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肠胃炎按摩哪里 按揉大巨

肠胃炎按摩哪里 按揉大巨

大巨位于下腹部,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四等分,从肚脐往下3/4点的左右2寸处,用手指指腹端,按揉腹部的大巨约2分钟,可消食化滞,健脾理气。

孕妇肠胃炎按摩方法

1.太阳神经丛

准妈妈可以在脚底摸索到,大概位于二三趾脚掌骨关节略下方,肾脏上方,可以感觉到凹陷感。用手是由下往上按摩。力度可以自行把握。

2.肾上腺

准妈妈们可以参照太阳神经从的位置,该穴位处在太阳神经丛最深处,,准妈妈可以在脚底的最凹处找到。准妈妈在这个位置按摩需要按一次放一次。

3.胃

准妈妈可以在大脚趾第一个骨头那里摸到一个凹陷处进行按摩,准要注意的是,左脚按摩是由外往内,右脚按摩由内往外。

4.胰脏

这个穴位在脚底内侧,胃的下方。准妈妈慢慢摸索,可以感觉到微凸颗粒。在这里,准妈妈按摩左脚的时候是由外向内,右脚则是由内向外按摩。

5.十二指肠

该穴位在内侧胰脏的下面部分膀胱反射区上侧部分,准妈妈在按摩时,左脚按摩是由外往内,右脚是由内往外。

6.肝胆

右脚脚底上半部分和三四趾相连部分为肝的反射区域。倘若在触摸时发现一个长条沟,那就是胆的反射区。按摩方法是由下往上。

7.胸部淋巴腺

准妈妈们可以在大脚趾与食指的凹陷处找到这个穴位,注意这次是脚背。准妈妈需要由外侧往脚后跟方向推来为自己按摩。

胸部淋巴腺是淋巴的总开关,淋巴腺中的淋巴液连接了人体中的血管,并且能够吸收脂肪和运送脂肪。淋巴球还能噬菌,增强了患者的抵抗力。

8.上身淋巴腺

准妈妈可以在脚踝的上方,双脚内侧区域搜索,找到凹陷的区域,从外向内推动按摩即可。

肠胃炎按摩什么穴位

1、肠胃炎按摩手三里

取穴:位于前臂、手肘弯曲处向前3指,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用手按就痛之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揉按压手臂的手三里约2分钟。

功效:通经活络、清热明目、调理肠胃。

2、肠胃炎按摩大巨穴

取穴:位于下腹部,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四等分,从肚脐往下四分之三点的左右2寸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揉腹部的大巨约2分钟。

功效:消食化滞、健脾理气。

肠胃炎按摩治疗方法 按揉手三里

手三里位于前臂,手肘弯曲处向前3指,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用手按就痛之处。用手指指腹端按揉手三里约2分钟,可通经活络,清热明目,调理肠胃。

慢性阑尾炎的按摩治疗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以持续性伴阵发加剧的下腹痛,肌紧张,反跳痛为主要特征,可发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少年。急性起病多在上腹部或者肚脐周围,为阵发性,说小时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急性阑尾炎最好选择手术治疗,而慢性阑尾炎则可以选择按摩治疗。

按摩治疗当以缓急止痛,清热通腑,行气活血为主,手法宜使用泻法。嘱患者取仰卧位,下肢屈曲,施术者站于患者右侧,以拇指指腹逆时针按揉足三里,天枢,上巨虚三穴3-5分钟左右,按揉足三里和上巨虚两穴时,可稍用力,以皮肤微汗为度。此外,按摩天枢、上巨虚、足三里时,向头部方向用力。

上巨虚是大肠经的经下合穴,其内合大肠揉之可以理气血,化淤滞,通脉络,天枢是沟通上下之枢纽,内连脾胃,气转中焦具有疏通胃肠转化气滞之功,加上阳明胃经合穴足三里调气和血,止血化瘀的作用。三穴相配,通补兼施调理胃肠,具有止痛化瘀生新的作用,对于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肚子咕咕叫一直拉稀水 一小时快速止泻的方法

煮熟的苹果有良好止泻作用。因为苹果为碱性食物,内含果胶和鞣酸,具有收敛、止泻之力。

做法:取苹果1只,连皮带核切成小块,置温水中煮3~5分钟,待温后食用,每日2~3次,每次30~50克。

食材:绿茶6、干姜末3g

做法:把绿茶、干姜末都用开水冲泡闷10分钟,作茶频饮。

功效:主要针对于大便清稀,臭味不浓,肠鸣腹痛,发寒热的急性肠胃炎腹泻适用。

食材:干姜3g,炒车前子10g

做法:将干姜、车前子一起研成粉末,加一勺红糖,用开水冲服。每次一杯,每日3次。

功效:温中止泻,对于脾胃虚寒,肠鸣腹痛的急性肠胃炎有很好的效果。

禁忌:泄泻停服,不宜久服。

(1)补脾经100~ 300次。

定位:拇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家长用拇指在孩子的拇指螺纹面上旋推。

(2)补大肠经100~ 300次。

定位: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家长用拇指在孩子食指外侧缘自指尖直推向虎口。

(3)摩腹100次

定位:腹部中间、肚脐周围。

操作:家长四指并拢,用指腹逆时针摩腹100次。

(4)推上七节骨100~ 300次。

定位:位于腰部正中线,从命门(第二腰椎下凹陷中)至尾椎成一直线。

操作:家长用拇指桡侧或食指、中指两指指腹自孩子的尾骨向上直推至第二腰椎。

(5)揉足三里50~100次。

定位:小腿外膝眼下四横指(孩子的手),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操作:将孩子双腿微屈,家长用拇指指腹在孩子足三里处按揉。

(1)按揉中脘穴

操作:用手掌大小鱼际处以打圈的方式按揉患者中脘穴,先按顺时针方向按揉5分钟,再逆时针按揉5分钟。

(2)按揉天枢穴、大巨穴

操作:用指尖按揉腹部的天枢穴、大巨穴,患者感到舒畅后,双手指尖缓慢地加力,每穴各按揉5分钟。

(3)揉按水分穴

操作: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用手臂的力度揉按水分穴1 ~ 3分钟,以潮红发热为佳。

(4)按揉大肠俞穴

操作:用双手拇指指腹同时按揉两侧大肠俞时间为3 ~ 5分钟。

(5)按揉上巨虚穴

操作:以拇指指腹按揉上巨虚穴2 ~ 3分钟,力度适中。

(6)按揉三阴交穴

操作:以拇指指腹按揉三阴交穴2 ~3分钟,力度适中。

功效解析

腹泻病位在肠,取大肠募穴天枢、大肠背俞穴大肠俞而成俞募配穴,与大肠之下合穴上巨虚合用,调理肠腑而止泻;中院健脾化湿以止泻;大巨居于下腹,内连肠腑,无论急、慢性泄泻,用之皆宜;三阴交健脾利湿兼调肝肾。

慢性胃炎按摩能治愈吗

慢性胃炎按摩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按摩主要是通过按,压,拿,摩等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穴位或部位,给机体一定的良性刺激,以调节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慢性胃炎患者通过适当的按摩,能够调整脾胃功能,改善肠胃蠕动,达到缓解胃脘胀满不适,疼痛,嗳气等症状,促使慢性胃炎顺利康复。

肠炎按摩什么穴位

肠炎按摩什么穴位

按揉手三里

取穴:位于前臂、手肘弯曲处向前3指,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用手按就痛之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揉按压手臂的手三里约2分钟。

功效:通经活络、清热明目、调理肠胃。

按揉大巨

取穴:位于下腹部,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四等分,从肚脐往下四分之三点的左右2寸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揉腹部的大巨约2分钟。

功效:消食化滞、健脾理气。

按揉内关

取穴:位于腕部横纹上两横指处。

方法:拇指指端螺纹面轻轻按揉手臂的内关约1分钟。

功效: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推拿天枢

取穴:位于中腹部,肚脐向左右2寸处。

方法:用拇指指腹端,推拿腹部的天枢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行气解郁、和胃降逆。

按压小肠俞

取穴:位于骶部,骶正中嵴旁1.5寸处,与第一后骶骨孔相平。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压骶部的小肠俞。

功效:清热利湿、和中止泻。

相关推荐

来月经肚子疼按摩改善

(一)取穴 (1)脊中、悬枢、命门、夹脊、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志室。 (2)神阙、气海、关元、天枢、外陵、大巨。 (二)治法:先是按摩背腰部,再按摩腹部,后按摩下肢。先涂擦活血药液(如药油、药酒),后再进行按摩: 1、用手指或掌根按背腰部胸椎第11节至腰椎第2节,并按两侧的肌肉和相关的脊中、悬枢、命门、夹脊、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志室等穴; 2、用拳头轻捶背腰部压痛处; 3、用手指按腹部疼痛的肌肉和神阙、气海、关元、天枢、外陵、大巨等穴; 4、用手指捏按下肢的阴包、血海、三阴交、太冲等穴。

小孩便秘怎么按摩肚子

顺时针按摩肚子 中医有顺时针按摩为泻,逆时针按摩为补的说法。因此,顺着肠管的蠕动方向按摩,能加快腹部血液循环,促进胃肠平滑肌的收缩,使腹内蠕动加强,缓解便秘。 按摩方法:以手掌根部紧贴孩子腹部,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孩子的脐周,边边推,如此反复。每次按摩时间持续8-10分钟即可,每日按摩2-3次,直至便秘好转后,再坚持1-2周,可以巩固效果。 按摩肚子上的天枢穴 除了腹部的整体按摩外,便秘小儿还可以通过按摩肚脐旁的天枢穴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定位:天枢穴是以肚脐为对称轴的两个穴位,位

女人长期不来月经怎么办

按摩疗法 (一)取穴 (1)脊中、悬枢、命门、夹脊、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志室。 (2)神阙、气海、关元、天枢、外陵、大巨。 (二)治法 先是按摩背腰部,再按摩腹部,后按摩下肢。先涂擦活血药液(如药油、药酒),后再进行按摩。 1、用手指或掌根按 背腰部胸椎第11节至腰椎第2节,并按两侧的肌肉和相关的脊中、悬枢、命门、夹脊、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志室等穴。 2、用拳头轻捶背腰部压痛处 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有多种,如全身性疾病、生殖道炎症或肿瘤的可能,均可引起月经不调。

按摩哪里可以止腹泻治拉肚子

按摩止泻 (1)按中脘穴 操作:用手掌大小鱼际处以打圈的方式按患者中脘穴,先按顺时针方向按5分钟,再逆时针按5分钟。 (2)按天枢穴、大巨穴 操作:用指尖按腹部的天枢穴、大巨穴,患者感到舒畅后,双手指尖缓慢地加力,每穴各按5分钟。 (3)按水分穴 操作: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用手臂的力度按水分穴1 ~ 3分钟,以潮红发热为佳。 (4)按大肠俞穴 操作:用双手拇指指腹同时按两侧大肠俞时间为3 ~ 5分钟。 (5)按上巨虚穴 操作:以拇指指腹按上巨虚穴2 ~ 3分钟,力度适中。 (

胃疼按摩哪里会缓解 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致胃疼按摩位置

常用足部反射区:胃,脾,肝,十二指肠,小肠,腹腔神经丛,甲状旁腺,肾,输尿管,膀胱等。 随证加减:1.若上腹痛伴随腹部闷胀,反酸者,取食管,腹腔神经丛,膈及胃等反射区,应重点按压。2.若胃疼喜暖,疼痛拘急,取脾,胃,十二指肠,腹腔神经丛等反射区。 经穴与经外奇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阴陵泉,三阴交,太白,解溪等穴。 按摩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 足底部按摩:1.单食指握拳法按压食管,膈,胃,腹腔神经丛等反射区;2.扣指法按压十二指肠,胰,肾,肾上腺等反射区;3.双拇指推胃,食管和胸部淋巴结等反射

小儿消化不良推拿图解 按上巨虚

定位: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按上巨虚1-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功效主治:按上巨虚具有通经活络,调和肠胃的作用,主治消化不良,胃肠炎,泄泻,便秘,下肢经络,膝关节肿痛等病症。

肠炎按摩什么穴位

手三里 取穴:位于前臂、手肘弯曲处向前3指,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用手按就痛之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按压手臂的手三里约2分钟。 功效:通经活络、清热明目、调理肠胃。 按大巨 取穴:位于下腹部,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四等分,从肚脐往下四分之三点的左右2寸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腹部的大巨约2分钟。 功效:消食化滞、健脾理气。 按内关 取穴:位于腕部横纹上两横指处。 方法:拇指指端螺纹面轻轻按手臂的内关约1分钟。 功效: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拉肚子按摩哪里最有效

1.患者仰卧位,按摩者立于一旁,实证用顺时针方向摩腹法,以肚脐为中心掌摩3-5分钟;虚证用逆时针方向摩腹法,以肚脐为中心,掌摩3-5分钟。并用一指禅推法从中脘穴推至关元穴,往返操作4-6遍,并推梁门,天枢穴各100次左右。 2.患者俯卧位,按摩者立于侧,用㨰法从上到下沿背部膀胱经反复操作3-5遍,指按双侧夹脊穴2-3遍,并用拇指啊牛肉双侧脾俞,胃俞,大肠俞穴各数十次。 3.双手拿大腿部1-2分钟,并用拇指弹拨胫骨前肌数遍;按双侧梁丘,足三里,上巨虚穴各数十次。

急性肠胃炎止痛小妙招

急性肠胃炎期间,许多人吃什么都会吐,进食不仅会刺激到脆弱的肠胃,还会加重疼痛和吐泻症状。因此要禁食12-24小时,当然,水等流质食物是可以吃的。 上面提到过,热敷能够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痉挛、疼痛,缓解不适。 方法一:双手交叠,在腹部疼痛的部位打圈按摩,直到疼痛缓解。 方法二:依照顺序,在内关、曲池、手三里、大巨等穴位进行按,每个穴位按2分钟左右,可通经活络、理气止痛、调理脾胃。 如果急性肠胃炎发作的时候腹痛严重,家里有止痛药的还可以服用止痛药来缓解疼痛。

经常按摩肚子的好处

经常便秘的人可以按摩一些自己的肚子,因为这样可以加快肠胃的蠕动速度,加强肠胃消化功能,其实,经常按摩肚子除了可以帮助消化还有很多作用。 经常按摩肚子的好处 1、促进肠蠕动,消除便秘 腹可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明显地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从而起到促进排便的作用,从而预防和消除便秘,对老年人尤其需要。 顺时针按摩助消化:将手搓热,然后以热手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这样做能促进腹腔内的血液循环,加强胃肠消化功能。 2、腹部按利于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