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早熟是"催"出来的
儿童性早熟是"催"出来的
性早熟儿童近20年来在我国逐年增多,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有的专科门诊甚至常常爆满。
“究竟给孩子吃什么好?”所有的家长都焦虑地问着同一个问题,而这恰恰是医生们最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它超出了临床医学的范围,牵涉到营养、食品安全等其他领域,乃至食物链监管体制和诸多的社会问题。
饮食不当是导致儿童性早熟的首要因素,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主要有如下四大类问题。
四类问题导致儿童性早熟
1.漂亮的草莓用了激素
很多家长疼爱孩子,不惜花费给孩子买新鲜的水果吃,本以为新鲜的水果营养价值更高,殊不知一些光鲜的水果却是用“催熟剂”催出来的。由于冬天作物生长得比较缓慢,如果使用了“催熟剂”,便会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量;而到了春季,为了赶着提前采摘上市,不法人员也会在一些蔬菜水果中使用“催熟剂”。经常用来起催化作用的除了“催熟剂”之外,还有“催红剂”、“催大剂”等。因此,有些水果看上去又红、又大,其实是披着美丽外衣的“毒水果”。通常被选择使用催化剂的水果蔬菜有草莓、大枣、芒果、樱桃、西红柿、西瓜、葡萄、黄瓜等,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擦亮慧眼。
催化剂对人体的损害主要有两个方面:(1)催化剂含有大量的激素类成分。无论是植物性还是动物性食物,天然状态下都含有一定量的激素,只不过含量很少,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而催化剂中的激素含量就高多了,这些激素成分进入了蔬菜水果当中,如果孩子经常吃这些被催化的食物,便有导致内分泌紊乱的危险。(2)含有促使激素分泌的成分。催化剂中的这些成分使孩子体内的性激素异常分泌,导致性早熟出现。
2.鸡翅膀、鸭脖子激素超标
现在的市场上各种各样的鸡鸭鱼肉应有尽有,其中很多家禽鱼虾也是被“促长剂”和“催肥剂”催大的。比如本来应当是半年以上才能出栏的饲养鸡,一个多月就被宰杀了。这些快速出栏的鸡鸭都是用含有激素的饲料喂养出来的,更有甚者是直接注射激素类的药物,促进动物猛长。目前饲料生产企业良莠不齐,在饲料产品中过量添加医用激素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喂食了这样的饲料,激素在促进生长的同时也集中在鸡鸭鱼虾的体内,孩子们每天吃这样的食物,最终造成性早熟的情况发生。据临床资料发现,出现性早熟的儿童基本都是爱吃肉的孩子。
儿童性早熟有哪些检查和类型
体质性性早熟者,可有卵巢增大、有囊性变。怀疑肾上腺皮质疾患,可作腹膜后充气造影。头颅的正侧位像,观察蝶鞍大小以除外肿瘤等。
(一)儿童性早熟的实验室检查
详细完整的病史,并包括性征发育、阴道出血情况,有无服内分泌药物等。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血中促卵泡成熟激素FSH及 LH有助于区别真性及假性性早熟。体质性性早熟者,可有卵巢增大、有囊性变。怀疑肾上腺皮质疾患,可作腹膜后充气造影。头颅的正侧位像,观察蝶鞍大小以除外肿瘤等。
血浆FSH、LH测定
特发性性早熟患儿血浆FSH、LH基础值可高于正常,常常不易判断,需借助于GnRH刺激试验,亦称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刺激试验。一般采用静脉注射Gnrh,按2。5μg/kg/最大剂量≤100μg),于注射前(基础值)和注射后30、60、90及120分钟分别采取测定血清LH和FSH,当HL峰值》;15U/L(女),或》;25U/L(男);LH/FSH峰值》;0。7,LH峰值/基值》;3时,可以认为其性腺轴功能已经启动。
骨龄测定
根据手和腕部X线片评定骨龄,盘吨骨骼发育是否超前,性早熟患儿一般骨龄超过实际年龄。
B超检查
选择盆腔B超检查女孩卵巢、子宫的发育情况;男孩注意睾丸、肾上腺皮质等部位,若盆腔B超显示卵巢内可见多个≥4mm的卵泡;则为性早熟,若发现单个直径》;9mm的卵泡,则多为囊肿,若卵巢不大而子宫长度》;3。5cm并见内膜增厚则多为外源性雄激素作用。
CT或MRI检查
怀疑颅内肿瘤或肾上腺疾病所致者,应进行头颅或腹部CT或MRI检查。
其他检查
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可进一步选择其他检查,如怀疑甲状腺功能低下可测定T3、T4、TSH,性腺肿瘤睾酮和雌二醇浓度增高,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儿血17—羟孕酮(17—OHP)和尿17—酮类固醇(17—KS)明显增高。
(二)儿童性早熟的类型
1、神经源性儿童性早熟
凡脑部器质性病变,影响下丘脑、垂体前叶,使促性腺激素大量分泌,都可导致神经源性儿童性早熟。多伴有颅内高压、瘫痪、癫痛等神经症征。
灰结节错构瘤
灰结节是下丘脑性中枢,灰结节错构瘤是性中枢组织增殖性异常,自主地产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引起儿童性早熟。由于其病变甚小,一般无脑瘤症状。可通过测定血清中性激素水平诊断。
松果体肿瘤
松果体有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的作用,如果肿瘤破坏了松果体的抑制作用便可导致儿童性早熟。该病大多发生在男孩,松果体肿瘤发生钙化,故颅骨摄片可见钙化点
其他神经系统病变
脑炎、脑膜炎、梅毒危伤、手术等引起的儿童性早熟有明确的既往史;下丘脑部位、第三脑室附近肿瘤(包括神经胶质瘤、颅咽鼓管瘤等)常伴有第三脑室积水,晚期有颅内高压、视野缺损等表现。
特发性儿童性早熟(体质性儿童性早熟)
这是儿童性早熟中最常见的一种,多见于女孩,女:男之比约为4:1,有时呈家族性。患者在儿童时期生长较快,但以后缓慢并比正常人身高矮,智力发育正常,有生育能力。
激素测定显示促性腺激素、性激素水平与一般正常青春期相同,但尿17一酮类固醇却很低,说明这个时期的肾上腺皮质尚未很好发育。特发性儿童性早熟是由于下丘脑一垂体-性腺轴过早起作用所致,病因不明。
Albright 综合征(骨纤维结构不良伴儿童性早熟)
该综合征有三组症状,即真性儿童性早熟、多发性纤维性骨结构发育不良和皮肤色素沉着。多发于女性,病因不清楚。骨改变可通过X线片显示,长骨假囊肿及斑状疏松,并常局限于一侧肢体。皮肤呈褐色色素沉着,分布不规则,与骨质病变同侧。
2、肾上腺皮质源性儿童性早熟
肾上腺皮质肿瘤
多为肾上腺皮质癌,以分泌雄激素为主,男孩可出现假性儿童性早熟伴Cushing综合征。如次产生雌激素为主的肿瘤亦可引起女性假性儿童性早熟。
先天性肾上腺皮增生症
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本病是由肾上腺皮质缺乏C21羟化酶等,致使皮质醇合成和分泌减少,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代偿。在代偿过程中,雄激素随之分泌增多,男孩便出现假性儿童性早熟。
3、睾丸肿瘤所致假性儿童性早熟
间质细胞腺瘤并不少见,其特点是单侧睾丸不规则肿大,尿17-酮类固醇浓度增高。
4、卵巢肿瘤所致假性儿童性早熟
粒层细胞瘤是较大的引起儿童性早熟的卵巢肿瘤,该肿瘤分泌大量雌激素,使第二性征迅速发展,并出现无周期性月经。腹部可触及肿瘤,尿中雌激素水平增高,CT可显示卵巢肿块影。
5、外源性激素所致儿童性早熟
由于其他疾病而长期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雄激素或雌激素时,都可导致假性儿童性早熟。
儿童性早熟怎么办
儿童性早熟近来的发展趋势及危害远比大家想象得要严重得多。在中国100个孩子中就有1个患性早熟,对于性早熟的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已经成为年轻父母们越来越关心的话题。
什么是儿童性早熟 儿童性早熟是一种生长发育异常,表现为青春期特征提早出现于儿童时期。一般认为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9岁或9岁半以前出现第二性征,或女孩在10岁以前月经来潮即属性早熟。
女孩性早熟的早期征象 身高加速增长和骨盆发育; 乳房下有硬节,肿痛; 乳晕、乳房增大,隆起,着色; 大阴唇、腋窝着色和出现色素较浅的长毛; 阴道分泌物增多、内裤上有少许分泌物、阴部疼痒等; 皮下脂肪增多。 男孩性早熟的早期征象 睾丸、阴囊增大,着色; 腋窝、上唇、阴部出现长而细、色浅的长毛; 高声和出现喉节; 身高增长加速; 乳晕着色,增大; 乳头出现硬节和胀痛。
儿童性早熟的危害 1、体格发育落后 性早熟患儿多伴有骨骼提前发育,骨骺提前闭合,生长周期明显缩短,最终使其成年后的身高比一般人矮。真性性早熟的孩子,约半数其最终身高往往不足150cm。
2、心理行为障碍 患儿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能力和发育水平落后于同龄人,患儿可能因自己在体型上与周围小伙伴不同,而产生自卑、恐惧和不安。过早来月经的女孩子往往精神十分紧张,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学习。过半性早熟孩子会有自卑心理或早恋倾向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日后的心理健康产生长久的不良影响。
3、内分泌功能紊乱 性早熟本身就是一种内分泌疾病,只不过孩子自身的内分泌失调程度存在着个体差异。症状较轻的孩子主要表现为性激素水平的失调,而症状严重的孩子就会导致或合并其它内分泌功能失调,出现更多的临床表现。
4、威胁成年后健康 性早熟患儿因年龄小,身心发育不健全,自我清洁、照顾自身的能力十分有限,容易使得妇科炎症等问题纷至沓来,严重者可导致成年后的不孕不育。更严峻的是,性早熟的孩子,其成年后患上妇科肿瘤的几率也会比正常孩子高。国外有研究发现,性早熟的女孩成年后患多囊卵巢综合征、乳腺癌、子宫肌瘤等妇科肿瘤、妇科疾病的几率要高出正常孩子不少,给孩子成年后带来许多生活上的不便和痛苦。
同时性早熟患儿因其体内激素水平的异常变化,成年后患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几率高。 发现?
1、不必恐慌→发现儿童性早熟,父母不必恐慌。一般儿童性早熟大都是假性性早熟,只要在发现孩子可能患有这种疾病的时候及时配合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2、及时就医→提醒大家及时就诊,主要是不能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如果治疗太晚,孩子的骨骼已经闭合了,身高改善非常有限了。女孩子过了13岁,男孩子过了15岁,治疗的意义就不大了。
3、挂哪个科→儿童性早熟的治疗一般归属内分泌科,没有开设儿童性早熟门诊的地区,患者可去医院内分泌科咨询就诊。
4、认真治疗→一旦确诊为性早熟,一定要遵守医嘱,认真执行诊疗计划。药物治疗性早熟的孩子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孕激素类药物,如黄体酮、炔诺酮、氯地孕酮等,也可注射甲孕酮。服药目的在于抑制下丘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以停止第二性征发育及月经来潮,并预防骨骼因过早闭合而导致身材矮小。少数由于肾上腺或甲状腺疾患引起性早熟的孩子,亦可进行相应的激素治疗。若性早熟是由于肿瘤引起,一旦明确诊断,即应尽早进行手术切除。 tips:出现第二性征未必是真性早熟 临床上性早熟可分为真性、假性和部分性。真性性早熟儿童生殖能力提前出现,而假性性早熟不具备生殖能力。
部分性(不完全)性早熟主要包括单纯乳房早发育,单纯阴毛早发育,单纯初潮早现。部分性性早熟只是一种第二性征的特殊表现,是一种发育变异现象,也是一种自限性的病症。在婴幼儿中以单纯乳房发育及单纯阴道流血比较常见。儿童单纯乳房发育,虽然有乳房的略微增大,但乳晕、乳头正常,无其他第二性征发育现象,并且增大的乳房直径不超过5cm,以此可与真性性早熟鉴别。单纯乳房发育并不妨碍儿童的正常发育,预后良好,无需特殊治疗,绝大多可在青春期前自行消退,极少数可能持续到青春期后方才消退,另有极个别儿童可能发展成为真性性早熟。
孩子性早熟的危害 性早熟是怎样影响孩子一生的
性早熟对孩子身体发育至少存在以下三大危害,家长应该重视:
1.性早熟儿童虽然在短期内身高突增,但由于骨骼发育过早,骨骺提前闭合,生长周期缩短,导致最终身材矮小,成年后平均身高仅为155cm-160cm。
2.过早发育会给心智尚未成熟的儿童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诱发心理疾病。
3.部分儿童性早熟是由于特定疾病造成的,如颅内肿瘤、卵巢肿瘤、睾丸肿瘤等,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有可能导致更多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及早诊断检查减轻性早熟危害
性早熟要及早诊断检查!性早熟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性早熟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减轻性早熟危害。
及早诊断检查减轻性早熟危害!
【1】早发现早治疗。0~3岁儿童性早熟,一般不容易被发现,而且其发病的特征也不明显,直到孩子身体出现明显的“成人特征”家长才会关注该症状,此时已经给孩子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2】减轻心理危害。儿童性早熟的患儿,他们的性心理并没有提早,故与生理上的性早熟出现反差,易受到困惑和伤害。及早诊断检查,有利于家长们即使认识到这一问题,给孩子进行正确的心理辅导。
【3】排除其他疾病。部分性早熟是由肿瘤引起的,如卵巢、肾上腺、颅内肿瘤等,必须做有关检查排除,不仅有利于儿童性早熟的恢复,还有利于防止其他疾病的危害。另外,性早熟患儿的身高在开始时会有一段时间的猛长,但很快便会出现身高增长受抑制。因此需做骨龄检查,防止矮小症。
专家提醒:性早熟可以治好,而且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仅可以阻止第二性征的进一步发展,逆转已存在的第二性征,使患儿获得正常的心理状态及期望达到的成人期身高,还可通过性早熟的诊断治疗,发现和治疗引起性早熟的原发病。
性早熟的诊断项目
【观察第二性征】第二性征的发育是最初的判断依据。女孩8岁前乳房开始发育,出现初潮,男孩9岁前开始变声、长出胡子等。首先,家长们自己排查一切显而易见的导致性儿童早熟的原因,如长时间使用成人化妆品、误服避孕药等。
【专业检查项目】到专业医院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骨龄判断、性征发育情况、阴道细胞涂片等。特别是骨龄判断,如果孩子的股龄超过实际年龄太多,说明孩子患有儿童性早熟。
【辅助检查项目】有需要还应该辅助检测患儿性激素水平,并进行子宫、卵巢B超检查,根据其发育情况和卵泡大小及数目进行判断,并且妇科激素水平检测可以根据激素水平高低可推测性早熟的原因或病变部位。必要时,还需要进行垂体、下丘脑磁共振扫描,了解有无肿瘤或其他神经系统病变,以便排除颅内肿瘤,以此来确诊儿童性早熟。
香蕉会导致儿童性早熟吗
之所以说香蕉会导致儿童出现性早熟,是因为有媒体曾报道香蕉使用乙烯利催熟会导致儿童性早熟。乙烯利是一种农药催熟剂,被用在香蕉催熟上,这种物质会导致儿童性早熟。
那么,乙烯利在催熟香蕉的同时,真的会导致儿童早熟吗?我们听听专家的说法:
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是根本不同的,乙烯利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在香蕉催熟过程中使用了,乙烯利和儿童早熟没有任何关系。乙烯利用于催熟是为了诱导水果释放乙烯,而乙烯在香蕉、芒果、番木瓜等水果成熟的时候也会自然放出。
科学研究证明,乙烯之所以能引起果实成熟是因为这些果实中存在乙烯的“受体”。只有与“受体”结合,乙烯才能引起果实的成熟。一些果实缺少乙烯受体,或者人为阻断乙烯与受体结合,果实成熟可以被大大推迟。人体不存在乙烯“受体”,因而,即使瓜果中存在乙烯,也绝不可能引起儿童早熟。
不过,也有专家提醒,虽然乙烯利在水果上使用不会促进人体早熟,但毕竟是一种化学药品,在当前市场上确实存在乙烯利滥用及随意提高使用浓度的现象,生产者和流通商使用时必须控制好浓度,避免残留超标。
睡觉开灯会诱发性早熟吗
光照过度是诱发儿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光线会影响大脑中的内分泌器官松果体的正常工作。松果体的功能之一就是在夜间当人体进入睡眠状态时,分泌大量的褪黑素,这种激素在深夜十一时至次日凌晨分泌最旺盛,天亮之后有光源便停止分泌。松果体有个特点,只要眼球一见到光源,褪黑素就会被抑制或停止分泌。儿童若受过多的光线照射,会减少松果体褪黑激素的分泌,引起睡眠紊乱后就可能导致卵泡刺激素提前分泌,从而导致性早熟。
儿童性早熟发生率正逐年增多,但真正因疾病导致性早熟的不足一成,90%的孩子发生性早熟是受外部因素影响,其中过度的灯光刺激应引起重视,尤其是孩子夜间睡觉时,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最好不要开灯,且尽可能保证充足的睡眠。另外,还要避免长时间电脑显示屏的光照刺激,避免由此引发性早熟。
男童性早熟怎么治疗
1、不必恐慌→发现儿童性早熟,父母不必恐慌。一般儿童性早熟大都是假性性早熟,只要在发现孩子可能患有这种疾病的时候及时配合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2、及时就医→提醒大家及时就诊,主要是不能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如果治疗太晚,孩子的骨骼已经闭合了,身高改善非常有限了。女孩子过了13岁,男孩子过了15岁,治疗的意义就不大了。
3、挂哪个科→儿童性早熟的治疗一般归属内分泌科,没有开设儿童性早熟门诊的地区,患者可去医院内分泌科咨询就诊。
4、认真治疗→一旦确诊为性早熟,一定要遵守医嘱,认真执行诊疗计划。药物治疗性早熟的孩子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孕激素类药物,如黄体酮、炔诺酮、氯地孕酮等,也可注射甲孕酮。服药目的在于抑制下丘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以停止第二性征发育及月经来潮,并预防骨骼因过早闭合而导致身材矮小。少数由于肾上腺或甲状腺疾患引起性早熟的孩子,亦可进行相应的激素治疗。若性早熟是由于肿瘤引起,一旦明确诊断,即应尽早进行手术切除。
儿童性早熟是什么呢
性早熟是指青春期提早出现,即女性在8岁以前出现性腺增大和第二性征,或者在10岁之前出现月经,男性在9岁以前发育,按发病机制的不同,性早熟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和非GnRH依赖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前者称中枢性性早熟或完全性性早熟,后者称外周性性早熟,此外,不完全性性早熟,如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单纯性阴毛早现,有学者归入青春发育的变异类型。
很多性早熟是无法检查出真正病因,性早熟的形成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可能与整个社会环境有关。首先,营养改善。由于社会进步,现在的家庭生活条件变得优越,营养得到改善,疾病减少,儿童生长和发育出现了加速趋势,导致性发育提前和性成熟者增多。
其次,环境污染。现在社会的工业污染增多,而且食物中也含有大量的农药污染或激素污染,这些污染残留通过皮肤或直接食用后,是儿童性早熟的一个诱因。
父母陪睡导致孩子性早熟
较真鉴定:
1.性早熟是因为人体的内分泌发生变化,即过早启动了性成熟的开关。
2.网上流传的“12大催熟食物”并不会导致孩子性早熟。
3.父母陪睡也不会导致孩子性早熟。
4.避免接触外源性的雌激素和雄激素——例如避孕药和某些成人保健品,合理膳食、提倡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性早熟的风险。
最近,有朋友转给我了这样一个帖子:
点开一看,哟,里面不但列举了儿童性早熟的危害,还特别强调了12大“催熟”食物的黑名单,其中包括有自磨豆浆、鸭脖,榴莲、燕窝,蟹黄等等,理由千奇百怪,关键词是“激素”、“催熟剂”、“燕窝酸”、“动物性腺”等。还有一些文章说:“孩子性早熟,是父母陪睡导致的。”
这样的文章是典型的流言帖,从标题就很博人眼球,也常引起家长的重视,容易引发过恐慌。所以有必要深挖一下。
儿童性早熟的类型有哪些
1、神经源性儿童性早熟
凡脑部器质性病变,影响下丘脑、垂体前叶,使促性腺激素大量分泌,都可导致神经源性儿童性早熟。多伴有颅内高压、瘫痪、癫痛等神经症征。
灰结节错构瘤
灰结节是下丘脑性中枢,灰结节错构瘤是性中枢组织增殖性异常,自主地产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引起儿童性早熟。由于其病变甚小,一般无脑瘤症状。可通过测定血清中性激素水平诊断。
松果体肿瘤
松果体有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的作用,如果肿瘤破坏了松果体的抑制作用便可导致儿童性早熟。该病大多发生在男孩,松果体肿瘤发生钙化,故颅骨摄片可见钙化点
其他神经系统病变
脑炎、脑膜炎、梅毒危伤、手术等引起的儿童性早熟有明确的既往史;下丘脑部位、第三脑室附近肿瘤(包括神经胶质瘤、颅咽鼓管瘤等)常伴有第三脑室积水,晚期有颅内高压、视野缺损等表现。
特发性儿童性早熟(体质性儿童性早熟)
这是儿童性早熟中最常见的一种,多见于女孩,女:男之比约为4:1,有时呈家族性。患者在儿童时期生长较快,但以后缓慢并比正常人身高矮,智力发育正常,有生育能力。
激素测定显示促性腺激素、性激素水平与一般正常青春期相同,但尿17一酮类固醇却很低,说明这个时期的肾上腺皮质尚未很好发育。特发性儿童性早熟是由于下丘脑一垂体-性腺轴过早起作用所致,病因不明。
Albright 综合征(骨纤维结构不良伴儿童性早熟)
该综合征有三组症状,即真性儿童性早熟、多发性纤维性骨结构发育不良和皮肤色素沉着。多发于女性,病因不清楚。骨改变可通过X线片显示,长骨假囊肿及斑状疏松,并常局限于一侧肢体。皮肤呈褐色色素沉着,分布不规则,与骨质病变同侧。
2、肾上腺皮质源性儿童性早熟
肾上腺皮质肿瘤
多为肾上腺皮质癌,以分泌雄激素为主,男孩可出现假性儿童性早熟伴Cushing综合征。如次产生雌激素为主的肿瘤亦可引起女性假性儿童性早熟。
先天性肾上腺皮增生症
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本病是由肾上腺皮质缺乏C21羟化酶等,致使皮质醇合成和分泌减少,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代偿。在代偿过程中,雄激素随之分泌增多,男孩便出现假性儿童性早熟。
3、睾丸肿瘤所致假性儿童性早熟
间质细胞腺瘤并不少见,其特点是单侧睾丸不规则肿大,尿17-酮类固醇浓度增高。
4、卵巢肿瘤所致假性儿童性早熟
粒层细胞瘤是较大的引起儿童性早熟的卵巢肿瘤,该肿瘤分泌大量雌激素,使第二性征迅速发展,并出现无周期性月经。腹部可触及肿瘤,尿中雌激素水平增高,CT可显示卵巢肿块影。
5、外源性激素所致儿童性早熟
由于其他疾病而长期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雄激素或雌激素时,都可导致假性儿童性早熟。
小孩性早熟是怎么回事呢
怎样才算性早熟?
儿童性早熟是指青春期发育初始年龄提早。女孩8岁以前出现明显性的乳房发育,男孩9岁之前就已经出现喉结、嗓音变得低沉等第二性特征,就被认为是性早熟。
引起性早熟原因
引起性早熟主要有两类原因。第一类是由遗传、中枢神经异常等引发的纯病理性的。第二类是非疾病原因,也是起儿童性早熟的主要原因。
四种非疾病原因导致性早熟
非疾病原因主要有四种:饮食不当、儿童的母亲使用化妆品、不良图片刺激和环境污染。
饮食上,孩子平时经常吃含激素类食品,如含激素催熟的肉鸡等。另外,有的孩子平时看电视,经常浏览网站上一些色情图片,受到刺激后也会影响生理变化。
性早熟的临床表现变异较大,在青春期前的各个年龄组都可以发病,症状发展也快慢不一,有些孩子可在性发育达一定程度后停滞一段时期再进一步发育。
性早熟有真假之分。真性性早熟是内外生殖器都提前成熟,也叫完全性性早熟,这样的孩子性发育过程遵循上述正常规律,具有生育能力。假性性早熟的患儿没有生育能力,只表现为副性征的出现,如单纯的乳房提早发育、外阴生殖器发育、阴道流血等。性早熟无论真假,都可同时伴有身高和体重增长加速、骨骼成熟过快和骨骺提前融合,以致孩子在发病初期表现出生长过速、骨龄超前,但最终成人期身高反较矮小,常不足150厘米。
性早熟已经成了被社会所关注的一种焦点,很多的孩子往往是因为吃了大量零食,或是零食方面吃了一些奶粉,不合格的奶产品都有可能引起性早熟,在正常的生理上性早熟的发育就是儿童发育过于提前,所以一定要及时的给孩子治疗,另外定期的测量孩子视力发育情况。
光照过度是诱发儿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
医院儿科师指出,儿童性早熟除了常见诱因外,过多的灯光刺激尤其是夜晚开灯睡觉也可能引发。
6岁的凡凡是个可爱的女孩,半年前妈妈发现她胸部有点隆起,起初以为是肥胖,后来发现凡凡的乳房明显变大了。到中大医院儿科性早熟门诊,检查发现,6岁女孩乳房几乎相当于十多岁少女那么大,确诊为性早熟。询问病史得知,患儿家庭对孩子的饮食和日常所吃的零食选购都非常注意,也没有给孩子吃过补品。就是孩子胆小,晚上怕黑喜欢开灯睡觉。导致孩子出现性早熟的主要因素可能就是过度的灯光照射。
光照过度是诱发儿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光线会影响大脑中的内分泌器官松果体的正常工作。松果体的功能之一就是在夜间当人体进入睡眠状态时,分泌大量的褪黑素,这种激素在深夜十一时至次日凌晨分泌最旺盛,天亮之后有光源便停止分泌。松果体有个特点,只要眼球一见到光源,褪黑素就会被抑制或停止分泌。儿童若受过多的光线照射,会减少松果体褪黑激素的分泌,引起睡眠紊乱后就可能导致卵泡刺激素提前分泌,从而导致性早熟。
儿童性早熟发生率正逐年增多,但真正因疾病导致性早熟的不足一成,90%的孩子发生性早熟是受外部因素影响,其中过度的灯光刺激应引起重视,尤其是孩子夜间睡觉时,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最好不要开灯,且尽可能保证充足的睡眠。另外,还要避免长时间电脑显示屏的光照刺激,避免由此引发性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