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妊娠早期的胎教任务有哪些
孕妇妊娠早期的胎教任务有哪些
(1)合理饮食:孕妇饮食应做到多样化,不偏食,不挑食,而且在进食中注意少食多餐,每餐不可吃得太饱,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饮食要做到低盐偏淡,避免引起孕妇水肿或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吃饭时细嚼慢咽,有利于增进食欲和促进营养的吸收。
(2)衣着要开始穿宽松些的:因为孕妇乳房开始增大,胸径增宽,如衣服过紧,影响呼吸。孕妇下腹部逐渐突出,腰围因此加大,因而衣、裤都要宽松肥大些,以免妨碍胎儿生长。
(3)孕妇要选择左侧卧位休息和睡眠:此时仰卧或右侧位时,增大的子宫会因压迫腹主动及扭转子宫韧带和系膜,使子宫血流量明显减少,直接影响胎儿的营养供给和生长发育。
(4)要注意测量自身体重:孕妇应该从第4个月起,每15天测量1次体重,每次测量时应空腹,并将身上所穿衣物重量除去。孕妇在妊娠中、后期每周体重增加350克则为正常,若增加过快或不增加都表明异常,应尽快去医院诊断。
(5)骑车注意安全:孕妇在进入怀孕4个月时,要调整自行车座坡度,使车座后边略高一些为宜,同时坐垫要柔软。一定要骑女式车,骑车速度不宜太快,时间不要过长,以防下肢劳累引起盆腔过度充血而影响胎儿。孕妇不宜在太颠簸的路上骑车时间过长,震动过大容易引起会阴损伤。
(6)避免日光直接照射面部:因为这期间孕妇妊娠斑开始在面部显现,经日光照射会更加明显。
(7)对胎儿进行胎教:此时胎儿已能轻微活动,能够听到子宫外的各种声音,并对声音刺激有反应。
(8)不要忘记产前检查:此时检查,可对葡萄胎等及早发现。
(9)日常注意事项:此时母体已看出下腹部隆起,孕妇要防止碰撞,所以孕妇要在行动上开始注意,不要受外力影响而导致流产。
什么是逐月养胎法和逐月胎教法
(1)逐月养胎法
古代徐之才、巢元方等都提出过逐月养胎法,要求人们针对妊娠十周的具体情况,给孕妇以相应的食物、药物、衣物和其他生活上的照料,以达到逐月养胎的目的。例如:妊娠一月,阴阳新合,血行丕涩,不为力事;妊二月,居必静处,男子勿劳j妊三四月,当静形体,和心志,节饮食;妊五月,卧必晏起,淋浴浣衣,无大饥、无大饱,无食干燥;妊六月,身欲小劳,毋逸;妊七月,动作屈伸以运血气,居燥处,毋洗浴,毋薄衣,毋饮冷;妊八月,和心静息,无使气极,无大怒:妊九月,毋处湿冷,无着炙衣。
由于养胎和胎教有密切的关系,养胎中包含了部分胎教,胎教中也有部分养胎,因此,上述逐月养胎法中的不少内容具有胎教作用,如居必静处、静形体、和心志、动作屈伸以运血气、和心静息、无使气极、无大怒等。就是身欲少劳、毋逸以及男子勿劳(不做房事)等也是胎教注意事项。因此,古代中医的逐月养胎法至今仍有一定的胎教意义。
(2)逐月胎教法
逐月胎教法是根据中医的逐月养胎法衍化出来的,保留了养胎的基本要求,增加了胎教的注意事项,可以使人们对妊娠十月逐月的胎教有明确的认识和把握。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月,妇女刚受孕,胎孕不固,切忌房事。初孕妊娠反应较大,心情易烦躁不安,应多休息,调摄情绪。
第二月,居室要宁静幽雅,适当照顾口味,注意天气冷暖变化,工作宜轻松简单,防止噪声和电磁辐射。
第三月,不可乱用药物,以免损害已成形的胎儿。听音乐、看画报、读小说,保持情绪良好、心理平衡。
第四月,适度修饰打扮,增加美感。户外散步,促使心情愉快。补充营养,适应胎儿生长发育需要。
第五月,保证充分休息,做些家务杂事,勿饥饿勿过饱,不吃生冷食物,开始和胎儿对话。
第六月,给胎儿听音乐,增强父亲胎教责任感。孕妇衣着宽大合体,身体小劳少逸。
第七月,做产前体操,以运行血气,辅以心意养生锻炼,积蓄体力,防止风寒侵袭造成早产。
第八月,静心养息,多动手脚,不烦恼不生气,准备婴儿衣物,涵养母亲感情,进行审美想象。
第九月,禁戒房事,聆听音乐,坚持书写胎教日记,按时去医院进行产前检查。
第十月,产前情绪放松,无忧无虑。帮助胎儿“散步”和“做体操”。遵照医嘱做好临产准备。
逐月养胎法是传统胎教的方法,逐月胎教法则是现代胎教的方法,其中包含了审美胎教的要求。它们对孕妇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应该尽可能实施。
心理胎教是什么
胎教一词源于我国古代。古人认为,胎儿在母体中能够容易被孕妇情绪、言行同化,所以孕妇必需谨守礼仪,给胎儿以良好的影响,名为胎教。孕妇在妊娠期间的心理状态,对胎儿的身、心发育具有很大影响,孕妇在妊娠期间受到不良心理的困扰,往往会造成妊娠和分娩合并症,严重者会造成高危妊娠。科学家们发现,孕妇在妊娠期间若有过度紧张心理和焦虑心理,胎儿出生后往往表现为多动,容易激动,好哭闹,长大以后又会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焦躁、激怒。因此,心理胎教指的就是孕妈控制好且调整好自己的心理以及情绪,对宝宝有很大的影响,好的心理状态对宝宝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有很好的帮助。
如果大家还不能很好的理解,那我们就举个小例子。据对多动症儿童进行调查后发现,这些儿童在胎儿期,其母亲都曾有过较大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困扰过程。良好的心理有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为此,孕妇要积极调理好自己的心理,使自己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孕妇心理调理过程,也就是胎教过程。
孕早期必做的五件事情
妊娠早期是胎儿发育和各器官形成时期,同时是致畸的危险期,更是胎儿最不稳定、易于流产的时期。
孕妇这一时期的保健和胎教具有重要的意义。孕妇应该:
1、正确认识妊娠
怀孕是女性特有的生理发展任务,是女性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象征,意味着母亲生涯的开始。从此,一个女性将担负起生儿和育儿这一人类繁衍后代的重要使命,身为女性应该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这一认识是进行胎教的前提。
2、保持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
要克服烦躁情绪,保持舒畅的心情是孕妇自身和胎儿身心健康的前提,孕妇应使自己处于和睦温馨、情意融融的环境气氛中,大方坦然,放松自我,平和的对待周围的一切消极因素,经常听一些优美抒情的音乐、幽默诙谐的语言,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3、平衡饮食
为了胎儿的发育良好,孕妇应多吃各种食物,不要偏食忌食。
4、回避有害致畸物质
为了胎儿的健康,孕妇要注意回避有害有毒物质,不乱吃药,戒酒,戒烟。
5、禁止性生活,防止胎儿流产
给已孕育的小生命以生存生长的机会。
高龄妈妈生缺陷儿几率大
30过后才结婚,30好几才生仔,这种现象越来越成为城市白领女性的一种趋势。越是文化程度高、职务高、收入高的女性越是“晚婚晚育”。但在最近一期广东省女性高龄初产与健康论坛上,妇科专家们强调,大于35岁怀孕分娩,对母亲和胎儿的风险明显上升,宫内窘迫、巨大儿、难产儿、早产儿的发生率较年轻妈妈高,生“傻仔”的几率更是比年轻妈妈高六倍!
关注1高龄妈妈生缺陷儿几率大增
在一家外企担任高级经理的丽娜说:“我34岁了,还没打算怀孕。现代人营养足够,35岁根本不算什么高龄。没什么好担心的,到时去做个排畸B超就好了。”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肖小敏教授说,临床上发现,越是文化程度高、职务高、收入高的女性越是“晚婚晚育”,但是这部分人对高龄初产的问题却认识不足。肖教授指出,医学发达了,但不等于产前诊断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由于高龄怀孕,卵子受环境和污染的影响就会越多,卵细胞质量下降,容易发生卵子染色体异常,从而生育畸形儿、傻仔,比如24-29岁生育,生先天愚儿几率为1/1500;而在35-39岁生育,生先天愚儿的几率上升至1/250;40岁以上则为1/60,45岁时已高达1/40。这也是为什么大于35岁怀孕称为高龄妊娠的缘故。
关注2高龄孕妇自然流产率增加3倍
保胎几乎是所有高龄孕妇必做的“功课”。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古健说,高龄产妇常常伴有习惯性流产、多次刮宫、子宫手术史等,损伤了子宫内膜,引起子宫内膜炎或者萎缩性病变,即使成功怀孕,但由于“土壤”贫瘠,“种子”很容易因发育不良而导致流产。
37岁的林小姐结婚6年没有怀孕,好容易怀上了,但怀孕一个多月的时候有出血现象,全家人特别紧张,赶紧送她到医院。为保险起见,她一直住在医院保胎直到分娩。
35岁以上第一次妊娠的产妇被称为高龄产妇,与20至29岁的年轻孕妇相比,高龄产妇的妊娠成功率下降,易于流产,自然流产率增加3倍。此外,高龄产妇妊娠后期易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致使胎儿宫内生产迟缓,死胎、死产的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也随之升高。
关注3高龄孕妇心理压力更大
年龄越大,生育能力越低。高龄初产妇由于骨盆韧带的松弛性和弹性下降,盆底和会阴的肌肉弹性变小,自然分娩可能导致难产。因此,许多大于35岁的准妈妈都主动要求剖腹产,她们的剖腹产率达到了80%-90%。
怀孕对于高龄初产女性来讲,原本不易,宝宝更是显得“金贵”,孕妇常常会过度担心自己的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给胎儿造成影响,害怕发生不测,尤其是快要临产时,心情尤为紧张。通常年龄越大的孕妇,焦虑、恐惧、抑郁的比例和程度越高。而孕妇过大的心理压力也会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和降低新生儿健康的指数。
高龄妈妈生产缺陷儿几率大
30过后才结婚,30好几才生仔,这种现象越来越成为城市白领女性的一种趋势。越是文化程度高、职务高、收入高的女性越是“晚婚晚育”。但在最近一期广东省女性高龄初产与健康论坛上,妇科专家们强调,大于35岁怀孕分娩,对母亲和胎儿的风险明显上升,宫内窘迫、巨大儿、难产儿、早产儿的发生率较年轻妈妈高,生“傻仔”的几率更是比年轻妈妈高六倍!
关注1高龄妈妈生缺陷儿几率大增
在一家外企担任高级经理的丽娜说:“我34岁了,还没打算怀孕。
现代人营养足够,35岁根本不算什么高龄。没什么好担心的,到时去做个排畸B超就好了。”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肖小敏教授说,临床上发现,越是文化程度高、职务高、收入高的女性越是“晚婚晚育”,但是这部分人对高龄初产的问题却认识不足。肖教授指出,医学发达了,但不等于产前诊断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由于高龄怀孕,卵子受环境和污染的影响就会越多,卵细胞质量下降,容易发生卵子染色体异常,从而生育畸形儿、傻仔,比如24-29岁生育,生先天愚儿几率为1/1500;而在35-39岁生育,生先天愚儿的几率上升至1/250;40岁以上则为1/60,45岁时已高达1/40。这也是为什么大于35岁怀孕称为高龄妊娠的缘故。
关注2高龄孕妇自然流产率增加3倍
保胎几乎是所有高龄孕妇必做的“功课”。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古健说,高龄产妇常常伴有习惯性流产、多次刮宫、子宫手术史等,损伤了子宫内膜,引起子宫内膜炎或者萎缩性病变,即使成功怀孕,但由于“土壤”贫瘠,“种子”很容易因发育不良而导致流产。
37岁的林小姐结婚6年没有怀孕,好容易怀上了,但怀孕一个多月的时候有出血现象,全家人特别紧张,赶紧送她到医院。为保险起见,她一直住在医院保胎直到分娩。
35岁以上第一次妊娠的产妇被称为高龄产妇,与20至29岁的年轻孕妇相比,高龄产妇的妊娠成功率下降,易于流产,自然流产率增加3倍。此外,高龄产妇妊娠后期易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致使胎儿宫内生产迟缓,死胎、死产的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也随之升高。
关注3高龄孕妇
心理压力更大
年龄越大,生育能力越低。高龄初产妇由于骨盆韧带的松弛性和弹性下降,盆底和会阴的肌肉弹性变小,自然分娩可能导致难产。因此,许多大于35岁的准妈妈都主动要求剖腹产,她们的剖腹产率达到了80%-90%。
怀孕对于高龄初产女性来讲,原本不易,宝宝更是显得“金贵”,孕妇常常会过度担心自己的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给胎儿造成影响,害怕发生不测,尤其是快要临产时,心情尤为紧张。通常年龄越大的孕妇,焦虑、恐惧、抑郁的比例和程度越高。而孕妇过大的心理压力也会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和降低新生儿健康的指数。
孕晚期胎教注意什么
孕晚期胎教注意什么
妊娠第33~36周的阳光胎教
妊娠33~36周胎儿的视神经和视网膜尚未发育成熟,胎儿最喜欢的亮度是透过母亲腹壁进入子宫的微弱的光线。因此,这时孕妇应该让胎儿享受透过母亲腹壁的阳光。在晴朗的日子里,到公园或者郊外散步,散步时将手放到腹壁上,亲切地对宝宝说:“宝宝好,你知道现在的阳光是多么好吗?”适量的阳光和母亲温柔的声音,对胎儿是良性刺激。
妊娠第33~36周的触摸胎教
妊娠33~36周后由于胎儿的进一步发育,孕妇本人或丈夫用手在孕妇的腹壁上便能清楚地触到胎儿头部、背部和四肢。可以轻轻地抚摸胎儿的头部,有规律地来回抚摸宝宝的背部,也可以轻轻地抚摸孩子的四肢。当胎儿感受到触摸的刺激后,会做出相应的反应。触摸顺序可由头部开始,然后沿背部到臀部至肢体,轻柔有序。触摸胎教最好定时,可选择在晚间9时左右进行,每次5~10分钟。在触摸时要注意胎儿的反应,记下每次胎儿的反应情况。
妊娠第33~36周的音乐胎教
胎教音乐一般可分两种:一种是孕妇自己欣赏,条件不限。可戴着耳机听,也可不带耳机听,可以休息听,也可以边做家务或者一边吃饭一边听,还可以一边听一边唱。随着音乐的节奏还可以想象腹中的胎儿欢快迷人的脸庞和体态,有意识地与胎儿进行感情交流。久而久之,将感到这是一种妙不可言的艺术享受。另一种胎教音乐是直接给胎儿听的。胎儿在16周时就已经具有听力,从这时起,可将录音机放在距离孕妇腹壁2厘米处播放,每天定时播几次,循序渐进,以5~10分钟为宜。音量适中,母亲应取舒适的位置,精神和身体都应放松。音乐胎教时,母亲应与胎儿一起投入,而不能一边听一边做一些与此无关的事情。母亲能经常哼唱一些自己喜爱的歌曲,把自己愉快的信息通过歌声传递给胎儿,使胎儿分享喜悦的心情。唱的时候尽量使声音往上腹部集中,把字咬清楚,唱得甜甜的,一定会受到胎儿的欢迎。
上面就是对孕晚期胎教注意什么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在不同的时期对胎儿进行不同的胎教方式,这样才能让胎儿更好地感知这个世界,另外女性朋友在怀孕期间一定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同时饮食上也要注意营养的均衡,这样才更有利于胎儿的成长。
孕妇盲目产检易“打扰”胎儿
孕期超声检查有规律
如无特殊情况,孕妈妈整个妊娠期间应接受4~5次超声检查。第一次安排在孕6~8周,主要是排除或及时发现异位妊娠(宫外孕)或异常妊娠(葡萄胎)等,了解胚胎是否存活。第二次在孕11~14周,主要做胎儿NT测量,结合孕妇血清血检查,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度。第三次在孕18~24周,主要是系统筛查胎儿发育及诊断胎儿致命性畸形,包括无脑儿、脑膨出、开放性脊柱裂、胸腹壁缺损内脏外翻、单腔心、致命性软骨发育不全等。第4~5次在32~38周,排除一些在妊娠晚期才出现的胎儿发育异常,了解脐带的血流情况,评估胎儿宫内的安危,作为临床医生为孕妇选择分娩时机及方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别让噪声打扰宝宝
孕28周左右的胎儿,听觉已经发育得很完善了,所以孕妇尽量不要到人声过于嘈杂的商场里去,或者车辆鸣笛声特别刺耳的街道上。在家里做家务时动作幅度应尽量小一点,锅、碗、瓢、盆不要弄得叮当乱响。
很多准妈妈热衷音乐胎教,每天戴着耳机听一些轻音乐,隔三差五给肚子里的宝宝唱歌。在她们看来,音乐胎教越多越好,但凡事过犹不及。胎教音乐刺激的时间过长,乐音也会变成噪声,而胎儿需要安静的生长发育环境,噪声环境只会影响他们的健康发育。
在美国,十五分之一的人有中度或重度的抑郁症状,表现出:对自己不满,对生活不满,悲观绝望,失眠或嗜睡,食欲下降,不愿活动和参加社交活动,思维迟钝,反应缓慢,注意力不能集中,厌世并有自杀念头。
妊娠晚期孕妈妈胎教的主要任务
从妊娠8个月至 分娩 为妊娠晚期。这一时期,随着胎儿的长大,母体负担日益沉重,往往身体后倾,行动不便,出现心跳气喘、食欲不振等现象。孕妇一方面急切地盼望分娩,另一方面又对分娩怀有恐惧感,这一时期胎教的主要任务是:
①情绪放松,保持镇静
孕妇要意识到 怀孕 、分娩是每个女性的必经之路,它给人生增添了一份幸福与痛苦交错的体验。一个渴望做母亲的人就必须勇敢地去面对它,以安详的心态去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②继续给胎儿以音乐、语音和触摸的刺激
③保证营养,控制淀粉和脂肪
一方面孕妇要保证胎儿旺盛生长所需的营养量,另一方面要适当控制淀粉和脂肪的摄取量,防止胎儿生长过大,给分娩带来困难。
④禁止性生活,防止 早产 。
未婚女性过分倚重人工流产致不孕
国内未婚女性避孕观念不足,导致重复流产率过高。专家指出,女性应该在流产前后接受医学咨询,避免流产半年后被迫重蹈覆辙。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全国妇联等单位联合发起的“中国避孕联盟”成立大会上获悉,该联盟将在全国启动以“关爱女性健康,科学指导避孕”为主题的大型医生和公众教育项目,为育龄人群提供科学避孕的权威指导。
未婚女性过分倚重人工流产
专家指出,我国迄今已建立了较完备的计生服务网络帮助女性避孕或者在避孕失败后进行及时补救,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重复人流”现象较为严重。
据介绍,“重复流产”主要指一年以内的重复流产,据不完全统计,半年内发生重复流产的占四成左右。很多女性认为流产后身体有损伤,短期内不可能怀孕。实际上,流产后女性的生育能力迅速恢复,83%的妇女恢复排卵,过早地开始性生活,且无避孕措施,就会因意外妊娠而被迫选择再次流产。
重复流产的手术风险很大,由于子宫已因上一次人流而变得较为脆弱,术中可能出血、子宫穿孔。更重要的是,重复流产让女性心理饱受压力,影响工作,单就身体而言,还会引起盆腔炎、月经不调、子宫内膜异位症、继发性不孕等。有些女性今后发生习惯性流产的风险大大增加。即使能正常妊娠,还会因胎盘粘连引发妊娠分娩并发症、产后大出血。
专家指出,针对未婚女性和未成年少女人流率居高不下的现状,加强对她们的事先避孕教育,比事后进行补救措施的效果要好。医院应提供流产前咨询、流产后追踪服务,尤其是要加强针对农村、流动人口的服务。
应提供更多避孕选择
目前,我国育龄女性的传统避孕节育方式主要是放置宫内节育器,尤其是在农村,女放环、男结扎相当普遍。“随着农民进城务工,避孕服务也面临着挑战,不能像过去那样单纯强调‘一胎上环,二胎结扎’,应该为育龄人群提供更多选择。”首届避孕联盟主席、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主任委员范光升教授说,与西方私人医生不同,中国医生接触的几乎都是病人,医院很少有健康人群来进行“医学咨询”,育龄人群也不会专门去找医生咨询如何科学避孕。范光升指出,由于过去对科学避孕知识宣传不足,公众中普遍存在着诸如“口服避孕药含激素会影响未来生育”这样“三十年前的陈旧观念”。
专家指出,在提倡使用安全套的“男性责任”观念的同时,女性也应树立“主动避孕”观念,积极保护自身“健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