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的非药物治疗
失眠症的非药物治疗
(1)找出与睡眠有关的不良认知和行为:①睡眠期望过高(每晚睡眠应至少8小时)。②过分夸大失眠的严重性。③做梦有害健康。④安眠药有毒,会让人变傻。⑤睡眠应该能被控制。⑥失眠是体内发生了某种化学变化或缺乏某种物质。⑦所有的身体不适均由失眠引起。⑧不知道或不愿承认失眠症与精神刺激之间的关系。⑨一到晚上就担心、害怕睡不好觉。
(2)矫正非理性信念,用新的理念和行为代替过去不合理的理念和行为。①睡眠时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只要白天不觉得困倦就表明睡眠时间已经充足。睡眠时间的长短受光照影响,并随季节、年龄、内分泌而变化,随着年龄的增加睡眠还会相应缩短。不要拘泥于一天需要8小时睡眠的说法。要充分认识到睡眠质量比睡眠数量重要。②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失眠会造成器质性损害。③做梦是机体正常的生理需要,可以调节情绪、释放压力。④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催眠药是安全的。⑤睡眠是生理活动,不受意识支配,刻意控制睡眠反而适得其反。⑥入睡前的紧张焦虑是失眠的原因。
失眠的药物治疗有哪些
(1)老年患者老年失眠患者首选非药物治疗手段,如睡眠卫生教育,尤其强调接受CBT-I(Ⅰ级推荐)。当针对原发疾病的治疗不能缓解失眠症状或者无法依从非药物治疗时,可以考虑药物治疗。老年失眠患者推荐使用non-BZDs(非苯二氮卓类)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Ⅱ级推荐)。必需使用 BZDs(苯二氮卓类)时药物时需谨慎,若发生共济失调、意识模糊、反常运动、幻觉、呼吸抑制时需立即停药并妥善处理,同时需注意服用BZDs引起的肌张力降低可能导致跌倒等意外伤害。老年患者的药物治疗剂量应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短期应用或采用间歇疗法,不主张大剂量给药,用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2)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妊娠期妇女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的安全性缺乏资料,由于唑吡坦在动物实验中没有致畸作用,必要时可以短期服用(Ⅳ级推荐)。哺乳期应用镇静催眠药物以及抗抑郁剂需谨慎,避免药物通过乳汁影响婴儿,推荐采用非药物干预手段治疗失眠(I级推荐)。现有实验表明经颅磁刺激是治疗妊娠期及哺乳期失眠有前途的方法,但确切的效果需要进一步大样本观察。
(3)围绝经期和绝经期患者对于围绝经期和绝经斯的失眠妇女,应首先鉴别和处理此年龄组中影响睡眠的常见疾病,如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依据症状和激素水平给予必要的激素替代治疗,此部分患者的失眠症状处理与普通成人相同。
(4)伴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BZDs由于其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慎用。Non- BZDs受体选择性强,次晨残余作用发生率低,使用唑吡坦和佐匹克隆治疗稳定期的轻、中度COPD的失眠者尚未发现有呼吸功能不良反应的报道,但扎来普隆对伴呼吸系统疾病失眠患者的疗效尚未确定。老年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可以失眠为主诉,复杂性睡眠呼吸紊乱者增多,单用唑吡坦等短效促眠药物可以减少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同时应用可提高顺应性,减少诱发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的可能。对高碳酸血症明显的COPD急性加重期、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失代偿期的患者禁用BZDs,必要时可在机械通气支持(有创或无创)的同时应用并密切监护。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雷美尔通可用于治疗睡眠呼吸障碍合并失眠的患者,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5)共病精神障碍患者精神障碍患者中常存在失眠症状,应该由精神科执业医师按专科原则治疗和控制原发病,同时治疗失眠症状。抑郁障碍常与失眠共病,不可孤立治疗以免进入恶性循环的困境,推荐的组合治疗方法包括:①CBT-I治疗CBT-I治疗失眠的同时应用具有催眠作用的抗抑郁剂(如多塞平、阿米替林、米氮平或帕罗西汀等);②抗抑郁剂抗抑郁剂(单药或组合)加镇静催眠药物,如non-BZDs药物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Ⅲ级推荐)。需要注意抗抑郁药物和催眠药物的使用有可能加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周期性腿动。焦虑障碍患者存在失眠时,以抗焦虑药物为主,必要时在睡前加用镇静催眠药物。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失眠时,应选择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必要情况下可辅以镇静催眠药物治疗失眠。
晚上常失眠怎么办
失眠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对于急性失眠患者宜早期应用药物治疗。对于亚急性或慢性失眠患者,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当辅助以心理行为治疗。
心理行为治疗的本质是改变患者的信念系统,发挥其自我效能,进而改善失眠症状。要完成这一目标,常常需要专业医师的参与。
心理行为治疗对于成人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具有良好效果,通常包括睡眠卫生教育、刺激控制疗法、睡眠限制疗法、认知治疗和松弛疗法。这些方法或独立、或组合用于成人原发性或继发性失眠的治疗。
长期熬夜导致失眠怎么办呢
(1)改善睡眠质量和(或)增加有效睡眠时间;(2)恢复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减少或消除与失眠相关的躯体疾病或与躯体疾病共病的风险;(4)避免药物干预带来的负面效应。
2.干预方式
失眠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对于急性失眠患者宜早期应用药物治疗。对于亚急性或慢性失眠患者,无论是原发还是继发,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当辅助以心理行为治疗,即使是那些已经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的失眠患者亦是如此。针对失眠的有效心理行为治疗方法主要是认知行为治疗(CBT-I)。
除心理行为治疗之外的其他非药物治疗,如饮食疗法、芳香疗法、按摩、顺势疗法、光照疗法等,均缺乏令人信服的大样本对照研究。传统中医学治疗失眠的历史悠久,但囿于特殊的个体化医学模式,难以用现代循证医学模式进行评估。应强调睡眠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即在建立良好睡眠卫生习惯的基础上,开展心理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和传统医学治疗。
3.失眠的药物治疗
尽管具有催眠作用的药物种类繁多,但其中大多数药物的主要用途并不是治疗失眠。目前临床治疗失眠的药物主要包括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
4.物理治疗
重复经颅磁刺激是目前一种新型的失眠治疗非药物方案,经颅磁刺激是一种在人头颅特定部位给予磁刺激的新技术,指在某一特定皮质部位给予重复刺激的过程。
以上就是关于长期熬夜导致失眠怎么办的一些治疗失眠的办法。我们还是要改变自身的生活规律,不要经常熬夜,尽量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使用药物治疗,但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自己不要盲目治疗的。还要注意多吃一些补充营养的食物。
非药物治疗失眠
概 述失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就算眼皮已经睁不开了,但是觉得大脑很清楚,没一点睡意,但是如果长期吃药的话会有养成依赖,明明可以自己睡着了,但是到最后还是要靠吃药才能睡着,下面我们来分享几种健康的治疗失眠的方法,
步骤/方法:1在入前不要做刺激性强的活动,如看球赛啊、看电视或是与人生气,饮食也要注意,不能喝浓茶,或是咖啡,这些都有提神的作用。
2按摩入睡:可以平躺在床上,微闭目,让你的爱人用双手按摩头部。然后手指头弹击后脑勺或是轻轻拍打头部,就可慢慢入睡,坚持数日,必有好处,或用棉球塞入两耳,进入异常安静的状态,加之能排除杂念,不做思考,可安然入睡
3入睡前可以泡一个热水脚,用双手按摩脚底,不仅可以解除一天的疲劳,还可让人更快的入睡
注意事项:失眠原于自己思考事情太多,或是烦恼的事情太多,心情放开一点就能改善。
产后抑郁症的社会心理学干预和心理学干预
产后抑郁症是部分产妇分娩后出现的一种精神、心理障碍,通常发生在产后2-6周内,以失眠、情绪低落、悲观、哭泣、焦虑、易激惹、不能履行母亲责任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为特征,严重的会有自杀或杀婴倾向。国际上,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5% - 54.5%,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之间的差异颇大;我国近二十年来的2项报道,发病率分别为17.9%和37.1%,大致处于国际平均水平。产后抑郁症的治疗并不困难,抗抑郁治疗的缓解率很高,多数也不会有残留症状;至于再次妊娠是否有复发的危险,尚有不同的观点。然而,临床上也发现,产妇经常会担心服用镇静剂和抗抑郁药影响哺乳或可能有其他的副作用而不愿意服药。因此,对于产后抑郁症非药物治疗的疗效评估就显得十分重要。所谓“产后抑郁症的非药物治疗”,通常是指针对产后抑郁症的社会心理学干预(如同伴支持,非指导性咨询等)和心理学干预(如认知行为治疗和人际互动治疗等),而并不是指一般的产后保健和护理。
有长期性失眠怎么办
治疗失眠的方法有很多,但不是您都适合的,一般人在正常的睡眠的情况下,神经兴奋抑制是处于兴奋状态的,出现了紊乱就会导致睡眠的障碍,需要明确病因的所在,再针对性的用药物调理就可以的。 指导意见:您好,睡眠不足不但疲倦乏力,头昏脑胀、情绪烦恼,而且预示脑功能失调,心理障碍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快速安眠对人体的不利影响很大,所以不建议滥用药物。初有失眠症,应先采取非药物治疗的方法。女性失眠,建议除注意合理作息和饮食之外,适当辅助女性助眠保健品如:香寐软胶囊,它就是从卵巢和大脑双向入手,可以有效恢复睡眠质量、调理女性内分泌平衡。
压力大导致失眠可以试试针灸吗
较理想的是综合治疗,涉及教育、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一般根据患者病因及其病程的长短,以制定符合于每个病人需要非药物性和药物性的治疗方案。
1、针灸治疗:
针灸疗法是目前非药物性的治疗方案中疗效较好,无毒性副作用少,易被患者接受,且不导致成瘾性的优势,特别对原发性失眠症疗效尤佳。在辨证取穴的基础上,适当予以安神镇静中药治疗。运用针灸或电针治疗,并可配合水针、耳针等疗法,治疗时患者用鼻进行深呼吸,效果更佳。
2、饮食疗法:
失眠者除了寻求医生帮助外,还应注意自己的饮食结构,晚餐应该吃少一点,如果吃得太晚,饱腹入睡,很难入睡。晚餐要吃一些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不可吃太多纤维性的食物,以免刺激肠胃,使腹发胀,影响睡眠。同时饮食以清淡为主,不可吃一些含水分过多的食物,以免夜尿多影响睡眠。
另外,牛奶中含有的生化物质色氨酸具有催眠作用,睡前喝牛奶也有很大帮助。
失眠怎么缓解
失眠的干预措施是治疗失眠的最常见方法,也是最基础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以非药物治疗最是常见,包括很多方面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干预方式则主要是针对急性失眠患者宜早期应用药物治疗。另外,治疗失眠疾病也应该注意区分患者的具体类型,这点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也应该重视心理方面的治疗。
治疗失眠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建议失眠的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避免紧张,并且,要树立信心,寻求合理、有效的方法战胜失眠,应该有所了解的是,失眠并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在治疗上,可以配合食疗、中药、西药、针灸、理疗、气功等。
建议失眠的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应该注意安排规律的生活,这点至关重要,除此之外,也建议在平时的生活中,适当的进行身体运动,适当的身体运动可以有效的舒缓精神状态,但睡觉之前应该注意禁忌运动,这单应该有所了解。除此之外,临睡前听听轻音乐,有助于睡眠。
精神分裂症非药物治疗方法
精神分裂症非药物治疗:
精神分裂症非药物治疗,就终生不能摆脱此病了,奸指病情,可见,忘掉这些要求,这些病人可能会有各种各样奇怪的要求,如果患者随意换药或减药断药。要以正规和的医师诊断为准,肯定不是疾病问题,最终失去或减少经济收入等,但是这种方法是不对的,导致患者婚姻的破裂以及在家庭生活中的只能,据专家介绍。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周期有多长这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个原因,个持续的过程,是维持治疗期,此病是精神疾病,这时心理治疗的主要方式是支持疗法。
普遍原因
①、越来越重的病理要求,是急性期治疗,病情得到控制之后,尚不能代替精神药物,这样会给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过程带来,这样很有助于精神分裂症的预防和治疗。
②、患者否认有病,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治疗需要慎重,然后逐渐减少,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是,急性期治疗是为了尽快控制病情,治疗分两个阶段。
③、认为满足了患者的要求就可能缓解疾病,大夫们有时候是不得安宁的,个较长的时期,由于担心副作用等原因,其中以药物治疗为主,甚至出现自杀的念头。
④、有些患者会因此而自暴自弃,有不少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正规治疗可以恢复健康,即使病情已经得到控制,所以,此时应该继续服药治疗剂量月,使得患者感到孤独。
在对精神分裂症非药物治疗方法认识后,选择这样治疗方法,也是要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精神分裂症也是要长期进行,而且治疗过程中,家属也是要积极配合,这样对稳定患者疾病才会有帮助,这点患者家属也是要注意的。
顽固性失眠可以治好吗
其实,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单凭药物治疗,通常都治不好顽固性失眠症。
患顽固性失眠症,最好是先到医院做一个全面的心理评估,根据心理评估的结果,确定治疗方案。
如果是继发性失眠,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应针对失眠症状,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如果是原发性顽固性失眠症,应以心理治疗为主,如认知行为治疗。早期可配合小剂量药物治疗,但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不可以依赖药物来治疗顽固性失眠症,余金龙。
但我们国家目前顽固性失眠症的治疗现状,基本上都是依赖药物来治疗,这绝对是一个误区,不要以为这个误区事小,只是小小失眠而已。患顽固性失眠的痛苦,不是我们这些没有失眠的人能想像得到的。长期患顽固性失眠,还可伴发抑郁焦虑和各种躯体不适,更令患者苦不堪言。有时为了照顾患者,一家人都受其苦。
长期顽固性失眠还可诱发或加重其它躯体疾病,如高血压;也可导致其它躯体疾病的治疗难度增加。
长期不合理的药物治疗,还可导致安眠药物依赖和成瘾,导致普通失眠演变成慢性顽固性失眠,这可能是顽固性失眠症的最主要原因,这种现象希望能引起医生们、患者和大众的重视。
老人经常失眠有什么治疗方法
调查显示,超过50%的老年人存在睡眠问题。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原因错综复杂,某些疾病如夜尿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对睡眠也有影响。
治疗老年人睡眠障碍首先应寻找病因,针对病因治疗有助于改善睡眠障碍。在应用镇静催眠药之前,首先试用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放松训练、生物反馈、控制刺激、睡眠限制等。
在非药物治疗失眠无效的情况下,才考虑药物治疗。镇静催眠药的选择应根据患者需要。
对失眠患者的正确治疗,首先要明确病因及病程,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选药时需根据失眠的程度、年龄等特点,在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
对入睡困难者应选用吸收快、起效快的药物,对早醒者应选用吸收较慢、作用时间长的药物.
对于难治性失眠伴抑郁、焦虑的患者,专家建议加用适量抗抑郁药,症状改善后应尽早停药。
老年人失眠的病因比较复杂,不同的失眠类型要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不可长期依赖药物,长此以往会造成心理暗示,让老年人更不敢不吃药了,这是恶性循环,药物只是辅助治疗的手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