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忽视孩子的坏情绪
请不要忽视孩子的坏情绪
“看你,这么贵的MP3你也敢把它拆成这样!”我怒目注视着儿子,嘴里不停地数落着他的行为。“去,到洗手间洗漱去,准备睡觉。”在我的喝斥声下,儿子含着满眼的泪水走进了洗手间。我没好气地帮他打理完后,就让他自己去睡觉了。
“不,妈妈……”深夜我被儿子的尖叫惊醒,几步跨入他的房间。原来,儿子做了一个恶梦,经过我的安抚又渐渐睡去。
第二天早晨,儿子哭着说肚子疼,看着儿子难受的样子,我带他去了医院。经过照片子、验血,医生判断说:“孩子小腹很硬,吃点排气的药吧,还有点着凉。”
在回家的路上,回想着医生的话,又想到昨天晚上的情景,我不由自主地搂紧了儿子。记得每次批评儿子,我总会在睡前给儿子讲明白为什么妈妈会生气,要批评。儿子也总会在我的疏导下坦然地接受批评,然后在我的爱抚下甜甜地进入梦乡。而昨天由于我在修改一个演示文稿忽视了被我喝斥而睡的儿子,没想到竟然对他的伤害这么大,我深深地自责。
通过这件事,我想对所有的家长说:“请不要忽视孩子的坏情绪,及时的沟通和安抚会让孩子知道对错,接受批评而不产生抵触情绪,真切感受到父母的爱。”
什么是灌输
家长问:
最近听说0—6岁的孩子不适合用灌输的方法,我写下几件事,请您帮我看看这是不是灌输?还可以怎样处理这类问题?
1、然然问:“为什么我们两只脚走路,而熊啊老虎啊却是用四只脚爬呢?”
我就给她讲“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直立行走是关键,直立行走使两腿变得粗壮,手就从事复杂细致的工作,从而变得更灵巧……”最后总结“所以我们人是直立行走的”。
2、然然问:“为什么天会黑?”我就两手握成拳,一个当地球、一个当太阳,比划给她看。
3、然然原地跳啊跳,问“为什么我不能跳得很高”,我就给然然讲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专家答:
在孩子没有准备好之前,给孩子“教”一些东西,那就是我所理解的灌输,就如他不饿,非要他吃东西一样。
但是我们很难界定到底什么时候是灌输,我认为当你跟孩子讲,他表现出茫然或是没有兴趣时,可能就是他没有准备好,你就不要继续讲了。
我结合你的例子来分析:
第一个例子,你希望孩子掌握一些科普知识,但是你给了孩子太多概念,令她迷惑。如:“人猿”、“进化”、“直立行走使腿变得粗壮,手变得灵巧”等等,此外你论证的是直立行走带来的结果,而不是什么导致人类直立行走。
面对这样的事,如果是在家里,我会请孩子跟我一起四肢着地爬一圈,然后请她拿着什么东西继续爬行,那么她就会发现困难了,所以两条腿走路,你的手就可以空出来做很多事情,甚至可以一边走路一边拿着冰淇淋吃呢。
第二个例子,她对宇宙有没有基本概念?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呢?运转方式呢?如果没有,她真地被你给弄糊涂了。你可以一起提出疑问“是哦,为什么天会黑呢”,或许你能听到她惊人的回答,她的小脑袋里有很多奇思妙想。有时候孩子并不是想知道科学答案,或许她不希望天黑,因为天黑就不能出去玩了。
第三个例子,她的小脑袋还不足以理解“引力”,她的思维还停留在具体表象阶段,引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且你要解释引力,就必须引用大量陌生的概念。这样,你得一个一个解释下去,这会进一步增加负但,也没有什么必要。她的问题可能包含某种愿望,她希望能拥有像成人一样的能力。“为什么我不能跳得很高”的潜台词是“我希望自己跳得很高”。你可以怎么办呢?可以在她跳起来时把她举高,或许再转个圈,不但跳得高还飞得高呢!多么有趣啊!
别忽视孩子出汗
进入夏季,有的家长会发现,即使气温不高,或家里开着空调,自己的孩子也经常是满头大汗,衣服甚至都能拧出水,不少家长都认为是因为孩子“疯玩”造成的。而有些孩子即使在炎热天气里也很少出汗。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王应麟说,夏天孩子出汗也有很多原因,有的情况是正常的,家长不必担心;而有些情况可能就不太正常,特别是孩子出汗过多或过少时,可能是孩子身体不舒服的表现。搞清孩子出汗原因
王医生解释,汗是从汗孔排出的人体内的水液。当气候炎热,衣被过厚,情绪紧张,以及活动、饮食时出汗增多,一般属于人体的正常生理现象。反之,如果出汗过多,而且不为上述原因所激发,则称为汗症,在多种病变中都可以出现。
小孩子体质处于发育阶段,肌肉、皮肤都还很薄弱,比成人容易出汗。如果小儿只是单纯少量出汗,生长发育良好,精神活泼,而无其他症状,属正常的现象。反之孩子根本不出汗,就应该考虑汗液排泄有问题了。如果出汗量过多,而兼有其他症状,应该考虑是否有病。孩子出汗,可以表现为手足汗、心胸汗、半身汗、自汗、盗汗等。
王医生说,自汗是指因不用发汗药或因气候炎热、衣被过厚、剧烈活动等其他刺激因素而昼夜稍动则自然出汗者,这样的孩子多是阳气不固,津液外泻所致。但是大部分的孩子应该是属于爱活动、兴奋活泼、饮食正常或过多的孩子,他们在活动、兴奋地玩的时候就特别容易出汗。这些孩子的出汗可能比较多,但是造成出汗的原因停止后,汗也随之停止了,这样的孩子是非常正常、健康的。
如果造成出汗的原因停止了,或根本没有原因的出汗,或因为某些疾病造成的出汗不止,这时应该属于有病的自汗。
盗汗亦称“寝汗”,睡时出汗,醒后即止。一般孩子盗汗多因阴虚热扰,心液不能敛藏所致。但是我们所见到的是孩子入睡不久,头、胸、背等处出许多汗,常浸湿枕巾、睡衣等。这是因为孩子刚入睡体温上升,此时爱出汗的孩子盗汗就很明显,这是一种生理现象。比较爱出汗的孩子大多在三四月份或11月份出现盗汗。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盗汗只是在夜里12点前(就是前半夜)出汗,到后半夜汗会自动地没有了。中医认为孩子阳气旺盛,前半夜阴气尚未到最盛之时,在前半夜就会出汗,到了后半夜阴气渐盛而抑制了孩子体内的阳气外越,所以到了后半夜,孩子的汗自然就收回去了。一般来说,家长不要害怕,如果不放心就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一下。
就医之外还要注意饮食调理
孩子因为疾病而兼见出汗的症状时,除了请医生检查、治疗外,在家还可以选择合适的饮食调理的方法。
在家里时,家长如果还分不清孩子出汗应该属于哪方面的症候,就可以按照自汗多为阳虚,盗汗多为阴虚。所以在饮食调理上就可以按自汗调补阳气,吃健脾益气的食品;盗汗就可以用滋补阴虚,养阴生津的食品。
自汗时,要注意是否有平时精神萎靡,容易疲劳,面色淡白,活动时爱出汗,易患感冒,语声低等。对于这样的孩子要注意忌口,平时不要吃生冷冰镇的食品,坚硬不宜消化的食物。而应该多吃一些具有健脾作用的食品,如粳米、薏米、山药、扁豆、莲子、大枣等,这些既能健脾益气,又能和胃,可以煮粥食用。
盗汗时,要注意孩子在睡觉时出汗,醒时汗止,形体消瘦,皮肤干燥无泽,两颧红,手足心热,大便干燥,小便黄,烦躁不宁等,属于阴虚表现。要忌口不吃煎、炸、烤、熏、油腻不化的食物,如油饼、炸羊肉串、烤鸭,膨化食品等;辛辣食物,如辣椒、芥末、干姜、胡椒、羊肉、狗肉及肥肉等也在忌口范围。
应该给孩子多吃一些具有养阴生津的食物,如小米、麦粉及各种杂粮和豆制品;牛奶、鸡蛋、瘦肉、鱼肉等;水果、蔬菜应多吃,特别是苹果、甘蔗、香蕉、葡萄、山楂、西瓜等含维生素多的果类。
护理多汗的孩子,应注意勤换衣被,并随时用软布擦身,或外用扑粉,以保持皮肤干燥。身上有汗时,应避免直接吹风,以免受凉感冒,发生病变。多汗易造成阴津亏损,阳气受伤,因此要多给患儿饮水,喂以多种营养丰富的食物,保证代谢之需。饮食要忌辛辣、攻伐之品,以防止正气受伤,汗出更甚。
不能忽视的“情绪安全感”
“女强男弱”的爱情依然需要“安全感”
前几天,女明星李冰冰公开了恋情,男友是小自己16岁的某投资高管。实际上,近几年的娱乐圈,不仅仅只有这样一对姐弟恋:相差9岁的贾静雯和修杰楷,相差10岁的伊能静和秦昊,相差11岁的王菲和谢霆锋……
在我们的认知当中,姐弟恋总是有点挑战传统的味道,因为姐弟恋往往意味着在这段关系中“女强男弱”。
现在的女性是开始喜欢比自己“弱”的男性了吗?或者说男性的经济实力已经不是女性考虑的因素了吗?
肯定不是。看看某些地方结婚时男方付给女方彩礼的涨幅,就能看出,男性的收入仍然是女性考量男性是否是理想伴侣的主要因素。
我曾经和朋友聊天说,如果现在有两个男人追求你,一个生活富裕,和他在一起你会衣食无忧,但是他很忙常常没时间陪伴你,而且要求你很乖,不能随便发脾气;另一个是刚入职场不久的小青年,他可以随时随地陪伴你,只要你生气他就会想办法哄你开心,但和他在一起,你们可能总会为经济担忧。你选择谁做伴侣?
一个朋友说:两个人总不能见面,多没安全感啊,都不知道他每天在干吗?
另一个朋友立即反驳:和一个没钱的男人在一起就有安全感了吗?你看现在房价,孩子学费,一个只能陪你聊天的男人可给不了。
虽然争来争去没有明确的结果,但是有一个问题却明确了——女人真正需要的男人,是一个能给自己安全感的男人,只是大家对“安全感”的定义有些不同。
“情绪安全感”常常被忽略
到底拥有怎样的特质才算是一个有“安全感”的男人呢?
对于一段关系中的两个人来说,他们通常需要彼此提供两种安全感。一种是外在安全感,比如和这个人在一起你不会受到身体伤害,不用为生存担忧,以及这个人会保护你不受到外界伤害,等等。这种安全感非常好理解,如果一个人生存环境恶劣,自身生存能力很差,伴侣能提供这种安全感就很重要。
还有一种安全感常常被人们忽略,这种安全感叫做“情绪安全感”。情绪安全感会在两个彼此信任的人之间产生,可以说“信任”是这种安全感产生的基石。
孩子容易发脾气可能患抑郁症
孩子容易发脾气,警惕是抑郁症
事实上,抑郁症已经成了儿童第二常见的精神问题,仅次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有调研表明,中国目前约有20%的儿童出现抑郁症状,其中4%为临床抑郁,即需要接受临床治疗的重症抑郁。
有抑郁症的孩子坏情绪常常会持续数周或数月。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常常会觉得上学是种煎熬,渐渐孤立起来,远离朋友;在家不断地制造麻烦,或者变得敏感脆弱、忧伤和易怒。如果你的孩子有下述5条以上的症状,而且这些情况已经持续有两周以上,那么孩子可能患了抑郁症:
1.暴躁、易怒、情绪波动却毫无理由。
2.对约会朋友和参加有趣的活动毫无兴致。
3.总是抱怨胃痛或头痛。
4.体重下降。
5.更加嗜睡。
6.在学校的表现越来越差。
7.开始谈论离家出走。
8.总是无精打采,常抱怨太累或太无聊,缺乏自信,讨论自杀,对喜爱的东西变得无所谓了。
跑步锻炼的正确方法 注意恢复和休息
长时间运转即使是机器也会磨损,需要整修,何况是人类,保证7到8小时的睡眠对于身体恢复非常重要,这也是给机体变强留足空间。如果出现伤病请不要忽视,休息能帮你更快从伤病中走出来。
不要忽视阳痿饮食
阳痿的出现,给予病人沉重打击。对于阳痿病人来说,饮食总是不能忽视的,如果总是不在意饮食,胡乱的吃,对于治疗总是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的。男科疾病专家指出:不要忽视阳痿饮食,因为阳痿饮食也是阳痿治疗的一部分。
阳痿除了正规的治疗,阳痿饮食注意事项也是很重要的,虾、海参、泥鳅、麻雀、黄瓜、韭菜、裙带菜等动植物类食物都有利于防止男子性功能早衰。营养学家运用现代技术对一些食物作了分析研究,肯定山药、鳝鱼、银杏、海参、冻豆腐、海水鱼、豆腐皮、花生、核桃、芝麻等食物具有强精的效果,因为它们含赖氨酸较多,而赖氨酸是形成精子的主要成分。以上具有补肾助阳作用。
此外,有的人喜欢吃山药和核桃,其实山药和核桃等食物对于阳痿的治疗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因为男子要保持性功能的常盛不衰,必须合理增加营养。性生活是人的生理活动,在性生活中,人体既有精神的欢快,又有物质的耗损。要补充这些耗损,最基本的是合理增加营养。大枣、芝麻、蜂蜜、葡萄、莲子、山药、核桃等植物类食物具有补肾益精助阳的功能,它们对于维持和提高男性性功能有重要作用。
请不要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我们不能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因为他们有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
孩子也是人,是一个社会的人。他们也有心理活动,而且他们的心理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丰富、复杂。因此,他们除了有物质方面的需求外,还有心理上的需要和愿望。他们需要家长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给以情感上的支持和行为上的帮助。他们有自尊,需要理解。如果家长不能满足孩子们心理上的需要,对他们心理上的需要漠不关心,那么即使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非常优越,他们也会感到不满、苦恼,甚至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正如他们的环境和营养中缺少某些物质时会产生身体上的疾病一样。
孩子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心理有发展的过程、规律和特点。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他们的心理特点存在差异,有不同的问题需要解决,有不同的需要应该满足。他们的心理更与成人不同。如果家长忽视了孩子的特点,把对成人的要求强加给他们,或用对其他年龄阶段的要求来对待他们,没有为他们提供解决这个年龄阶段的主要问题的条件,就会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问题,产生不信任感、内疚性、自卑感等等,并影响以后的发展。当外界的要求和孩子们的发展水平和特点相距太远时,这种要求非但不能促进孩子的心理发展,而且会使他们的发展产生偏离。
每个孩子都还是一个具体的人。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复杂影响,每个孩子都还具有他个人的特点,表现上有明显的个别差异。家长如果对儿童的个性特点敏感,采取适合于某个儿童的特点的教养方式和态度,这个儿童的心理就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反之,如果家长按照统一的模式,采取不适合儿童的态度和方式,或根据自己的好恶对待儿童,家长和孩子之间就会产生不协调,甚至产生冲突,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孩子的特点使他们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对这些孩子,家长更应该精神对待,防止他们的问题产生。
心理健康问题有一个发展形成的过程,在发展形成的过程中,她不一定都以明显的形式表现出来,家长最好能在孩子们刚开始产生轻微的心理健康问题时,就及时发现并采取多种方法帮助他们解决。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我们不要忽视平时不引人注目的孩子的心理健康,包括那些大家都认为是"好学生"、"乖孩子"的心理健康。这些孩子,看起来很正常,没有什么心理上的问题,但实际上在他们身上存在着潜在的不健康因素。只是由于他们的性格特点,或由于没有突出的事件引发他们的心理问题,因而他们的问题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对于这些孩子,家长往往放松了关心和教育。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的问题在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发展,以至达到了严重的程度。不少事例都说明了这种情况,我们要引以为戒。
不要忽视孩子的病态心理
“我要!我要!我还要!”当提到孩子,父母们都会议论起这些口头禅。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是自私的,只知道“要,要,要!”然而事实上,我们又有几个能看到孩子自私背后的真实原因呢?
即使两个看不懂时间的孩子同时看到一只金表时,一个会说:“它是我的,我要它!”另一个孩子就会叫起来:“不,是我的!我要!”他们也许会为这只金表打架,就算把金表毁坏了也在所不惜。孩子们总是通过这种方式相互竞争,不惜毁坏他们想占有的东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不断地对周围事物感兴趣,就像饥饿的人在寻找食物,他们会寻找能满足自己心灵的东西,不断在环境或活动中得到心灵的营养品。孩子在周围环境中找不到对其精神有利的“食物”,他们的饥饿于是就转移到物品的占有上。这种情况完全可以看作是父母对孩子内心需求的忽视。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的心理畸变取决于在爱和占有之间做出的选择。孩子的本能就像章鱼的触角一样伸展出去,抓住他急不可待想要的东西。这种占有欲使他牢牢地抓住东西,然后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卫它们。如果孩子没有找到他发展的精神动力,那他就会被物质彻底吸引,并渴望拥有它们。孩子的心力就这样被转移了。
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有时也会把注意力转向毫无价值的东西上,只是他们占有东西的方式不同于性格外向的孩子。他们不会跟其他孩子发生争执,而是喜欢去积累并隐藏东西,所以,他们口袋里经常会装有一些随意拿的糖果或者小玩具。
父母千万不要忽视孩子的这种病态心理,不要认为这是孩子的本性。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一个人的自然能量被转移了。父母们应尽量不要让孩子依附于某种东西之上,当孩子变得贪婪和自私之后,就很容易丧失自我,成为物质的奴隶。
如果孩子一直处于厌倦的环境中,那他会感觉失望、乖戾,这种孩子缺乏独立、缺乏智慧、令人讨厌、甚至会产生畸形的念头,成为反社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