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暑刮痧 刮委中穴

中暑刮痧 刮委中穴

位置: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功效:

1、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

2、腹痛,急性吐泻。

3、小便不利,遗尿。

4、丹毒。

腰痛刮痧刮哪里

寒湿腰疼刮痧疗法

取穴:阿是穴,委中,肾俞,腰阳关,风府。

刮痧顺序:先刮颈后风府,再刮腰部的阿是穴,肾俞,腰阳关,最后刮腘窝部的委中穴。刮拭方法:平补平泻法。

方义:局部阿是穴配委中疏通足太阳经气;肾俞,腰阳关,风府助阳散寒化湿,使寒湿得祛,气血畅行。

劳损腰疼刮痧疗法

取穴:阿是穴,水沟,阳陵泉,委中,膈俞,次髎,夹脊。

刮痧顺序:先刮面部水沟穴,再刮腰背部的夹脊,阿是穴,膈俞,次髎,最后刮下肢的委中,阳陵泉。刮拭方法:平补平泻,委中放痧。

方义:局部阿是穴和次髎穴以疏通足太阳腰部经气,舒缓筋脉;水沟可疏通督脉经气;筋会阳陵泉配血郄委中,血会膈俞及腰部夹脊,共奏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之功。

肾虚腰痛刮痧疗法

取穴:肾俞,志室,太溪,委中。

刮痧顺序:先刮背腰部的肾俞,志室,再刮腘窝部委中,最后刮足部太溪穴。刮拭方法:补法。

方义:取委中调和足太阳经气治其标;取肾俞,志室,太溪补肾填精,治其本。

刮痧能治慢性腰痛吗

腰痛的刮痧疗法

一、风寒湿困

(一)症状

以腰部重痛、酸赢或拘急强直不可俯仰,或痛连骶、臀、股、胭,疼痛时轻时重,遇天寒阴雨发作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阿是穴、委中、肾俞、腰阳关、风府。

(2)定位

委中: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腰阳关:俯卧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中。

(3)刮拭顺序

先刮颈后风府,再刮腰部的阿是穴、肾俞、腰阳关,最后刮腘窝部的委中穴。

(4)刮拭方法:平补平泻

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风府穴,予以按揉,然后用刮板角部,不宜重刮,自上而下来回刮动,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然后分别刮拭腰部肾俞、腰阳关、阿是穴,重刮,自上而下来回刮动,出痧。最后刮腘窝部的委中穴,不宜重刮,自上而下来回刮动,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

腰疼刮痧正确方法图解 劳损腰疼刮痧疗法

取穴:阿是穴,水沟,阳陵泉,委中,膈俞,次髎,夹脊。

刮痧顺序:先刮面部水沟穴,再刮腰背部的夹脊,阿是穴,膈俞,次髎,最后刮下肢的委中,阳陵泉。刮拭方法:平补平泻,委中放痧。

方义:局部阿是穴和次髎穴以疏通足太阳腰部经气,舒缓筋脉;水沟可疏通督脉经气;筋会阳陵泉配血郄委中,血会膈俞及腰部夹脊,共奏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之功。

中暑可以刮痧吗

一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刮痧,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主要适应于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因此,中暑是可以刮痧的。

二 中暑刮痧的主要穴位 2 中暑患者临床上行主要以壮热、烦渴、汗出、昏迷为主要特征,其刮痧的穴位主要有百会、风池、大椎、心俞、檀中、曲泽、曲池、委中、涌泉穴等。 相关阅读:中暑刮痧刮哪里

三 刮痧方法

1、选取合适的刮痧板。用刮痧板以45°圆钝侧,平面朝下。

2、先在百会、风池、大椎穴附近轻轻刮试,至局部发红,再有百会刮至风池直至大椎。悲剧心俞有上向下、由内向外、左右反复刮试,刮试面尽量腊肠,用力均匀适中以皮肤潮红、不感疼痛维度。再每穴位反复10-20次(或每部位1-2分钟)。以刮至出现斑点或痧斑或病人疼痛为度。

3、胸部膻中穴主要由上向下,由左向右反复刮试。

4、上肢曲泽、曲池、下肢委中均有近端向远端刮试。

5、涌泉穴位于较低,应以点按为主,也可由远端向近端刮试可适当用力。

痤疮的刮痧疗法

(一)症状

表现为痤疮丘疹多分布于鼻周。

(二)治法

(1)选穴合谷、曲池、尺泽、大椎、肺俞。(见图6-1-图6-1-图6-1-图6-1-4)

放痧:委中。

(2)定位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大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肺俞: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委中: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

(3)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大椎,然后刮背部肺俞,再刮尺泽、曲池、合谷,最后放痧委中。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肺俞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再分别刮上肢内侧尺泽穴、外侧曲池穴和手部合谷穴,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委中放痧,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或直接按揉胭中有络脉瘀血之处,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腰椎间盘突出刮痧图片 腰椎间盘突出简易刮痧疗法

取穴:腰背部的肾俞,大肠俞,次髎,腰俞,委中,阳陵泉,承山,悬钟,昆仑,腰俞。

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两横指。

大肠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次髎:第2骶孔正中凹陷处。

环跳:侧卧屈股,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腰俞:位于腰部,臀沟分开处即是该穴。

殷门:当承扶与委中连线上,承扶下八横指。

委中:人体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阳陵泉: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承山: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三角形凹陷处。

悬钟:在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昆仑:外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刮痧顺序:刮腰背部肾俞,大肠俞,次髎,刮下肢部环跳,殷门,委中,阳陵泉,承山,悬钟,昆仑,腰背部腰俞。

刮痧方法:在刮痧穴位处均匀涂抹红花油,用水牛角刮痧板进行刮拭,大肠俞,殷门和悬钟等穴位采用平刮法,用刮痧板的平边,在刮拭部位按一定方向进行大面积平行刮拭;次髎和昆仑采用角刮法,用刮痧板的棱角或边角,在刮拭部位进行较小面肌或沟,窝,凹陷地方的刮痧;环跳,委中,阳陵泉,承山等穴位采用斜刮法:用刮痧板的平边,在刮痧部位斜向刮拭,以上穴位均以局部刮出出血点为度。

作用:活气通痹,补肾强腰。

中暑刮痧 刮膻中穴

位置:膻中穴位于胸部,以后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功效:主要治疗咳嗽,气喘,咯唾脓血,胸痹心痛,心悸,心烦,产妇少乳,噎嗝,收缩。

夏季户外中暑学会3处理方法

1、穴位按摩

轻症中暑,可取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内关五穴,以单手拇指或双手指顺该穴经络走向,由轻至重在该穴位上掐压,缓慢疏推和点按穴位,反复进行3~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痛、胀感为度。重症中暑,除上述穴位按摩外,另增加人中、十宣、委中、阳陵泉、少冲五穴,以点掐、按压为主,每穴点掐、按压3~5分钟。经上述治疗后,若条件许可,给予清凉含盐饮料,或以银针针刺以上穴位,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2、擦药

取食盐一握,揉擦两手腕、双足心、两胁、前后心等八处,擦出许多红点,患者即觉轻松而愈,适用于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

3、刮痧

除病人中暑症状外,可将右手中指弯曲,在病人胸部皮肤上划一下,如有明显的紫红色隆起的划痕,就说明有“痧”,使用刮痧方法就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用一枚一元的硬币或光滑的汤匙柄(用酒精消毒)做工具,有专门的刮痧板更好,蘸香油或花生油在清洁的后颈部两侧、脊柱两侧、两肘、头骨上下等处刮。

刮痧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净,手持刮痧板以30~45度角由上到下、由左到右顺着刮,用力均匀,每次刮5~6遍或皮肤出现紫红色刮痕为止。多数病人刮后就可以感到头脑清醒。但如病情较重或刮痧无效,则应及早找医生诊治,以免耽误病情。

相关推荐

瘦腿的正确方法

1.准备 准备好板、油。在之前,需要先用一些油涂抹在自己的腿上面,坐好在沙发或者床上,把腿自然地进行弯曲之后,放松腿部。 2.位置 瘦腿需要伏兔、血海、足三里、风市、承扶、三阴交、悬钟、委中、承山等穴位,一个一个穴位的,一个穴位完50-100下后再换下一个穴位,穴位都是对称的,也就是说同一个穴位两只腿都完后再战下一个。一般情况建议从下往上拭。 3.板用法 板与小腿40-60%成锐角,与大腿成钝角。从膝盖弯根开始,每次只能一个方向,不能像搓澡一样来回的。 4

中暑哪里 心俞穴

位置:心俞穴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1、心痛、惊悸、失眠、健忘、癫痫等心与神志病变;2.、咳嗽、吐血。

对腰疼有作用吗 椎间盘突出腰疼疗法

急性期:穴位主要为腰骶部的命门,肾俞,大肠俞以及患肢的环跳,殷门,承扶,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悬钟,昆仑等穴。 缓解期:取穴侧重于下肢的麻木及感觉减退部位,如阳陵泉,足三里,绝骨,昆仑,解溪,太溪,太冲等穴位,腰部取肾俞,大肠俞,关元,命门,下肢取环跳,秩边,殷门,承扶,委中,承山等穴。 恢复期:取穴以下肢穴位为主,取穴与缓解期相同。

腰肌劳损哪里

取穴:脊柱两面三侧,腰骶椎及两侧,阿是穴(压痛点或阳性反应区),膝弯区。 操作:用法,先在脊柱两侧(从大椎至尾椎)轻3行,至出现潮红位置(大椎多),并重点腰骶椎及其两侧5行,用中等力度至出现痧痕为止,然后膝弯曲,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取穴:肾俞,大肠俞,八髎,秩边,委中,承山,足三里。 操作:用法,先腰骶部肾俞,大肠俞,八髎,秩边,再下肢部委中,承山,足三里,用平补平泻法,至出现痧痕为度,隔日1次。 1.用角拭命门穴15-30次,以出痧为度。 2.用角法自上而下

湿疹能吗 湿疹的部位

取穴:脊柱两侧,肩上区,颈1~7与胸1~5及其两侧,或肘弯区,手掌区,或腰骶椎及其两侧,膝弯区,足背区。病变局部周围。 治法:用法。先在脊柱两侧(从颈1~7至尾椎)轻3行,肩上区轻1~3行,至出现潮红为止,再病变局部的周围。然后随病变部位治,上部病变:重点颈椎与胸1~5及其两侧5行,至出现痧痕为止,然后肘弯区、手掌区;下部病变:重点腰骶椎及其两侧5行,至出现痧痕为止,然后膝弯区及足背区。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湿疹(急、慢性均可用之)。临床屡用,效果甚佳。若配合药物涂擦患部

腰痛哪里 肾虚腰痛疗法

取穴:肾俞,志室,太溪,委中。 顺序:先背腰部的肾俞,志室,再腘窝部委中,最后足部太溪穴。拭方法:补法。 方义:取委中调和足太阳经气治其标;取肾俞,志室,太溪补肾填精,治其本。

膝盖疼可以按摩吗 膝盖疼哪里

委中、阳陵泉、承山、梁丘、外膝眼、内膝眼、足三里、厉兑、解溪、阴陵泉。 采用直接法。 采用水牛角板,介质采用红花油。 在关节周围均匀涂抹红花油后,先用拇指揉各穴位,以局部酸胀为度,然后,再用板进行拭。 委中、足三里、阴陵泉用斜法,承山和梁丘采用平法,阳陵泉、外膝眼、内膝眼、厉兑和解溪用角法。委中穴可以采用小号三棱针进行挑刺,放出3~5滴血。 采用补法。 在患处进行治的时候以局部有热感为宜,并嘱患者在术后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痤疮的疗法

一、肺经蕴热 (一)症状 表现为痤疮丘疹多分布于鼻周。 (二)治法 (1)选穴合谷、曲池、尺泽、大椎、肺俞。 放痧:委中。 (2)定位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大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肺俞: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委中: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 (3)拭顺序先颈部大椎,然后背部肺俞,再尺泽、曲池、合谷,最后放痧委中。 (4)

湿疮的疗法

湿疮由禀赋不耐,风湿热邪客于肌肤而成,是一种呈多种形态皮疹,发无定处,易于糜烂流津的瘙痒性、渗出性皮肤病、本病具有对称分布、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等特点。急性者多泛发全身,慢性者多固定于某些部位。本病按照病因病机可分为湿热侵淫、脾虚湿蕴、血虚风燥3型。 一、湿热侵淫 (一)症状 表现为发病急,可泛全身各部,初起皮损潮红灼热、肿胀,继而粟疹成片状或水泡密集,渗液流津,瘙痒不休,伴身热,心烦口渴,大便干。 (二)治法 (1)选穴肺俞、曲池、阴陵泉、神门、大椎。 放痧:委中。 (2)定位肺俞:在背部,当第三胸椎

中暑哪里 曲池穴

位置: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功效: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