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喝九种茶防病有奇效
常喝九种茶防病有奇效
最滋补——参芪茶
如果你体质虚寒很容易感冒,那么可以在办公室下午茶时间里冲泡一杯参芪红枣茶。用黄芪、红枣、党参各5克,泡茶当水喝。这款茶尤其适合体质虚弱之人。另外,桂圆、枸杞、红枣用沸水冲泡,也可以制成香甜浓郁、令人爱不释手的温补茶饮。
最清火——菠萝红茶
将菠萝片加入冲泡好的红茶中,再加入柠檬皮丝搅匀即可。菠萝中含有大量果糖、葡萄糖以及维生素,能清热祛火,补气提神。
最止咳——菊花罗汉茶
罗汉果加水浸泡20 分钟,与菊花一起煮沸;或二者用滚开的水浸泡5-10 分钟。晾凉后,加两片鲜柠檬,冰糖少许。 可防治咽痛咽痒,咳嗽。
最明目——菊花茶
花茶是适合春季饮用的茶,它能散发体内的寒邪,促进阳气的生发。如果再配上一份贡菊或杭白菊与花茶同泡,则可起到清肝明目的功效,最适合缓解视疲劳。另外,还可以用洋甘菊代替菊花。
最利咽——金桔薄荷茶
如果感到嗓子不爽利,可以用新鲜的金桔和薄荷叶,一起用80度热水冲泡。加少许冰糖和花茶,喝起来清凉、酸甜,饮后嗓子里还留有丝丝凉意。这款茶饮不仅清咽利喉,还能清爽口气。鲜艳的金桔和绿色的薄荷叶片搭配在一起,还是视觉上的享受。
最去脂——乌梅普洱茶
2-3 粒乌梅或话梅,加适量普洱茶一起冲泡。如果中午吃得油腻,午后不妨来一杯乌梅普洱茶。这款茶饮能降血脂,清扫脂肪。
最抗疲劳——高丽参茶
高丽参片或红参片加红茶一起冲泡成的参茶,可以抗疲劳,提精神,提高抵抗力。你也可以选用现成的制成颗粒状的高丽参茶饮品。
最润燥—— 百合红茶饮
百合粉或藕粉用少量冷水调匀,再冲入新沏好的红茶汤,立刻冲调成一杯晶莹的果冻样的饮品,再用蜂蜜调味即可。北方的早春依然风干物燥,百合、藕和蜂蜜都有很好的滋润作用,而且它还是一款不错的低热量健康加餐。
最养胃——桂花乌龙茶
有制好的桂花乌龙茶出售,如果自己制作,桂花的量不要太多,水温以80度为宜。桂花的辛香可以醒胃健脾,乌龙茶可以温胃养胃,脾胃虚寒的人最适宜。
本文转自news/38/2081674.htm
三招防病抗衰有奇效
首先,中医讲究健脾益气、抗衰延年。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补脾益气是抗衰延年的重要方法,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人参、黄芪、灵芝、大枣、茯苓等健脾抗衰老药能提高免疫功能,减少疾病发生而延缓衰老。
目前临床上用得最多的是西洋参,西洋参可有效增强中枢神经,达到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力等作用,适用于失眠、烦躁、记忆力衰退及老年痴呆等症状。推荐两种西洋参泡制的茶:1、西洋参灵芝茶:西洋参片3片、灵芝3片(约2克)、冰糖适量;2.玫瑰西洋参茶:西洋参片10片、黄芪2克、枸杞10颗、玫瑰花10朵。
要注意,服用西洋参的同时不要饮茶,茶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会破坏西洋参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在服用西洋参2~3小时后再喝茶。也不要同时吃萝卜,因为中医认为西洋参是补气药,而萝卜是行气药,萝卜会减弱参的补益作用。
红枣也是补气养血圣品,既可以熬粥煲汤,还可以直接食用。如果你每天有吃酸奶的习惯,还可以将红枣掰碎撒在酸奶上食用;也可泡红枣罗汉果茶,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第二,通过补肾固元,可缓衰益寿。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虚是促进衰老的首要因素,补肾固生命之元,是抗衰延年的首要方法。根据现代药理,枸杞子、巴戟天、山萸肉、何首乌、紫河车、肉苁蓉、淮山药、菟丝子、仙茅、鹿茸、黄精等补肾药能增强机体的生理功能,能提高抗病免疫功能,增强抗老能力,可减退衰老进程。建议大家可以用枸杞子泡水喝,方法简单,又可以达到抗衰老、滋补肝肾、养肝明目等多种功效。
另外,大家熟知的冬虫夏草对机体免疫和代谢有特殊调节作用,可促进肾衰时肾功能损伤提早恢复,对老年人肾毒性损伤有保护作用。不过由于冬虫夏草比较贵,市面上很难分辨真假,建议平时可以吃一些冬虫夏草的中成药。
第三,通调血脉,可防病抗衰。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血流不畅也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因素。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加速衰老进程。服用当归、三七、丹参等调血药能通调血脉,促进血运,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防止血栓形成,从而减少老年病的发生,延缓衰老进程。
推荐一道药膳:当归生姜羊肉汤,此汤特别适宜气血亏虚、大病久病及产后的女性食用,对改善痛经、月经不调也有显著效果。但凡阴虚火旺,体质偏热者不宜服用。
还有一些食物、饮品都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如番茄、绿茶。番茄里含有的番茄红素,它是同类营养素中最强有力的抗氧化剂。此外,胡萝卜素在消灭氧自由基方面也很出色;喝绿茶有助于延缓衰老,兼顾抗癌功效。
除了遗传、环境等因素,生活方式好坏对人的寿命长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就是健康和寿命=遗传(15%)+环境(17%)+医疗(8%)+生活方式(60%)。有关调查统计发现,一般长寿老人的生活往往是清心寡欲、生活规律、起居有常、戒烟少酒、适当运动和讲究清洁卫生的。因此,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更有利于延缓衰老。
松花粉治疗糖尿病有奇效
临床实践证明,松花粉不仅是一种最佳营养食品,对糖尿病也有良好的疗效,中外不少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都含有花粉,依据现代的研究,松花粉对糖尿病的作用机理主要是:松花粉中维生素B6对胰腺B细胞有保护作用。现代研究表明,胰岛素不足的原因主要是B细胞机能发生障碍或B细胞被破坏所致,而B细胞的破坏又是营养不平衡引起的,特别是在肉类等蛋白质丰富的食品中,含有色氨酸,但对人体的吸收利用是有限的,多余的要靠维生素B6来控制并使其转化为黄尿酸,黄尿酸在体内积累到一定数量就对胰岛素内的B细胞其破坏作用,使其丧失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引起糖尿病的发生,而多食松花粉可摄取足够的维生素B6来控制因食用肉鱼等所摄取的多余色氨酸,防止这些色氨酸转化为黄尿酸,使胰岛素中B细胞不再受破坏,并能逐步恢复B细胞正常分泌胰岛素功能,糖尿病也就逐渐痊愈。
松花粉中丰富的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对糖尿病患者也有良好的作用,临床研究发现。铬、锌、锰、铁、及常量元素镁、钙、磷与糖尿病有特出亲和。补铬可激活胰岛素,改善糖耐量,钙能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与释放,若磷低会使胰岛素在细胞膜上的结合异常,锌可维持胰岛素的结构与功能,镁则参与胰腺B细胞的功能调节,可改善代谢。
临床对糖尿病患者的测定,发现缺锌、钙、镁,松花粉中除含有钙、磷、钾、钠、镁外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如铁、铜、锌、猛等。松花粉中纤维素含量很高,纤维高的食物用于糖尿病患者是近年的研究进步,而松花粉所含各种纤维素中仅木质素就高达 25.9 %。糖尿病患者服用后会有饱腹感,对纠正“三多一少”症状有很大的帮助。
当前对糖尿病患者生命危害最大的是心血管病发症,以及肾脏疾病。神经障碍、白内障、皮肤病等宾发症,糖尿病患者之所以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是因为糖尿病患者体内缺少胰岛素,使糖的代谢无法正常进行,人体也就无法得到所需的热能,在这种情况下,人体就只有将体内储存的脂肪和蛋白质转化为能量,共给人体所需,蛋白质和脂肪转化为能量必须再钾的帮助下才能进行,因而钾被大量消耗,由于人体中钾的含量是有限的,结果导致人体大量缺钾而引起多种病发症 ,如引起肾小球破裂,造成肾脏疾病,肾过滤不良引起高血压和心脏负担加重,造成循环系统疾病,更为严重的是缺钾会使脂肪和蛋白无法转为能量,人体得不到足够的人能来维持体温,在不知不觉中体温下降,造成昏迷状态甚至危及生命。
五味子治肝病有奇效 五味子治肝病有奇效吗
五味子对肝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常见的肝病有乙肝、甲肝、丙肝、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肝癌等。
五味子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等功效,其中的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可以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再生,还能抑制肝脏受损,或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受损的肝细胞,抑制谷丙转氨酶的活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肝护肝的作用。但是肝病情况复杂多样,单用五味子并不能起到完全治疗的作用,肝病患者的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施治,不宜偏听偏信。
踢毽子防治颈椎病有奇效
在办公室坐时间长了,常常会有腰酸背痛的感觉,而且大多数脊椎都会出现毛病,最近,国外一项研究指出,保持同一姿势4小时,就会出现血液凝结。因此,办公族更容易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性疾病。那这种病,怎么可以防止呢?踢毽子,这是中国传统的秘方治疗。
人的下肢离心脏最远,供血容易受到影响。“树老先老枝,人老先老腿”是有道理的。
踢毽子以下肢肌肉的协调运动为主,功夫在脚上。锛、磕、拐、盘,转身稳步,起跳骗腿,前合后仰,在他人看来,就像欣赏跳舞。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以纵轴为中心摆动,带动远端供血最困难、动作难度最大的部位,增强了肌肉的力量和相应关节的柔韧性。盘、拐、绕等动作,缝匠肌、腘肌、股肌等腿部肌肉得到锻炼;而锛、磕、落等,足背肌、足底肌的作用必不可少。至于花毽儿的一些高难度动作,像“雾里看花”、“苏秦背剑”、“倒挂紫金冠”、“外磕还龙”、“朝天一炷香”等等,头顶、后背、脚跟、脚面等部位,毽子上滚下翻,滴溜儿乱转。这时,腰肌、髋肌、臀肌,甚至胸肌、腹肌等都要参与。骨骼肌的动静脉短路枝大量开放,下肢血流的动力性平衡得到维持。既增强了肌肉、骨骼的运动功能,又有效地预防了一些血液回流障碍性疾病,尤其是办公族罹患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性疾病。
长期低头伏案,颈椎前倾,疏于活动,容易得颈椎病;胸、腰等部位脊椎的生理弯曲失常,久之则拱腰驼背,成为所谓“办公室型体态”。踢毽子时,随着毽子的起落,脊椎各关节屈伸有节、有度,椎体的深、浅层肌及颈前、颈后肌等一张一弛的功能锻炼,避免了椎关节的僵化,增强了关节的稳定性,预防了颈椎病,修整了腰肢体态。踢毽儿时双上肢有节律地摆动,运动了肩、背部肌肉、关节,对中老年人罹患的肩周炎,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口臭多喝九种茶
1.薄荷茶
取10克薄荷,2克绿茶冲泡饮用,每天一剂分次饮用,有辛凉,行滞消积的作用,适合口臭并且有食滞腹胀患者服用。
2.鱼腥甘草饮
取鱼腥草12克、甘草6克,加600ml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煮30份钟,当天喝完,连喝7天至症状减缓。
3.桂花茶
桂花3克,红茶5克。先将桂花水煎煮,以煮沸水冲泡红茶,即可。适用于口臭、胃呆、牙痛者。
4.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里放上生熟山楂各10克;肺热可以放鱼腥草10克;阴虚加上10克石斛。
5.丝瓜茶
老丝瓜2条。将丝瓜洗净,去皮,切碎,文火水煎。适用于口臭伴便秘者。
6.竹叶茶
取15克鲜竹叶,9克绿茶放进砂锅中用水煎煮,每天一剂分次饮用,有清热解毒,清除口臭的作用,适用于因为湿热、肝郁引发的口臭患者,同时伴随咽喉痛者治疗效果尤其好。
7.菊花茶
菊花茶将菊花和桂花一起放入杯中,然后用开水冲泡,每天一剂分两三次冲泡饮用。桂菊茶适用于胃热上蒸型口臭患者,有芳香清胃的效果。
8.荸荠茶
有清热消积治疗口臭的作用,适合口臭并且目赤溲黄患者饮用。
9.石榴茶
取一两只石榴,将石榴子取出榨汁,加入凉开水饮用,每天一剂,对于口臭并且伴随咽痛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有清热除臭的功能。
三种茶养肝有奇效
首先,肝脏有人体血库之称,它是用来藏血的,同时还负责调节血流量。可以说,它在我们人体的血液循环中扮演着一个指挥者的角色。当我们白天活动 时,肝脏就会及时将这些血液“派”往身体所需要的各个地方。中医常说,女子以养血为主。气血的盛衰和运行的通畅与否直接影响着女性的容颜,关系到女性一生 的美丽和健康。我们都知道土地如果缺水就会贫瘠、枯裂,这片土地上长出来的花草和树木也会因为没有水的滋养而枯萎、凋谢。而血液就相当于我们人体这片土地 上的水液一般,缺少了它,我们的容颜也就随之而憔悴不堪、斑点纵横,一派凋零衰老之相。
其次,肝脏本身有着排毒的作用,夜晚休息时,所需的血量减少,部分血液又会回到肝脏中贮藏起来,在23点至次日凌晨3点这段时间里,如果身体处 于睡眠的状态,肝脏会集中对血液进行解毒,推陈出新,以保证第二天所用血液的新鲜。许多熬夜的人,第二天脸色晦暗,没有光泽,就是因为熬夜影响了血液的解 毒工作,血液中的毒素没有完全清除,它们随着血液循环,来到了脸上。
同时,肝脏又是主疏泄的,它对于全身气机的调畅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能使气血平和,面部血液运行充足,面色红润有光泽。若疏 泄不及,那么全身的气机就会紊乱,出现郁滞,表现为沉默寡言、愁眉苦脸,久则面部皱纹丛生。疏泄太过,则会导致亢奋,表现为脾气较大、容易烦躁,这当然也 是有损容颜的。
当然,还不能忘了我们面容的核心——眼睛。“目受血而能视”,眼睛也是由肝血来养着的,我们的眼睛明亮与否,与肝脏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一个人 的眼睛如果明亮有神,这表明他体内的肝血比较充足;而如果肝血亏损,眼睛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就会出现视物不清、视力下降、眼睛干涩等现象。
三杯月季桂圆茶调理肝脏
我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道养肝的茶——月季花桂圆茶。月季素有“花中皇后”之称。月季味甘,性温,入肝经,有活血调气、消肿解毒的功效。桂圆味 甘,性温、平。桂圆富含丰富的葡萄糖、蔗糖、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烟酸和维生素K的含量之高是其他水果罕有的。桂圆可益气血、补肝脾、养肌肉,治思虑伤脾、头昏、失眠、心悸怔忡等症。二者结合更有补肝益气之效,是非常适宜调理肝脏的茶饮。
月季花桂圆茶的做法:取月季花5朵,桂圆肉50克,蜂蜜适量。将桂圆肉切成小碎块,月季花漂洗后切丝待用。烧开水,投入桂圆肉,3分钟后,放入月季花,拌匀,稍煮片刻即可。喝时可以拌入蜂蜜调味。
健康三杯茶
月季花茶
【原料】绿茶3克,月季花6克,红糖30克。
【制法】加水300毫升,煮沸5分钟。
【用法】分3次饭后服。每日1剂。
【功效】和血调经。
【主治】用于肝气不顺、血瘀痛经等。
月季红糖茶
【原料】红茶3克,月季花6克,红糖30克。
【制法】将3味加水300毫升,煮沸5分钟,晾温。
【用法】分3次饭后饮用,日服一剂。
【功效】消肿止痛、活血调气。
【主治】用于跌打损伤、血瘀肿痛、肝气不足引起的痛经等。
桂圆碧螺春茶
【原料】桂圆肉6克,碧螺春茶3克。
【制法】煎水。
【用法】代茶饮,每天1剂。
【功效】益气血、补肝脾。
【主治】用于思虑伤脾、肝血不足引起的头昏、心悸怔忡等症。
甘草治疗皮肤病有奇效
1、冻疮:用甘草9克、红花6克,加水2000毫升煎水外洗冻伤部位,每日3次,一般用药3~5天即可见效。
2、皮肤溃疡:用甘草15克研成细面加入白糖适量,外用撒溃疡处,每日1次,用药7天~10天溃疡即开始变浅,逐渐愈合。
3、手足皮肤皲裂:取甘草30克切片,加入75%酒精100毫升浸泡24小时,取滤出液加入等量的甘油和水混合涂擦患处,每天2次。
4、接触性皮炎:本病急性期常发生糜烂渗液现象,用2%甘草水溶液局部湿敷,每2小时1次,每次为15分钟~20分钟,一般1~3天皮肤损害处的红肿即消退,渗液停止,逐渐干燥结痂,糜烂面愈合。
5、过敏性紫癜:用生甘草30克,水煎,早晚各服1次,治疗过敏性紫癜,7天为1个疗程。另外有报道用同样剂量生甘草水煎服,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有效。
6、下肢皮肤浅表性静脉炎:甘草流浸膏10毫升或生甘草50克水煎,每天分3次饭前服,15天为1个疗程,可治疗本病下肢疼痛、浮肿等症状。
7、毛囊炎及初发的疖肿:取甘草10克,鲜金银花15克,煎汤外洗患处,每天3次,用3天~5天炎症即可消退。
8、寒冷性多形红斑:取甘草,甘遂各9克。加水1500毫升~2000毫升,煮沸10分钟后,熏洗患处10分钟~15分钟,每日3次,连用10天~15天即可见效。
最后,用甘草煎水冷湿敷皮损处,对急性湿疹、过敏性皮炎及其它各种皮肤炎症的红肿、糜烂、流水症状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四种鲜花治妇科病有奇效
一、鸡冠花治白带过多
鸡冠花可凉血止血,有止带、止痢功效,可治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过多、痢疾等,是一味妇科良药。
用法一:鸡冠花末辅酒。将红鸡冠花晒干研末,调酒服用可治经血不止。
用法二:鸡冠花籽糖水。鸡冠花的种子有消炎、收敛、明目、降压、强壮等作用。用鸡冠花籽与红枣同煲糖水,可治夜盲。
二、蒲公英可治乳腺炎
蒲公英性平、味甘、微苦,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有“天然抗生素”之美称。《本草纲目》记载:“蒲公英主治妇人乳痈肿,水煮汁饮之立消。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疔肿。”
用法一:蒲公英粥。用蒲公英30克熬粥,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对于妇科生殖器炎症、乳腺炎的患者最适宜。
用法二:蒲公英玉米须茶。与玉米须同煮煎水代茶饮,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作用,可用于女性阴道炎、带下黄赤,亦可治疗泌尿道感染、小便短赤。
三、茉莉花做菜舒心解郁
茉莉花属木樨科,极芳香,味辛、甘,性平,能化湿和中、理气解郁、舒胆明目。
用法一:拌菜吃。嫩平日做菜时放上一小撮茉莉花,食时花香透顶,可解除胸中一切陈腐之气,对精神也有轻度镇定作用,对于更年期综合征的女性患者有舒心解郁之效。
用法二:银耳玫瑰花糖水。在银耳糖水中撒上茉莉花具有疏肝解郁、滋阴降火的功效,尤其适合女性秋天养生。
四、玫瑰治月经不调
玫瑰属于蔷薇科,《本草纲目拾遗》说:“玫瑰纯露气香而味淡,能和血平肝,养胃宽胸散郁。”玫瑰花蕾入药具有行气活血的功效,常用于胸胁胃脘胀痛、经前乳房胀痛、损伤淤阻疼痛以及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等症。
用法:玫瑰花蕾红糖膏。用玫瑰花蕾加清水煲煎后滤去花渣,再煲成浓缩汁液,加进红片糖,久煎即炼成膏。将玫瑰煎膏制好后放入冰箱,闲时慢慢享用,可舒肝活血,长期食用对于经前乳房胀痛,或内有症瘕血瘀者更有效。
鲜花治妇科病有奇效
鸡冠花可治白带过多
鸡冠花属苋科,可凉血止血,有止带、止痢功效,可治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过多、痢疾等,是一味常用妇科良药。
鸡冠花末辅酒:将红鸡冠花晒干研末,调酒服用可治经血不止。
鸡冠花籽糖水:鸡冠花的种子有消炎、收敛、明目、降压、强壮等作用。用鸡冠花籽与红枣同煲糖水,可治夜盲、目翳。
蒲公英可治乳腺炎
蒲公英属菊科。蒲公英性平,味甘、微苦,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有“天然抗生素”之美称。《本草纲目》记载:“蒲公英主治妇人乳痈肿,水煮汁饮之立消。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疔肿。”
蒲公英粥:用蒲公英30克熬粥,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对于妇科生殖器炎症、乳腺炎的患者最适宜。
蒲公英玉米须茶:蒲公英与玉米须同煮煎水代茶饮,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作用,可用于女性阴道炎、带下黄赤,亦可治疗泌尿道感染、小便短赤。
茉莉花做菜舒心解郁
茉莉花属木樨科,极芳香,味辛、甘,性平,能化湿和中、理气解郁、舒胆明目。
嫩叶、花蕾可辅菜:明《饮馔服食笺》记载:“茉莉花嫩叶采摘洗净,同豆腐熬食,绝品。”平日做菜时放上一小撮茉莉花,食时花香透顶,可解除胸中一切陈腐之气,对精神也有轻度镇定作用,对于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有舒心解郁之效。
银耳玫瑰花糖水:在银耳糖水中撒上茉莉花具有疏肝解郁、滋阴降火的功效,尤其适合女性秋天养生。
玫瑰花能舒肝活血
玫瑰属于蔷薇科,《本草纲目拾遗》说:“玫瑰纯露气香而味淡,能和血平肝,养胃宽胸散郁。”玫瑰花蕾入药具有行气活血的功效,常用于胸胁胃脘胀痛、经前乳房胀痛、损伤瘀阻疼痛以及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等症。
玫瑰花蕾红糖膏防经前乳房胀痛:用玫瑰花蕾加清水煲煎后滤去花渣,再煲成浓缩汁液,加进红片糖,久煎即炼成膏。将玫瑰煎膏制好后放入冰箱,闲时慢慢享用,可舒肝活血,长期食用对于经前乳房胀痛,或内有症瘕血瘀者更有效。
玫瑰花泡酒:能舒筋活血,可治关节疼痛及瘀血性疾病。
踢毽子治颈椎病有奇效
人的下肢离心脏最远,供血容易受到影响。“树老先老枝,人老先老腿”是有道理的。
踢毽子以下肢肌肉的协调运动为主,功夫在脚上。锛、磕、拐、盘,转身稳步,起跳骗腿,前合后仰,在他人看来,就像欣赏跳舞。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以纵轴为中心摆动,带动远端供血最困难、动作难度最大的部位,增强了肌肉的力量和相应关节的柔韧性。盘、拐、绕等动作,缝匠肌、腘肌、股肌等腿部肌肉得到锻炼;而锛、磕、落等,足背肌、足底肌的作用必不可少。至于花毽儿的一些高难度动作,像“雾里看花”、“苏秦背剑”、“倒挂紫金冠”、“外磕还龙”、“朝天一炷香”等等,头顶、后背、脚跟、脚面等部位,毽子上滚下翻,滴溜儿乱转。这时,腰肌、髋肌、臀肌,甚至胸肌、腹肌等都要参与。骨骼肌的动静脉短路枝大量开放,下肢血流的动力性平衡得到维持。既增强了肌肉、骨骼的运动功能,又有效地预防了一些血液回流障碍性疾病,尤其是办公族罹患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性疾病。
长期低头伏案,颈椎前倾,疏于活动,容易得颈椎病;胸、腰等部位脊椎的生理弯曲失常,久之则拱腰驼背,成为所谓“办公室型体态”。踢毽子时,随着毽子的起落,脊椎各关节屈伸有节、有度,椎体的深、浅层肌及颈前、颈后肌等一张一弛的功能锻炼,避免了椎关节的僵化,增强了关节的稳定性,预防了颈椎病,修整了腰肢体态。踢毽儿时双上肢有节律地摆动,运动了肩、背部肌肉、关节,对中老年人罹患的肩周炎,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