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保健 老人动出好关节
关节保健 老人动出好关节
确切地说,骨关节炎是关节本身不可逆的一种退变,最常见的是膝关节的关节炎。它的发病率与年龄关系密切,X线显示,35岁以下的人群中只有5%的发病率,而65岁以上则有大于70%的发病率。
骨关节病是一种最常见而且花费巨大的疾病,不仅给病人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治疗和检测的花费甚大。
倘若延误治疗,就可能引起疼痛难忍,病变加重,行动受限,压迫性溃疡,跌跤和骨折。目前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有病人自身减轻体重、自我锻炼、服用镇痛药物、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和使用非甾体类药物等,但效果都非常有限。
生命在于运动绝对是至理名言,适量的运动是减轻关节疼痛的有效方法。病人可选择活动量小的温和运动,如散步,原地活动腰、髋或四肢等,使浑身关节得到活动。这里推荐一种简单有效的关节锻炼方法。
1。病人平卧于床上,两下肢伸直,分别做两膝关节的弯曲伸直运动,类似床上的踢腿动作,每次30~50下。适应后分别抬高下肢,再做上述的活动。
2。病人双手扶单杠,一脚抬起,分别作小腿的前后踢腿动作,渐渐加大踢腿的范围和力度、频率。此种锻炼方式力度适中,有效的克服了肢体的重量,简单方便,可以缓解肢体退变和关节僵硬,增强大小腿的肌力,改善关节的稳定性,减少骨量丢失,防止骨质疏松。许多骨关节炎病人害怕疼痛,担忧运动加重病情而很少运动,这极容易加速病情发展。因为缺乏运动不仅会加重肌肉和关节的僵硬感,还会加速关节的退化,使病情恶化。
但过度的运动同样是错的。我们不提倡老人为了锻炼关节,刻意去爬山、登楼梯,这会加剧关节的退变。很多来门诊的患者诉膝关节疼痛、水肿,追问病史,前两天爬山太累。让他停止爬山,病人往往还不太愿意。要知道,爱护关节的意义就是合理使用它。
老人关节疼痛怎么运动保健
目前,不少中老年人被骨关节炎引发的疼痛所困扰,长期疼痛、行走困难给他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困扰。有的老人,因为严重的慢性疼痛,只能无奈地选择“宅”在家里,导致健康状况进入恶性循环。患有骨关节炎的人群不仅需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更需要做好护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中老年人远离疼痛。
患有骨关节炎的中老年人,由于关节软骨(损,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关节活动受限,一旦形成关节破坏,则不可逆转。如果能早期发现并确诊,尽早采用适当的药物治疗和积极的自我防护,就可以缓解疼痛、延缓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骨关节炎引发的疼痛,中老年人应根据疼痛发展的三个阶段选择正确治疗方式:一,在骨关节炎初期,可通过适当减少运动来缓解骨关节炎带来的不适感;二,如骨关节炎已引发疼痛,应首选具有抗炎功能的外用止痛药,如含有双氯芬酸抗炎成分的外用抗炎药,及时抗炎镇痛,并具有快速消肿、抗风湿功能;三,如果病情程度加剧,中老年人可选择含有抗炎外用药和口服止痛药联合使用,治疗重度疼痛。
散步对中老年人来说,是一项随时随地都可进行的活动。每天走路约1小时左右,一次完成或上下午分次完成。做到自我感觉良好,没有心悸气促,全身温暖舒适或微微有汗为宜。
如散步,最好选择空气清新、林木幽静的环境,以每分钟90步的中速、每天走路约1小时左右。同时配合饮食控制可促使体重减轻,对预防骨关节炎的发生和复发有重要意义。
骨关节炎患者的最佳运动是散步、慢跑、游泳以及轻松的舞蹈运动。这些运动可以强化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避免关节挛缩、僵硬,不过患者做运动时一定要循序渐进,避免运动伤害。
关节疼痛怎么运动保健
得了骨性关节炎是不是最好不要运动了?这个问题不能绝对地看。专家提醒:长时间卧床和缺少关节运动有可能造成骨关节过早退化。人体的骨骼中,各关节连接处只有通过运动这一方法才会产生一种黏液,以防止骨骼间相互磨损。而关节活动减少必然会导致黏液分泌的减少,使骨连接处干燥,活动时骨骼磨损加剧,继而引起关节病的加剧。同时长期制动还会造成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可导致关节僵硬、畸形及功能障碍等。骨性关节炎严重者可丧失全部活动能力,因此关节炎被专家一致认为是“头号致残疾病”。
医学研究表明,适当的锻炼并不会增加患骨关节炎的危险性。但对于髋、膝等负重关节,在进行负重、登高、远行、蹲起、跳跃等活动时要量力而行,可酌情选择走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对于颈、腰椎骨关节炎,应避免久站久坐,并进行颈、腰部锻炼;手部骨关节炎,可进行抓握等锻炼。但在开始锻炼前,正确地估计自身关节的承受力非常必要。如果锻炼后出现关节疼痛不适,应减小锻炼强度,缩短锻炼时间。
老人关节炎要怎么保健
一些中老年患者没有受过伤,却出现关节疼痛,尤其是膝关节和髋关节。其实,他们中的大部分患有骨性关节炎。
人在二十二、三岁以后,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减少,身体也停止生长,人体的所有器官都进入一个维持期,并开始走向老化,体内的软骨细胞也从活跃期进入维持期,进而慢慢老化。所以,每个人都可能是骨关节炎患者的“后备力量”。患者觉得关节疼痛,其实是关节软骨磨损的表现,磨损得多了,有些地方软骨下骨变性或外露就会疼痛。
研究证明,人在走路时每走一步对关节的压力,相当于4倍于本身的重量,所以体重越大,对关节的压力也越大,肥胖是损害关节的一大杀手。肥胖容易造成膝关节软骨过早磨损退化,加速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进程。
老人关节炎如何保健
1、改变不合理的生活习惯
避免背、扛重物。避免长时间站立及行走,中间应该有间隙时间坐着休息。大便时尽量坐马桶、少下蹲。
2、减轻体重
肥胖人群患骨关节炎比其他人明显增多。减轻体重以减轻关节的压力和磨损,可以有效地预防骨关节炎的发生。
3、避免关节受伤
注意运动场地及运动器械的安全,避免受伤。运动之前先热身,运动量由小逐渐加大,切忌开始就参加重负荷的运动。大量运动后及时放松。老年人行走时要避免跌倒。
4、改变不合理的运动方式
太极拳等半蹲或下蹲运动对下肢关节压力很大,应尽量避免。爬山爬楼等对下肢关节压力加大,应尽量避免。随着年龄在增长,应该逐步调整运动方式,以游泳、骑车和散步为主,减少大运动量的运动方式。
5、正确处理关节损伤
很多关节炎是由于关节内其他结构损伤后造成的,如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等。早期正确处理半月板的损伤可以有效预防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
6、关节疼痛应及时诊治
关节疼痛是关节给人体发出的警报,表示应该引起重视。关节痛患者应及时就医,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老人关节炎患者如何保健
1、改变不合理的生活习惯:避免背、扛重物。避免长时间站立及行走,中间应该有间隙时间坐着休息。大便时尽量坐马桶、少下蹲。
2、减轻体重:肥胖人群患骨关节炎比其他人明显增多。减轻体重以减轻关节的压力和磨损,可以有效地预防骨关节炎的发生。
3、避免关节受伤:注意运动场地及运动器械的安全,避免受伤。运动之前先热身,运动量由小逐渐加大,切忌开始就参加重负荷的运动。大量运动后及时放松。老年人行走时要避免跌倒。
4、改变不合理的运动方式:太极拳等半蹲或下蹲运动对下肢关节压力很大,应尽量避免。爬山爬楼等对下肢关节压力加大,应尽量避免。随着年龄在增长,应该逐步调整运动方式,以游泳、骑车和散步为主,减少大运动量的运动方式。
5、正确处理关节损伤:很多关节炎是由于关节内其他结构损伤后造成的,如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等。早期正确处理半月板的损伤可以有效预防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
6、关节疼痛应及时诊治:关节疼痛是关节给人体发出的警报,表示应该引起重视。关节痛患者应及时就医,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老年人怎样做好膝关节的保健
在身体老化的过程中,肌肉骨骼系统的自然退化尤为明显。膝关节承受着全身重量和走路带来的压力和磨损,容易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人老腿先老的现象。因此老人们要重视膝关节的保养,那么老人如何保养膝关节呢?老人膝关节疼痛怎么办呢?接下来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供大家参考。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老人如何保养膝关节?
1、老年人最好进行对膝关节没有损伤的运动,譬如游泳、骑车等。
2、有膝关节问题的老年人应避免剧烈运动,尽量不要练习下蹲,如果必须下蹲,应注意速度要慢并尽量利用手来支撑。
3、要控制体重,处于非炎症期时,在不增加膝关节垂直负荷、挤压磨损的情况下,要适当增加股四头肌的负荷训练。
4、在膝盖骨头缝处,用指腹一下一下压。不是用手掌平揉。沿小腿胫骨两侧的红线找有没有痛点,如有就用指腹按住,逆时针旋转揉。
5、膝关节问题较严重的老年人,可进行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如果发炎严重,可用非类固醇消炎药进行治疗。不过,长期服用消炎药,老年人的消化道、肝脏与肾脏往往不堪重负。
6、老年人坚持跑步可增强关节韧带的弹性,但老年人长跑时不能太快,脚踩地时用力不能过猛。跑步时最好让脚的前半部分先着地,这样可以缓冲腿的震动,防止膝关节损伤。
7、膝关节会产生退行性变化,这是自然现象,但因此完全停止运动则是错误的。老年人不运动容易患骨质疏松症,身体也会缺少敏捷性和协调性,容易跌倒造成严重骨折。合理运动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膝关节炎的发病机率,并能提高肌肉的弹性,减少疼痛。
8、有些膝关节长有骨刺的老年朋友认为,通过加大运动量可以磨掉骨刺,这种想法不科学。为了保持脊柱、膝、踝关节的灵活性,减少骨刺对周围软组织的干扰,适当地进行体育活动非常必要。而且,运动还可以使骨刺周围的软组织尽快适应骨刺的局部刺激,从而减少机体的不适和疼痛。但是,想“磨”掉骨刺根本不可能。
老人养生膝关节保健方法
人要一上了年纪,就容易腿脚不利索,这是经常听到老人这么说的,那么老人该如何保护膝关节呢?下面小编提供几个小方法。老年人要了解膝关节炎症状疼痛。活动多时,疼痛加重,休息减轻,再活动时仍会疼痛,甚至更重。上下楼梯困难。关节扭伤、着凉
人要一上了年纪,就容易腿脚不利索,这是经常听到老人这么说的,那么老人该如何保护膝关节呢?下面小编提供几个小方法。
老年人要了解膝关节炎症状
疼痛。活动多时,疼痛加重,休息减轻,再活动时仍会疼痛,甚至更重。
上下楼梯困难。关节扭伤、着凉、过劳,常可诱发或加重关节疼痛。
关节肿胀。关节肿胀来源于滑膜增生和关节内积液,初期常因扭伤、着凉而发作,以后将变为持续性肿胀。关节活动时有摩擦感或能听见弹响。
膝软。也叫打软腿,行走中膝关节突然发软,出现欲跪倒或摔倒的现象,伴有剧痛感。
关节功能障碍。膝关节不能完全伸展,不能下蹲和持重,甚至连上厕所都很困难。
做到以下几点,有助于保护您的膝关节:
注意变换体位姿势
长期坐姿或下蹲工作时,隔一段时间应站起来走动走动,伸展下肢,或用手做膝关节按摩,使膝关节不至于长时间固定在同一位置上,这有助于促进关节的血液循环,可减少关节内外组织的粘连。
平时还可采用下列锻炼方法:
①取仰卧位,在膝关节胭窝(膝部后面)处放一高约10厘米的枕头,先抬小腿至膝关节伸直,然后放下,反复做20—30次;
②跪坐床上,保持上身直立。臀部尽量向下坐,尽可能接近脚跟。可安排在早晨醒来和晚上睡前进行。
适当减少运动量
平时常参加较剧烈运动的人,进入中老年以后应逐渐减少运动量,让关节得到休息,不宜再参加速度快、强度大的锻炼项目。另外,老年人在锻炼前还需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应轻缓舒展膝关节1~2 分钟,以使关节得到松弛,避免在活动中发生韧带损伤和其它意外。
若去旅游爬山,则更应注意膝关节髌骨的劳损。尤其下山时更要谨慎。平时未经训练的人,不要突然将腿抬至肩高,以免膝关节后面的组织因过度牵拉而遭受损伤。
坚持每天晚上泡脚
中老年人临睡前可用热水泡脚10~15分钟(水要没过脚踝),将脚擦干后再在两只脚的脚掌心部位各摩擦60次。这样做有提升阳气、温补下元、滋润肺肾、驱除湿邪的作用。长期坚持脚浴对预防膝关节骨关节炎大有裨益。
老人关节炎要怎么保健
1、改变不合理的生活习惯
避免背、扛重物。避免长时间站立及行走,中间应该有间隙时间坐着休息。大便时尽量坐马桶、少下蹲。
2、减轻体重
肥胖人群患骨关节炎比其他人明显增多。减轻体重以减轻关节的压力和磨损,可以有效地预防骨关节炎的发生。
3、避免关节受伤
注意运动场地及运动器械的安全,避免受伤。运动之前先热身,运动量由小逐渐加大,切忌开始就参加重负荷的运动。大量运动后及时放松。老年人行走时要避免跌倒。
10大健康护膝请记住
1、控制体重。
肥胖是膝关节的大敌,要想护好膝关节,就要维持正常体重。日常生活中建议低油、低脂、低热量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并控制好主食的摄入量。
不能偏食,不能吃过多肉类、油腻或辛辣食物,荤素搭配,食物多样化,戒烟酒、适饮茶。
2、要补钙。
补钙可以保护膝关节,但应以食补为基础,多吃奶制品、豆制品、蔬菜及海产品,少吃菠菜和葱等影响钙吸收的食物。
3、侧身爬楼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主任裴福兴介绍说:“虽然经常爬楼梯、爬山对膝关节有伤害,但侧身爬楼梯可以保护膝关节。
、每天散步40分钟。
散步有助膝关节保健。老人每天饭后散散步不仅有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同时还能保护膝关节,防止膝关节过度磨损。建议老人每天坚持散步40分钟,步幅控制在40—50厘米。
5、快慢交替着走
对于关节不好的中老年朋友来说,快步走不如交替走,也就是快慢结合地走。
快步走对膝关节有一定的冲击作用,3分钟快步走,结合10分钟慢步走,对关节有一个缓解和保护作用。
6、少做长期蹲跪的动作。
在站起和坐下时,注意先让膝关节轻微反复弯曲几下,有利于保护膝关节。
7、每天抬腿。
平时可以多做抬腿的动作,来增强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和大腿后侧的股二头肌的力量,从而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减缓关节的磨损。
8、要注意保暖。
关节受凉、受冻会诱发关节炎症,所以要注意保暖,避免过于潮湿的环境。
戴一个保暖型护膝,是中老年朋友保护膝关节的一个简便有效的措施。但不能长期带护膝,否则会产生过度依赖。
9、鞋底别太薄。
运动时最好穿舒适、有弹力的运动鞋,以减少膝关节压力。
日常生活中,鞋跟以2~3厘米为宜,鞋底不宜太薄,否则会给膝盖带来不利影响。
10、推拿按摩“护膝穴”
用科学的方法给膝关节进行推拿按摩,也是保养膝盖的好方法。
按摩腿部穴位以膝关节外侧的足三里、内侧的血海、后侧的委中为主,每个穴位按1分钟,三个穴位轮流按3遍,以微微酸胀为宜。
足三里穴位置:外膝眼下四横指。
血海穴位置:下肢绷紧,膝关节上侧肌肉最高处。
委中穴位置:膝盖后侧腘窝正中。
老人怎么运动保护膝关节
在身体老化的过程中,肌肉骨骼系统的自然退化尤为明显。膝关节承受着全身重量和走路带来的压力和磨损,容易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人老腿先老的现象。当膝盖问题被人注意到的时候,大多已经出现了膝关节疾病,如老年性关节炎、膝周软组织损伤、软骨磨损、肌肉萎缩、滑膜炎等。许多人在年轻时就会有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摩擦音和活动受限等症状。这些症状一般在活动过多的时候才出现,休息后就可以缓解。但是,如果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弱,慢慢就会出现膝关节慢性病变。中老年人提高膝周力量,可以预防很多膝盖问题的发生,保持好的肌肉耐力比戴护膝防寒保暖更有意义。
跷腿、盘膝坐不利保护膝关节
现在,很多人缺乏运动,导致膝关节周围的肌肉耐力下降。膝关节劳损也容易导致膝关节不稳。如果膝关节损伤,其周围的韧带和软骨恢复得非常慢,因此要把预防放在首位,如少盘膝坐、少跷腿。而肌肉力量训练是预防老年人膝关节肌肉萎缩、提高力量最佳的方法。
在很多情况下,膝盖乏力不单是膝关节的问题,病根很可能出在脊柱、骨盆或足踝上。也就是说,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肌肉骨骼的问题我们需要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去分析,当脊柱或者骨盆出现问题时,人体的力学结构发生改变,问题常会波及下肢。比如说,一个人左侧下腰痛时,他为了避免牵拉到损伤处,会采取左侧屈姿势,脊柱向左边倾斜,导致骨盆右高左低,下肢整体往左倾斜,左侧膝关节负重增加,左侧股四头肌负荷加重。久而久之,膝关节会加速退化,导致肌肉萎缩、力量减弱。
膝关节已受损很多运动要喊停
训练膝关节肌肉力量的思路基本只有一个,就是因人而异地进行康复治疗。要控制体重,处于非炎症期时,在不增加膝关节垂直负荷、挤压磨损的情况下,要适当增加股四头肌的负荷训练。如果膝关节已经出现问题了,不要跑步、骑车,爬楼梯、跳、深蹲和打太极拳,因为这些运动会加大膝盖软骨不可修复的磨损。
有针对性的锻炼常常需要一些辅助设备,比如沙袋、训练球、弹性带等。肌肉力量训练前,最好先让专业康复师对膝关节功能进行临床评估,采取专业的量表分析功能受损程度,确定是否适合肌力训练。有些问题比较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先进行药物、针刀、理疗控制病情后,再接受肌肉训练。
锻炼股四头肌保护膝盖
锻炼前,热身运动是很有必要的。可用推拿的方法放松膝关节周围的肌肉,避免其过度紧张疲劳,以防止损伤,或者使用肌肉牵伸(垂直和侧向压腿)的方法放松肌肉。
锻炼时,可以躺着做缓慢的无负重练习。在抬腿30度的位置上维持10秒或更多时间,反复数组。这种练习效果明显,也比较安全,慢慢可以过渡到仰躺腾空慢速地做骑单车运动(屈伸膝盖)。
症状和年龄较轻的朋友可以选择合适重量的绑腿沙袋。人处于仰卧位,小腿置于床边,膝盖从屈曲状态缓慢匀速伸直,伸直后保持5秒钟,然后缓慢放下,休息 10秒。10次为1组,做3组,间隔3分钟,训练3次再休息。这是最经典的股四头肌训练动作,轻松完成后适当慢慢加量,当然也可以借助一些器械进行训练。
训练结束后,需要对腿部再次推拿或者牵伸放松,以降低受累肌肉的疲劳感,避免损伤。一周训练3~4次即可。对于没有膝关节炎或其他严重膝关节疾病的患者,我们也可以采取蹲马步、弓步推墙、双膝跪坐等方式进行训练。使用弹力带也是很好的训练方法,其特点是训练负荷可以随时控制。对于不方便去室外训练的老年人可以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利用弹力绷带在家中训练。
10大健康护膝请记住
1、控制体重。
肥胖是膝关节的大敌,要想护好膝关节,就要维持正常体重。日常生活中建议低油、低脂、低热量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并控制好主食的摄入量。
不能偏食,不能吃过多肉类、油腻或辛辣食物,荤素搭配,食物多样化,戒烟酒、适饮茶。
2、要补钙。
补钙可以保护膝关节,但应以食补为基础,多吃奶制品、豆制品、蔬菜及海产品,少吃菠菜和葱等影响钙吸收的食物。
3、侧身爬楼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主任裴福兴介绍说:“虽然经常爬楼梯、爬山对膝关节有伤害,但侧身爬楼梯可以保护膝关节。
4、每天散步40分钟。
散步有助膝关节保健。老人每天饭后散散步不仅有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同时还能保护膝关节,防止膝关节过度磨损。建议老人每天坚持散步40分钟,步幅控制在40—50厘米。
5、快慢交替着走
对于关节不好的中老年朋友来说,快步走不如交替走,也就是快慢结合地走。
快步走对膝关节有一定的冲击作用,3分钟快步走,结合10分钟慢步走,对关节有一个缓解和保护作用。
6、少做长期蹲跪的动作。
在站起和坐下时,注意先让膝关节轻微反复弯曲几下,有利于保护膝关节。
冬季要注意保暖预防关节炎的发作
关节炎是骨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根据症状又可以分为骨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两种。进入冬季随着气温的下降使得关节炎患者发病率也逐渐增多了起来。骨伤病医院提示:冬季保健是预防关节炎的良方。
1、冬季天气寒冷使得不少中老年人关节受凉诱发关节疼痛、老寒腿、关节炎等关节疾病的发生。因此在冬季注意关节保暖至关重要。
2、大家在冬季不仅要注意保暖,还要注意不要长时间呆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这样可以避免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
3、冬季预防关节炎还可以通过热水泡脚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按摩肌肉放松预防关节部位肌肉痉挛、适量运动增强关节稳定性和灵活性。
冬季寒冷的天气非常容易诱发关节疾病的发生,因此大家在冬季做好关节保健就显得非常重要。
膝关节保健操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之一,不仅承受着我们的体重,而且只要迈开腿就需要“她”,所以爱“她”就要保护“她”!
行走和运动时,我们并不会感觉膝盖疼或者其它异常,那为什么要做保健操呢?这是因为膝关节受到软骨的保护,而软骨组织细胞在40岁前处于相对稳定状,40岁后就开始退化。软骨一旦老化或损伤,膝关节炎、关节疼痛、肿胀甚至关节畸形等一系列问题就会随之而来,且骨骼的边缘为了适应软骨磨损出现的应力变化,就会出现自然增生,即俗称的“骨刺”。
有人会问长期运动使膝盖吃不消,何不不去运动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软骨就像一块吸饱水分的海绵,废物如果无法代谢,关节长时间得不到营养,也会引发退化。
软骨组织养分来源于关节液的扩散,供给非常缓慢,所以损伤后难以修复。重点推荐这套保健操既可保护膝关节,也可以预防骨关节病。
坐位伸膝
坐在椅子上,将双足平放在地上,然后逐渐将左(右)膝伸直,并保持直腿姿势5~10秒钟,再慢慢放下。双腿交替进行,重复练习10~20次。
俯卧屈膝
俯卧位,双手在头前交叉,将头部放在手臂上,然后将左(右)膝关节逐渐屈膝,足跟尽量靠近臀部,并保持屈膝姿势5~10秒钟,再慢慢放下。两腿交替进行。重复练习10~20次。
股四头肌锻炼
俯卧位,将一侧腿屈膝靠向臀部,双手反向握住踝部(或用毛巾环绕踝部),逐渐将下肢向臀部牵拉,并保持这一姿势5~10秒钟,然后放下,双腿交替进行。反复练习10~20次。
仰卧屈膝
仰卧位,将一侧膝关节屈曲尽量贴向胸部,用双手将大腿固定5~10秒钟,然后逐渐伸直膝关节,两腿交替进行。重复练习10~20次。
推擦大腿
坐在椅上,双膝屈曲,用两手的掌指面分别附着左(右)腿两旁,然后稍加用力,沿着大腿两侧向膝关节处推擦10~20次,双腿交替进行。
老人要怎样保护膝关节健康
懂得了膝关节骨关节的基本原理,就很容易理解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膝关节了。那就是尽量的避免负重、避免它进一步的磨损。
具体该怎样保护好自己的膝关节呢?
1、注意保暖
2、行动支持: 主要减少受累关节负重,可采用手杖、拐杖、助行器等,改变负重力角线,根据畸形情况,采用相应的矫形支具或矫形鞋; 3、功能训练:如膝关节在非负重位下屈伸活动,以保持关节最大活动度;
4、有氧锻炼:如游泳、自行车等;
5、减肥:肥胖可通过代谢过程的中间产物诱发膝骨关节炎的发生;
6、自我保护:勿经常蹲下或跪下取物、坐低凳子、睡低床,增加关节的磨擦和负重
7、减少不合理的运动,如膝关节炎患者喜欢用打太极(反复蹲起)、爬山等运动来锻炼关节,这只会增加关节扭力或使关节面负荷过大,致关节磨损更厉害适量活动,避免不良姿势,避免长时间跑、跳、蹲,减少或避免爬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