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皮炎的治疗方法是怎样的
湿疹皮炎的治疗方法是怎样的
1、湿疹的发病,目前多认为是由于复杂的内外因激发而引的一种迟发性变态反应。湿疹病人往往是过敏体质,这种专门过敏体质与遗传因素有关,故在特定的人群中发病。常见的内在因素如:胃肠功能紊乱、神经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体内有感染病灶、肠道寄生虫等。
2、外界因素如:日晒、风吹、寒冷、搔抓以及接触肥皂、化妆品等均可诱发湿疹。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也可使某些人湿疹加重。
3、湿疹”跟“皮炎”严格来讲没有严格的界限,我们说有渗出形象的就叫湿疹,“不流水”的就叫皮炎。“特应性皮炎”是湿疹里面特殊的概念,又叫“脂溢性湿疹”,这种家里病人往往有家族发病史。
通过以上专家的总结,相信大家对得了湿疹性皮炎能治好吗这个问题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也不再像之前那么迷茫了。建议大家在平常生活中,经常打扫卫生,保持环境的干燥整洁,预防皮肤病的发生,一旦得了皮肤病要及时治疗,不要等到一发不可收拾才后悔莫及。
湿疹的原因有哪些
某些湿疹与微生物的感染有关,这些微生物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马拉色菌,气源性真菌如交链孢霉,分枝孢霉,点青霉,烟曲霉,镰刀霉,产黄青霉,黑曲霉及黑根霉等,其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
1、某些湿疹患者的皮损微生物检出率较高。
2、皮肤微生物对某些湿疹有致病作用,国内有学者报道在非特应性湿疹皮炎患者皮损中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1.6%,总的细菌检出率为70.6%, 在金黄色葡萄球以外的细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占62.7%,溶血型链球菌占1.7,其他球菌占19.6,杆菌占5.1%,在临床上无可疑细菌感染的湿疹患者中,急性湿疹皮炎患者皮损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总细菌阳性率最高,分别为46.1%,76.9%;均高于慢性湿疹及亚急性湿疹皮炎患者,盘状湿疹患者皮损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总细菌阳性最高,分别为52.9%,100%;均高于其他类型的湿疹,在脂溢性皮炎皮损中马拉色菌检出率为81.3%;花斑癣皮损中马拉色菌检出率为96.3%;湿疹皮炎皮损中马拉色菌检出率为59.7%;而急性湿疹皮损马拉色菌检出率为56.3%;手部湿疹皮损马拉色菌检出率为 47.6%,某些皮肤微生物对湿疹有致病作用,Fujisanva等用交链孢霉,杂色曲霉,枸橼青霉等气源性真菌的浸出液抗原,在夏季复发或加重的湿疹皮炎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皮内试验及激发试验,结果皮内试验速发反应阳性率在湿疹样皮炎,特应性皮炎患者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以特应性皮炎患者最高,为 68.2%,而皮内试验迟发型反应(72小时观察)阳性率在湿疹样皮炎及特应性皮炎患者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以湿疹样皮炎最高为40%,而斑贴试验和激发试验也在一部分患者中获阳性,结果说明,湿疹性皮炎与气源性真菌有关,真菌局部接触也可致皮炎,吸入真菌也可致皮炎的产生。
3、抗微生物治疗对某些湿疹皮炎有效,有广泛渗出皮损的特应性皮炎系统使用抗生素常能收到较好的疗效,这是因为患处局部产生了细菌感染,现已明确,马拉色菌与脂溢性皮炎有关;细菌感染,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与盘状湿疹有关,感染皮炎是发生在原发皮肤感染灶周围的湿疹样损害,皮损常继发于原发皮肤感染;皮肤癣菌疹患者有肯定的原发性皮肤癣菌感染,在新发皮损处查不到真菌,皮损随原发皮肤皮肤癣菌感染灶的消退而消退。
慢性湿疹皮炎如何治疗
追寻病因,隔绝致敏源,避免再刺激。去除病灶,治疗全身慢性疾患,如消化不良、肠寄生虫病、糖尿病、精神神经异常、小腿静脉曲张等。
一、注意皮肤卫生,勿用热水或肥皂清洗皮损,不任用刺激性止痒药物。
二、禁食酒类、辛辣刺激性食品,避免鱼虾等易于致敏和不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观察饮食与发病的关系。
三、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
尽量避免较长时间或短期大剂量外用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因为较长时间或短期大剂量外用激素制剂,还会成瘾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可以用一些中药成分的要膏。
饮食配合治疗:
(1)黄瓜煎:黄瓜皮30克,加水煎煮沸3分钟,加糖适量,1日3次,分服。
(2)冬瓜汤:带皮冬瓜250克,切块,煮汤食用。
(3)绿豆海带粥:绿豆30克,水发海带50克,红糖适量,糯米适量,水煮绿豆糯米成粥,调入切碎的海带末再煮3分钟加入红糖即可。
怎样预防新生儿湿疹
那么怎样预防新生儿湿疹呢?其实预防新生儿湿疹应该从怀孕的时候就开始做起了,例如在孕期的时候不要吃过敏性的食物等等其实也都是预防新生儿湿疹的一个好方法,那么生活中还有哪些预防新生儿湿疹的方法呢?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性皮肤病,以皮疹损害处具有渗出潮湿倾向而故名。该病病程迁延难愈、易复发。
1 、急性湿疹,发病迅速,皮疹呈多形性。主要表现为红斑水肿基础上的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等,损害境界不清,严重时可泛发全身,瘙痒剧烈。
2 、亚急性湿疹,为急性炎症减轻后,皮疹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仅有少量的丘疱疹、水疱及糜烂;皮损较为局限,瘙痒仍较剧烈。
3 、慢性湿疹,由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转变而来。表现为皮肤粗糙、抓痕、结痂、浸泡肥厚,部分苔藓样变、色素沉着,外周可散在有丘疱疹。
4、阴囊湿疹,该病是指局限于阴囊的一种常见皮肤病,其病因多复杂,常可能与局部不清洁、内裤过紧或不透气(化纤品)或过敏以及某些物理、化学性刺激有关,也可有精神因素有关。该病最突出的表现是阴囊局部奇痒难忍,局部因素搔抓留下抓痕,皮肤轻度糜烂或浸润肥厚,皮肤皱纹变深而阔。由于奇痒而搔抓导致越抓越痒,病程较长,可影响睡眠和工作。阴囊湿疹的关键在于仔细找出病因,针对病因治疗而获根治。
为什么有些湿疹、皮炎会反复发作?专家认为,湿疹、皮炎的发病原因很复杂。包括内在因素、外在因素。所谓内在因素就是患者本身具有的过敏性体质。这在湿疹、皮炎的发病中起主导作用。内环境的不稳定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等精神改变、以及感染病灶、新陈代谢障碍和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均可诱发或加重湿疹、皮炎的病情。外在因素也很多。包括饮食、吸入物、气候、接触过敏物因素等。其中海鲜、辛辣食品、酒、吸入花粉、尘螨、寒冷天气、接触化学物品、肥皂、洗涤剂等是湿疹、皮炎最常见的诱因。由于如此复杂的原因,使得皮炎、湿疹因众多的发病原因和诱发因素交织在一起而反复发作。 无论身体的哪一个部位患了湿疹,都会因剧烈的瘙痒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甚至影响其正常的工作、生活。
⑴应该注意的问题是避免再次刺激局部,尽可能地避免用手搔抓局部,也不要用热水或肥皂水去清洗局部,更不能用那些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在局部涂抹,特别注意的是不能随便应用激素类药物在局部涂抹这些都是非常容易使疾病恶化或重新发生的常见因素。
⑵尽可能地了解湿疹、皮炎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⑶避免食用一些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浓茶、咖啡、酒类及其他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鱼、虾等海味。 湿疹、皮炎的发生、发展与各种因素有关。由于个体差异,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的不同时期都有可能出现差异。除饮食方面的因素外,吸入物,如花粉、尘、螨及体表的细菌、真菌感染、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所接触到的各种物质,都有可能成为引起湿疹、皮炎的常见外部原因。体内的病灶,如扁桃体炎、胆囊炎、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及新陈代谢状况的改变,如月经时期、妊娠时期等,都有可能成为引起湿疹、皮炎的主要内部原因。要预防湿疹、皮炎的发生,就必须结合患者自身的基本状况,尽可能地避免种种可疑的致病因素。
民间有新生儿湿疹就吃中草药的习惯,其实我们说不说中草药的药性如何,如果没有确定 孩子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湿疹而盲目的给孩子吃中草药的话,对孩子的健康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的。
常见皮肤病的治疗偏方
1、湿疹治疗。湿疹是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它的发病非常的频繁,带来的症状也较为严重。湿疹有急、慢性之分。急性湿疹皮疹呈多形性,红斑、丘疹、水泡、摩烂、渗液、结痂,瘙痒最后脱屑而愈。慢性湿疹多由急性湿疹未彻底治愈演变而成,病程数周数月至数年不愈。治疗:艾灸阿是穴、曲池、血海、大椎、合谷。渗出液多可用煅石膏、煅明矾各适量研粉过筛,调茶油外搽。选用木黄连、苍耳子、苦楝皮煎水外洗。芦荟100克,捣烂涂患处。
2、药物性皮炎的治疗。药物性皮炎是皮炎的一个种类,是由错误的用药而引起的皮炎。药物性皮炎是药物经口服、注射、吸入、灌肠等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的皮肤炎症,也可同时累及粘膜,不同的药物可引起相同的皮疹,有红斑、丘疹、水疱、脓疱、风团、结痂、色素沉着等。自觉瘙痒、疼痛,严重的有高热、肝、肾及造血功能、神经精神障碍。治疗:雷公藤、车前草、白茅根加白糖煎水1000~1500ml.局部用杠板归、九里明煎水外洗,或用灯火隔叶灸。停止原来引起过敏的药物。
以上主要介绍了一下、药物性皮炎等常见皮肤病的治疗情况,这类疾病如果在早期进行治疗,是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的,所以患者应该积极治疗,也可以适合的选择一些偏方来治疗疾病。
人身上长百斑是什么东西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性皮肤病,以皮疹损害处具有渗出潮湿倾向而故名。该病病程迁延难愈、易复发。 1 、急性湿疹,发病迅速,皮疹呈多形性。主要表现为红斑水肿基础上的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等,损害境界不清,严重时可泛发全身,瘙痒剧烈。 2 、亚急性湿疹,为急性炎症减轻后,皮疹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仅有少量的丘疱疹、水疱及糜烂;皮损较为局限,瘙痒仍较剧烈。 3 、慢性湿疹,由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转变而来。表现为皮肤粗糙、抓痕、结痂、浸泡肥厚,部分苔藓样变、色素沉着,外周可散在有丘疱疹。 4、阴囊湿疹,该病是指局限于阴囊的一种常见皮肤病,其病因多复杂,常可能与局部不清洁、内裤过紧或不透气(化纤品)或过敏以及某些物理、化学性刺激有关,也可有精神因素有关。该病最突出的表现是阴囊局部奇痒难忍,局部因素搔抓留下抓痕,皮肤轻度糜烂或浸润肥厚,皮肤皱纹变深而阔。由于奇痒而搔抓导致越抓越痒,病程较长,可影响睡眠和工作。阴囊湿疹的关键在于仔细找出病因,针对病因治疗而获根治。 为什么有些湿疹、皮炎会反复发作?专家认为,湿疹、皮炎的发病原因很复杂。包括内在因素、外在因素。所谓内在因素就是患者本身具有的过敏性体质。这在湿疹、皮炎的发病中起主导作用。内环境的不稳定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等精神改变、以及感染病灶、新陈代谢障碍和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均可诱发或加重湿疹、皮炎的病情。外在因素也很多。包括饮食、吸入物、气候、接触过敏物因素等。其中海鲜、辛辣食品、酒、吸入花粉、尘螨、寒冷天气、接触化学物品、肥皂、洗涤剂等是湿疹、皮炎最常见的诱因。由于如此复杂的原因,使得皮炎、湿疹因众多的发病原因和诱发因素交织在一起而反复发作。 无论身体的哪一个部位患了湿疹,都会因剧烈的瘙痒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甚至影响其正常的工作、生活。 ⑴应该注意的问题是避免再次刺激局部,尽可能地避免用手搔抓局部,也不要用热水或肥皂水去清洗局部,更不能用那些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在局部涂抹,特别注意的是不能随便应用激素类药物在局部涂抹 这些都是非常容易使疾病恶化或重新发生的常见因素。 ⑵尽可能地了解湿疹、皮炎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⑶避免食用一些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浓茶、咖啡、酒类及其他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鱼、虾等海味。 湿疹、皮炎的发生、发展与各种因素有关。由于个体差异,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的不同时期都有可能出现差异。除饮食方面的因素外,吸入物,如花粉、尘、螨及体表的细菌、真菌感染、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所接触到的各种物质,都有可能成为引起湿疹、皮炎的常见外部原因。体内的病灶,如扁桃体炎、胆囊炎、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及新陈代谢状况的改变,如月经时期、妊娠时期等,都有可能成为引起湿疹、皮炎的主要内部原因。要预防湿疹、皮炎的发生,就必须结合患者自身的基本状况,尽可能地避免种种可疑的致病因素。
治疗手部湿疹的偏方
1核桃仁适量,捣碎,炒至焦黑出油,研成粉状,冷却后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2次。适用于湿疹、皮炎。
2将新鲜苦瓜叶洗净捣烂后,外敷患处,每日换约2~3次。
3嫩苦瓜适量,洗净,连皮、瓤一起捣烂,敷于患处,每日换药2次。适用于湿疹、痱子。
4绿豆、海带各50克,加水煎汤,代茶频饮。
5紫荆叶适量,阴干,研末,麻油拌匀,涂擦患处。
6紫甘蔗皮适量,烧成炭,研末,搽患处或用麻油调敷。适用于湿疹,口腔炎,疖痈。
7用黄鳝血涂患处,可治湿疹顽癣。
8每日用芒果皮煎水外洗患处,可以治疗湿疹及神经性皮炎。
9新鲜橄榄适量,加水煎汁,湿敷患处,每日换药2次。适用于湿疹、皮炎。
10新鲜卷心菜适量,洗净,捣汁,涂擦患处,每日数次。
11鲜马齿菜洗净,捣烂,煎水涂擦患处,每日3~5次,适用于湿疹、皮炎。
容易感染湿疹的因素有哪些
1、某些湿疹患者的皮损微生物检出率较高。
2、皮肤微生物对某些湿疹有致病作用。国内有学者报道在非特应性湿疹皮炎患者皮损中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1.6%,总的细菌检出率为70.6%, 在金黄色葡萄球以外的细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占62.7%,溶血型链球菌占1.7,其他球菌占19.6,杆菌占5.1%。在临床上无可疑细菌感染的湿疹患者中,急性湿疹皮炎患者皮损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总细菌阳性率最高,分别为46.1%,76.9%;均高于慢性湿疹及亚急性湿疹皮炎患者。盘状湿疹患者皮损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总细菌阳性最高,分别为52.9%,100%;均高于其他类型的湿疹。在脂溢性皮炎皮损中马拉色病菌检出率为81.3%;花斑癣皮损中马拉色病菌检出率为96.3%;湿疹皮炎皮损中马拉色病菌检出率为59.7%;而急性湿疹皮损马拉色病菌检出率为56.3%;手部湿疹皮损马拉色病菌检出率为 47.6%。某些皮肤微生物对湿疹有致病作用。杂色曲霉、枸橼青霉等气源性真菌的浸出液抗原,在夏季复发或加重的湿疹皮炎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皮内试验及激发试验。结果皮内试验速发反应阳性率在湿疹样皮炎、特应性皮炎患者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以特应性皮炎患者最高,为 68.2%,而皮内试验迟发型反应(72小时观察)阳性率在湿疹样皮炎及特应性皮炎患者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以湿疹样皮炎最高为40%。而斑贴试验和激发试验也在一部分患者中获阳性,结果说明,湿疹性皮炎与气源性真菌有关,真菌局部接触也可致皮炎,吸入真菌也可致皮炎的产生。
3、抗微生物治疗对某些湿疹皮炎有效。有广泛渗出皮损的特应性皮炎系统使用抗生素常能收到较好的疗效,这是因为患处局部产生了细菌感染。现已明确,马拉色菌与脂溢性皮炎有关;细菌感染,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与盘状湿疹有关,感染皮炎是发生在原发的皮肤感染灶的周围的湿疹样损害,皮损常继发于原发的皮肤的感染;皮肤癣菌湿疹患者有肯定的原发性皮肤癣菌感染,在新发皮损处查不到真菌,皮损随原发的皮肤癣菌感染灶的消退而消退。
湿疹样皮炎怎么治疗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治疗可首先使用抗生素清除原发的感染病症,在治疗前应做抗生素敏感试验,以便敏感抗生素的选用。治疗中可使用强的松,地寒米松等皮质类固醇激素,此类药物可使严重的急性炎症迅速减轻。局部在急性渗湿性状态下,可用1∶5000~1∶8000高锰酸钾溶液,1∶20复方硫酸铝溶液(布罗溶液)湿敷。渗液减少时,可外用1%的龙胆紫溶液、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溶液、洗剂或乳剂。在渗液很少的慢性皮炎状态下,可外用10%鱼石脂软膏、百多邦软膏以及红霉素、氯霉素软膏等。
中医对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的治疗多以辨证论治的方法:
一、风湿热型:感染病症或孔窍分泌物周围的皮肤可见多形性湿疹样改变,有明显的渗液,或伴有发热,疲乏不适,口干渴。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祛风。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治疗药方:
主方五味消毒饮: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萆薢各15克,紫花地丁、野菊花各12克,鱼腥草、白花蛇舌草各30克,蝉蜕、浮萍各9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剂。大便秘结者,加大黄12-15克(后下)。湿重者,加土茯苓30克。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治疗中成药
1、牛黄解毒片,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防风通圣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清解片:口服,每次5~10片,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治疗药物外用法:糜烂、渗液多者,可用金银花叶、地榆、黄柏、马齿苋、九里明、火炭母各30克,水煎待冷湿敷。 渗液停止后,可外搽5%硫黄霜或青黛散油。
上列药物对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治疗均有较好疗效,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且无季节性,关键是处理原发源,当感染与渗出控制后,皮炎即可迅速好转。
湿疹皮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急性期:皮疹多为密集粟粒大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搔痒是常见的自觉症状。如因搔抓、摩擦,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的顶端搔破处有明显的渗出及小糜烂面,浆液不断渗出,病变中心较重,边界清楚,多可能是接触性皮炎,其形状与接触物相似。而湿疹多边界不清,皮疹散在。当有合并感染时,水疱可变成脓疱,和脓液性渗出,结污褐色痂,并可并发毛囊炎、疖、局部淋巴结炎等。皮疹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多见于颜面、手、足、四肢远端、腰围、阴囊、外阴、肛围等处。
亚急性期:急性期的炎症减轻后,或未经及时适当处理,拖延时间较久而转变成亚急性期湿疹-皮炎。皮损肤色变暗,以小丘疹、鳞屑、结痂为主,还可残留丘疱疹,小水疱或小点状渗出的糜烂面,亦可有轻度浸润面,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瘙痒。
慢性期:多由急性、亚急性期,反复发作,治疗护理不当,长期不愈,从而转变成慢性的湿疹-皮炎。亦有一开始就呈慢性炎症过程。常常表现患处皮肤粗糙、肥厚苔藓化或伴有浸润,肤色呈棕红色或灰黑色,色素沉着,覆以少许鳞屑,或因抓破结痂,反复搔抓就会形成苔藓化,表现皮丘隆起,皮沟加深,边缘较清楚,边外亦可有散在的丘疹、丘疱疹。常有阵发性瘙痒,甚至很剧烈。慢性湿疹-皮炎可发生身体任何部位,多见于小腿、手、足、四肢、外阴、肛周等处。
湿疹-皮炎虽然可分上述共同表现,但由于某些特殊的环境或特定的致病条件、发生在特殊的部位,各家的习惯临床上也有特殊的命名:按部位分有耳部湿疹-皮炎、乳房湿疹-皮炎、手、足湿疹-皮炎、外阴湿疹-皮炎等;按年龄分有婴儿湿疹-皮炎、儿童湿疹-皮炎、老年湿疹-皮炎等;按季节分有春季湿疹-皮炎、夏季湿疹-皮炎、冬季湿疹-皮炎等;按病因分有郁滞性湿疹-皮炎、传染性湿疹-皮炎、接触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等;按皮损表现可分有皲裂性湿疹、干燥性湿疹、钱币状湿疹等。由于受地区、各家观点不同,其命名法很多,但在预防和治疗原则上基本相同。
如何治疗湿疹-皮炎:因为其病因复杂,个体差异很大,所以治疗方法和药物也好多,应根据药物来源,身体耐受情况,皮损特点,掌握好如下基本原则,就能治愈疾病:
1、尽可能找出致病原因,并清除这些病因,同时也要避免皮肤再次受到来自内外界的各种刺激。
2、根据湿疹-皮炎分期,正确选用药物及剂型:
3、对于病情严重,发病急,皮损面积大,泛发全身者,有剧烈搔痒的要配和内用药物治疗,如给抗组织胺类药(扑尔敏、赛庚啶、西替利嗪、氯雷他啶、酮替芬、安泰乐、多虑平等)、镇静药物(安定、阿普唑仑、速可眠、芬那露、舒乐安定等)、脱敏解毒类药(10%硫代硫酸纳液、10%葡萄糖酸钙液、皮质类固醇激素)或中医药物辨证论治:急性以清热利湿为主,方用龙胆泻肝汤或萆解渗湿汤加减;亚急性以健脾除湿为主,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慢性期以养血祛风为主,方用养血定风汤加减。
皮炎湿疹过敏怎么办
进入冬季,是皮肤病多发和反复的季节,尤以皮炎、湿疹、荨麻疹的发病率为高,湿疹、皮炎、荨麻疹易反复发作。
为什么有些湿疹、皮炎会反复发作?一旦患上,能否治愈?
湿疹、皮炎、荨麻疹的发病原因很复杂,包括内在因素、外在因素。所谓内在因素就是患者本身具有的过敏性体质,这在湿疹、皮炎、荨麻疹的发病中起主导作用。内环境的不稳定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等精神改变,以及感染病灶、新陈代谢障碍和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均可诱发或加重湿疹、皮炎、荨麻疹的病情。外在因素也很多,包括饮食、吸入物、气候、接触过敏物因素等是湿疹、皮炎、荨麻疹最常见的诱因。由于如此复杂的原因,使得湿疹、皮炎、荨麻疹因众多的发病原因和诱发因素交叉在一起而反复发作。
得了皮肤病应及时用药,中药治疗效果显著,通过辨证施治的方法,达到疏风清热、利湿、解毒、止痒消斑、滋阴润肤。并能疏通病灶微循环,修复上皮细胞,从而在短期内长出健康的皮肤,对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皮炎、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病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所以,湿疹、皮炎、荨麻疹是完全可以治好的。
典型病例:37岁的患者张先生,患慢性湿疹5年多了,皮损表面粗糙,瘙痒剧烈,他跑了国内许多大医院治疗,每次病情缓解后,不久又复发,这给他的生活造成了很大不便。后来他经专家们辨证施治后,使用一个疗程的药物,症状消失了,经巩固治疗一个疗程后,他的病已康复,至今过去二年多了,随访,病情再没有复发。
湿疹皮炎的治疗方法
1、临床上,皮炎湿疹的发病和天气的变化有较大的关系,患者们可根据天气的变化情况来进行皮炎湿疹的治疗和防范。湿热的天气容易起湿疹,我们可以用龙胆泻肝汤、除湿胃苓汤等去湿的食物进行治疗。
2、中药治疗皮炎湿疹这种皮肤病是较为保守的,对患者的副作用较小。通过采取一些中药疗法能减轻病情,更快康复。可用鲜马齿苋煎液,或马齿苋60g、黄柏30g、苦参30g煎液或野菊花30g、苦参30g、明矾10g煎液待凉后湿敷。
3、在平常的生活中大家要特别注意保养自己的皮肤,避免一些食物或者外部的伤害而导致湿疹的产生,多注重皮肤清洁,保证清洁与健康。
秋季常见三大皮肤过敏症状
入秋后,天气由潮湿转为干燥,气温明显下降且昼夜温差较大,人体易着凉感冒,得病后自身的免疫力也会降低,从而导致皮肤病的发病率上升。从皮肤科接诊的患者统计来看,皮炎、湿疹和荨麻疹这三种过敏性皮肤病是最常见的。
皮炎湿疹发病原因复杂
皮炎、湿疹的发病原因包括内在和外在因素。所谓内在因素就是患者本身具有的过敏性体质,这在湿疹、皮炎的发病中起主导作用。内环境的不稳定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等精神改变,以及感染病灶、新陈代谢障碍和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均可诱发或加重湿疹、皮炎的病情。
外在因素也很多,包括饮食、吸入物、气候、接触过敏物等。其中海鲜、辛辣食品、酒、吸入花粉、尘螨、寒冷天气、接触化学物品、肥皂、洗涤剂等是湿疹、皮炎最常见的诱因。如此复杂的原因,使得皮炎、湿疹因众多的发病原因和诱发因素交织在一起而反复发作。
荨麻疹找过敏原是难点
荨麻疹就是俗称的风疙瘩、风疹块,其症状特点是皮肤出现白色或红色疹块,发作突然,也无一定位置,时隐时现,瘙痒无度,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一般会在24小时内消退,也可能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过敏性皮肤病对症治疗
过敏性皮肤病如果能找到明确的过敏原,就能轻松摆脱它的折磨,这也是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最佳方式。因此,有效的对症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鉴别诊断湿疹
湿疹的诊断主要是根据其典型的临床症状,其临床表现具有瘙痒性、对称性、
渗出性、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但是要注意急性湿疹需与接触性皮炎相鉴别,慢性湿疹需要与神经性皮炎相鉴别;手足部湿疹需要与手足癣鉴别。
湿疹的诊断依据
湿疹的诊断较容易,根据湿疹的症状,临床表现特点,发病史不难诊断:
1 急性湿疹皮疹表现为多形性、对称分布,倾向渗出;
2 慢性湿疹皮损呈苔藓样变;
3 亚急性损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自觉瘙痒剧烈;容易复发;
对特殊型湿疹应注意其独特临床症状,慢性湿疹需同神经性皮炎鉴别,神经性皮炎先有瘙痒后发皮疹;苔藓样变明显,皮损干燥、一般无渗出、无色素沉着。好发于颈项、骶部及四肢伸侧。可耐受多种产品及理化等刺激。
一定要确诊后再选择药物和治疗方法,否则可能会延误治疗或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