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揉板门和清板门区别

揉板门和清板门区别

以操作者同一右手拇指操作为例,如右手拇指来回推之称清板门,从腕横纹推向拇指根可以止吐,从板门推向横纹,可以止泻;而用右手拇指按揉板门穴则为揉板门,主要作用为健脾和胃、消食化滞,两者的操作手法不一样,一个是按揉法,一个是直推法。

揉板门是左手还是右手 板门可以天天揉吗

不建议天天揉。

板门穴是不建议每天都揉的,因为每天长时间揉板门的话会容易造成便秘。建议当孩子出现了症状时可以连续揉板门进行调理,但一般也是一天1-2次为宜。另外按揉板门不建议选择过于饥饿或者是过饱的状态下,一般选择饭后1-2小时左右揉是最好的。

板门推拿的作用与好处

板门推拿分为清板门和揉板门,揉板门性质比较温和,主要作用是调理食欲不振、厌食、嗳气、食古不化等症状;而清板门性质寒凉,属于清法泄法,能清中焦脾胃的湿热,有和胃、降逆、泻胃火的作用,从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可以止泻,腕横纹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呕。

婴儿腹痛怎么按摩 伤食型腹痛

主要症状:脘腹胀痛,按之痛甚,嗳腐吞酸,矢气恶臭,或恶性呕吐,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舌苔厚腻,脉滑,指纹紫滞。

治疗原则: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推拿处方:揉中脘,分腹阴阳,拿肚角,揉板门,清大肠,运内八卦。

推拿方法:

揉中脘:用拇指或中指揉脐上4寸的中脘穴100-300次。

分腹阴阳: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肚脐,用两拇指向两旁分推100-200次。

拿肚角: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拿脐下2寸,旁开2寸的大筋3-5次。

揉板门:用拇指在大鱼际平面揉100-300次。

清大肠:用拇指推食指桡侧缘100-500次,从虎口到指尖直推。

运内八卦:用拇指沿顺时针方向运手掌内八卦100-300次。

功效:揉中脘,分腹阴阳,揉板门健脾和胃,消食导致,理气止痛;清大肠疏调肠腑积滞;运内八卦宽胸理气,调和气血,拿肚角止痛。

小儿出汗多怎么按摩 内热炽盛型汗多推拿止汗法

主证:头汗,颈汗或全身汗,口渴喜饮,面赤唇红,大便秘结,小便黄少,舌红二干,脉数,纹紫。

治则:清热泻火,生津止汗。

推拿处方:清心经,清板门,清天河水,推下六腑,推下七节骨,揉太溪,揉二马。

推拿方义:心主汗,清心经能清热止汗;阳明乃多气多血之经,阳热内盛易于汗出,清板门能除阳明经热,而收止汗之功;天河水为清法代表穴位,卫,气,营热均可清之,三穴合用扬汤止沸而止汗。推下六腑和推下七节骨为通腑泻热之法,有釜底抽薪之功,上述配穴能使热祛,腑通,气下行而止汗,实属标本同治之良法,配揉肾经原穴太溪和滋阴要穴二马以滋水源,增阴以潜阳。

揉板门是左手还是右手 板门的作用

经常揉板门能够起到消化化滞,运达上下之气的作用,从而达到健脾和胃的效果。很适用于乳食停积,食欲不振、嗳气、腹胀、腹泻、呕吐等症状。

揉板门还能起到清热去烦的作用,将揉板门结合推补肾经一起进行,对于感冒发烧之症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且像小儿牙龈红肿这种情况清推板门也能起到去火的作用。

从板门穴推向横纹处能起到止泻的作用,反过来从横纹处推向板门穴位就能起到止呕的效果。

小儿积滞推拿 乳食内积小儿推拿

治则:消食导滞,调理脾胃。

推拿处方:补脾经,揉板门,清大肠,推四横纹,运内八卦,分推腹阴阳,揉天枢。

推拿方解:补脾经以健脾助运;揉板门,运内八卦以理气和中,清大肠,推四横纹以消食导滞;分推腹阴阳,揉天枢以调和气血。

小儿百日咳推拿手法 百日咳主穴推拿方法

揉小天心5分钟,一窝蜂3分钟,推补肾经7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钟。

推拿功效:揉小天心,一窝蜂有疏风解表,发汗透表的作用;推补肾经,清天河水,推清板门可清热泻火,化痰止咳。

小儿推拿补脾手法图解 揉板门

定位:手掌大鱼际平面,在大指本节之下0.5寸,相当于鱼际穴处。

推拿手法:指端揉,称揉板门或运板门,以拇指端自指根推向腕横纹,称板门推向横纹,反之称横纹推向板门。100-300次。

功效: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运达上下之气,多用于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气喘,嗳气等症。

板门的作用

健脾和胃

经常揉板门能够起到消化化滞,运达上下之气的作用,从而达到健脾和胃的效果。很适用于乳食停积,食欲不振、嗳气、腹胀、腹泻、呕吐等症状。

清热去烦

揉板门还能起到清热去烦的作用,将揉板门结合推补肾经一起进行,对于感冒发烧之症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且像小儿牙龈红肿这种情况清推板门也能起到去火的作用。

止吐止泻

从板门穴推向横纹处能起到止泻的作用,反过来从横纹处推向板门穴位就能起到止呕的效果。

相关推荐

小儿腮腺炎推拿图 腮腺炎推拿主穴

小天心5分钟,一窝蜂3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推清天河水1-2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阳池穴1分钟。 推拿功效:小天心,一窝蜂可疏风解邪;推补肾经,推清天河水可滋阴清热,解毒泻火;推清板门穴,阳池穴可解胃热,同时也可降体温,还有清火的功效。

板门的准确位置图 板门的临床应用

1.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运达上下之气,多用于乳食停积,食欲不振或嗳气,腹胀,腹泻,呕吐等症。 2.板门推向横纹可催吐,止泻,横纹推向板门可止吐。 3.板门可清热去烦躁,结合推补肾经,对伤风感冒高烧不退有帮助,小儿如牙龈红肿,可推清本穴5分钟,并推下六腑穴5分钟,可消除红肿症状。 4.本穴还常用于割治,以治疗疳积。

小儿流鼻血推拿手法 小儿流鼻血推拿配穴

小天心5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清板门穴5分钟,推清肺经5分钟,阳池穴1分钟,二人上马3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 小天心针对外感风热有疗效;推补肾经可治肝火上逆;推清板门穴缓解胃热;推清肺经舒缓肺热;阳池穴,二人上马穴,推清天河水可醒脑清神,清热泻火,通利小便。

小儿推拿健脾胃手法图 板门

板门位于手掌大鱼际表面(双手拇指近侧,在手掌肌肉隆起处)。用拇指指端按小儿大鱼际称板门或运板门,操作100-300次。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主治食积,腹胀,呕吐,泄泻,食欲不振,气喘,嗳气等病症。

小儿泄泻推拿手法 饮食所伤致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饮食所伤导致的泄泻,可选择补脾经,清大肠,板门,运内八卦,中脘,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龟尾各2分钟,脐及天枢1分钟,推下七节骨1分钟。 推拿好处:补脾经,中脘,运内八卦,板门,摩腹能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消除积滞,清大肠,天枢,龟尾有助于导出食滞而止泻。

板门的位置与作用 板门的位置

板门穴位于小儿手掌的大鱼际处,一般以大鱼际上三分之一突起最高处为准,重按会有酸麻感。板门穴是小儿推拿中十分常用的穴位,一般的推拿方法常有推法和法。注意在板门的适合力道一定要轻快柔和,用力恰当,并且要持之以恒才能起到最好的保健效果。

小儿推拿头痛手法 小儿胃火上炎头痛推拿手法

主证:头痛连及两目,时痛时止,痛无定时,鼻干,遇热则痛甚。 治则:清胃火,止头痛。 推拿方法:清板门,逆运内八卦,分阴阳,小天心,清天河水,退六腑,开天门,运太阳。 推拿方义:清板门,逆运内八卦清胃热,凉膈和中;分阴阳,小天心清热明目;清天河水,退六腑清热除烦, 解脏腑郁热积滞;开天门,运太阳止痛明目。

小儿发热怎么推拿 小儿肺胃实热推拿

小儿肺胃实热,可选择清肺经,清胃经,清大肠,板门,运内八卦各1分钟,清天河水,退六腑各2分钟,天枢,顺时针摩腹各2分钟。 推拿好处:清肺经,清胃经,能帮助清除肺胃的实热;清大肠,板门,运内八卦,天枢,顺时针摩腹,有助于促进消化,帮助排便,以退内热;清天河水,退六腑,重在清热退热。

小儿推拿可以治肺炎吗 正虚邪恋型肺炎推拿手法

治疗原则:扶正祛邪。 推拿方法:清肺经100次,清天河水100次,推小横纹50次,掌小横纹50次,一窝风50次,补肾经100次,清板门50次。 推拿功效:清肺经,清天河水以清肺余热;推小横纹,掌小横纹宽胸理气,化痰散结;一窝风,补肾经温中,下二焦,扶助正气;清板门健脾和胃,扶正祛邪。

小儿自汗怎么推拿 小儿自汗表虚推拿方法

推拿主穴:小天心3分钟,一窝蜂3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钟。 推拿功效:小天心,一窝蜂可发汗透表,有舒经活络的作用;推补肾经,推清板门穴可清热滋阴。 推拿配穴:二人上马5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肾顶穴3分钟。 推拿功效:二人上马,推清天河水有清热利尿的作用;肾顶穴可固表止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