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如何区别假性痛风与痛风

如何区别假性痛风与痛风

由于痛风的症状有时候容易与假性痛风疾病相混淆,那么我们怎么区别假性痛风与痛风疾病呢?下面我们来讲解一下。

痛风早期发作,治疗目的是控制发作,尽快减轻疼痛。那么早期痛风的症状是什么呢?检测血尿酸浓度是早期发现痛风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痛风的症状是常在夜间发作,因疼痛而惊醒,突然发作的下肢远端单一关节,偶尔双侧或多关节红肿热痛、功能障碍。最易受累部是拇指和第一跖跖关节。

另外患者有发热、血白细胞增高、血沉加快等全身反应,其次为踝、膝、腕、指、肘等关节。那么如何区别假性痛风与痛风疾病呢?

假性痛风由焦磷酸钙沉积于关节软骨引起,尤以A型急性性发作时,表现与痛风酷似。

但有下述特点:

一:老年人多见。

二:病变主要侵犯膝、肩、髋等大关节。

三:X线摄片见关节间隙变窄和软骨钙化灶呈密点状或线状,无骨质破坏改变。

四:血清尿酸含量往往正常。

五:滑液中可查见焦磷酸钙单斜或三斜晶体;⑥秋水仙碱治疗效果较差。

痛风不都是吃出来的

如果说痛风就是“吃出来的病”,那也不够全面。人血尿酸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性别、种族、遗传、年龄、过劳、药物等有关。 性别和年龄血尿酸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增高。青春期以前男女并无区别,青春期以后,男性血尿酸水平高于女性,并持续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内波动。女性在绝经以后血尿酸才升高,但仍低于男性。基于上述特点,痛风大部分在30~70岁发病,绝大多数在40岁以上发病,男性最高的发病年龄在50~59岁。目前痛风有逐渐年轻化的倾向,30多岁患痛风的并不少见。女性痛风的发病几乎都在50岁以后,平均发病年龄为53.4岁。女性痛风发病年龄不仅大于男性,而且症状也不典型。

种族与遗传不同的种族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有很大差别。黄种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率低于西方白种人,但个别生活方式接近西方的中国人,血尿酸水平较高,甚至高于白种人。黑人的痛风患病率高于白种人。据美国1986年的统计资料,非洲黑人中痛风的患病率占风湿病的9%以上。棕色人种的痛风患病率也高,新西兰毛利族痛风患病率为6.4%,其中男性的患病率为13.9%。痛风也可能与遗传有关,如印尼爪哇的痛风病人大都居住在农村,生活方式也不西化,而痛风的发病率接近于白人水平。一般认为,约10%~25%的痛风病人有痛风家族史。有医院曾统计626例痛风病人,有家族史的93人,占14.8%。其中12人中三代人都有人患有痛风,1人4代都有痛风病人,42人同胞兄弟都有痛风。痛风遗传方式还很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为多基因遗传,具有遗传效应微效、累加和共显的特点。继发性痛风已肯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外显率高达90%以上。

疲劳和药物痛风病人有的是加班加点干活后,或长途旅行、搬迁新居,因疲劳而发病;也有的因受凉、关节局部劳损或扭伤而发病;还有不少病人是因为长时间应用某种药物而引起痛风。如高血压病人。长期服用噻嗪类利尿降压药,可损害肾脏,阻止尿酸从肾脏排泄,导致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结核病人应用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不合理使用利福平,多数人血尿酸升高,痛风也是常见的并发症。心脑血管病人长期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抑制了尿酸的排泄,可使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率增高。另外,b-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和头孢霉素类药物,大部分由肾脏排泄,也可阻碍尿酸的排泄。总之,凡是损害肾脏功能。或是阻滞尿酸排泄的药物,都可诱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什么是假性痛风

假性痛风指的是焦磷酸钙双水化物结晶沉着于关节软骨及周围组织所致的疾 病,以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由于1961年,在研究痛风的关节液时发现焦磷酸钙双 水化物结晶,由于其症状类似痛风,故称为假性痛风。 假性痛风又可称焦磷酸钙双水化物沉积症或软骨钙化症,是由焦磷酸钙双水化 物结晶诱发的滑膜炎。假性痛风的男女发病率相似,40岁以下发病者少见,但在 老年人中,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从放射学软骨钙化看,65~74岁阳性者占15%, 84岁以上者可高达44%。在老年人中,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

什么是假性痛风

假性痛风一般可分为4类:

①家族性;

②散发性(原因不明性);

③继发于其他代谢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痛风、肝豆状核变性等;

④创伤或外科手术后。

与痛风不同,假性痛风与无机焦磷酸盐的产生和排泄无明显关联。假性痛风的急性发作多是在结晶由软骨脱落至滑囊后,而促使脱落的因素可能又很多,如创伤、甲状旁腺手术后,并发另一急性炎性关节炎等。

疾病症状

此病急性发作时突然起病,关节呈红、肿、热、痛的表现,关节腔内常有积液。最多发生于膝关节及其他常见的髋、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偶尔累及指、趾关节,但很少像痛风那样侵犯大踇趾。常为单个关节急性发作。手术和外伤可诱发。慢性的可侵犯多关节,呈对称性,进展缓慢,与骨关节炎相似。假性痛风的临床表现与痛风相似,但较轻,四肢小关节较少受累,而痛风好发于四肢小关节。急性发作时血沉增快,白细胞增高,血尿酸值不高。关节滑液中可发现焦磷酸钙双水化物结晶。X线片上可见关节软骨呈点状和线状钙化斑。

典型痛风的自然病程

典型痛风的自然病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患者未曾发作痛风性关节炎,只是血液化验时发现尿酸浓度超过正常值,这就已经进入到痛风的潜伏期。此时服用痛风清圣茶可防止痛风发病。

(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高尿酸血症患者遇到特定的诱因,使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周围组织,引发急性剧烈的关节红、肿、热、痛症状,也就是痛风。此时可用消炎药控制痛风症状,用痛风清组合溶化尿酸结晶并排出尿酸。

(3)间歇期痛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后,经过消炎后,往往一段时间内没有任何症状,称为痛风的间歇期。此期长短 不一,从一年发几次到一个月发几次。这也是用痛风清组合预防痛风复发的黄金期。

(4)慢性痛风石性痛风:痛风石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内或关节周围组织,逐渐增大,形成突出于皮肤表面的黄白色结节。痛风石不一定疼痛,但最后可导致关节变形,影响外观及功能。此时如果再不进行溶酸、排酸,很快就会并发其它更为严重的疾病。当然此时用痛风清组合产品还有最后的希望了。

(5)痛风性肾病:痛风肾是痛风特征性的病理变化之一,是由高尿酸血症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肾脏所致,实际上包括尿酸盐肾病(肾结石)和尿酸性肾病两种病变。尿酸性肾病最终进展到尿毒症,死于肾功能衰竭。

所以,痛风者如果发现脚趾、手指关节出现痛风结节,那得赶紧治疗,如果到了第五阶段,一切都晚了,那什么都来不及了。

痛风严重时会什么样

我们知道痛风一般会有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如果不尽快采取有效治疗的话,可能会诱发其他疾病的发生,给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那么严重痛风的症状有哪些?下面是专家为我们总结的严重严重痛风的症状:

一、肾病变:为尿酸盐在肾间质组织沉淀所致,病情为慢性经过,病者会有间歇性蛋白尿、高血压、尿素氮升高。晚期可发展为肾功能不全。

二、慢性结石性痛风:痛风石最典型的沉积部位是耳轮、脚趾、指间和掌指等处,可因尿酸盐沉积增多而增大。关节会因痛风石增大,关节结构及软组织破坏,纤维组织及骨质增生而导致畸形和活动受限。

三、肾结石:痛风患者肾尿酸结石的发病率为10%-25%,若每日尿酸排出在1100毫克以上时,或血尿酸>=13毫克/分升时,尿酸结石发生率大于50%。临床特点有:肾绞痛和血尿。长期慢性尿路感染,随治疗时轻时重。尿内有形成分不多,长期蛋白尿。部分患者有排砂和关节痛,或炎症史。长期酸性尿。可有家族发病史。

上面讲解了严重痛风的症状有哪些,现在你对于严重痛风是否有了一定的了解。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治疗。

痛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痛风的漏诊

痛风性关节炎是被误诊的疾病,急性期以误诊风湿性关节炎为最多,发作间期以类风湿性关节炎为常见。此外,外科医师常将痛风误诊为丹毒、蜂窝织炎、化脓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

对于痛风合并的尿酸性尿路结石,由于结石症可以为痛风的首发症状,故易误诊为单纯尿路结石,而漏诊痛风。痛风结节破溃流出白垩样物,则误诊为骨髓炎或结核性脓肿。

2.被误诊为痛风的疾病

另一方面在痛风多发地区,常将一些有关节表现的其它疾病,误诊为痛风,这些疾病包括:老年人骨质增生症或骨质疏松症引起的关节痛、高尿酸血症合并神经痛风或关节痛综合征等。1991年Wolfe等在9108例风湿病门诊初诊病人中,有164例(1.8%)非痛风病人被误诊为痛风,其中有风湿性关节炎、假性痛风、纤维织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等。

3.值得吸取的经验

近十余年来,国内痛风的发病率确有增加趋势,为了防止漏诊,下述经验可供参考:

1.熟悉痛风的临床特征 痛风临床表现确有许多特点,熟悉这些特点,是防止漏诊的前提。

2.了解高尿酸血症的演变 痛风急性发作前或发作时,绝大多数病人血尿酸升高。但在间歇期或慢性期,则血尿酸含量往往正常,故不应以血尿酸正常,轻率排除痛风诊断。

3.慎重评价干扰炎症过程药物的治疗反应 各种有机酸消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保泰松等药物,即可使痛风急性炎症缓解,也可使非痛风性关节炎症状缓解,故不应作为痛风的诊断依据,也不应作为诊断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其它结缔组织病并有关节病变的依据 。

4.对于尿路结石病人应排除潜在性痛风 多发性或复发性的尿路结石,可能为痛风的首发症状,注意复查血尿酸,必要时作24小时尿尿酸定量,以防痛风漏诊。

5.重视X线像的特征 痛风病人有的骨、关节X成像呈缺损性改变,具有较大的特征性,对于罹患数年的病人,阳性率较高。据此可以与上述需要鉴别的关节病变进行鉴别。

6.尽量进行尿酸盐特征性检查 关节滑囊液或痛风结节内容物作尿酸检查的阳性率极高,国内病例报告作该项检查者较少,值得大力提倡。

如何区别假性痛风与痛风

痛风早期发作,治疗目的是控制发作,尽快减轻疼痛。那么早期痛风的症状是什么呢?检测血尿酸浓度是早期发现痛风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痛风的症状是常在夜间发作,因疼痛而惊醒,突然发作的下肢远端单一关节,偶尔双侧或多关节红肿热痛、功能障碍。最易受累部是拇指和第一跖跖关节。

另外患者有发热、血白细胞增高、血沉加快等全身反应,其次为踝、膝、腕、指、肘等关节。那么如何区别假性痛风与痛风疾病呢?

假性痛风由焦磷酸钙沉积于关节软骨引起,尤以A型急性性发作时,表现与痛风酷似。

但有下述特点:

一:老年人多见。

二:病变主要侵犯膝、肩、髋等大关节。

三:X线摄片见关节间隙变窄和软骨钙化灶呈密点状或线状,无骨质破坏改变。

四:血清尿酸含量往往正常。

五:滑液中可查见焦磷酸钙单斜或三斜晶体;⑥秋水仙碱治疗效果较差。

医院确诊痛风需要做哪些检查项目

1、血常规和血沉检查痛风:急性发作期痛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通常为(10~20)×109/L,很少超过20×109/L,中性白细胞相应升高,肾功能下降者,可有轻,中度贫血,血沉增快,通常小于60mm/h。

2、关节腔穿刺检查痛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肿胀关节腔内可有积液,以注射针抽取滑液检查,具有极其重要诊断意义。即使在无症状期,亦可在许多关节找到尿酸钠结晶。约95%以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滑液中可发现尿酸盐结晶。

3、尿常规检查痛风:痛风病程早期一般无改变,累及肾脏者,可有蛋白尿,血尿,脓尿,偶见管型尿;并发肾结石者,可见明显血尿,亦可见酸性尿石排出。

4、CT与MRI检查痛风:沉积在关节内的痛风石,根据其灰化程度的不同在CT扫描中表现为灰度不等的斑点状影像,痛风石在MRI检查的T1和T2影像中均呈低到中等密度的块状阴影,静脉注射钆可增强痛风石阴影的密度,两项检查联合进行可对多数关节内痛风石做出准确诊断。

5、X线摄片检查痛风:尿酸盐易于在小关节内及其附近沉积,引起慢性炎症反应和软骨、骨皮质破坏。这些部位摄片,可见关节面或骨端皮质有透光性缺损阴影,呈穿凿样、虫蚀样、蜂窝状或囊状,痛风病变周边骨质密度正常或增生,界限清晰,有利于与其它关节病变鉴别。

相关推荐

痛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一)急性期的鉴别诊断 1.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病前有A族溶血性链状菌感染史,病变主要侵犯心脏和关节,下述特点可资鉴别:①青少年多见;②起病前1~4周常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类、扁桃体炎病史;③常侵犯膝、肩、肘、踝等关节,并且具有游走性对称性;④常伴有心肌炎、环形红斑和皮下结节等表现;⑤抗溶血性链球菌抗体升高如ASO>500U,抗链球菌激酶>80U、抗透明质酸酶>128U;⑥水杨酸制剂治疗有效;⑦血尿酸含量正常。 2.假性痛风 由焦磷酸钙沉积于关节软骨引起,尤以A型急性性发作时,表现与痛风酷似。但有下述特点

如何判断痛风

鉴别诊断 1.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的鉴别 继发性痛风有以下特点: (1)青少年、女性、老年人多见; (2)高尿酸血症程度较重; (3)部分患者24小时尿尿酸排出增多; (4)肾受累多见,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 (5)痛风性关节炎症状往往较轻或不典型; (6)可能有明确的相关用药史。 2.与其他关节病变的鉴别 (1)类风湿性关节炎一般以青、中年女性多见,好发于四肢的小关节,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呈梭形肿胀,常伴晨僵,反复发作可引起关节畸形。类风湿因子多阳性,但血尿酸不高。X线片可见关节面粗糙和关节间

急性痛风和慢性痛风的区别

痛风性关节炎:(1)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起病急骤,多在午夜发作,剧痛而不能睡卢,初真心国下肢单关节炎,半数首发于第1跖趾关节,常受累的不有足背、踝、足跟、膝、指、腕等关节,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明显红肿热痛,局部明显压痛,可出现关节积液。反复发作演变成多关节炎并进入慢性期。(2)慢性痛风性关节炎为多关节受累,关节肿大、僵硬、畸形和活动受限,仍可反复发作急笥炎症。痛风性关节炎用药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逐年增多,医生和病人对该疾病的认识都有很大提高。但在药物治疗上仍有些问题值得关注。第一,很多病人早期应用大量抗生素,尤其

痛风急性发作的原因是什么

一、关节部位受凉、受潮:如果我们的关节部位受潮着凉的话,是会导致痛风的发生的,关节在受凉受潮的状态下,肤温进一步降低,这样会促使血中尿酸在局部沉积,局部血管发生痉挛性收缩,关节组织的血液供应减少,血循环处于不良状态,于是便引发痛风。 二、遗传因素:痛风可以遗传,所以我们需要注意我们家族的人是否有人患有痛风痛风患者可能有家族遗传史。原发性痛风患者当中,约有10-25%的有痛风家族史,各国报告范围为8-30%。痛风病人近亲中,15%-25%的有高尿酸血症。由此可见,痛风发作很有可能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的。 三、

胳膊疼是痛风的表现吗

关节疼痛急性发作是急性痛风的典型症状。疾病发作多在轻微损伤、饮食过量或相关疾病以后,特别好发于肢体远端关节,典型的症状发于足趾(足痛风),也可因尿酸盐结石引起肾绞痛。慢性痛风以破坏性关节变化为特征。 1.类风湿性关节炎 多见于青、中年女性,好发于手指小关节和腕、膝、踝、骶髂和脊柱等关节,表现为游走性、对称性关节炎,血尿酸不高,类风湿因子多阳性,X线示关节面粗糙,关节间隙狭窄,甚至关节面融合,与痛风所致的骨质缺损明显不同。 2.假性痛风 为关节软骨钙化所致,老年人多见,膝关节最易累及,急性发作时症状酷似痛风

别嘌呤醇治疗痛风效果如何

简单地介绍一下痛风的概念,痛风痛风,痛苦像风一样?是的,这种痛主要表现为关节剧烈疼痛,但很快1-7天痛像“风”一样吹过去了,似乎又平静了。为什么会感觉痛苦呢?具体来说与体内的一些化学代谢有关,提起化学,自然要涉及那些拗口的化学名词了,比如“嘌呤”、“尿酸”,当人体内嘌呤代谢障碍时,体内尿酸含量过高,于是血液内的尿酸浓度也相应增加,这其中有一些人继而发生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发生炎性反应,这就导致痛风了! 那么别嘌醇是如何能阻断尿酸生成的呢?这也要涉及体内的化学反应,尿酸在生成的

痛风的疼痛特点是怎样的

急性发作期的痛风的特点 急性痛风病发作最主要的特点就在于发作迅速,消失实现快,临床引起痛风病人出现关节急剧疼痛,肿胀特别明显,有接触性疼痛的迹象,一般急性痛风病发的时间以半夜为主,反复发作会导致病发关节畸形。 早期的痛风的特点 痛风发作早期一般引起的症状都不是很明显的,因此很容易出现患者不重视病情的现象。早期痛风的症状主要是血尿酸的升高,其他两床表现并不明显。 间歇性发作期痛风特点 间歇性痛风主要症状就是体内血尿酸的增高导致痛风病发作的频率增大,间歇性痛风特点在于多发患者几个月一次,少发的患者几年一次都有

痛风会遗传下一代吗

痛风包括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原发性痛风是由于先天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通常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继发性痛风的病因包括一些遗传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肾病及药物性因素,跟遗传关系没那么密切,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看看是哪种痛风,对症治疗。

老年人痛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急性关节炎 需与下述各病相鉴别:①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青少年女性,有咽痛等链球菌感染病史,呈大关节游走性疼痛为主,常伴有心脏炎及关节畸形、环形红斑等。② 急性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受累关节以手指小关节为多见,关节肿胀呈梭形,有对称性与多发性之特点,伴明显晨僵,血尿酸不高,而类风湿因子及其他免疫学检查可呈阳性,秋水仙碱治疗无明显疗效。在鉴别诊断时应注意原发性痛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存的可能性。③创伤性关节炎:因痛风常在创伤后发作,故易误诊,重要的是无突发的夜间剧痛和结节。④化脓性关节炎:

尿酸高会引起发烧吗 尿酸高引发痛风时可能会发烧

当长期血尿酸偏高,超过其饱和度,就会在身体某部位析出的白色晶体,形成痛风石,痛风石沉淀在关节部位,就会导致痛风痛风通常表现为痛风性关节炎,关节及周围组织会出现红肿、疼痛、发热的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发烧、寒战、头痛、心悸、恶心等全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