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乳汁不足时怎样进行饮食调理
产妇乳汁不足时怎样进行饮食调理
用饮食催奶的方法有: (1 )鲜鲫鱼500克,去鱗除内脏,清炖或加黄豆芽60克,也可加通草6克煮汤。每日喝2次,吃肉喝汤,连用3 ~5天,可见功效。 (2) 红小豆125克,加水煮粥,早晨吃,连吃4 ~5天。或用红小豆 250克煮烂成粥,早晚饮浓粥,数日可见效。 (3) 豆腐150克,红糖50克,加适量水同煮,待红糖煮化后,加入米酒50毫升,1次吃完,每日吃1次,连吃数日。 (4) 花生仁75克,捣烂后与大米20克加水煮粥,分2次喝完,连服数日。 (5) 鸡蛋3个,鲜藕250克,加水煮熟,吃蛋、藕,喝汤。连用5 ~ 7曰。 (6) 奶粉、瘦猪肉各60克,红枣5个,用水煎服,每天吃1次。 (7) 花生仁60克,煮熟后,加入红糖30克,米酒50毫升,略煮后,吃花生喝汤。 (8) 黄花菜、红枣各60克,水煮,每次饮1杯,每天服3次。 (9) 虾米120克,加米酒250克,同煮至虾米烂为止,趁温热,适量服用,每日1次。
吃牛奶果有什么好处 促进乳汁分泌
牛奶果是特别适合产妇食用的健康水果,它不但能为产妇的身体补充丰富营养,还能调节内分泌并能促进乳汁分泌,能提高产妇乳汁的数量与质量,特别是那些生小孩以后,出现产后无奶或乳汁不足的女性,多吃些牛奶果就能让症状明显好转。清热解毒和消肿止痛也是牛奶果的重要功效,女性在产后如果出现急性乳腺炎,可以把它捣碎后直接外敷在出现肿痛的部位,用药以后能让肿痛很快减轻。
哺乳期妇女怎样吃无花果
哺乳期的营养滋补食品可参考产后期,在此重点介绍乳汁缺乏的宜食物品。
猪蹄 性平,味甘咸,有补血和通乳的作用。早在《名医别录》中即有“猪蹄下乳汁”的记载。《本草图经》亦云:“猪蹄行妇人乳脉。”清代医学家王孟英还认为:猪蹄“助血脉能充乳汁,较肉为优。”唐代食医孙思邈介绍:“治乳无汁:母猪蹄一具,粗切,以水二斗煮熟,得五、六升汁饮之,不出更作。”现代民间常用猪蹄1~2只,洗净后加入通草10~15克、细盐及生姜、葱少许,一同煨汤服。另外,猪蹄膀、猪肉也有同样功效。
羊肉 性温,味甘,属高热量食品,它的热量比牛肉还高,若在冬天的产妇无乳,宜吃羊肉,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增暖御寒,又能增加奶汁分泌,对产后乳汁不下者最好。《随息居饮食谱》中说:“产后虚羸,腹痛觉冷,自汗,或乳少,或恶露久不已,均用羊肉切治如常,煮糜食之。”适宜产后期食用的仲景名方“当归生姜羊肉汤”,产后乳汁缺乏者食之亦益。 鲫鱼 民间习惯用于产妇无奶者。《食物中药与便方》中亦有介绍:“产妇乳汁缺少:鲜活鲫鱼一尾,约90~120克,与猪蹄爪1个同煮,连汤食之。每日1次,连吃2~3天。”
夷鱼 俗称粘鱼、鲇鱼。性温,味甘,有滋阴补虚,开胃催乳的作用,适宜产后体虚,气血不足而缺乳者。《吉林中草药》中介绍:“治产后乳汁不足:鲇鱼一条,熬汤,沃鸡蛋,连续服用。” 鲤鱼 性平,味甘,有通乳的功效,故产妇乳汁不通者宜食。明·李时珍就曾说过:鲤鱼“下乳汁”,“平肺通乳”。中国药科大学叶橘泉教授主张用“鲤鱼1条,煮汤服,治产后乳汁缺少”。最好在煮鲤鱼汤时,加入葱白3~5茎,可更增加下乳效果。《本草纲目》中就有葱白“通奶汁”的记载。
番薯藤 即山芋藤。有通乳作用。《四川中药志》云:“通乳汁,治妇人乳汁不通。”《岭南采药录》中还曾介绍:“治妇人乳少:番薯叶六两,和猪腩肉煎汤尽饮之。”
南瓜子 据《中医杂志》1966年第三期中报道:对于产后乳汁缺乏者,单用生南瓜子,每次15~20克,去壳取仁,用干净纱布包裹捣成泥状,然后加入开水适量和匀后服下。亦可加入少许豆油或食糖搅拌,早晚空腹各服1次,一般连吃3~5天即可见效。需要注意的是,只用生南瓜子仁,若将瓜子仁炒熟吃 或煮粥吃则无效。 黑芝麻 性平,味甘,能补益肝肾、益气养血,产后气血不足、体虚缺乳者宜食之。《玉楸药解》云:“芝麻补益精液,润肝脏,养血舒筋,疗乳少。”《本草纲目》中曾介绍:“治妇人乳少:芝麻炒研,入盐少许食之。”
产妇乳房胀痛怎麽办
产妇乳房胀痛的处理办法:
一般情况下,乳母处理预防乳房胀痛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不要带胸罩,更不可带太紧的胸罩,以免胸罩压迫乳房,造成疼痛。
2.及时给孩子喂奶,保证乳汁分泌量与喂养量的协调,防止奶水滞留乳房而造成疼痛。
3.经常按摩乳房,最好边喂奶边轻轻按摩感觉到疼痛的区域,以利于此区域的血液与乳汁循环,减轻疼痛感。
4.及时清洗奶头部位,防止干燥奶汁将乳腺管堵塞。
5.乳汁过多而宝宝吃不完时,可用吸奶器将其吸出,防止乳汁过多发生胀乳现象。但吸出来的乳汁不要扔掉,可贮藏起来留作乳汁分泌不足时喂养宝宝,但乳汁的冷藏时间不可超过1天,冷冻时间不可超过7天。
产褥期注意什么 注意乳房护理
产妇在哺乳期间应当注意科学哺乳,按需哺乳,最好能够做到母婴同室,做到早接触、早吸吮。产妇在哺乳过程如果出现乳胀、乳头皲裂的情况,应当及时作出正确的处理,缓解乳房不适,做好乳房护理才能给婴儿提供健康的母乳。若出现乳汁分泌不足,应当鼓励产妇树立好信心,适当进行饮食调节,喝些营养丰富的肉汤等进行催乳;如果产妇期间因病不能哺乳者,应当及时停止哺乳,并做好退乳工作。
导致奶水不足的原因
1、中医认为妇人经水与乳汁俱为脾胃所化生,而乳汁是否畅顺,有赖肝气疏泄,肝气条达,气机畅通,乳汁才能正常分泌。因此气血化源不足与肝气郁结,乳汁运行受阻,乃是奶水不足的两大原因。
2、除了母体体质因素的影响外,产后调理相当重要。产后第一餐常可选用麻油鸡蛋汤或酒酿红糖蛋,馄饨汤、清粥等清润软滑之品,亦方便易得,是不错的选择。
3、饮食调理方面,除戒过食生冷、辛辣、肥腻,汤水宜清淡少盐。哺乳期间,宜一日多餐,以敷所需。奶水要充足,产妇宜适量进汤水,可兼食藕粉羹、小米粥,蒸蛋、麻油炒番薯叶、地瓜、煮花生、核桃、芝麻糊(酪),皆是帮助发乳的副食品,可当小餐食用。
4、哺乳不仅可以增进母子感情,新生儿的吸吮动作,反射到母亲脑下垂体,使泌乳激素及催产素分泌升高,不仅乳汁不会匮乏,亦还可促进子宫收缩协助恶露排出。
产妇拘奶怎么办
什么是拘奶
拘奶是指产妇乳络闭塞到一定程度,宿乳壅积,郁久化热,热盛则肉腐,肉腐则成脓,从而造成乳房疼痛、乳汁不下等一系列症状,俗称“拘奶”。拘奶多高发期为产后3-45天,75%以上的产妇在此期间都有“拘奶”和“反复拘奶”的现象发生。这一症状会影响产妇健康,不利于婴儿发育。
那么哪些原因会产生拘奶呢?
1、妈咪气血虚弱,化源不足。
乳汁乃为母亲的气血所化生,若产妇素体气血虚弱,复因分娩伤血耗气,气血亏损或因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以致气血虚弱无以化乳,则产后乳汁较少,或是乳汁不稳定,汁水不能及时排出;
2、产妇肝失调达,乳汁瘀滞不行。
若产妇素性抑郁,或产后内分泌失调,七情不稳,肝郁气滞,气血不畅,而经脉涩滞,乳络不通,乳汁运行受阻,致乳汁不得出而乳汁涩少而淤积;
3、奶水太多。
奶水较多的宝妈,给宝宝喂完奶后还有比较多的奶水,积存在乳房内,经常这样就会引起肿胀疼痛,局部的皮肤温度较高,按压有痛感,慢慢的就会出现边界不清的硬块。
4、乳房发育不全或有乳腺疾病。
5、饮食不当,过早吃发奶之物,或者吃寒凉性食物。
很多宝妈要问,有没有什么有效调理改善拘奶的症状同时不影响宝宝健康的呢?
综合以上拘奶产生的原因,中医认为解决之道乃十二个字:疏肝解郁、活络通乳、活血清热。
为此老中医给产妇们推荐一剂产后预防拘奶的良方:蒲公英、菊花、鱼腥草、陈皮、四味常见的草药泡茶喝。蒲公英的功效主要是清热解毒,消炎,对于治疗急性乳腺炎、妇人乳痈肿效果较好;菊花主要散风热、平肝明目、抑菌;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使毛细血管舒张,增强免疫力;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有抗炎作用。这四种草药各少量,每次当茶叶泡水喝,能够有效预防出现产后拘奶的问题。
如果产后拘奶,特别需要注意饮食,以清淡为主,积极调节情志,尽量保持心情舒畅,同时最好配合服用一些中药,因为乳腺问题最好及时治疗,而中医注重药食同源,没有任何副作用。
小肠经作用功效 促进乳汁分泌
小肠经还是调控产妇乳汁分泌的重要经络,如果产后乳汁不下或量少,通常是小肠经的经络堵塞不通,在培补气血的同时,刺激小肠经的相关穴位可以促进乳汁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