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矮小症的原因
儿童矮小症的原因
1、软骨发育障碍
本病由于软骨生长能力很弱,骨路纵长发育迟缓,形成严重矮小畸形,有家族遗传性,不属内分泌性。临床表现特点有:1)躯干骨长度往往正常,而四肢明显短小,下半身显著比上半身短;2)脊柱前凸,腹部前挺,臀部后蹶,手指粗短;3)智力发育正常;4)性器官正常,有生殖能力。
2、卵巢发育不全症
本病又称turner综合征,是一种女性先天性遗传缺陷症。患者卵巢发育不全,伴有侏儒症。其特点是:1)越接近青春期生长发育越迟缓;2)生殖器官发育不全,原发性闭经;3)身体矮胖,有盾甲状胸;4)患者尿中促性腺激素显著增多,这与垂体性侏儒症恰好相反。此外,还有原基性侏儒,性早熟性矮小,均属体质性的,而非病理性的,与遗传有关。
3、垂体性侏儒
为内分泌性侏儒。由于先天的(原发的)或后天的(继发的)原因,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生长激素分泌不足,阻碍身体生长与发育。垂体性侏儒的主要临床表现有:1)生长迟缓,无青春发动期,成年后有“老小孩”早衰形貌;2)身体矮小,但躯干、四肢和头部比例对称33)骨骺发育迟缓,骨龄低于其实际年龄;4)性器官发育不良,第二性征不发育;5)蝶鞍可以正常(原发性垂体侏儒)或增大(由肿瘤引起的继发性垂体侏儒);6)实验室检查除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外,促性腺激素常缺乏,其他几种垂体前叶促激素的分泌量可正常或偏低。
4、克汀病
甲状腺激素与骨的成熟有密切关系。儿童时期甲状腺能低下时,软骨的骨化与牙齿的生长受阻,各长骨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显著推迟,影响骨路的发育和成熟,从而导致身材矮小。本症的临床特点为:1)脸部外型发育受阻,婴儿面容,舌大常伸口外;2)股骨、胫骨等主要长骨发育障碍,因而身体比例呈下半身短,上半身长;3)性发育较迟,或不受影响;4)智能低下。克汀病又称呆小病,其甲状腺功能减退系发生于胎儿或婴儿期。若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时间较后,则称作粘液性水肿。
宝宝发育迟缓怎么治
治疗方法
首先通过病史、体格和化验检查,根据详细的资料和化验结果,综合分析,判断引起儿童矮小的原因,最后确定治疗原则。原因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
1、营养不足:应合理营养、全面均衡饮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食欲等。
2、全身疾病引起的矮小: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3、家族性矮小和体质性生长发育迟缓:通过各种调养,充分发挥生长潜力,可酌情使用生长激素。
4、精神因素引起:改善生活环境,使儿童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照顾
5、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根据情况进行特殊治疗。
6、甲低、垂体性侏儒、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小于胎龄儿、特发性矮小等应对症治疗。
发育迟缓治疗的注意事项
首先通过病史、体格和化验检查,根据详细的资料和化验结果,综合分析,判断引起儿童矮小的原因,最后确定治疗原则。原因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
1、营养不足:应合理营养、全面均衡饮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食欲等。2、全身疾病引起的矮小: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3、家族性矮小和体质性生长发育迟缓:通过各种调养,充分发挥生长潜力,可酌情使用生长激素。
4、精神因素引起:改善生活环境,使儿童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照顾
5、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根据情况进行特殊治疗。
6、甲低、垂体性侏儒、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小于胎龄儿、特发性矮小等应对症治疗。
孩子发育迟缓要注意什么事项
首先通过病史、体格和化验检查,根据详细的资料和化验结果,综合分析,判断引起儿童矮小的原因,最后确定治疗原则。原因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
1、营养不足:应合理营养、全面均衡饮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食欲等。
2、全身疾病引起的矮小: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3、家族性矮小和体质性生长发育迟缓:通过各种调养,充分发挥生长潜力,可酌情使用生长激素。
4、精神因素引起:改善生活环境,使儿童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照顾
5、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根据情况进行特殊治疗。
6、甲低、垂体性侏儒、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小于胎龄儿、特发性矮小等应对症治疗。
如何预防儿童矮小症
1、定期带孩子做体格检查,观测身高增长速度
目前临床上用标准差法和身高百分位法来判断身材矮小,即儿童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同民族正常儿童身高标准的第3百分位或两个标准差,就可诊断为矮小症。
专家建议,应定期带孩子接受体格发育检查。1岁内每3个月一次,1岁以后6个月随访一次,2岁后每年身高的长速大于5厘米的宝宝就可以排除矮小情况。骨龄则一年复查一次。如果每年增长小于7厘米或者3岁之后每年增长小于5厘米,应该考虑是否生长发育迟缓,要找医生咨询原因。
2、4岁是矮小的分水岭
4岁是发现孩子矮小的分水岭,一旦发现孩子偏矮,就得赶紧治疗,及早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身材矮小状况。儿童正常生长发育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胎儿到2岁的生长快速期,通常出生后第一年长25厘米左右,第二年长10厘米左右;第二阶段为3岁到青春期前的生长速度减缓期,每年长5~7厘米;第三阶段为青春期的生长加速期,男孩增长25~28厘米,女孩增长23~25厘米。
3、合理的饮食和运动
蛋白质是骨骼与肌肉生长的能量来源,同时又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以平衡的饮食为好,即荤菜、素菜合理搭配,粗粮、细粮均衡摄入。营养过剩,是目前造成性早熟发病率逐年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儿童矮小症患者由于生长缓慢,需要量就会比其他孩子少,多数食量不大。我们时常也会发现,原来食量较小的儿童,如果出现青春期发育后,食量就会明显增长,就是这个原因。
运动不仅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同时,身体充分运动后还能增进食欲,对孩子增高有帮助。运动的方式以慢跑、慢速跳绳等为好。球类运动、游泳等也可,只不过需要注意保持运动的连续性,球不在手时也要注意跑动。一些长时间、高强度、过于剧烈的运动(如马拉松等),有可能造成缺氧,可能是无氧运动,反而不利于长高。
4、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爱抚的缺乏、精神上的压力和心灵的创伤都会导致神经、体液、内分泌等功能紊乱,致使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等有助于长高的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引起孩子的生长发育障碍。因此,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其在爱与关怀的温馨环境下成长,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认识儿童矮小症切勿走入误区
1、如果发现您的孩子身高偏矮小,一定到正规专业的儿童医院检查,查清病因,对因治疗,以便尽快追赶上生长。
2、不要给孩子吃高营养,高脂肪,大补的食物,不要随便服用增高药物,也不要盲目等待是晚长类型,以免因误诊误治或消极等待而影响孩子最终的身高,遗憾终身,影响以后正常生活。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衡膳食。
3、进行骨龄测定,骨龄是反映人体成熟程度最为可靠的指标。骨龄异常提前或落后,可以反映影响生长发育的不良因素,并及时予病因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4、建立生长发育动态观察档案,结合不同时段的骨龄及预测的身高值,可判断发育是否正常,对暴露出来的影响生长的不良因素,及时以予消除,减少去矮小症的发生。
判断孩子是矮小还是晚长
孩子个子总比同龄孩子矮了半个脑袋,怎么回事?营养不足还是锻炼不够?在如今物质丰富的年代,吃好、吃饱已经不是问题,然而有些孩子的身高增长却未能如家长所愿,成为家长们面临的一大难题。不少家长觉得儿童“矮小”还可以等一等,指望孩子大一些会“晚长”,殊不知,这样反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矮小症”是指孩子的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正常健康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而“晚长”又称青春期延迟,是指女孩于14周岁以后、男孩于15周岁以后才出现第二性征及生长发育加速的情况。门诊常有读高中的孩子来看矮小门诊,一检查骨龄,孩子骨骺已闭合、生长已停止,孩子失去了长高的机会。所以,矮小孩子只有一部分会有“晚长”,不能盲目等待。
怎样才能不耽误矮小孩子的治疗时机?家长们一定要定期对孩子的身高进行监测,了解孩子的生长速度。正常儿童每年能长高5-7厘米,如果生长速度正常,骨龄在正常范围内,这些矮小的孩子仍可以继续观察,可不急于治疗。倘若生长速度不正常,家长却一直认为孩子能“晚长”,待到警惕之时往往就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儿童矮小症的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方法
矮小症患者大多数可通过药物治疗而长高,关键是要查出矮小症的病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矮小,可用甲状腺素治疗。侏儒症,应补充生长激素进行药物治疗,对Tumer综合征、慢性肾衰和宫内发育迟缓等非生长性激素缺乏等引起的矮小,用生长激素治疗效果很显着。生长激素是促进人体生长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对青春发育期前的小儿更为重要。生长激素可刺激软骨、长骨生长,使骨骼变宽,而促进骨成形的作用较小。生长激素是治疗不同原因造成的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的理想药物,一般治疗第一年可增高2~3厘米,个别人可增高15厘米以上。
二、非药物治疗方法
1、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是促进孩子长高的重要因素。
蛋白质是骨骼与肌肉生长的能量来源,同时又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因此,在儿童饮食的调剂中,要经常给予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蛋类、鱼类、豆制品类和乳制品类。儿童蛋白质的必需量一般为:1岁30克,3岁40克,5岁50克,7岁55~60克,11~18岁 75~90克。
另外,人体长高实质上就是骨骼的生长,而钙是骨骼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儿童的生长中承担着重要作用,所以要注重从饮食中科学摄取,多给孩子吃富含钙的食物。儿童钙的摄取量为1~10岁800毫克,11~18岁1200毫克。
有的孩子吃饭挑挑拣拣,作为家长就要动脑筋进行调剂,如对不喜欢吃鱼的孩子,就要每天在蛋、牛奶、豆制品上给予补充;对食欲差的孩子,要细心查找原因。运动不足或过量、晚餐过晚、孩子非常困倦不能进食、零食吃得过多、偏食、吃饭时注意力不集中等,也可影响食欲,要注意避免。
2、适量的运动
运动不仅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同时,身体充分运动后还能增进食欲,对孩子增高有帮助。
有助于长高的运动有慢跑、跳绳、跳舞、打篮球、打排球、游泳等。因为骨骼的发育需要一定纵向的压力,而过强的压力,如举重等会阻碍骨骼的纵向生长,孩子要尽量避免。
对于生长期的孩子来说,运动是促进发育的手段,但不要过量运动。过量运动会使孩子身心疲惫,导致孩子没有心情吃饭,倒头就睡,不利于健康,对增高也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