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季节香菜上市
什么季节香菜上市
11月—3月或6—10月。
香菜又叫芫荽、胡荽,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1、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正常情况下,一年内在同一块地最多可以种植三次,香菜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7℃至20℃,如果在每年4月初播种,5月下旬就有收获,到6—10月就可以大量上市,这个时候的香菜比较走俏,价格也较贵,而11月—3月上市的香菜,价格比较稳定。
如何预防宝宝食物中毒
1、一定不要吃来历不明的食物,特别是没有经过检疫部分检查过的牛肉,猪肉,鸡肉等家禽。
2、春季是各种野菜上市的季节,而对于一些来历不明的野菜,特别是茵类食物最好不要贸然食用,否则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3、日常在吃凉拌菜的时候一定要尽量选择新鲜的蔬菜,同时最好是可以用水烫过之后才能进行食用的,否则也引起食物中毒。
农药残留的高危季节和高危蔬菜
1. 高危季节
一般来说,夏季是蔬菜中农药残留量超标的高危季节。这是因为气温高,蔬菜虫害增多,菜农不得不打农药。而且,夏季蔬菜生长快,往往农药还没降解,菜就采收上市了。有些地区夏季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不合格率甚至超过10%。因此,夏季吃蔬菜特别需要防范。
夏季吃蔬菜特别需要防范农药残留。
2. 高危蔬菜
夏季的叶菜类是农药残留量超标的高危品种,以韭菜、青菜、鸡毛菜、芹菜、小白菜、油菜为主,还包括卷心菜、芥菜,等等。这些菜的叶面大,接触农药的面积也大,所以农药残留量相对较高。其中,油菜受农药污染的可能性最大,因为油菜上生长的菜青虫抗药性很强,普通的杀虫剂难以将其杀死,有的菜农为了尽快杀虫,会选择国家禁止使用的高毒农药。此外,对于鸡毛菜等生长期短的蔬菜,菜农往往在喷洒农药后不多久就采收上市。因此,对这类蔬菜最好“敬而远之”。
净菜市场发展的大环境改善
净菜上市,不仅能为城市减少20%的蔬菜垃圾,还能为农村增加数量可观的有机肥料,同时还能满足人们对蔬菜购买优质、新鲜和对其食用安全性、方便性越来越高的要求。
1、生产源头有待优先“净化”。净菜上市的源头在田间地头。要实现净菜上市,就必须优先“净化”生产源头。目前,蔬菜基地外运的蔬菜大多是“毛菜”,枯叶不除、拖泥带水。不但卖不上高价,而且还把蔬菜垃圾带进城里。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逐步提高。蔬菜的需求量逐步增大,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净菜上市成为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大葱为例,从市场买一公斤大葱,剥皮,去叶,削根,真正能吃上的只有半公斤。山东章丘年产5亿公斤,一半流向城市,就是2.5亿公斤,生活垃圾就增加1亿公斤。城市需要大量资金去清理,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力每活干,只是缺乏政策引导和行政干预。如果把进城蔬菜都加工成净菜,既降低运输成本,又减少城市垃圾,增加农民收入,真可谓一举三得。
据资料,广西北海市的经验值得借鉴。当地政府支持并由农业等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净菜上市的质量规格标准及其相关规定,向农民、市民宣传净菜上市的目的、意义、标准和政策规定。要求所有蔬菜经营网点、批发交易市场、农贸市场、超市、街巷及流动菜摊都要试行净菜上市。政府职能部门指导和引导蔬菜生产者和经营者以净菜进入市场,对不符合质量规格要求的,允许就地整理、加工后进入市场销售。
2、加工企业有待增强增大。净菜上市,说来容易做来难。目前,我国净菜上市尚没形成大气候。原因一是价格比普通毛菜贵一些,人们没有形成消费习惯;二是加工企业少,加工能力不够。“净菜加工配送前期投入很大,没有政府补贴,没有一个企业做得下去。”这是安达市一位蔬菜加工企业老板的感受。如何培育净菜加工企业?浙江省舟山市的成功做法是,政府拿出了“真金白银”,对于企业新建的净菜采摘、清洗、分拣、包装、装卸等设施,购置的净菜冷藏车、冷藏柜,政府按其购置价格的30%给予一次性补贴;企业购置净菜冷贮冷藏设备设施,按总库容给予4万元至15万元的补贴。同时,还有“以奖代补”政策:年净菜销售总额在500万元至3000万元以上,政府还给予5万元至15万元的奖励。
3、一级市场尚少大众市场有待规范。如何让净菜进入普通市场?还是拿广西北海市的做法说事。他们在试点试销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全面推行。凡市区所有蔬菜经营网点、批发交易市场、农贸市场、超级市场、街巷及流动菜摊全面实行净菜上市,经营者必须严格按照净菜质量规格要求进行蔬菜营销活动。学校幼儿园、工矿企业食堂、宾馆酒店、政府机关食堂率先采购食用标准净菜,以推动城市净菜上市销售乃至全面带动城乡市场实现净菜上市销售。
4、质量追溯制度有待普及。望奎县“龙娃”公司在绿色蔬菜生产过程中,从选种、到翻地、到管理、到收获,全部实行可追溯管理制度,客户无论在那里购买他们的产品,只要用智能手机扫一下包装袋上的二维码,就能了解到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虽然价格高于市场五六倍,但顾客买得放心、吃得也放心,所以能全国热销。然而,像“龙娃”这样蔬菜生产全部实行可追溯管理制度的企业在绥化还是凤毛麟角。
近年来,我国着力打造从耕种到收获、从仓储到运输、从集市到居民餐桌的全程零污染、全程标准化、全程可追溯的三大安全体系,努力实现蔬菜从播种到卖出的全程质量监控,但覆盖面尚没普及。在这个环节上,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对未经农残等安全检测或不是从无公害蔬菜基地生产认证的蔬菜一律不准进入市场,对生产菜农、企业实施发证认证制度,建立健全质量监督和追溯机制。
什么季节香菜上市 吃香菜有哪些好处
香菜里面含有多种挥发油,因此气味辛香,有开胃的作用,可以增加食欲,适用于不思饮食的人。
香菜的特殊香味可以刺激汗腺分泌,能促使机体发汗、透疹,出汗少的人可以适量食用。
香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还含有一定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有助于食物消化,因此香菜有助消化的作用。
什么季节香菜上市 吃香菜的禁忌
1、香菜辛香升散,服用补药期间不宜食用,以免降低补药疗效。
2、香菜性温、味辛,不宜过量食用,以免耗气伤身。
石榴上市的季节是几月
9-10月。
石榴一般是5-7月开花,9-10月成熟,也有早的石榴8月就可以吃了,石榴成熟后变成大型而多室、多子的浆果,每室内有多颗棱角石榴籽,一端较大,有时由多数种子粘连成块状,石榴籽汁多饱满,口味甜中带酸,其外种皮干缩于种子表面,颜色呈黄红色至暗褐色,有粘性,味甜,内种皮亚骨质,颜色呈淡红棕色,质地较硬。
香菜放冰箱里怎么保鲜
将香菜清洗干净后,切除根部,放入干净的容器中,倒入清水,然后在香菜上套上保鲜袋,放入冰箱即可,每日换一次水。
将香菜上的黄叶择去,用清水洗净后切成小段,装入保鲜盒中,盖好盖子,放入冰箱冷藏即可。
枇杷什么季节上市
几乎全年都有新鲜枇杷上市。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纬度不一样,因为枇杷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几乎一年四季都会有新鲜的枇杷成熟上市,4-5月份是南方大部分地区枇杷成熟的时候,这时候的枇杷品种比其他季节要更多一些。
香椿什么时候上市
春天的时候上市。
香椿就是人们常说的香椿芽,一般在每年清明节前开始发芽,到谷雨前后就可以采摘食用,这时候的香椿是营养最高的,口感最好的。
香椿属于春季的应季蔬菜,每年3-4月份,是香椿的最佳食用时间,所以说香椿是春天的时候上市的。
清明节气吃什么食物养生
时令蔬果即可。
清明节的时候有很多蔬菜和水果新鲜上市,从顺应季节变化的角度来说,按照季节吃是比较恰当的,春天常见的蔬菜有:香椿、韭菜、荠菜、菠菜等,常见的水果有:枇杷、芒果、草莓、车厘子、桑葚等。
放心吃的反季节蔬菜
按常理,番茄、黄瓜冬天难挂果,现在却一年四季都有得卖。反季节蔬菜越来越频繁出现在餐桌上。然而,因在非正常季节上市,这些菜一直被部分市民误解打了激素,认为口感不好、食用不安全。对此,武汉市农业局蔬菜专家指出,反季节蔬菜也可放心吃。
反季蔬菜有两个“出生地”
到底什么是反季节蔬菜?武汉市农业局蔬菜处王启发透露,简单地说,就是不是在正常季节成熟的蔬菜。它一般分两种:一种是本地出产的“反季节蔬菜”,如八九月份上市的藜蒿,因为提前上市,必须采用温室、大棚等来栽培,人为控制蔬菜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水分等,口感跟时令蔬菜差别不大。
另有些蔬菜,比如冬季吃到的番茄、黄瓜、苦瓜等果类蔬菜,本地不能生长,或者种植成本过高,一般都从气温较高、适宜种植的南方调运。这些蔬菜从外地运到本地销售,也称为反季节蔬菜。
叶菜不便反季种植
土豆、苦瓜、丝瓜、番茄……王启发指出,除了叶子蔬菜,其它蔬菜都可是反季节的。这跟种植成本密切相关。
叶菜生长周期短,一般从播种到成熟,只需一个月,盖一次大棚的费用在千元左右,这样使用一次非常不划算。相比之下,有些果类蔬菜,生长周期一般从11月到次年的4月底,周期长,盖一次大棚,可使用半年,成本低些。
反季蔬菜淡化淡旺季
20年前,武汉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蔬菜供应淡季。其中,三四月为春淡期,八九月是秋淡期。那时,市场上供应的蔬菜品种非常少,只有大白菜、包菜、萝卜等十来个常规品种。
香菜放冰箱里怎么保鲜
换水保存
将香菜清洗干净后,切除根部,放入干净的容器中,倒入清水,然后在香菜上套上保鲜袋,放入冰箱即可,每日换一次水。
切碎保存
将香菜上的黄叶择去,用清水洗净后切成小段,装入保鲜盒中,盖好盖子,放入冰箱冷藏即可。
反季节香菇栽培技术
提升香菇栽培效益的方法
反向入市,智取季节价差效益〉
香菇生产常规多为秋栽,产菇秋、冬、春。此时与日本、韩国产菇期碰场,大量菇品进入国际市场,一时产品处于饱和状态,导致价格下降。而夏季高温,香菇货源缺,一般价位都上浮10—20%,尤其保鲜菇出口每千克收购价都在6—8元,高时超过10元,比常规提高1—2倍价值。因此可安排占总生产量的20%,进行反季节栽培,产品反向入市。凡具有自然气温适于反季节栽培条件的山区,可建立生产基地,并采用程控微喷设备,改善菇棚环境的温度、湿度,提高产量,获取较好效益。
集约化培育花菇,巧获品位效益〉
改变常规的露地摆袋培育普通商品菇的栽培法,采取高棚多架层,集约化立体培育花菇。正常年景花菇干品的价位每千克均在45—60元,比普通商品菇干品价值高68—95%,优质天麻花菇价值高于普通菇1—2倍。同样原料,同样场地,只是培育管理方式不同,产品价差成倍,而且节省用地60%,这是一种提高品位价值效益的手段。花菇培育应推广双套袋新技术,内衬特制薄型塑料袋,菇蕾顶膜自破,免法割膜工序,产品卫生,也免损伤,这是一项改革,有利省工,提高花菇品质的新技术。
组合栽培,争取综合效益〉
推广菇粮套种,如东北玉米地种香菇,取得粮菇双丰收;林果地间种,葡萄架下栽培,浙江庆元菇棚四周种滕本药材瓜蒌,都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香菇与灵芝交替栽培,北方利用大棚秋冬种平菇、金针菇,夏季6—9月安装水温空气调控器,培育香菇等。通过组合栽培发挥菇地和空间作用,提高综合效益。
实施绿色工程,创造品牌效益〉
“崇尚自然,向往绿色”成为现代消费新潮。但现有绿色食品在市场占有率不足5%,而“绿标”商品的价位比一般产品高出1倍以上。香菇本来是绿色食品,但现有生产程序尚未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的要求。因此要从原料选择、培养基制作、接种培养、出菇管理、采收加工全程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要求进行标准化操作,并实行全程技术监控,提高产品安全性。使香菇产品顺利跨越国际市场设置的“三道门槛”(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病源微生物)。主产区要从这方面入手,积极创造条件,实现绿色产品,争取更佳的经济效益。
严格把关降低消耗,提高管理效益〉
现有成本增大原因之一是菌袋成品率不高。有的产区从接种发菌到菌袋下田脱袋排场,成品率不足85%,使成本增加15%;另一方面灭菌灶结构不合理,燃料浪费。提高菌袋成品率,主要把好“四关”。首先原料关:要求新鲜无霉变,树木宜冬季砍伐养分好,强调晒干后加工;配料含水量超标。其二,料袋灭菌关:推广节能高效灭菌灶,有利节省燃料,提高灭菌效果。第三,接种关:严格无菌操作,防止“病从口入”。第四,养菌关:培养室要求达到清毒彻底,干燥、避光、适温、通风,及时检查处理污染袋。
认真加工分级,增加产品档次效益〉
产品加工技术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价位和效益。要全面实行机械脱水烘干,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加工,要求产品“四无”(菇体无烤焦、朵型无破损、干度无欠标、品质无含硫)和“三达标”(感观标准、理化标准、卫生标准)。推广使用机械分级筛选机,使产品等级规格化,提高档次效益。此外,有条件的基地村和专业合作社,可直接与出口商和超市挂钩,实行订单供货,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争取直销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