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流感病毒的诊断
副流感病毒的诊断
临床上无法作出副流感的特异性诊断。需要时,病毒的分离和鉴定可通过组织培养接种;应用免疫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可检测呼吸道受感染细胞中的病毒抗原。
用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作CF(补体结合试验),HI(血凝集抑制反应)和中和试验可证实副流感病毒感染,但如果不作病毒分离,由于血清学的交叉反应,就难以鉴定特异的病毒型。
诊断人类副流感病毒的感染:
1)通过组织培养:分离鉴定在细胞中的病毒或直接检测存在于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毒,使用免疫荧光试验、PCR、酶联免疫反应测定等方法。
2)适当时间收集的两份血清标本中IgG特异抗体的显著升高或检测单一血清标本中特异抗体IgM,而得出结论。
病毒性感冒症状
病毒性感冒是人们常见的一种疾病,包括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咽炎等,主要通过空气或手接触经由鼻腔传染。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中,在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由于其传染性强、传播途径不易控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因此较难控制,危害很大。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冠状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引起,普通感冒较流行性感冒传染性要弱得多,往往个别出现,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容易患病。
病毒性感冒症状为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普通百姓通常认为“流感”和“感冒”是一种病,“流感”只不过是“感冒”流行而已。但是,“流感”不是流行起来的“感冒”,“流感”和“感冒”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流感”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累及上呼吸道的全身性疾病;“感冒”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扁桃体炎 利巴韦林
利巴韦林又名病毒唑,适应症有拉萨热、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甲型、乙型流感和副流感病毒感染流行性出血热单纯疱疹麻疹腮腺炎水痘、带状疱疹等,也可以治疗扁桃体炎
利巴韦林又名病毒唑,适应症有拉萨热、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甲型、乙型流感和副流感病毒感染流行性出血热单纯疱疹麻疹腮腺炎水痘、带状疱疹等,也可以治疗扁桃体炎 扁桃体发炎主要是细菌引起的感染,利巴韦林的作用不是很大的。
感冒具体有哪些症状
根据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类型:
一、普通感冒(common cold)
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成人多数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d后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d痊愈。
二、病毒性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
根据病毒对上、下呼吸道感染的解剖部位不同引起的炎症反应,临床可表现为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
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和灼热感,疼痛不持久,也不突出。当有咽下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咳嗽少见。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时可有发热和乏力。体检咽部明显充血和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腺病毒咽炎可伴有眼结合膜炎。
急性病毒性喉炎多由鼻病毒、流感病毒甲型、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炎或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喘息声。
急性病毒性支气管炎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咳嗽、无痰或痰呈粘液性,伴有发热和乏力。其他症状常有声嘶、非胸膜性胸骨下疼痛。可闻及干性或湿性啰音。X线胸片显示血管阴影增多、增强,但无肺浸润阴影。流感病毒或冠状病毒急性支气管炎常发生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
三、疱疹性咽峡炎
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一周。检查可见咽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有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多于夏季发作,多见儿童,偶见于成人。
四、咽结膜热
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病程4-6d,常发生于夏季,游泳中传播。儿童多见。
五、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頜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诊断
根据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发炎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胸部X线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凝抑制试验等,可确定病因诊断。
老鹳草的营养价值 抗病毒作用
全草煎剂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京科68一1株和副流感病毒I型仙台株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鸡胚,用血球凝集试验);其叶和茎均对前者作用较强,根部作用较弱;所含鞣酸对其抗病毒作用影响不大。通过鸡胚对流感病毒抑制的筛选试验,老鹳草有一定抑制作用。
感冒的病因
一、感冒病因
(一)病毒引起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
(二)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其感染的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腺炎。
(三)外界诱发因素
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发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旁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病。
二、发病机制
1、急性鼻炎:成人多数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2、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
3、病毒性喉炎:多由鼻病毒、流感病毒甲型、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
4、病毒性支气管炎: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
5、疱疹性咽峡炎: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
6、咽结膜热: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
7、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
风寒感冒致病因素
一、病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其感染的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腺炎。
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发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旁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病。
鼻腔及咽粘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破坏,少量单核细胞浸润,有浆液性及粘液性炎性渗出。继发细菌感染后,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大量脓性分泌物。
一、急性鼻炎 成人多数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二、病毒性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
病毒性咽炎 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
病毒性喉炎 多由鼻病毒、流感病毒甲型、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
病毒性支气管炎 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
三、疱疹性咽峡炎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
四、咽结膜热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
五、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
中医感冒分型
一、风寒感冒:与病人感受风寒有关。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
二、风热感冒:起因通常是便秘,很多时属于阳明经症。
三、暑湿感冒:感受暑湿时邪,又因喜欢纳凉和饮冷,使体内的暑湿为风寒所遏,疏泄受阻,因而发病。
四、暑热感冒:因久旱酷热而生,属于纯粹的阳热证候。
五、时行感冒:多与气候突变、寒温失常有关。
甲流的检查项目
检查项目:副流感病毒抗体、流感病毒抗体、血象、血液生化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2.血清学诊断:可使用间接ELISA,抗原捕捉ELISA,荧光免疫法等;
3.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由于PCR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特异性强等特点,已用于猪流感病毒基因的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等;
4.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咽拭子,口腔含漱液,鼻咽或气管吸出物,痰或肺组织)分离猪流感病毒,常用的方法有鸡胚接种法和细胞培养法,现有的诊断方法中,病毒分离法是较敏感的,但需要2-3周时间。
二、胸部影像学
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片状影像,严重病例片状影像范围广泛。
什么引发哮喘 病毒感染
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成人哮喘主要和鼻病毒和流感病毒有关,儿童哮喘主要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