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瘫痪护理要得当这些方法最健康
老人瘫痪护理要得当这些方法最健康
瘫痪老人便秘怎么办?
1、平时要注意饮食结构的凋整,多食含高纤维素的蔬菜、豆类和薯类,多饮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如香蕉、苹果、生梨、草莓等均有通便的作用。
2、患者应加强腹肌锻炼,以增加腹内压有助排便。能活动尽量活动,可以轮椅推出活动等。
3、不排便加不通气,考虑可能是肠梗阻,主食不要太精过细,饮食可以适当添加粗粮、酵母、豆类及其制品等。
4、注意肢体按摩及被动活动,保持正常的功能位,防止足下垂及下肢关节畸形、挛缩和强直。保持各关节的正常功能位,每次翻身后将肢体位置摆放正确,做关节的被动或主动运动,按摩瘫痪肢体以促进其血液循环有利于肌力的恢复。
5、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在每天早晨或晚上,固定的时间,无论有没有便意,都应试着解大便,时间不宜过长。
6、可以用开塞路或肥皂条塞到肛门内润肠通便,但是动作一定要轻柔,防止损伤肠道。
7、用一些缓泻剂,如便乃通茶、麻仁丸等必要时可行灌肠治疗。
瘫痪老人的护理
1、首先,对老人要做精神上的安慰。因为老人久病缠身,常卧病蹋,受疾病折磨,心情一定十分不好,加上自己年岁已高,认为这样下去对不起儿辈或老伴,常悲观甚至厌世;相反也有的老人也会发脾气,或者感到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对儿辈苛求。
无论碰到什么情况,我们都应谅解老人的心情,加以安慰、劝说、引导。照顾好老人是我们民族的美德,是心灵美的具体表现之一。
2、要鼓励老人主动与疾病作斗争,建立治疗的信心。古今中外也有不少长卧病榻的老人,做出了一番事业。即使得了不治之症,也要劝老人想得开,与儿孙们相互配合、协调,互相鼓励、安慰,以尽天年,并享天伦之乐,这是最重要的前提,有了这一条,做什么都高兴。下面谈几点具体问题:
3、要根据不同病情,吃不同饮食,如流质、半流质或普通饮食,可以请教一下医院的大夫。总的原则是要易于消化,富于营养,蛋白质量要足,脂肪不宜多,各类营养素、维生素、盐类要平衡。老人卧床后更易便秘,故食物中纤维素很重要,要吃些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
4、室内环境:空气要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但不要让风直接吹在身上,可以开气窗。有条件者室内可放些盆栽花草,既可美化环境,又能调节空气。
5、服药:要严格按医嘱服药,有的老人可自己服药,有的要人喂。如需注射或针灸者,要与医生、护士配合好,例如帮助翻身、脱衣等等。
6、预防并发症:这一点很重要。主要并发症有褥疮、肺部及尿道感染。
7、病人长期卧床,如果不经常变换姿势就容易使受压部位皮肤血循环受阻,加上出汗或大小便失禁,致使局部发红、糜烂,形成溃疡,这就是褥疮,而且还容易继发感染甚至造成败血症。预防的办法是多翻身,完全瘫痪者要帮助翻身,变换体姿,在经常受压处用酒精擦拭,以加强局部循环。如果已发生褥疮和感染,那就只能请医生处理了。
8、肺部感染是另一个严重的并发症,医学上称为沉积性肺炎。预防的办法仍然是多翻身,鼓励病人尽量把痰及分泌物咳出来,还可以轻拍背部,使痰易于咳出,如果发生了肺炎,要尽快请医生诊治。
9、老年女性患者,特别是大小便失禁者,易患尿道感染,甚至上行导至整个泌尿道感染,故这类老人更应注意会阴部清洁。
须知老年人患上瘫痪后会有的症状
老年人瘫痪早期症状为记忆力下降、健忘、失眠、幻听、幻觉、智力减低反应迟钝、语言不清、重度的失语、流口水,大小便失禁,卧床不起,处于昏睡状态。视力、听力下降出现耳鸣、耳聋,定向能力失常,思维紊乱、呈片段性、大事被忽略,小事却纠缠不清,常出现某种毫无意义的动作。
瘫痪老人的行动才能低于同年龄的正常老人,常会出现自我控制能力差,障碍水平低的老年人只是手、脚动作稍显得不锐敏或笨拙,严重的则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有的以致不会翻身,不会坐起,不会站立,不会畸形的品尝与吞咽。
大部分的瘫痪老人可能陪同差异程度的说话障碍,像措辞告白难题或构语难题,发音不清或口吃、失落语症,这种环境很是以手中徐动型的瘫痪占比例较大。
老年人出现瘫痪的典型症状还有自己熟悉的东西不知放在何处,丢三落四,甚至记不住自己刚吃的饭菜,叫不出朋友的名字,管理财务的能力下降,不能独立购物,虽然能做熟悉的工作,但对任何新的要求都悬露出能力不足、行为怪异、比如爱捡拾无用的东西、情感淡漠、自私、多疑,对周围的事物缺乏兴趣、丧失主动性,不爱与人交往,偶尔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发音有一定障碍,说话不利落,书写困难。当出现这些症状时一定要尽快治疗,谨防进一步恶化。
引起瘫痪的不良嗜好
1、偏瘫:常见于大脑中动脉分支的豆纹动脉供应区出血或闭塞,脑肿瘤、脑脓肿、脱髓鞘病以及皮质下白质中的胶质瘤等影响内囊部位病变滁偏瘫外还可有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瘫痪原因。
2、单瘫:多见于大脑中动脉病变如脑出血、脑梗死、脑血管狭窄、脑外伤、脑肿瘤等影响皮质运动区。
3、交叉性瘫痪:多为脑干病变,常见于脑干血管病变、炎症、肿瘤、外伤等。
4、截瘫:常见于脊髓感染、肿瘤、外伤、压迫、脱髓鞘改变等,瘫痪病人护理。
5、周围神经性瘫痪:常见于肌萎缩性侧柬硬化、单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感染、中毒。血管病变肿瘤及全身性疾病。
6、肌肉病变和神经肌肉接头处病变导致的瘫痪:常见于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瘫痪护理,周期性麻痹等。
瘫痪患者要如何护理
瘫痪是指随意动作的减退或消失,临床上将瘫痪分为功能性瘫痪和器质性瘫痪两类。前者由心因性引起,即癔症性瘫痪。器质性瘫痪按照病变的解剖部位可分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和肌病瘫痪。瘫痪是中风患者最常见症状,得当的护理有利于病人康复和生存质量提高。由此,对瘫痪的患者的护理很重要,下面就由专家来总结一下护理的工作:
1.防止烫伤。
2.加强营养。
3.防止肢体挛缩。
4.固定于功能位:发病早期,上肢屈曲下肢伸直,踝关节处于90度,防止足下垂。
5.早期被动运动:急性期只要生命体征稳定,就应及早进行肌肉按摩,关节被动运动;急性期过后要鼓励病人自主活动,进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
6.预防褥疮: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换洗,勤整理,勤检查,勤交换(七勤);使用轮椅可加用新型聚氨酯坐垫;床单保持干燥清洁;每周至少擦洗或洗澡一次。勤翻身要求每2-3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不可在床褥上拖拉以免挫伤皮肤。对于易患褥疮部位,如骶尾部,髂后上嵴等部位要以气垫、海绵垫以减轻压力。推荐使用气垫床、水床。
7.防止跌倒。康复期病人跌交会造成运动能力下降,还会使病人因怕跌交而不愿多动,对病人造成不良影响。
8.保持大小便通畅。
9.充分了解病人瘫痪分布,注意有无其他症状如失语,了解病人生活自理程度,以便制定治疗计划。
以上是专家对瘫痪患者的护理做出的详细介绍。
中风偏瘫心应坚强
中风病人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瘫痪的肢体能否健康,他们可以整天为此焦虑不安。情绪过度紧张,日子一长,茶不思,饭不想,就会造成营养状况低下,身体的免疫能力下降,并发症也就与日俱增了。
有的病人因肢体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往往苦闷、自卑,对生活人整天抑郁、忧愁,年轻人肢体瘫痪担心婚姻破裂,老年人生怕“久病无孝子”,而悲望,暗自伤感;有的病人因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效果不理想,感到急躁和烦恼,常为一点小事而发火;也有些病人只要家属在场,事事依赖,本来自己可以料理的事,也要让别人去做。
对中风病人进入心理治疗与护理十分重要。在心理治疗中,要帮助病人学会主动进行心理调节和自我控制,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他们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消除恐惧和悲观,摆动脱一支杂念,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坚持主动锻炼和被动锻炼。
在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中,最好给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这样有利于增进病人的心身健康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情绪上得到稳定,可以增加心理治疗的效果。
脑出血的护理事项
1、活动四肢
对于患脑溢血后神智不清的老年人我们在护理时更加要细心,经常帮老人活动四肢,特别是左手,这样可以减轻左半脑的负担,又能锻炼左半脑。还要密切关注老人身体的变化,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防止脑溢血的复发。
2、注意饮食
老人的饮食要以低脂肪、低蛋白质为,多吃清淡的食物为主,还要避免吃油炸的食物,多喝凉白开,以保持老人的大便通畅,老人如果出现面积瘫痪者,应进食半流质食物如:米汤以及果汁等,喂食速度要慢,避免病人呛咳,造成窒息。
3、注意老人的心理健康
老人生病后常有忧郁、沮丧、烦躁、易怒、悲观失望等情绪反应。所以家人需要时常的开导,鼓励老人,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耐心的解释病情,消除老人的疑虑及悲观情绪,使之了解自己的病情,建立和巩固功能康复训练的信心和决心。
4、防止褥疮
家人要定时的帮助老人擦拭身体,保持老人的床被整洁、干燥,可适当涂抹爽身粉。加入是瘫痪在床,行动不便的,家人要每二小时帮助老人翻身、拍背,避免瘫痪肢体皮肤长期受压坏死,发生褥疮。
瘫痪护理常规
(一) 预防褥疮:见褥疮的预防和治疗。
(二)预防泌尿道感染:
(1)定时清洗外阴、肛门。
(2)排尿困难者,定时按摩膀胱,但不可重压;病情许可时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使排空膀胱残余尿液。
(3)尿潴留时,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导尿,必要时留置导尿管,或密闭式膀胱潮式冲洗。
(4)长期留置导尿管者,按医嘱定时做膀胱冲洗,每日更换无菌引流管及贮尿瓶。
定期送验尿常规及尿培养,如有尿路感染,应及时选用有效抗菌素,并鼓励多饮水。
(三)预防肺炎: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咯痰,每2~3小时翻身拍背一次。
(四)预防肠胀气及便秘:鼓励多食蔬菜、水果,少食致胀气食物。便秘时给予缓泻剂或隔2~3日灌肠一次,或行针灸疗法、腹部按摩。必要时可用手指掏出粪便。
(五) 预防跌伤、烫伤、冻伤:偏瘫伴神志不清时应加床栏,应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可超过50℃,要隔被放置,并经常更换部位;若作热敷、灸疗、理疗或拔火罐时均应注意防止烫伤;天冷时,肢体应及时加用棉套保暖。
(六)预防肢体畸形、挛缩,促进功能恢复。瘫痪肢体应保持功能位置,防止足下垂,可用护足架或用枕头支撑足掌;按摩肢体每日1~2次,并作被动运动。当运动功能开始恢复时,应鼓励患者早期开展上肢及躯干功能锻炼。离床时,给予轮椅、瘫痪车或拐杖及支架保护,练习行走,以便及早恢复下肢功能。
瘫痪病人康复训练
我们身边人有各种各样的瘫痪病人,有的是因为出了车祸,有的是因为打架受伤,总之因为各种原因使我们身边的朋友瘫痪,瘫痪了以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瘫痪病人康复训练。
方法:
1.由家人或护理人员给予适当的支撑,也可利用拐杖等,先练习站立,等站稳后撇开支撑物慢慢移动身体。 当病人能够站稳而无疲劳感时,可开始步态的锻炼,迈步一开始时不可硬拉,如瘫痪肢体抬举不便,可用一根绳套于患者患脚,协助抬脚起步,但要特别注意防止行走时跌倒。
2.按摩翻身:先按摩健康一侧,再按摩患侧,对肩关节、髋关节等大关节定期做旋转运动。同时经常帮病人翻身,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形成。 床上运动:利用躺在床上进行各部位的被动运动,如练习抬头、挺腰、收腹、伸屈、抬腿、坐起,练习臂力等,为站立行走创造条件,再做好下床的准备。
3.站立训练:开始由家人或护理人员给予适当的支撑,也可利用拐杖等,先练习站立,等站稳后撇开支撑物慢慢移动身体。 当病人能够站稳而无疲劳感时,可开始步态的锻炼,迈步一开始时不可硬拉,如瘫痪肢体抬举不便,可用一根绳套于患者患脚,协助抬脚起步,但要特别注意防止行走时跌倒。
4.细微动作锻炼:上肢功能锻炼先从大关节逐渐到小关节的被动活动,而细微动作的锻炼,主要是练习抬臂,抓、拿、拾物等,还要充分利用小物品如:健身球、健身圈等进行锻炼。€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瘫痪病人如何进行康复训练,我们应将以上方法告诉我们身边所有的人,给所有瘫痪病人带去健康,也带去一份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