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比赛规则
羽毛球比赛规则
1、单打
1.1、在一局比赛开始时(比分0:0)或发球方得分为偶数时,发球方在右半场进行发球。当发球方得分为奇数时,在左半场进行发球。
1.2、如果发球方取得一分,那么下一回合其继续发球。
1.3、如果接发球方取得一分,那么下一回合其成为发球方。
2、双打
2.1、与单打一样,发球方得分为偶数时,发球方在右半场进行发球。当发球方得分为奇数时,在左半场进行发球。
2.2、如果发球方取得一分,那么下一回合其继续发球,且发球人不变。
2.3、如果接发球方取得一分,那么下一回合其成为发球方。
2.4、当且仅当发球方得分时,发球方的两位选手交换左右半场。
排球的特点
群众性排球场地设备简单,比赛规则容易掌握。既可在球场上比赛和训练,亦可以在一般空地上活动,运动量可大可小,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训练程度的人。
全面性规则规定,每个队员都要进行位置轮转,既要到前排扣球与拦网,又要轮到后排防守与接应。要求每个队员必须全面地掌握各项技术,能在各个位置上比赛。技巧性规则规定,比赛中球不能落地,不得持球、连击。击球时间的短暂,击球空间的多变,决定了排球的高度技巧性。对抗性排球比赛中,双方的攻防转换始终是在激烈的对抗中进行。高水平比赛中,对抗的焦点在网上的扣拦上。
在一场比赛中,夺取一分往往需要经过多个回合的交锋。水平越高的比赛,对抗争夺也越激烈。两重性排球是多种技术都可以得分,也能失分的项目,这种情况在决胜局比赛中更加突出,所以说每项技术都具有攻防的两重性,因此,要求技术既要有攻击性,又要有准确性。集体性排球比赛是集体比赛项目,除发球外,都是在集体配合中进行的。没有严密的集体配合,再好的个人技术也难以发挥,更无法发挥战术的作用。水平越高的队,集体配合就越严密。
羽毛球的发展
1877年,英国的巴斯羽毛球俱乐部成立,第一本羽毛球比赛规则在英国出版。
1893年,在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羽毛球协会。1899年,该协会举办了第一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每年举办一次,沿袭至今。
20世纪初,羽毛球运动从斯堪的纳维亚到英联邦各国,流传到亚洲,美洲,大洋洲,最后传到非洲。
1934年,成立了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总部设在伦敦。
1939年国际羽毛球联合会通过了各会员国共同遵守的《羽毛球竞赛规则》。
20世纪20到40年代欧美国家的羽毛球运动发展很快,其中英国、丹麦、美国、加拿大的水平相当高。50年代亚洲羽毛球运动发展很快,马来西亚取得两届汤姆斯杯赛冠军。同时印度尼西亚队在技术和打法上有所创新很快取得了霸主地位。六十年代以后羽毛球运动的发展逐渐移向亚洲。 [1]
1981年5月国际羽毛球联合会重新恢复了中国在国际羽联的合法席位,从此揭开了国际羽坛历史上新的一页,进入了中国羽毛球选手称雄世界的辉煌时代。
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第二十四届)上,羽毛球被列为表演项目,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第二十五届)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第二十六届)混双列为比赛项目。从此羽毛球运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2006年,羽毛球的新规则在试行了3个月后正式实施。在该年汤尤杯赛中首先采用。
打羽毛球的好处
舒筋活血。羽毛球同篮球、网球、乒乓球一样,是个较强体力的运动,技术占40%,体力占60%,哪怕是寒天冻地,一场球打下来全身会出汗,春天秋天就更厉害了,对身体起到调整和平衡的作用,促进新陈代谢,对预防心血管病,强身健体非常有益。
排毒养颜。长期打羽毛球的同志胖子比较少,走路轻松,人变得较年轻。每天出汗把身体毒素排出,使你大小便通畅,叫你汗流浃背,体毒排泄,对预防痛风病很有脾益。
治颈椎(肩周)病。参与羽毛球运动,要用手肩膀协调出动,拼命抽球,你的头要抬、肩要动,每天坚持打球一小时以上,骨质增生很难形成。因此,颈椎、肩周病很难产生。
锻炼眼力。打羽毛球你的眼神要跟着球转,球到哪,眼到哪,一会看近,一会看远,一会看高,不仅是身体在动,而且眼也在转动,使眼在自然运动,逐步提高视力。
减肥。打球前,将军肚直挺,饮食不好,通过打球后,胖子瘦了,肚子小了,身体感到有劲了,结实,不是虚体质了。
增强友谊。通过打球、比赛不相识的都互相认识了,了解对方的性格,真正以球会友,友谊长存。
提高技能。通过球友组织比赛,激发技能训练,球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开心娱乐。养生专家讲:每天要大笑三次,对人的精神舒畅,促进五脏六腑活动非常有好处。可排除浊气、邪气。只要羽毛球一发,一场球打下来,要笑十次以上,使人的心情保持快乐。
身体灵敏。打球的人都精神抖擞,精道道的,身体灵活,四肢勤快,打羽毛球的,身体关节骨胳都用的上,采取抽吊结合,四方球、左右勾球、变化多样,使身体灵活多变。
健脑增智。羽球人员要动脑打球,不是不动脑击球,叫打球先打脑,要研究对方弱点、致命地方,因人而宜,以人为本,坚持以我为中心,以主动为动力,以快速为法宝,以赢球增信心。
排球运动的锻炼价值
“生命在于运动”,生命之美在于它时时刻刻都处于运动之中,而体育,恰好集中了这种美。它将力量与技巧,速度与优美同时体现到了极至,赋予人无限的启示与动力。
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乒乓球队、80年代的中国女排、90年代的“马家军”,都曾在不同时期对我们国家的各个方面,发生过极大的鼓舞作用。全世界的炎黄子孙都从中品尝了世界民族之林中平等一员的自豪感,昂首挺胸,吐气扬眉,精神焕发。其中又以排球的“战果”最为辉煌,加上它简单易学,深受大家的喜爱,目前正在全国范围推广。
排球运动的特点:1、广泛的群众性:排球场地设备简单,比赛规则容易掌握。既可在球场上比赛和训练,亦可以在一般空地上活动,运动量可大可小,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训练程度的人。 2、技术的全面性:规则规定,每个队员都要进行位置轮转,既要到前排扣球与拦网,又要轮到后排防守与接应。要求每个队员都要进行队员必须全面地掌握各项技术,能在各个位置上比赛。 3、高度的技巧性:规则规定,比赛中球不能落地,不得持球、连击。击球时间的短暂,击球空间的多变,决定了排球的高度技巧性。 4、激烈的对抗性:排球比赛中,双方的攻防转换始终是在激烈的对抗中进行。高水平比赛中,对抗的焦点在网上的扣拦上。在一场比赛中,夺取一分往往需要经过六、七个回合的交锋。水平超高的比赛,对抗争夺也越激烈。 5、攻防技术的两重性:排球是多种技术都可以得分,
也能失分的项目,这种情况在决胜局比赛中更加突出,所以说每项技术都具有攻防的两重性,因此,要求技术既要有攻击性,又要有准确性。 6、严密的集体性:排球比赛是集体比赛项目,除发球外,都是在集体配合中进行的。没有严密的集体配合,再好的个人技术也难以发挥,更无法发挥战术的作用。水平越高的队,集体配合就越严密。
排球运动的特点,是要求运动员对场上各种变化情况具有精细的感受能力,如运动员在场上完成许多复杂的运动时,动作要十分准确,而这在很大程度上要靠人体运动分析器对肌肉感觉作精确分析才能做到。而且排球运动对于身心健康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增进健康、强健体魄。
排球运动具有竞技与娱乐并存的特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技术水平的人都能参与,或活动,或比赛。经常参加排球运动,不仅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功能状况,同时又能提高人的力量、速度、弹跳、灵敏、耐力等专项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总之,经常参加排球运动会使人们在兴奋与愉快中增进健康,强健体魄。 二、培养与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
经常参加排球运动的训练或比赛,会学到很多控制自己情绪和调节自身心理的手段和方法,如连续失误时,如何使自己尽快冷静下来而且不灰心;比分落后时的沉着和不气馁;关键比分时进攻不手软的自信心等,都是对自己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和锻炼。 三、培养勤奋、助人、拼搏的优秀品质
猜你喜欢排球网价格排球游戏下载龟头那得包皮上有痘痘痘痘治疗哪家医院便宜治疗痘痘得医院包皮上有菜花状痘痘微创祛眼袋图片隆鼻手术过程图片实拍治疗痘痘哪家医院最好女性外阴起红痘痘
排球比赛中,有球不能落地而且击球至多3次必须过网的特有规定,使参加排球比赛的人总要随时准备弥补同伴因判断错误而无法接,或因其他原因没接到位的球,为了发挥本方的进攻力量而不惜奔跑扑救,给下一次击球人创造方便条件。因此经常参加排球运动,可以培养人的优良体育道德作风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培养人的信息意识、提高配合及应变能力
排球运动在某种意义上是一项依靠判断的运动,尤其在现代的排球比赛中,准确的判断已成为制胜因素之一。判断的基础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通过观察对方和同伴的动作、击球的声音、场上的布局等,预测将要发生的情况而迅速做出决策。排球比赛也是一项靠集体配合取胜的球类竞赛,个人特长的发挥往往是在同伴发挥特长的前提下取得的。因此,运动员在场上要相互协调,并不断观察同伴的意图,才能默契地与之合作。
然而,现在的大学生的体育素质相对较差,体育锻炼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由于排球运动的普遍性,很多的大学生就选了排球这项运动。大学生通过排球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学习,要了解排球运动的文化,懂得排球运动的特点与锻炼价值,掌握简单的技术原理,逐步提高基本技术的动作质量和综合运用所学各项基本技术的能力。能够参加排球比赛,并在比赛中运用最基本的排球战术,了解最基本的排球竞赛规则,懂得如何欣赏排球比赛。在运用排球技战术的比赛时,锻炼身体,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
打羽毛球的小常识都有哪些
羽毛球
羽毛球是既可以在室内进行,又可以在室外进行的运动项目。根据参与的人数也可分为单打和双打,今天就给大家介绍羽毛球规则有哪些。
相较于性质相近的网球运动,羽毛球运动对选手的体格要求并不很高,却比较讲究耐力,极适合东方人发展。早在两千多年前,一种类似羽毛球运动的游戏在中国、印度等国出现。现代羽毛球运动起源于英国。自1992年起,羽毛球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打羽毛球的比赛项目
男子单打(简称:男单)、女子单打(简称:女单)、男子双打(简称:男双)、女子双打(简称:女双)、混合双打(简称:混双)、超级羽毛球俱乐部(羽超)从2014年推出三打三比赛,如今没有应用到世界比赛中。
羽毛球单打就是只有两名选手在场地上将羽毛球相互交替的挥打,让球不落地。
落地的一方为输、没有使羽毛球击打到对方场地(即没有击打过球网),或者击打出界外(即出界),赢者加分。双打由四名运动员在场地上进行,方法如上,但双打极讲究配合。
运动特点
全身运动
羽毛球无论是进行有规则的羽毛球比赛还是作为一般性的健身活动,都要在场地上不停地进行脚步移动、跳跃、转体、挥拍,合理地运用各种击球技术和步法将球在场上往返对击。
从而增大了上肢、下肢和腰部肌肉的力量,加快了锻炼者全身血液循环,增强了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据统计,大强度羽毛球运动者的心率可达到每分钟160-180次,中强度心率可达到每分钟140-150次,低强度运动心率也可达到每分钟100-130次。
坚持打羽毛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强身健体。还能防止患有心脏病、肩周炎、中风等疾病。但是过度的运动量也会导致关节肌肉损伤。
老少皆宜
羽毛球与羽毛球拍羽毛球运动适合于男女老幼,运动量可根据个人年龄、体质、运动水平和场地环境的特点而定。
青少年可作为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机能的有效手段进行锻炼,运动量宜为中强度,活动时间以40-50分钟为宜。适量的羽毛球运动能促进青少年增长身高,能培养青少年自信、勇敢、果断等优良的心理素质。
老年人和体弱者可作为保健康复的方法进行锻炼,运动量宜较小,活动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达到出出汗、弯弯腰、舒展关节的目的,从而增强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功能,预防和治疗老年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
儿童可作为活动性游戏方法来进行锻炼,让他们在阳光下奔跑跳跃,并要求他们能击到球,培养他们不畏困难、不怕吃苦、不甘落后的品质。羽毛球在中国有着良好的群众运动基础和大众普及型。
羽毛球单打规则
1、每场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
2、率先得到21分的一方赢得当局比赛。
3、如果双方比分打成20比20,获胜一方需超过对手2分才算取胜。
4、如果双方比分打成29比29,则率先得到第30分的一方取胜。
5、首局获胜一方在接下来的一局比赛中率先发球。
6、当一方在比赛中得到11分后,双方队员将休息1分钟。
7、两局比赛之间的休息时间为2分钟。
竞走的起源和比赛规则
竞走起源于英国。19世纪初,英国出现步行比赛的活动。19世纪末,部分欧洲国家盛行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竞走旅行。1866年英国业余体育俱乐部举行首次冠军赛,距离为7英里。竞走分场地竞走和公路竞走两种。
场地竞走设世界纪录;公路竞走因路面起伏等不可控因素较多,成绩可比性差,故仅设世界最好成绩。运动员行进时,两脚必须与地面保持不间断接触,不准同时腾空,着地的支撑腿膝关节应有一瞬间的伸直,不得弯曲。
竞走比赛时,运动员出现腾空或膝关节弯曲,均给予严重警告,受3次严重警告即取消比赛资格。1908年首次进入奥运会,当时的距离是3500米和10英里。
此后几届奥运会距离有所不同,有过3000米、10公里等,从1956年奥运会起定为20公里(1956年列入)、50公里(1932年列入)。女子竞走于1992年才被列入奥运会,距离为10公里,2000年奥运会将改为20公里。
两脚交替走步的田径运动。比赛在田径场或公路上进行。在奥运会和重大田径比赛中男子有20千米、50千米公路竞走、20千米田径场地竞走 ;女子有5千米田径场地竞走、10千米公路竞走。
竞走与跑的根本区别在于走步时两脚必须与地面轮换接触,不能有腾空阶段。田径比赛规则规定:每步中,运动员在后脚离地之前,前脚必须着地,脚落地时,该腿必须有一瞬间的伸直。
羽毛球的发展历史
起源
早期羽毛球 早在两千多年前,一种类似羽毛球运动的游戏就在中国,印度等国出现。中国叫打手毽,印度叫浦那,西欧等国则叫做毽子板球。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英国军人将在印度学到的浦那游戏带回国,作为茶余饭后和休息时的消遣娱乐活动。[1]
据传,在14世纪末,日本出现了把樱桃插上美丽的羽毛当球,两人用木板来回对打的运动。这就是羽毛球运动的原形。[6]
现代羽毛球运动诞生在英国。1873年,在英国格拉斯哥郡的伯明顿镇有一位叫鲍弗特的伯爵,在他的领地开游园会,有几个从印度回来的退役军官就向大家介绍了一种隔网用拍子来回击打毽球的游戏,人们对此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因这项活动极富趣味性,很快就在上层社会社交场上风行开来。“伯明顿”(Badminton)即成为英文羽毛球的名字。1893年,英国14个羽毛球俱乐部组成羽毛球协会[1] 。
18世纪时,印度的蒲那城,出现类似今日羽毛球活动的游戏,以绒线编织成球形,上插羽毛,人手持木拍,隔网将球在空中来回对击,但这种游戏流行的时间不长。
羽毛球运动约于1920年传入我国,解放后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我国羽毛球队已跻身于世界强队之列。
70年代,国际羽毛球坛是印度尼西亚与我国平分秋色。80年代,优势已转向我国,说明我国羽毛球运动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羽毛球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共设男女单打和男女双打及混合打共5项比赛。其余羽毛球比赛也很多,像汤姆斯杯、尤伯杯以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等。[1]
发展
1877年,英国的巴斯羽毛球俱乐部成立,第一本羽毛球比赛规则在英国出版。
1893年,在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羽毛球协会。1899年,该协会举办了第一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每年举办一次,沿袭至今。
20世纪初,羽毛球运动从斯堪的纳维亚到英联邦各国,流传到亚洲,美洲,大洋洲,最后传到非洲。
1934年,成立了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总部设在伦敦。
1939年国际羽毛球联合会通过了各会员国共同遵守的《羽毛球竞赛规则》。
20世纪20到40年代欧美国家的羽毛球运动发展很快,其中英国、丹麦、美国、加拿大的水平相当高。50年代亚洲羽毛球运动发展很快,马来西亚取得两届汤姆斯杯赛冠军。同时印度尼西亚队在技术和打法上有所创新很快取得了霸主地位。六十年代以后羽毛球运动的发展逐渐移向亚洲。[1]
1981年5月国际羽毛球联合会重新恢复了中国在国际羽联的合法席位,从此揭开了国际羽坛历史上新的一页,进入了中国羽毛球选手称雄世界的辉煌时代。
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第二十四届)上,羽毛球被列为表演项目,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第二十五届)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第二十六届)混双列为比赛项目。从此羽毛球运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2006年,羽毛球的新规则在试行了3个月后正式实施。在该年汤尤杯赛中首先采用。
打羽毛球的6个好处
健脑增智
羽球人员要动脑打球,不是不动脑击球,叫打球先打脑,要研究对方弱点、致命地方,因人而宜,以人为本,坚持以我为中心,以主动为动力,以快速为法宝,以赢球增信心。
身体灵敏
打球的人都精神抖擞,精道道的,身体灵活,四肢勤快,打羽毛球的,身体关节骨胳都用的上,采取抽吊结合,四方球、左右勾球、变化多样,使身体灵活多变。
开心娱乐
养生专家讲:每天要大笑三次,对人的精神舒畅,促进五脏六腑活动非常有好处。可排除浊气、邪气。只要羽毛球一发,一场球打下来,要笑十次以上,使人的心情保持快乐。
提高技能
通过球友组织比赛,激发技能训练,球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减肥
打球前,将军肚直挺,饮食不好,通过打球后,胖子瘦了,肚子小了,身体感到有劲了,结实,不是虚体质了。六、增强友谊。通过打球、比赛不相识的都互相认识了,了解对方的性格,真正以球会友,友谊长存。
锻炼眼力
打羽毛球你的眼神要跟着球转,球到哪,眼到哪,一会看近,一会看远,一会看高,不仅是身体在动,而且眼也在转动,使眼在自然运动,逐步提高视力。
竞走的比赛规则
竞走比赛有两个核心规则。首先,竞走运动员必须始终保持至少有一只脚与地面接触。其次,前腿从着地的一瞬间起直到垂直位置必须始终伸直,膝关节不能弯曲。[2]
比赛中有6~9名专职的竞走裁判员监督运动员。按规则规定,他们不能借助任何设备帮助判断,只能依靠自己的眼睛来判断运动员是否犯规。当竞走裁判员看到竞走运动员的动作有违反竞走技术的迹象时,应予以黄牌警告,并在赛后报告给主裁判。[2]
当运动员的行进方式违反竞走技术的规定,表现出肉眼可见的腾空或膝关节弯曲时,竞走裁判员须将一张红卡送交竞走主裁判。当竞走主裁判收到针对同一名运动员的三张来自不同竞走裁判员的红卡时,该运动员即被取消比赛资格,并由主裁判或主裁判助理向其出示红牌通知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