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药为什么会犯困 感冒药为什么要添加抗过敏药物
感冒药为什么会犯困 感冒药为什么要添加抗过敏药物
因为在感冒时,人体内会产生更多的组胺(一种由机体产生,可以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从而导致患者出现鼻子发痒、流鼻涕、打喷嚏等类似过敏的症状。因此,感冒药中常常会添加对如扑尔敏或苯海拉明等具有抗组胺作用的抗过敏药来缓解这些症状。
感冒药为什么犯困 哪些感冒药不会犯困
实际上感冒药中能够让人犯困的成分是抗组胺类成分,一般感冒药中的止咳成分,消炎成分(以及中药成分)是不会导致睡眠的。因此可以选择不含此成分的感冒药来避免这种情况这个是最理想的。在选择药物的时候注意浏览说明书,避免选择这类药物服用就好了。
感冒药为什么犯困 吃感冒药犯困的原因
因为大部分感冒药当中含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或苯海拉明等抗过敏成分。由于这些药物能够通过血脑屏障,有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因此服用此类药物后都有让人嗜睡的副作用,难免会让人昏昏沉沉的。
感冒药吃了会犯困吗 吃了感冒药犯困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是睡觉。
如果没什么紧急的事情,感冒了还是多多休息比较好,这样身体能更快的复原。如果要上班或者学习,可以不停地运动让自己的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或者洗冷水脸,用风油精刺激中枢神经,这样就不会想睡觉了,不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还是不要太拼的好。
小儿感冒要按年龄选药
一、治疗小儿感冒一定要分年龄段
因为不同年龄小儿感冒所表现的症状不同,药物选择也应区别对待。
1、婴儿:6个月以下婴儿因为从母体中带来的免疫力,生病的几率较少,症状表现以鼻塞为主,大多不发热,所以药物的选择以滴鼻剂为主;
2、幼儿:6个月至3岁的儿童是感冒的高发人群,高热和卡他症状(鼻塞、流涕、打喷嚏)以及咳嗽症状明显,在高热时,先退高热,待热度降至39℃以下后,及时使用感冒药如小白小儿感冒糖浆。防止单纯退热,使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加重而延误病情;
3、少儿:3岁以上的小儿感冒,其他症状相对明显,有发热但多为中度发热,药物选择也以感冒药为主如小白小儿感冒糖浆。
二、小儿发热有高低,选药各不同
小儿感冒39度以上高热,应退高热,待体温降至39度以下,即换用感冒药如小白小儿感冒糖浆对症治疗。
小儿感冒39度以下中、低度发热,小儿感冒药---小白是您正确的选择。
三、小儿感冒、对症治疗
对症治疗是小儿感冒治疗的原则。
咽痛、发热、肌肉酸痛,选用解热镇痛药扑热息痛------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卫生部急性呼吸道感染(ART)委员会推荐首选。
咳嗽可以选择氢溴酸右美沙酚和可待因,但可待因有成瘾性,而右美沙酚为非麻醉性镇咳药,被WHO和美国FDA推崇使用。
针对常见的鼻塞、流涕、打喷嚏等卡他症状,常用的药物有伪麻黄碱和扑尔敏。
如果小儿感冒具有以上一种或几种组合症状,则具有通鼻、止咳、镇痛、退热作用的小儿感冒药是正确的选择。
四、警惕扑尔敏,选药要当心
因为扑尔敏作为抗过敏药,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中枢抑制作用:头晕、嗜睡;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老年人感冒用药不能盲目
又到了流感多发季节,体质虚弱的老年人不可避免地成为流感病毒首先攻击的目标。若不及时治疗,极有可能引起心肌炎、肺炎、肾炎等并发症,加重心脑血管病、肺病、糖尿病等已有疾病。
感冒药的作用多是减轻症状。一般而言,只要无并发症,患者注意休息、多饮水、进食易消化食物、补充营养、保持口腔鼻腔清洁,一周左右即可痊愈。但是,老年人抵抗力较弱,感冒的病程相对更长,而且易出现并发症,因此应适当进行药物治疗。
由于老年人组织器官逐步老化,功能逐步降低,各类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运转分布与作用强度都比较特殊,某些感冒药会对肝、肾、脑等重要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所以老年人感冒后要更慎重地选择感冒药。
由于老年人组织器官逐步老化,功能逐步降低,各类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运转分布与作用强度都比较特殊,某些感冒药会对肝、肾、脑等重要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所以老年人感冒后要更慎重地选择感冒药。不少感冒药虽然能够迅速缓解症状,但同时也带来很多毒副作用,解热镇痛成分会引起肝肾功能损害,抗过敏成分会加重老年人的前列腺肿大。
针对感冒引起的头痛和发热,可服阿斯匹林或扑热息痛。阿司匹林是使用时间最长、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药,能有效减轻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鼻塞患者可以使用滴鼻剂或喷雾剂。这些药物能通过收缩血管来缓解症状,有助于保持气道通顺。但如果患者同时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或甲状腺疾病,或者正在服用抗抑郁药物,则需要慎重选用。
常备儿童家庭小药箱宝宝生病不用愁
1、退热药
布洛芬(国内常用美林,小美林;国外牌子如Nurofen),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剂型:泰诺林,泰诺;如果宝宝口服困难,还有肛栓剂型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国外牌子如Panadol)。
注意事项:
对于儿童退热药主要是以上两种成分退热药,一般来说,退烧药起效在30分钟到2个小时左右,当宝宝发热时,首选是泰诺或者泰诺林,其次是美林。布洛芬(美林)间隔6小时可重复用,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间隔4小时可重复用。当宝宝持续高热不退是,两者可以交替使用,效果较好,儿童退热千万不要使用阿司匹林,因为它可能引起一种严重疾病,瑞氏综合征。当宝宝出现腹泻脱水严重时,尽量避免使用美林,而用泰诺林安全性更高。建议退烧药连续使用超过3天,仍没有退热趋势的(发热间隔拉长,发热幅度减低),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
2、雾化止咳平喘药
1. 糖皮质激素吸入药: 如普米克(又叫布地奈德),用于宝宝喘息症状明显时,一般每12小时使用一次。
2.β2受体激动剂: 如万托林,这也是常用的一类雾化药,一般可与普米克联合使用。这类药有部分孩子可能使用后会有颤抖、心率增快表现,应注意观察,如有此类表现则停药。
3.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也是常用的一种与以上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儿童咳喘的药物。
注意事项:
以上雾化药虽然都可以在家庭使用,但是要医生经过病情确诊之后,遵医嘱剂量在家中治疗。
3、化痰止咳药
1. 化痰药:氨溴索(沐舒坦)。
2. 止咳药:儿童止咳药市面上常常是一些复合制剂,如美敏伪麻溶液,愈美甲麻敏糖浆,多作为感冒药使用,主要含有右美沙、马来氯酸苯那敏、伪麻黄碱等,要使用都应该谨慎,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一般在儿童的感冒药中都会含有止咳成分,但是对于感冒止咳药的使用要小心慎重,详见感冒药一栏所述。
4、感冒用药
注意事项:
虽然现在市面上的感冒药很多如:小儿氨酚黄那敏(护彤),优卡丹,好娃娃,惠菲宁,艾畅,美敏伪麻,酚麻美敏等。其多是复合成分,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抗过敏成分等,但是对于感冒药的使用,我们一直是持慎重态度的,欧美等国也曾经广泛使用过这一类复方感冒药,但大规模临床证据表明这类药不仅没多大作用,反而带来了一些严重后果风险。在2007年,FDA组织召开了儿科顾问委员会,统计了之前收集到的不良反应数据,发现有69例因服用含“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抗过敏成分的感冒药过量死亡的病例, 所以,专家们讨论了使用儿童感冒药的受益和风险,认为感冒是可以自愈的疾病,感冒药不能去除病根,也不能缩短病程,还可能带来伤害。所以专家们达成共识:禁止2岁以下婴幼儿口服感冒药,不推荐4岁以下儿童使用,4~6岁在儿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并且要求写入感冒药说明书。所以,感冒药使用要慎重,不但容易造成药物重复使用(口服退烧药同时使用感冒药,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可能会过量),还有一些抗过敏药物可能会造成过量。
5、消化道用药
1.腹泻用药:益生菌(有妈咪爱,纽曼斯,思连康,金双歧等牌子均可,还有崔玉涛推荐的国外品牌:culturelle),口服补液盐(ORS),思密达。儿童腹泻爸妈们要关注宝宝大便性状,看有没有脓血便,如果只是水样便的话,代表肠道病毒引起的可能性较大,以对症补液,调节肠道菌群治疗为主,可以用到以上这些药。
2.便秘用药:乳果糖,聚乙二醇,山梨醇口服液(以上三种是同一类缓解便秘药),开塞露,西甲硅油(国外的牌子有Infacowind drops,用于婴儿肠绞痛),便秘时还可以同时使用益生菌。
注意事项:
儿童便秘常常是暂时性的,往往通过饮食的调整即可缓解,而很多食物中也含有缓解便秘成分,如西梅汁,苹果汁和梨汁等都富含山梨醇。所以儿童便秘以调整饮食为主。
6、过敏药
口服抗过敏用药: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扑尔敏等,如果宝宝常常出现荨麻疹,过敏等情况这些同一类抗过敏药可以选择一种备在药箱中。
外用药:炉甘石洗剂,这个涂于瘙痒部位,用于缓解皮肤瘙痒症状。
注意事项:
抗过敏药要在医生指导下或者遵照说明书使用,千万不要使用过量,以免对宝宝健康带来危害。
7、湿疹用药
对于湿疹用药很多城市的儿童医院多会自制一些外用药,其实大致可以分为含有激素和不含激素的两种,例如尤卓尔,1%氢化可的松乳膏,力言卓还有北京儿研所的肤乐霜等是含有激素的外用局部抗炎作用药物。还有就是如丝塔芙润肤霜,小儿化湿膏,郁美净,还有一些国外的Cream或Ointment局部保湿药。丝塔芙(Cetaphil)是个专为敏感皮肤研制的品牌,在和睦家医院使用较多。
对于激素药膏的副作用常常被高估,很多妈妈选择让宝宝硬扛着也不愿意选含激素药膏来减轻宝宝的痛苦,导致最初也许很容易就控制住的小面积湿疹被拖成了大面积不易控制的难治湿疹。当然要知道湿疹是一个过敏性疾病,跟宝宝这个阶段免疫体质有关,最本质的方法就是避免过敏物质的接触和摄入,比如母乳喂养时妈妈饮食需要注意,宝宝衣物和辅食添加的注意等,以上外用的药物都是暂时的缓解症状的方法, 家长要有和湿疹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8、其他
药箱中必不可少的还有:碘伏溶液,创可贴、消毒棉签、纱布、胶布等。还有风油精、清凉油,驱蚊水等
哪些感冒药宝宝不能吃
根据国家药监局日前发布的通知规定,1岁以下幼儿禁用含有“盐酸金刚烷胺”成分的感冒药,优卡丹、葵花康宝、好娃娃等品牌的感冒药均包含其中。儿童感冒不可盲目用药品,家长应遵医嘱为其用药。
根据研究,感冒药中对婴幼儿伤害最大的主要有三类成分:
1.含伪麻黄碱、麻黄碱、往氧肾上腺素等成分的减低充血类药物,对宝宝的心血管系统有影响,可能造成心悸、心律变化;
2.含苯海拉明等成分的抗阻胺药(即抗过敏药),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
3.含右美沙芬等成分的止咳类药物,可引发脑损伤、心跳不规则、呼吸抑制等。
对冷空气过敏
每年到了冬季,冷空气袭来,我就感觉鼻腔发痒,流稀鼻涕、连续打喷嚏、咳嗽,像感冒似的,但不发烧,用感冒药会好些,对冷空气过敏但过不了多久又是如此。每年直到进入春天后,天气转暖才会缓解。我在报纸上看到介绍冷空气过敏症的文章,与我的情况很相似。请问我的症状是不是冷空气过敏?需要用抗过敏药吗?怎样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情况?
答: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副教授韩芳认为,根据您描述的情况,对冷空气过敏考虑您患的是过敏性鼻炎,而非感冒。过敏性鼻炎症状典型者常表现为鼻塞、早晨连续打喷嚏,可能是对冷空气过于敏感所致,也可能存在其他过敏原,应到医院进行过敏原测试。过敏性鼻炎常被误诊为感冒,但前者常反复发生,不伴咽喉疼痛、发热等感冒常见症状,过敏症状较重时可出现浑身不适,但常无关节或肌肉酸痛。另外,过敏性鼻炎可不经治疗在数小时内自行缓解,病程较感冒短。不少抗感冒药因含有抗过敏的成分而能够减轻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在治疗方面,首先是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症状较重的患者可口服抗过敏药;在易犯病季节来临前的一个月左右,经鼻喷吸丙酸倍氯米松(如伯克纳、雷诺考特)可减少发病次数,减轻病情,甚至避免发病;鼻塞重者,对冷空气过敏可临时应用麻黄素滴鼻液。需要注意的是,约1/3以上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能合并或发展为支气管哮喘,患者表现为胸闷、憋气、咳嗽、呼吸不畅,呼吸时可听见喘鸣音,要及时进行治疗。
韩芳擅长治疗:打鼾、睡眠呼吸暂停、嗜睡症等呼吸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