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妊娠期注意什么
乙肝妊娠期注意什么
乙肝妊娠期注意什么
1、乙肝妊娠期注意鉴别诊断。特别是发生黄疸的病更应注意,有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有否重型肝炎倾向,有否合急性妊娠脂肪肝等,都要请医师帮助监护,都不得掉以轻心。
2、乙肝妊娠期注意保持愉快舒畅的心态。乙肝孕妇就要为人之母了,盼望已久的小宝宝就要来临了。因此要保持愉快舒畅的心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最佳身体状况,有利于生出健康的宝宝。临床实践表明,心理负担越重,问题可能越多。
3、乙肝妊娠期注意做好定期复查。由于怀孕妊娠会加重孕妇的肝脏负担,而对于乙肝孕妇来说,更应该注意自身是肝功能变化,定期复查,加强孕期保健,有利于母婴健康。
4、乙肝妊娠期注意做好母婴阻断。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的传播途径中最主要的一种,因此积极做好母婴阻断是很有必要的。乙肝孕妇可以在怀孕的第7-9 月,每月注射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中和乙肝孕妇体内的乙肝病毒,减少宫内传染的几率;待宝宝出生后应在24小时内(越快越好)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联合注射全方案的乙肝疫苗,能有效的阻挡乙肝母婴传播,其阻断效率能达到95%以上。
乙肝妈妈也能生下健康宝宝
在中国每年乙肝孕妇约有115万例,母婴传播是婴儿感染乙肝的主要方式。日前,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的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妊娠乙肝防治示范基地项目会议上,记者了解到,通过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联合免疫接种已经显著降低了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率,但仍有5%-10%的婴儿会发生母婴传播,婴儿感染乙肝病毒常导致感染慢性化。
对于患乙肝的女性而言,如何生下健康宝宝呢?
A 孕前最好肝功能正常再怀孕
乙肝妈妈计划怀孕前,应该做肝功能检查、HBV-DNA检查、上腹部B超等生育前评估,再制定生育计划。通常肝功能正常,且无肝硬化者,可以妊娠,但要密切监测肝功能、HBV-DNA载量等指标的变化;对于在抗病毒治疗期间意外怀孕的,特别是使用干扰素治疗的女性,建议终止妊娠,如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者,需咨询感染专科医生,根据服用药物妊娠安全性以及孕妇的意愿决定是否继续妊娠。
科学规范管理育龄期乙肝非常重要,育龄期肝功能异常者,需到感染科或肝病科就诊,如果明确是乙肝引起的肝功能异常,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待肝功能正常后再妊娠。
B 孕期风险高专业干预不可少
乙肝孕妇的孕期健康与母婴安全同样值得关注。“因为乙肝患者怀孕期间,肝脏负担较非孕期明显加重。”刘志华称。乙肝孕妇在妊娠期间可能会出现肝炎活动,甚至出现肝衰竭,孕妇肝功能异常与妊娠期糖尿病、产前产后出血、早产、死胎、新生儿窒息等相关。所以,乙肝孕妇需要感染科和妇产科医生共同进行妊娠期管理。
据介绍,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主要包括三种途径:宫内传播,以妊娠晚期及产前为主,乙肝病毒通过胎盘,使胎儿受到宫内感染;产时传播,是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因为接触到母亲的血液、羊水和分泌物而被感染;产后传播,主要是母婴密切接触而感染。
如何阻断乙肝的母婴传播?钟梅表示,孕妇不要太过于焦虑, 在对婴儿进行联合免疫的基础上,结合妊娠期对高病毒载量的孕妇进行抗病毒药物的干预,能够阻断绝大多数的乙肝母婴传播。
C 产后婴儿接种疫苗后可吃母乳
乙肝阳性妈妈的婴儿能否母乳喂养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香港一项对10年间63885名产妇的分析显示,因为担心母乳喂养把乙肝病毒传给宝宝,HBsAg阳性妈妈的母乳喂养率要低于平均值10%左右,母亲乙肝感染是影响母乳喂养率的最重要因素。
“作为医生肯定鼓励母乳喂养。”钟梅称,不管“大三阳”、“小三阳”,不管母乳中是否检测出病毒,都建议母乳喂养,因为联合免疫为婴儿提供了保护屏障。
虽然部分母乳中可检测出乙肝病毒,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母乳喂养确实会增加把乙肝病毒传给宝宝的风险。一些回顾性研究显示,HBsAg阳性妈妈母乳喂养宝宝的乙肝感染率和人工喂养儿没有区别。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推荐HBsAg阳性的妈妈进行母乳喂养。
“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怀孕期间妈妈进行了预防性服药,建议分娩后停药,停药后可母乳喂养,乳汁中的药物含量会被逐渐代谢掉;还有孕妇进行了治疗性服药,也就是说,服药前孕妇已有肝炎活动,这种情况下,分娩后不能停药,也不建议母乳喂养。
乙肝病毒可能导致胎儿畸形
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有关的异常儿中,有1例临床上有严重畸形,联体双胎,胸腹贯通,前庭子宫,上肢4只,下肢3只,先天性心脏病,多指等。其母孕前检查虽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但妊娠6个月时乙肝表面抗体( HBsAb)阳性,说明其母妊娠期有过病毒感染,虽出现乙肝表面抗体,但亦致畸。由此可见,妊娠前及妊娠期均忌感染乙肝病毒。乙肝病毒致畸的机制可能为病毒影响配子(生物进行性生殖时所产生的性细胞)形成或受精卵早期卵裂,或对胚胎发育及器官分化产生影响。
所以在有乙肝病毒感染而表面抗原未转阴之前,怀孕是有致畸风险的,最好是转阴后才妊娠就较安全。对于那些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者来讲,妊娠后感染乙肝病毒也会致畸,故想生孩子的妇女,有备无患的办法是先注射乙肝疫苗预防,让身体产生乙肝表面抗体,把乙肝病毒拒于体外,然后再妊娠,这是上策。
乙肝妈妈如何做到优生优育
孕前做好监测,选择合适时机怀孕
健康的身体是孕育健康宝宝的基础,乙肝病毒可能会通过爸爸妈妈传给小孩,有资料显示,乙肝病毒通过妈妈传给小孩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此在怀孕前,夫妻双方,尤其是女方最好先去正规的医院做个健康体检,如果出现有异常指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时机再怀孕。
乙肝的检查主要看肝功能及乙肝两对半,HBV-DNA并排除其他肝炎指标。医生在给我们开的乙肝五项的检查单,通常包括第一项是乙肝表面抗原,第二项是乙肝表面抗体,第三项是E抗原,第四项是E抗体,第五项是核心抗体。在这五项中化验结果中,其实对宝宝来说,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E抗原或表面抗原是不是阳性,对于孕妈妈来说,主要是看她第三项即是E抗原是不是阳性,如果第三项是阳性的,母婴传播的机会是最大的,那么最好通过治疗将病情控制以后再去怀孕。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准备怀孕的女性朋友她的乙肝五项检查单中一三五都是阳性,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三阳,这种情况如果DNA阳性,说明病毒复制明显,乙肝处于活动期,它的传染率是最高的,这个时期最好不要怀孕,待病毒复制消失或明显减弱后再考虑怀孕;如果乙肝五项的检查单中的一四五呈阳性,即是我们说的小三阳,它的传染率就稍微低一些,如果它的DNA是阴性,说明它的病毒没有复制,可以考虑怀孕,但要做好定期产检监测。
乙肝妈妈意外怀孕是选择继续妊娠还是终止妊娠?
在医院,难免会遇到一些乙肝妈妈得知自己意外怀孕的消息后感到惊慌失措,那么,这个时候她们是应该要选择继续妊娠还是终止妊娠呢?一般来说,如果是在妊娠早期(3个月内),孕妇的肝功能正常,没有HBV-DNA复制或复制很低,那么仍然是可以继续怀孕的;如果在妊娠早期,孕妇查出肝功能异常,则一般建议积极护肝治疗,病情好转后终止妊娠,不建议药物流产;但如果到了怀孕中晚期,介于此时胎儿各器官已经基本成熟,一般提倡通过护肝降酶等保守治疗继续妊娠,待宝宝出生后再进行免疫球蛋白的被动免疫和乙肝疫苗的主动免疫,以降低宝宝感染乙肝病毒的机会,如果孕妇病毒含量较高,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抗病毒治疗。
消除紧张情绪,保持愉悦心情
很多乙肝妈妈在怀孕后,都会有这样那种的恐惧与担忧,长期在这种忧郁心情的笼罩下,是不利于腹中宝宝健康成长的。其实乙肝妈妈也不必太过于恐惧,因为自从80年代我国采取了乙肝疫苗主动免疫和免疫球蛋白的被动免疫双重免疫之后,已经将乙肝的母婴传播几率减少到5%~10%左右,等到宝宝出生后,再进行双重免疫保护,即宝宝一出生的时候给他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严格按照0、1、6的计划免疫方案给宝宝注射乙肝疫苗,一般在新生儿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苗,第一支疫苗一般在宝宝出生24小时内,最好是12小时之内注射,婴儿应于9-15个月检测HBV-IgM,以确定母婴阻断是否成功。所以,乙肝妈妈在怀孕后,需要将所有的心理包袱放下,消除紧张的情绪,保持愉悦的心情,安心养胎,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新生命的带来。
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睡眠
乙肝妈妈怀孕后,要注意合理、清淡饮食,多摄入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及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孕妇营养充足,忌烟酒、浓茶、咖啡及腌制食品,同时注意休息好,保证充足的睡眠。
加强孕期保健,定期做好产检
乙肝妈妈在怀孕后一定要定期做好产检,多次复查肝功能,一旦出现消化道症状,要及时就医,到孕36周的时候,再做个乙肝的全套检查,如果DNA呈阳性,一般不主张宝宝生下来后母乳喂养,以减少母婴传播的机会。
谷丙转氨酶高对胎儿有何影响
在孕期,有少数孕妇转氨酶会升高,常见于早孕反应较重的孕妇(但也有些孕妇并无任何早孕反应,转氨酶也会升高)。一般只是转氨酶幅度升高,其他各项均在正常范围。在此种情况下,医生会询问孕妇有无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情况,也会作肝脏触诊及叩诊,同时会了解妊娠时常规的化验即甲肝、乙肝、丙肝抗体的检查结果,如无自觉不适,肝脏不大,也无叩痛,甲肝、乙肝、丙肝抗体均为(-),那么医生会给孕妇开一些保肝类药物进行治疗或者不用药。等再进行肝功复查时,许多孕妇的转氨酶就正常了。但如果转氨酶持续不降,或反而上升,或其他肝功出现异常,那么就要作进一步检查,包括病毒性肝炎标志物,如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庚肝抗体或病毒检查,肝胆B 超等,了解转氨酶异常的原因,必要时还要作其他化验,如血氨胆、凝血功能检查等。
在妊娠期常见的肝脏疾病包括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妊娠急性脂肪肝、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高血压疾病或感染引起的肝损害、H E U P 综合征、胆道疾病、少见肝硬变、肝癌等。所以,即使妊娠早期肝功正常,只要出现呕吐、恶心、上腹不适等症状,或有损害肝脏的其他疾病时,均要随时作肝功能测定。
至于对胎儿是否有影响,则取决于肝脏的疾病种类。如果无肝脏疾病,只是暂时转氨酶升高,而无其他肝功指标异常,则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都不大。
孕期常见的黄疸有哪些
黄疸只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疾病,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黄疸。女性怀孕时由于一系列生理或病理方面的变化,黄疸发生率比未孕女性要高,常见孕期黄疸有:
1.病毒性肝炎妊娠期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一般患者临床表现相似。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痛等。继而出现乏力、畏寒、发热,部分患者有皮肤巩膜黄染、尿色深黄。可触及肝大,肝区有叩击痛。
乙肝患者孕期做好肝功能检查的同时应做好产前各项检查,做好围产期保健,密切观察胎儿发育情况,注意有无并发症的发生,注意血糖变化。注意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避免情绪激动,注意休息,保证睡眠,适量运动,避免过重的体力活动。注意饮食营养,合理膳食,以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为主,不要盲目进补,适当控制食量。
妊娠中期、晚期患乙型肝炎,属高危妊娠,应及时入院,在医生监护下分娩,避免向肝衰竭发展。
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为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和皮肤黏膜传播。母婴传播即由乙肝或者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在产前、产程中和产后一段时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将HBV传给婴儿,并造成婴儿不同程度的感染状态。随着献血管理的加强和乙肝疫苗的逐步推广,HBV感染在普通人群中水平传播的势头已经得到遏制,而母婴垂直传播成为导致慢性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形成的。母婴传播主要包括4种途径:妊娠期胎儿子宫内经胎盘传播,即“垂直传播”;分娩期胎儿通过产道时接、触母血、羊水和被粪便污染的组织传播;产褥期授乳传播和日常生活中密切接触传播。
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手段是接种乙肝疫苗,预防效果可达90%以上,尤其适用于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阻断和高危人群。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新生儿的接种部位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内注射。注射后应保持局部卫生,最好3天内不要擦洗。我国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止指南》强调:“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注射第2针及第3针疫苗。”
(1)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可用5μg重组酵母或l0μ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CHO)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3针。
(2)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该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内,剂量应≥100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l0μg重组酵母或20μ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CHO)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也可在出生后12小时内先注射1针HBIG,1个月后再注射第2针HBIG,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第1针l0μg重组酵母或20μgCHO乙型肝炎疫苗,间隔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各l0μg重组酵母疫苗或20μgCHO乙型肝炎疫苗)。后者不如前者方便,但其保护率高于前者。
2.急性妊娠性脂肪肝病此病又称产科急性黄色肝萎缩,是一种较少见、预后凶险的妊娠合并症。多发生在怀孕的最后3个月,临床表现常与急重肝相似,可出现急性肝衰竭、胰腺炎、肾衰竭与全身凝血异常而导致快速死亡,首次妊娠的孕妇居多。典型病例表现为起病急,病初有恶心、呕吐、上腹痛、背痛,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水肿,黄疸进行性加重,短期内可出现昏迷、腹水,皮肤大片瘀斑,便血、尿血。一旦明确诊断,应立即终止妊娠,这是惟一有效的办法。若待到晚期肝衰竭,凝血功能障碍,再行剖宫产或引产,则可能出现产后大出血,危及母婴生命。
3.妊娠期特发性黄疸此症与妊娠期准妈妈体内性激素大量分泌及某些酶作用异常有关,其症状是先出现全身瘙痒,2~4周后出现黄疸,没有其他不适,一般分娩后黄疸会自行消退。
4.妊娠期呕吐性黄疸这是妊娠早期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电解质紊乱,营养摄入不足,胆红素代谢障碍。随着妊娠反应的减轻,黄疸会逐渐减轻。
5.妊娠期肝内淤胆症以全身瘙痒,出现黄疸为特征。多发于妊娠中晚期。瘙痒和黄疸常在分娩后2周内消失。
孕期暂时性的转氨酶升高往往是由于胎儿的代谢产物同样需要母体的肝脏排泄,导致母体肝脏负担过重引起的,通常在服用保肝药几周后就会好转。如果转氨酶持续几周没有改善,就需要考虑孕期急性肝病的发作可能。
大多数准妈妈的肾功能都是正常的,少部分准妈妈在怀孕前就存在问题,所以孕期需要重视这两项指标。妊娠后准妈妈身体负荷加重,肾脏疾病在妊娠期间会有不同程度的加重。
预防弓形虫妊娠期注意事项
养猫可能被传染弓形虫,是不是就不能养了呢?其实只要我们做到正确的预防,是完全可以杜绝被传染的。
预防弓形虫妊娠期注意事项—妊娠期间应注意细节
预防弓形虫妊娠期注意事项1. 不可吃生蛋、生肉和未消毒的奶制品。
预防弓形虫妊娠期注意事项2. 不要与爱猫一起睡觉。
预防弓形虫妊娠期注意事项3. 把猫养在室内。
预防弓形虫妊娠期注意事项4. 尽量不要触摸猫的分泌物和粪便,如必须处理粪便可带好手套,并注意洗手。
预防弓形虫妊娠期注意事项5. 保持良好的卫生,勤洗手,勤帮宠物清洁。
孕妇肝功能异常
妊娠早期,因妊娠反应的轻重不等,加上过度紧张,伴不同程度单项转氨酶增高,随着反应的缓解,肝功能好转,胎龄渐大,由于新陈代谢增加,营养相对不良,内分泌改变等可引起肝功能多项指标异常,即使健康人怀孕后也有可能会肝功异常的情况。如白蛋白下降,胆固醇、血脂升高,至妊娠晚期肝血流相对不足,营养进一步不良,或并发妊娠高血压,妊娠毒血症等,均可致肝功异常。以上肝功能异常为妊娠过程中的“正常”反应,而非肝细胞炎症,无传染性,亦无需当作“肝炎”治疗,只要在此期间保持镇定放松心态,对肝功的恢复是很有帮助的。
由于我国为肝炎高发区,孕妇中乙肝携带率也达10%左右,这些人群在孕期应注意肝炎活动。妊娠反应、营养不足、免疫功能下降等均为肝炎复发之诱因,如伴其他疾病或用药不当,可加重肝炎。乙肝病毒的复制在妊娠期间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致肝炎复发。如病毒携带者怀孕应及时定期检查肝功能和乙肝指标,由专科医生鉴别是否肝炎复发并作相应处理,不适当的治疗不但治不好肝炎,还可由药物而影响胎儿生长发育。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怀孕可引发重肝致黄疸、凝血障碍等,需积极抢救,以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