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支气管炎贴什么穴位

支气管炎贴什么穴位

患儿扶抱或仰卧,家长固定患儿上肢,清肺经、推(退)六腑各300次,推三关100次。

患儿俯卧位,分推肩胛骨100次,按揉肺俞、大椎各1分钟。

按揉膻中、丰隆穴各2分钟。

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部分患者在起病前有急性支气管炎、流感或肺炎等急性呼吸道感染史。患者常在寒冷季节发病,出现咳嗽、咳痰,尤以晨起为著,痰呈白色黏液泡沫状,黏稠不易咳出。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时,症状迅速加剧。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俞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属于中药外治法。中医认为,经络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运行奇穴,营养全身,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能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脏腑和经络之气输注到人体表面的某一部位即穴位。穴位贴敷疗法是通过对人体表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的功能,调和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和调整集体的免疫机能,并调节人体的动态平衡,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

治疗及操作方法:①选用穴位:双侧定喘、肺俞、脾俞。②应用药物:白芥子30g,玄胡30g,甘遂15g,细辛15g,共研末,治疗时以生姜汁调成糊状,敷贴双侧定喘、肺俞、脾俞,4~8小时后揭去。局部可有发热、红晕、发痒、起疱。24小时更换1次,3次为1个疗程,每年2~3个疗程。

按:定喘穴为经外奇穴,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有止咳平喘,通宣理肺的作用。肺俞穴的位置在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有分发肺脏之热的作用。脾俞是穴位名,为足太阳经经穴,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处,有健脾和胃,利湿升清的作用。而药用白芥子30g、玄胡30g、甘遂15g、细辛15g,共研末,具有方法简单,易于掌握,经济、安全、无不良反应等优点。特别是对一些年老体弱,机体抵抗力低下的老年人更为适宜。以生姜汁调配,能产生温和的刺激作用。通过经络、神经系统的调解机制、以温通经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机体低抗力及免疫力,达到治疗的目的。

支气管炎按什么穴位

1、支气管炎按几个穴位

有效穴位:迎香、百会、上星、桥弓、百劳等穴,及肺、气管、对屏尖等耳穴。按摩手法:用双手中指指腹点按左右迎香穴各50-100次。用右手拇指指腹点按上星、百会、百劳各50—100次。用双手拇指指腹部抹桥弓20-30次。揉捏对屏尖6分钟,频率每分钟90次,力度以轻柔为宜。

2、怎么预防支气管炎

积极控制感染:在急性期,遵照医嘱,选择有效的抗菌苭物治疗。在急性感染控制后,及时停用抗菌苭物,以免长期应用引起副作用。

保持良好的家庭环境卫生: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有一定湿度,控制和消除各种有害气体和烟尘,戒除吸烟的习惯,注意保暖。

三伏贴鼻炎贴什么位置 三伏贴还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三伏贴是在夏季三伏天的时候,在人体的相应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驱散阴寒,调解脏腑功能,恢复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在人体上的诸多穴位都可以进行三伏贴治疗。根据疾病的不同,会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贴敷。

1、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可以选择肺俞、气海、膻中、丰隆、定喘等穴位贴敷,具有很好的化痰止咳,补肺益气的功效,能够很好的治疗相关疾病;

2、慢性胃肠炎、脾胃虚弱等消化系统的疾病,则可以选择脾俞、胃俞、大肠俞、中脘等穴位;

3、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疾病,我们通常就近选穴,比如肩髃、肩髎、内外膝眼等;

4、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疾病,则可以选择关元、中极、三阴交等穴位。

当然,这些只是一些常用的穴位,具体每个人应该贴哪些穴位,应该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来确定。

三伏贴平时贴有作用吗 三伏贴适宜人群

三伏贴属于传统的传统中医的治疗法、预防医学手段,结合了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三伏贴适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炎、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肺气肿、肺心病等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炎按什么穴位

支气管炎按什么穴位呢

有效穴位:迎香、百会、上星、桥弓、百劳等穴,及肺、气管、对屏尖等耳穴。按摩手法:用双手中指指腹点按左右迎香穴各50-100次。用右手拇指指腹点按上星、百会、百劳各50—100次。用双手拇指指腹部抹桥弓20-30次。揉捏对屏尖6分钟,频率每分钟90次,力度以轻柔为宜。

怎么预防支气管炎

积极控制感染:在急性期,遵照医嘱,选择有效的抗菌苭物治疗。在急性感染控制后,及时停用抗菌苭物,以免长期应用引起副作用。

保持良好的家庭环境卫生: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有一定湿度,控制和消除各种有害气体和烟尘,戒除吸烟的习惯,注意保暖。

支气管炎按什么穴位

有效穴位:迎香、百会、上星、桥弓、百劳等穴,及肺、气管、对屏尖等耳穴。按摩手法:用双手中指指腹点按左右迎香穴各50-100次。

用右手拇指指腹点按上星、百会、百劳各50—100次。用双手拇指指腹部抹桥弓20-30次。揉捏对屏尖6分钟,频率每分钟90次,力度以轻柔为宜。

哮喘支气管炎怎么办

1、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是指针对发病情况及患者体质针刺穴位进行对症治疗,常用穴位包括肺俞、风门、列缺、天突、大椎、肺俞、心俞等。

2、穴位贴敷:穴位贴敷是指在人体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使药物沿经络脏腑渗透并放大药效,从而激活人体免疫力,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将咽炎贴敷在“大椎穴”和“天突穴”,达到利咽、消炎的效果。

3、穴位注射:穴位注射是指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研究表明,相同剂量的药物在穴位注射产生的药效,要强于皮下或肌肉注射甚至静脉注射。采取双足三里注射治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可取得理想的效果。

4、火罐治疗:火罐治疗是指选取相关穴位,使罐吸附于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现象,达到宣肺益气、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拔罐结束后可通过保健推摩疏理患者经络。

5、耳穴治疗:耳穴治疗是指通过针刺、耳穴贴压、磁疗、按摩耳廓上的穴位起到调整机体内分泌系统及内脏功能的作用。

三伏贴和膏药的区别 三伏贴怎么贴贴哪里

三伏贴是根据个人病症,在具体穴位上进行敷贴的中医理疗行为,常见的三九贴穴位有如下几类,这里不做指导治疗,仅供参考,具体情况以医师的实际贴敷穴位为准。

1、防治颈腰痛:大椎、肾俞、命门、阿是穴。

2、防治慢性腹泻:中脘、天枢、胃俞、脾俞、大肠俞。

3、防治喘咳:风门、定喘、肺俞、天突穴。

4、防治过敏性鼻炎:大椎、风门、肺俞。

5、防治慢性支气管炎:身柱、肺俞、定喘、风门。

6、防治肩周炎:肩颈穴、肩颥。

7、防治强直性脊柱炎:大柱、大椎、命门、夹脊穴。

支气管炎按什么穴位

支气管炎按什么穴位

1、支气管炎按什么穴位

有效穴位:迎香、百会、上星、桥弓、百劳等穴,及肺、气管、对屏尖等耳穴。按摩手法:用双手中指指腹点按左右迎香穴各50-100次。用右手拇指指腹点按上星、百会、百劳各50—100次。用双手拇指指腹部抹桥弓20-30次。揉捏对屏尖6分钟,频率每分钟90次,力度以轻柔为宜。

2、怎么预防支气管炎

积极控制感染:在急性期,遵照医嘱,选择有效的抗菌苭物治疗。在急性感染控制后,及时停用抗菌苭物,以免长期应用引起副作用。

保持良好的家庭环境卫生: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有一定湿度,控制和消除各种有害气体和烟尘,戒除吸烟的习惯,注意保暖。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耐寒能力和机体抵抗力。冬天坚持用冷水洗脸、洗手,睡前按摩脚心、手心,都有一定帮助。

3、支气管炎的食疗法

萝卜杏仁煮牛肺:萝卜500克,苦杏仁15克,牛肺(或猪肺)250克,姜汁、料酒各适量。萝卜切块,苦杏仁去皮、尖。牛肺用开水烫过,再以姜汁、料酒旺火炒透。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入牛肺、萝卜、苦杏仁,煮熟即成。吃牛肺,饮汤。每周2-3次。功效补肺、清肺、降气、除痰。

杏仁核桃:姜9克到12克,南杏仁15克,核桃肉30克,冰糖适量。先将上3味捣烂,再加人冰糖,放人锅内炖熟。每日1次,连服15—20日。功效散寒化瘀,补肾纳气。

支气管炎的特征

1、咳嗽咳痰

长期反复并逐渐加重的咳嗽咳痰症状是常见的支气管炎表现症状中最为明显、突出的表现。病情较轻的患者多是在冬春季节发病,症状多是在清晨起床前后表现的最为明显,痰液多是粘液泡沫状,随着病情发展症状加剧,发展为日夜咳嗽,痰量增多,偶尔会痰中带血。

2、气喘

当患者的疾病症状进而了呼吸道感染时,由于气管粘膜充血和水肿,痰液阻塞了管腔使其狭窄,进而导致气喘症状的发生,这也是常见的支气管炎表现症状之一。患者的咽喉部在呼吸时会出现喘鸣声,若是喘息症状较为明显突出,多是喘息性的支气管炎。

3、反复感

若是寒冷季节或者是气温骤变时,患者很容易出现反复的呼吸道感染,这时患者会出现气喘加重,痰量明显增多且呈脓性,并伴有全身乏力以及畏寒、发热等不适症状,同时患者的血液检查中白细胞的数量也明显增多,而反复的呼吸道感染会导致病情恶化,因此应当重视。

支气管炎的偏方

1、桑白皮、枇杷叶各12g,水煎服,每日1剂。能清肺降气,止咳平喘。适用于风热型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

2、黄芩末10g,郁金末8g,水煎服,每日1剂,能清热燥湿,行气解郁,可治支气管炎。

3、陈皮20g,海藻15g,水煎2次混合,每3小时服1次,每剂分4次服完,能燥湿清热化痰,润肺散结,可治疗支气管炎。

4、麻黄45g,杏仁9g,生甘草3g ,水煎服,每日1剂,能清热化痰,祛痰止咳,润肺散结,可治急性支气管炎。

5、茶叶6g ,冬花3g,紫苑3g,用开水冲泡,每日代茶饮,能止咳化痰,平喘。

6、陈皮5g,法夏20 g,白矾1 5g,川贝10g,薄荷1g,各药研细末和匀,每服5~10g,开水送服,每日2次,可治支气管炎。

咳嗽咳吐了怎么办

这是支气管炎,是支气管粘膜的一种常见、多发性炎症,中医称“咳嗽”。 临床表现有发热、畏寒、身痛、咳嗽、咯痰、喘息等症状。 治当辨明邪正虚实,疏风解表,宣肺散寒,对症下药。

方法:

1:中成药疗法

用药:麝香虎骨膏1张

用法:将膏药剪成直径0.5厘米的圆形,外感咳嗽贴敷大椎、肺俞、定喘、风门穴;慢性支气管炎贴定喘、风门、肺俞、膏盲穴。两天换药1次

疗效:用药3次,可获显效。

2:处方:肺形草、沙氏鹿茸草各150克,佛耳草、百部各75克,桑白皮60克,黄荆子45克,麻黄30克

用法:水煎,每服50毫升,日2次,连服20天

疗效:有效率达84.2%

3:处方:鸡屎藤、鼠曲草、鱼腥草各30克,桔梗、牛蒡子各10克,冰糖、蜂蜜各50克

用法:水煎2次,过滤浓缩加糖、蜂蜜调匀,每服25毫升,日3次,10天1疗程。

疗效:有效率达96%

相关推荐

气管炎可以拔罐吗

1、拔罐是可以,如果是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配合穴位注射效果会更快点。支气管炎多由于呼吸道炎症引起,治疗以抗生素和止咳化痰的药为主,平时多喝水,不要吃的太咸。可以继续使用抗生素治疗治疗,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另外可以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2、针灸拔罐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首选方法,针对小儿患有支气管炎,针灸拔罐能否治疗支气管炎?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痰饮”、“咳喘”范畴,其发病时多在冬春之季较广泛,亦是儿科常见病,药物治疗亦不满意。小儿体微 弱,正气未旺、易感受外邪侵袭,故采用刺络拔罐疗法治

气管炎按什么穴位

1、头部按摩治疗气管炎 有效穴位:迎香、百会、上星、桥弓、百劳等穴,及肺、气管、对屏尖等耳穴。按摩手法:用双手中指指腹点按左右迎香穴各50-100次。用右手拇指指腹点按上星、百会、百劳各50—100次。用双手拇指指腹部抹桥弓20-30次。揉捏对屏尖6分钟,频率每分钟90次,力度以轻柔为宜。 2、手部按摩治疗气管炎 有效穴位:太渊、鱼际、合谷、孔最等。按摩手法:以上穴位每天点按50—100次,每天两次,1个月为1个疗程。症状平复后患者应坚持每天按摩1次,并做适当的身体锻炼。按摩手法:肺、支气管反射区每次各推

三伏为什么一点用也没有

完三伏之后感觉没有效果,可能是因为三伏当下见效慢,或者因为没做完疗程等导致的。 三伏是一种中医膏药,是用中药直接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而三伏主要是根据中医的“冬病夏治”理论来防治疾病的,主要针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炎、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肺气肿、肺心病等呼吸系统疾病,这些都是慢性的疾病,完三伏之后并不会马上见效,而且三伏也需要1-2个疗程之后效果才会显示出来。

哪里看气管炎好

中成药疗法,麝香虎骨膏,用法:将膏药剪成直径0.5厘米的圆形,外感咳嗽敷大椎、肺俞、定喘、风门穴;慢性支气管炎定喘、风门、肺俞、膏盲穴。两天换药1次。疗效:用药3次,可获显效。处方:肺形草、沙氏鹿茸草各150克,佛耳草、百部各75克,桑白皮60克,黄荆子45克,麻黄30克。用法:水煎,每服50毫升,日2次,连服20天。疗效:有效率达84.2%。 处方:鸡屎藤、鼠曲草、鱼腥草各30克,桔梗、牛蒡子各10克,冰糖、蜂蜜各50克。用法:水煎2次,过滤浓缩加糖、蜂蜜调匀,每服25毫升,日3次,10天1疗程。疗

千日红的价值

1、化学成分 :千日红甙Ⅰ、Ⅱ、Ⅲ、Ⅴ、Ⅵ(gomphreninⅠ,Ⅱ,Ⅲ,Ⅴ,Ⅵ)、苋菜红甙(amaranthin)、异苋菜红甙。 2、性味:性平,味甘、微咸。 3、药理作用:其皂甙和黄铜部分能祛痰。 4、功能主治:祛痰,平喘。用于慢性或喘息性支气管炎、百日咳。花序入药,有止咳定喘、平肝明目功效,主治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结核咯血等症。 5、制剂:30%千日红注射液;取千日红花序,用蒸馏水提取3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成流膏状,再用乙醇提取,浓缩成流膏状。用注射用水稀释,冷却过滤,加苯

了三伏还需要三九吗 三九适合什么人群

三九对于调理慢性疾病具有较好的效果,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等。 三九当中的药物一般为辛温发散类药物,通过药物对相应穴位的刺激能起到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等多种作用,调理后能加速体内寒湿之气排出,所以寒虚体质之人也非常适合进行三九调理。

2021三伏日期 三伏一共几个位置

一般每伏敷3次,每次4个穴位,即4片,三伏常见以下穴位: 位置: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主治疾病:肺经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等。儿童可选用此穴。 位置: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主治疾病:咳嗽、五劳虚损、中暑等,益气壮阳。 位置:膻中穴位于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主治疾病: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咳嗽、咳喘病等。儿童可选用此穴。 位置:天突穴位于颈部,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主治疾病:咳嗽、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支气管炎咳嗽怎么办 按摩疗法

取穴方法: 俯卧位时该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定大椎穴,旁开0.5寸处。 操作方法:以拇指按压该穴位,当局部有酸麻感时,可见效果。 功效:该穴属于经外奇穴可止咳平喘,通宣理肺,主治哮喘,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症。 取穴方法:在人体胸部正中线上,与第1肋间相平。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尖点按该穴位,待有酸胀感时,即可。 功效:该穴位于任脉,可吸收水湿,有止咳平喘、利咽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支气管炎咳嗽之症。 取穴方法: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操作方法: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揉

三伏多长时间最好 三伏在哪里

不同穴位对应急症不同,具体如下: 三伏需要根据不同的疾病,选取不同的配穴;如果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变异性哮喘、支气管哮喘等肺系疾病;可以选用大椎穴、肺腧穴、脾腧穴。 如果是慢性荨麻疹、湿疹、结节性痒疹等瘙痒性疾病的,可以选用大椎穴、膈腧穴、风门穴等穴位。 但如果是虚寒性的闭经痛经,月经不调等,那么可以选用八髎穴、肾俞穴,这样对人体的健康才有好处。

慢性支气管炎的推拿疗法

部分病人有哮喘症状,称为喘息性支气管炎。由于慢性支气管炎的影响,病人的体质减弱,免疫力逐渐下降,遇寒冷天气或天气变化,容易患感冒,而感冒又会诱发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形成恶性循环。目前虽然不乏控制感染的药物,但由于患者免疫力低下和合并病毒感染,疗效虽有,却不够彻底。 长期坚持穴位按摩对慢性支气管炎有显著的疗效。 1 头部按摩 [有效穴位]迎香、百会、上星、桥弓、百劳等穴,及肺、气管、对屏尖等耳穴。 [按摩手法] ①用双手中指指腹点按左右迎香穴各50-100次。 ②用右手拇指指腹点按上星、百会、百劳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