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易患老年痴呆的人有哪些特征

易患老年痴呆的人有哪些特征

1.饮食中缺乏果蔬和香料

缺乏果蔬的饮食会加速认知功能衰退的进程,尽管所有类型的蔬菜都有帮助作用,但笋瓜、西葫芦、茄子、甘蓝和蓝莓都是增强认知功能的超级巨星。某些香料(肉桂和姜黄)也会起到显着作用。至少从流行病学资料来看,印度人患上认知障碍症的数量就较少,他们饮食中含有的姜黄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2.头部受过创伤

拳击运动员的脑脊髓液中所含有的认知障碍症的标志物水平会有所升高。65岁前头部受过创伤的人患上认知障碍症的几率也会明显增加。因此,在参加身体对抗性很强的接触性运动时,最好能带上防护帽。

3.无法边走路边说话

日益恶化的步态和无法同时边走路边说话可能预示着认知障碍症的发病。认知障碍症患者在步态上会表现为步速缓慢、行走路线不规则、难以完成边走路边数数的任务。

4.方向感差

由于认知障碍症起病于海马体(它也被称为大脑的记忆场所),因此迷失方向是这种疾病的一个标志性特征。这就解释了认知障碍症患者经常迷路和走失的原因。

5.生物标记

梅奥诊所的医学家发现,有几种生物标记与认知障碍症有关,包括脊髓液或血液中的某些蛋白质和大脑成像所检测到的突变。在这种疾病发作25年前,大脑就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6.高血压

特别是在中年时期患上高血压会让人患认知障碍症的风险增加;有心脏病史的人也是如此,曾经有过心脏病发作的人患上认知障碍症的风险会增加2倍。

7.糖尿病和肥胖症

糖尿病患者得认知障碍症的可能性增加2~4倍。肥胖症也会增加人们患上认知障碍症的风险,特别是女性。与身材较瘦的同龄人相比,肥胖女性患上认知障碍症的可能性会增加3倍;肥胖男性患此病的风险会增加30%。体育锻炼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益于肥胖症和糖尿病患者。

8.受教育程度低,智力锻炼少

接受正规教育的年限较少和对智力功能缺乏训练,也会增加人们患认知障碍症的风险。经常参加志愿者活动、旅行和猜字谜的人智力水平较高,较少患上认知障碍症。

9.抑郁症和社交退缩

美国哈佛医学院的学者发表在《神经病学纪要》上的研究成果显示:认知障碍症的诊断与人们在过去一年中的抑郁症症状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

10.存在睡眠问题

认知障碍症患者睡眠质量往往很差,他们每天花很多的时间躺在床上但没睡着,也会频繁的打盹。

预防老年痴呆十二法

一、要减少糖、盐、油的摄入量,人若在青、中年时期经常摄入大量的糖、盐、油,到老年后就易患老年痴呆症。因此,人们――尤其是老年人平时应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尽量少吃含糖、盐、油多的食物。

二、要少饮或不饮烈性酒,经常饮酒的人罹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要比从不饮酒的人高5~10倍。这是因为酒精不但能使大脑细胞的密度降低,还能使大脑细胞快速萎缩。因此,人们应尽量避免饮酒,尤其应避免饮用烈性酒。

三、要常吃富含胆碱的食物,乙酰胆碱的缺乏是人们患老年痴呆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乙酰胆碱有增强记忆力的作用。而乙酰胆碱都是由胆碱合成的。因此,人们应多吃一些富含胆碱的食物,如豆制品、蛋类、花生、核桃、鱼类、肉类、燕麦、小米等。

四、要常吃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最近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常吃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有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作用。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主要包括动物的内脏、海带、红腐乳、臭豆腐、大白菜和萝卜等。

五、吃饭要吃七分饱,每餐都吃得很饱的人极易患老年痴呆症。因此专家建议,老年人每餐都应只吃七分饱,这样不但能起到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作用,还能很好地保护消化系统。

六、要勤动脑“用进废退”的,大脑接受的信息越多,脑细胞就越发达、越有生命力。因此,老年人应经常进行一些脑力活动,如看书、下棋等。

七、不要吸烟,德国科学家通过调查发现,吸烟10年以上的人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要远远大于从不吸烟的人。这是因为吸烟会引起脑供血不足,使脑细胞发生萎缩。因此,吸烟的老年人应积极戒烟,以避免因此患上老年痴呆症。

八、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从而使经过大脑的血流量增加,使脑细胞得到充足的养分和氧气。因此,老年人可通过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来预防老年痴呆症。

九、吃食物时要多咀嚼,当人咀嚼食物时,其大脑的血流量会增加20%左右,而大脑血流量的增加对大脑细胞有养护作用。因此,老年人在吃食物时要多咀嚼,在不吃食物时也可进行空咀嚼,用此法可预防老年痴呆症。

十、要积极地防治便秘,便秘是引发老年痴呆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经常便秘的人,其肠道会产生氨、硫化氢、组织胺、硫醇和吲哚等多种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大脑,从而诱发老年痴呆症。因此,老年人应积极地防治便秘,以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十一、要经常活动手指,人活动手指可以给脑细胞以直接的刺激,对延缓脑细胞的衰老有很大的好处。因此,老年人可通过打算盘、在手中转动健身球、练习双手空抓、练书法、弹奏乐器等方式来运动手指,从而可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十二、尽量不使用铝制的炊具和餐具,它与酸碱都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如果用铝制的炊具或餐具盛放酸、碱性食物,会使铝元素游离出来污染食物。而人吃了被铝离子污染过的食物,会使铝在大脑、肝、肾、脾、甲状腺等多个组织器官中蓄积下来,这会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的反应变得迟钝,并会加快人体的衰老,最终可引发老年痴呆症。因此,老年人应尽量避免使用铝制的炊具和餐具,以减少铝的摄入量。

老年痴呆年轻化如何预防呢

1、要减少糖、盐、油的摄入量

日本科学家在临床研究中发现,人若在青、中年时期经常摄入大量的糖、盐、油,到老年后就易患老年痴呆症。因此,人们--尤其是老年人平时应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尽量少吃含糖、盐、油多的食物。

2、要少饮或不饮烈性酒

科学研究证实,经常饮酒的人罹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要比从不饮酒的人高5~10倍。这是因为酒精不但能使大脑细胞的密度降低,还能使大脑细胞快速萎缩。因此,人们应尽量避免饮酒,尤其应避免饮用烈性酒。

3、要常吃富含胆碱的食物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乙酰胆碱的缺乏是人们患老年痴呆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乙酰胆碱有增强记忆力的作用。而乙酰胆碱都是由胆碱合成的。因此,人们应多吃一些富含胆碱的食物,如豆制品、蛋类、花生、核桃、鱼类、肉类、燕麦、小米等。

4、要常吃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

最近,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常吃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有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作用。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主要包括动物的内脏、海带、红腐乳、臭豆腐、大白菜和萝卜等。

5、吃饭要吃七分饱

临床研究发现,每餐都吃得很饱的人极易患老年痴呆症。因此专家建议,老年人每餐都应只吃七分饱,这样不但能起到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作用,还能很好地保护消化系统。

6、要勤动脑

人的思维功能也是“用进废退”的,大脑接受的信息越多,脑细胞就越发达、越有生命力。因此,老年人应经常进行一些脑力活动,如看书、下棋等。

7、不要吸烟

最近,德国科学家通过调查发现,吸烟10年以上的人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要远远大于从不吸烟的人。这是因为吸烟会引起脑供血不足,使脑细胞发生萎缩。因此,吸烟的老年人应积极戒烟,以避免因此患上老年痴呆症。

8、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进行体育活动会使人的血液循环加快,从而使经过大脑的血流量增加,使脑细胞得到充足的养分和氧气。因此,老年人可通过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来预防老年痴呆症。

9、吃食物时要多咀嚼

生理学家发现,当人咀嚼食物时,其大脑的血流量会增加20%左右,而大脑血流量的增加对大脑细胞有养护作用。因此,老年人在吃食物时要多咀嚼,在不吃食物时也可进行空咀嚼,用此法可预防老年痴呆症。

10、要积极地防治便秘

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便秘是引发老年痴呆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经常便秘的人,其肠道会产生氨、硫化氢、组织胺、硫醇和吲哚等多种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大脑,从而诱发老年痴呆症。因此,老年人应积极地防治便秘,以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11、要经常活动手指

临床研究发现,人活动手指可以给脑细胞以直接的刺激,对延缓脑细胞的衰老有很大的好处。因此,老年人可通过打算盘、在手中转动健身球、练习双手空抓、练书法、弹奏乐器等方式来运动手指,从而可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易患老年痴呆的人有哪些呢

易患老年痴呆的人有哪些呢?痴呆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而且最近,人们发现易患老年痴呆的人有这几种,那么,易患老年痴呆的人有哪些呢?针对这个问题,下面就来具体介绍一下易患老年痴呆的人。

一、易患老年痴呆的人是对年节送礼馈赠非常热心。

二、对上司绝对服从、对下属相当严厉。

三、喜欢将部下的功劳归己,将自己的失败归人;这是易患老年痴呆的人之一。

四、易患老年痴呆的人是假日与家人外出时习惯穿西装打领带。

五、对演艺界绯闻或家人闲聊话题完全摸不着边。

六、不善闲谈、不会讲笑话、缺乏幽默感。

七、一点也不觉得猫、狗等小动物可爱;这也是易患老年痴呆的人之一。

八、不被同事或部下喜欢。

九、对同事或朋友的升迁反应过敏。

十、易患老年痴呆的人对音乐、电影毫无兴趣,并且对玩电子游戏嗤之以鼻。

十一、生活步调相当固定,每天走过的街道几乎一成不变。人类的左脑负责处理工作、读书信息,右脑则负责处理嗜好、艺术、运动等信息,若在中年时忽略右脑的锻炼,退休后若无法在短时间调整生活形态,左、右脑运动不足,即容易产生“老化、废用型痴呆”。这同样是易患老年痴呆的人之一。

孤独老人易得老年痴呆吗

美国芝加哥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发现,孤独的人患症的机率是正常人的两倍。

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说,这项最新研究成果刊登在6日出版的《普通精神病学文献》月刊上。此前曾有研究表明,不与人交往或不常动脑的人更容易患老年痴呆症,但这项研究首次证明了孤独和老年痴呆症之间的关系。

在历时4年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823名8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跟踪问卷调查,评估老人的孤独感受等级。问卷中问题包括,是否有“我想念拥有好朋友的感觉”、“我经常觉得遭到遗弃”等。调查者最后将答案汇总,为这些老人的孤独感划出5各等级。

在调查开始时,所有接受调查者都没有老年痴呆症,在调查过程中,76名老人确诊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出现丧失记忆和糊涂的症状。研究人员参照所有受调查者提供的答案发现,最初孤独感等级每提高一级,患老年痴呆的风险就增加51%。

主导研究的罗伯特·s·威尔森说,研究还发现,有些老人即使不独居也可能感到孤独。缅因州老年医学专家、老年痴呆症协会发言人劳伦·科尔曼说:“这项研究结果使我想到,我不该只关心父母是否有社交,还应该关心他们孤独的感觉。”

研究人员尚未找到孤独引起老年痴呆的原因,他们将进一步研究孤独对人大脑的影响。

老人适当的饮酒可预防痴呆

科研人员对3069名老年人进行了长达6年的跟踪研究。参与的老年人有男有女,平均年龄79岁。研究人员详细了解这些老年人每日饮酒情况,并考虑了能影响老人认识能力的吸烟、参与社交活动等因素。

6年后测试这些老年人的认知能力时发现,认知能力正常的老年人每日喝一至两杯酒,6年内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降低37%。但认知能力已受损的老年人,饮酒没有效果。

研究还发现,如果每天饮酒超过两杯,6年内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会增加近1倍。

蜂蜜如何吃最好 蜂蜜+大蒜

1、降低血脂:蜂蜜大蒜具有不错的降血脂的功效。高血脂的人可以经常喝喝,会有很大帮助。

2、利尿消肿:有些朋友肾脏不好,容易出现浮肿,蜂蜜大蒜能消除肾脏炎症,轻松改善身体浮肿的情况,晚饭后吃最佳。

3、老年痴呆:人上了年纪容易得老年痴呆,蜂蜜大蒜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素,能提高细胞活力,有效预防老年痴呆。

科学家称记忆力好的人更易患老年痴呆

科学家称,记忆力好的人更容易患老年痴呆,人们所牢记一生的大量细节或将成为患痴呆症的诱因。大量细微的变化和微小的细节会使大脑负荷过重,进而使大脑不能灵活地应对年龄的变化。

科学家们邀请66名志愿者参加实验,志愿者的平均年龄为24岁。实验中,科学家们对志愿者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之后将参与者的大脑扫描成磁共振成像,并对大脑颞叶和大脑其它区域间的关系进行了仔细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能够记住细微且精确细节的人,其大脑颞叶和大脑后部分连接在一起,负责分析视觉信息。而对过去发生的事只能记得大概轮廓的人,其大脑颞叶从大脑前方聚集在大脑负责论证的区域。科学家称,此特点使健忘的人更容易适应机体的变化。

如何预防老年痴呆

1、要减少糖、盐、油的摄入量

日本科学家在临床研究中发现,人若在青、中年时期经常摄入大量的糖、盐、油,到老年后就易患老年痴呆症。因此,人们——尤其是老年人平时应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尽量少吃含糖、盐、油多的食物。

2、要少饮或不饮烈性酒

科学研究证实,经常饮酒的人罹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要比从不饮酒的人高5~10倍。这是因为酒精不但能使大脑细胞的密度降低,还能使大脑细胞快速萎缩。因此,人们应尽量避免饮酒,尤其应避免饮用烈性酒。

3、要常吃富含胆碱的食物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乙酰胆碱的缺乏是人们患老年痴呆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乙酰胆碱有增强记忆力的作用。而乙酰胆碱都是由胆碱合成的。因此,人们应多吃一些富含胆碱的食物,如豆制品、蛋类、花生、核桃、鱼类、肉类、燕麦、小米等。

4、要常吃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

最近,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常吃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有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作用。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主要包括动物的内脏、海带、红腐乳、臭豆腐、大白菜和萝卜等。

5、吃饭要吃七分饱

临床研究发现,每餐都吃得很饱的人极易患老年痴呆症。因此专家建议,老年人每餐都应只吃七分饱,这样不但能起到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作用,还能很好地保护消化系统。

6、要勤动脑

人的思维功能也是“用进废退”的,大脑接受的信息越多,脑细胞就越发达、越有生命力。因此,老年人应经常进行一些脑力活动,如看书、下棋等。

7、不要吸烟

最近,德国科学家通过调查发现,吸烟10年以上的人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要远远大于从不吸烟的人。这是因为吸烟会引起脑供血不足,使脑细胞发生萎缩。因此,吸烟的老年人应积极戒烟,以避免因此患上老年痴呆症。

8、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进行体育活动会使人的血液循环加快,从而使经过大脑的血流量增加,使脑细胞得到充足的养分和氧气。因此,老年人可通过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来预防老年痴呆症。

9、吃食物时要多咀嚼

生理学家发现,当人咀嚼食物时,其大脑的血流量会增加20%左右,而大脑血流量的增加对大脑细胞有养护作用。因此,老年人在吃食物时要多咀嚼,在不吃食物时也可进行空咀嚼,用此法可预防老年痴呆症。

10、要积极地防治便秘

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便秘是引发老年痴呆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经常便秘的人,其肠道会产生氨、硫化氢、组织胺、硫醇和吲哚等多种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大脑,从而诱发老年痴呆症。因此,老年人应积极地防治便秘,以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11、要经常活动手指

临床研究发现,人活动手指可以给脑细胞以直接的刺激,对延缓脑细胞的衰老有很大的好处。因此,老年人可通过打算盘、在手中转动健身球、练习双手空抓、练书法、弹奏乐器等方式来运动手指,从而可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我国的老年痴呆症人群

近日,笔者在杭州人民大会堂门口看到了一个特殊的场面:数以千计的白发老人排起了长队,争相领取入场券。其中不少老人是在家人搀扶下,从郊县赶来的。仔细打听,原来这是一场有关脑健康和老年痴呆病的讲座和义诊。临开课时,诺大的大会堂里居然座无虚席。

笔者找到主办者浙江省红十字会的副会长喻华芝。她对如此众多的老人自发前来听课感到惊讶。“这说明人们对老年痴呆的关注已经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她说,“社会确实该关注老年痴呆人群了。”

对于老年痴呆,人们最常见到的可能就是举家出动去寻找不回家的长辈。“找不到家,其实是老年痴呆的轻度患者。”长期从事抗老年痴呆药物研究的杭州杭康药业总经理沈祥熙介绍说,如果病情发展到中度、重度时,患者就会不认识自己的亲人,不会吃饭穿衣,甚至不会走路。

专家提供的数字更为惊人:到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1.3亿,预计到21世纪中期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会超过4亿人。而据我国老年痴呆流行病学调查,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各种原因导致的痴呆患病率北方为6.9%,南方为3.9%,均已经接近西方国家。在杭州,目前约有3万名老年痴呆病人生活在家里,老年痴呆正在成为现代社会的现代病。

家有痴呆老人,往往苦不堪言。由于目前老年痴呆没有列入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许多家庭要么把老人关在家里,防止走失;要么请护理人员予以护理。北京市老龄协会的一份调查表明,一户家庭用于对患有重度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的护理费用,一年约为2万元,这相当于一对工薪阶层夫妇至少一方的年收入。

令人欣慰的是,我国对老年痴呆药物的研究尽管长期滞后,但目前已经迅速起步。

许多专家认为,在抓紧药物研究的同时,对老年痴呆人群的社会关爱同样必不可少。他们建议,要加快建立对老年痴呆人群的专门医疗和商业保险,完善社区服务场所,从而让家庭减缓重负,让痴呆老人早日走出阴影。

老年人失眠有什么危害

1、老年痴呆:老年痴呆人群比大家想象的要多恨多,经常失眠的老人况患老年痴呆的几率更是明显增加。

2、健忘: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容易出现健忘的症状,而这一症状与失眠夜也密切相关。失眠的危害最常见的就是健忘,这是由于长期失眠造成脑功能活动受到影响所致。

3、情绪功能障碍:老年人晚上经常失眠容易引起心烦、急躁、易怒、少兴趣、缺乏自信心等情绪异常症状,而这些情况又会加剧晚上失眠,如此恶性循环,愈演愈烈。

4、更年期征:更年期是每个人从中年步入老年一生中必需经历的过程,而失眠症状的出现更会突出更年期症的症状。而失眠往往又是更年期征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

5、消化系统疾病:老年人由于其本身的消化系统退化就容易出现各种消化不良的症状,更容易让失眠的症状更为严重。老年人失眠还会增加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的发病率。

相关推荐

老年性痴呆定义

所谓的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大脑皮层萎缩,并伴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β-AP)沉积,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tangles,NFT),大量记忆性神经元数目减少,以及老年斑(senileplaque,SP)的形成。目前尚无特效

5类不易老年痴呆

1.爱活动的。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对30项研究进行的分析发现,导致65岁以上老痴呆症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运动。另一项追踪调查表明,缺乏体力活动可使痴呆风险增加250%。定期身体锻炼能确保大脑得到稳定的富氧血液供应,可能减轻淀粉样蛋白沉积,进而预防老痴。所以,如果能够保证每周一定量的运动,比如健走、每天散步等,就利于延缓大脑衰退或损伤。 2.手巧的。大脑控制整个躯干的神经细胞只相当于控制手的1/4左右。因此,老经常做手部运动,可以延缓脑部衰老。擅长做各种精细手工活的,对手指的活动量相对更多,也就能够

老年痴呆的前兆

最近研究员发现,老年收缩压略微高出标准时,如果降压会增加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我们发现由于整体血压下降造成的脑部缺血可以加速老年痴呆症的进程。 研究员从1987年开始对947个没老年痴呆症的中老年进行了长达16年的追踪研究。在每三年一次的随访中,将血压和精神状况作为评测指标。结果发现,在研究对象被确诊为老年痴呆症的头3年和后3年,出现了明显的血压下降。与之相对照,在被确诊为老年痴呆症的前6年至前3年则没明显的血压下降。 在低血压或血管疾病的者中,收缩压下降超过15个点会增加三倍老年痴呆

婚姻幸福助预防老年痴呆

老伴这个称呼不仅仅意味着伴侣一起共度晚年,而且还被证实对老年的身心健康非常好处。科研员最近宣称,婚姻能够使晚年得老年痴呆症的风险大大降低。瑞典学者根据一项长达21年的研究证明,幸福的婚姻能使老年痴呆症的病几率下降一半。而中年离异后独居者和中年丧偶孤独终老的老年痴呆症的几率是拥配偶者的三倍。 这项研究由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医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米亚(miia kivipelto)教授主持进行。虽然,在2008年,就曾美国专家提出,孤独的在年迈时更容易

听力差的老年痴呆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听力差的随着年龄的增加,更容易发生老年痴呆症。尽管这一研究结果没证明听力受损是如何导致痴呆症的,但它支持了使用助听器助于遏制老年痴呆症发生发展的观点。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员对600(包括男性和女性)进行了长达12年的研究。在研究期间,9%的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痴呆,大多是老年痴呆症。研究发现,听力越差的老年痴呆症的风险越高。即使排除了年龄及其他影响因素之后,那些听力轻度减退的,发展成为老年痴呆的几率也是听力正常者的近两倍;中度听力丧失的老年痴呆的几率则高

老年痴呆的前兆

很多认为血压偏低一些不会影响健康。尤其是一些高血压者在使用药物降压时,认为血压只要降下来就行了,稍低点没关系。 最近研究员发现,老年收缩压略微高出标准时,如果降压会增加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我们发现由于整体血压下降造成的脑部缺血可以加速老年痴呆症的进程。 研究员从1987年开始对947个没老年痴呆症的中老年进行了长达16年的追踪研究。在每三年一次的随访中,将血压和精神状况作为评测指标。结果发现,在研究对象被确诊为老年痴呆症的头3年和后3年,出现了明显的血压下降。与之相对照,在被确诊为老年痴呆

孤独老易得老年痴呆

常见的老年期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老年痴呆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 首先,年龄越大老年痴呆的发病率越高,老年女性比男性痴呆比例更高,痴呆家族史的 得痴呆的风险是其他的3倍。 其次,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不仅是 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也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 另外,抑郁病史、兴趣狭窄、精 神创伤、受教育程度低、家境贫困、吸烟、酗酒的更容易老年痴呆的危险因素比如年龄、性别、遗传等因素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是不良生活习惯和血管性危险因素是可以纠正或控制的。我们要尽

低血压易得老年痴呆症吗

低血压或血管疾病的者中,收缩压下降超过15个点,会增加3倍老年痴呆症的风险。血管疾病的,随着血压下降,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逐步上升。 研究员说,这些发现,显示了收缩压下降的极限,特别是血管疾病的,收缩压下降低于极限水平,会加速老年痴呆症的进程。 药物治疗高血压是重要的,但避免将血压降到危险极限以下,是十分必要的。

女性进入老年为什么容易得老年痴呆

随着年龄增长,都可能记忆力减退、爱忘事的现象。引起记忆减退的原因很多,如心理问题、老化、精神衰弱、脑变性疾病、脑血管疾病、脑外伤、肿瘤、感染性疾病等。女性进入老年为什么容易得老年痴呆,首先跟女性的大脑结构、激素关,女性老年痴呆者之所以比男性者多,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关;其次老年痴呆与寿命关,女性寿命一般比男性长五六岁,而老年痴呆是一种典型的“老年病”。第三与女性的情绪波动关,女性情绪波动大,失眠,易怒,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脑功能,加速老年痴呆症状的进展。 此外,

到了多少岁容易得老年痴呆

调查发现:我国北方老年痴呆的平均年龄为75、76岁,血管性痴呆的年龄多在68岁左右。65岁以上群中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达5%以上,而到80岁,此比率就上升到15-20%。痴呆已不是老年的“专利” 四五十岁就痴呆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不只是老年,50岁的女儿陪同80岁老母亲看病,竟然双双被诊为老年痴呆;47岁妇女丢三落四,同样是老年痴呆惹的祸……这些都在显示,老年痴呆的年龄在提前。老年痴呆逐步呈现年轻化趋势,血管性因素在发病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突出。一般上老年痴呆症常常发生在50岁以后,起病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