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和什么一起吃最好
芡实和什么一起吃最好
芡实与瘦肉同炖共食,对解除神经痛、头痛、关节痛、腰腿痛等虚弱症状有很大的好处。
芡实、粳米煮粥食用,具有利耳目、补肾、固精的功效,适用于耳目不聪、遗精泄泻、体倦头昏等病症。
芡实、龙眼肉与糯米同煮粥,有益精强志、聪耳明目、通五脏、润颜色之功效。
芡实、红枣、花生煮汤食用,具有易消化、营养高、能调补脾胃、益气养血等功用,对体虚者、脾胃虚弱的产妇、贫血者、气短者具有良好功效。
芡实怎么吃效果最好 芡实煮老鸭
材料:老鸭900克,芡实200克。葱,生姜,食盐,料酒,味精各适量。
做法:
1.芡实洗净,用清水泡软。
2.老鸭宰杀,去毛和内脏,洗净血水,将芡实放入鸭腹内。
3.将老鸭放入锅中,加水适量,锅置大火上烧沸。
4.放入生姜,葱,料酒,改用小火炖约2小时,至鸭肉炖烂。
5.加食盐,味精后吃肉喝汤。
好处:益脾养胃,健脾利水,固肾涩精,适宜于脾虚水肿,肾虚遗精等症调理。
不熟的石榴吃了怎么办
其实吃了也是没什么问题的,主要是生的石榴味道也不是太好,不过可以吃。最好的还是放着熟了吃最好。石榴在秋季吃的还是很多的。
芡实去湿气吗 芡实怎样吃祛湿最好
原料
芡实40克,薏米40克,粳米120克,水适量,盐少许。
做法
1.把粳米、薏米淘洗干净,把芡实捣碎备用;
2.将加工过的粳米、薏米、芡实倒入锅中,加水适量;
3.用武火煮20分钟后,改为文火再熬煮1个小时,以适量的盐调味即可。
原料:芡实、茯苓各15克,大米适量。
1.将芡实粉、茯苓磨粉状,一同放入碗内,用温水调成糊;
2.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3.锅中加入约1200毫升冷水,将粳米放入,用旺火烧沸;
4.缓缓倒入芡实茯苓糊,搅拌均匀,改用小火熬煮;
5.见米烂粥成时,下入盐调好味,稍焖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芡实怎么吃效果最好 白果芡实粥
材料:芡实30克,白果30克,糯米50克,食盐适量。
做法:
1.白果洗净,去壳去衣。
2.芡实洗净,用水浸泡至软。
3.糯米淘洗干净,稍浸泡。
4.将芡实,白果与糯米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以大火熬煮。
5.待粥沸腾后转小火煮烂,加食盐调味即可。
好处:补脾止泻,利湿健中。
芡实整个好还是弄碎好 芡实怎么吃最好
山药薏米芡实粥
食材:山药、薏苡仁、芡实各30克,莲子肉15克,大枣10枚,小米适量,白糖少许。
做法:
1.山药切细,莲子去芯,红枣去核。
2.淘洗干净后与小米共煮成粥,粥煮熟后加白糖调匀即成。
3.可空腹食用,每日2次。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祛湿、滋养强壮。
芡实吃多了会发胖吗 芡实什么时候吃最好
并没有具体的规定。
芡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食用之后可以为人体补充多种营养物质,有助于人体组织器官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对于芡实什么时候吃最好并没有具体规定,一天当中任意时间段都是可以的,建议可以选择个人方便的时间来进行食用。
但是因为芡实中淀粉含量较多,比较难消化,而晚上又是相对肠胃蠕动较慢的时候,因此对于一些肠胃功能比较虚弱的人群来说建议最好是不要太晚食用。
芡实如何去皮 去皮芡实怎么吃最好
原料
红豆30克,芡实30克,莲子20克,粳米100克,水适量。
做法
1.芡实提前浸泡
2.红豆、莲子、红枣洗净与芡实一起入沙煲加水、红糖炖四个小时。
原料:芡实、茯苓各15克,大米适量。
1.将芡实粉、茯苓磨粉状,一同放入碗内,用温水调成糊;
2.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3.锅中加入约1200毫升冷水,将粳米放入,用旺火烧沸;
4.缓缓倒入芡实茯苓糊,搅拌均匀,改用小火熬煮;
5.见米烂粥成时,下入盐调好味,稍焖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原料
莲子(去心)100克,芡实100克,鲜荷叶50克,糯米50克。
做法
1.糯米、芡实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二三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2.莲子洗净,用冷水浸泡回软,除去莲心;
3.锅中加入约2000亳升冷水,将莲子、芡实、糯米放入,先用旺火烧沸;
4.再改用小火熬煮成粥,下冰糖调好味,再稍焖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芡实怎么吃效果最好 芡实桂花汤丸
食材:干桂花5g,鲜鸡头米(芡实)250g,糯米粉150g,甜豆沙100g,冰糖适量。
做法:
1、糯米粉放入容器中,一边搅拌,一边缓缓加入适量热水,将糯米粉和成一个柔软的面团。
2、将糯米面团分成每个10g的小份,在每份小面团中间按一个深坑,填入甜豆沙馅,然后封口。
3、瓦煲中放入1500ml水,放入鲜鸡头米和干桂花,用大火烧至沸腾,然后放入汤丸煮至汤丸飘起并稍稍膨大,调入冰糖即可。
不熟的石榴吃了会怎样
其实吃了也是没什么问题的,主要是生的石榴味道也不是太好,不过可以吃。最好的还是放着熟了吃最好。
石榴虽然说也含有很多水分,但是石榴中含有大量的多糖,可能会吸收肠道内的一些水分,会对肠道有收敛的作用,所以吃多了是很容易上火的,容易上火的人也最好少吃石榴,吃多了可能会引起急性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