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系带过短一定要剪舌筋吗
舌系带过短一定要剪舌筋吗
舌筋,是舌系带的俗称。舌系带即孩子张开口翘起舌头时在舌和口底之间的一薄条状组织,它是舌下区黏膜在中线形成的连接舌下与齿槽的一条黏膜系带。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舌系带是延伸到舌尖或接近舌尖的。在舌的发育过程中,系带会逐渐向舌根部退缩,所以婴幼儿并非一出生就能舌头伸转自如,而是从短小到刚能够吸吮开始,之后由于喝奶、言语需求所迫开始发音等,经过长达数年的一系列相关的漫长活动与练习,这才使得孩子的舌尖逐渐远离系带,从而走向正常。
舌系带短,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舌底下正中处的舌系带过短,使舌的正常活动受到限制,舌头因而不能伸长到口外,或往上不能接触上唇;舌前伸时,因舌系带短拉着舌头,使舌头的背面有小的凹陷,舌尖部则呈"V"型或"W"型。严重者影响吸吮,影响语音清晰度和学语。人们俗称为“大舌头”就是这种情况造成的。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舌系带过短的诊断与评估。
不知从何时开始,舌系带过短这个概念就在民间广为流传开了,以致很多孩子刚学会说话,只要有说话不清楚现象,父母们第一时间就会联想到是舌系带的问题。其实只有很少数发育不正常的儿童才会出现舌系带过短。
如果舌系带一头附着在舌尖,另一头附着口腔底的前侧,这样就限制住舌头的运动,向外不能伸出口外,向上又舔不到上腭,这时才可以判断为舌系带过短。一般来说,最好观察到2岁以后,这时候舌尖开始逐渐远离系带,如果确因系带过短影响舌前伸,甚至妨碍语言清晰,可以进行诊断并寻求进一步的治疗。
舌系带过短的危害包括:在婴儿时期吸奶时,由于舌系带过短,会经常受到两个下门牙的磨擦发生溃疡。舌系带过短还限制了舌头在口腔内的活动,影响吐字和发音,尤其对卷舌音、腭音及舌音影响较大,如汉语拼音字母中的/l/、/r/及/ch/等发音困难。由于舌运动受限制,对咀嚼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们再来看看舌系带过短的正确处理方法。
舌系带过短必要时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但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舌系带过短存在一些错误认识。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误区:
1.婴儿舌系带短不正常
有的家长发现婴儿舌系带比较短,张口时舌尖不能上翘,舌头的活动不灵活,就认为不正常。其实,婴儿的舌系带正处在发育阶段。在新生儿期,舌系带是延伸到舌尖或接近舌尖的。在舌的发育过程中,舌系带逐渐向舌根部退缩,正常儿童2岁以后舌尖才逐渐远离舌系带。所以,婴儿时期舌系带多成紧张状态,可出现舌系带“过短”的情况,这是暂时性的生理现象,不应认为不正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乳牙的萌出,舌系带的附着会逐渐向口底下移,逐渐变得单薄而松弛,舌的活动度也会变得更加灵活,舌系带就不短了。
2.孩子发音不准就是舌系带过短所致
有些家长把孩子发音不准归结为舌系带过短,只要孩子稍有说话不清的表现,就带孩子到医院要求割舌系带。发音不准、吐字不正固然与舌系带过短有关,但这不是发音不准的唯一原因。舌系带过短,一般仅影响孩子对某些字的发音不准确,对整个发音不起主要作用。造成发音不准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先天性生理缺陷,比如先天性唇裂和腭裂、牙齿缺失或畸形以及舌系带过短等;二是后天疾病所致,比如孩子小时候因神经系统疾病致使发声器官运动不协调、因听力受损等情况造成听不准音而无法正确模仿、大脑发育障碍等都可以引起发音不准。此外,3岁以前的孩子词汇量逐渐增多,他们很想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维,故也常常有发音不准的现象,特别是一些较复杂的音。这是因为他们刚学会说话不久,而且大脑的语言中枢和发声器官尚不成熟,或是在学说话过程中受到语言环境的影响而引起的。
3.舌系带过短手术越早越好
有的家长担心舌系带过短会影响孩子的发音、说话,执意要让医生早做手术,认为早做手术不需麻醉、不要缝针、出血少。殊不知,过早手术(2~6个月大时),易导致手术伤口的瘢痕形成,这样有的孩子必须做第二次手术。而且,手术中孩子多半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误伤,也容易合并感染。另外,过早手术给孩子心理上带来的影响会更甚于身体上所受到的伤害。
目前专业人士推荐的手术时间为4岁后、5岁左右。这是因为:舌系带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向后移位。即使舌系带过短,经过训练也能得到改善,大多数儿童不会发生功能障碍。孩子的发音与听觉功能、语言环境、智能发育、发音程度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在4周岁时才日趋完善,因此,对4岁以前或更年幼的孩子可以进行观察与随访。
如早期发现孩子有舌系带方面的问题,建议不要盲目地过早地去“剪舌筋”。最好是经过专业人士的判断或者进一步观察,同时进行相应的舌运动训练或者言语治疗,其实大多数孩子是不需要挨这一刀的。
宝宝说话发音是舌系带过短
舌系带是位于舌底部正中的黏膜皱折处。舌系带过短主要是先天发育不良所引起,个别儿童是由于局部慢性刺激、感染或外伤后疤痕形成的结果。在下颌乳切牙已经长出的幼儿,假若舌系带过短,会使接触牙切端的部分形成褥疮性溃疡,影响吸吮动作,容易发生流涎及拒奶现象。
在小儿开始学讲话时,不能准确地发出卷舌音和舌腭音。倘若令小儿抬舌或用手指抬舌,可看到短粗与舌尖腹侧相联的舌系带,限制着舌尖的上抬。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不可缺少语言交流,耳、鼻、腔、喉、舌、唇、齿等和语言相关的器官健全与否是很重要的,而舌系带过短影响发音,必须做舌系带延长术。
但是,对小儿舌系带过短的判断应持慎重态度。由于婴儿时期的舌系带发育尚不完善,70%的舌系带位置偏前。一般说来,小儿在出生5个月以后,随着乳牙的——萌出,舌系带的附着会逐渐向口底下移,并变得单薄而松弛,舌系带就不会显得短了。要是小儿在6个月以后舌系带仍然短粗,那就说明是舌系带过短。
舌系带延长术是一种很容易、简单的手术,一般医院的口腔科均可以做。对3岁以下的幼儿,因舌系带的血管发育不全,术中出血少,只需将系带提起,横行剪断后用纱布加压止血即可,可以不做缝合。一般儿童做手术最好在学龄前去做,因为经过舌系带矫正术后可为卷舌音及腭舌音的正确语言训练创造有利条件。
宝宝舌系带过短越早剪开越好
舌系带过短指的是连接舌头和嘴底部的膜比正常的短。宝宝舌系带过短吃奶无力,舌头裹不住奶嘴。长牙时舌系带处反复发作溃疡。日常伸舌伸不出口唇,或伸舌时舌尖呈分叉状或“w”形状。吃饭时较难保持口唇卫生,不能舔到碎末。长大后讲话不清楚会大舌头说话。还有一些乐器需要舌头配合的基本上是不能学会。
所以如果家长发现宝宝吃奶裹不住奶头而出现漏奶现象就应考虑有舌系带过短的可能。除此之外,以下这些迹象也说明宝宝舌系带过短:
1.宝宝舌头伸出后不能碰到上唇、舌头在口内不能顶到上腭、舌头伸出后呈M型、或者舌头伸出后有小沟、舌尖伸不到下牙床外面。
2.宝宝张大嘴或吸吮、哭闹时舌尖上会出现一个凹痕,就像心形图案上端的那个凹陷一样。
3.喂奶时妈妈乳头很痛,裂开,甚至流血。
4.宝宝每次吃奶时间过长,而且频繁需要吃奶,同时容易疲劳,经常咬或者啃乳头。
宝宝舌系带短一定要剪吗 舌系带和舌系带异常
舌系带,俗称‘舌筋’,即孩子张开口翘起舌头时在舌和口底之间的一薄条状组织。舌系带对保证舌的吐字发音和吞咽具有重要作用。
正常的舌系带能使舌头灵活伸出口外,并能舔到人中穴位处或上卷舔到上前牙。
异常的舌系带主要是指舌系带过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袢舌”。一般表现为舌宽而短,舌尖不能上翘,或者前伸时舌尖部呈V型或W型。
孩子大舌头怎么回事
其实,小孩子发音吐字不清楚,通过医生检查在排除了其听力和喉部的问题以后,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像牛牛这样舌系带过短或附着异常。舌系带过短是口腔科的一种常见病,属于先天发育不良,发病率约为6%,与性别无关。
舌系带过短的症状主要是因为过短的系带限制了舌体的运动而引起。刚刚出生的小宝宝在啼哭时,家长就可见到舌背底部舌系带过短,舌尖圆钝,严重的呈“W”形,舌头外伸一般不超过牙床,吮吸吃奶时舌头不能有效包裹妈妈的乳头乳晕,导致母乳喂养困难;大些的宝宝不能正确发出舌腭音及卷舌音。
如果有这些表现,可能您的孩子就存在舌系带过短或附着异常的情况。即使如此家长们也不必太过担心,医生可以通过舌系带修整术来治疗舌系带过短的畸形。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操作简单,门诊即可开展,不用住院。手术后效果明显,成功率高。
孩子大舌头怎么回事
问:到底要不要给“大舌头”孩子做手术?
答:其实,小孩子发音吐字不清楚,通过医生检查在排除了其听力和喉部的问题以后,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像牛牛这样舌系带过短或附着异常。舌系带过短是口腔科的一种常见病,属于先天发育不良,发病率约为6%,与性别无关。
舌系带过短的症状主要是因为过短的系带限制了舌体的运动而引起。刚刚出生的小宝宝在啼哭时,家长就可见到舌背底部舌系带过短,舌尖圆钝,严重的呈“W”形,舌头外伸一般不超过牙床,吮吸吃奶时舌头不能有效包裹妈妈的乳头乳晕,导致母乳喂养困难;大些的宝宝不能正确发出舌腭音及卷舌音。
如果有这些表现,可能您的孩子就存在舌系带过短或附着异常的情况。即使如此家长们也不必太过担心,医生可以通过舌系带修整术来治疗舌系带过短的畸形。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操作简单,门诊即可开展,不用住院。手术后效果明显,成功率高。
问:“大舌头”孩子到底多大做手术合适呢?
答:这是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目前,医学界对此还没有统一的看法,但大部分专家认为舌系带修整术的最佳年龄为5周岁左右。至于原因,一是和孩子的发音与听觉功能、语言环境、智能发育、发音程度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在人4到8周岁时期内完成,因此,对4岁以前或更年幼的孩子,要预测将来他们是否有发音障碍是很困难的。
二是舌系带也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向后移位。即使舌系带过短,经过训练也能得到改善,大多数儿童不会发生发音功能障碍。另外5岁的儿童,即将上学,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只要耐心和孩子讲清楚手术的利害关系,大部分孩子还是能配合医务人员,顺利完成手术的。
孩子说话晚可能是疾病的信号
从生理上讲,如果孩子的听力本身有问题或发音器官不正常,会导致无法正常发音,比如,孩子若出现舌系带过短、唇裂、腭裂等异常,就会出现发声气流走向失常和发声协调困难,影响发音;如果孩子有听力障碍,也会影响语言的发展。如果孩子得了孤独症,或者是智力低下,也可能不会说话。
不过,大多数孩子不肯说话是由家庭环境造成的。有些父母经常把孩子不会说的话挂在嘴边,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了听,就不愿开口了;也有极少数家长,强迫孩子说话或把孩子发音不准当笑料,不经意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于是变得不肯开口。
另外,孩子出生后一直听着方言长大,孩子周围的成人普通话说得不标准,孩子学普通话可能会有发音不准的现象。
盲目剪“舌筋”伤身又伤心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不说话或者说话迟,是因为舌系带太短。“舌系带”俗称“舌筋”,当我们张口将舌抬起时,可以看到一条小的系带系在舌和口底之间,这就是“舌系带”。正常“舌系带”可使舌头活动自如,舌尖可自然地伸出口外,或向上舔到上腭。在新生儿期,“舌系带”是延伸到舌尖或接近舌尖的,在舌的发育过程中,舌系带逐渐向舌根部退缩,舌尖逐渐远离舌系带。
多年来,在民间一直有着这样的观点,“把舌系带割掉,孩子说话早”,记者从几家医院了解到,经常有家长带着孩子过来要求做手术割掉“舌系带”,孩子的年龄大多在一岁半到三岁之间。
专家说,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能不能说话,说话是迟是早,和舌系带并没有关系。婴幼儿“舌系带”稍短,不应认为就是不正常,最好观察到两岁以后。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说话不清楚,盲目让孩子接受“舌系带”手术的做法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口齿不清的毛病可以纠正吗
如果舌系带仅仅是稍短则不需要手术矫治,但是舌系带过短就应该进行手术了。舌系带手术非常容易,但是一定要早做。一般选择在孩子出生6个月以内,因为早期手术对以后的语言学习影响不大。如果年龄大了再做手术,一方面要进行麻醉,更重要的是已经养成了口齿不清的毛病,即使做了手木,也很难纠正发音了。
发音不准别乱为孩子割舌系带
发音不准别乱为孩子割舌系带
沪申专家说,造成发音不准的原因有很多:先天性生理缺陷,如先天性唇裂和腭裂,牙齿缺失或畸形以及舌系带过短。后天疾病所致,如孩子小时候因病致使高级神经系统受损,或由于头部外伤,损伤大脑的语言运动区;因听力受损等情况造成听不准音,而无法正确模仿,以致发音不准。另外,语言环境的影响也会造成孩子发音不准确。例如孩子出生后一直听着方言长大,学起普通话来自然不佳。孩子周围的成人普通话说得不标准,也会影响孩子的发音。
舌系带过短要经医生确诊
所谓舌系带,就是人们俗称的舌筋。舌下的黏膜薄而平,反折时与舌下区的黏膜相延续,此时在舌背侧中间有一条筋膜连接舌与舌下黏膜,这条筋膜就是舌系带。舌系带过短,会影响发音。常表现为舌不能自由前伸,舌头伸出后不能碰到上唇、舌头在口内不能顶到上腭、舌头伸出后呈M型,或者舌头伸出后有小沟。但专家提醒舌系带是不是过短,必须由正规口腔专科医师才能确诊。
乱割舌系带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沪申专家指出,小儿舌系带的发育大多数是正常的。有些孩子在婴儿期舌系带前部的附着呈紧张牵拉状态,这只是暂时性的生理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乳牙的萌出,舌系带会逐渐松弛,舌的活动度也会变得更加灵活。
舌系带切割手术本是针对那些舌头结构异常,以致发音困难者进行的矫正手术。对于那些出于望子成龙的目的,让孩子接受“舌系带切断手术”的做法,专家们并不认同,因为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讲,这种做法都没有任何好处。特别是手术给孩子心理上带来的影响更甚于身体上所受到的伤害。
舌扁平苔藓引发什么疾病
舌尖病变较少见,可侵及舌系带。
舌系带,俗称舌筋,即孩子张开口撬起舌头时在舌和口底之间的一薄条状组织。前面与下颌中切牙间的舌侧牙龈相连,后面与舌腹相连。
正常舌系带是位于口底前方舌尖下面正中的粘膜皱襞。在新生儿时期的舌系带是延伸到舌尖的或接近舌尖。
在舌的发育过程中,系带逐渐向舌根部退缩。正常儿童2岁以后舌尖才逐渐远离系带。在少数发育不正常情况时才出现舌系带过短。
什么是舌系带
舌系带俗称舌筋,也就是小孩子张开口之后,撬起舌头时,在舌和口底之间的那一薄条状组织。
在正常情况下,刚出生的宝宝的舌系带是延伸到舌尖或者接近舌尖的,而在舌的发育过程中,系带会逐渐向舌根部退缩。正常的儿童在2岁以后,舌尖才逐渐远离系带。但有少数发育不正常的儿童会出现舌系带过短的情况。
舌系带过短的临床表现为舌头不能正常自由地前伸,舌头伸出口腔的部分不及正常儿童的长,而且舌前伸时舌尖因被舌筋牵拉而出现凹陷,舌尖呈W形(正常人舌头伸出时舌尖呈V字形)。舌系带过短对宝宝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它可能会影响宝宝哺乳,也可能会影响宝宝的正常发音。而由于宝宝舌头的发育会发生变化,因此舌系带过短的确诊一般是在宝宝2岁以后。
另外,如果宝宝确诊是舌系带过短的话,家长也不要太慌张。如果宝宝的系带过短影响舌前伸,妨碍语音清晰,一般可简单地把系带薄膜的前部剪开,不需要局部麻醉。如果宝宝的系带发生纤维化,短而粗硬,即舌系带短缩,则应进行手术。
一般父母发现婴幼儿有以下几种情况时,需要到医院就诊:
1、吃奶无力,舌头裹不住奶嘴。
2、长牙时舌系带处反复发作溃疡。
3、伸舌伸不出口唇,或伸舌时舌尖呈分叉状或“w”形状。
4、讲话不清楚。
5、舌尖外形不好看。
6、下前牙间隙有时与舌系带有关。
8、“地包天”患儿有正畸科医生建议行舌系带手术。
9、吃饭时较难保持口唇卫生,不能舔到碎末。
宝宝说话比较慢是怎么回事
认识“舌系带”
舌系带,即俗语说的舌根,它位于舌头的下方,口腔的底部。胚胎发育时期,舌头是黏着于口腔底部的,随着胎儿日臻成熟,粘连的胚胎期细胞逐渐被吸收,使舌头前端能逐渐脱离口腔底部并自由移动。
出生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新生儿就拥有了一个前端圆钝,形似汤匙,并能前后上下自由移动的舌头。婴儿借此器官来完成早期的吸奶及吞咽工作,这也是该时期舌头最重要的功能。此后,随着年岁的增长,下颌牙齿相继萌出,舌头的前端就会再延长些,从而变成圆尖形,与此同时,舌系带亦会再退缩,使舌头的灵活度增加,为宝宝咿呀学语做好充分的准备。正常的舌系带不但使舌头灵活地伸出口外,并能舔到口和鼻之间的人中穴;当舌上卷时能舔到上前牙龈及硬腭中部。在这个过程中,若舌系带退缩过度,就会出现所谓的舌根过短。
如何发现宝宝是否存在舌系带过短的现象呢?
1、如果舌系带太短会使舌变宽变短,舌尖不能上翘;
2、用力伸舌时舌尖后缩使舌成W形,因为舌系带附在下颌骨的牙槽脊上使舌不能运动自如。
3、婴儿时吸吮受限制,表现吸奶无力,吸不到足够奶水;
4、发音吐字及咀嚼不畅甚至牙齿发育都受影响。舌系带过短时幼儿卷舌音及腭舌音吐字不清,叫叔叔为嘟嘟,叫姥姥为咬咬。
细心的妈妈不妨再观察一下,假若宝宝的舌头可以舔到嘴唇,并且能从外面看得到的,这种舌头就已具备发出各种正常语音的条件了,舌系带决不是发音不准的罪魁祸首。也就是说,剪舌根并不能解决讲话不清楚的问题。
但对于那些舌系带过短,导致舌头无法灵活运动,并且程度较为严重者,就必须手术治疗了。但是尽管爸妈认为“剪舌根”只是一项操作简单的小手术,但爸妈在考虑给小孩“剪舌根”前,还是应到专科医生处仔细检查,判断清楚后再进行。
舌系带过短的原因
舌系带是新生儿在嘴巴张开后,将舌头撬起观察到的舌头和口下之间有一条薄条状组织,一般情况下,2岁之后的儿童,舌尖会离开系带,而造成舌系带过短的原因主要是先天性发育不良引起,如舌系带的慢性炎症刺激或者因外伤引起瘢痕,舌系带较原来正常的舌系带挛缩变短所致,因此,舌系带过短是一种较常见轻微的先天畸形疾病之一。另外如患有腭裂、悬雍垂裂、舌根及咽喉部的肿块、先天性脑炎等疾病,都会表现为发音不清。
舌系带与上唇系带、颊系带一样,是一结缔组织,附着在舌腹中后部,将舌头连在口底且保持一定的活动性。如果连得过多,即附着于舌尖或其稍后的部分,那么舌的活动性就会受到限制,伸舌时由于系带的牵拉舌尖会出现一凹陷, 呈“M”型或“V”型,有的小孩甚至不能将舌头伸至口外,这就是我们临床上说的“舌系带短”了。舌系带过短的儿童,对发音有一定影响特别是“r”音,患者舌系带附着于舌尖稍后舌前伸时呈现W样外形正中有切迹;舌上卷时受限明显严重者舌前伸不能越过下唇。
除了伸舌受限外,舌系带短还影响舌头不能上抬、后卷,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舌系带短的确会影响小孩发音,但仅是卷舌音,如“zh”、“ch”、“sh”。让小孩做伸舌动作,观察舌尖有无凹陷就可判断舌系带是否过短。
舌系带过短可以通过手术矫正手术非常简单只要将舌系带横行剪开并纵行缝合舌系带就可以得到延长了这个手术越早做越好因为孩子大了说话习惯了舌头短缩即使做了手术术后再要改变原先的说话习惯也就比较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