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肾俞的作用 肾俞针灸操作手法

肾俞的作用 肾俞针灸操作手法

取俯卧位,微斜向内直刺1.0-2.0寸,腰部可有酸胀感或有麻电感向臀部及下肢放射。禁深刺,直刺,因本穴下内部是肾脏,进针时应防止深刺伤及肾脏。

月经不调防治方法

针灸的功效是非常多的,适合人群也比较广,对于女性来说,针灸还可以治疗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下面,我们就详细的来了解下针灸如何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的吧。

(1)经早

治法清热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土穴关元三阴交血海,配穴: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虚热证者,加太溪;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者,加隐白;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操作关元、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血海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气虚者针后加灸或者用温针灸。方义本方主要作用是清热和血,调理冲任。关元属任脉穴,为调理冲任的要穴。血海清泻血分之热。三阴交调理肝脾肾,为调经之要穴。

(2)经迟

治法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气海三阴交归来,配穴寒实证者,加子宫;虚寒证者,加命门、腰阳关。操作气海、三阴交用毫针补法,可用灸法。归来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可用灸法或温针灸。方义气海可益气温阳,温灸更可温经散寒。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可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归来为足阳明经穴,可调理气血而调经。

(3)经乱

治法疏肝益肾,调理冲任。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三阴交肝俞,配穴肝郁者,加期门、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太溪;胸胁胀痛者,加膻中、内关。操作肝俞用毫针泻法,其余主穴用补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方义关元补肾培元,通调冲任。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气之作用。

温馨提示:以上这三种月经不调的情况,针灸都是可以解决的,所以女性们不要担心,如果自己有以上三种情况,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一下针灸治疗的选择,对您的身体肯定有所帮助的,不要觉得是常见现在就不去管,女性月经不调会导致很多情况的发生,一定要重视。

清宫后闭经怎么办 针灸

如果是因为清宫后血滞导致的闭经,可以通过针灸的方式,达到疏肝理气、行气活血的方法来调理月经。

针灸位置:取中极、地机、合谷、三阴交、太冲等穴位。

如果是因为清宫后血枯导致的闭经,可以通过针灸达到补气养血的方法来进行调理月经。

针灸位置:取肝俞、肾俞、膈俞、肾俞、关元、足三里和三阴交等穴位。

注意:针灸对于专业要求较高,最好在专业的医师操作下进行。

针灸治疗月经不调

(1)经早

治法 清热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土穴 关元 三阴交 血海

配穴

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虚热证者,加太溪;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者,加隐白;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

操作 关元、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血海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气虚者针后加灸或者用温针灸。

方义 本方主要作用是清热和血,调理冲任。关元属任脉穴,为调理冲任的要穴。血海清泻血分之热。三阴交调理肝脾肾,为调经之要穴。

(2)经迟

治法 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气海 三阴交 归来

配穴 寒实证者,加子宫;虚寒证者,加命门、腰阳关。

操作 气海、三阴交用毫针补法,可用灸法。归来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可用灸法或温针灸。

方义 气海可益气温阳,温灸更可温经散寒。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可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归来为足阳明经穴,可调理气血而调经。

(3)经乱

治法 疏肝益肾,调理冲任。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关元 三阴交 肝俞

配穴 肝郁者,加期门、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太溪;胸胁胀痛者,加膻中、内关。

操作 肝俞用毫针泻法,其余主穴用补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 关元补肾培元,通调冲任。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气之作用。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皮质下、内生殖器、内分泌、肾、肝、脾。每次选2-4穴,毫针刺用中等刺激,或用耳穴贴压法。

(2)皮肤针法 选背腰骶部夹脊穴或背俞穴,下腹部任脉、肾经、脾胃经,下肢足三阴经。用梅花针叩刺,至局部皮肤潮红,隔日1次。

(3)穴位注射法 选关元、三阴交、气海、血海、肝俞、脾俞、肾俞。每次选2—3穴,用5%当归注射液或10%丹参注射液,每穴注入药液0.5毫升,隔日1次。

如何治疗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的自我按摩也是很有帮助的,按摩方法如下:

先取仰卧位,以右手鱼际先揉按腹部的气海穴约1分钟,再以右手拇指指腹罗纹面依次点按双侧下肢的三阴交穴,每穴点按一分钟,最后以一手手掌按摩小腹部约1分钟。

再改取俯卧位,先以两手手掌在腰骶部上下往返反复按摩2分钟,再以双手拇指指端依次点按肾俞、命门、八髎等穴各30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最后再以双手五指同时提拿双侧肾俞穴各3次。

针灸也可治疗月经不调:

(1)经早

主穴:土穴、关元、三阴交、血海。

配穴: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虚热证者,加太溪;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者,加隐白;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

操作:关元、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血海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气虚者针后加灸或者用温针灸。

(2)经乱

主穴:关元、三阴交、肝俞。

配穴:肝郁者,加期门、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太溪;胸胁胀痛者,加膻中、内关。

操作:肝俞用毫针泻法,其余主穴用补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拔罐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1)肾虚型

选穴:肾俞、气海、关元、三阴交、照海。

拔罐方法:灸罐法。先用艾条点燃温灸各穴15分钟,以皮肤有温热感及人体感觉舒适为宜,之后吸拔火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气滞血瘀型

选穴:膈俞、肝俞、期门、中极、血海。

拔罐方法:刺络拔罐法。膈俞、肝俞两穴用梅花针点叩刺出血,以皮肤微微出血为度,之后拔罐,以局部有少量血点冒出皮肤为度。余穴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不孕艾灸哪里 艾灸治不孕的方法

取穴:气海,关元,中极。

操作方法:点燃艾条,悬于施灸穴位上方约3厘米高处,艾条在施灸穴位上左右往返移动,或反复旋转进行灸治,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灼痛,一般每个穴位艾灸10到15分钟。

取穴:神厥,气海,关元,三阴交,肾俞,次髎,命门。

操作方法:施灸时,将温灸盒安放于应灸穴位的中央,点燃艾条之后放置在铁窗纱上,盖上盒盖,放置在穴位处,每次艾灸15到30分钟。

取穴:气海,关元,中极,肾俞,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太溪。

操作方法:将银针消毒后刺入腧穴得气,并给予适当的补泻手法而留针时,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一段长1到2厘米的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去除灰烬,将针取出。

闭经的治疗 针灸调治

如果是因为血滞导致的闭经,可以通过疏肝理气、行气活血的方法来调理。进行针灸可以通过取中极、地机、合谷、三阴交、太冲等穴位。如果是因为血枯导致的闭经,可以通过补气养血的方法来进行调理,针灸可以取肝俞、肾俞、膈俞、肾俞、关元、足三里和三阴交等穴位。要注意的是针灸对于专业要求较高,最好在专业的医师操作下进行。

针灸治疗女性月经不调

1.基本治疗

(1)经早

治法 清热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土穴 关元 三阴交血海

配穴 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虚热证者,加太溪;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者,加隐白;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

操作 关元、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血海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气虚者针后加灸或者用温针灸。

方义 本方主要作用是清热和血,调理冲任。关元属任脉穴,为调理冲任的要穴。血海清泻血分之热。三阴交调理肝脾肾,为调经之要穴。

(2)经迟

治法 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气海 三阴交归来

配穴 寒实证者,加子宫;虚寒证者,加命门、腰阳关。

操作 气海、三阴交用毫针补法,可用灸法。归来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可用灸法或温针灸。

方义 气海可益气温阳,温灸更可温经散寒。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可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归来为足阳明经穴,可调理气血而调经。

(3)经乱

治法 疏肝益肾,调理冲任。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关元 三阴交肝俞

配穴 肝郁者,加期门、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太溪;胸胁胀痛者,加膻中、内关。

操作 肝俞用毫针泻法,其余主穴用补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 关元补肾培元,通调冲任。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气之作用。

痿证的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下肢取环跳、髀关、伏免、足三里、阳陵泉、悬钟等穴为主。上肢取肩髃、曲池、合谷、阳溪等穴为主。肺热者加尺泽、肺俞;胃热者加内庭、中脘;湿热者加阴陵泉、脾俞;肝肾阴虚者加肝俞、肾俞、悬钟、阳陵泉;脊柱外伤者加相应节段华佗夹脊穴。皮肤针:沿手足阳明经线和背部肺、胃、肝、脾等背俞穴轻叩。肌肤不仁者,可叩刺麻木区域至微出血。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1]

刺灸法

治则:利湿除热,培补牌胃,滋养肝肾

处方:

上肢—肩髃 曲池 合谷。

下肢—髀关 风市 阳陵泉 足三里。

肺热加尺泽,湿热加阴陵泉,脾胃虚弱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加肝俞、肾俞。

方义:取“治痿独取阳明”之意:

本方取穴侧重阳明之经,阳明多血多气,“主润宗筋”,宗筋约束骨骼,利于关节运动,故治痿证重在调理阳明,补益气血,舒筋通络;

配筋之会穴阳陵泉加强疗效;

肺热加肺之合穴尺泽,宣肺清热;

湿热加阴陵泉健脾除湿;

脾胃虚弱,取其背俞健补脾胃;

肝肾不足取其背俞,滋养肝肾。

随证配穴:咽部麻痹—上廉泉,失语—水沟。

操作:毫针刺,实证泻法,虚证补法,施灸,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耳针法

选穴 受累相应部位

肺、胃、肝、肾

方法 每次选取3~5穴,毫针刺,每次留针20min,每日1次,亦可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5日更换1次。

头针法

选穴

顶旁1线

方法 28~30号长1.5寸毫针刺入头皮下,快速持续捻转2~3min,每次留针5~10min,反复操作2~3欢,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腰间盘突出针灸管用吗 腰间盘突出针灸部位

治则:活血祛瘀,舒筋通络。

针灸部位:肾俞,大肠俞,腰部阿是穴,委中。

操作方法:进针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泻法,阿是穴点刺后加拔火罐,吸去瘀血。

治疗功效:肾俞,大肠俞为膀胱经腧穴,可结合腰部阿是穴,疏通腰部经气,活血祛瘀;委中为血之郄穴,用三棱针点刺,可收祛瘀生新之效。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治则:温经通络,行气除湿。

针灸部位:肾俞,腰阳关,关元俞,大肠俞,委中。

操作方法:进针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泻法,或针灸并用。

治疗功效:肾俞,针灸并用可祛寒除湿;腰阳关为局部取穴,以疏通局部经气,行气止痛;关元俞,大肠俞,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效;委中为循经取穴,守“腰背委中求”之意,以疏通膀胱经经气,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治则:补肾壮腰。

针灸部位:肾俞,大肠俞,命门,腰眼,志室,太溪。

操作方法:进针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泻法,针灸并用。

治疗功效:腰为肾之府,取肾俞以益肾气;大肠俞通络止痛;命门,腰眼针灸并用以温肾益精;志室,太溪滋补肾阴,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月经不调针灸来调理

(1)经早

治法 清热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土穴 关元三阴交血海

配穴

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虚热证者,加太溪;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者,加隐白;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

操作 关元、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血海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气虚者针后加灸或者用温针灸。

方义 本方主要作用是清热和血,调理冲任。关元属任脉穴,为调理冲任的要穴。血海清泻血分之热。三阴交调理肝脾肾,为调经之要穴。

(2)经迟

治法 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气海 三阴交 归来

配穴 寒实证者,加子宫;虚寒证者,加命门、腰阳关。

操作 气海、三阴交用毫针补法,可用灸法。归来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可用灸法或温针灸。

方义 气海可益气温阳,温灸更可温经散寒。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可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归来为足阳明经穴,可调理气血而调经。

(3)经乱

治法 疏肝益肾,调理冲任。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关元 三阴交 肝俞

配穴 肝郁者,加期门、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太溪;胸胁胀痛者,加膻中、内关。

操作 肝俞用毫针泻法,其余主穴用补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 关元补肾培元,通调冲任。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气之作用。

针灸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的方法是什么

1、经早

治法:清热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土穴、关元、三阴交、血海

配穴: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虚热证者,加太溪;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者,加隐白;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

操作:关元、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血海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气虚者针后加灸或者用温针灸。

方义:本方主要作用是清热和血,调理冲任。关元属任脉穴,为调理冲任的要穴。血海清泻血分之热。三阴交调理肝脾肾,为调经之要穴。

2、经乱

治法:疏肝益肾,调理冲任。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三阴交、肝俞

配穴:肝郁者,加期门、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太溪;胸胁胀痛者,加膻中、内关。

操作:肝俞用毫针泻法,其余主穴用补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关元补肾培元,通调冲任。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气之作用。

3、经迟

治法: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气海、三阴交、归来

配穴:寒实证者,加子宫;虚寒证者,加命门、腰阳关。

操作:气海、三阴交用毫针补法,可用灸法。归来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可用灸法或温针灸。

方义:气海可益气温阳,温灸更可温经散寒。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可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归来为足阳明经穴,可调理气血而调经。

艾灸对腰间盘突出有好处吗 腰间盘突出艾灸施灸方法

取穴:阿是穴,肾俞,大肠俞,腰阳关。

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施灸者利于患者身侧,将艾条一段点燃,对准应灸的穴位,距离皮肤2到3厘米,进行熏烤,每穴灸15到20分钟。

取穴:阿是穴,肾俞,大肠俞,腰阳关,腰眼。

操作方法:将新鲜生姜切成厚约0.3厘米的姜片,用针扎孔数个,放置于施灸穴位上,用大火中艾炷点燃放在姜片中心施灸,若患者哟灼痛感可将姜片 提起,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进行灸治,反复进行,以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度,一般各穴每次施灸5-7壮,每日灸1到2次。

肾俞的作用 肾俞按摩操作手法

正坐或站立,双手绕到腰部,大拇指置于穴位上,以指间关节背侧用力按揉,力度以出现酸胀痛感为宜,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1-3分钟。

相关推荐

治疗雀斑最佳方法是什么呢?

1、雀斑淡化偏方一经络按摩法 具体操作步骤: 在腿部内侧自上而下地做局部轻按摩,重复5次;在双膝内侧的凹陷部位,每3秒钟用大拇指按压5次;在左右肩胛骨之间自上而下地做直线按摩,然后从中间向外侧作局部按摩,重复10次;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沿面部从下颏开始,按照下颏、口角、鼻侧、眼黑珠、前额、脸侧的顺序,周而复始地按摩,重复5次。 2、雀斑淡化偏方二针灸治疗法 针灸的主穴取三阴交、足三里、曲池。配穴取肝俞、肾俞、膈俞、心俞血海、大椎、命门、脾俞等。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手法

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

(一)基本治疗 1.实证 治则:平喘降逆,宣肺化痰。 处方:定喘、肺俞、尺泽、列缺、丰隆、天突。 加减:风寒犯肺加风池、风门;痰热壅肺加合谷、内庭。 操作:以上诸穴均用泻法留针,因于风寒者,胸背部腧穴可酌加隔姜灸或艾条灸;风门、肺俞两穴针灸后,再加拔火罐。针天突时,病人采用平卧位,头向后仰,在天突穴处先进针0.2寸,然后针柄靠喉结,针尖紧沿胸骨柄后面刺入1寸。因于风热者,强刺激间歇留针,每隔5分钟行针1次,约30分钟左右,待喘促稍平后再出针。 2.虚证 治则:扶正固本。 处方:定喘、膏肓、肺俞、太渊、肾俞

治疗便秘常用的按摩方法

【取 穴】 中脘、神阙、关元、气海、大横、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三焦俞、合谷、支沟、足三里(注:穴位的选取方法参考艾灸治疗便秘常用的穴位,下同)。 【操 作】 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取腹部治疗、背部治疗和四肢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按摩治疗。腹部治疗时,患者取仰卧位,操作者立于一侧,先用一指禅推法推中脘、神阙、关元、气海、大横穴各1分钟,然后用掌根,以脐为中心,先顺时针摩腹5分钟,再逆时针摩腹5分钟,如腹部有硬块,可用手指轻轻按压硬块处,使其下行;背部治疗时,患者取俯卧位,操作者坐于一侧,用攘法沿脊柱两侧施

恶心想吐刮痧方法

恶心想吐刮痧方法一 取穴 胃俞、胃仓、膈俞、隔关、内关、足三里。 治法 用刮痧法。均取双侧依次刨刮至出现痧痕为度。若兼形寒畏冷加温灸脾俞、肾俞、足三里。每日1次。 主治 主治反胃、恶心。屡用效佳。 恶心想吐刮痧方法二 取穴 胃俞、肾俞、足三里。脾胃虚寒配脾俞、中魁;脾肾阳衰配气海、章门、水分;气阴两虚配中脘、梁门、天枢。 治法 用刮痧法,先刮主穴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再随证加刮配穴:脾胃虚寒,其中以针点刺中魁穴,手法力度中等,操作范围较广泛;脾肾阳衰的手法力度中等,操作范围较局限;气阴两虚的手法力度宜

针灸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手足麻木

冬季很多家庭喜欢用煤炭取暖,但是很容易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的现象。一氧化碳中毒会留下手足麻木等中毒后遗症。该如何治疗呢?中医针灸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手足麻木。 手足麻木是常见的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病变在脑,又称作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中医疑难病研究所中医专家表示:手足麻木程度多与一氧化碳中毒的轻重有密切关系。 一氧化碳中毒后手足麻木是怎么产生的? 中医专家认为:一氧化碳中毒早期以外邪入侵为本,早期以邪实为主,进而损及肝肾气血,以致虚实夹杂。肝血不足,筋脉失养,就可引起肢体麻木,运动不利,关节活动不灵或肢体

肾俞能不能艾灸 肾俞作用

肾俞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是肾气输注之处,能调补肾气,起到滋补阴精,温肾壮阳,培元固本,回阳固脱的作用,是治疗肾虚及肾脏保养的要穴。主要用于治疗小便淋沥,尿频,遗尿,遗精,月经不调,痛经,头痛,眩晕,耳鸣,耳聋,水肿,腰脊痛等病症。

​女人肾阳虚的治疗方法是怎样

中药治疗肾阳虚,主要配方中采用牛膝、车前子、肉桂、熟地黄、巴戟、枸杞、淫羊藿、山茱萸。 针灸 体针:关元、次髎、复溜、命门。施补法,留针30分钟,或加温针灸3~5分壮。 艾灸:气海、肾俞、三阴交、足三里、艾炷灸3~9壮,或艾条温和灸,每穴3~5分钟。 耳针:取耳穴肾、膀胱、皮质下、内分泌、外生殖器,白芥子理压,胶布固定,每天按压3~4次。 推拿 兜肾囊:盘膝端坐,解衣调息,将双掌搓热,然后左手兜肾囊(阴囊),梢向上用力,右手摩擦气海、关元部位,兜擦81次,再左右手调换,再兜擦81次。 摩肾俞:临睡前坐于床

针刺三焦俞穴怎么操作正确

针灸三焦俞的操作方法 取穴法:俯卧。平第1,2腰椎棘突间水平,正中线与骶棘肌缘之间中点距背正中线1.5寸。 简易取法: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1个椎体,即为第1腰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指,中指)处是穴。 进针方向:从背面向腹侧面直刺,与背侧面成90°。 深度:进针0.3-0.5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俯卧位取穴。 作用与功效 三焦俞穴位背俞穴,是三焦经经气输注之处,具有通调三焦,疏利水道,祛湿止泻之功,主治水肿,小便不利,腹

怎样用按摩和针灸治疗脑动脉硬化症

按摩治疗(1)基本操作:①患者坐位,以双手拇指分推印堂至太阳穴,揉眉弓。后五指分开,沿头正中线分搓,使患者有热感。再以两手捏拿风池、肩井穴。②患者仰卧,指揉推法作用于胸腹正中线,乳头直下及腋中线,往返4~6遍。再以一手按压中脘,一手按压关元,一起一伏,交替缓慢按压数次。③分别点按足三里、三阴交、脾俞及肾穴各半分钟。(2)辨证加减:①心脾两虚者:揉按心俞、肝俞、胃俞、小肠俞、足三里各一分钟,横擦左侧背部及直擦背部督脉,以透热为度。②心肾两亏者:先推一侧桥弓20~30次,再推另一侧桥弓穴。横擦肾穴、命门部,以

艾灸可以抗衰老吗

艾灸可以抗衰老。 中医认为,人体开始衰老的主要原因跟肾气亏虚有关,用艾灸疗法调理,既能补虚益肾,又能活血化瘀,温通经脉,通过对相关穴位施灸,可以扶助正气,调节人体功能,抵御致衰老因素对机体的荥穴,以延缓衰老的发生。具体艾灸方法如下: 灸疗法则:补肾填精,调理气血,益养脏腑,抗老防衰。 取穴: 关元: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 百会:两耳尖直上与头顶正中线交会,前发际5寸处。 脾俞:背部第11胸椎下旁开1.5寸处。 肾俞:腰部第2腰椎下旁开1.5寸。 足三里:外膝眼正中直下3寸,胫骨外侧旁开1中指宽。 三阴交: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