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会不会复发
胃癌术后会不会复发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胃癌发病率高居第四位,每年全球约70万人死于胃癌复发。手术切除是胃癌主要治疗手段,也是目前治愈胃癌的唯一方法。早期胃癌,或者局部进展期的胃癌均应当采取手术治疗。
胃癌手术治疗后的患者预后如何?看看你的病理报告单,就大概知道复发的可能性有多大。您的术后病理报告单上若有“低分化”,“血管、淋巴结浸润”,“切缘阳性”等字眼,复发的概率相当高,要提高警惕,应通过自己症状、体征、胃镜等辅助检查进行定期随访,加强防范。
胃癌复发是怎么回事
一、晚期癌肿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已经属于较晚期的胃癌。
胃癌晚期癌肿已穿透胃壁,侵及腹腔和邻近的器官组织,如胰腺、结肠、肝脏、肠系膜等,或经淋巴组织转移至远处。在手术中无法根治性地切除肿瘤,以致腹腔内残留数量不等的癌组织,这些患者往往术后不久便出现复发。例如有一位老年患者,因食欲减退3个月未予重视,后来出现了进行性消瘦、呕吐、不消化食物近1个月才去医院就诊,经检查诊断为胃窦癌伴幽门梗阻。手术中发现胃窦后壁肿瘤已与胰腺粘连而无法彻底切除,术后不足半年就出现盆腔肿块和腹水。
二、手术治疗不够彻底 。
有少数医生只注重近斯疗效,单纯从创伤角度出发,不适当地缩小胃癌根治的手术范围,以致腹腔内残留了少量的肉眼难以发现的癌肿组织或转移淋巴结,加上术后又忽视综合治疗。他们在术后近期常恢复得很好,但过了一段时期(一般手术后一年之内),就会出现癌肿复发。
三、机体免疫力低下
有许多胃癌患者术前已有机体免疫力下降,主要表现在免疫防御功能的减退,即体内的免疫细胞识别和杀伤癌细胞的能力降低;加上手术创伤和麻醉对身体抵抗力的打击,致使这类患者在手术后免疫力更低。若术后不及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则患者往往在手术后肿瘤复发;即使作了较彻底的根治,也会有一部分人在术后远期复发。有一位Ⅱ期胃癌的中年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水平较低,在行根治术后5年,于脐孔部发现肿块,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转移性胃癌。
四、生物学特性
通常是指肿瘤的恶性程度。往往老年患者其胃癌的恶性程度相对较低,而年轻的胃癌患者恶性程度相对较高,预后较差。一般来说,恶性程度较高、对化疗抗*性强的癌肿,较恶性程度低、对化疗敏感的癌肿易于复发。
胃癌复发后该怎么办
1、残胃复发(包括残胃癌)的治疗
残胃复发形式多发生在首次手术为根治手术的病例,其中包括早期胃癌、残胃癌、异时性或同时性多发癌等。
此种复发距首次手术的时间长,手术切除率较高,应积极争取根治手术,包括残胃全切、受侵脏器及淋巴腺的联合切除,手术后3年生存率可达60%。
2、胃癌局部复发的治疗
局部复发主要指吻合口周围的复发,其主要表现为吻合口狭窄,上腹可触及包块,为早期发现应定期进行B超、内镜、X线检查,此种复发早期诊断较困难。当出现梗阻时,病变已进展较明显。
治疗应行吻合口部的消化道全切除术,往往需要联合周围受侵脏器的切除,手术侵袭较大。对不能切除有梗阻的病例,可行短路手术,保持消化道通畅。
3、血路转移(以肝转移为例)的治疗
胃癌首次手术为BorrmanⅠ、Ⅱ型的分化型腺癌,有脉管浸润者,易发生肝转移,包括预后较好的早期癌及中期胃癌也可发生肝转移。复发时间多在2年以内,发现时往往有多发转移灶,只有少数可以行手术切除。推荐阅读:胃癌治疗中应坚持的原则
其适应证为孤立的转移结节或偏在性2-3个转移灶,有切除后长期生存的病例,故对此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对于有多发转移而不能切除者,可行肝动脉介入治疗,对于转移结节较大时,可向结节内注入无水酒精,每个病灶2mL,总量不超过15mL。
4、胃癌淋巴腺复发的治疗
胃癌首次手术时淋巴腺转移率较高的患者常见以此种形式复发,以BorrmanⅡ、Ⅲ型,分化型腺癌多见,对于淋巴腺转移行相对根治术的病例,更应严密观察。
大部分淋巴腺复发的病例非常难切除,对于腹主动脉旁有明显淋巴腺转移者不是手术的适应证。对于孤立的淋巴腺转移的病例,不能单独清除淋巴腺,应行包括残胃在内的联合脏器切除术,才能彻底清除转移淋巴腺,称之谓根治切除术。
对于不能切除的病例,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改道术、造口术、减瘤术等,以缓解病情,减轻痛苦。
5、胃癌腹膜复发的治疗
胃癌首次手术为BorrmanⅢ、Ⅳ型,低分化腺癌常以此种形式复发,复发的形式可分为愈着型、播种型、浸润型,腹膜转移多为腹膜后间隙广泛浸润,盆腔及后腹膜广泛浸润增厚,压迫输尿管及髂血管。腹膜转移的初期不易发现,多出现腹水、腹部包块、肠梗阻时被发现,肛门指诊得以诊断,胃癌手术后患者定期做肛门指诊检查为一项常规。
腹膜复发的外科治疗是相当困难的,多是因肠梗阻而行急诊手术,手术为姑息性肠切除、肠造口术等。对于没有肠梗阻的腹膜转移可行腹腔化疗、生物治疗等。
结肠癌的症状
一、疼痛
疼痛是常见的结肠癌复发的症状,结肠癌术后复发时患者常有会阴部下坠、骶部疼痛并放射至下肢等结肠癌复发症状。
二、肿块
结肠癌术后复发的患者,可在会阴部皮下扪及结节状肿块,质地较硬,且可出现压痛。在结肠癌复发的症状中,对于这一点也要注意到。
三、大便习惯改变及便血等
这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结肠癌复发的症状,肛门指诊是结肠癌术后复发的常用诊断方法。结肠癌复发的症状可伴有便血,或排便习惯的改变等。
四、 泌尿系症状
结肠癌术后复发的患者由于癌细胞侵犯输尿管、膀胱等,严重者可出现相应的泌尿系统结肠癌复发症状等。
肺癌的复发怎么进行诊断
首先要了解哪些类型的肺癌容易复发。肺癌复发有3种类型:肺的局部复发、邻近部分的复发和远处转移。因此对于肺癌复发的诊断应包括包括全面检查,严格询问病史及体检。余肺是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此外转移常见于脑、肾、肝、肾上腺等脏器。诊断肺癌复发常用的检查方法为胸腹部CT、颅脑CT、全身骨扫描、腹部B超、PET及相关肿瘤标志物的检查。不同种类的肺癌,复发的危险性也不同,诊断的方法也不同。在各类肺癌疾病中,鳞癌复发的危险性是最高的。鳞癌的局部复发和淋巴结转移是主要危险,最好每过半年复查肺部增强CT,腹部可行“B”超检查诊断。如果是腺癌,则要担心出现远处转移,对于皮肤出现的肿块最好进行活检诊断,如果出现头晕、头痛,必须查头颅CT,如果出现某个部位的固定疼痛,尤其是骨头部位,则应该做个ECT诊断检查。
早期乳腺癌复发原因
乳腺癌复发是什么原因;
1、原处:在原来乳房复发,或在原乳房部位的表皮或皮下组织。
2、周边:在乳房周围的淋巴结上转移:在身体的其它部位,比如肺、肝、骨、脑,或是远离乳房的淋巴结上。
乳腺癌一旦出现复发,治疗难度将大大增加,患者的生存率将明显降低,同时,乳腺癌复发还会带来其他方面的严重影响:乳腺癌复发的患者需要再次手术;需要更多的药物治疗,而这些药物可能产生更严重的副作用;同时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对患者及其家人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冲击。
几乎所有的医生都认为,乳腺癌复发对于患者和她的家庭都是灾难性的。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风险,一直是众多临床研究努力的方向。减少乳腺癌复发,意味着我们有更多机会去拯救更多的生命。
正因为乳腺癌复发的现状令人担忧,建议国家重视乳腺癌的预防,呼吁各级政府能够加大投入,重视并开展针对高发地区的高危人群的健康筛查工作。百姓也要重视健康体检工作,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就可以把早发现乳腺癌能落到实处,只要早发现,再跟上早治疗,我们现有的治疗手段能够给我们的乳腺癌一个很好的治疗的机会。
卵巢癌复发
复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复发病因与遗传、内外环境、治疗方式等相关。
临床表现1.复发的部位绝大多数是在腹、盆腔及阴道残端,少数转移到肝、肺、脑、骨等。2.自觉症状消瘦、食欲减少、腹胀、腹痛、排便异常等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阴道出血。3.腹膨胀,肠胀气,可扪及包块,或有胸、腹腔积液,个别患者因肠道受侵,以便血就诊,盆腔检查最为重要。尤其是肛诊不能忽视,要仔细认真地检查盆腔情况,有增厚结节或肿块要详细描述。
检查1.肿瘤标记物检查CA125是卵巢上皮性肿瘤比较敏感的肿瘤标记物,特别强调动态观察有助于判断,复发初期CA125升高不太显著。2.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的价值不是很高,其准确性仅为60%左右,CT、MRI检查可以明确病灶位置、脏器受累情况及推测手术的可行性。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提示盆、腹腔内异常高代谢病灶。3.其他腹腔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诊断对卵巢癌复发的诊断应该做到定性、定位和分型,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可根据临床表现、症状及以上检查予以诊断。
早期乳腺癌复发原因
腺癌复发是什么原因;
1、原处:在原来乳房复发,或在原乳房部位的表皮或皮下组织。
2、周边:在乳房周围的淋巴结上转移:在身体的其它部位,比如肺、肝、骨、脑,或是远离乳房的淋巴结上。
乳腺癌一旦出现复发,治疗难度将大大增加,患者的生存率将明显降低,同时,乳腺癌复发还会带来其他方面的严重影响:乳腺癌复发的患者需要再次手术;需要更多的药物治疗,而这些药物可能产生更严重的副作用;同时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对患者及其家人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冲击。
几乎所有的医生都认为,乳腺癌复发对于患者和她的家庭都是灾难性的。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风险,一直是众多临床研究努力的方向。减少乳腺癌复发,意味着我们有更多机会去拯救更多的生命。
正因为乳腺癌复发的现状令人担忧,建议国家重视乳腺癌的预防,呼吁各级政府能够加大投入,重视并开展针对高发地区的高危人群的健康筛查工作。百姓也要重视健康体检工作,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就可以把早发现乳腺癌能落到实处,只要早发现,再跟上早治疗,我们现有的治疗手段能够给我们的乳腺癌一个很好的治疗的机会。
胃癌术后还能活多久
1.胃癌的治疗时间:胃癌患者患病后如果能争取早期治疗,对手术后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有很大的帮助。
2.胃癌患者术后的心态:胃癌患者如果能保持平和的心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对手术后的存活时间有正面的影响。
3.患者的身体机能:胃癌术后患者身体机能好,免疫力强,才能抵抗癌肿的发展,耐受各种药物治疗,增强对肿瘤的抵抗力,这点对胃癌病人来说很重要。
4.手术是否彻底:胃癌的治疗措施是否及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胃癌手术后能活多久,根除肿瘤,能延长术后患者的存活时间。
另外,在胃癌术后根据病情的需要,可适当进行放化疗和中药保守治疗,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对于预防胃癌复发转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早期胃癌可以治愈吗
1早期的胃癌是可以治疗好的,只要自己积极的去治疗,要是可以手术就去做手术,彻底的切除,切除完了再治愈的期间也要防止癌细胞分散,防止癌细胞的分散至关重要,往往早期的胃癌患者手术后没防止胃癌复发造成死亡概率更大,要想治疗好,除了手术,术后的防复发也是至关重要的。
2可以做化疗跟放疗的,手术是最后没办法才进行的,要是患者可以化疗跟放疗治疗好的话还是选择这个比较好的,因为要控制住胃癌才可以手术,太严重的胃癌是不能动手术了的,会很危险,可以去中医那抓中药来调理,可以化解那些毒,防止癌细胞的扩散,让胃癌好的更快一些,身体才更健康。
3知道自己有胃癌了以后,要在饮食上也要多注意,不能吃些辛辣,腌制的食品,烟酒什么的更是不能碰,要多吃一些水果蔬菜才可以,可以喝些健康的粥,对身体更是有好处,不能再暴饮暴食,三餐不规律了,要想身体好还是要从各个方面下手,也要适当的去运动,饭后要过一个小时才可以。
早期胃癌早发现早知道,要一年去做一次体检,才能知道自己身体的状况,等到晚了发现就迟了,按时吃饭,不吃垃圾食物都是对自己身体的负责,也不能吃的太多,造成胃的负担,健康才是最重要的,知道自己有胃癌了,也要积极的治疗,要有乐观的精神。
胃癌手术后容易复发吗
胃癌手术后容易复发吗?胃癌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胃癌的预后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有关。?
1、很多的胃癌患者在接受手术的时候已经属于较晚期的胃癌,癌肿已穿透胃壁,侵及腹腔和邻近的器官组织,如胰腺、结肠、肝脏、肠系膜等;或经淋巴组织转移至远处。在手术中无法根治性的地切除肿瘤,以致腹腔内残留数量不等的癌组织,这些患者往往术后不久便出现复发。
2、因为多数手术治疗不够彻底有少数医生只注重近斯疗效,单纯从创伤角度出发,不适当地缩小胃癌根治的手术范围,以致腹腔内残留了少量的肉眼难以发现的癌肿组织或转移淋巴结,加上术后又忽视综合治疗。他们在术后近期常恢复得很好,但过了一段时期,就会出现癌肿复发。
3、在手术后人体机体免疫力低下有许多胃癌患者术前已有机体免疫力下降,主要表现在免疫防御功能的减退,即体内的免疫细胞识别和杀伤癌细胞的能力降低;加上手术创伤和麻醉对身体抵抗力的打击,致使这类患者在手术后免疫力更低。若术后不及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则患者往往在手术后肿瘤复发;即使作了较彻底的根治,也会有一部分人在术后远期复发。
4、癌的生物学特性通常是指肿瘤的恶性程度。往往老年患者其胃癌的恶性程度相对较低,而年轻的胃癌患者恶性程度相对较高,预后较差。一般来说,恶性程度较高、对化疗抗药性强的癌肿,较恶性程度低、对化疗敏感的癌肿易于复发。
专家提醒:胃癌复发后,如果治疗不当癌肿会快速的发生扩散转移,因此对于胃癌复发患者的治疗要注重及时的抑制癌细胞的转移,而且还要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胃癌的预后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有关。早期胃癌经治疗后预后较好。贲门癌与胃上1/3的近端胃癌比胃体及胃远端癌的预后要差。
诊断胃癌需要通过哪些方式呢
第一、多发癌
多发癌的意思就是可能有多个发病部位。多发癌是指胃内存在两个以上病灶,因此在胃的X线钡餐造影检查时,不能只满足于发现一个病变,还应仔细寻找有无多发病变的存在。
第二、小胃癌与微小胃癌
这两种是非长小的一种类型。小胃癌是指早期癌中直径小于1cm而大于0.5cm者,如病变小于0.5cm则为微小胃癌。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小胃癌及微小胃癌的术前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也在逐渐提高。
第三、残胃癌
早期残胃癌因临床不明显,常常被忽视,为提高早期残胃癌的X线诊断率,凡行胃手术的患者,术后3个月应行第一次钡餐造影检查,作为术后的基线片,以后每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中晚期残胃癌的X线片像一般较典型,表现为充盈缺损、肿块或溃疡、残胃壁僵硬及不规则等。
第四、胃癌复发
胃癌复发是指胃癌手术后切缘不净或由于其他原因而残留的少量癌细胞继续生长的癌,胃癌复发可分为残胃复发和吻合口复发两种,X线钡餐检查表现为不规则充盈缺损、肿块、溃疡以及吻合口狭窄、拉长变细及形态固定不变等征象。
第五、胃溃疡癌变
胃溃疡癌变是由溃疡边缘粘膜开始的,一般胃溃疡癌变分为三期:第一期,用肉眼观察不能与良性溃疡相鉴别,只有依靠胃镜活检才能明确诊断,此时X 线钡餐造影难以作出正确诊断;第二期,癌组织增长到一定程度,溃疡边缘形成结节状隆起,此时X线可有相应改变;第三期,病变发展为与溃疡型胃癌相似,容易诊断。
诊断胃癌需要通过哪些方式呢?胃癌的诊断方法就给大家介绍这些,希望大家如果在生活中感到不适的时候不能够确定自身是否患有胃癌,就可以到医院通过这些方式检测出来,若确诊为胃癌就能在患病初期及时的得到治疗。
诊断不同类型胃癌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第一、多发癌
多发癌是指胃内存在两个以上病灶,因此在胃的X线钡餐造影检查时,不能只满足于发现一个病变,还应仔细寻找有无多发病变的存在。
第二、小胃癌与微小胃癌
小胃癌是指早期癌中直径小于1cm而大于0.5cm者,如病变小于0.5cm则为微小胃癌。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小胃癌及微小胃癌的术前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也在逐渐提高。
第三、残胃癌
早期残胃癌因临床不明显,常常被忽视,为提高早期残胃癌的X线诊断率,凡行胃手术的患者,术后3个月应行第一次钡餐造影检查,作为术后的基线片,以后每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中晚期残胃癌的X线片像一般较典型,表现为充盈缺损、肿块或溃疡、残胃壁僵硬及不规则等。
第四、胃癌复发
胃癌复发是指胃癌手术后切缘不净或由于其他原因而残留的少量癌细胞继续生长的癌,胃癌复发可分为残胃复发和吻合口复发两种,X线钡餐检查表现为不规则充盈缺损、肿块、溃疡以及吻合口狭窄、拉长变细及形态固定不变等征象。
第五、胃溃疡癌变
胃溃疡癌变是由溃疡边缘粘膜开始的,一般胃溃疡癌变分为三期:第一期,用肉眼观察不能与良性溃疡相鉴别,只有依靠胃镜活检才能明确诊断,此时X线钡餐造影难以作出正确诊断;第二期,癌组织增长到一定程度,溃疡边缘形成结节状隆起,此时X线可有相应改变;第三期,病变发展为与溃疡型胃癌相似,容易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