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痤疮的中成药有哪些
治疗痤疮的中成药有哪些
痤疮治疗的民间偏方
水牛角丝30克,生地15克,白芍20克,丹皮10克,紫草10克,红藤20克,玄参20克,当归6克,白鲜皮30克,丝瓜络10克,钩藤15克,甘草6克。水煎,可内服(日1剂,分3次服)或擦洗面部。
取赤药12克,丹皮10克,枇杷叶9克,生草9克,桑皮9克,菊花9克,苦参9克。将上述药材全部置于锅中,加水浸泡后煎煮至沸腾,滤出,服用。每日1剂。
取白芍3克,细辛3克,桃仁3克,通草2克,大枣2枚。将大枣掰开,然后将上述所有药材放入一个杯口带滤网的杯中,倒入滚沸的开水冲泡后服用。每日早七时下午四时服用为佳。
硫磺对痤疮有效
硫磺经常用在医疗中,比如不同浓度的硫磺膏,而硫磺皂浓度一般比硫磺膏低多了,可以说是便宜简单的去痘产品。硫磺皂有去脂、杀菌消炎的作用,对杀灭真菌和螨虫也有一定的功效,对一些皮肤病有一定的预防、辅助治疗作用。
有些人刚开始用硫磺皂会,有脱皮的现象,不要过分担心,那是硫磺在起作用,但是如果皮肤变红、瘙痒难受则要停止使用。硫磺对痤疮有效?专家表示硫磺皂,不建议长期连续使用。长期使用硫磺皂,容易使皮肤缺水,引起皮肤干燥、脱皮等现象。可以间断使用,如开始时可以一天两次,症状减轻后可改为一天一次、三天一次等。除了硫磺皂,还有一些含有硫化物的乳霜,也有同样效果。
四类药是如何应用的呢
清热泻火
编辑
清热泻火类中成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适用于或热炽盛,化为热毒,熏肌蚀肤,深入脏腑,发于官窍,症见烦躁狂乱,头面红肿焮痛,口鼻生疮,咽喉不利,疮疡疔毒,化脓溃烂,大便燥结等。代表中成药:白云山敬修堂清热消炎宁胶囊等。
白云山敬修堂“清热消炎宁胶囊”是一种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的中药,尤其对感冒、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抗流感病毒的功效,是预防和治疗流行性感冒、咽喉炎、热毒诸症、急性胃肠炎最理想的天然药物。
“清热消炎宁胶囊”的主要成分是九节茶,其提纯成分含香豆酮、延胡索酸、黄酮甙、内酯、酚类挥发油等药理活性成分,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呼吸道和消化道常见的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等作用较强;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甲3型流感病毒、疱疹病毒Ⅰ型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 因此在临床上,九节茶多应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对多种急慢性炎症有较好的疗效,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喉炎、肺炎等。
为了解决九节茶药材由野生变为规范化种植及管理问题,白云山敬修堂开展了九节茶药材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探索并制定了九节茶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技术,实现了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白云山敬修堂清热消炎宁胶囊运用指纹图谱质控技术,质量稳定、安全有效,畅销数十年,产销量近50亿粒,是消费者信赖的清热解毒品牌药。
清热解毒
编辑
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作用。适用于火热偏盛于三焦、脏腑、五官,症见目赤肿痛,口舌生疮,耳鸣耳聋,牙痛,牙龈红肿,咽喉肿痛,疮疡初期红肿热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等。
此类中成药品种繁多,按作用不同分为以下几种:清上焦头目实火者,代表中成药有上清丸;清三焦火者,代表中成药有牛黄解毒片等;清肝胆火者,代表中成药有龙胆泻肝丸等;清胃火者,代表中成药有清胃黄连丸等;清心火者,代表中成药有导赤丸等;清肺火者,代表中成药有清肺抑火丸等。
清热燥湿
编辑
清热燥湿类中成药具有清热燥湿、清热利湿、清热解毒等作用。适用于湿热内蕴,湿邪化热所致诸症。如湿热蕴结大肠之痢疾,症见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代表中成药有葛根芩连片等。湿热蕴结膀胱之淋证,症见小便频数,短涩,淋漓不爽,尿道刺痛,痛引小腹,或尿血,甚或癃闭不通。代表中成药有金沙五淋丸等。肝胆湿热之黄疸、胆囊炎、胆结石,代表中成药有利胆排石片等。
清热凉血
编辑
清热凉血类中成药具有轻盈头热、凉血散瘀、清热解毒等作用。适用于热入营血所致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或斑疹隐隐等;热入血分所致出血,发斑,如狂,谵语,舌绛起刺等。代表中成药有清热凉血膏等。
使用清热类中成药需要注意一般在表证已解,里热正盛,或里热虽盛尚未结实的情况下使用。如邪热在表,当先解表,否则会因邪入里;如里热已实,则应采用攻下中成药;表邪未解,里热已实,则宜表里双解。另外,辨别热症的叙事、真假、在脏在腑也很重要。此类中成药多用苦寒之品,易伤人体阳气,所以不能长久服。
中医教你如何治疗小儿感冒
针对不同证型的感冒,中医的治疗方法也不一样,除了汤药,还有中成药。
1.风寒感冒宜辛温解表,常用的中成药有小青龙口服液。
2.风热感冒宜辛凉解表,常用的中成药有双黄连口服液、银黄口服液等。
3.暑邪感冒宜清暑解表,常用的中成药有藿香正气口服液。
4.时邪感冒宜清热解毒,常用的中成药有抗病毒口服液。
感冒期间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冷饮。有发热的要多饮热水,汤药应热服,小年龄孩子发热时,不要裹太多衣物,防止散热不畅而引发高热抽痉。
治疗痤疮的中成药
痤疮的中医分类
肝气郁结证:多见于女子,皮疹反复发作,与月经周期有明显关联。一般年龄偏大的女性,伴有月经不调,属于此类。
肝肾阴虚证:多见于30岁以上的成年人,皮疹色红不鲜,常见面色晦暗,色素沉着,神疲乏力,苔薄白,脉濡滑等症状。
热毒血热型:青春之体,血气方刚,阳热上升,与风寒相搏,郁阻肌肤所致。
肺经风热证:表现为颜面潮红,粉刺焮热、瘙痒,或有脓疱,苔薄黄,舌红,脉细数等症状。一般面鼻及胸背部痤疮属肺,是由肺经风热阻于肌肤所致;
脾胃湿热证:皮疹红肿瘙痒,常伴有大便不畅,消化不良,腹胀,苔黄腻,脉滑数等症状。常由于过食肥甘、油腻、辛辣食物,导致脾胃蕴热,湿热内生,熏蒸于面而成。
痤疮的中医辨证
中医认为痤疮是血中有血热存在,血中之毒是由五脏蕴热,注入血脉。另外经络中血气不和,外来湿邪、热邪损伤人体血液,导致痤疮。中医在临床上将痤疮分:湿热症,内毒血热症、血虚风燥症。中医建议,湿热症一般油性、丘疹型建议使用中药配合治疗。
痤疮患者应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与油炸的食品,饮食应清淡,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榴莲、芒果、龙眼、荔枝等属热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患者可多吃绿豆、冬瓜、莲子、苦瓜等清热利湿排毒食品。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规律的生活,因为情绪不良生活不规律会引起或加重青春痘。
痤疮的治疗我们都知道不少的方法,但是在治疗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当然有的人也想通过非常规的治疗方法来解决痤疮的症状,其中就有人寻找一些治疗痤疮的民间偏方,这么做真的有效吗?
治青春痘最好的药有哪些
1、治疗痤疮的用药,首先我们应注意不要随便用药治疗是关键,不要盲目寻医治疗,治病心切反而会不利疾病的健康,尤其是利用一些偏方或土方药物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疾病更加严重,因此应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有助疾病的恢复。
1、用药治疗痤疮,中西药治疗是常见的方法,选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脸部痤疮,我们利用中药进行治疗可有效治标本,并且中药有一定安全性,治疗用药的关键是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不可自己随便使用药物治疗,避免导致严重的后果。
3、用药治疗痤疮的同时我们应注意,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用药治疗,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有利疾病的健康,不可中途放弃治疗,对疾病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中西医结合疗法中西医两派理论之长独创出的一种特色疗法,是把祖国传统医学与西医西药融会贯通,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发挥中、西医药学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有效杜绝西医疗法中手术、化学药物等破坏身体机能、易复发的弊端,也避免了中医药起效慢、疗程长等不便。经临床适用,治愈了一大批痤疮患者,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中西医结合疗法优势:
1、以中医为基础、以西医为先导,全方位、综合性诊治,注重内外调理,可标本兼治。
2、时间短、见效快、治愈率高、愈后不易复发。
3、纯绿色疗法,无创、无伤、无任何毒副作用。
中医点穴治痤疮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渗透在不同的科室。大家可能只知道美容业去痘去痤疮,却不知道其实中医治疗痤疮的历史要比现代美容业早很多。或是说其实美容这一科,自古中医中就有。用中医方法治疗痤疮,不但效果好,而且是对症施治,可以除根。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中医是如何用针炙治疗痤疮的。
痤疮(俗称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青春期的男女。此病病程缠绵,一般药物难以控制。
痤疮其发病原因有很多,中医认为多数是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肺胃郁热,上蒸颜面而致,其证多属实证。且与患者心情有关,如果长期精神不舒,热毒之邪乘虚而入,客于肌腠之间,或流窜于经络,以致气血脉络受阻,瘀久化腐成脓而致脓疮。中医学采用点刺大椎放血法治疗,方法简单,疗效甚速。
治疗方法
患者端坐,头颈部稍向前倾,颈部大椎穴充分暴露。用碘伏将患者大椎处消毒,取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快速点刺大椎穴,一般点刺3~5下,点刺深度中等,再在大椎处快速拔上火罐放血,放血量约3~5毫升,每星期2次,8次为一疗程。
根据实则泻之的原则,故采取三棱针点刺放血疗法。督脉为阳经之海,总督一身之阳经,阳经又常为热毒之邪蕴积。大椎及督脉穴,又是手三阳经与督脉交会穴,有诸阳之会之称。在大椎处放血能泻肺胃蕴热,起到条达气机、泻热散结、活血化瘀之功。
中医还有许多美容去痤疮的方法,例如按摩,中药调理等等,在我们中医养生栏目里会陆继为您介绍。
如何治痤疮
痤疮反反复复,甚至有痤疮患者病程达20多年,怎么治疗才能摆脱这“黏人”的痤疮?中医针刺、耳穴、拔罐的结合在临床实践中取得较好治疗效果,为众多患者彻底摆脱痤疮困扰。
刺络放血法:耳尖配合大椎点刺放血治疗痤疮,取耳尖、大椎,用三棱针点刺放血,2~3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
刺络拔罐法:局部(痤疮部位)火针配合背俞穴(大椎、双侧肺俞、膈俞、脾俞、肾俞)刺络拔罐治疗。
耳穴贴压法:治疗寻常痤疮,主穴选肺、内分泌、神门、交感、皮质下、面颊,配穴:肺胃蕴热加胃、大肠,气血郁滞加肝、胆,痰瘀结聚加膈、脾。探寻敏感点,每次选穴3~5个,轻压1~2分钟,3~5天换贴1次,5次为1疗程,每疗程中间休息3天。贴压期间,每天自行按压耳穴3~5次,每穴1~2分钟。
针刺耳压法:治疗痤疮,针刺太阳、颧髎、攒竹、四白等穴,耳压内分泌、肾上腺、皮质下等穴。
火针放血法:取膈腧、肺腧、大椎,使用火针刺法,10次为1疗程,前5日每日一次,后5日隔日一次,治疗中进食辛辣之品。
五脏俞穴点刺放血疗法:取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俞穴:心俞、肺俞、肝俞、脾俞、肾俞,用三棱针点刺出血,隔日一次,6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3日,一般治疗2~3个疗程。
特别提示:以上治疗方法需由专业医生根据痤疮患者具体病情安排结合,调整使用,所涉及治疗技术属中医专业医疗技术,非专业人士请勿滥用。
脸上长青春痘要怎么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痤疮:
中医认为,血瘀痰凝型痤疮为暗红色,以脓疱为主且容易反复发作,患者大多有心烦多梦,大半便燥等现象,中医在治疗此类痤疮的时候应以和营化痰散结为主,可以口服二陈汤进行治疗,其中包括橘红各、白茯苓、半夏(汤洗七次)、甘草(炙)等中药,由水煎煮而成。痤疮每日1剂分2次服,可起到化痰等作用,可以有效缓解痤疮的症状。
中医认为,肺热血热型痤疮以红色丘疹、粉刺和脓疱为主,油腻有结节,患者大多有心烦失眠、干口便干等现象,中医在治疗此类痤疮的应以宣肺清热为主,可以口服枇杷清肺饮进行治疗,其中包括黄芩、夏枯草、枇杷叶、桑白皮、海浮石、甘草、连翘各、银花等中药材,由水煎煮而成,痤疮患者需每日1剂,分2次服,具有温补血气、清肺等作用,可以有效缓解痤疮的症状。
中成药治疗痤疮:
要治疗痤疮该用什么方法?需要准备土茯苓30克,赤芍、蒲公英、茜草各10克,地肤子、金银花、板蓝根、黄柏、生地榆各15克,水煎服,痤疮患者需每日1剂,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湿的功效,非常适用于痤疮患者使用,可以有效缓解病情。
需要准备赤小豆20克,细辛、甘草各6克,麻黄、红花各3克,银花10克,泽泻、车前子各8克,茯苓、神曲各15克,煎汤代茶,1日1剂,并用药液清洗痤疮患部,早、晚各1次,非常适用于痤疮患者使用。
中药治粉刺痤疮小偏方
治疗痤疮首先你可以采用中医方法治疗,首先可以喝些汤药好使的方剂有生地,丹皮,赤芍,金银花,连翘,生石膏,龙骨,牡蛎,大青叶,板蓝根,苍术,陈皮,
痤疮是由于痤疮丙酸棒状杆菌感染引起的,主要是由于皮脂腺油脂分泌过多引起的所以可从这方法治疗一般可以口服一些中成药,外用乳膏来治疗这个情况,当然还是需要严格忌口的。
痤疮是西医的名称中医叫做粉刺,此疾病是有内分泌失调导致的,中医讲胃有热肺有火所以还可以吃些中成药起到清热降火的效果,痤疮这个病需要忌食辛辣以及鱼腥发物,最好多吃香蕉以及苹果晚上最好11点之前睡觉平时最好不要有太大的精神压力。
以上给大家介绍的是中医治疗痤疮的偏方,希望能够给还在与痤疮奋斗的患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