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常会运动损伤
为什么经常会运动损伤
一、体力准备不足
起因:锻炼者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符合要求的重量练习。
过程:锻炼者未能结合自身能力,盲目追求或模仿他人的训练重量,练习中动作不平衡、僵硬,以致引发损伤。
防护:正视自身的力量训练,努力提高主动肌与对抗肌、协同肌、支持肌的协调能力。
效应:当肌肉具备足够的力量或肌肉间的协调配合能产生足够的力量时,就能按要求进行重量练习,极少发生损伤。
二、对柔韧性缺乏认识
起因:锻炼者不具备动作所需的关节活动幅度。
过程:锻炼者不了解动作解剖特点(单关节或双关节动作),加上关节柔韧性差,在完成动作时脊椎和四肢关节都处在易伤的位置,因而易引发损伤。
防护:加强柔韧性练习,特别注重力量柔韧性练习;增加关节活动的幅度。
效应:当柔韧性提高,具备力量动作全幅度所需的柔韧性时,就能积极有效地防止损伤。
三、不重视正确姿势
起因:锻炼者误认为健美、健身练习与动作姿势是否正确无关紧要。
过程:由于不重视动作姿势是否正确,在练习过程中就没有充分的稳定肌肉力量来完成动作,以致引发主动或被动肌群损伤。
防护:认识正确姿势在锻炼中的重要性,了解并掌握正确姿势的要领,反复体会获得稳定肌肉力量所需要的正确姿势。
效应:姿势正确就能避免损伤,并能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在深蹲和硬拉时这一点尤为重要。
四、对小肌肉力量认识不够
起因:误认为健美只需大肌肉块,健身只需表面肌群。
过程:器械锻炼常常要做双关节、多平面以及旋内旋外等多类型的运动,一旦小肌肉不能承担练习重量时,就会引发损伤。
防护:充分认识小肌肉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学习运动解剖学知识,提高训练质量;加强热身或牵伸、旋转练习,提高肌肉的兴奋性。
效应:小肌肉力量的加强,可预防肩、肘、髋等部位的损伤.
运动损伤要去根
运动损伤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休息,肿胀、疼痛的症状消失,许多人被假象所蒙蔽,以为完全康复了,其实不然。尽管损伤的组织基本恢复,但可能有粘连形成,长期累积下来,会逐渐转为慢性损伤,使功能减退。
因此,在损伤恢复的后期,要注意加强肌肉、关节功能的锻炼,即在不加重疼痛的前提下,要加强受伤部位的功能性锻炼,防止受伤部位因长期代谢障碍而引起组织变形和功能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康复。例如,膝关节损伤且症状消失后,应当注意加强股四头肌的锻炼,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某些因韧带损伤而带来的机能障碍。如果不注意股四头肌的锻炼,等到韧带愈合完毕,而股四头肌的萎缩却未恢复,则在上下楼梯时会有“不稳”的感觉。
预防运动损伤
预防运动损伤:
肌肉韧带拉伤
内因:训练水平不够、柔韧、力量、协调性差,生理结构不佳
外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气温、湿度、上课内容不好,教练专业水平不够
预防:选教练、场地及适当的课程,在正常天气情况下锻炼、准备活动充分、循序渐进。
处理:24小时前为急性期:方法:停止运动、冷敷、包扎、抬高受伤部位。
24小时后为恢复期:配合按摩、微动、康复或恢复性锻炼
关节扭伤
内因:技术掌握不好、协调性差,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小、生理结构不佳、疲劳产生体力差
外因:准备活动不够、场地滑、器材使用不当、教练、内容不好(动作速度快、转、跳多)
预防:准备活动充分、了解设备使用、循序渐进,让教练或自己速度放慢。
处理:24小时前为急性期:方法:停止运动、冷敷、包扎、抬高受伤部位。
24小时后为恢复期:配合按摩、微动、康复或恢复性锻炼
心力憔悴
表现:人发冷,多汗、脸色白或红、头痛、晕、虚、筋疲力尽。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运动损伤处理
日常生活中,运动损伤时人们多采用热敷,按揉,敷膏药的方式处理,其实这样的处理方式更易加重受伤局部出血渗出,使病程加重,不利于恢复。所以当出现运动损伤时,最好用冰袋或冰毛巾来冰镇受伤部位,并进行加压包扎,冰处理可以使局部血管冷凝收缩,能有效减少出血渗出和水肿,同时还有局部冷冻麻醉和止痛的作用,加压包扎可以起到局部止血的作用。
运动损伤急性期还应该将受伤肢体太高,这样可以加快患处血液回流,减轻受伤部位的肿胀现象。
非急性运动损伤(受伤后48小时)的防治原则是:消除肿胀,松解粘连,恢复关节,韧带,肌肉原有功能,处理方法是:按摩,针灸,热敷,理疗,熏蒸,功能锻炼。按中医所说,就是活血化瘀,舒筋通络。
按摩,针灸能使损伤局部因出血渗出而致的组织粘连,肿胀得到化解,恢复肌肉群及韧带间的生理活动范围。
热敷,熏蒸则是使损伤部位血液流动加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功能锻炼则是通过牵拉,延展等活动恢复生理功能角度和肌肉力量。
运动损伤的饮食
(1)饮食原则
1、一般软组织损伤都存在气滞血瘀现象,可选食具有行气活血、消瘀止痛作用的食物,如三七、葱白、橘皮、玫瑰花、螃蟹、油菜、慈姑、茄子、山楂等。但一定要注意,如果还有出血现象,则不宜选用。
2、损伤日久,多兼有虚证,宜选补益肝肾食物,如葡萄、黑豆、鸡肉、牛肉、猪肉、羊肉、兔肉等。
(2)辨证施膳
1、急性期:局部肌肉突然剧痛,如针刺刀割,部位不移,按之痛甚,或关节活动受限,伤处可见肿胀青紫,或皮损流血,舌质红,苔黄,脉数。治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1)
三七藕蛋橘络羹:三七粉3g,鸡蛋2只,鲜藕汁50ml,橘络1g,食盐、猪油少许。鲜藕汁加水适量,煮沸后将三七末、生鸡蛋打破后冲人汁内搅匀,放人橘络、食盐及油煮沸2分钟即成。分2次服完,连服15日。
2)
白芨藕节槐花饮:白芨5g,鲜藕节500g,红糖50g,槐花3g。鲜藕节水煎取汁,再加入白芨粉、槐花、红糖,稍煮即可饮服。多次分服,连服15日。
另外,桃仁粥、三七酒、韭菜饮等均可选服。
2、慢性期:急性损伤后日久不愈,局部臆隐作痛,活动不利,遇天气变化或劳累则疼痛复发加重,甚则肌肉萎缩,关节强直,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苔薄自,脉涩。治宜补益肝肾,温通经脉。
1)
红花苏木饮:红花10g,苏木10g,当归10g,生山楂5g,红糖、白酒适量。先煎红花、苏木,然后再加当归、山楂、白酒再煎10分钟,去渣留汁,兑入红糖,分3次服食。每日2次,连服15日。
2)
山楂玫瑰花茶:山楂50g,玫瑰花10g,枸杞子15g,茉莉花茶10g。先将山楂、杞子煎汁,然后冲入装有茉莉花茶、玫瑰花的容器中,再稍煮,即可饮用。
运动损伤的预防
1、 加强安全意识。要提高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克服麻痹大意思想。
2、 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要有针对性,加强对易伤部位的防患措施。
3、 遵循教学规律。特别是对技术较难和容易受伤的环节,应事先做好预防准备,要合理安排运动量,区别对待,切忌急于求成。
4、 加强相互保护和帮助,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如摔倒时立即屈肘、低头、团身,以肩背着地,顺势滚动,而不能 直臂撑地。
5、 加强医务监督。要善于把握自己在运动前后的生理变化,患有慢性病者要定期体检,并在医生和体育老师指导下进行体育锻炼。
6、 重视运动器材、场地的安全和卫生。场地器材应经常检查和维修。锻炼者的服装、鞋子要符合体育卫生要求。
运动损伤冷疗法
冷疗法是指运用比人体温度低的物理分子(如冷水、冰、蒸发冷冻剂等)刺激来进行治疗的一种物理疗法。
1.作用——冷疗法主要是通过降低组织温度,使周围血管收缩,减少局部血流量及伤部充血现象,减轻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因此,有止血、退热、镇痛和防肿的作用。在进行冷敷过程中,局部会感到冷、刺痛、疼痛减轻和麻木的过程。
2.方法——将毛巾用冷水浸透发在伤部,约两分钟换一次,或将冰块装入袋内进行外敷,每次20分钟左右。也可直接用自来水冲淋或将伤部泡入冷水,或用冰块擦摩伤部,但时间应缩短。有条件可用冷镇痛气雾剂喷涂伤部。常用的为烷类冷冻喷射剂。使用时应距离皮肤30厘米~40厘米垂直喷射,时间约为5秒~10秒。有时为了加强麻醉作用,可在停止喷射20秒后再喷射一次,但喷射次数不能过多,一般不超过3次,以免发生冻伤。喷射冷镇痛气雾剂后,伤部疼痛减轻或消失,温度下降并有麻感。但面部损伤不宜用此法。
3.适应症——主要用于急性闭合性组织损伤的早期,即在损伤后的24到72个小时内使用。
4.注意事项——冷疗法应在伤后尽快使用,越早越好。但要严格控制时间,并注意局部组织情况,冷敷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可能导致神经损伤;如发现皮肤麻木时应停止使用,防止组织冻伤。不可在没有感觉的部位冷敷;在对冷敏感的部位进行冷敷时,有些人会出现皮肤发红、瘙痒、起水泡的现象,应注意观察和避免,不要在开放性损伤部位进行冷敷。
为何会造成运动损伤
肌肉韧带拉伤
内因
平时在练习时玩忽职守,身体条件差。
外因
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气温、湿度、上课内容不好,教练专业水平不够
关节扭伤
内因
技术掌握不好、协调性差,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小、生理结构不佳、疲劳产生体力差
外因
准备活动不充分,地又滑,没有按照正确的器材使用方法去使用。
心力憔悴
表现
人发冷,多汗、脸色白或红、头痛、晕、虚、筋疲力尽。
运动疲劳
表现
心悸、心动过速,运动后血压、脉搏恢复慢,内脏不适、血尿等。:人发冷,多汗、脸色白或红、头痛、晕、虚、筋疲力尽。
原因
训练方法不对、不循序渐进、系统训练,运动量大、训练时间多长、休息不充分等。
重力休克
表现
头晕、眼发黑、心难受、脸苍白,手发凉,严重时晕倒。
原因
动时血液都供应下肢、突然静止运动时静脉回流不够,脑缺血缺氧,产生脑贫血。
心绞痛
表现
心绞痛经常表现在腿和腹部的疼痛和抽筋现象。
原因
寒冷的情况下进行锻炼,然后长期喝冷饮料,或者长时间的不伸展或按摩自己(其实伸懒腰就是很好的伸展运动),长时间摄取盐不足,这种情况更严重。
常见的运动损伤
1. 软组织损伤这类损伤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两类。前者有擦伤、刺伤和切伤等;后者有挫伤和肌肉拉伤等。
a. 擦伤:在运动时,因摔倒或皮肤受器械磨擦致伤。擦伤后皮肤出血或组织液渗出。小面积擦伤,用红药水抹伤口即可;大面积擦伤,先用生理盐水洗净后涂抹红药水,再用消毒纱布覆盖包扎。
b. 撕裂:在剧烈运动时突然受到强烈撞击,造成肌肉撕裂,其中有开放伤和闭合伤。常见的有眉际撕裂、跟肌撕裂等。轻度开放伤,用红药水涂抹即可;裂口大,则需止血和缝合,必要时,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c. 肌肉拉伤:在外力作用下,使肌肉过度主动收缩或被动拉长,引起肌肉拉伤。这种损伤多数是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或者动作不协调,或者用力过猛造成的。致伤后,轻者即刻冷敷、局部加压、包扎,并抬高患肢,24小时后可施行按摩;严重者,肌肉完全撕裂,则经加压后,立即送医院手术治疗。
2. 关节、韧带扭伤
a. 急性腰伤。运动时因腰部受力过重,肌肉收缩不协调,或脊椎运动超过正常生理范围而致伤。例如挺身式跳远,举重时过分挺腹,跳水时下肢后摆过多等。轻度损伤,可轻轻揉按。重症者应立即让患者平卧(一般不应随意扶动),并用担架护送医院治疗。处理后,应睡硬板床或腰后垫一枕头。使肌肉、韧带处于放松状态,24小时后可施行按摩。
b. .踝关节扭伤。通常因跳起落地时身体失去平衡,使踝关节过度内翻或外翻,场地不不或动作不协调等,也都可造成踝关节扭伤。扭伤后,伤处肿胀、疼痛、皮下出血。如果疼痛剧烈,不能站立、行走,则可能发生骨折。伤后处置如上述手指挫伤的处置方法基本一致,伤重时应立即送医院诊断治疗。对于一般的运动损伤,一般采用"ricec处置法"。
3. 中暑的处置
a. 将中暑者移至通风阴凉处 b. 体温高时用凉水檫拭和冷敷c. 昏迷时要使其侧卧以保障呼吸道通畅 d. 中暑者要水喝时,可给予淡盐水
4. 贫血的处置
a 将脚抬高 b. 松解衣服c.全身保温 d.昏迷时,要使其侧卧
运动损伤的急救
急救是指对运动中突然发生的严重损伤,进行急救、初步和临时性处理,以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并发症,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这对保护患者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急救原则
急救要分工明确,判断正确,在多种损伤中,找出主要矛盾进行急救,如出血时,首先止血。休克时,首先抗休克。急救时必须争分夺秒,当机立断,切勿犹豫,延误时机。
急救方法
1.止血法
(1)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感觉,从而止血、止痛、减轻局部肿胀。常用于闭合性组织损伤。
(2)抬高伤肢法:抬高伤肢,可使伤肢血压降低,血流量减少,以达到减少出血作用。
(3)压迫法:可以用手指直接敷上消毒纱巾压出血部位,或用指腹压出血动脉近心端搏动的血管处,如能压在相应的骨头上更好,以阻断血液,达到止血目的。
2.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1)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使患者仰卧、头部后仰、托起下颌、捏住患者鼻孔,压住食道管,防止空气吹入胃中,急救者深吸一口气,两口相对,将大口气吹入患者口中,吹气后将捏住鼻子的手放开,如此反复进行。吹气频率每分钟约16-18次,直到患者自主恢复呼吸为止。
自行车运动损伤
(一)自行车运动创伤的原因比赛时,"尾随挡风",赛者距离太近撞车摔倒是最常见的外伤原因。场地不平或公路路线车辆行人太多发生冲撞,与特畜冲撞,也是重要的致伤原因。此外,车辆设计不合卫生要求,以及脱胎,掉链,断把等,也易致伤。运动量过,车座的大小高低,前后间距调理不当等,也会引起一些慢性损伤或劳损,如腰肌劳损,尺神经麻痹(豆骨部与车把压迫时间过久)、腓神经麻痹、大阴唇一侧或两侧车把压迫时间过久)、腓神经麻痹、大阴唇一侧或两侧水肿(被较窄的车座磨损)、髌骨软骨病等,但较少见。
(二)自行车运动创伤的预防预防自行车运动创伤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要求场地:平坦,比赛时路线应预先检查,设交通哨管理交通。
(2)车辆安装:蛇行橡皮把套,车座要选择大小合适,车辆不能有损坏。
(3)运动员练习或比赛时,必须戴头盔。
(4)公路比赛时,发车时间最好有适当间隔,同一队组行车时,应禁止过近距离的挡风带车尾随,以免一车因故摔倒即引起链锁摔倒的现象。
(5)运动员比赛前必须经过体格检查,由医生签署证明。
(6)公路自行车赛。
怎么预防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的鉴别
内因:训练水平不够、柔韧、力量、协调性差,生理结构不佳
外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气温、湿度、上课内容不好,教练专业水平不够
预防:选教练、场地及适当的课程,在正常天气情况下锻炼、准备活动充分、循序渐进。
内因:技术掌握不好、协调性差,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小、生理结构不佳、疲劳产生体力差
外因:准备活动不够、场地滑、器材使用不当、教练、内容不好(动作速度快、转、跳多)
预防:准备活动充分、了解设备使用、循序渐进,让教练或自己速度放慢。
表现:心悸、心动过速,运动后血压、脉搏恢复慢,内脏不适、血尿等。:人发冷,多汗、脸色白或红、头痛、晕、虚、筋疲力尽。
原因:训练方法不对、不循序渐进、系统训练,运动量大、训练时间多长、休息不充分等。
预防:安排合理的训练时间、计划,注意劳逸结合。
处理:调整锻炼计划,运动量,循序渐进、进行系统训练、全面训练。
运动损伤的饮食
(1)饮食原则
1、一般软组织损伤都存在气滞血瘀现象,可选食具有行气活血、消瘀止痛作用的食物,如三七、葱白、橘皮、玫瑰花、螃蟹、油菜、慈姑、茄子、山楂等。但一定要注意,如果还有出血现象,则不宜选用。
2、损伤日久,多兼有虚证,宜选补益肝肾食物,如葡萄、黑豆、鸡肉、牛肉、猪肉、羊肉、兔肉等。
(2)辨证施膳
1、急性期:局部肌肉突然剧痛,如针刺刀割,部位不移,按之痛甚,或关节活动受限,伤处可见肿胀青紫,或皮损流血,舌质红,苔黄,脉数。治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三七藕蛋橘络羹:三七粉3g,鸡蛋2只,鲜藕汁50ml,橘络1g,食盐、猪油少许。鲜藕汁加水适量,煮沸后将三七末、生鸡蛋打破后冲人汁内搅匀,放人橘络、食盐及油煮沸2分钟即成。分2次服完,连服15日。
白芨藕节槐花饮:白芨5g,鲜藕节500g,红糖50g,槐花3g。鲜藕节水煎取汁,再加入白芨粉、槐花、红糖,稍煮即可饮服。多次分服,连服15日。
另外,桃仁粥、三七酒、韭菜饮等均可选服。
2、慢性期:急性损伤后日久不愈,局部臆隐作痛,活动不利,遇天气变化或劳累则疼痛复发加重,甚则肌肉萎缩,关节强直,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苔薄自,脉涩。治宜补益肝肾,温通经脉。
红花苏木饮:红花10g,苏木10g,当归10g,生山楂5g,红糖、白酒适量。先煎红花、苏木,然后再加当归、山楂、白酒再煎10分钟,去渣留汁,兑入红糖,分3次服食。每日2次,连服15日。
山楂玫瑰花茶:山楂50g,玫瑰花10g,枸杞子15g,茉莉花茶10g。先将山楂、杞子煎汁,然后冲入装有茉莉花茶、玫瑰花的容器中,再稍煮,即可饮用。
运动损伤的原因
要说到运动损伤的原因,那是有分为很多情况的。有些人可能在运动之前没有做好热身,过于激烈的运动就会造成肌肉的损伤。还有些人为了好身材,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就进行大量运动这也是不合理的。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运动损伤病因
①训练水平不足。训练不够,不仅影响成绩,而且常常是致伤的重要原因。
②比赛、教学或训练课组织不当。如缺乏医务监督(致有伤病或过度训练的运动员参加运动),不遵守训练原则,缺乏保护,竞赛组织安排不当(如比赛路线、时间的选择、项目次序的安排不当等),场地器材不合卫生要求,保护服装的损坏和不合要求等等,都可能导致各种运动损伤。
③运动员生理状态不良。如疲劳,病后,精神紧张,掌汗或胼胝等。
④不良的气候因素或突变的环境因素。如雨后路滑,光线不足,气温过高或过低,时差因素,海拔高度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