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的治疗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
支持治疗
(1)注意休息:高热、严重贫血或有明显出血时,应卧床休息。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食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感染的防治:严重的感染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因此防治感染甚为重要。病区中应设置“无菌”病室或区域,以便将中性粒细胞计数低或进行化疗的人隔离。注意口腔、鼻咽部、肛门周围皮肤卫生,防止粘膜溃疡、糜烂、出血,一旦出现要及时地对症处理。食物和食具应先灭菌。
口服不吸收的抗生素如庆大毒素、粘菌素和抗霉菌如制霉菌素、万古霉素等以杀灭或减少肠道的细菌和霉菌。对已存在感染的患者,治疗前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便选择有效抗生素治疗。
一般说来,真菌感染可用制霉菌素、克霉唑、咪康唑等;病毒感染可选择Ara-c、病毒唑。粒细减少引起感染时可给予白细胞、血浆静脉输入以对症治疗。
(3)纠正贫血:显著贫血者可酌情输注红细胞或新鲜全血;自身免疫性贫血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丙酸睾丸酮或蛋白同化激素等。
(4)控制出血:对白血病采取化疗,使该病得到缓解是纠正出血最有效的方法。但化疗缓解前易发生血小板减少而出血,可口服安络血预防之。有严重的出血时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输全血或血小板。
急性白血病(尤其是早粒),易并发DIC,一经确诊要迅速用肝素治疗,当DIC合并纤维蛋白溶解时,在肝素治疗的同时,给予抗纤维蛋白溶解药(如对羧基苄胺、止血芳酸等)。必要时可输注新鲜血或血浆。
(5)高尿酸血症的防治:对白细胞计数很高的病人在进行化疗时,可因大量白细胞被破坏、分解,使血尿酸增高,有时引起尿路被尿酸结石所梗阻,所以要特别注意尿量,并查尿沉渣和测定尿酸浓度,在治疗上除鼓励病人多饮水外,要给予嘌呤醇10mg/kg·d,分三次口服,连续5~6天;当血尿酸>59um01/L时需要大量输液和碱化尿液。
什么是老年人急性白血病
老年人急性白血病,患了白血病,应该如何选择治疗方法?是很多白血病患者及其家人都尤为关心的问题。发热、出血是白血病典型症状,若不及时对白血病采取治疗,该病患者的死亡率是相当高的。因此,白血病一旦确诊,应立即入院治疗。专家指出:对于白血病患者而言,治疗往往是刻不容缓的。目前,治疗白血病的方法有很多。化疗是西医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新的抗白血病药物的应用,白血病的治疗效果有了长足的进步。化疗一般分为诱导缓解治疗,巩固治疗,维持治疗,强化治疗。强化治疗又分早期强化和晚期强化。通过治疗,可以快速抑制疾病进一步恶化,各种症状得到改善,大多数患者的髓内幼稚细胞下降,病情得到缓解。
老年人急性白血病
老年人急性白血病,老年人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中,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为多见,骨髓增生性疾病包括骨髓纤维化(MDS)、真红细胞增生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也以老年人为常见。
老年人急性白血病,老年人白血病发病率比较高。急性白血病以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最为常见,慢性白血病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为常见。老年人急性白血病与成年人相比,起病相对较缓慢、隐匿,起病时以贫血为主要症状,其它症状较为少见。部分老年人则表现为低增生性白血病,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低下。
本病预后较差,老人身体素质较弱,化疗后多表现虚弱。
老年人急性白血病,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约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起病缓慢,早期经常没有症状,多在体检或查血象时被发现。临床以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为主要表现。
由于病程进展缓慢,多数患者生存期较长。
老年人急性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是一种比较罕见、比较缓慢的白血病,多数患者为老年人。该病起病隐匿,患者经常因乏力、巨脾而被发现。血象呈全血细胞减少。
本病进展缓慢,患者生存期较长。
白血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骨髓移植吗
白血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不是骨髓移植。小儿白血病大部分无须移植骨髓就可以根治,白血病患儿的家属需要明确的是,骨髓移植并非为所有的儿童白血病患者首选。对急性白血病治疗,化疗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骨髓移植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只适用于存在高危因素化疗效果不好和复发的患儿。治疗白血病已经基本排除首选骨髓(干细胞)移植的方法,因为骨髓移植治疗法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前期死亡率髙于化疗相关死亡率,后期骨髓复发率也较高,所以总体风险较大,化疗效果优于移植。
白血病有哪些前兆症状 发热持续不退
急性白血病一般多发于青少年之中,发作的时候很迅速,疾病治疗的时间很短,往往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因此一旦孩子出现发热持续不退就应警惕,发热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感染,比如肺炎、口腔炎或耳部发炎等引起的,有时也可能就是急性白血病本身的症状,没有其他任何伴随感染。
影响白血病发病因素有哪些
急性白血病又称血癌,是一种能够威胁人的生命健康的疾病,治疗难度大。而人类急性白血病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急性白血病的病因有很多。病毒可能是主要的因素。此外,尚有遗传因素、放射、化学毒物或药物等因素。
(1)病毒
早已证实C型RNA肿瘤病毒或称逆转录病毒是哺乳类动物如小鼠、猫、牛、绵羊和灵长类动物自发性急性白血病的病因。这种病毒能通过内生的逆转录酶按照RNA顺序合成DNA的复制品,即前病毒,当其插入宿主的染色体DNA中后可诱发恶变。
肿瘤病毒携带有病毒源瘤基因(v-onc),大多数脊椎动物(包括人的细胞)基因体内有与v-onc同源的基因称源瘤基因。v-onc被整合入宿主细胞 的基因体内后可使邻近的基因发生恶变。逆转录病毒的感染也可致源瘤基因激活,成为恶性转变的基因,导致靶细胞恶变。进入体内的病毒基因即使不含有v- onc,如果改变了基因的正常功能,也有可能引起急性白血病。
人类急性白血病的病毒病因研究已有数十年历史,但至今只有成人T细胞急性白血病肯定是由病毒引起的。
(2)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和某些急性白血病发病有关。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有急性白血病家族史者占8.1%,而对照组仅0.5%。近亲结婚人群急性淋巴细胞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比期望值30 倍。某些染色体有畸变、断裂的遗传性疾患常伴有较高的急性白血病发病率,如Down综合征、先天性血管扩张红斑症(Bloom综合征)和Fanconi贫血 等。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50%有一种特殊掌纹,称为Sydney线。急性白血病和HLA抗原型别有某种联系,如急性淋巴细胞急性白血病常伴HLA-A2和A9等。都说明遗传因素和急性白血病的发病有某种联系,但对大多数急性白血病而言,急性白血病毕竟不是遗传性疾病。
(3)放射因素
电离辐射有致急性白血病作用,其作用与放射剂量大小及辐射部位有关。一次较大剂量(1~9Gy)或多次小剂量均有致急性白血病作用。
全身和放射野较大的照射,特别是骨髓受到照射,可导致骨髓以致和免疫以致,照射后数月仍可观察到染色体的断裂和重组。放射线能导致双股DNA可逆性断 裂,从而使细胞内致瘤病毒复制和排出。放射可诱发急、慢性非淋巴细胞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急性白血病,但未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且发病前常有一段骨髓抑制 期,其潜伏期约为2~16年。
(4)化学因素
苯的致急性白血病作用比较肯定。苯致急性白血病以急性粒 细胞急性白血病和红急性白血病为主。烷化剂和细胞毒药物可致继发性急性白血病也较肯定,多数继发性急性白血病是发生在原有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和易产生免疫缺陷的恶性肿瘤经长 期烷化剂治疗后发生,乳腺癌、卵巢癌和肺癌化疗后也易发生继发性急性白血病。
通过以上对急性白血病的病因进行分析,想必大家对此也有了一些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不小心患上了急性白血病,也不要太慌张,因为这是可以治愈的,但是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治疗,不要随便投医。
得了白血病怎么治疗
早期血癌主张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其中以化疗为主,可结合中药治疗以减毒增效。对于中晚期白血病患者而言,主要取决于治疗方法是否得当及患者的身体状况。中晚期白血病常用的治疗方法有骨髓移植、化疗、生物调节剂治疗及中医药治疗。
白血病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I.化学治疗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近几年的研究报告,除了M3型使用口服的ATRA来治疗,其余六型所使用的化学治疗处方是一致的。Ara-C加上Daunubicin是首选的药物,治疗效果可达70%的完全缓解率。但疾病缓解之后,若不继续接受巩固性的治疗,复发的机率相当高。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治疗开始是以化学药物为主,即可达缓解。使用干扰素治疗也可以使病人达到缓解,但通常仍无法根治。高剂量化学治疗合并骨髓移植是唯一可根治疾病的治疗。
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常用的药物包括:Daunubicin、Vincristine、Prednisolone以及L-asparaginase。当疾病完全缓解后,可以考虑巩固性的化学治疗,治疗之后,再以口服的化学药物进行维持性治疗。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细胞常会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所以应考虑给予头部的放射线治疗加上脊髓腔内化学治疗。
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当早期,如果没有特殊症状,并不需要急於治疗,当症状出现后,此时再考虑给予化学治疗。一些抗癌新药对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皆有不错的控制。
II.血液干细胞移植
骨髓移植:可分自体骨髓移植及异体骨髓移植。自体骨髓移植是输入自己的骨髓;而异体骨髓移植则是输入捐赠者的骨髓。
周边血液干细胞移植
脐带血液干细胞移植:利用胎盘来收集干细胞,这是近年来医界持续研究中的移植法。
III.放射线治疗
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病人,因为癌细胞容易侵犯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所以医师常会安排做预防性的放射线治疗。
除去治疗方法的话,还的看患者的自身体质有了很大的关系。身体机能好,免疫力强,才能抵抗癌肿的发展,耐受各种药物治疗。因此,提高免疫机能,增强对肿瘤的抵抗力对白血病患者,尤其是中晚期白血病患者极为重要。在饮食上,白血病患者膳食结构要合理,以保证营养摄入。要选择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及低脂饮食,如鱼、精瘦肉、蛋、牛奶等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儿童白血病能治好吗 儿童白血病治疗认识误区
现在90%的儿童白血病是急性白血病,其中70%-85%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种白血病对普通的化疗药物非常敏感,需采用多种药物联合化疗的方法,且只要经过正规治疗,90%以上的患儿可完全缓解,再经过2-3年巩固治疗,80%的患儿可获得根治,不会留下后遗症。
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效果要比成人好,随着化疗方案不断改进和新药推出,白血病早期缓解率大幅上升,所以急性白血病治疗的目的是治愈,而不只是延长生命。
化疗才是儿童白血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只有少数高危型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反复发作或者不能缓解的患儿,才需要骨髓移植。
白血病的治疗用药
白血病治疗方法
不同类型的白血病治疗的具体方案不一,一般有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中医疗法。化疗是在白血病患者治疗时常见的一种方法,对不同的白血病类型应选择不同的化疗方案,通常是采用化疗药物注射到患者体内,杀死恶性细胞。白介素Ⅱ,LAK细胞等生物制剂对白血病有一定疗效。中药通常是在后期的巩固治疗中使用。若条件允许,可采用骨髓移植,能起到根治的作用。
中医能治疗白血病吗?
中医不能根治白血病,但可作为辅助治疗,延长或阻止白血病的复发。当白血病患者经过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阶段时,应用中药调节机体免疫水平促使机体恢复免疫功能,可明显延长白血病的复发时间或阻止复发。另一方面,在临床化疗当中,很多患者都会出现耐药的发生,从而导致化疗的无法继续有效进行。中医药可以恢复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这一发现已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可和肯定。
白血病能治好吗?
白血病是有可能完全治愈的,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治愈率正逐年提高,免疫疗法以及干细胞移植是根治白血病的有效方法,但由于存在许多苛刻条件,故此未能成为普遍疗法。即使不能完全治愈,也能使白血病患者痛苦大大减轻,使病情得以控制。急性白血病有50%左右能够存活5年以上甚至长期无病存活。慢性白血病 5~10年,甚至20年都有可能。
小儿急性白血病能够治愈吗
30—40年前,白血病是一种没有办法治疗的疾病,得了急性白血病,极个别(不到1%)可以自身缓解,其余均在6个月以内死亡;慢性白血病平均寿命也只有3年。近20年来,白血病的治疗进展极快,新的抗肿瘤药物不断发现,治疗方法不断改进。目前对急性白血病采用联合化疗、放射治疗、免疫治疗及骨髓移植等方法,已使小儿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近期完全缓解率达到95%以上,3年持续完全缓解率在70%左右。持续完全缓解3年的病人,停药后只有少数(约 15%)复发。六十年代治愈的病人,现在已经30多年,早已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了。小儿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效果不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好。目前我国采用国产三尖杉脂碱联合化疗,已使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近期的完全缓解率达70%以上,但长期维持缓解者较少,1983在国外报告3年完全缓解率达41%。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缓解率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相近。
白血病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治疗;联合化疗,定量用药;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彻底预防脑膜白血病和睾丸白血病;长期坚持维持及加强治疗,不能间断,必须保持持续完全缓解3年以上才能停药。
早期治疗:白血病细胞和其他恶性肿瘤细胞一样,在不断地增殖,增殖周期约21/2一4天多。据估计,发现症状、能作出诊断时,体内已有白血病细胞数约1012(相当于1千克重),治疗拖得越晚,体内白血病细胞增殖的越多,也就越难于治疗。
治疗开始要尽快杀灭大量白血病细胞,使之达到完全缓解,所以应该联合足量用药。达到完全缓解后,体内仍存在106白血病细胞,需要长期维持治疗,才能达到完全消灭。在治疗的同时要消除隐蔽所(如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不易通过血脑屏障而成隐蔽所)残存的白血病细胞,以减少复发。此外应提高患儿自身免疫力,正常人就是靠自身免疫机制清除偶尔发生的异常细胞。因此,治疗小儿白血病除医生尽力采用适当治疗方法外,家长必须与医生密切配合,遵循医嘱,定期检查,按时用药,长期坚持治疗,才有治愈希望,否则必然是前功尽弃。
当前,在我国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第一位的是家长对白血病治疗认识不足。有些人误认完全缓解就是治愈了,因而停药,却不知治疗完全缓解,只是临床上症状消失,血和骨髓检查未见白血病细胞,实际上这时身体中仍然存在600万(106)白血病细胞,如果不加治疗,按照白血病细胞21/2一4天增殖一次计算,大约l一2个月足以达到复发地步。也有的人认为白血病是“不治”之症,治疗完全缓解就不是白血病,因而想停药观察看看。还有的家长误信偏方、验方、而停用化疗。当然也有不少是由于经济问题,因而不能坚持治疗。
第2个原因是治疗不当。根据以往研究,病人初次治疗不管用什么方案,达到完全缓解时间越短越好,时间越长越容易复发.以小儿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为例,应该争取在4—6周内完全缓解,6周以上才达到完全缓解者较易复发。
第3个原因是未作脑膜白血病和睾丸白血病预防。日前所用化疗药物,绝大多数不能通过脑膜或很少通过脑膜,存留在脑膜内的白血病细胞,在全身用药期间实际上是处在隐蔽所内,照常生长增殖,所以常常在骨髓完全缓解后发生脑膜白血病。以往统计,小儿急性淋巴白血病应用化疗后生命延长,若不做脑膜白血病预防,约50—70%发生脑膜白血病,从而引起全身复发死亡。因此,在治疗的同时或达到完全缓解时,必须进行预防脑膜白血病。睾丸是男孩白血病长期缓解后的主要复发部位,有人统计男孩比女孩复发率高15%,可能就是睾丸复发的关系。有人认为,睾九也是白血病细胞的隐蔽所,平均在缓解2—3年后发生睾丸白血病,致使前功尽弃,因此主张早做预防。
第4个原因是感染。缓解的病人反复病毒感染常见白血病复发,究竟是感染引起复发,还是复发后易于感染还需进一步研究。
第5个原因是疾病本身。不同类型白血病复发的情况也不同,急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白血病等非淋巴性白血病,均比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难治。治疗前白细胞特别高,以及年龄小2岁或大于10岁者均难缓解且易复发。
小儿急性白血病治疗为何容易失败
1、是家长对白血病治疗认识不足。有些人误认完全缓解就是治愈了,因而停药,却不知治疗完全缓解,只是临床上症状消失,血和骨髓检查未见白血病细胞,实际上这时身体中仍然存在600万(106)白血病细胞,如果不加治疗,按照白血病细胞21/2一4天增殖一次计算,大约l一2个月足以达到复发地步。
也有的人认为白血病是“不治”之症,治疗完全缓解就不是白血病,因而想停药观察看看。还有的家长误信偏方、验方、而停用化疗。当然也有不少是由于经济问题,因而不能坚持治疗。
2、治疗不当。根据以往研究,病人初次治疗不管用什么方案,达到完全缓解时间越短越好,时间越长越容易复发.以小儿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为例,应该争取在4—6周内完全缓解,6周以上才达到完全缓解者较易复发。
3、未作脑膜白血病和睾丸白血病预防。日前所用化疗药物,绝大多数不能通过脑膜或很少通过脑膜,存留在脑膜内的白血病细胞,在全身用药期间实际上是处在隐蔽所内,照常生长增殖,所以常常在骨髓完全缓解后发生脑膜白血病。
以往统计,小儿急性淋巴白血病应用化疗后生命延长,若不做脑膜白血病预防,约50—70%发生脑膜白血病,从而引起全身复发死亡。因此,在治疗的同时或达到完全缓解时,必须进行预防脑膜白血病。睾丸是男孩白血病长期缓解后的主要复发部位,有人统计男孩比女孩复发率高15%,可能就是睾丸复发的关系。有人认为,睾九也是白血病细胞的隐蔽所,平均在缓解2—3年后发生睾丸白血病,致使前功尽弃,因此主张早做预防。
4、疾病本身。不同类型白血病复发的情况也不同,急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白血病等非淋巴性白血病,均比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难治。治疗前白细胞特别高,以及年龄小2岁或大于10岁者均难缓解且易复发。
5、感染。缓解的病人反复病毒感染常见白血病复发,究竟是感染引起复发,还是复发后易于感染还需进一步研究。
白血病有几种分类方法
1.根据病情急缓和白血病细胞成熟程度可分为急性与慢性白血症。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病程短,骨髓和周围血中以异常的原始及早期幼稚细胞为主,原始细胞常超过30%。慢性白血病病程缓慢,骨髓及周围血中以异常成熟的白细胞为主,伴有幼稚细胞。原始细胞一般不超过10%~15%。
2.根据增生细胞的类型可分为淋巴细胞性和粒细胞性白血病两类。结合病情急缓和细胞类型,白血病总的可分为4种基本类型:①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②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③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或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ANLL),④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
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血像、骨髓像以及治疗原则都不相同。急性白血病经过治疗后可进入缓解期,一般不转变为慢性。慢性白血病后期常有急性变,临床表现很象急性白血病。
3.根据周围血内白细胞的数量可分为白细胞增多性白血病(周围血内白细胞数量增多,>15000/μ1)和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周围血内白细胞数量不增多,甚至减少)。
4.白血病的免疫学分类应用单克隆抗体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白血病细胞的免疫标记可鉴别白血病细胞的来源,如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可分为T细胞型,B细胞型,前-B细胞型和无标记细胞型等。
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急性白血病比慢性白血病多见。无论急性或慢性白血病均以粒细胞性占多数,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次之,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最少见。急性白血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多见于30~50岁。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发生在50岁以上。各种类型的白血病都较多见于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