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躁郁症怎么自我治疗

躁郁症怎么自我治疗

躁郁症属于精神疾病,及时去专业医院诊断治疗是最好的选择,仅凭自我治疗是无效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躁郁症是属于精神疾病的范围,而且是典型性精神疾病代表之一。

精神疾病不同于一般的心理问题、情绪问题,问题的根源不是在于心情、精神上,而是神经系统某个部位的器质性病变,只有类似药物的治疗方式,直接对病变区域进行治疗刺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躁郁症会复发吗

躁郁症属于精神疾病的代表之一,自然具有精神疾病的共同点——长期性,难根除。

通过治疗缓解相关症状,达到可以回归正常的状态,但由于精神疾病治疗的患慢性和顽固性,一般需要长期进行治疗缓解。抑郁症治疗的最终目标是缓解症状,恢复社会功能,达到能自控的程度。

社会上常见的复发,在其具有特殊性的同时也有着高共同点:私自停药或是环境二次刺激。

就正常情况而言,坚持治疗,积极配合,是能够保持正常状态,从而避免复发。

躁狂抑郁症的治疗

躁狂症的治疗

⒈绝大多数患者需要住院治疗,严重者需强制住院治疗。将患者与其他人隔离,使之安静,保证进食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应用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氟哌啶醇、氯氮平有助于快速控制兴奋。锂盐对躁狂发作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能预防复发,每次1~2g,每日2~3次,持续4周,不宜与氟哌啶醇合用。

⒉卡马西平锂剂治疗。

⒊丙戊酸钠在锂盐、卡马西平无效时用此药,每日600~1200mg。

⒋电休克治疗严重兴奋躁动者,急需控制病情者适用此法。

⒌维持治疗2次以上反复发作者,原则上应长期用药。锂盐维持治疗剂量为原治疗量的2/3~1/2。每日0.75~1.0g。

抑郁症的治疗

⒈三环类抗抑郁药仍是目前常用的药物,如阿米替林、丙米嗪、多塞平、氯米帕明(氯丙米嗪)等,一般2周见效,症状缓解后仍须维持治疗6个月以上。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通常作为二线药物,常在三环类抗抑郁药疗效失败后应用。新一代抗抑郁药有:

①选择性5一HT回吸收抑制剂(SSRI):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三唑酮等;

②去甲肾上腺素回吸收抑制剂:马普替林、奥普替林、阿莫沙平等;

③多巴胺回吸收抑制剂:米那替林等;

④选择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马氯贝胺等;

⑤其他:如米安舍林等。这些一般作为二线药物,不良反应少。具有抗抑郁作用的抗精神病药如舒必利、氯普三吨、氟哌噻吨,小剂量治疗对精神病性抑郁、严重焦虑症状的非典型抑郁症有效。具有抗抑郁作用的抗焦虑药如阿普唑伦、氯硝西泮,高剂量时适合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

⒉电休克治疗适用于严重的抑郁症如自杀、木僵等。

⒊睡眠剥夺疗法适用于抗抑郁药和电休克治疗效果差的患者。

⒋心理治疗认知治疗有助于抑郁病情的改善。在疾病初期病情比较轻者可用。对难治性抑郁症可以两药合用,如抗抑郁药+抗躁狂药,抗抑郁药+甲状腺素,抗抑郁药+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等。

⒌自杀预防多在凌晨,应预防。抑郁症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多数应长期维持用药,首次发作者,急性症状控制后,维持用药至少6个月。

狂躁症是抑郁症吗 躁郁症怎么治疗

1.服用药物。药物能够有效的起到情绪稳定的作用,能够有效的缓解症状,调节身体状态。

2.心理干预。专业的心理咨询必不可少,躁郁症的关键是心理因素,只有改变自己的认知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与态度,才能有效治疗。

躁郁症能根治吗 电影中的躁郁症治疗方法是真的吗

总所周知,电影作为一种表达文学艺术的大众传媒方式,它的题材,它的剧情,多是源于生活,但夸张于生活。

所以说,其实电影中出现的那些强制控制躁郁症患者的治疗方法,是存在的。比如MECT,中文译为无抽搐电休克疗法,是遏制自杀念头和躁狂冲动的杀手锏。

在电影中,往往为了表达的艺术,过度渲染了电疗的可怕,导致很多人一听到电疗,总会不自觉想象出一副患者被绑在电椅上被点击得抽搐吐血的凄惨场景。

其实现在科学技术非常发达,在无抽搐电休克疗法情况下,患者根本就没有什么感觉,根本不会产生痛苦,基本上跟睡一觉差不多,这种方法对于具有强烈自杀念头和暴燥难控的患者具有奇效。

由于严谨的操作要求和硬件成本,很多正在研发或者说新兴疗法并未得到完全利用,但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在未来,躁郁症将仅仅只是过去式。

智商高更容易患上精神分裂症

科学家相信,有创造力的天才比较会有疯狂的倾向,有创造力及聪明的人较常罹患精神分裂症与躁郁症。画家梵高以及作家杰克·凯鲁亚克都被认作是天才,但他们都展现出自我伤害的行为。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美丽心灵》里,诺贝尔数学奖得主约翰·纳什一生都在与精神分裂症对抗。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系的杰米森在年轻时被诊断有躁郁症,从此致力于研究及写作躁郁症相关文章。她的研究指出,瑞典16岁男孩里智力测验成绩较好的人,比较可能罹患躁郁症。她说,“智商高的16岁男孩罹患躁郁症的几率是一般人的4倍。”

在纽约举办的“世界科学展”讨论会上,学者讨论了超过20篇论文,指出高智商与创造力的显著关联性。学者们引述研究:躁郁症与精神分裂症,与高创造力及高智商有明显的关联性。

科学家目前还不清楚为何聪明的人较会有疯狂的思想或行为。过去的研究指出,天才与疯狂的关联性大多是由一个特定基因DARPP-32所引起。人类中有四分之三的人遗传到DARPP-32基因的其中一个版本,该基因会加强大脑皮质的信息处理,来提升大脑思考的能力。

躁郁症不治疗可以吗 面对躁郁症该如何选择

躁郁症虽然是一种精神疾病,但是并非是完全不可控的绝症。

在躁郁症的天敌中,除了药物和心理疗法这两种主打药,饮食和锻炼同样也是重要的手段。事实上很多早期的躁郁症症状可以通过饮食和锻炼来减轻。

被诊断为躁郁症的患者也可以拥有快乐充实的生活,重要的是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并且愿意接受。比如在药物之外,还有稳定情绪训练、感情培养、饮食结构、身体运动、减压训练。

躁郁症能不能自愈,不在于病症本身,而在于,你是否愿意治愈!

躁郁症是怎么得的 如何预防躁郁症

因为躁郁症可能与遗传有关,从预防的角度讲,要优生优育,尽可能消除遗传方面的影响。对于后天预防,则主要是培养良好的性格和心理素质,豁达开朗,心胸开阔。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不妄劳作,尽最大可能减少心理压力。

另外一方面,就是要预防躁郁症的复发。因此,在症状稳定后,要持续治疗,预防复发,减少躁郁症状出现的频率。

躁郁症的治疗

1.治疗原则

(1)个体化治疗原则 需要考虑患者性别、年龄、主要症状、躯体情况、是否合并使用药物、首发或复发、既往治疗史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从较低剂量起始,根据患者反应滴定。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治疗反应、不良反应以及可能出现的药物相互作用等及时调整,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2)综合治疗原则 应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危机干预等措施的综合运用,提高疗效、改善依从性、预防复发和自杀、改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3)长期治疗原则 由于双相障碍几乎终身以循环方式反复发作,其发作的频率远较抑郁障碍为高,因此应坚持长期治疗原则。急性期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缩短病程;巩固期治疗目的是防止症状复燃、促使社会功能的恢复;维持期治疗目的在于防止复发、维持良好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药物治疗

最主要的治疗药物是抗躁狂药碳酸锂和抗癫痫药(丙戊酸盐、卡马西平、拉莫三嗪等),它们又被称为心境稳定剂。对于有明显兴奋躁动的患者,可以合并抗精神病药物,包括经典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氯丙嗪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齐拉西酮、阿立哌唑等。严重的患者可以合并改良电抽搐治疗。对于难治性患者,可以考虑氯氮平合并碳酸锂治疗。治疗中需要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对于双相抑郁患者,原则上不主张使用抗抑郁药物,因其容易诱发躁狂发作、快速循环发作或导致抑郁症状慢性化,对于抑郁发作比较严重甚至伴有明显消极行为者、抑郁发作在整个病程中占据绝大多数者以及伴有严重焦虑、强迫症状者可以考虑在心境稳定剂足量治疗的基础上,短期合并应用抗抑郁药,一旦上述症状缓解,应尽早减少或停用抗抑郁药。

3.物理治疗

急性重症躁狂发作、伴有严重消极的双相抑郁发作或难治性双相障碍可采用改良电抽搐(MECT)治疗,但应适当减少药物剂量。对于轻中度的双相抑郁发作可考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

躁郁症能根治吗 躁郁症能彻底治愈吗

躁郁症能治,而且能够让患者恢复到类正常状态。从确诊角度来说,躁郁症能够“彻底治愈”的阶段,多属于躁郁症成型初期或是刚刚显示症状的萌芽状态。

大多后知后觉的深度躁郁症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最终的恢复状态大多是“类正常”而非“彻底根治”,多是通过治疗手段持续控制。但好处是这种状态下,并不会影响到患者的社会功能。

躁郁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改变过程。

前些年,躁郁症堪称绝症,但不过短短数年,已经有法可治。我们可以相信,或许在不久的未来,躁郁症的完全根治,不是奢望。

躁郁症不治疗可以吗

不少了解过精神学或者精神疾病的人都知道,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但因为效果的需要,往往是通过控制刺激或者抑制性神经系统或某些物质分泌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要控制作为神经总长官的大脑,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药物不可避免的会或多或少出现一些副作用,比如肥胖、体虚、免疫下降等生理病况。

但作为一种精神疾病,如果不积极的进行控制,一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果将是不再可控。

想要不进行药物治疗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刚刚萌芽时,通过自我控制训练,改善心态,杜绝情况恶化!

相关推荐

狂躁抑郁症怎么治疗

1. 控制内心 控制住患者疯狂的内心是关键,而如何控制患者发狂的内心,也是十分重要的,狂躁抑郁症患者伤人毁物的倾向会十分严重,因此抑郁症患者身边的人都需要有心理准备和防范措施,必要的时候要将患者打昏以便于能及时就医,首先,对于抑郁症,我们一定要先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想法,知道他们究竟是从哪一个角度看待问题的,然后站在患者的立场去看待问题,被抑郁症孤立的患者往往对与自己站在统一战线的人有好感,我们可以从这个切入点进行治疗。 2..心理治疗 通过心理治疗,可以帮助狂躁抑郁症患者解除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

为什么躁郁症是天才 躁郁症与智商的关系

根据2015年英国精神病相关研究表面,拥有高智商的人确实更容易陷入情绪障碍。根据对比,童年期呈现高智商趋势与成年期表现出躁郁症特质确实有相关关系。 当然,这并不是说高智商与躁郁症之间存在必然关系,而是童年期的表现出高智商的孩子,在成年期,对情绪的把控和理解更容易趋向于两极,更敏感。 或许换种解释会更清晰:越聪明的人接受的事物越多,也会考虑得更多,想得更多,对情绪的体验自然更复杂。少年愁白头,自然容易出现躁郁症的一些特质症状。 当然,我们不能否定个例,但毕竟个例不能代表所有人。

抑郁症治疗

治疗】 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需要比药物治疗更多的治疗。单独的心理疗法、群体疗法和家庭治疗可能都有益处。家庭成员和学校应减轻对儿童身心的压力,努力增强他们的自尊。在抑郁症危险期需要短暂的住院治疗来预防自杀的企图。 抑郁症目前常采取非住院治疗,但有些病人必须住院治疗,尤其是那些有严重自杀企图或曾有自杀行为,或因为体重减轻而身体明显虚弱,或由于严重激越而有可能产生心脏问题的人。 此外,本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他还有心理治疗和电抽搐治疗,有时可考虑联合使用这些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 首先是对原发病如脑血管病、帕

躁狂抑郁症食疗

方1 百合捞莲子组成:水发百合100克,莲子50克,水发黄花菜数根,冰糖适量。用法:将发好的百合和黄花莱用水洗净,莲子去皮、去心洗净,同放人大汤碗内,汤碗内放人适量清水,上笼用武火蒸熟,放人冰糖再蒸片刻即成。 功效:清心除烦,安神宁志。 主治:躁狂抑郁症,情志抑郁,神态痴呆,不思饮食,多梦易惊。 方2 猪肉苦瓜丝 组成:苦瓜300克,瘦猪肉150克。 用法:苦瓜切丝,加清水急火烧沸,弃苦味汤。瘦猪肉切片,油煸后,人苦瓜丝同炒,加调味食用。 功效:泻肝降火。 主治:躁狂抑郁症,情绪高涨,烦躁性急,易打人毁物

抑郁躁狂症怎么治疗

脑电波分析仪。 病人症状,躁狂症以情绪高昂为主,抑郁症以情绪低落为主。 方法/步骤 1躁狂症治疗:防止躁狂症发病时伤及自己和他人,电休克,尽量住院治疗,服用抗躁狂药。1.锂盐:1000-1500mg/日(碳酸锂), 血锂浓度:0.6-1.2mEq/L。2.卡马西平: 0.1,一日3次。3.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或奋乃静 2抑郁症治疗治疗药物:1.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有苯乙肼、苯环丙胺等。2, 三环类抗抑郁药,有丙咪嗪.去甲丙咪嗪.氯丙咪嗪.阿米替林.去甲替林.多虑平等3.四环类抗抑郁药,有麦普替林(路滴美)、

躁郁症有高发年龄段吗

一般而言,躁郁症容易在25岁之前发病,躁病的发病年龄约在二十岁与二十五岁之间,郁病的发病年龄则大约在三十至三十五岁左右。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青少年的早熟,社会压力增加等情况,躁郁症的提前和受众人群增加已呈现一种持续发展中的趋势。

躁郁症患者会不会疯掉

关于躁郁症患者会不会疯掉这个话题,如果说,对于“疯子”的定义是我们所说的日常中的:异于常人,情绪乖张,无法自控这种程度。那么,原谅过于直白的阐述,躁郁症确实会让人“疯掉”。 当然,这是指一直处在不利环境中,不被重视,任由加重的情况。以现今的医学技术来说,虽然不能让躁郁症患者完全恢复,但有效控制,以达到无限接近正常状态,却并不是梦。

躁郁症是天才病吗 躁郁症对人的巨大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被认为无药可救的精神疾病,都已经有了相应的药物和疗法,躁郁症也不例外。 但因为没有普遍的认识,人们对躁郁症的普遍看法还停留在表面——“那个人疯了,没救了”。 许多该在早期予以关注的异动人士,如此错过了最佳时机。 躁郁症由于其症状的剧烈冲突性,所造成的负担不逊于任何一种精神疾病。往往发病次数越多,病程越长,对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力以及认知功能、生理功能等造成的影响越大。甚至出现自伤、伤人、自杀等极端行为。

抑郁性狂躁症怎么治疗

1抑郁躁狂症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到抑郁躁狂的相关症状,只有重视疾病并且在早期就通过医生的建议来采取治疗措施,才会真正对抑郁躁狂症的治疗起到对于的作用,早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2抑郁躁狂症的治疗中,建议患者要注意一些心情调整,平时可以多出去走走,保持舒畅的心情,这样的措施对于抑郁躁狂症的治疗是很有帮助的,患者要积极做到保持心情的愉悦和乐观。 3抑郁躁狂症的患者,可以适当多锻炼,或者是培养其他的兴趣,比如说是下棋、爬山等,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这样有助于患者积极进行抑郁躁狂症的治疗,对于抑郁躁狂症的恢复都是有帮助

抑郁症 躁狂症 躁郁症 区别

躁狂症是指以心境显著而持久的高涨为基本临床表现并伴有相应思维和行为异常的一类精神疾病。通常有反复发作倾向,缓解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预后一般较好。病因仍未明t,但大量资料提示,躁狂症与遗传因素有关,但无足够的证据说明本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而心理社会因素起触发媒介的作用。本病多见于成人,但各种年龄均可发生。 临床表现 1.心境高涨; 2.思维奔逸、意念飘忽; 3.夸大观念、自我评价过高; 4.活动增多、言语增多; 5.谵妄; 6.面色红润、双目有神、心率加快。7.可有双相躁郁症状交替出现。 诊断依据 1.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