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儿童自闭的策略
校正儿童自闭的策略
自闭症者的发生率,据美国精神医学会(1994)出版的智能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每一万名人口里就有2~5名自闭症者;其中,男生约为女生的3~4倍。自闭症儿童根据其实际智力、语言沟通及社会适应能力等三要素,分为高功能、中功能及低功能三类。
儿童自闭症的发病率更高,自闭症的影响不分地理、种族或阶级,全球每20分钟就有一个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美国自92年开始收集有关自闭症的数据,到2003年,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儿童人数猛增了800%,现在在美国每150个孩子中就有一个被诊断为自闭症,每94个男孩中就有一个患自闭症,而在14年前每10万个儿童才有一个患自闭症。
自闭儿行为矫治的策略和方法:
儿童自闭症的矫治策略
一、 增强物的应用
凡孩子喜欢的事物或行为,都可作增强物。增强物最好不只一种,且是孩子真正喜欢的。孩子的行为结果是愉快的,行为就会增加。故家长应时常考虑自己的处理方式是否正确,勿在不经意中增强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二、 介入法
此策略之理论根据已在行为改变技术中提到,高频率出现的行为往往能带动低频率出现的行为。由于前面已提过,这里不再赘述。介入法有时要和环境控制相配合,如孩子爱撕纸,可以此做增强,但绝不可让孩子随地随时都能拿到纸撕。
三、 区辨增强法
即让孩子辨别那些行为是可以做或不被允?满A故家长说话的声音、表情和动作宜明确。最好在距离近时表达,以讲求最好的效果,好让孩子区辨行为的对错。如果能多称赞增强好的行为,更具作用。
四、 隔离法
方式有二种,一是把正在做的喜欢的事情撤走,另一是把孩子撤走。该注意的,是孩子喜欢的事物或环境才能隔离,否则易达反效果。隔离时间不宜太长,隔离地点则重安全,且不能比原来之场所有趣。
五、 过度矫正及积极演练法
用来处理较常犯的行为。所谓过度矫正,是指在孩子不当行为发生时,除了要其改正外,还要多做一些。如摔破杯子,除了要收拾外,还要孩子多抹其它地板。实施此策略时,大人要陪在身边,并告之正确的行为。积极演练可用来学习较好的能力,以修正不当行为。同时在不当行为出现时,应找最接近的替代行为来积极演练。如孩子关门太大声,则一遍遍让其练习;手敲头时,则可以练习举手答「有」为替代行为。
六、 消弱法
指将不适当的增强方式减除的策略。使用前要判断何种行为适用?消弱过程中能否处理得很好?通常孩子的不当行为是要引起大人注意及关心时可采用此策略。如孩子哭是想吃糖的话,父母应坚持不给,久而久之此哭的行为即会减低、消失。起切,孩子可能会变本加厉,哭得更厉害,家长如能坚持原则,长久的不惊不惧,就会产生效果。而孩子的自我伤害行为就不能使用此策略
自闭症儿童情绪行为处理策略
一、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的原因分析。
第一,引人注意。
语言迟滞、沟通障碍是孤独症儿童的主要特征之一。由于他们缺乏与人沟通能力,往往形成人格瑕疵,内心充满自卑感;无法与人沟通,内心世界无法向人表白,于是就会产生许多问题行为,其中最严重、最明显的就是情绪行为。他们企图借助于情绪行为来引起他人的注意、抒解其内心压力或达到某种目的。
第二,固执行为受到限制或改变。
孤独症儿童适应能力低、缺乏想象力、活动大多无新意。80%以上的儿童拒绝环境改变,其行为多固执、刻板。 每当指导者(老师、家长)试图阻止或改变其固执、刻板行为时,立即会引起儿童强烈的情绪反应。
第三,逃避要求。
孤独症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如果在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中整天都让他随心所欲,不加任何约束,可以肯定地说,他们极少出现情绪问题。但是,任何人在任何环境中都应该有一定约束和规范。孤独症儿童的情绪问题大多是在指导者对儿童有一定教育训练要求、生活及社会行为规范时发生,而且表现极其强烈。如:乱吼乱叫、哭闹、跑跳甚至自我伤害、攻击他人等,他们企图借此逃避要求。
第四,身体疾病。
据有关资料显示,有的孤独症儿童均有不同程度的脑部机能障碍(如:脑波异常等),而且有相当部分在少年期和成年期会发生癫痫症。脑波异常可能会使他们莫名其妙地打头、哭闹等。除癫痫外,也可能因为其它病变(如:牙痛、感冒头疼、肚痛等等)无法表达而导致情绪行为的发生。
第五,指导方法不当。
教育训练中指导者没能切实根据儿童的实际能力制定训练计划、没能找到适合儿童接受的教育训练方法、没能在社会适应活动根据儿童的实际状况提出合情、合理的要求,也能引起儿童的情绪问题。
第六,孤独症病症所致。
有的研究者认为,孤独症儿童大脑中枢神经(包括前庭系统和周边神经)的感觉刺激调整功能受损,也就是脑干无法将各种感觉感受器接收并传达来的所有感觉刺激完成初步的调整作用,乃至大脑皮质无法加以统整、判断认知而做适度的行为反应,进而使儿童在新事物、新环境面前无所适从而产生情绪行为。
二、处理情绪行为的策略。
第一,仔细观察、认真分析。
导致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指导者平时就要仔细观察儿童情绪行为发生的频率、强度和对周围环境及对儿童本身的影响并做好详细记录,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其原因和目的,以便及时处理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改变教育训练方法。如果是身体不舒服,指导者应该及时请医生检查治疗;如果是训练要求太高或方法不当,指导者应及时调整其要求和方法;如果是因为固执刻板行为受到限制而引起,那就适当调整处理固执刻、板行为的方法;如果是其它原因,指导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
第二,把握时机、积极处理。
导致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的原因复杂,其发生时间、频率又不固定,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因此,作为指导者一定要在认真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切实把握好时机,用科学的、符合儿童实际的方法作积极地处理,切忌消极应付。
第三,合理要求、逐步提高。
情绪是指有机体的天然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强烈的、具有情境性的情感反应。因此,在日常生活、教育训练活动中,指导者一定要充分考虑儿童年龄、智力、病程、教育训练程度、接受能力等等因素和训练内容、时间安排等等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儿童的需要, 对儿童提出合理的要求,并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逐步提高要求。
三、处理情绪行为的方法。
第一,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是指导者根据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和动作发展的状况,以游戏的形式让儿童在活动中做符合他们需要的游戏活动,并在儿童感到困难时,用“我们一起做”、“试试看”、“你能行”等语言或行动鼓励儿童,逐步克服平常教育训练中的因儿童能力不足、训练形式枯燥等等原因而带给儿童的困难,能逐步培养起儿童的兴趣,让儿童感到快乐,进一步有效地化解儿童因做不到而产生的焦虑和紧张,并逐步协助儿童建立起足够的自信心和自然的情绪。
感觉统合训练之初对情绪行为等会有急速的、显著的改善效果,以后可能会逐渐缓慢。因此,还需要配合使用其它的方法,以进一步矫正和稳定情绪。
第二,行为矫正。
行为矫正是依据学习原理来处理行为问题,从而引起行为改变的一种客观而系统的、有效的办法。其中的许多方法对处理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行为有着积极作用。
1.正面练习。
当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发生时,要求儿童立即将双手放在头上,从头开始、到肩、到腰、再到腿(坐姿、站姿均可),每个部位停留15—30秒钟。如果儿童有一定的语言表达或有数数能力,指导者可以叫他数数(从1数到30)来计算时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其注意力。如此反复练习,至到情绪稳定为止。
2.忽略与增强。
当儿童发生扯头发、打头、用头撞墙、咬手、在地上打滚等情绪问题时,如果指导者急着哄他或试图抱起他等,他可能会发的更厉害。因此,在没有影响到儿童自身或他人生命及财产安全时,指导者可以故意不予理睬他,最好在儿童情绪好转前不要正眼看他,他的脾气反而会逐渐停止发作,待到正常情绪出现时,再予以及时增强,从而以增强良好行为来减少该行为的发生。3者还应在儿童情绪良好时,充分运用表扬、鼓励等方法给予间歇性强化,以增强其良好情绪的出现与保持。
3.厌恶制约。
对有自伤、特别是严重自伤和攻击他人行为的儿童,指导者可以适时采用厌恶制约,即把自伤和攻击他人等行为症状与不愉快的体验(如言语谴责、物理统制等等)结合起来,利用产生不愉快甚至痛苦体验的条件刺激来代替自伤和攻击他人等异常行为,使他在更深程度上体验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其自动阻止并消除自伤和攻击他人等不良行为。对一般咬手行为可用黄莲、胡椒等有苦味、辣味之物涂在所咬之处;对严重咬手指、手腕、打头等自伤行为,可用橡皮筋弹击(注:力度不能太大)所咬之处及其周围。但是,这种方法尚需考虑人道、法律和副作用。因此,使用时应十分小心谨慎。
4.隔离。
当儿童发生捣乱(抛掷玩具、损坏玩具等)、攻击他人(咬人、打人、踢人、在楼梯上推人、吐口水、揪头发等)、发脾气(哭叫、跳闹、饭桌上乱仍食物等)等等情绪行为时,指导者立即(在不良行为出现的5秒钟内)取消他正在进行的活动或撤除他正在享用的正性强化物,或将他与其他儿童或当时场境隔开,转移到正性强化物较少的情景中去,即所谓的暂时隔离。暂时隔离的时间一般遵循一岁一分钟的原则,也可根据其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等情况酌情考虑时间的加减。如果是使用隔离室,那么,隔离室的设计应相对科学,严防儿童自伤。暂时隔离过程中,当儿童出现良好行为时,立即给他减少或撤除原有的厌恶刺激或情景,并使之日后在同样的情景下提高该替代性良好行为的出现率。
稳定的情绪是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训练的基础,也是引导他们参与集体、社会活动的基础。 只有情绪稳定,儿童才可能接受教育训练和习得日常生活活动、学习技能,逐步发展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
自闭症日常训练
儿童自闭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又称孤独症。儿童自闭症的出现其男女发病率差异显著,在我国男女患病率比例为6比9。因此,专家表示,儿童自闭症的康复训练方法是许多患儿父母最有必要了解的一门健康学问,这对于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恢复健康是有很大意义的。那么,自闭症康复训练有哪些呢?
1、艺术康复训练法:艺术康复训练法即一般所谓的绘画治疗。其目的是是藉着绘画及其创造性的自由表现活动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与冲突呈现出来,并且从绘画过程中获得抒解与满足,而达到诊断与治疗的效果。
2、行为康复训练法:行为康复训练法是自闭症教育治疗中最常被采用且有效的方法。其乃是应用个体自发性的反应行为,及所谓的操作制约,来改善与去除自闭症状与不适应行为或者形成适应行为与日常生活自理及专业技能。
3、音乐康复训练法:音乐康复训练法可分为团体治疗与个别治疗;主要的治疗工具为大鼓和铜钹,让自闭症儿童即兴、自由的敲打以达到自我宣泄、解放及自我表现的目的。音乐治疗可协助自闭者集中注意力、培养想像力、稳定情绪、促进社会化与语言互动、发展新的休息技能与新的兴趣。
自闭症的主要诱发因素是什么
1.紧张的家庭气氛
据统计,目前,儿童患自闭症的人数是以往的3.5倍左右。这与家长工作紧张,无暇陪伴孩子或对孩子表现得急躁、缺乏耐心有关。儿童自闭症过去的发病率为千分之二左右,现在为千分之七左右。患自闭症的儿童多有语言障碍、多动、不合群等。环境和信息污染,在一系列被称为“现代病”的名单中,自闭症位居前列,目前自闭症儿童日趋增多的罪魁祸首之一。人类被信息包围、淹没,造成一部分人在潜意识里对信息的排斥和对人际交流的厌倦,从而“影射”到了后代身上。而社会竞争的加剧、生存压力的加大,导致家庭没有亲情爱意,也是自闭症的一大诱因。
2.遗传的因素
20%的自闭症者中,他的家族可找到有智能不足、语言发展迟滞和类似自闭症的。此外,自闭症男童中约10%有染色体脆弱症。与生物体本身有关,经过5年的研究,在染色体上发现了导致儿童自闭症的切面。这一发现为彻底解开自闭症之谜,为预防和治疗自闭症带来了新的希望。至今,一直观察不到自闭症儿童的大脑发育和活动情况。
容易让儿童患上自闭症的因素
1、遗传的因素:家族中有智力不足、语言发展障碍或者是其他类似自闭症的情况,那么就会增加家族中期其他儿童自闭症的患病率。
2、脑伤:儿童脑伤常出现在母亲怀孕时出现了窘迫性流产或者是早产、难产等其他感染性疾病所致的脑部损伤因素,都可能增加自闭症机会。
3、怀孕期间的病毒感染: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有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或者是麻疹等其他病毒性感染会造成胎儿脑部发育不良而至自闭症。
4、新陈代谢疾病:如苯酮尿症等先天的新陈代谢障碍,造成脑细胞的功能失调和障碍,会影响脑神经讯息传递的功能,而造成自闭症。
5、家庭气氛紧张让孩子备感冷落:长期性的家庭暴力等其他不良家庭氛围,家长忙于工作疏忽孩子的教育沟通而至儿童自闭。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比较分散,但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是儿童自闭症的主要特征。自闭症患儿不喜欢与人接触交流,也避免与他人有目光交流,独自静坐,常保持沉默;讨厌身体接触和社会接触,还有一个就是动作刻意有规律,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拒绝外人的侵入。此外自闭症患者的表现还在语言功能存在缺陷。儿童自闭症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1、孩子对声音反应迟钝或者是完全没有任何反应,但确诊没有听力障碍,那这孩子可能患有自闭症。
2、父母可以仔细观察孩子的神情,如果出现目不对视或者从不与人眼神交流,但医生确诊没有视力障碍时,父母就要小心了。
3、孩子沉默寡言、经常自言自语、语句颠倒、词不达意等问题,这都有可能是儿童自闭症的先兆。
4、留意孩子是否只是喜欢单一事物,例如只喜欢一个人独处,不爱与他人接触甚至有自残行为等。喜欢旋转玩具或物品,经常有奇怪的玩耍方式,特别依赖已经熟悉的某一物品,时常不明原因地哭闹,而且是自行停止。当你的孩子有这些症状就要多加留意了!
儿童自闭症的治疗方法
1、儿童自闭症行为心理治疗
它的最大效益见于行为问题的改进,其效益可见于智商和语言运用的提升。
2、儿童自闭症搂抱治疗
轻柔或强行的搂抱可减轻自闭症儿童对身体接触的过敏反应及减少其重复性及自我伤害的行为,有助增加其安全感、言语及目光接触。
3、自闭症教育方面
设计教学计划使其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启发他们拥有的潜能,并学习适当的行为。
4、自闭症语言治疗
对一些长久没有言语的儿童来说,手语训练可以帮助他们与人沟通,及减少因无法沟通而引致的情绪问题。
5、自闭症职业治疗
自闭症儿童大多在动作协调方面不大灵活,适当的肌能训练有助他们这方面的发展;而感觉统合训练则透过协助儿童在神经、肌肉及骨骼各方面有正常的发展,使他们建立稳定的情绪及适当的行为。
6、儿童自闭症家庭辅导
有赖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辅导,引导各家庭成员认识和帮助自闭症儿童,及适当地处理他们本身的心理需要。此外,家长互助会也可鼓励家长之间互相支持。
自闭症孕期能查出来吗 自闭症的最佳检测年龄
在三岁之前就能检测出孩子的自闭症倾向。
一般来说自闭症多发生在孩子身上,而且发病率在儿童阶段有明显的增长趋势,所有儿童自闭症的早期治疗非常重要,越早确诊越好。
儿童自闭症的出现的原因
造成儿童自闭症的三大因素介绍儿童自闭症的病因是什么?是哪些因素造成了儿童自闭症的出现呢?面对自闭症这种严重危害家庭幸福的疾病,我们需要了解其病因,如果能够尽早的预防自闭症就最好不过了,不过首先大家应该了解自闭症的病因。
遗传因素:自闭症有遗传倾向。家族有患病,父母双方或家族成员中曾有亲属在幼年患有此症或其他精神类疾病的,其子代遗患自闭症疾病的几率加大。
孕期理化因子刺激:怀孕期间孕妇抽烟、酗酒、瘾毒等,或有反应停和丙戊酸盐类抗癫痫类药物的用药史,会使新生儿患有自闭症可能性大幅增加。此外,怀孕时情绪的反复异常,刺激,忧伤、难过、抑郁等都会对母体内胎儿的发育产生影响。
感染与免疫因素:孕妇在怀孕期间,因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低下因素感染病毒,或在怀孕前患有疾病感染病毒,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梅毒螺旋体和弓形虫等,病原体产生的抗体,由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正在发育的神经系统发生交叉免疫反应,干扰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从而导致了孤独症的发生。
以上从三大方面介绍了儿童自闭症的病因,其中遗传,孕期以及免疫等因素成为主要原因,要想进行自闭症的预防就要从这些方面入手,才能得到最好的预防效果。
什么原因到了儿童自闭症的出现对于儿童自闭症我们需要注意首先要了解自闭症的病因,只有通过病因进行自闭症的预防才是有针对性的预防,而且儿童自闭症的危害大,我们必须尽早的预防才能避免自闭症对孩子的影响,关于自闭症的病因请看下面的介绍。
(一)遗传的因素:20%的自闭症者中,他的家族可找到有智能不足、语言发展迟滞和类似自闭症的。此外,自闭症男童中约10%有染色体脆弱症。
(二)怀孕期间的病毒感染:妇女怀孕期间可能因麻疹或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使胎儿的脑部发育受损伤而导致自闭症。
(三)新陈代谢疾病:如苯酮尿症等先天的新陈代谢障碍,造成脑细胞的功能失调和障碍,会影响脑神经讯息传递的功能,而造成自闭症。
(四)脑伤:包括在怀孕期间窘迫性流产等因素而造成大脑发育不全,生产过程中早产、难产、新生儿脑伤,以及婴儿其因感染脑炎、脑膜炎等疾病造成脑部伤害等因素,都可能增加自闭症机会。
(五)当然还有其他关于原因方面的探讨,但无一确切原因。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五大儿童自闭症的病因,其中与遗传以及孕期的感染有很大的关系,要想避免孩子出现自闭症,家长就要注意在孕期加强日常的护理和保健。
儿童自闭症什么表现
很多时候,家长们不知道他们孩子患上了自闭症,不知道儿童自闭症的表现的话,就无法及时为孩子治疗自闭症,从而耽误了自闭症儿童的治疗。要想治疗自闭症,首先就要知道儿童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1、孤独离群 不知道怎么和其他人建立正常的交往
自闭症儿童有很多从婴儿时期就不太喜欢和人亲近,哪怕面对自己的父母也有疏离感,对父母的呼唤及亲近几乎没反应。当家人要抱他时,不会伸手来表达自己需要被抱着的愿望。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
2、缺乏社会交往的技巧
自闭症儿童很少主动找小朋友玩耍,通常拍一拍别人或拉一下人家衣服,就转身走了。他们大部分情况都是自己晚上或者盯着外面发呆。
3、对周围漠不关心
他们对周围通常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周围的东西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力,注意力不集中,他们通常只活在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常笑,也主动和人打招呼。
4、语言障碍
很多自闭症儿童很少说话,或者干脆不说话。也有些只模仿别人的话,却不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他们不会提问,也不会回答问题,在语言的交流上,经常会用“你”“他”来代替自己。突然出现尖叫也是不少自闭症儿童会出现的表现。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
5、兴趣狭窄,动作刻板
他们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个别的游戏或活动,如摆放积木块,特别爱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而面对别的儿童喜欢的动画片、电视、电影根本没兴趣,有些自闭症儿童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不愿意改变原来形成的行为习惯,很难适应新环境,而且平时生活中,他们只会单调地重复着蹦跳、拍手、奔跑,甚至出现自伤和自残的动作。
6、智力发育落后。
他们的智力发育比同龄的儿童要迟钝,只有少数的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他们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有时比别的同龄儿童更强,不少自闭症儿童的机械记忆力很强,特别对文字符号的记忆能力。有些自闭症儿童喜欢认字,只问一次就能记住字念什么,他能毫不费力地流利地阅读,但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却存在明显的困难。
以上是小编对于儿童自闭症的表现的简单介绍,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避免自闭症儿童在先天学习上的缺陷和对外界的不适应性,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自闭症的治疗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都有哪些
儿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他们往往活在自己的世界,不与外界交流。自闭症也是一种心理疾病,自从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闭症。以下是几种常见儿童自闭症的表现。
1、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2、社会交流障碍,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
3、感觉异常,表现为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
4、智力异常,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
5、重复刻板行为。往往表现为,常年只按一种食谱饮食,每天刻板地一定要在一定时间睡觉、起床等。定影《雨人》中的“雨人”雷蒙就是自闭症。
6、其他常见表现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
儿童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该病男女发病率差异很大,在我国男女患病率比例为6—9:1。让我们携手关注自闭症儿童,调整饮食、帮助他或她回归社会、提高注意力等可帮助儿童恢复正常。
儿童孤独症的原因有哪些呢
遗传因素
20%的自闭症者中,他的家族可找到有智能不足、语言发展迟滞和类似自闭症的。此外,自闭症男童中约10%有染色体脆弱症。
怀孕期间的病毒感染
女性怀孕期间可能因麻疹或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使胎儿的脑部发育受损伤而导致自闭症。
脑伤
包括在怀孕期间窘迫性流产等因素而造成大脑发育不全,生产过程中早产、难产、新生儿脑伤,以及婴儿其因感染脑炎、脑膜炎等疾病造成脑部伤害等因素,都可能增加自闭症机会。
新陈代谢疾病
如苯酮尿症等先天的新陈代谢障碍,造成脑细胞的功能失调和障碍,会影响脑神经讯息传递的功能,而造成自闭症。
注意事项
另外,还有其他关于原因方面的探讨,但无一确切导致儿童自闭症的原因。因此关于导致儿童自闭症的原因,还有待科学研究和系统性的归纳。以上是对儿童自闭症的原因问题的解答。如果儿童患上自闭症,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自闭症的主要诱发因素是什么
自闭症的病因:
1.紧张的家庭气氛:据统计,目前,儿童患自闭症的人数是以往的3.5倍左右。这与家长工作紧张,无暇陪伴孩子或对孩子表现得急躁、缺乏耐心有关。儿童自闭症过去的发病率为千分之二左右,现在为千分之七左右。患自闭症的儿童多有语言障碍、多动、不合群等。环境和信息污染,在一系列被称为“现代病”的名单中,自闭症位居前列,目前自闭症儿童日趋增多的罪魁祸首之一。人类被信息包围、淹没,造成一部分人在潜意识里对信息的排斥和对人际交流的厌倦,从而“影射”到了后代身上。而社会竞争的加剧、生存压力的加大,导致家庭没有亲情爱意,也是自闭症的一大诱因。
2.遗传的因素:20%的自闭症者中,他的家族可找到有智能不足、语言发展迟滞和类似自闭症的。此外,自闭症男童中约10%有染色体脆弱症。与生物体本身有关,经过5年的研究,在染色体上发现了导致儿童自闭症的切面。这一发现为彻底解开自闭症之谜,为预防和治疗自闭症带来了新的希望。至今,一直观察不到自闭症儿童的大脑发育和活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