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独带独时代,80后角色的转换
进入独带独时代,80后角色的转换
幼儿怎样教80后家长很迷惑
“从‘独生子女’到‘为人父母’,80后角色正在悄悄转变。 ”
进入“独带独”时代,80后家长在孩子教育上面临的一大困惑就是教育理念上的冲突。80后家长都十分年轻,看上去就像是小朋友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完全不会给人明显的父母与子女间的感觉。
此外,80后家长学历普遍较高,对孩子教育常有自己的见解,但他们工作压力比较大,带孩子的时间非常少,这样新的幼儿教育问题随之而来。专家建议80后家长应定期学习先进的国际幼儿教育理念,探索该怎么更好地去和孩子相处,怎么去教育孩子。
80后家长Ada从小受过西方教育,赞赏自由开放、创造思维的西方教育模式。女儿乐乐进入幼儿园之后,她的枕边书变成了劳伦斯·科恩的《PlayfulParenting》以及阿黛尔·法伯的《How toTalkSoKidsWillListen》。同时,她定期参加了GPST-PT国际幼儿教师课程。学习能充分满足2-6岁的幼儿教育所需专业幼教知识,树立科学的时尚育儿理念。在她看来,育儿应当是家长和幼儿园双方的事情,缺一不可。
幼儿怎样教,幼儿教师该补课
“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育理念。 ”
幼儿教学是一项非常专业化的工作,只有接受过专业的系统化教育与培训的人员才能够胜任这项艰巨的工作,特别是当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幼儿教师角色,也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匠型”教师,而是现代意义上的“专业型”教师。
幼儿园应逐渐打破传统思维推出创新举措,比如安排灵活的接送时间、多开展亲子互动活动、举办亲子野外生存互助活动等。当然这样也就意味着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有一颗足够包容的心外,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育理念。
针对这一现状,GPST-PT国际幼儿教师认证引进国际领先的教育理念,科学有效地开发幼儿潜能。如通过引进欧美教育心理学概念——“心情教育”,让学员学会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兴趣、生活能力、交往能力,以及帮助孩子建立成功感,从而让孩子有表达的意愿,并对幼儿园生活产生向往。这样,小孩子上幼儿园不再是一种痛苦。
独带独是什么
所谓的“独带独”,是指父母是独生子女,小孩也是独生子女。据抽样统计,如今入园新生的父母中80后所占比例已达到56%,未来三年内这个比例更可能增至80%。而这也昭示着,中国的育儿领域将全面迈进“独带独”的时代。
老人出现黄昏心理要怎么办
冷落遗弃感
有的老年人退休后,觉得失去了工作,失去了权力,生活中没有了迎来送往的热闹,觉得不能再在职权的舞台上“操作表演”,心里便会产生萧条冷落之感,这种失落的心理缠缠绕绕,挥之不去,如同被人抛弃后那种难受。
分析与调适:由于自尊心过强,同时受虚荣心的驱使,对自己的“角色转换”想不通,因而产生消极自弃情绪。从健康的角度讲,情绪消极,人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对生活会产生不良影响。其实,“丢权”变老,犹如季节转换,是人生的必然规律。唐代诗人孟浩然有诗云:“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位退休老人说得好:“草随风动,权随职走,退休离职,天经地义,有什么好懊恼失意的。”记住他们的话,用平常心做好“角色退场”吧。
独带独的问题
独一代的80后父母们,往往拥有高学历,容易接受一些新的教育理论和概念,对教育孩子很有想法。但他们的这些教育理念,很多都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真正需要动手去培养孩子时,许多家长就打退堂鼓了。
另外,由于80后父母们工作普遍较忙,带孩子的时间非常少,所以隔代养育独二代的现象非常普遍。然而,80后家长又都十分年轻,看上去就像是小朋友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样,他们与上一辈自然会存在教育理念上的冲突。这也是独带独时代里,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独带独的新趋势
“小爸妈”都是80后
去年31%、今年56%、三年后将增至80%以上
“80后在我们入园新生父母中的比例,去年只占31%,而今年已经猛增至56%。”胡昕园长告诉记者,随着80后相继奔三、结婚生子,子女也逐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根据我们园家长咨询的情况来看,这个比例在未来3年内将会增至80%以上。”
这56%的家长群体中,大部分爸爸的年龄段在1980年-1982年之间,妈妈们的年龄段集中在1982-1984之间,其中最小的有1986年出生的。
“家长都十分年轻,有的初看就像是小朋友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完全不会给人父子、母子的感觉。”三幼天府园漆雪梅老师说,80后家长与70后家长有明显的差别。
事实上,不仅是三幼天府幼儿园存在这种情况,记者走访了城区内其他公办幼儿园,也发现80后家长比例猛增的现状。
新担忧“独带独”vs“谁怕谁”
“独带独”时代,父母是独生子女,小孩也是独生子女,家长工作生活压力普遍较大,带孩子的时间非常少,教育方式理论多于行动,新的教育问题随之而来 。
说到如今幼儿园里越来越多的80后家长,胡昕言谈中更多的是担忧:“目前成都已经进入了‘独带独’的时代,父母是独生子女,小孩也是独生子女,随之而来的,就是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上的问题。”
在她看来,自己接触的80后家长有四大共性:大多是独生子女;带孩子的时间非常少;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工作生活压力普遍较大。
除此之外,80后家长们还具有学历普遍较高、教育理论多于行动等特点。“独带独”的增加,也凸显出了一些问题。
独带独的家长如何教育孩子
“421首长”普遍是隔代教育
20年前,还没有80后这个称呼,独生子女们叫“小太阳”,意思是全家都围着他们转。而现在,80后的子女则有另一个称谓:“421首长”——“4就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2就是父母,1就是孩子自己。”
像这样的是普遍情况,其实父母和孩子的亲情,在孩子年幼时才是形成的最佳时期。由于80后的隔代教育现象很普遍,在平时很多亲子活动中,我们很少看到孩子对父母有太多的依恋和亲热,只有爷爷奶奶才能喊得住这些小朋友。
这就是“独带独、谁怕谁”。
80后父母育儿理论多于行动
其实我接触到的80后父母,对教育娃娃都很有想法,因为他们很多是高学历,这也是这代父母的特点之一。他们很容易接受一些新的教育理论和概念,幼儿园老师日常和他们沟通也比较容易。
但仅仅是停留在理论阶段,真正需要动手去培养孩子时,许多家长就打退堂鼓了。在幼儿园里最常见的一幕是,80后家长面对哇哇大哭的孩子,不知道该怎样去哄、觉得烦。最后干脆交给老师自己离去。有时候看到孩子父母无助的眼神,都觉得难受。
新办法
该给80后家长“补课”
独生子女的家长如何教育好下一代?不光家长要补课,幼儿园也应针对新情况,改进服务方向;这应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让各界来关注和研究
越来越多的80后开始为人父母,伴随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怎么去面对并解决,最终让这两代独生子女都能健康地成长、和谐地生活?胡园长说,这应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让各界来关注和研究。
专家呼吁,各个幼儿园以及专门的科研机构,应该迅速成立相应的课题组,对这一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结合80后的特点,总结并制定一些科学合理的育儿方案。同时,幼儿园应该定期给80后家长“补课”,和他们一起讨论怎么去和孩子相处、怎么去教育孩子。同时幼儿园也应该针对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对本身的服务进行延长,比如制定灵活的接送时间、多开展亲子互动活动等。
独带独怎么正确教育孩子
1、阅读。给宝宝说书,或者买一些书籍,交给他们识字的同时,也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2、言传身教。生活中遇见一些新奇有趣的事情可分析讲解,给宝宝提问题,吸引了宝宝还能锻炼他们的观察思考分析能力。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玩过的玩具叫宝宝自己收拾,宝宝能做的爸妈坚决不插手,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及不事事依赖父母。
4、循序渐进,点到为止。当宝宝不肯把玩过的玩具收拾好,或者不愿意出门时自己收拾书包,爸妈首先要表现得尤其有耐心,一步步让宝宝主动做出承诺。如果每天软磨硬泡宝宝还是不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爸妈可以有适当的惩罚,但是适可而止。
5、教会宝宝这个世界的美,拒绝丑陋。教给他们要乐于助人,谦让,同时也交给他们不要相信陌生人,要懂得保护自己。
产后情绪自我调节
第一、焦点转移
产后大部分压力来自于工作和家庭,如果的确有着不愉快的生活时间,甚至是棘手的工作,不要总是专注在某一件事情上,给自己更多的空间,让愉快进驻,管住自己的喜爱,不仅是思维上的转移,也可以身体力行做一些积极的活动,例如散步等。
第二、主动求助
压力每天都会有,但是聪明的妈妈会选择求助,其实主动寻求帮助不仅是对自己情绪的一种抒发,也是给关心自己的人一次机会,要知道爱你的人看见你心情不好,自己也会很难受的。
第三、角色转换
有了宝宝身上的责任也重了,很多妈咪的无助感甚至于焦躁都是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以及对妈妈这个身份的陌生,其实有了宝宝之后,女人才真正的圆满,此时你依然是父母的爱女,老公的娇妻,孩子也会给您带来更多的快乐,当然谁也不能做全职妈妈,适当的也给自己角色转换,享受下娇妻爱女的特权。
第四、自我鼓励法
多一点自我欣赏,每个女人都有着上帝的宠爱,自信的女人最美丽,多看些积极的事物,每天鼓励下自己。
第五、充实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