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老年补钙的方法有哪些

​中老年补钙的方法有哪些

1、食补

对于中老年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食补,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合理有度的安排膳食,多吃一些海带、鱼、豆制品、蛋类、牛奶、黑木耳、虾、大骨汤以及海产品等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这样能有效的改善中老年人体内缺钙的症状。

2、吃些补钙的保健品

若缺钙太严重、腿抽筋、骨质疏松的话,则要多吃些钙片,在配上一些液体的维D等的营养品。因为,钙一般为固体,不易被身体吸收,长时间留在体内,容易产生结石,所以,在吃钙片时一定要嚼碎。

3、多吃点“醋”,增强钙的吸收

在补钙时,可以在菜肴倒一些食醋,让机体的钙和醋产生反应,变成容易被机体吸收的醋酸钙,这样能有效增加体内的钙含量。

4、临睡前喝杯牛奶

在睡前要喝一杯牛奶,因为,夜晚的钙量相对比较少,而身体的血液循环会消耗大量的钙质,引发钙质的吸收和消耗失衡,只能从骨骼中提取钙,造成骨质疏松等现象,因此,要睡前要喝牛奶,这样能减少体内钙质的流失。

5、多到户外晒晒太阳

要多晒晒太阳,这样不但能补充维D,而且还有利于机体对钙的接收。不过,一定要注意时间,可在上午6:00_10:00或下午16:00之后进行户外活动,因为,这时的紫外线较弱,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可以边补充维D,并做些娱乐活动。

6、戒烟、少喝咖啡可乐

在生活中,要养成好的习惯,尽量少抽烟、少喝酒、少喝可乐、咖啡,因为,这些东西会导致机体骨骼钙质的流失,给身体造成危害。

老年补钙有用吗

人上了年纪之后,激素发生变化,身体就会走下坡路。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对钙摄取不足,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身体症状。老年人对补钙必须重视起来。老年人吸收差,钙的进补跟不上,极易患上骨质疏松与关节炎,骨头易变得脆弱引起疼痛。那为了增强骨质,老年人怎么补钙才有效?

1、食疗补钙

虽然老人吸收能力不如以前,但是通过食物获取钙源,却仍是老年人补钙最主要的途径。

老年人补钙可以在炒菜的过程中多加入一点食醋,因为醋与钙结合而成的醋酸钙易被人体吸收。另外睡前也应养成喝牛奶的好习惯,因为牛奶中钙质丰富,营养成分进入血液以后能够满足人体钙质的需求,以免人体在夜间大量从骨骼中摄取,消耗钙质。

2、钙片补钙

食物中有限的钙源已经不能满足老人机体的需求,需要额外的通过摄取钙片来增强体质。钙片是运用尖端生化技术从牛奶中提取的CPP,提高钙的基础吸收率的80%,科学制定钙磷比例,科学补钙,更高效、更安全。

老年人在服用钙片补钙的同时,也要多注意晒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平时注意运动,不要喝碳酸类饮料,不喝浓茶等。

老年人正确补充营养

1、钙的补充,身体里钙的存在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和修复,中老年人钙的流失十分严重,易患骨质疏松,所以对钙的补充那是很重要。常吃奶制品、豆类、橙子可以弥补钙的流失。这是中老年补充营养的关键。

2、钾的补充,可以帮助中老年朋友维持血压的正常,对肌肉、神经也有很大帮助。吃些薯类、酸奶、鱼等可以补充钾。

3、粗纤维的补充:它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消化功能,还可以防治中老年便秘、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富含粗纤维的食物有芹菜、芒果、梨、燕麦片等。

4、镁的补充,它可以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多吃榛子、杏仁可补充对镁的需求。这是中老年补充营养容易忽视的部分。

5、维生素的补充,它可以延缓视力衰退、增强免疫系统、强筋健骨等功效,以下这些食品富含多种维生素:胡萝卜、菠菜、草莓、哈密瓜、西兰花、西红柿、花生等等。

中老年补钙食疗

(1)虾皮豆腐汤:虾皮50克,洗净后泡发;嫩豆腐200克,切成小方块;加葱花、姜末及料酒,油锅内煸香后加水烧汤。可以充分补钙,常食有效。

(2)虾皮油菜炒香干:虾皮50克,油菜250克,香干2块切丝,;油锅内常法熘炒,可经常服食之。

(3)虾皮炒韭:虾皮50克,洗净后泡发;韭菜250克,洗后切段,旺火油锅内先将韭菜煸炒数分钟,将虾皮放入熘炒后加精盐、料酒、姜末,之后加虾皮旺火熘炒,加精盐调味后服食。

(4)虾皮小葱烩肉丝:虾皮50克,小葱25克(切成小段),猪肉100克(切成丝),油锅内 先将小葱、肉丝煸炒,加料酒、姜末,之后加虾皮旺火熘炒,加精盐调味后服食。

(5)虾皮炒鸡蛋:虾皮50克,洗净后泡发;鸡蛋3个,破壳将鸡蛋搅打匀。油锅内先将鸡蛋煎炒成木犀状,将葱花、姜末熘香后加入虾皮,再炒数分钟,加碘盐调味后即可服之。

(6)牛奶大枣粥:牛奶煮大米、大枣粥,常食之,治体虚、气血不足。

(7)牛奶饮:牛乳250毫升,每天清晨于早点一道服用,经常饮用可以补钙。

(8)牛奶生姜汁:牛奶、生姜汁各半杯,煎取半杯,分为2次饮用,兼治小儿呕吐。

(9)牛奶蛋黄汤:蛋黄5个调匀,面粉25克,熟猪肉50克,熟鸡肉片100克,鸡汤500克,精盐少许。面粉25克,用熟猪肉炒成面浆;将鸡汤烧滚入油打散溶化,加牛奶、加碘盐、味精;随即将汤锅立火并把蛋黄兑入锅 内,另将鸡肉片分装4碗中,盛汤,即可分4次服食之。

(10)牛血炖豆腐:豆腐与牛血(经加工的)固体结快切片,同炖。

(11)素鸡烧肉:素鸡250克,牛肉200克.牛肉洗净后切成块后切成片,将素鸡在油锅内煸透至蛋黄色,随后加葱,姜适量,加牛肉、黄酒共烧,10分钟后加白糖、酱油、精盐、味精、胡椒粉适量熘翻数次,即可服食之.

(12)香干大蒜炒肉丝:香干4块,大蒜150克,猪肉150克。洗净后,均切丝,按常法,油锅中旺火熘炒至熟,加佐料调匀,即可服食。大蒜的丝段,也可在起锅前加入,在翻炒十几次即可。

(13)香干慈菇木耳烩肉丝:香干4块,猪肉150克,洗净后切成丝,慈菇100克,剔净洗后切成片,黑木耳15克,清水发泡后捡净,按常法烩炒服食。不仅口味可人,而且有很好的补养作用,还可补充足够的钙。

(14)鱼粉香菇肉丝豆腐汤:香菇50克,肉丝100克,豆腐250克,按常规烧煮成汤,用生粉勾芡,同时加入鱼粉25~30克,胡椒粉适量,烩匀,即可服食。

(15)猪骨黄豆粥:猪排骨150克,黄豆50克,盐、葱、姜、味精适量。净猪排骨洗净,文火中煨1小时,将排骨放入同煮数沸后,再加入大米100克煨煮成粥,排骨黄豆煮至烂熟为宜。本方有补肾、长骨之作用。适用于婴儿、少二及青少年旺盛生长期食疗补钙。

中老年补钙的饮食

成年人体内共含有钙700~1400克,大部分存在于骨骼和牙齿里,每天要从骨骼里放出5000毫克钙到血浆里,排出体外的钙约30~50毫克,到了50岁骨总量会减轻0、7千克左右。人到中年后个头变矮,就与脊柱脱钙变短有关。中年人如果感到容易疲劳、周身不适、乏力与腰酸背痛等,就要警惕这是身体缺乏钙而发出的信号。中年人缺钙,可产生骨质生成不足,逐步发生骨骼密度降低,形成有潜伏性的骨质生成不足,逐步发生骨骼密度降低,形成有潜伏期性的骨质疏松。到了老年,则一些骨质增生病、骨质疏松症及牙齿脱落、手足搐搦症等就会接踵而至。

因此,中年人应当注意补钙,每天应摄入800毫克的钙才能补充消耗之所需。

高钙饮食

是预防缺钙的根本措施,是一种既经济又安全的补钙方法。WHO(世界卫生组织)指定钙的预防用量:500mg/天,治疗用量为:1000mg/天。通常食物中的钙吸收率只有30%。牛奶和豆制品是钙质的良好来源。含高钙的食物还有:虾米皮、海带、紫菜、酥鱼、牡蛎、海藻、芝麻酱等,动物骨头汤含钙也很丰富,但需在烹调过程中加些醋,可促进钙的溶出,有利于钙的吸收。

适量蛋白质

最好选用优质蛋白质如:蛋类、瘦肉、鱼、虾、鸡、豆制品等食物。过量的蛋白质在体内代谢中产生酸性物质,增加尿钙的排出量,导致体内钙的丢失。

多食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

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能促进钙的吸收,对骨质基质形成有利。但需提醒注意的是:一些蔬菜(如:菠菜、空心菜、茭白、冬笋等)含草酸较多,能与钙结合形成不溶解的草酸钙,影响和阻止机体对钙的吸收。因此在食用它们之前,先用水煮一下,以去除蔬菜中的草酸。

低磷饮食

钙磷比值为:钙×磷=30,当血磷增高时,为了维持钙和磷离子乘积的恒定,血钙即减低,同时钙从肠道吸收也差。故而要少食高磷食物如:汽水、可乐等。

中老年补钙误区

误区一: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

许多老年人以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无

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就开始骨丢失,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在绝经后1—10年,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丢失期。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误区二:不辨病因治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

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

段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

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误区三: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

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老人健康。

钙是这样被人吸收的: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钙(即血液中钙的含量),再通过骨代谢,把血钙进行钙盐沉积,形成骨骼。不是说钙吃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血液中钙的含量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过多或过少都不行。过量补钙,血液中血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

中老年人什么时候补钙效果好呢

对于中老年补钙产品这个问题要引起重视,关于中老年补钙产品这个问题为您解答如下:补钙莫忘食醋 补钙的最好办法是从食物中摄取。

含钙较多的食物有牛奶、鸡蛋、猪骨头汤、鱼虾、黄豆、萝卜缨、芹菜、韭菜等。但是,补钙时莫忘吃醋,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经人为引起骨质疏松的老鼠分为普通食物组和吃醋食物组(钙的摄取量相同)。

一个月后检查两组老鼠骨头的强度,结果发现吃醋食物组的老鼠骨强度明显增加。因为醋与食物中的钙能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既溶于水又容易被人体吸收的醋酸钙。因此,提倡食物中加点醋,如常吃糖醋排骨、糖醋鱼等。

食补通常可以喝牛奶、豆制品、鱼、蛋类、虾皮、绿色蔬菜等等,这些食物补钙效果都是非常好的,适合中老年人补钙。由于中老年人对钙的吸收能力下降。

建议再服用钙片进行补钙,中老年人补钙常用的钙片有钙之缘片,它对改善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等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还可以改善中老年人精神不佳,腰酸背痛等各种情况。

中老年人要注意多户外运动、晒晒太阳,这样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另外不要喝酒和抽烟,不要喝碳酸饮料,否则会造成体内大量的钙流失。

中老年补钙误区

误区一: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

许多老年人以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无

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就开始骨丢失,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在绝经后1—10年,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丢失期。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误区二:不辨病因治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

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

段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

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误区三: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

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老人健康。

钙是这样被人吸收的: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钙(即血液中钙的含量),再通过骨代谢,把血钙进行钙盐沉积,形成骨骼。不是说钙吃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血液中钙的含量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过多或过少都不行。过量补钙,血液中血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

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

老年人要正确补钙,在日常饮食中加强钙的摄入量是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而且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不会引起血钙过量。

专家建议:老人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黄豆、青豆、豆腐、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其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这些都会造成骨量丢失。除此以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这些都是安全的补钙方法。

中老年补钙食物

牛奶

半斤牛奶,含钙300毫克,还含有多种氨基酸、乳酸、矿物质及维生素,促进钙的消化和吸收。而且牛奶中的钙质人体更易吸取,因此,牛奶应该作为日常补钙的主要食品。其他奶类制品如酸奶、奶酪、奶片,都是良好的钙来源。

海带和虾皮

海带和虾皮是高钙海产品,每天吃上25克,就可以补钙300毫克呢。并且它们还能够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海带与肉类同煮或是煮熟后凉拌,都是不错的美食。虾皮中含钙量更高。

中老年补钙误区

1 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

不少中老年人错误地认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女性在绝经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就开始骨丢失,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在绝经后1~10年,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丢失期。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中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2 轻信广告中某些夸大其词的说法

某些厂商为了增加产品销量、扩大知名度,在广告中加入不切实际、夸大其词的言语和数据。专家称:正常情况下,钙剂对于人体的吸收率大致在30%左右。这显然与某些商业广告中所宣传的吸收率高达90%有很大出入。还有一些厂家把在动物身上获得的实验结果写在产品说明书中。对待这些,需要消费者有正确、客观的判断力,对待产品不能跟风、盲从,平时有意识地多积累一些医学常识是非常必要的。

专家建议:中老年人补钙推荐以饮食补钙为基础,适当加服钙制剂。如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黄豆、青豆、豆腐、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少喝浓茶、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这些都会造成骨量丢失。经常接受阳光照射和适量运动,可增强钙的吸收能力和增加体内骨钙含量;必要时可补充维生素D,绝经期妇女补充雌激素等。

3 钙补得越多越好

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中提出:成人对钙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是每天2000毫克,这个摄入量并不是建议的标准摄入量。一般而言,成人的推荐摄入量为每天800毫克,一般从膳食中摄入钙至少500毫克。摄入的钙越接近可耐受最高摄入量,危害健康的风险就越大。摄入过多的钙,可能会干扰其他微量元素对于人体的吸收和利用。

不少老年人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使血液中钙含量过高,可能导致高钙血症,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危害老人健康。

4 治骨质疏松不辨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

继发性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什么有效手段能治愈骨质疏松,现在能做到的只是预防和减缓。

中老年补钙有什么好处

1、人过中年,骨钙就逐渐丢失,妇女进入更年期及绝经期后,骨钙丢失进一步增加,老年人缺钙会造成很多疾病,最常见的是骨质疏松症、脚后跟疼、牙齿松动脱落、驼背、食欲减退、失眠多梦、烦躁易怒等,所以老年人非常需要补钙。

2、老年人如果缺钙,会出现骨质疏松;脚后跟疼;牙齿松动、脱落;明显的驼背、身高降低等缺钙表现。所以一旦出现上述表现,一定要补钙。

3、老年人新陈代谢逐渐变缓,消化功能减弱,钙的需要量也相对增加。人过中年,骨钙就逐渐丢失,妇女进入更年期及绝经期后,骨钙丢失进一步增加,为了补充钙的流失,老年人就要补充大量的钙,可以能过食补和药补,如果老年人不补钙的话会导致骨质疏松,骨骼脆化易骨折。

相关推荐

中老年补钙误区哪些

1、补钙误区 —— 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 专家建议:老人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青豆、黄豆、豆腐、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其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这些都会造成骨量丢失。除此以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这些都是安全的补钙方法,老人们根本没必要每天服用钙剂。 最安全效的补钙方式是在日常饮食中加强钙的摄入量,而且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不会引起血钙过量。 2、补钙误区 —— 治骨质疏松不辨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

避开中老年补钙的误区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阶段,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众健康问题。目前我国50岁以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约6944万人,由此带来的骨折、疼痛、脊柱畸形的现象日益增多。其实,骨质疏松可防可治,但错误的认识和方法则可能适得其反。在铺天盖地的广告下,不少中老年人把钙剂当做抗衰老的营养品服用,结果反而造成骨折、异位钙化等病,甚至一些肾结石、动脉硬化病的发生也与过度补钙关。许多老年人陷入误区,那么,补钙误区哪些呢?在这给中老年人介绍了骨质疏松中常见的认识误区,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骨质疏松的五宜五忌 宜早

老年人健康补钙 就吃这些!

中老年补钙 吃些营养较为丰富的食物,补充能量与营养。在每日的餐饮中,我们可以推荐吃一些营养,钙比较多的食品,比如牛奶,鸡蛋,虾皮,芝麻,海带,芹菜、油菜、胡萝卜、萝卜缨等。这里能补充每日所需的钙的含量。 对于钙质,应该避免流失的现象。我们对钙的需求量也很大,尤其是中老年人钙的流失量非常的大,如果不及时补充就会出现问题。 钙比较多的食品,比如牛奶 海鱼经常的吃,也是较为不错的。不但还丰富的氨基酸,还还丰富的磷、硒、钙等微量元素,还能够延缓衰老。所以多吃鱼,特别是海鱼,好每日吃上2-3条好。 豆类 经

中老年补钙哪种药好

专家指出,补钙剂主要无机酸钙盐和机酸钙盐。老人补钙最好选择含机酸钙盐成分的钙片,即“机钙”,因为机酸钙盐更利于肠胃吸收,适合老年人。 老年人要如何选购补钙产品 1、钙片是否添加维生素D。因为维生素D能够粗定钙的吸收和利用。因此特别添加维生素D的钙片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率高。 2、钙离子的含量多少。钙以离子状态存在,对于人体来说易吸收,不沉积而且不容易造成便秘。因此相同大小的钙片钙离子含量越高说明钙片质量越好。 3、品牌要好。现在市面上很多品牌的钙片,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低。建议选择国内

中老年补钙产品怎么选

1. 钙产品并非越贵越好,应根据自身需要选用。而且不同钙品适宜人群也不同,碳酸钙含净钙量高,吸收率高,是传统补钙制剂,但它并不适合胃酸缺乏者;磷酸钙含磷高,但不适合慢性肾功能不全者。 2. 不随广告走。增加自己的保健知识,正确认识补钙。钙品生产企业常以明星为前驱,吸引消费者。对此应根据自身需要做出选择,而不要被各类响亮的补钙商品名称所惑,切记此类商业用语纯属炒作,在营养学领域多数并不存在。 3. 不要听信某些钙品的夸大宣传。如一些广告称液体钙比固态钙吸收好,其实其实钙的吸收与钙的形式无直接关系。 4. 钙

中老年补钙哪种好

一、食补 日常生活中含钙较多的食物奶酪、牛奶、鸡蛋、海带、豆制品、紫菜、芝麻、虾皮、山楂、海鱼等,你可以根据自己饮食习惯,将这些食材做各种美味菜肴来吃。 当然,大家可以从中摄取充分的钙,然而生活中某些习惯也很轻易造成钙的流失,研讨显示,目前人体对补钙产品中钙的吸收率仅在30%左右。所以小编建议大家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药补 药补,在医药界又药品和保健品之分,保健品市场原来比较混乱,各大商家都竭力宣传产品功能,甚至的商家在宣传时称自家产品95%的钙吸收率,在这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受骗哦。相比较

中老年补钙食谱怎么做

虾皮豆腐汤 虾皮50克,洗净后泡发;嫩豆腐200克,切成小方块;加葱花、姜末及料酒,油锅内煸香后加水烧汤。可以充分补钙,常食效。 虾皮炒韭 虾皮50克,洗净后泡发;韭菜250克,洗后切段,旺火油锅内先将韭菜煸炒数分钟,将虾皮放入熘炒后加精盐、料酒、姜末,之后加虾皮旺火熘炒,加精盐调味后服食。 虾皮炒鸡蛋 虾皮50克,洗净后泡发;鸡蛋3个,破壳将鸡蛋搅打匀。油锅内先将鸡蛋煎炒成木犀状,将葱花、姜末熘香后加入虾皮,再炒数分钟,加碘盐调味后即可服之。 牛奶蛋黄汤 蛋黄5个调匀,面粉25克,熟猪肉50克,熟鸡肉

中老年补钙注意事项

1、补钙必须要加维生素D。适当补充维生素D能促进钙剂的吸收。如果缺乏维生素D,钙的吸收只10%。 2、不要服用含磷钙剂。磷的摄入量过多,就会结成不溶于水的磷酸钙排出体外。必然导致钙的流失。而因为食物和水源的问题,国人磷的摄入量已大大超标,因此选购补钙产品时一定要看清钙剂成分。 3、镁影响钙的吸收。镁过量不仅能够影响钙的吸收利用,还会引起运动机能障碍。 4、食物少盐,利钙的吸收。钠摄入量高时,人体就会减少对钙的吸收。 5、食物中的植酸、草酸影响钙的吸收。像菠菜、竹笋、苋菜、毛豆、茭白、洋葱等食物中含草酸

中老年补钙真的好吗

老年人新陈代谢逐渐变缓,消化功能减弱,钙的需要量也相对增加。人体缺钙和随之产生的钙代谢紊乱是老化和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人过中年,骨钙就逐渐丢失,妇女进入更年期及绝经期后,骨钙丢失进一步增加,65岁以后女性可能丢失骨钙的35—50%,男性丢失30—36%。这种长期持久的负钙平衡、入不敷出的状况,将伴随人生直至生命结束。缺钙的结果使骨骼中钙减少,血管和脑中的钙增多,骨质疏松、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等都接踵而来。 专家建议:老人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黄豆、青豆、豆腐、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其次,选

中老年补钙过量怎么办

1.奶类和奶制品.如牛,羊奶及其奶粉,乳酪,酸奶,炼乳等.这是对于人体最效,最安全,同时也是最科学的补钙食品.奶类本身的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正常人每天坚持喝300毫升左右的牛奶,再配合科学合理的平衡膳食,就可以基本满足对于钙量的需求.其他奶制品如酸奶,奶酪等也可以选择. 2.豆类和豆制品.黄豆,毛豆,扁豆,蚕豆,豆腐,豆腐干,豆腐皮,豆腐乳等.豆类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等,长期食用可以获取丰富营养同时预防骨质疏松.除了豆类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