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牙痛肿推拿怎么推

小儿牙痛肿推拿怎么推

按揉合谷:合谷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按揉合谷1-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按压缺盆:缺盆位于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用双手中指指腹按压两侧缺盆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点按颊车:颊车位于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用食指和中指指腹点按颊车1-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点按下关:位于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点按下关1-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实证型牙疼推拿方法

主要症状:孩子不仅有牙痛的症状,同时牙龈红肿,甚至外腮也有肿痛迹象,有口臭,通常伴随头痛,体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

按摩主穴:揉小天心5分钟,揉一窝风3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主穴功效:揉小天心,揉一窝风可解风邪,有助于从根源上治疗牙痛;推补肾经,推清板门可清热泻火,降体温,并消除口臭;推清天河水,揉合谷穴可清热, 并可有效缓解牙痛。

按摩配穴:推清肺经5分钟,推下六腑5分钟;揉阳池穴1分钟。

配穴功效:推清肺经,推下六腑可缓解便秘的症状;揉阳池穴有清热之功。

虚证型牙痛推拿方法

主要症状:疼痛症状不甚明显,牙龈与外腮通常正常,体温正常,没有口臭迹象。

按摩主穴:推补肾经7分钟;揉二人上马穴5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主穴功效:推补肾经是治本之法;揉二人上马可清热降火,治虚火上升;揉合谷穴可有效缓解牙痛症状。

按摩配穴:揉小天心穴5分钟。

配穴功效:揉小天心可以清热降火,平息胃热。

小儿推拿虚秘 小儿虚秘推拿方解

补脾土能促进脾胃功能,加强对水谷精微的吸收,以起到补益气血的作用;板门,足三里亦能补养气血;补肺金,能补益肺气,使肺的功能强健,与之相表里的大肠功能亦得以加强;另外,前二者相结合,可起到补血益气的作用,气的推动作用增强,利于大便的排出;顺运内八卦,推四横纹,苍龙摆尾,下推七节可调理气机,开塞通便,标本兼治,以恢复正常的排便功能。

小儿牙痛肿推拿方法 虚证型牙痛推拿方法

主要症状:疼痛症状不甚明显,牙龈与外腮通常正常,体温正常,没有口臭迹象。

按摩主穴:推补肾经7分钟;揉二人上马穴5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主穴功效:推补肾经是治本之法;揉二人上马可清热降火,治虚火上升;揉合谷穴可有效缓解牙痛症状。

按摩配穴:揉小天心穴5分钟。

配穴功效:揉小天心可以清热降火,平息胃热。

小儿推拿肺俞怎么推拿

肺俞在第3胸椎棘突下,督脉身柱穴旁开1.5寸处,属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系肺之背俞穴。

小儿推拿肺俞有揉肺俞,推肺俞(分推肩胛骨)之分。

以两手或一手之食指,中指的指端或指腹着力,同时在两侧肺俞穴上揉动50-100次,称揉肺俞。

以两手拇指指腹着力,同时从两侧肩胛骨内上缘自上而下推动100-300次,称推肺俞或称分推肩胛骨。

以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腹着力,擦肺俞部或至局部发热,称擦肺俞。

揉肺俞,分推肩胛骨能调肺气,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外感发热,咳嗽,痰鸣等病症;

风寒咳嗽,寒喘用揉肺俞或擦肺俞,风热咳嗽,热喘用推肺俞。

小儿牙痛肿了怎么办

专家介绍说,人体如果吃了过多的热食,很可能会导致内分泌失调,继而诱发上火,如果牙龈不好的人,很可能就会因为上火的问题导致牙痛,严重的脸部也跟着肿了起来。

治疗这类问题,主要是引导病人降火消炎。这个在饮食上控制好以外,就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像牛黄解毒片、片仔癀等一些消炎止痛的药物,即可帮助牙痛脸肿的患者快速止痛消肿。

牙痛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炸,炒之属热性之品。如辣椒,生姜,炸油条,烧饼,饼干,快餐面等。

2。不偏食,饮食多样化。多食含维生素较多的蔬菜,水果。如平果,新青菜,菠菜,胡萝卜等。

3。心情开朗,不要总是想着使人烦恼之事,多些和朋友玩耍,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4。起居劳作有度,注意休息,上网不要通宵达旦。

5。注意口腔卫生,早晚要刷牙。

牙痛的一般治疗的方法我们的介绍就是这么多了。其实对于牙痛并不是什么大病,可是我们还是要正确的对待,更不能有病乱投医,最后耽误了牙痛的治疗时间,而使我们更长时间的忍受牙痛带来的伤害。

小儿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之运法

小儿推拿之运法多适用于小儿身上面型穴位,如运八卦、运土入水等。在操作的过程主要是使用拇指或者食指、中指并拢的指腹螺纹面,由此往彼在穴位上做弧形或者环形的推动,一般在运的过程中保存需要保持一个均均匀的力度,每分钟保持频率约15--200次左右。

小儿推拿缓解肠绞痛怎么推

小儿肠绞痛常用推拿手法

1.补脾经100次:家长用拇指在孩子的拇指末节螺纹面旋推。

2.揉小天心100次:家长用拇指或中指指腹置于孩子手掌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的小天心穴做环状旋转揉动。

3.揉一窝风100次:家长用拇指在孩子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凹陷处的一窝风穴揉100次。

4.揉外劳宫1分钟:家长用拇指指端在手背中央的外劳宫穴旋转揉动1分钟。

5.摩腹2分钟:家长用手掌或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在孩子的腹部轻轻的顺时针摩动。

6.拿肚角5次:家长用双手拇指,食指分别拿捏孩子的肚角5次。

小儿肠绞痛推拿 小儿肠绞痛辩证分型推拿

1.中寒型:补脾经,揉外劳宫,推三关,摩腹,捏揉一窝风,拿肚角。

2.虚寒型: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揉外劳,揉中脘,揉脐,按揉足三里。

小儿牙痛怎么推拿

实证型牙疼推拿方法

主要症状:孩子不仅有牙痛的症状,同时牙龈红肿,甚至外腮也有肿痛迹象,有口臭,通常伴随头痛,体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

按摩主穴:揉小天心5分钟,揉一窝风3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主穴功效:揉小天心,揉一窝风可解风邪,有助于从根源上治疗牙痛;推补肾经,推清板门可清热泻火,降体温,并消除口臭;推清天河水,揉合谷穴可清热, 并可有效缓解牙痛。

按摩配穴:推清肺经5分钟,推下六腑5分钟;揉阳池穴1分钟。

配穴功效:推清肺经,推下六腑可缓解便秘的症状;揉阳池穴有清热之功。

虚证型牙痛推拿方法

主要症状:疼痛症状不甚明显,牙龈与外腮通常正常,体温正常,没有口臭迹象。

按摩主穴:推补肾经7分钟;揉二人上马穴5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主穴功效:推补肾经是治本之法;揉二人上马可清热降火,治虚火上升;揉合谷穴可有效缓解牙痛症状。

按摩配穴:揉小天心穴5分钟。

配穴功效:揉小天心可以清热降火,平息胃热。

小儿牙疼推拿 实证型牙疼推拿方法

主要症状:孩子不仅有牙痛的症状,同时牙龈红肿,甚至外腮也有肿痛迹象,有口臭,通常伴随头痛,体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

按摩主穴:揉小天心5分钟,揉一窝风3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主穴功效:揉小天心,揉一窝风可解风邪,有助于从根源上治疗牙痛;推补肾经,推清板门可清热泻火,降体温,并消除口臭;推清天河水,揉合谷穴可清热, 并可有效缓解牙痛。

按摩配穴:推清肺经5分钟,推下六腑5分钟;揉阳池穴1分钟。

配穴功效:推清肺经,推下六腑可缓解便秘的症状;揉阳池穴有清热之功。

相关推荐

孕期的注意事项

怀孕不宜的6大注意事项,下面小编为你详细介绍。的适应症比较广泛。如外感的发热发冷、头痛、头晕,以及昏厥的急救:内伤杂病的慢性泄泻胃脱痛、腰痛、遗尿、痹证:外伤科软组织损伤、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漏肩风、胸胁迸伤、脊柱骨关节炎;皮肤科瘫、、疮、疖:小儿的疳积、急慢惊风、小儿麻痹后遗症;妇科的痛经等等。 禁忌症:的禁忌症大致上可归纳为以下7点: 1、病程已久,患者体弱,禁不起最轻微的、按压,如不注意这些情况,太过大意地进行操作,就会出现眩晕、休克的症状。 2、烫火伤患部不宜;患部周

小儿揉丹田 小儿丹田方法

有摩丹田与揉丹田之分,患儿仰卧位,以掌摩丹田处2-3分钟,称摩丹田;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揉100-300次,称揉丹田。 者用中指螺纹面作揉法,也可用掌面,掌根或四指作摩法。

小儿胃经的小儿补胃经手法

按摩者一手持患儿拇指以固定,另一手以拇指指腹旋患儿近掌端第一节100-500次。

新生儿黄疸小儿 小儿阳黄主穴

揉小天心5分钟,清板门5分钟;补肾经5分钟,清天河水1分钟,揉二人上马5分钟;分阴阳1分钟,以阴为重。 功效:揉小天心,清板门穴可散体内湿热,降体温;补肾经,清天河水,揉二人上马可缓解口渴症状,利排泄,促使湿热排出体外;分阴阳以平衡体内阴阳,恢复正正常肤色。

小儿拿肚角 小儿肚角特效

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揉按肚角80-100次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长期,可以缓解腹痛,腹泻,便秘等病症。

拿风池小儿手法 小儿风池特效

用拇指,食指用力提拿风池,有节奏的一松一放20次,然后食指按在风池上,以顺时针方向揉按3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长期,可缓解小儿落枕,背痛,发热无汗等病症。

小儿风池的作用 拿风池小儿手法

按摩者用拇指与食指合作,将两侧风池穴同时捏而提之,称为拿风池。拿5-10次。 也可用拇指螺纹面由上而下采用擦法。

小儿腹痛手法图解 寒凝腹痛手法

主证:有感伤寒邪或饮冷史,突发腹痛,腹部,四肢均冷,面色青黑或苍白,身体蜷缩,小便不黄,口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白,脉迟,指纹淡红或青。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处方:掐揉二扇门,揉小天心,揉外劳,一窝风,拿肚角,摩揉脘腹,点按脾俞,胃俞及擦脉督,令热深透。 原理:外劳与一窝风为阳掌阳穴,功能温里散寒,通治各种寒症。配二扇门发脏腑止汗,除脏腑之寒;小天心通经活络,畅运三焦,调理阳气之道;拿肚角与摩揉脘腹对病变部位直接作用。点按脾胃之俞可调理脾胃,二者相配,止痛最宜。

新生儿黄疸小儿 小儿阴黄主穴

补脾经7分钟,上三关3分钟;补肾经5分钟,揉外劳宫4分钟;揉小天心穴5分钟,揉小横纹5分钟,分阳1分钟。 功效:补脾经,上三关可活血化瘀,缓解四肢发冷发痛的症状。补肾经,揉外劳宫可平和肾气,让面容恢复血色。揉小天心,揉小横纹,分阳可缓解积郁,平衡体内阴阳。

宝宝痢疾小儿 寒湿痢小儿

主证:痢下赤白黏动,白多赤少,里急后重,腹痛不剧;神疲蜷卧,四肢欠温,腹胀食少,舌淡,苔白腻,脉沉缓,指纹红紫。 治则:温化寒湿,理气通滞。 处方:补脾土,揉板门,四横纹,大肠,平运内八卦,揉二人上马,外劳,一窝风,神阙,天枢,肚角,上下七节。 方义:补脾土,揉板门,二人上马,外劳,一窝风,神阙以温中阳,化寒湿,促运化;四横纹,平运内八卦,大肠,揉天枢,肚角,上下七节则理气,通滞,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