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喝什么茶对胃好 香砂枳术茶

喝什么茶对胃好 香砂枳术茶

材料:炒白术12克,炒枳实8克,砂仁,木香各5克。

做法:将所有药材洗净,装入药袋,放入保温瓶中,冲入800毫升沸水,盖紧瓶盖闷泡半个小时后,即可饮用。

功效:白术健脾暖胃,枳实性微寒,味苦,辛,归脾胃经,大肠经,有行气除胀,消积导滞的功效,木香调中通滞,行气止痛,砂仁性温,味辛,归脾经,胃经,有温脾暖胃,行气调中,化湿除浊,止呕安胎的功效。四药合用,能有效运脾行气,消痞除浊,和胃消食。

宜忌人群:消化不良,食积人群;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胸胀胸闷,腹胀腹泻人群宜饮用;阴虚阳亢,口渴津少等虚热症状者不宜饮用。

腹胀吃什么药

腹胀吃什么中成药好?——消食导滞类中成药

1.保和丸:本品由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陈皮、制半夏、茯苓、连翘等组成。具有消食化积的功能。主治饮食积滞,腹部胀满,嗳气吐酸,胃中嘈杂不舒,不思饮食等。每次服6~9克,日服2~3次。

2.沉香化滞丸:本品由神曲、麦芽、沉香、木香、香附、砂仁、陈皮、藿香、莪术等组成。具有消食开胃、行气消胀、和胃止呕的功能。主治食积气滞,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每次服6~9克,日服2次。

3.开胸顺气丸:本品由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木香、青皮、乌药、枳实、厚朴、大黄、槟榔、甘草等组成。具有消食、行气、泻下的功能。主治饮食积滞,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大便不通等。每次服6克,日服1~2次。

腹胀吃什么中成药好?——燥湿健脾类中成药

1.香砂养胃丸:本品由苍术、厚朴、陈皮、香附、砂仁、甘草等组成。具有燥湿健脾、行气消胀的功能。适用于湿邪阻滞脾胃,腹胀,食少,便溏,身重,乏力以及舌苔厚腻等。每次服6克,日服2次。

2.香砂枳术丸:由香附、砂仁、枳实、白术等组成。具有燥湿健脾、行气和胃的功能。适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闷,食少,呕吐,便溏,身重,乏力等。每次服6~9克,日服2~3次。

腹胀吃什么中成药好?——行气和胃类中成药

1.木香顺气丸:本品由木香、香附、砂仁、青皮、苍术、厚朴、陈皮、枳壳、槟榔、生姜、甘草等组成。具有行气和胃、疏肝燥湿的功能。适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闷疼痛,呕吐酸水等。每次服6~9克,日服2~3次。

2.越鞠丸:本品由香附、苍术、神曲、川芎、栀子等组成。具有疏肝行气以及燥湿、消食、活血、清热等功能。主要用于肝胃气滞,兼有湿滞、食积,脘腹胀闷,两肋及胃脘胀痛或刺痛,精神抑郁,饮食无味,呕吐酸水等。每次服6~9克,日服2~3次。

腹胀吃什么中成药好?——补气健脾类中成药

1.香砂六君丸:本品由木香、砂仁、党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具有补气健脾、行气消胀的功能。适用于脘腹胀闷,呕恶便溏,气短乏力等。每次服6~9克,日服2~3次。

2.人参健脾丸:本品有人参、白术、陈皮、枳壳、神曲、麦芽、山楂等组成。具有补气健脾、消食开胃的功能。适用于脾胃虚弱,倦怠无力,消化不良,脘腹饱胀,不思饮食,大便稀溏等。每次服9克,日服2次。

有效止胃痛的小妙招

胃寒痛

胃寒痛就是胃部突然疼痛,但是捂热似乎又不那么疼了,因此经常被人忽视。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呕吐现象,那是胃寒的表现。胃子不好,也会导致手脚的冰冷。如果这个时候吃东西再不注意。

胃气痛

胃气痛多因饮食所伤,胃气阻滞引起。证见胃脘胀痛,胸闷痞塞,得嗳气则舒,或伴腹胀,大便困难,脉多弦滑。治宜行气散滞,常用香砂枳术丸。较重者结合用沉箱降气散。胃气痛多由肝气引起,恼怒之后,肝气横逆犯胃,常见胁满胀痛,时有太息。治宜疏肝健脾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或调气散。凡肝气引起的胃痛,经久不愈,极易化火,治宜宣泄苦降,方用化肝煎合左金丸。

男性不育的中医药疗法

(1)属肾阴亏虚型的,宜滋阴补肾,可选用知柏地黄丸、加味地黄丸等。(2)属肾精亏虚型的,宜补肾填精、固涩精关,可服用六味地黄丸、五子地黄丸、五子衍宗丸等。(3)属肝气郁结型的,宜疏肝解郁,可选用逍遥丸、舒肝丸、归芍六君丸等。(4)属痰湿内盛型的,宜燥湿祛痰、健脾和胃,可选用香砂六君丸、加味香砂枳术丸等。(5)属气滞血瘀型的,宜活血化瘀,可选用小腹逐瘀丸、乌金丸等。(6)属命门火衰型的,宜壮肾阳,可选用右归丸、补肾强身片等。

几种诀窍解决癌症患者厌食

第一、患者常常出现早饱现象,不想吃饭,吃完胃胀,甚至打饱嗝,推荐尝试以下中成药的一种:健胃消食片;大山楂丸;加味保和丸;

第二、食欲不佳,口干口苦,肚子常咕噜噜作响,偶尔腹泻,舌有黄苔,多属于脾虚湿盛,可尝试服用中成药:香砂养胃丸;楓廖肠胃康颗粒;

第三、患者不想吃饭却腹胀,食欲不佳伴轻度便秘或者多日不大便,“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可选择服用下列中成药的一种:香砂枳术丸;枳实导滞丸;六味安消胶囊;

第四、患者不想吃饭,体倦乏力,舌白,多属于脾虚,可选择服用以下成药的一种:参苓白术丸;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

枳壳的食用方法

枳壳黄芪鲫鱼汤

功效:健脾补中、升阳益气

主治:胃下垂。症见腹胀痛,饭后加重,平卧减轻,可拌有恶心、呕吐、乏力、头晕、便秘或腹泻等。

材料:鲫鱼300克,黄芪30克,炒枳壳15克

做法:鲫鱼、黄芪、炒枳壳分别用清水洗净,同放入砂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至鱼熟烂,调味供用。

瓜蒌枳壳汤

功效:主治痰郁症。动则喘满气急,痰嗽不出,胸胁痛,脉沉滑。

组成:瓜蒌(去壳)、枳实(麸炒)、桔梗、抚芎、苍术(米泔浸)、香附杏仁(去皮、尖)、片芩(去朽)、贝母(去心)各3克、砂仁1.5克、陈皮3克、木香(另研)1.5克

用法:上锉一剂。加生姜3片,水煎,入竹沥、姜汁少许,肩木香调服。

来源:《万病回春》卷二。

牛肚枳壳砂仁汤

功效:补气健脾、消胀。适用于饮酒过量,灼伤胃络而致酒精性胃炎、不思饮食、食后脘腹胀满不舒,以及胃下垂而属脾胃气虚者。

材料:牛肚250克,炒枳壳12克,砂仁5克,味精、精盐各适量。

做法:将牛肚刮洗干净,切成小块;砂仁捣碎,与炒枳壳一起用细纱布袋装好,扎紧口备用。将药袋与牛肚片同入沙锅,加水适量,先以武火烧沸,后用文火慢炖至肚片熟烂,捞去药袋不用,加入精盐、味精调味即成。

用法:口服每日1——3次,每次150——200毫升。

枳壳玉屏风汤

功效:升提固脱。适用于胃下垂属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者。

组成:黄芪20克,白术、枳壳各15克,防风10克。

做法:上药加水适量煎煮,连煎2次,取药汁200毫升。

用法:每日1剂,早、晚温服。

枳壳祛痰宽胸茶

功效:破气行痰,消积宽中。

主治:咳嗽痰多、胸脘病闷、不思饮食、舌苔厚、脉滑、体实肥胖者。

组成:炒枳壳4克,苏子10克,炙甘草5克。

制法:枳壳切碎,苏子与甘草略杵,放入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盖闷15分钟,代茶分2——3次饮完。每日1剂。

宜忌:老年、虚人忌用。

按语:枳实为全香科植物枸橘、酸橙或香橼的幼果。性味苦寒,能破气、散痞、泻痰、消积。《本草衍义补遗》说:“枳实泻痰,能冲墙倒壁,滑窍泻气。”枳实与枳壳为同一植物。《纲目》指出:“枳实、枳壳,气味功用俱同,上世亦无分别,魏、晋以来,始分实、壳之用。”临床使用,一般破气消积用枳实,利气行痰用枳壳。本方配以苏子,性滑能降肺气,消壅痰,利膈宽肠。炙甘草,扶正益气,能监制前二昧的消伐太过。如一般老年人,体质尚健壮者,枳实改用枳壳,有同样的功效。

前列腺癌疼痛吃什么药 香砂枳术丸

配方:白术、枳实、木香、杀人

用法:每次1丸,以半枝莲、蓬莪术、草河车煎汤送服,每日2次。

功效:此方具有健脾行气的功效,适用于脾虚的前列腺癌疼痛的患者。

四招对症治肠胃不适

治食欲不振的妙招:

乌梅陈皮茶

材料:乌梅3克,陈皮及砂仁各5克。

功效:乌梅可解热生津,镇呕及促进食欲;陈皮理气健脾,助消化;砂仁化湿行气,温脾开胃及止泻。

足三里穴

作用:调理脾胃机能,促食欲,助消化。

位置:膝盖外侧凹陷处往下约四指宽处。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治消化不良的妙招:

藿香白术茶

材料:藿香,白术,柴胡各5克。

功效:藿香缓肠胃痉挛不适;白术补脾胃,益气利湿;柴胡助疏肝理气。

中脘穴

作用:和胃行气,止痛,改善消化不良,胃痛,腹部闷胀感。

位置:肚脐上方4指宽处。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治胀气恶心的妙招:

厚朴半夏饮

材料:厚朴,半夏,茯苓各5克。

功效:厚朴能整肠健胃,袪湿;半夏可除体内湿气;茯苓利水健脾。

丰隆穴

作用:健脾化湿,促代谢,纾解肠胃胀气,打嗝。

位置:膝盖外侧与脚踝连线正中间点。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治排便不顺的妙招:

枳实杏仁

材料:枳实,枳壳,杏仁粉各5克。

功效:枳实入脾,胃,大肠经,能清热通便;枳壳增进肠胃蠕动,行气除胀,杏仁润肠,用于改善肠燥便秘。

水分穴

作用:行气消胀,促代谢,改善便秘。

位置:肚脐正上方约一指宽处。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前列腺癌疼痛吃什么药 这些药方值得收藏

舒肝止痛丸

配方:柴胡、香附、郁金、延胡索、木箱、川楝子、陈皮、当归、白芍、薄荷、生姜、白术、甘草

用法:每次6g,以龙葵、牛膝、草河车煎汤送服,每日服用两次。

功效:此方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作用,对于前列腺癌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作用。

柴胡舒肝丸

配方:柴胡、枳壳、香附、陈皮、川芎、白芍、甘草

用法:每次1次,以牛膝、草河车、土茯苓煎汤送服,每次2次。

功效:此方具有疏肝行气、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肝气不舒的前列腺癌疼痛患者。

香砂枳术丸

配方:白术、枳实、木香、杀人

用法:每次1丸,以半枝莲、蓬莪术、草河车煎汤送服,每日2次。

功效:此方具有健脾行气的功效,适用于脾虚的前列腺癌疼痛的患者。

夏天消化不好怎么办

夏天的天气是比较炎热的,很多人会出现没有食欲,不想吃饭的情况,还有一些人根本就不会感觉到饥饿,其实这都是跟天气有一定关系的,天气炎热,人会变得很烦躁,身体中的水分消耗也比较快,在夏天,很多人的肠胃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好好的进行调理了,那么夏天消化不好怎么办呢?

治食欲不振的妙招:

乌梅陈皮茶

材料:乌梅3克,陈皮及砂仁各5克。

功效:乌梅可解热生津,镇呕及促进食欲;陈皮理气健脾,助消化;砂仁化湿行气,温脾开胃及止泻。

足三里穴

作用:调理脾胃机能,促食欲,助消化。

位置:膝盖外侧凹陷处往下约四指宽处。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治消化不良的妙招:

藿香白术茶

材料:藿香,白术,柴胡各5克。

功效:藿香缓肠胃痉挛不适;白术补脾胃,益气利湿;柴胡助疏肝理气。

中脘穴

作用:和胃行气,止痛,改善消化不良,胃痛,腹部闷胀感。

位置:肚脐上方4指宽处。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治胀气恶心的妙招:

厚朴半夏饮

材料:厚朴,半夏,茯苓各5克。

功效:厚朴能整肠健胃,袪湿;半夏可除体内湿气;茯苓利水健脾。

丰隆穴

作用:健脾化湿,促代谢,纾解肠胃胀气,打嗝。

位置:膝盖外侧与脚踝连线正中间点。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治排便不顺的妙招:

枳实杏仁

材料:枳实,枳壳,杏仁粉各5克。

功效:枳实入脾,胃,大肠经,能清热通便;枳壳增进肠胃蠕动,行气除胀,杏仁润肠,用于改善肠燥便秘。

水分穴

作用:行气消胀,促代谢,改善便秘。

位置:肚脐正上方约一指宽处。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温馨提示:

茶饮做法:可以将药材放入市售茶包或卤包袋,置于保温壶中加500升热水焖泡10分钟,可回冲1-2次,当天喝完,饮用次数不限。

消化不良可以吃什么药

(1)增加食欲药: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6;或口服干酵母片。也可选用中成药如香砂积术丸、人参健脾蜜丸、水丸,保合丸。

(2)助消化药:例如胰酶片、干酵母、乳酶生、胃蛋白酶合剂、多酶片等。中成药选用大山楂丸(冲剂),其可开胃消食,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胀闷。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痛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腹痛、便秘、服胀、腹泻),习惯性便秘者。可口服六味安消散(胶囊)。

(3)胃动力药:常见的吗丁啉片可以增加胃排空速率,对暴饮暴食或老年人因胃肠功能障碍引起的恶心、呕吐有效。

(4)中成药消导剂:消导剂成药一般分为消食导滞剂,消痞化积剂两大类。

①消食导滞剂:适用于伤食停积,消化不良。常用化食中成药如神曲茶、加味保和丸、大山楂丸。因食滞日久兼有脾虚,苔腻微黄,脉象虚弱,治宜消补兼施,健脾养胃,佐以导滞,如香砂养胃丸、香砂枳术丸、香砂平胃颗粒等。

②消痞化积剂: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机壅阻所致的痞满等症。症状可见胸脘痞闷,两胁胀痛,腹中结块,体倦食少等,如木香顺气丸、养胃舒胶囊、六味安消散(胶囊)等。对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炎伴有腹部疼痛可口服气滞胃痛冲剂、胃舒冲剂。

治胃病最好的中成药 香砂枳术扶脾和胃

该药由枳实,白术,香附,枳壳,陈皮,木香,砂仁,山楂,麦芽,六神曲所组成,本方是在二味枳术丸的原方基础上,加入行气消食之品,所以在舒畅气机,快利胸膈, 消胀化滞,开胃进食方面,较二味枳术丸的功效更为完善。它的主要功效是顺气宽胸,扶脾和胃,适宜于因脾胃不和所引起的饮食不振,气滞停食,胸腹胀满,消化不良等症。

怎么排毒清肠简单方法 节后排毒指南

如果平时脾胃功能较好,饮食、大便正常,偶尔一次吃太多,尤其是肉吃得较多引起腹胀时,可选择大山楂丸。不过,孕妇、糖尿病患者应慎用。

如果平时胃肠功能就不好,口苦腹胀,有生痰化热的现象,出现饮食不消、胸闷、嗳气、恶心呕吐、舌苔厚腻发黄,可选择保和丸,可健脾理气、燥湿化痰。值得注意的是,病情好转后要及时停药,或在后期遵医嘱用香砂养胃丸调养。此药孕妇同样忌用。

如果是脾胃虚弱所致的食积,出现食欲不好、嗳腐酸臭等症状,可选择健胃消食片。在此基础上若伴有食欲不振、大便稀软,应选香砂枳术丸,但常感觉烧心、便秘、口苦者不适用。

经中医辨证发现脾胃不和引起的食积胀满,饮食停滞者,可选择复方鸡内金片。但属脾胃虚寒或者脾胃阴虚者均不适用。

中医是如何对症小儿厌食症的

1、脾失健运型

主要症状为面色萎黄、不思饮食,甚至拒食。若强行进食后则会恶心、呕吐、腹胀。患者舌质淡,舌苔白不厚或薄腻。中成药可选用曲麦枳术丸、香砂枳术丸。汤药可选用经验方12克,茯苓9克,白术9克,陈皮9克,枳实6克,神曲9克,麦芽9克,鸡内金6克。水煎服,每日两次。

2、胃阴不足型

主要症状为口干多饮、不思饮食、大便干结,有的小儿皮肤干燥。舌苔多为花剥苔或无舌苔。中成药可选用大补阴丸。汤药可选用经验方9克,麦冬9克,生地9克,沙参9克,石斛9克,玉竹9克,乌梅9克,山药9克,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两次。

3、脾胃气虚型

主要症状为面色白、无光泽,形体瘦弱,除厌食外,若进食稍多,则大便不通或大便溏泻。患者舌质淡,舌苔薄白。中成药可选用启脾丸、小儿健脾丸。汤药可选用经验方9克,茯苓9克,白术9克,山药9克,扁豆9克,砂仁3克,桔梗3克,陈皮6克。水煎服,每日两次。

什么药养胃

健脾养胃的药

一、香砂养胃丸

药物组成:自术、香附、陈皮、藿香、枳实、木香、砂仁、甘草等。

功效:和胃止呕,行气消食。

主治:脾胃虚弱,饮食停滞。症见胃脘作痛,倒饱嘈杂,两胁胀满,呕吐酸水,面色萎黄,四肢倦怠;舌淡苔厚腻者。

用法用量:水丸每服6克,日服3次。颗粒剂(冲、剂)每服1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说明 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大部切除术后见以上症状者,经中医辨证后,皆可使用该药治疗。

二、香砂平胃丸

药物组成:苍术、陈皮、厚朴、甘草、南山楂、麦茅、香附、砂仁等。

功效:健脾燥湿,和胃止呕。

主治:湿浊内停,饮食积滞,胃失和降。症见呕吐恶心,倒饱嘈杂,胸膈胀满,不思饮食,舌苔白而厚腻者。

用法用量:每服6~9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说明 该药最宜治疗脾湿伤食之证,若单纯脾胃虚弱而致的消化不良,则非本药所宜。

三、香砂六君子丸

药物组成:木香、砂仁、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红枣等。

功效:健脾和胃,燥湿化痰。

主治:脾胃虚弱,痰饮内停。症见胸脘胀闷,饮食不消,呕吐泄泻,舌淡苔薄白者。

用量:每服6~9克,日服2~3次,温开水送下。

说明 该药适用于脾虚为主,兼有痰湿、气滞之证者。

四、香砂枳术丸

药物组成:白术、枳实、木香、砂仁等。

功效:健脾和胃,行气宽中。

主治:脾虚食少,宿食不消。症见饮食减少,痰食停留,胸膈胀满,脘腹疼痛,消化不良,舌苔厚腻者。

用法用量:每服6-9克,日服2-3次,空腹温开水送下。

说明 胃下垂、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有上述症状者,经中医辨证后,可用本药治疗。

相关推荐

浅表性炎伴糜烂怎么治呢

目前临床上用于本病的常见中成药有: (1)保和丸 主要成分:六神曲、山楂、法半夏、陈皮、连翘、莱菔子。 功能:消食导滞,和健脾。 主治:饮食停滞脘所致纳差、腹胀、泛酸、嗳气等症。 (2)越鞠丸 主要成分:香附、川芎、栀子、苍术、六神曲。 功能:理气宽中,解郁消胀。 主治:胸脘痞闷、腹中胀满、嗳气吞酸。 (3)香砂六君子丸 主要成分:木香、砂仁、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 功能:健脾和,理气止痛。 主治:胸脘胀闷,呕吐泄泻。 (4)香砂丸 主要成分:砂仁、木香、白术、茯苓、枳实、豆蔻仁、

脂肪肝如何治疗较有效

不和型:症见肝区胀痛,肝脏肿大,脘闷食少,或有恶心,腹胀,舌苔薄白,舌质淡,脉弦。治宜疏肝和,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用柴胡、香附、佛手、枳壳、丹参、枳实、姜黄、郁金、法夏、陈皮、茯苓、厚朴各10克,泽泻、山楂、荷叶各1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中成药可选用调舒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加味左金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沉香化气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肝胆湿热型:症见肝区胀痛,肝脏肿大,脘闷食少,口苦口干,或有恶心,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治宜清热利湿,方用小柴胡汤合

中药治疗腹胀

正常人肠道内存在100毫升~150毫升气体,分布于与结肠部位。当肠道存在过量的气体时,即称为腹胀。 肠内气多所致的腹胀,有可能是食物中纤维素太多,消化不良、吸收功能不好引起肠内的积气太多。不过腹胀常为多种疾病的首发症状,如慢性炎、溃疡、下垂、扩张、肠梗阻、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等肠消化系统的毛病可引起腹胀;心力衰竭、肠系膜动脉硬化症、肠系膜动脉梗死、心绞痛和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亦可反射性地引起腹胀。 中医认为,腹胀之病因以食积停滞、湿阻脾、肝气滞以及脾气虚较

中药减肥方法

常于减肥药品、药收发人要有苡米,茯苓、冬瓜、荷叶、莴笋、豆花、莱菔、蒋白、苦瓜、胡瓜、枸杞子、山楂、昆布等。 1、桑叶10克百合花10克桑果10克天冬10克决松明10克番泻叶10(可依据需求加2-3克) 这是04年我本人用过的方子,只需2块多钱一剂,我抓了五剂(但没完)。因为成效显然,因为拿来跟自己分享用一下。制造办法: 取一大缸,把一剂药倒出来,而后倒入刚刚烧开的水焖多少秒钟就能够了。服用办法: 当,晨昏各至多要一大杯,可用杯子或者乳酪瓶身上照顾一瓶,歇班时。一天泡一剂或者两天泡一剂(假如用量

湿气重如何调理

生活中,不要淋雨,尽量避开潮湿的环境,避免外感湿邪。这样还可以避免脚气、湿疹、下肢溃疡等病症的发生。 如果某段时间潮湿多雨,要注意祛湿。夏秋季节祛湿可以祛湿,湿热体质的人群尤其适合,健脾祛湿:白术50克、茯苓50克,甘草50,枸杞50克,贡菊50克,香橼50克(如是男性不加此药)。 此外,还有清热去湿:银花15克,木棉花30克,槐花10克,火炭母30克,山栀子15克 ,绵茵陈15克,扁豆30克,枳壳15克,山楂15克,藿香10克,蒲公英15克。适合用于肠湿热证:疲倦乏力,昏昏欲睡,口不好,腹胀

消化不良常用药

(1)增加食欲药: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61次10mg,1日3次;或口服干酵母片1次0.5~2g,1日3~4次。也可选用中成药如香砂积术丸1次10g,1日2次。人参健脾蜜丸1次2丸,1日2次;水丸1次4g,1日2次。保合丸1次6g,1日2次。 (2)助消化药:可选用胰酶片、干酵母、乳酶生、蛋白酶合剂、多酶片等。中成药选用大山楂丸(冲剂),其可开消食,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胀闷。口服,蜜丸1次1~2丸,1日1~3丸;冲剂,1次15g,1日3次,小儿酌减。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痛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腹痛

女性夏季什么凉

1、葛根 将鲜葛根切小块,清水5~6碗煎至1碗饮用。具有解肌镇痛,散热祛烦,生津止渴的功效。宜忌:本需明火久煎,一般需水沸后煎1小时以上,若煎煮时间不足,则功效降低。 2、午时 苍术、陈皮、藿香、甘草、防风、连翘、柴胡、前胡、羌活、枳实、山楂、川穹、神曲、白芷、麦芽、桔梗、厚朴、绿、紫苏叶,本是成药,其性状为深棕色块。每次用1~2块,清水2~3碗煎至1碗饮用。能解暑清热,倒滞止渴,开进食。宜忌:本消积滞而行气散结,可增强肠蠕动,孕妇慎用。 3、明目 现代人已离不开电脑,而长时间盯着电脑屏

为什么会感觉

1、寒痛:寒痛证见喜手按热饮,痛时持续,伴 吐清水,寒,手足冷,脉沉迟,舌苔白腻。中焦受寒所致,属实证,治宜温中散寒,方用厚朴温中汤。兼饮食不慎,寒食交阻,疼痛加剧者,酌加神曲、山楂等以 消食滞。寒痛如恶寒或呕吐白沫,宜用桂枝,不宜用紫苏。紫苏行气宽中,可用治脾气滞,胸闷、恶心呕吐等,但偏重于风寒解表,不若桂枝通阳化气,治里虚 寒证最适宜。 2、气痛:气痛多因饮食所伤,气阻滞引起。证见脘胀痛,胸闷痞塞,得嗳气则舒,或伴腹胀,大便困难,脉多弦滑。治宜行气散滞,常 用香砂枳术丸。较重者结合用

健脾祛湿有哪些

1.健脾祛湿 白术50克、茯苓50克,甘草50,枸杞50克,贡菊50克,香橼50克(如是男性不加此药)。 2.清热去湿 银花15克,木棉花30克,槐花10克,火炭母30克,山栀子15克 ,绵茵陈15克,扁豆30克,枳壳15克,山楂15克,藿香10克,蒲公英15克。适合用于肠湿热证:疲倦乏力,昏昏欲睡,口不好,腹胀或痛,口臭,口腔溃疡,牙肉肿痛,或有湿疹,皮肤瘙痒,大便硬或烂,小便黄,舌苔黄厚。

木香顺气丸的功效 木香顺气丸的成分

木香顺气丸的主要组成成分:为木香、砂仁、醋香附、槟榔、甘草、陈皮、厚朴、枳壳(炒)、苍术(炒)、青皮(炒)、生姜等。 分别对应的作用有: 木香、香附:疏肝理气,和中止痛为君药。 厚朴、青皮:行气燥湿,散结消积。 枳壳、槟榔:行气导滞宽中。 陈皮、砂仁:理气化湿和中。 苍术:燥湿健脾,共为臣药。 甘草:甘草为使,调和诸药。 全方配伍,行气化湿,健脾和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