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黄皮栽培要点
石黄皮栽培要点
栽培土壤用壤土、腐叶土各4份、砂2份混合。作吊篮栽培时可用腐叶土和蛭石等量混合作培养土。肾蕨根系分布较浅、具有一定的气生性,因此培养土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盆土一般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加少量园土混合,亦可加入细沙和蛭石以增加透水性。作吊篮栽培时可用腐叶土和蛭石等量混合作培养土,重量较轻,适宜悬垂。家庭盆栽时,为了保持土壤的湿润,可向培养土中混入一些水苔、泥炭藓等,这对肾蕨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
折叠 温度
肾蕨不耐严寒,冬季应做好保暖工作,保持温度在5℃以上,就不会受到冻害;温度8℃以上时还能缓慢生长,但也不宜置于靠近热源的地方,否则往往会由于温度高而引起过旺生长影响整体株型。冬季栽培,应特别注意防止夜间霜冻及冷风吹袭。肾蕨也怕酷暑,夏季气温高,蒸腾剧烈,必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并不断地向植株喷水,这样也可使叶色更加嫩绿。夏季,在充分浇水、喷水的情况下,肾蕨在气温30℃-35℃时还能够正常生长。春、秋季气温适宜,是肾蕨生长的旺盛时期,应注意通风良好,同时经常转盆,以防生长偏向一侧。
折叠 光照
肾蕨比较耐荫,只要能受到散射光的照射,便可较长时间地置于室内陈设观赏,几乎不需专门给它照光。栽培中,当光照过强时,常会造成肾蕨叶片干枯、凋萎、脱落。家庭栽培,要特别避免长期在室内放置的肾蕨突然遇到强光照射,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很短的时间,也会导致叶片失水,萎蔫,叶缘枯焦,叶片枯黄,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虽然肾蕨是较为耐荫的植物,但长期荫蔽不见光,也会导致生长柔弱,叶色变淡,叶片脱落,同时由于叶片伸长而改变其原有的姿态,造成生长不整齐,观赏性变差。因此,在室内陈设时,为了保持植株长期具有良好的观赏效果,应注意使之定期见光,春、秋两季可在早晚略微照光,每天保证4个小时的光照,冬季可将肾蕨置于窗前能见到阳光的地方;夏季光照强,肾蕨可一直置于室内能见到散射光的地方即可。
折叠 施肥
作为蕨类植物,肾蕨不开花不结实,养分消耗不多,对肥分的要求比较微薄,但栽培中也应注意定期施肥。肾蕨的施肥以氮肥为主,在春、秋季生长旺盛期,每半月至1个月施1次稀薄饼肥水,或以氮为主的有机液肥或无机复合液肥,肥料一定要稀薄,不可过浓,否则极易造成肥害。适量的施肥能够保持叶色的持久翠绿,使植株充满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肾蕨的叶色相对其它观叶植物较浅,这是它本身正常的表现,而并非营养缺乏,栽培中,有人总认为这是养分缺乏而一味地去施肥,结果是叶色有了一定的改善,却造成植株生长柔弱、叶片过长而影响整体姿态,这一点需要注意。
子孙球栽培要点
子孙球的栽培技术栽培要点
子孙球栽培土用草炭土、炉渣等量混合,另外加入少量石灰。四季保持盆土干燥,高温季节注意通风和适当遮荫,冬季温度维持在5℃以上。
栽培管理
盆栽子孙球用土可用等份的草炭、腐叶土、粗砂,另加少量石灰质材料配成。栽培中易受红蜘蛛危害,严重时球体表皮全部很快变为铁锈色,因而栽培地点要通风良好。
四季保持盆土干燥,高温季节注意通风和适当遮荫,冬季温度维持在5℃以上。夏季应予遮荫。生长期应充分浇水,注意不要从顶部淋水,以防球顶部积水引起腐烂。
球体表皮嫩,刺短而细软,常遭蛞蝓、蜗牛等啃食,要注意防治。植株根较粗但较少,盆栽条件下根部吸收不理想,茎基部很易萎缩发黄,宜用仔球嫁接或扦插,取代衰老的母株。
家庭栽培
家庭栽培子孙球可放在南阳台或南窗台,若过于荫蔽会使球细长,开花稀少甚至不开花,即是盛夏也不必遮光,但要通风良好。
保持盆土湿润而不积水,浇水时不要从球顶淋水,以免水积存在球体顶部的 “小坑”内,造成腐烂。每月施一次“低氮,高磷钾”的复合肥。冬季移至室内光线明亮处,维持8至10度的温度。节制浇水,使植株休眠,以使来年多开花。
金瓜的栽培要点
观赏南瓜如拳头大小,形态有的像葫芦,有的像苦瓜,有的像雪梨,外形奇特可爱。颜色有金色、白色、条纹彩色,既可观赏又可食用。其栽培技术如下:
青菜有哪些种类
青菜按其叶柄颜色不同有白梗菜和青梗菜两种。白梗菜,叶绿色,叶柄白色,直立,质地脆嫩,苦味小而略带甜味。青梗菜,叶绿色,叶柄淡绿色,扁平微凹,肥壮直立,植侏矮小,叶片肥厚。质地脆嫩,略有苦味。
我们经常吃的青菜种类有:生菜、油麦菜、空心菜、皇帝菜、白苋菜、紫苋菜、菜心、奶白菜、包菜、春菜、雪里红、菠菜、娃娃菜、香菜、花菜、耶菜、豆苗等。
人们经常吃的三种青菜
小白菜
特征特性:耐热小白菜新品种。优质的高品菜。
栽培要点:春夏季可作菜秧栽培,移栽栽培每亩产量可达1500~2000公斤。
适宜范围:在全市范围内种植。
苏州青
特征特性:植株直立,较矮。叶色深绿,叶面光滑,有光泽,叶柄绿色。
栽培要点:春夏季可作菜秧栽培上市,秋季育苗移栽可长大菜上市。
适宜范围:在全市范围内种植。
矮脚青
特征特性:株高29.5厘米,株型直立,叶椭圆型,叶色黄绿。
栽培要点:夏季可作菜秧栽培。
适宜范围:在全市范围内种植
清热除烦,行气祛瘀,消肿散结,通利胃肠。主治肺热咳嗽,身热,口渴,胸闷,心烦,食少便秘腹胀等病症。
蚕豆的栽培要点
原产里海南部至非洲北部,公元一世纪时始由欧洲传入我国,现我国南方各地广为栽培。
种子供食用;茎、叶富含氮素,为良好的冬季绿肥;江苏除徐州、淮阴专区外广为栽种;花、果荚、种壳、种子及叶均可入药,有止血、利尿、解毒、消肿的功用。为蜜源植物。
蚕豆在我国各地都有种植,是重要的粮、菜、肥兼用型作物。主要用于稻、麦田套种和中耕作物行间间种,摘青嫩荚果做蔬菜或收子食用,茎杆翻压作绿肥。主要的优良品种有四川青胡豆、南翔白皮、兴宁、莆田、等。蚕豆适合于较温暖而略湿润的气候,需水较多,但又不能受渍,耐寒性较差,也不耐高温和干旱。
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左右,适于多种土壤栽培,以耕层有机质含量高,排水良好的粘质壤土或比较肥沃的砂质壤土最好;在pH值6~8之间的土壤上可生长良好,所以可广泛适应我国各地的红壤水稻土、紫色土以及滨海的盐碱地水稻田生长。
播种可采用条播、点播等方法,一般行距33厘米左右,株距为12~18厘米。降雨量大的地区,最好采用深沟高畦。南方稻田种植冬蚕豆时,应在水稻收割后抢时播种,长江沿岸播种时间为寒露到霜降之间,华南双季稻地区在小雪前后。北方一般在春季解冻之后抓紧时间播种。播种量每亩在8~10公斤。播种前也应施用磷肥和有机肥。
栽培要点
(1) 选好茬口与地块:蚕豆忌连作。连作使植株生育不育。根瘤菌数目少,活性低,结荚少,易发病,种蚕豆就实行至少3年以上的轮作。蚕豆适应稍粘重而湿润的土壤,但是栽培在土层深厚、肥沃的粘壤土或砂壤土上为好。
(2) 适期播种:蚕豆耐寒,可于2月下旬至3月中旬播种。播种前深翻土壤并适当施基肥,做成1米宽的平畦。每畦种两行,在畦内挖穴,穴深6-9厘米,穴距20厘米左右,每穴点播种子2-3粒,搂平畦面。
(3) 追肥浇水:播种后1-2天要充分供水,可促进早发芽、早齐苗。幼苗生长达3-4片真叶时,应适量追施束效氮肥,生长期间要分期追施磷、钾肥。开花结荚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或硼、钼、镁、铜等微量元素,可减少落花落荚,促进种子发育,提高产量。蚕豆生长初期以中耕为主,增加土壤的保水和通透性。从现蕾开花开始,应保持土壤湿润。开花结荚期缺水易落花落荚,豆粒不饱满。
(4) 中耕与整枝:蚕豆出苗后应及进查苗补缺。苗期要进行多次中耕除草,结合松土将土培到植株根部,以防倒伏。蚕豆的分枝能力很强,后期的分枝结荚少,且易造成田间郁闭,生产上应及进掰除多余的侧枝和及时摘除生长点,减少养分消耗,提高结荚率,促进豆粒饱满,成熟一致。
(5) 适时采收:采收蚕豆嫩荚,可分次采收,采收自下而上,每7-8天一次,采收老熟的种子,可在蚕豆叶片凋落,中下部豆荚充分成熟时收获,晒干脱粒贮藏。
扁豆栽培要点
1.环境条件。种子适宜发芽温度为22——23摄氏度。植株能耐35摄氏度左右高温,根系发达强大、耐旱力强,对土适应性广,在排水良好而肥沃的沙质土壤或壤土种植能显著增产。
2.走架栽培。扁豆一般直播,整地施肥等与四季豆(架刀豆)相同。畦宽133厘米,高10——15厘米,沟宽50厘米,每畦种植两行。行距70——80厘米,株距50厘米。露地栽培4月上、中旬直播,每穴播种3——4粒,覆土3——4粒,每亩需种量约3.5——4公斤。出苗后匀苗,每穴苗2株。匀苗后,每亩追施人粪500公斤。蔓长35厘米时搭人字架,引蔓上架。结果期追肥两次,每次人粪尿500公斤。中耕、除草与四季豆相同。
3.不设支架栽培。早熟品种不设支架栽培。先整地、施基肥,做成畦,塑料棚冷床育苗,苗期30天,4月中、下旬定植,行、株距各为40厘米,每穴栽苗4株。当株高50厘米时,留40厘米摘心,使其生侧枝,当侧枝的叶腋生出次侧枝后再行摘心,连续4次。采收后,见生出嫩枝仍可继续摘心。使植株呈丛生状,采收期在7月上旬,亩产800——1000公斤。
提子的栽培要点
(1)栽植要求春植比秋植成活率高,以2月上旬-下旬为栽植时期。
栽植密度因不同的整形方式而有所不同,一般株行距1米×3米。栽植前要施足底肥,如:每株施腐熟有机肥40多千克,过磷酸钙3千克,硫酸钾0.2千克等。
(2)肥水管理刚栽植时,要灌足水,使土壤湿润。在生长期遇干旱,要及时灌水。园地积水,要及时排除,以免霉根。10月下旬-11月上旬,要施足基肥。全年追肥8次左右,即:在新梢20厘米左右时,用人粪尿或尿素作第1次追肥;以后每隔半个月左右追肥1次。8月上旬后的2-3次追肥中,要加施磷、钾肥。
(3)病虫害防治萌芽前,喷1次石硫合剂(波美3-5度)加五氯酚钠(200-300倍)混合液,消灭越冬病源。第1片叶展开后,喷射石硫合剂或其他杀菌剂防治。以后每隔10天左右,喷药1次。发现害虫,要及时防治。
(4)适时采收提子果大、穗大,要做到熟一穗,采一穗,适时分批采收。
芸豆的栽培要点
1、 芸豆忌与豆科作物连作
连作问题是很多作物都比较忌讳的问题,芸豆属于豆科作物,同样也不适合与豆科作物连作。一般情况下,不适合连作的作物如果连作都会影响产量,芸豆如果与豆科作物连作会导致病虫害问题更加严重,不利于芸豆生长,也增加了芸豆患病害的几率。另外豆类作物要摄取氮素养分,而这些氮素30%要从土壤中获取,70%左右的根瘤菌从空气中固定而来,所以我们要考虑芸豆栽培过程中与其共生的根瘤菌的活动条件。
2、 不宜移植,宜直播,尽量浅播,同时注意不要干播
芸豆属于根系比较发达的作物,其具有发达的主根,主根入土长度可以达到70厘米以上,侧根也可以达到60厘米左右,因此芸豆的植株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抗干旱作用。了解芸豆植物特性的人都了解,在芸豆的根上具有根瘤,根瘤是用来固氮的。芸豆的根系虽然发达,但是它的再生能力不强,一旦受到伤害,将会影响到植株的生长,所以在栽培上最好多行直播,尽量避免芸豆的根系受到伤害,以免造成植物发育不良,影响芸豆的产量和质量。有的农民为了芸豆提早上市,可以采取移栽,但最好用营养钵育苗,而且苗龄期不宜太长,因为如果苗期过长,芸豆苗会长得比较大,由于营养钵空间有限,芸豆苗在长得比较大的情况下再进行移植,会伤害到植株根部,从而影响到植株的生长。芸豆种子在发芽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氧气和水分,如果干种子播种,为满足水分供给而播种较深,则不能满足氧气的供给。如果为满足氧气的供应而浅播,则往往因土壤表层缺墒,不能满足水分供给。
所以芸豆不宜移植,宜直播,尽量浅播,同时注意不要干播。
3、 防止芸豆落花落荚
防止落花落荚先从芸豆的生长习性入手,首先就是要防高温,同时也要想办法克服空气干燥的环境气侯。温度上限最好控制在25℃,最低温度不要低于15℃,空气相对湿度要维持在80%左右,不要低于70%,在这种气候环境条件下对花芽分化及豆荚生长比较有利。除了温度的有效把控以外,我们也要随时关注天气的变化,尤其是在阴雨天气到来之前,严格的说阴雨天气的前一天就不要浇水了,阴雨天到来之后,如果持续阴雨天气,几天后芸豆再见到光时,就应该适当浇水了,为的是保持空间有一定的湿度,避免蒸腾量突然加大而使叶片失水萎蔫,同时对花粉发育也很有好处。最后注意营养的供给、病虫害的防治和及时采收。
刺角瓜栽培要点
露地,大棚,温室栽培;温室及大棚栽培时需要媒介进行授粉。此植株为雌雄同株植物,雄花一般先于雌花几天开放。
立架栽培一般栽种600-700株/亩,从播种到采收约3个半月-4个月,种子发芽温度应控制在20-35℃,种子在育苗盘里发芽,长到二片叶时进行移栽。露地栽培时,春季移栽温度需达到15℃以上。温室条件下可在初秋进行种植。
在第一个花期之前一周浇两次水,补充水份蒸发量的40%,第一花期之后补充水份蒸发量的80%
石黄皮瘦肉汤
广东有一种生草药石黄皮颇受主妇欢迎,由于其外形与黄皮有点相似,又喜生长在林下石隙中,故名石黄皮记得那天路过市场时看到有人在卖用来煲汤的山药,其中有一种很眼熟,即是石黄皮。石黄皮是一种厥类,长在湿阴的石缝中。在山上,如果石缝里有一层浅浅的泥土,一般都会长几株石黄皮,常用手轻轻一拔,就可以把石黄皮拔出来。
小时候去山间玩,渴了常到石缝里挖石黄皮来解渴。石黄皮表面有一层柔软的毛剌,用手轻轻一擦就可以擦掉。我们一挖就挖很多然后放到水里一一把泥巴和毛剌洗掉就放进嘴里吃起来了。石黄皮吃起来有一种清鲜而脆的味道,没长熟的会有淡淡的涩味。
今天见到这些广告才知道原来石黄皮还可以用来煲汤,而且有很多种功效,因热而咳时可以煲廋肉汤喝,小孩疳积、无胃时煲田鸡汤喝。
这些山药对于没有太多抵抗力的小孩来说是比较安全的。
石黄皮瘦肉汤的做法
材料:
石黄皮半斤 、蜜枣5粒、果皮1片、瘦肉8两(四人份量)
做法
1、石黄皮洗净,拍扁,果皮浸软刮去瓤,备用。
2、锅内注入适量清水,将所有材料同放入锅内,以慢火煲三小时即可。
小儿开胃粥
可用鮮石黄皮一兩,粳米一兩(粳米最好先行炒香),与石黄皮同煮成稀粥,随量食用.或煲田鸡(田鸡2到3两一个)或瘦肉煲粥食用。
咽喉肿痛、咽喉炎、扁桃体炎
按个人食量;一斤分三次左右,放入适量冰糖煲2到3个钟即可。
预防黄疸肝炎、大小三阳:每斤分3到4次,煲红糖食用。
猪鼻汤:偶有流鼻血、鼻炎,每次猪鼻一个,石黄皮3两,文火煲3个钟
虎舌红栽培要点
【选地】:宜选用排水良好,富含钙质的沙壤土。盆栽土壤以腐叶土、泥炭和砂的混合土壤为宜。
【浇水】:定植时浇足定根水,平时应尽量保持土壤湿润。夏季需充足水分,冬季需干燥
【施肥】:定植时,可施用复合肥作基肥,以50kg/亩为宜,深翻入土壤中,盆栽用复合肥配制营养土,追肥可用0.1%的尿素溶液,开花结果期追施0.1%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应依据生长季节,区分挂果苗和未挂果苗的不同进行施肥。
夏秋季节是虎舌红的生长盛期,养分需量大,应多施肥、勤施肥,以满足其生长需要,冬季和春初基本处于休眠状态,可以少施肥,挂果苗应多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以提高结果率并促进果实增大,未挂果苗可多施一点氮肥,以促进花苗生长,多长叶长大叶以提高叶片的观赏价值。
【光照】:半阴环境,生产上常用遮阳网遮荫。夏季忌强光直射,冬季有充足阳光。
【温度】:喜温暖,栽培中宜保持12℃~20℃的温度。冬季应加以保护,适当防寒。
莼菜的栽培要点
l、培育壮苗是莼菜优质高产的关键。育苗采用无性和有性两种方法,一般采用无性繁殖,又称为茎株繁殖。选择土壤淤泥较厚,腐植质含量丰富,但淤泥不过深的田块做苗床,整理好苗床,基土施足,苗床配好底肥,搭好塑料棚架,选用越冬休眠芽发育而成的营养株斜插在苗床上,盖塑料膜。待营养株生长到一定长度后,向深度定植。
2、培植莼菜高产栽培田块,是莼菜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莼菜喜温暖水湿,生长发育过程需要适宜强度,澄清水质,肥沃底土等环境条件。栽植田块要选在无工业污染,能排能灌一年四季不于水的田块。首先要加固成型田埂,深1米,做到不渗漏水,修筑好灌排水堰;二是田里培植加厚土层。要求肥沃疏松的土壤10一14厘米,含有机质2—3%, PH4—6。每亩用腐熟堆厩肥1500公斤或熟牛羊粪1500公斤,腐熟饼肥50公斤、复合肥20一25公斤作底肥;三是消毒灭菌。用硫酸铜、草木灰、杀螺、菜籽饼等对栽培田进行消毒;四是采用化学除草。在莼菜移栽之前,亩用二钾四氯150—200克水25公斤喷雾栽培田一次。
3、适时移栽。莼菜一年四季均可栽植,尤以春季萌发前移栽成活率最高,又可当年收获。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为最佳时间。移栽时起苗剪成每段2—3节,采用穴栽,每穴一株,穴距30厘米,将植株插斜水中。
4、肥水管理。莼菜移栽当年,基肥充足就一般不需追肥。但在贫瘠土壤或基肥不足,发现叶小、发黄、芽细、胶质少时应及时追肥。一般亩施尿素5—10公斤,并与粘性河沙和搓成汤团状泥团,将泥团塞人水下莼菜穴土中,使其逐渐溶解,供植株陆续吸收。之后,每年冬春萌芽前亩施草塘泥1500公斤或腐熟饼肥50公斤,并加过磷酸钙50公斤。搞好水质、水位的控制管理。水位控制:初栽期水位深10—30厘米,由浅逐步加深;立夏后,水位逐渐加深到60—80厘米以上,但不超过1米。水质控制:透明度宜在40厘米以上,一旦过浓应立即换水,以保持清洁,以微流动的活水更佳。如为静水池塘,应经常换水,以增加水中氧气。
5、及时防治病虫害,确保丰收。莼菜的主要虫害美甲虫。食根金花虫、螺蛳、组以等。菱甲虫发生初期用 25%杀虫双500倍液或 90%晶体敌百虫 800倍液喷雾;食根金花虫每亩用呋喃丹2-3公斤拌细土25-30公斤,做成核桃大小的药丸施人士中;螺蛳和蝌蚪用具螺杀每亩0.5-l公斤,拌制毒土或用菜籽饼第亩5-10公斤撒施。叶腐病是莼菜的主要病害,主要是采取预防措施:保护水质清洁、流动或经常换水,不使用未经腐熟的有机肥,移栽前用生石灰清田,生长期及时清除水绵和杂草,发病初期及时剪除发病病叶、病枝,并集中深埋或销毁,防止其漫延和扩张。
6、适时采收。莼菜春季移栽后,到7月中下旬,莼菜叶基本盖满水面时即可采收。以后每年的5-10月份间分次采收。当年栽植的应少采多留,以养为主,为第二年高产打基础。采摘莼菜必须掌握标准,即在卷叶基本长足,但尚未散开时连同叶和嫩梢一齐采摘。采得过嫩,花工大,产量低,效益差;采得老,叶松散,纤维和单宁成份增加,苦味重,品质低劣。所以,要视其植株生长快慢,一般隔5-10天采收一次。
7、罐藏保鲜。目前加工保鲜方法一般是采用的罐藏保鲜。其主要工艺流程是----青----冷却----分级---- 加保---鲜剂----包装---灭菌---检验---入库。
发财树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家庭种植发财树以及栽培要点:1、温度。冬季最低温度16-18℃,低于这一温度叶片变黄脱落;10℃以下容易死亡。
家庭种植发财树以及栽培要点:2、光线。发财树为强阳性植物,在海南岛等地均露地种植。但该植物耐阴能力地较强,可以在室内光线较弱的地方连续欣赏2-4周。而后放在光线强的地方。
家庭种植发财树以及栽培要点:3、水份。在高温生长期要有充足的水分;但耐旱力较强,数日不浇水不受害。但忌盆内积水。冬季减少浇水。
家庭种植发财树以及栽培要点:4、空气温度。生长时期喜较高的空气温度;可以时常向叶面少量喷水。
家庭种植发财树以及栽培要点:5、换盆。根据需要可于春季换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