且是瘦的同时肌肉无力,面色也发黄或者偏白。这种人适合把“补中益气丸”当保健药吃,每天吃一次,可以坚持吃到虚弱症状改善。
“人参归脾丸”也是针对脾虚的人,但这类人的表现主要是失眠。他们多是脑力劳动者,除了失眠,还有消化能力弱、容易疲劳等脾虚症状,但是失眠是最主要的问题。“人参归脾丸”不是安眠药,而是通过补血来安神从而改善失眠。不一定等到晚上睡觉前吃,如果情况不严重,可以吃治疗量的一半。
“参苓白术丸”是这些补脾药中最平和的,它能通过补脾而利消肿。如果你年过四十,总是面部胖胖的,喝了水就要小便,而且总觉得不解渴,就可以试试,因为这些症状是因为脾虚。这个药可以健脾也可以利水,相当于因脾虚水肿的人的“瘦身剂”,因为药性平和,可以长期吃。
“五苓散”和“参苓白术丸”的作用类似,也是针对脾虚引起的水肿,只是“五苓散”里面有桂枝,针对火力更弱的人,它的药性也比“参苓白术丸”热一些,但因为价格太便宜,很多药店没有,也不妨用“参苓白术丸”代替。
在选用中药治病时一定要心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药物剂量
药物剂量是药物取得疗效的关键。许多人认为中药药性缓慢,加大剂量就能见效快。其实,药物随着剂量的不同,作用也不一样,如有些人经常嚼食人参,或用来炖肉、煲汤,以达到保健作用,殊不知,人参吃多了可产生头痛、失眠、心悸、烦躁、便秘、血压升高等毒性反应。
脚注
一些常服中药的患者,由于不重视中医处方上的脚注(先煎、后下、捣碎、另煎、烊化、冲服、包煎等),既影响了疗效,又浪费了药物。
煎药
煎药的容器可选用陶罐、不锈钢锅等,但不可用铁器;一般煎药时间为30分钟,但有些药物要依具体情况而定,如解表药只需煎煮至沸后10分钟即可;补益药文火煎煮至沸后40分钟即可;矿物、介壳类、有毒中药需要多煎一些时间。
服药
煎好的汤剂宜饭前1小时服;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滋补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慢性病宜定时服。服药方法:一般每剂分2~3次服,1日1剂;如遇特殊情况,可以1日连服2剂,以增强疗效。
4种中成药能补脾保健
“补中益气丸”针对最易疲劳的人,这类人总觉得有气无力,甚至说话多了都觉得累,下午症状更明显。他们的身材可能是消瘦的,而且是瘦的同时肌肉无力,面色也发黄或者偏白。这种人适合把“补中益气丸”当保健药吃,每天吃一次,可以坚持吃到虚弱症状改善。
“人参归脾丸”也是针对脾虚的人,但这类人的表现主要是失眠。他们多是脑力劳动者,除了失眠,还有消化能力弱、容易疲劳等脾虚症状,但是失眠是最主要的问题。“人参归脾丸”不是安眠药,而是通过补血来安神从而改善失眠。不一定等到晚上睡觉前吃,如果情况不严重,可以吃治疗量的一半。
“参苓白术丸”是这些补脾药中最平和的,它能通过补脾而利消肿。如果你年过四十,总是面部胖胖的,喝了水就要小便,而且总觉得不解渴,就可以试试,因为这些症状是因为脾虚。这个药可以健脾也可以利水,相当于因脾虚水肿的人的“瘦身剂”,因为药性平和,可以长期吃。
“五苓散”和“参苓白术丸”的作用类似,也是针对脾虚引起的水肿,只是“五苓散”里面有桂枝,针对火力更弱的人,它的药性也比“参苓白术丸”热一些,但因为价格太便宜,很多药店没有,也不妨用“参苓白术丸”代替。
脾虚吃什么好
药物补脾
俗话说得好:“药补不如食补”,对于平常健康人来说,总以食补为先。但对于年迈之人,或多病之人,或体虚之人,往往“食补不如药补”,或者说“药补胜于食补”,因为药物补脾之力毕强于饮食养脾。
补脾药物分为中草药与中成药。常用中草药有党参、太子参、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怀山药、芡实、莲子肉、黄精、炙甘草等,常用的中成药有四君子丸、补中益气丸、香砂六君于丸、香砂养胃丸、参苓白术散、资生丸、健脾丸、枳术丸、理中丸、保和丸等。以上健脾胃的中药,若能在老中医指导下选用,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饮食养脾
应用饮食来养护后天之本---脾胃,这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这其中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饮食养脾方法,二是常吃养脾食物。
对于饮食养脾方法,历代流传下少格言名句。如晋代葛洪:“善养生者,食不过饱,饮不过多”。《洞微经》:“太饥伤脾,太饱伤气”。元代邹铉《寿亲养老新书》:“老人之食,大抵宜其温热熟软,忌其粘硬生冷。夜晚减一口,活到九十九。”明代胡文焕《养生要诀》:“饮酒一斛,不如饱食一粥。”清代曹庭栋《老老恒言》:“凡食总以少为有益,脾易磨运,乃化精液,否则极补之物,多食反至受伤,故日少食以安脾也”。民谚:“少食多滋味,多食伤脾胃”等等。
应用养脾食物,这又是养后天的根本大法。很多养脾食物,人一生都得食用,使脾胃永保康健。对于平素脾胃虚弱,或胃肠功能差的病人和老人,表现为面色萎黄,精神疲惫,体倦乏力,食少乏味,或食后作胀,大便溏泻,或谷食不化,四肢欠温,气短怕冷,或妇女体弱带下,舌淡,边有齿印,脉细无力等,常吃养脾食物,更为有益。
抑郁症失眠吃什么药好呢
1、藿香正气丸(水)
不要怀疑这是一种中医治失眠抑郁症的中成药。它芳香化湿,解表和中,内伤湿滞之失眠症者均可运用。
2、补中益气丸(片)
这种中医治失眠抑郁症的中成药,主要用于缓解失眠伴有不同程度的气虚症状,如神疲乏力,舌体胖,舌边有齿印,脉象弱等。通过益气升阳,调整脾胃,使卧得安。
3、五子衍宗丸
肾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阴则导致失眠。五子衍宗丸有滋肾填精作用,治疗肾阴不足导致心肾不交之失眠症。是治疗失眠兼有补肾功效的一方中医治失眠抑郁症的中成药。
4、控涎丹(子龙丸)
这种中医治失眠抑郁症的中成药,对痰滞、水饮内停等所导致的失眠,进行祛痰逐饮,有显著的疗效。
5、礞石滚痰丸
饮食不节,湿热生痰,痰扰心神而致失眠,可用礞石滚痰丸治疗。经多年临床实践证明,这种中医治失眠抑郁症的中成药效果较好。
中医治失眠抑郁症因为用药绿色、安全,并传承我国传统中医理论治病兼调养的施治原则,是抑郁症治疗的特色疗法,目前已走出国门,致力于为不同肤色的失眠抑郁症患者治疗。
健脾利湿的中成药都有什么
多种中成药适宜补气健脾祛湿
补气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比较多,包含但不包括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归脾丸、补中益气丸、补脾益肠丸、香砂六君子丸、理中丸、人参养容丸等。虽然补气健脾祛湿的中成药很多,但不同原因导致的气虚、脾胃虚弱、体湿通常表现为不同的症状特点,而不同药物在功效上也细微的不同,所以在具体的补气健脾祛湿的选择也有所差异,必须结合患者自身的症状。
根据身体筛选切记胡乱用药
由于中药具有一定的药性,特备是不同中成药在治疗补气健脾祛湿有着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所以补气健脾祛湿的中成药不能乱用,进而避免盲目或者不规范食用导致的系列危害,甚至是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所以应特别注意。
与中成药相比较,食疗的方式在补气健脾祛湿也具有辅助的效果,而且与中成药相比,更加安全,但缺点是必须长期检查,所以有条件的朋友不妨多吃小豆、薏苡仁、茯苓、丝瓜、小米、燕麦、莴苣、胡萝卜、玉米、冬瓜、鲫鱼、牛蒡、山药等食物。
男人补肾吃什么药好
男人补肾吃什么药,也是要分阴阳:
男人补肾阴虚的药:补阴药多是甘寒药,主要有石斛、玉竹、山茱萸、枸杞子、女贞子、桑寄生、西洋参等。补阴中成药的代表是六味地黄丸,左归丸、麦味地黄丸、河车大造丸、大补阴丸、七宝美髯丹、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
男人补肾阳虚的药:补阳药多是热性药,如附子、肉桂、鹿茸、淫羊霍、肉苡蓉、巴戟天等;补阳中成药的代表是金匮肾气丸,右归丸、三肾丸、济生肾气丸、壮腰健肾丸。
血脂康胶囊是中成药吗
现在许多药物在临床推广中,都会注重向患者朋友强调这些药物的中医药理,介绍它们的中药成分。而许多患者比较信任中药材的神奇功效。那么,血脂康胶囊既然含有许多中药材,那么又是不是属于中成药的呢?另外,什么才是中成药?
事实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提到的中成药,其实是指由中药材按照一定的治病原则及配方制成,可以随时取用的成品药物,比如各种中药丸剂、中药散剂及中医冲剂等。中成药的突出优点就是它们是现成的、可以随时取用、适应急需、存贮十分方便、可以随身携带、免去了煎剂煎煮过程、方便患者服用,同时也消除了中药煎剂服用时会产生的异味和不良刺激等。
不过,中成药也存在着以下不足:
一、中成药的组成成分及各种药量的配比是一成不变的,通常情况下不能灵活多变、随患者病情状况进行有效调整。
二、中成药可能引起一些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一些中成药的临床观察也比较短,不良反应的具体情况也不够明确。
三、一部分患者可能会对一些中成药产生过敏反应,这样的话,患者朋友就不可以服用该种中成药了。
4种中成药补脾又保健
“补中益气丸”针对最易疲劳的人,这类人总觉得有气无力,甚至说话多了都觉得累,下午症状更明显。他们的身材可能是消瘦的,而且是瘦的同时肌肉无力,面色也发黄或者偏白。这种人适合把“补中益气丸”当保健药吃,每天吃一次,可以坚持吃到虚弱症状改善。
“补中益气丸”针对最易疲劳的人
“人参归脾丸”也是针对脾虚的人,但这类人的表现主要是失眠。他们多是脑力劳动者,除了失眠,还有消化能力弱、容易疲劳等脾虚症状,但是失眠是最主要的问题。“人参归脾丸”不是安眠药,而是通过补血来安神从而改善失眠。不一定等到晚上睡觉前吃,如果情况不严重,可以吃治疗量的一半。
“参苓白术丸”是这些补脾药中最平和的,它能通过补脾而利消肿。如果你年过四十,总是面部胖胖的,喝了水就要小便,而且总觉得不解渴,就可以试试,因为这些症状是因为脾虚。这个药可以健脾也可以利水,相当于因脾虚水肿的人的“瘦身剂”,因为药性平和,可以长期吃。
“五苓散”和“参苓白术丸”的作用类似,也是针对脾虚引起的水肿,只是“五苓散”里面有桂枝,针对火力更弱的人,它的药性也比“参苓白术丸”热一些,但因为价格太便宜,很多药店没有,也不妨用“参苓白术丸”代替。
治疗痔疮的六种中成药
1、化痔丸
由盐霜柏、白茅根、九里明、田七、地榆炭、侧柏炭、槐花等制成,功效清热消肿、凉血止血,主治内痔出血、肛裂出血、肛门坠胀疼痛等。每次服1丸,每日3次。
2、痔疮内消丸
由槐角、槐花、地榆、生地、胡黄连、丹皮、大黄、当归等制成,功效清热消肿、凉血止痛,主治痔疮肿痛、肛门坠胀、大便秘结、出血不止等。每次服15~20粒,每日两次,忌食辛辣燥热之物,孕妇禁用。
3、化痔栓
由苦参、冰片、五倍子等制成,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及止血收敛,主治痔疮出血、肿痛、肛门坠胀及肛裂等。大便后或每晚睡前用温水洗净肛门,塞入1粒,严重者可早晚各塞1粒。
4、槐角丸
由槐角、地榆炭、黄芩、枳壳、当归、防风组成,功效清肠止血,疏风利气,主治风邪热毒、湿热之邪所致的痔疮、脱肛、肠风下血等症。一般每次6~9克?每日2~3次口服。
5、地榆槐角丸
由地榆炭、槐角、槐花、大黄、黄芩、生地黄、当归、赤芍、红花、防风、荆芥穗、枳壳组成,功效疏风凉血,泻热润燥,主治脏腑实热、大肠火盛所致的痔疮、便秘、肠风便血、肛门肿痛等症。一般每次1丸,每日两次口服。服该药时忌辛辣,孕妇忌服。
6、痔康片
由槐花、地榆炭、金银花、黄芩、大黄等制成,功效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消肿止痛、润肠通便,主治痔疮肿痛、便血、肛门灼热下坠、大便秘结等。每次服3片,每日两次,7天为1疗程。部分患者服用此药后有轻度腹泻,停药或减少服用量即可缓解,孕妇禁用。
5种中成药能缓解中暑
1、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是比较常见的消暑解热的药物,当我们出现中暑的情况时,可以适当的使用藿香正气水,除了常用的十滴水之外,在中暑后还可以通过饮用藿香正气水来达到缓解中暑症状的作用,专家指出藿香正气水具有很好的散热解暑、解毒辟秽的功效,对中暑、腹痛泄泻、痢疾等症状都具有很好的疗效。藿香正气分为胶囊和口服剂两种,一天服用两次便可有效的预防中暑。而对于儿童而言,藿香正气水不能大量饮用,最好是减半后饮用。
2、十滴水
如果我们出现了中暑的现象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喝一些十滴水,能够缓解中暑症状。它对中暑后所引起的中暑、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成年人中暑之后可以每次取十滴水10-20滴滴入一杯白开水中,搅匀服下。十滴水不仅仅是中暑后可以饮用,在平时烈日下劳作、旅时,只要出现有烦热之感,都可以通过饮用十滴水来缓解不适的症状,同时还能预防中暑。而对于儿童而言,在出现中暑的情况后可以将1-2瓶倒入洗澡水中,不但可以有效的缓解儿童中暑的症状,同时还能预防小儿生痱子。
3、清凉油
清凉油对于缓解中暑也有很好的帮助,能够提神醒脑,缓解中暑不适,可以取少量的清凉油涂于印堂穴和太阳穴处,不仅能够立即缓解中暑的症状,同时还能提神醒脑,给人以凉爽、舒适之感。除此之外在被蚊虫叮咬、皮肤瘙痒或有轻微的烧伤、烫伤时,都可以取少量涂于患处,不仅能够有效的活血消肿,同时还能镇痛止痒。我们一定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清凉油,应该尽量的远离眼睛,一旦不小心进入眼睛就应该用清水及时的冲洗,如果还不好的话就应该尽早的去医院进行处理。
4、风油精
风油精对于治疗中暑也有很好的效果,能够消暑解热,也可以缓解头晕头痛等症状,出现中暑的症状后,还可以通过使用风油精的方法来达到清暑解毒,利湿除烦,镇痛驱风的功效。特别是对中暑引起的头昏头痛更具有疗效,同时对夏天夜晚因贪凉引起的腹痛等同样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在出现对头昏头痛的情况时,患者可以将风油精外涂少许于前额及两侧太阳穴,头痛的症状立刻能够得到缓解。
5、六一散
六一散对于缓解夏季中暑也有很好的效果,夏天的时候应该在家中多准备一些六一散,它的主要作用便是治疗夏日中暑、身热心烦、口渴、小便黄少或灼热等症状。在出现中暑等以上症状时,可以每次取6-9克,然后泡水当茶饮。但是在购买的时候要注意,六一散为粉末状,不是胶囊。
活血化瘀的中成药
想要活血化瘀大家可以吃四君子丸,这种中成药里面含有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这些中药搭配在一起,可以起到很好的健脾益气作用,还可以活血化瘀,这种中成药的颜色是棕色的,大家可以按照医生嘱托的剂量进行口服。
还可以吃参苓白术散,这种中成药是由薏苡仁,人参,莲子,扁豆,白术,茯苓,桔梗,甘草等中药组合制作而成的,可以达到补脾胃和益肺气作用,当出现食欲下降,脾胃虚弱,呼吸短促,身体没有力气的时候,就可以服用这种中成药,气味比较香,味道有一些甜,每天应该服用2到3次。
也可以吃补中益气丸,这种中成药里面含有大枣,黄芪,生姜,党参,陈皮,甘草,柴胡,白术,生麻,当归等中药成分。颜色是棕黑色的,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血瘀,身体没有力气,内脏下垂等问题,女性朋友就可以吃这款中成药来活血化瘀。
健脾补气吃什么中成药 白扁豆补气健脾
白扁豆又名峨眉豆,扁豆子,茶豆,眉豆。其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药性温和,能补气健脾,且能化湿,适宜于脾胃虚弱,脾虚湿滞,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等,此外,白扁豆的化湿功效也常用于湿暑所致的脾胃不和,吐泻,胸闷腹胀等。
白扁豆单用药理较弱,最好与人参,白术,山药等其他补气药合用,才能达到补气健脾最佳效果。
适宜人群:脾虚湿滞,食少,便溏或泄泻者;暑湿伤中所致脾胃不和,暑湿吐泻,胸闷腹胀者;脾虚湿浊下注所致白带过多者。
不宜人群:气虚生寒,外感寒邪者不宜;用量过大易使气壅滞,导致脘腹胀满。
吃法:
炒白扁豆30克(或鲜白扁豆60克),粳米100克。
炒白扁豆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30分钟,再倒入淘洗干净的粳米,煮至粥成即可。每日早,晚,温热食用。
此粥有健脾养胃,清暑止泻的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久泻,夏季暑湿烦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