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蒿茶可以美白吗 茵陈与什么相克
茵陈蒿茶可以美白吗 茵陈与什么相克
洋地黄类药物、奎尼丁、氯霉素等。
茵陈属于一种中药材,其中所含的一些成分可能会与其它药物的成分发生反应,从而影响到药物治疗效果,所以对于一些正在服用药物的人群来说,在服用茵陈之前一定要先咨询相关医师,其中比较常见的相克药物为洋地黄类药物、奎尼丁、氯霉素等。
洋地黄类药物:茵陈与洋地黄类药物同时服用的话,可以与其竞争心肌细胞膜的受体,并降低药物的疗效,所以是不建议一起服用的。
奎尼丁:茵陈与奎尼丁药物同时服用的话,两者可相互发生反应形成络合物,从而会降低两者的药效,因此是不建议一起服用的。
茵陈蒿泡水可以长期喝吗 调节血压
茵陈本身的脂肪、胆固醇含量都比较低,而且其中所含的一些药物有效成分还能增加人体心脏的冠状血流量,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因此对于一些血压偏高的人群来说,平时适当地喝一些茵陈蒿茶的话可以起到调节血压的作用。
茵陈的功效
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
炎。等.药理学研究有利胆,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降血脂,降压,扩冠等作用.
1、茵陈治病人身如金色,不多语言,四肢无力,好眠卧,口吐粘液:茵陈蒿、白藓皮各50克。上二味粗捣筛。每服15克,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日三。(《圣济总录》茵陈汤)
2、茵陈治男子酒疸:茵陈蒿四根,栀子七个,大田螺一个,连壳捣烂,以百沸白酒一大盏,冲汁饮之。(《纲目》)
3、茵陈治阳明病,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瘀热在里,身发黄者。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擘),大黄二两(去皮)。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伤寒论》 张仲景茵陈蒿汤)[3]
4、茵陈治发黄,脉沉细迟,肢体逆冷,腰以上自汗:茵陈100克,附子一个作八片,干姜(炮)75克。甘草(炙)一两。上为粗末。分作四贴,水煎服。(《玉机微义》茵陈四逆汤)
5、茵陈治感冒,黄疸,漆疮:茵陈五钱。 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6、茵陈治疬疡风病(此病是身上出现斑块,白色成片):茵陈蒿两握,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先以皂荚汤洗,次以此汤洗之,冷更作,隔日一洗,不然,恐痛也。(《崔氏纂要方》)
7、遍身典疸:用茵陈蒿一把,同生姜一块捣烂,每日擦胸前和四肢。
8、眼热红肿:用茵陈蒿、车前子等分,煎汤,以细茶调服数次。
9、大热黄疸:用茵陈切细煮汤服。生食亦可,亦治伤寒头痛、风热痒疟,利小便。此方名茵陈羹。
10、风疾挛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缩):用茵陈蒿一斤、秫米一石、面三斤,和匀照常法酿酒,每日饮服。
11、茵陈治遍身风痒生疥疮:茵陈不计多少,煮浓汁洗之。(《千金方》)
12、茵陈治风瘙瘾胗,皮肤肿痒:茵陈蒿50克,荷叶25克。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5克,冷蜜水调下,食后服。(《圣济总录》茵陈蒿散)
治疗肝炎的食疗偏方有哪些
1.菟丝茶
工艺:其他 口味:原本味 主料:菟丝子30克 功效:清热凉血,利湿退黄。
2.茵陈茶
工艺:煮 口味:原本味 主料:茵陈蒿30克
功效:1.清热,退黄,利胆。2.适用于乙型肝炎,症见尿黄、目黄、肤黄。拌有身疲体乏、食欲不振等。
3.茵陈姜糖茶
工艺:煮 口味:原本味 主料:茵陈蒿50克
功效:本药茶功能清热除湿,利胆退黄,故可用于辅助治疗急黄疸型肝炎。
4.玉米须炖蚌肉
工艺:原炖 口味:原本味 主料:河蚌500克
功效:1.玉米须性味甘平,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功效。药理研究表明,玉米须能减少胆红质的含量,缓冲胆汁中的沉渣,降低其浓度比重,是良好的利胆剂,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炎、此外,玉米须还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5.鸡骨草蜜枣烧猪肉
工艺:煮 口味:原本味 主料:猪肉(瘦)150克
功效:解毒退毒,扶正护肝。
6.茵陈白矾粥
工艺:煮 口味:原本味 主料:粳米30克
功效:1.补脾和胃,解毒燥湿利黄。2.适用于小儿黄疸型肝炎伴腹胀、食欲不振。
7.青蒿茵芦茶
工艺:煮 口味:原本味 主料:青蒿45克,芦根30克,茵陈蒿20克
功效:清热,利胆,退黄。适用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8.赤小豆鲤鱼汤
工艺:煮 口味:清香味 主料:鲤鱼500克 功效:有渗湿退黄之效。
9.蜂蜜马齿苋汁
工艺:其他 口味:甜味 主料:马齿苋100克
功效:马齿苋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的作用,对急性黄疸型肝炎有一定疗效。
茵陈是艾草吗 茵陈是白蒿吗
茵陈不是白篙。
白蒿的别称有蘩、皤蒿、由胡、莓母、旁勃、白艾蒿等,是菊科、管状花亚科、春黄菊族、菊亚族、蒿属植物大籽蒿的全草,种属和茵陈不相同;并且有功效与作用是: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有抗衰老、美白的作用,还可治疗风热感冒、黄疸等疾病。和茵陈不完全相同,因此茵陈不是白蒿。
茵陈蒿的功效与作用 茵陈蒿的食用方法
茵陈蒿可制作茵陈大枣汤药膳、茵陈蜂蜜茶、凉拌茵陈、茵陈炒肉丝等菜肴。
做法:先取适量的水,加入茵陈20克,大枣3枚煮熟,水开15分钟后,把茵陈捞出,打入荷包蛋煮2分钟即可。
功效:茵陈大枣汤是一种很有营养价值的养生汤,它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和胃等作用。
做法:茵陈蒿嫩茎叶250g,白糖、麻油各适量。将茵陈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透,捞出洗净,挤干水,切碎放盘中,加入精盐、味精、白糖、麻油,食时拌匀即成。
功效:此菜碧绿清香,甘甜爽口,具有利湿退黄、祛风明目的功效。适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疥疮,两目昏花,夜盲等病症。
做法:茵陈10g,蜂蜜适量。将茵陈用冷开水适量浸泡片刻,而后去掉冷开水,再加入蜂蜜及开水,浸泡饮服。
功效:此法对于急性黄疸性肝炎有一定的作用。
茵陈女人泡水喝好吗 茵陈一次用量是多少克
6-15克。
茵陈是菊科植物茵陈蒿或滨蒿的干燥幼苗,也叫绵茵陈、茵陈蒿、白蒿、绒蒿、猴子毛、松毛艾,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适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者。一般用茵陈煎汤饮用时,用量为6-15克,过量服用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茵陈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禁忌
茵陈别名:绵茵陈、茵陈蒿、白蒿、绒蒿、猴子毛,关于茵陈有“华佗三试青蒿草”的传说,他还编歌供后人借鉴:“三月茵陈治黄痨,传于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具体传说内容可以网上查询。
茵陈的功效与作用:
茵陈是一种具有保肝功效的特色中药材,它除了可以与其他中药材搭配在一起使用以外,还可以直接用来泡水喝,对人类身体也有多种好处。茵陈有显著的保肝作用,对甲,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疗效。有利胆,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胆酸和胆红素排出的作用。能增加心脏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利尿解热平喘,驱除蛔虫及抑制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与细菌的作用。
茵陈的副作用
1、茵陈有时候被有乙肝或者其他肝脏疾病的患者当做治疗用药,但其实茵陈是否能单独用于乙肝治疗还有待考证,因为目前比较普及的乙肝治疗药物中并没有茵陈,相反,有些乙肝患者由于相信了某些江湖郎中的一面之词,因此将茵陈当做了乙肝治疗中的偏方秘方来使用,这种大剂量的使用茵陈,副作用就很明显,不少患者都出现了病情加重,肝脏功能超负荷的现象,也就是肝功能检查结果超标。
2、大剂量应用可造成房室传导阻滞及室内传导阻滞。
3、用量过大可引起头昏、恶心、上腹饱胀、灼热感、腹泻、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胆道感染,严重时出现心律不齐,甚至死亡。
茵陈的禁忌
1、需强调的是,无论是药用还是食用茵陈,都要抓住采收的最佳时机,莫到茵陈“当柴烧”时再用。特别是在做茵陈粥时,应以稀薄为宜,脾胃虚寒者不宜选用。
2、茵陈、红花不可同服。
土茵陈好还是绵茵陈好
各有优点。
土茵陈和绵茵陈并不是同一种中药材,其中土茵陈是菊科牛至属多年生草本或灌木植物,常用于治疗湿热或寒热所导致的黄疸,一般会加上温通、温化的中药材一起使用。
而绵茵陈学名茵陈蒿,又名白蒿、白茵陈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对多种细菌的生长繁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常常被用于治疗皮肤疾病等。
茵陈能长期泡水喝吗 茵陈和白蒿一样吗
指的是同一种植物。
茵陈又名绵茵陈、茵陈蒿、白蒿、绒蒿、猴子毛等,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的干燥地上部分,所以茵陈和白蒿指的是同一种植物。
但是茵陈的采摘时间一般有两个,对于不同时间采摘的茵陈来说其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其中春季采收的一般称为“绵茵陈”,又被称为白蒿,多卷曲成团状,呈灰白色或灰绿色;而秋季采收的则被称为“茵陈蒿”,茎呈圆柱形多分枝,表面淡紫色或紫色。
中药美白祛斑配方 茵陈酒
将20克干茵陈放入500ml低浓度白酒中,密封浸泡7天后每日去除20ml早晚各饮用一次。茵陈酒可以有效活血化瘀,美白润肤,消除脸部斑痕。茵陈又叫白蒿,可以作糕点,也是一味常用中药一只,可以清热利湿,强肝护肝,降血脂。
茵陈是什么
茵陈,别名白蒿、牛至、田耐里、因尘、马先、绵茵陈、绒蒿、细叶青蒿、安吕草,拉丁文名ArtemisiacapillarisThunb.管状花目、菊科、牛至属植物蒿经冬不死,春则因陈根而生,故名因陈或茵陈。至夏其苗则变为蒿,故亦称茵陈蒿。中国民间现尚有以米粉作茵陈糕、团的习惯。茵陈作菜,要采嫩苗,老的药用是茵陈蒿。故有“二月茵陈,五月蒿”的说法。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蒙古等国家的低海拔地区的河岸、低山坡地区。茵陈有两个采收期,春季采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的习称“茵陈蒿”。
茵陈的禁忌
茵陈的禁忌
【宜忌】非因湿热引起的发黄忌服。
①《本草经疏》:"蓄血发黄者,禁用。"
②《得配本草》:"热甚发黄,无湿气,二者禁用。"
茵陈的药理作用
利胆作用。
实验表明茵陈煎剂、茵陈栀子煎剂、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以3:1.5:1)及其醇提取物均有促进大白鼠胆汁分泌的作用,但不够明显,茵陈煎剂对正常人的胆囊收缩(X线检查)只表现轻度缩小,容积改变不显著。 茵陈的水浸液及精制浓缩浸液(去除及未去除挥发油的两种)对急性胆囊插管及慢性胆囊瘘管犬均有明显利胆作用,推测其有效成分可能是水及醇溶性物质,而挥发袖的作用则可疑或较弱;但也有报道,从南京茵陈中分离出的挥发油,对豚鼠有利胆作用。
对实验性肝炎的影响。
实验表明,茵陈蒿汤、茵陈蒿及栀子大黄煎剂均能降低小白鼠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炎的死亡率,茵陈的水浸液及精制浓缩浸液,对四氯化硪中毒性肝炎的犬其利胆作用较对正常犬显著,茵陈煎剂及茵陈挥发油对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炎家兔的血清转氨酶无影响,但后者能使肝炎家兔食量增加,对病毒性肝炎之小白鼠无改善其死亡率及肝细胞病变的作用。 茵陈蒿汤煎剂对家兔有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
解热及抗微生物作用。
茵陈蒿汤、蒿陈浸剂对家兔人工发热有解热作用。茵陈及其同属植物Artemisia tridentata及A.nova的挥发油,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牛型及人型结核杆菌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茵陈挥发油在试管内能抑制皮肤病原性真菌的生长,其抗真菌有效成分为茵陈炔酮。
降压作用。
茵陈的水浸剂及精制浸液均有降压作用,6,7-二甲氧基香豆精静脉注射及十二指肠给药对大鼠、猫、兔、犬均表现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可能系通过中枢以及内脏血管扩张而致;对离体心室纤颤兔心冠脉流量明显增加,并使其恢复节律收缩。
利尿作用。
茵陈的水浸液、精制浓缩浸液以及6,7-二甲氧基香豆精对犬均表现利尿作用;茵陈挥发油对中毒性肝炎之家兔能使尿量增加,尿色由黄变清。 由此可得出茵陈有利尿的作用。
止痒、爽身。
茵陈还有很好的清热止痒、爽身的效果,以茵陈适量煎汤兑入澡水中洗浴可治疗遍身风痒、头皮瘙痒等症。
茵陈的食用方法
茵陈附子干姜汤
功效:主治因凉药过剂,变为阴证,身目俱黄,四肢皮肤冷,心下痞硬,眼涩不欲开,自利蜷卧。身目俱黄,肢体沉重,背恶寒,皮肤冷,心下痞硬,按之则痛,眼涩不欲开,目睛不了了,懒言语,自汗小便利,大便了而不了,脉紧细,按之空虚,寒湿相合之阴症发黄。
组成:附子(炮,去皮脐)3钱,干姜(炮)2钱,茵陈1钱2分,白术4分,草豆蔻(面裹煨)1钱,白茯苓(去皮)3分,枳实(麸炒)半钱,半夏(汤泡7次)半钱,泽泻半钱,陈皮3分(去白)。
用法:上(口父)咀。为1服,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1盏,去滓凉服,不拘时候。
来源:《卫生宝鉴》卷二十三。
茜草茵陈茶
功效: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主治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症见发热,食少疲倦,厌油腻,巩膜、皮肤黄染,尿黄便秘,或伴肝脾肿大,舌红苔黄,脉弦滑。
组成:茜草、茵陈、淮山药各20克,甘草15克,白糖适量。
制法:上方前四味药量加大20倍,共研为末。每次用50——70克,置于保温瓶中,冲入适量沸水,盖闷20分钟后,代茶频频饮用。饮时取清汁,加入适量糖。每日1剂。
茵陈蒿茶可以美白吗
视情况而定。
茵陈蒿味苦、辛,偏微寒性,归脾、胃、肝、胆经,主要起到的是清湿热、退黄疸的作用,对于一些因为湿热熏蒸而导致的黄疸,以及受寒湿或素体阳虚发生的阴黄病症来说,服用茵陈蒿茶之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退黄美白的作用。
但是对于一些本身体质正常,无特殊不适症状的人群来说,茵陈蒿茶并没有美白的作用,不建议擅自服用。
茵陈和什么泡水对肝脏最好 土茵陈好还是绵茵陈好
各有各的好,主要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很多人认为土茵陈和绵茵陈是一样的,但其实这两者并不同一种中药材,土茵陈是菊科牛至属多年生草本或灌木植物,常用于治疗湿热或寒热所导致的黄疸。
绵茵陈学名茵陈蒿,又名白蒿、白茵陈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对多种细菌的生长繁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常常被用于治疗皮肤疾病等。
因此生活中是没有办法将两者进行比较的,两者各有各的好,主要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