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酸中毒应该如何治疗
代谢性酸中毒应该如何治疗
1.积极防治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发病,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改善组织血液灌流状况,改善肾功能等。
2.给碱纠正代谢性酸中毒:严重酸中毒危及生命,则要及时给碱纠正。一般多用NaHCO3以补充HCO3-,去缓冲H+。乳酸钠也可用,不过在肝功能不全或乳酸酸中毒时不用,因为乳酸钠经肝代谢方能生成NaHCO3。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hydroxymethyl Aminomethane THAM或Tris)近来常用。它不含Na+、HCO3-或CO2。其分子结构式为(CH2OH)3CNH2,它是以其OH-去中和H+的。1g NaHCO3含有11.9mmol的HCO3-,1g乳酸钠相当于9mmol的HCO3-,1gTHAM相当于8.2mmol的HCO3-。而 NaHCO3溶液作用迅速、疗效确切、副作用小。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时补充碱量可用下式计算:
补充碱(mmol)=(正常CO2CP-测定CO2CP)×体重(kg)×0.2
或 =(正常SB-测定SB)×体重(kg)×0.2
临床上可先补给计算量的1/2~1/3,再结合症状及血液化验结果,调整补碱量。在纠正酸中毒时大量K+转移至细胞内,引起低血钾,要随时注意纠治低钾。
代谢性碱中毒的概述
代谢性碱中毒(代碱)乃非挥发性酸类减少或细胞外液中碱增加所致,其主要特征是血浆HCO3-浓度增高,PaCO2代偿性上升。可单独存在,亦可与呼吸性酸中毒混在一起。其主要的代偿机制是呼吸性CO2潴留和肾排出碳酸氢盐与保留H+。代碱的症状有手指麻木、刺痛,腕足痉挛和心律失常。但常为原发病所掩盖。伴低钙者,可出现手足抽搐;伴低钾者,可出现多尿、多饮和麻痹;伴低容量者,可出现姿势性眩晕和肌肉无力。严重者,可出现神志模糊、反应迟钝、甚至谵妄。
通过血气分析代谢性碱中毒与其他类型的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鉴别不难,但对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存在如代谢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必须注意鉴别。
鹅口疮用碳酸氢钠水洗可以吗 碳酸氢钠的其它治疗作用
碳酸氢钠除了治疗鹅口疮以外还可以:
1.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碳酸氢钠可治疗代谢性酸中毒,如果出现严重的主要以口服为主,严重肾脏病、循环衰竭、心肺复苏、体外循环及严重的原发性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重度患者应该静脉滴注。
2.碱化尿液:碳酸氢钠可以尿酸性肾结石的预防,减少磺胺灯药物的肾毒性,及急性溶血防止血红蛋白沉积在肾小管。
3.碳酸氢钠属于制酸性药物,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
4.静脉滴注对某些药物中毒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如巴比妥类、水杨酸类药物及甲醇等中毒。
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呼吸衰竭时,不仅因外呼吸障碍可引起酸碱平衡紊乱,而且还可因并发肾功能障碍、感染、休克以及某些治疗措施不当等因素而出现不同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因此患者的表现可能是多样的。由于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本身引起的有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一)呼吸性酸中毒 Ⅱ型呼吸衰竭时,大量二氧化碳潴留,可造成原发性血浆碳酸过多。发病急骤者,往往代偿不全而出现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如发病较缓慢,则可出现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此时血液电解质主要有如下的变化。①血清钾浓度增高: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主要是由于细胞内外离子分布改变,细胞内钾外移而引起血清钾浓度增高;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则是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泌氢和重吸收碳酸氢钠增多而排钾减少,故也可导致血清钾浓度增高。②血清氯浓度降低,碳酸氢根增多;当血液中二氧化碳潴留时,在碳酸酐酶及缓冲系统作用下,红细胞中生成碳酸氢根增多,因而进入血浆的碳酸氢根也增多,同时发生氯转移,血浆中氯离子进入红细胞增多,因此血清氯离子减少而碳酸氢根增加。另一方面,由于肾小管泌氢增加,碳酸氢钠重吸收和再生增多,而较多氯离子则以氯化钠和氯化铵的形式随尿排出,因而也可引起血清氯离子减少和碳酸氢根增多。
(二)代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由于严重缺氧,无氧代谢加强,酸性代谢产物增多,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如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或感染、休克等、则因肾脏排酸保碱功能障碍或体内固定酸产生增多,将更加重代谢性酸中毒。此时血清钾浓度增高可更明显。
(三)呼吸性碱中毒Paco2明显下降的患者,可因原发性碳酸过低而发生呼吸性碱中毒,由于发病急骤,故多为失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此时因细胞外钾离子进入细胞内,可发生血清钾浓度降低。由于二氧化碳排出过多,血浆中碳酸氢根移入红细胞增多,氯离子则转移至红细胞外,加之肾排出氯也减少,故血清氯浓度增高。血浆碳酸氢根则因移入红细胞以及肾小管重吸收和再生碳酸氢钠减少而浓度降低。
此外,某些呼吸衰竭患者可以发生代谢性碱中毒,多属医源性,发生于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如使用人工呼吸机,过快排出大量二氧化碳,而原来代偿性增加的碳酸氢根又不能迅速排出,因此发生代谢性碱中毒;由于钾摄入不足、应用排钾利尿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可导致低钾症性碱中毒等。
代谢性酸中毒常见护理方法
本文向您详细介绍代谢性酸中毒应该如何预防,常见预防措施有哪些。以及代谢性酸中毒应该如何护理,代谢性酸中毒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等方面内容。
怎样预防代谢性酸中毒:
一、预防
预防常识:
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除去病因是治本,补堿是治标,所以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病。轻症酸中毒,在纠正缺水和电解质紊乱后可自行纠正,不必补堿。重症者应及时纠正酸中毒,在补堿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临床表现和复查血液生化,当症状改善,尿量足够,CO2CP18mmol/L以上,可不必再用碱性药物。代谢性酸中毒时,血清K+可偏高,当纠正酸中毒和缺水后,可出现低血K+,手足抽搐,应注意补K+。
以上是对于怎样预防代谢性酸中毒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那么,下面再看下代谢性酸中毒的护理方法,代谢性酸中毒的常见护理措施。
食用发芽土豆中毒如何治疗
1、先做紧急洗胃处理,待病情稳定后再做常规检查。
2、采集标本,如排泄物、呕吐物、粪便剩余食物、用具等。一般未检出致病菌。可检测出龙葵素。
3、粪便检查:无白细胞或脓细胞,可有少量红细胞。
4、水电解质检查:主要包括水钠代谢紊乱、钾代谢紊乱、镁代谢紊乱和钙磷代谢紊乱。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时,常伴有高钾血症;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时,常有低钾和低氯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应该如何治疗
【治疗措施】
1.积极防治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发病,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改善组织血液灌流状况,改善肾功能等。
2.给碱纠正代谢性酸中毒:严重酸中毒危及生命,则要及时给碱纠正。一般多用NaHCO3以补充HCO3-,去缓冲H+。乳酸钠也可用,不过在肝功能不全或乳酸酸中毒时不用,因为乳酸钠经肝代谢方能生成NaHCO3。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hydroxymethyl Aminomethane THAM或Tris)近来常用。它不含Na+、HCO3-或CO2。其分子结构式为(CH2OH)3CNH2,它是以其OH-去中和H+的。1g NaHCO3含有11.9mmol的HCO3-,1g乳酸钠相当于9mmol的HCO3-,1gTHAM相当于8.2mmol的HCO3-。而 NaHCO3溶液作用迅速、疗效确切、副作用小。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时补充碱量可用下式计算:
补充碱(mmol)=(正常CO2CP-测定CO2CP)×体重(kg)×0.2
或 =(正常SB-测定SB)×体重(kg)×0.2
临床上可先补给计算量的1/2~1/3,再结合症状及血液化验结果,调整补碱量。在纠正酸中毒时大量K+转移至细胞内,引起低血钾,要随时注意纠治低钾。
3.处理酸中毒时的高钾血症和病人失钾时的低钾血症:酸中毒常伴有高钾血症,在给碱纠正酸中毒时,H+从细胞内移至细胞外不断被缓冲,K+则从细胞外重新移向细胞内从而使血钾回降。但需注意,有的代谢性酸中毒病人因有失钾情况存在,虽有酸中毒但伴随着低血钾。纠正其酸中毒时血清钾浓度更会进一步下降引起严重甚至致命的低血钾。这种情况见于糖尿病人渗透性利尿而失钾,腹泻病人失钾等。纠正其酸中毒时需要依据血清钾下降程度适当补钾。
严重肾功能衰竭引起的酸中毒,则需进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方能纠正其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代谢尾产物潴留等紊乱。
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该怎么做
健康新生儿于生后2~3周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称之为新生儿晚期代谢性酸中毒。其发病与饮食中蛋白质的质和量,以及肾功能发育不完善、肾脏酸负荷过高有关。典型的晚期代谢性酸中毒可发生在不伴有其他问题的早产儿生后第2~3周,以与代谢性酸中毒有关的体重增长不理想为特点(每天体重增加值<10克),这些患儿可能无症状或仅有兴奋表现,其BE值通常在-10~-16mmol/L,也可能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机体抵抗力,甚至因并发其他严重疾病而危及生命。
预防:对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若必须人工喂养时应选择蛋白质以乳清蛋白为主的配方奶粉。有研究表明健康搜索改变配方乳的成分如增加枸橼酸钾、氯化钙和碳酸钙健康搜索,或乳酸钙,或采用低磷配方健康搜索可降低早产儿肾脏的净酸排泄[肾脏的净酸排泄(net acid excretion)即尿中阴离子(氯化物磷酸盐硫酸盐、有机酸)总量与阳离子(NaKCa、Mg)总量的差值],从而有效预防或减少晚期代谢性酸中毒健康搜索的发生。
通过以上的描述,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最有可能会放生在宝宝出生后的2~3周后,因此爸爸妈妈们都要注意了,在宝宝还没生病的时候就可以进行预防,免得让宝宝承受痛苦。只要多加注意,这种情况还是可以预防的。因宝宝很小不能说话,不能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所以父母就辛苦一点,多注意点宝宝。
代谢性酸中毒应该预防及护理
一、预防
预防常识:
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除去病因是治本,补堿是治标,所以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病。轻症酸中毒,在纠正缺水和电解质紊乱后可自行纠正,不必补堿。重症者应及时纠正酸中毒,在补堿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临床表现和复查血液生化,当症状改善,尿量足够,CO2CP18mmol/L以上,可不必再用碱性药物。代谢性酸中毒时,血清K+可偏高,当纠正酸中毒和缺水后,可出现低血K+,手足抽搐,应注意补K+。
二、护理
1、应加强护理,重症患者要定时翻身、拍背,防止褥疮。
2、康复期应鼓励患者进食,开始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吃些细软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汤、鸡蛋羹蔬菜,鲜果汁等。这样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以后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