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新生儿进行动作训练 转头动作训练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动作训练 转头动作训练
家长手持色彩鲜艳的玩具,最好是可摇响的,在距离孩子眼睛30厘米远的地方,慢慢地移到左边,再慢慢地移到右边。让婴儿的头随着玩具做180°的转动。这是集动作训练、视觉训练和听觉训练于一体的综合训练。孩子的头能朝左右各转动90°,游戏即可停止。
小儿脑瘫生活中有什么禁忌
1、让患儿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如日常生活动作训练,语言训练和和预防肌肉挛缩的措施等。
2、要加强护理,对患儿要给予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食物,如鸡蛋、瘦肉、鱼,小米粥、牛奶等,并要多给患儿吃水果和蔬菜。
3、小儿脑瘫的患儿,身体的抵抗力大都低下,要避免接触患有传染病和急性感染性疾病的人。
4、家长除睡前给小儿按摩外,再加1~2次治疗,以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5、小儿脑瘫是由固定的脑部病变所引起,治疗起来比较困难,但如能早期发现,给予适当治疗,可减轻功能障碍。
哑铃怎么练下胸肌 增加下胸训练内容
下胸训练动作非常多,若是长期选择同一动作训练,难免会产生疲劳以及锻炼不全面的问题。所以建议在下胸训练中加入多种动作,这会给下胸更为全面的刺激,同时帮助你完成更多组数的动作。
动作推荐:下斜杠铃卧推、下斜哑铃飞鸟、双杠臂屈伸、龙门架高位夹胸。
壶铃训练动作大全 壶铃推荐的重量
壶铃的训练在一次动作中,必须同时使用到多组肌肉群,与一般的分离动作训练非常不同,哑铃弯举则是一个分离动作的最佳例子。在重量的选择,根据过去训练的经验及不同的性别,我们为您区分如下:
壶铃的重量以4公斤开始,最常见的为4kg至24kg,一般推荐常用重量约为8-16公斤左右。初学者指的是对于与重量相关的训练较不熟悉者;如果较常进行重量类型的训练的人,则可以尝试进阶者的壶铃重量。
男人经典动作训练方法
1A哑铃箭步蹲
双手持哑铃置于身体两侧,掌心相对。右腿向后迈一大步然后下蹲直到左膝呈90度。停顿数秒后快速站起。做3~6次,左右腿互换重复。
1B引体向上
双手齐肩宽握住单杠悬挂住身体,掌心朝后。向后挤压肩胛骨上拉身体,尽量用胸口触碰单杠。停顿数秒后,慢慢下放身体。做6次(或者尽可能多做)。
婴儿大运动训练
宝宝从出生至一个月称为新生儿期,一天半数以上处于睡眠状态。1个月以后的宝宝觉醒的时间增多,白天的浅睡比较多,还不能区分昼夜;2个月时,逐渐能区分昼夜了,白天觉醒时间长,晚上能睡长觉;不经过有计划的练习,3个月的宝宝支持头部的颈部肌肉尚不发达,还不能很好的支撑头部。所以妈妈们可以根据宝宝发育的情况,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大动作训练:
1、抬头练习:对一个月内的宝宝进行训练时,可以让宝宝俯卧在床上,家长在宝宝头顶上方唱歌或者用玩具发出声音吸引宝宝,一开始吸引宝宝抬头,逐渐可以达到让宝宝抬头挺胸的效果。每次练习可根据宝宝情绪控制在3-10分钟内,每天可重复数次。抬头练习能很好地锻炼宝宝脖子和脊椎的力度,在新生儿时期就经常进行俯卧位练习的婴儿,满1个月的时候就能将头抬起数秒,头能摆正不歪,抱起来时脖子不会太软;2个月时可以在俯卧位抬头呈45度,到了3个月时就能用双臂支撑着挺起头和胸部,上举到90度。抬头练习不但能锻炼颈肌、背肌和胸肌,加快宝宝的发育,而且宝宝抬头后周围环境的一切都会映入眼帘,他就能睁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更好地探索着这个五彩缤纷的未知世界。
2、转头练习。妈妈让宝宝面超前,背靠着妈妈胸腹,抱起孩子。宝宝的头颈部由于靠在妈妈身上,比较容易竖起头。此时,让爸爸或者其他人在宝宝旁边边用玩具逗引他边说:“宝宝看这边,爸爸在这呢!”宝宝会随着玩具出现的方向左右转头寻找,他会觉得很有趣。转头运动同样可以训练宝宝的颈部肌肉,而妈妈这种抱姿也为宝宝直视周围环境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每次练习5分钟左右,时间不宜过长。
3、足蹬练习。宝宝俯卧练习抬头的时候,会存在匍匐反射,双下肢仍然交替做蹬的姿势。这是家长要用手顶住宝宝的足底,给他一点蹬的力量。这样做有利于促进身体各部分动作的协调,促进小儿大脑感觉统合正常发展。
4、翻身练习。3个月时,让宝宝仰卧,在宝宝的一侧拿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训练他从仰卧位翻至侧卧位。开始时家长用手托住婴儿一侧的手臂和背部慢慢推向一侧,帮助小儿翻身。冬天衣服穿得比较多,翻身可能有一定困难,可以安排在临睡前或洗澡前练习。每日2-3次,每次几分钟。坚持锻炼可以使腰部的肌肉力量增加。
5、扶站练习。宝宝2-3个月大时,用双手托住婴儿腋下使其站立,让他体验直立的感觉,在锻炼腿部力量的同时为以后的成长打好基础。
大动作训练的目的是帮助宝宝尽早掌握运动技巧,促进运动机能的发展。但家长切记凡事应有度,切勿揠苗助长,适得其反。要牢牢遵循“宝宝喜欢则继续,宝宝不喜欢就立即停止训练”的原则。身体的健康需要坚持不懈的锻炼,而心灵的健康则需要细心的呵护。
胸肌的正确训练方法 感受胸肌的收缩
进行每一个动作训练时,去感受胸肌的参与,出色的体感能够帮助你找到最佳的训练节奏,达到最佳效果。
中风患者平时要注意什么
(1)、肌力、关节活动度训练:是增强肌力、调节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方法包括被动训练、主动锻炼、助力运动,个别不能活动的患者可采用意识锻炼。
(2)、平衡和步行训练:包括坐位、站位平衡,有支撑无支撑、静态、动态平衡等,患者平衡训练应根据瘫痪恢复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程度进行,当站立平衡后方可进行步行训练,训练应循序渐进,不能运动过度,以免造成新的伤害。
(3)、日常生活训练:个人洗漱,行走动作、更衣等。作业疗法:患者有目的进行动作训练,尽可能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如下棋、珠算、桌球、阅读、书写、刺绣等。
吞咽障碍训练:练习咀嚼动作和吞咽动作。
言语治疗:口形训练和唇舌功能训练(如发音)。
理疗:如针灸、电疗、磁疗、高压氧治疗等。
矫正驼背运动有哪些
首先最重要是维持正确的姿势,无论是坐着、站着或走路,请紧记挺胸收腹。
其次就是透过重量训练以及拉筋动作让背部肌肉加以强化,请参考以下训练。
1. 面部斜上拉
这个动作训练上背肌肉,注意不要二头肌发力,因为动作重点是肩胛骨向内收,带动手臂动成。
训练4组,每组10次
2. 反向飞鸟
这个动作同样训练上背肌肉,请注意用较轻的重量,否则容易受伤。
训练4组,每组10次
3. 坐姿划艇
这个动作强化整体背部的力量,进行时请挺胸收腹,注意用背部发力,手臂并不是发力点。
训练4组,每组10次
婴儿动作能力训练 四肢活动的训练
抓手指:家长可将自己的手指塞进新生儿手掌里,使其抓握,然后抽出来再塞进去,反复数次,以训练他的抓握能力。
弯脚:用手指触碰婴儿脚心,使其出现弯脚动作反射数次,以活动腿部的肌肉。
迈步:新生儿具有步行反射,因此可以训练他迈步的协调动作。训练是,成人扶婴儿腋下,将其脚放在桌面上,使其两脚能自动左右交换协调迈步。
幼儿早教如何开始
一、新生儿行为训练
大动作训练:指新生儿抚触及被动操。
精细动作训练:主要是手的灵活性的训练,可让新生儿多握成人的手指或自制小棉条、小玩具等。(从新生儿手中取出抓物时,可轻触其手背,新生儿会自动放手。)
言语训练:可在新生儿安静觉醒时,在其前方约20cm处,用轻柔、舒缓、清晰、高音调的声音与其说话,具体内容可以是儿歌诗词或安抚性的交流等。持续一会儿,可见新生儿肢体活动增加,出现微笑等愉快反应。
社会适应行为训练:新生儿对脸谱性的图形及人脸有与生俱来的敏感和喜爱,可多给其看脸谱型挂饰或与其面对面(距离约20cm)交流,使其形成对自身以外的人的认识。
二、感知觉训练
①视觉:在婴儿床正上方20cm处挂一些鲜艳的、色彩分明的、大一些的图片或玩具,以促进视觉能力发展。也可以为其准备一些黑白卡片,增加新生儿视觉刺激,促进其视力发育。
②听觉:可在新生儿安静觉醒、活动觉醒或睡眠时播放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以古典音乐为佳),也可以播放儿歌、诗词朗诵等。③触觉:同新生儿抚触及精细动作训练。婴儿体操:体操运动也是婴儿一项重要的早期教育,能对婴儿的身心发展产生全面的影响。婴儿体操能加强肌肉骨骼系统的功能,促进动作发育,使肺活量增加,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并能维持愉快的情绪,促进心理的健康发育。小儿体操共分16节,8节被动运动,8节主动运动,2-5个月的婴儿完全做被动操,5-7个月时加4节主动运动,7个月时完全做主动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