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肿瘤的高发期是在什么时候
骨肿瘤的高发期是在什么时候
骨肿瘤是发生于骨骼或血管、神经、骨髓等的肿瘤,有良性、恶性之分。良性骨肿瘤易根治,预后良好、恶性骨肿瘤发展迅速,预后不佳,死亡率高,至今尚没有满意的治疗方法。
骨肿瘤在人群中发病率约为0.01%。在骨肿瘤中:良性占50%,恶性骨肿瘤占40%,肿瘤样病变占10%左右。
骨肿瘤一般发生的部位以大腿骨和小腿骨最多,如骨肉瘤、骨巨细胞瘤、骨软骨瘤等。发生躯体肿瘤较少,如转移瘤、多发性骨髓瘤及软骨肉瘤等。
从发病的年龄上看,有两个高峰阶段,第一个高峰是在10到20岁,一般多为原发性骨肿瘤;而第二个高峰是壮年以后,主要为转移性骨肿瘤。二分之一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病人发生在10到20岁,尤其是骨肉瘤病人,三分之二发生在这个年龄段内,说明恶性骨肿瘤多发于青少年,危害较大。一般来讲年龄越小,恶性骨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而且目前在治疗上还没有很大的突破。
不同年龄段女性易患哪种妇科肿瘤
女性什么年龄段都可能遭遇妇科肿瘤的袭击。不过在各个年龄段,患妇科肿瘤的情况是不同的。知道这些,对女性朋友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很有帮助。
青年期(13-18岁):主要以卵巢肿瘤为多见,其次是子宫体的肿瘤,其他肿瘤则很少见。有幸的是,青春期的肿瘤多数是良性的。而青春期卵巢肿瘤则以皮样囊肿最常见,而皮样囊肿是良性肿瘤。卵巢肿瘤只有10%至30%是恶性的。
生育期(18-45岁):在此阶段,性生活、流产、分娩使阴道自净的防线崩溃,内生殖器和外界有了更多的疏通,细菌易于侵入,于是各种炎症骤起。肿瘤方面则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发病率开始上升,但亦多属良性。这一时期,与妊娠有关的肿瘤,如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癌也是值得重视的。
更年期(45-50岁):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到最后趋向消失的过渡时期,而后是老年期,多指60岁以后。此阶段,炎症不多见了,却是肿瘤高发期。最重要的在于几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明显提高了,请看几个数字:子宫颈癌的高发年龄为45-49岁,子宫内膜癌高发年龄为50-64岁,卵巢癌的高发年龄为50-60岁,乳腺癌的高发年龄为45-55岁。更年期可谓是女性最常见癌瘤的肆虐之时。
不同年龄段女性易患哪种妇科肿瘤
青年期(13-18岁):主要以卵巢肿瘤为多见,其次是子宫体的肿瘤,其他肿瘤则很少见。有幸的是,青春期的肿瘤多数是良性的。而青春期卵巢肿瘤则以皮样囊肿最常见,而皮样囊肿是良性肿瘤。卵巢肿瘤只有10%至30%是恶性的。
生育期(18-45岁):在此阶段,性生活、流产、分娩使阴道自净的防线崩溃,内生殖器和外界有了更多的疏通,细菌易于侵入,于是各种炎症骤起。肿瘤方面则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发病率开始上升,但亦多属良性。这一时期,与妊娠有关的肿瘤,如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癌也是值得重视的。
更年期(45-50岁):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到最后趋向消失的过渡时期,而后是老年期,多指60岁以后。此阶段,炎症不多见了,却是肿瘤高发期。最重要的在于几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明显提高了,请看几个数字:子宫颈癌的高发年龄为45-49岁,子宫内膜癌高发年龄为50-64岁,卵巢癌的高发年龄为50-60岁,乳腺癌的高发年龄为45-55岁。更年期可谓是女性最常见癌瘤的肆虐之时。
手足口病高发期是什么时候
1、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但以柯萨奇CA16型病毒与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该病每年5-7月为高发期,在高发期到来前,99温馨提醒家长,除了注意家庭及个人卫生,让孩子勤洗手、勤通风、及时晾晒衣被外,流行时期尽量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尽量让孩子喝开水、吃熟食。
2、定期给孩子的玩具、用具、餐具消毒也是很必要的,消毒的方法也比较简单,只要使用消毒剂每天擦拭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的表面,就能达到消毒的目的。儿童的奶瓶、奶嘴、餐具、毛巾等物品,煮沸3分钟即可杀灭病毒。
3、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一般5岁以下1岁以上多见,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病必须注意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室内通风、温度适宜,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经常清洗儿童用品。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尽量少让孩子到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4、手足口病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以夏季和早秋较为常见,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从感染到出现症状,即潜伏期通常是3至6天。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至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至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有的病人仅有皮疹或口腔溃疡,通常由肠道病毒引起,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或肠道病毒71型。
关节痛会引发什么疾病
1)滑膜骨软骨瘤病:本病是关节滑膜的慢性疾病主要累及漆关节。这是一种滑膜组织转化为软骨组织,形成多发性软骨瘤分离脱落,游离关节内,骨化后形成骨软骨性结节。
2)色素绒毛性结节性滑膜炎:本病关节穿刺有助于诊断可抽出暗褐色血浆样液体,但最后常靠滑膜组织病理检查来确诊。
3)局限性结节性滑膜炎:本病一般侵及膝关节与绒毛型不同,很少出现绒毛突起或深浓的色素沉着,故命名为局限性结节性滑膜炎膝关节痛,运动受限,关节可出现交锁可触及大小不等的移动性节。
4)关节部位肿瘤:关节部位的肿瘤可以表现关节痛而且股骨远端胚骨近端是骨肿瘤高发部位。常见有骨巨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软骨部液纤维瘤,动脉瘤样骨囊肿,滑膜肉瘤骨肉瘤等。X线及CT可以协助诊断。
骨癌的危害大
在骨科疾病中,除去腰腿痛等常见的疾病以外,还有一些顽固难治的疾病,骨肿瘤就是其中之一。特别是恶性骨肿瘤(俗称骨癌)的预后不佳。文献报告,诊断后不经治疗的骨癌患者,自然生存期为数月至一年。在许多脏器的恶性肿瘤的远位转移中,骨转移名列首位。由于骨癌病程缓慢,发病时往往不易引起患者注意,因此,大多数骨癌患者就诊较晚,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机会,预后较差。
骨肿瘤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由骨组织本身长出者称为原发性,其中有半数属良性肿瘤;继发性骨肿瘤是指身体其他组织或器官的肿瘤转移到骨骼,它的发生率是骨原发恶性肿瘤的30~40倍,绝大多数为恶性肿瘤。原发性骨肿瘤的发病年龄一般较低,多发生于骨骼生长旺盛的青少年,男性高发年龄为15~24岁,女性为5~14岁,且男性高于女性。继发性骨肿瘤(简称骨转移癌)多见于老年人,最易发生骨转移的有乳腺癌、肺癌、肝癌、肾癌、甲状腺癌。
骨癌的预后与治疗的早晚有密切关系,因此应注意发现早期病例,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五年生存率。切忌乱投医,或听信偏方神医,否则,不仅保不住肢体,还耽误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手指骨肿瘤怎么治疗
手部肿瘤中良性软组织肿瘤和类肿瘤最为多见,占总数的82%,属于手部高发肿瘤。发病率首选为血管瘤,其次为腱鞘囊肿、黄色素瘤、滑膜瘤、血管球瘤、脂肪瘤和神经鞘瘤、表皮囊肿与退化囊肿。
手部的良性骨肿瘤占总数的13.8%,但在全身骨肿瘤的发病率中并不少见。据统计在全身良性骨肿瘤中,手部骨肿瘤仅次于股骨和胫骨,居第3位。手部骨肿瘤以软骨瘤多发,占总数的71.3%,其次为骨软骨瘤占15.3%,而其他良性骨肿瘤手部较少见。
手部恶性肿瘤发病率较低,占总数的4.2%,其中以软组织恶性肿瘤多发,占91.1%。软组织恶性肿瘤以黑色素瘤发病率最高,这种瘤以甲下多发,其他部位少见。其次为皮肤鳞癌和滑膜肉瘤,这和手部组织结构及功能有密切关系。腱瘤腱瘤是最常见的手部肿瘤,统计上最常发生在手腕背侧的位置,其大小有时会变化,它是一种关节或肌腱外膜突出,累种一些黏黏的关节液。若只是抽掉这些液体并无法根治肌腱瘤,一段时间后,还是有可能复发,所以外科手术切除,并将肌腱的深处筋膜修补好才能避免复发。下囊肿下囊肿也是一种常见的手部肿瘤,它常常位于掌面,慢慢长大,它的形成原因是手掌面皮肤受损后,造成上皮细胞构造被挤入真皮层或皮下组织,而上皮细胞构造持续分泌油脂等分泌物,形成囊肿(也就是俗称粉瘤)。治疗的方法必须外科手术切除才能根治,愈后也很好。
冠周炎的高发期是什么时候
夏季到了,口腔内的细菌、病毒繁殖比较活跃,是智齿冠周炎的高发期。智齿冠周炎应该如何预防?智齿冠周炎是指智齿(即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智齿冠周炎常发生于18~25岁的青少年,以下颌多见,有急性、慢性之分。临床上常以急性炎症形式出现。在急性炎症初期,患者仅感患处轻微胀痛不适,当咀嚼、吞咽、开口活动时疼痛加重。如病情继续发展,局部可呈自发性跳痛,并可放散至同侧的头面部。
骨囊肿是常见病吗
骨囊肿是骨肿瘤科常见的良性的骨肿瘤,骨囊肿的本质是骨的类肿瘤性疾患,是骨的瘤样病变,它又叫做孤立性骨囊肿,囊壁是一层纤维包膜,囊内多为黄色或者褐色的液体,通常的高发年龄是青少年时期5-15岁。
为什么会得食道肿瘤呢
1、亚硝胺类化合物和真菌毒素是为什么会得食道肿瘤诱因之一,现已知有近30种亚硝胺能诱发动物肿瘤。国内也已成功地应用甲苄亚硝胺、肌胺酸乙酯亚硝胺、甲戊、亚硝胺和二乙基亚胡胺等诱发大鼠的食管肿瘤。
我国调查发现,在高发区的粮食和饮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含量显著增高,且和地食管肿瘤和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的患病率呈正相关这些物质在胃内易合成致肿瘤物质亚硝胺。
2、遗传因素 食管肿瘤的发病常表现家庭性聚集现象。在我国山西、山东、河南等省的调查发现,有阳性家族史者约占1/4~1/2。在高发区内有阳性家族史的比例高,其中父系最高,母系次之。
3、食管损伤、食管疾病以及食物的刺激作用食管损伤及某些食管疾病可以促发食管肿瘤。在腐蚀性食管灼伤和狭窄、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食管肿瘤的发病率较一般人群为高。据推测乃是由于食管内滞留而致长期的慢性炎症、溃疡,或慢性刺激,进而食管上皮增生,最后导致肿瘤变。
为什么会得食道肿瘤?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食管肿瘤高发地区的居民有进食很烫的饮食、饮烈酒、吃大量胡椒、咀嚼槟榔或烟丝的习惯,这些食管粘膜的慢性理化刺激,均可引起局部上皮细胞增生。动物实验证明,弥漫性或局灶性上皮增生可能是食管肿瘤的肿瘤前期病变。
4、营养不良和微量元素缺乏 摄入动物蛋白不足和维生素A、B2、C缺乏,是食管肿瘤高区居民饮食的共同特点。但大多营养不良的高发地区,食管肿瘤并不高发,故这不可能是一个主导因素。
妇科肿瘤女人一生都注意预防
核心提示:别以为妇科肿瘤是已婚妇女的事情,未婚女性,甚至少女都有可能患上妇科肿瘤,到了育龄期之后,妇科肿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更年期更是肿瘤肆虐期,因此,女性一定要随时做好预防工作。
青年期(13-18岁):多数为良性肿瘤
这一阶段的妇科肿瘤主要以卵巢肿瘤为多见,其次是子宫体的肿瘤,其他肿瘤则很少见。指的庆幸的是,青春期的肿瘤多数是良性的,青春期卵巢肿瘤以皮样囊肿最常见,而皮样囊肿是良性肿瘤。卵巢肿瘤只有10%至30%是恶性的。
生育期(18-45岁):肿瘤发病率上升
在此阶段,性生活、流产、分娩使阴道自净的防线崩溃,内生殖器和外界有了更多的疏通,细菌易于侵入,于是各种炎症骤起。肿瘤方面则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发病率开始上升,但亦多属良性。这一时期,与妊娠有关的肿瘤,如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癌也是值得重视的。
这一阶段的妇科肿瘤主要以卵巢肿瘤为多见,其次是子宫体的肿瘤,其他肿瘤则很少见。指的庆幸的是,青春期的肿瘤多数是良性的,青春期卵巢肿瘤以皮样囊肿最常见,而皮样囊肿是良性肿瘤。卵巢肿瘤只有10%至30%是恶性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更年期(45-50岁):妇科肿瘤肆虐期
这一时期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到最后趋向消失的过渡时期。此阶段,炎症不多见,但却是肿瘤高发期。最重要的在于几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明显提高了,请看几个数字:子宫颈癌的高发年龄为45~49岁,子宫内膜癌高发年龄为50~64岁,卵巢癌的高发年龄为50~60岁,乳腺癌的高发年龄为45~55岁。更年期可谓是女性最常见癌瘤的肆虐之时。
妇科肿瘤如何防治
妇科肿瘤分为许多的类型,由于其出现的原因不同因此其在治疗方法上也有很大的区别,下面来介绍几种常见的妇科肿瘤及其防治方法。
乳腺癌: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发病因素,月经初潮早,绝经晚、绝经后肥胖、乳腺病史,甲状腺病史以及服用雌激素和口服避孕药者。
子宫内膜癌:又称宫体癌。近年发病呈上升趋势。发病原因与雌激素密切相关,而肥胖、未孕、晚绝经、糖尿病、高血压等为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目前不正确的外源性雌激素的应用致子宫内膜癌发病的问题,应引起重视。故服用雌激素替代疗法(HRT)患者,防治妇科肿瘤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每隔一定时间作一次子宫内膜活检。子宫内膜癌以子宫出血为突出症状。
宫颈癌:为生殖器最常见恶性肿瘤。20岁以前较少发病,20~50岁发病率增长较快。发病原因多与早婚、早育、宫颈糜烂、包皮垢、首次性交年龄、性传播疾病等因素有关。早期无表现、后期可有性交出血、阴道异常分泌物增多、不规则出血、疼痛等。妇科检查易发现,防治妇科肿瘤早期可行手术治疗,晚期可选放疗及综合治疗。近年来,30岁左右妇女患宫颈癌的比例逐渐增高,且预后很差。因此提倡20岁以上妇女每1~2年妇科普查1次。
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时间
最适合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的时间是宝宝在2个月大-3岁期间,常年可行。但是,在秋季腹泻的高发期不推荐接种该疫苗。南方秋季腹泻的高发期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北方秋季腹泻的高发期是每年的10月至次年1月,而且,轮状病毒疫苗时甜味口服液,所以家长在安排孩子服用这种疫苗时要避开腹泻高发期,一般安排在每年的7-10月,1次服用1瓶,每年都应服用一次。
家长如果在宝宝3岁前没有给宝宝服用过该疫苗,那这类宝宝一般情况下就不需要再服用该疫苗了。即使宝宝没有因为感染次病毒发过病,超过3岁的宝宝多半也早已感染了此病毒,产生了抗体,会明显降低发病率。
老年人骨折易忽视骨转移瘤
冬天是老年人骨折高发期,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骨折都是由骨质疏松造成的 ,病理性骨折往往出现在无原因或轻轻用力时。如果中老年人或恶性肿瘤患者,在骨折前曾经有疼痛,发生在椎体、骨盆等疏松骨的位置,则一定要高度警惕骨转移瘤。
老年人应警惕病理性骨折
冬季是老年人骨折高发期,主要是因为寒冷天气使老年人原本已经退化的骨骼、肌肉以及神经系统的运行更不灵活。此外冬季日照时间短,老人户外活动减少,引起钙吸收不良,往往造成老年人一摔跤就骨折。
因为老年人容易在冬季发生骨折,因此有时会掩盖其他一些疾病,其中骨转移瘤就容易被忽略掉。天津医院骨肿瘤科主任胡永成博士表示,骨转移瘤是晚期肿瘤的恶性表现之一,临床大部分的骨肿瘤则是由其他肿瘤转移而来。骨转移癌病灶可见于髂骨、椎体、肋骨、颅骨和长骨近端等,大多发生在骨骼中轴线血运丰富的部位,腰椎、骨盆是骨转移瘤的最好发部位。肿瘤转移的骨骼很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甚至发生脊柱不稳、脊髓压迫、高钙血症和骨髓衰竭等并发症。因此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很重要。
骨痛原因各不同
骨质疏松和骨转移瘤都会引起疼痛,但是两者还是有区别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出现骨转移瘤最常见的症状也是疼痛,一种随时间的延长持续性加重的疼痛,随后可能在疼痛部位发现肿胀和隆起的包块。此外病理性骨折往往出现先前轻度疼痛或不适的部位,在受到不太大的外力磕碰时,突然出现剧烈的疼痛,并伴随有患部的畸形、肿胀、活动受限,要考虑到有肿瘤转移造成骨折的可能。特别是病理骨折发生在中年以后,骨折前曾经有疼痛,发生在椎体、骨盆等疏松骨的位置,则一定要高度警惕骨转移瘤。
早期干预保护骨功能
随着现代医学发展,骨转移瘤并不都是癌症患者的终末期,通常医生认为,生存期超过三个月的患者就应该积极治疗,更有助于缓解疼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存活期。目前骨肿瘤的治疗与其他肿瘤的治疗一样,讲究综合治疗,不过由于骨肿瘤本身的特点,手术治疗是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式。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开放式手术和经皮微创的手术方式。
对于身体虚弱的肿瘤患者而言,微创技术的安全性能更高,痛苦也更小。目前最常用的骨水泥填充成形术,医生在CT或C形臂指引下进行穿刺,把温度大约在50—60摄氏度的骨水泥灌注到椎体或骨骼空洞内,其热效应能够杀死肿瘤。骨主要是胶原蛋白,作为一种结构蛋白不容易被热破坏,肿瘤细胞中则主要是酶蛋白,超过50摄氏度几分钟就能杀死肿瘤。微波治疗也是同样的道理。经皮的骨和椎体成形术可以用于颈椎、胸椎、腰椎的病变以及髂骨、转子间区,对于各种肿瘤导致的骨破坏在骨水泥填充后,有稳定骨结构、减轻疼痛、杀死肿瘤等多重作用。
手足口病高发期是什么时候
如今手足口病疫情在一些地区抬头,专家提醒家长,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家里,儿童的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都要定期进行清洗消毒。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但以柯萨奇CA16型病毒与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该病每年5-7月为高发期,在高发期到来前,提醒家长,除了注意家庭及个人卫生,让孩子勤洗手、勤通风、及时晾晒衣被外,流行时期尽量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尽量让孩子喝开水、吃熟食。
同时,定期给孩子的玩具、用具、餐具消毒也是很必要的,消毒的方法也比较简单,只要使用消毒剂每天擦拭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的表面,就能达到消毒的目的。儿童的奶瓶、奶嘴、餐具、毛巾等物品,煮沸3分钟即可杀灭病毒。
骨癌的危害有多么严重
在骨科疾病中,除去腰腿痛疾病以外,有时一些顽固难治的疾病,骨肿瘤就是其中之一。特别是恶性骨肿瘤(俗称骨癌)的预后不佳,文献报告,诊断后不经治 疗的骨癌患者,自然生存期为数月至一年。在许多脏器的恶性肿瘤的远位转移中,骨转移名列首位。由于骨癌病程缓慢,发病时往往不易引起患者注意,因此,大多 数骨癌患者就诊较晚,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机会,预后较差。
骨肿瘤是分为不同的类型的、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由骨组织本身长出者称为原发性,其中有半数属良性肿瘤;继发性骨肿瘤是指身体其他组织或器官的肿瘤转 移到骨骼,它的发生率是骨原发恶性肿瘤的30~40倍,绝大多数为恶性肿瘤。原发性骨肿瘤的发病年龄一般较低,多发生于骨骼生长旺盛的青少年,男性高发年 龄为15~24岁,女性为5~14岁,且男性高于女性,这可能与不同性别、骨的生长与内分泌发育的早晚及时间长短有关。继发性骨肿瘤(简称骨转移癌)多见 于老年人,最易发生骨转移的有乳腺癌、肺癌、肝癌、肾癌、甲状腺癌。
早期信号,不可错过
骨关节疼痛、骨性肿块和运动障碍,被认为是骨肿瘤尤其是骨癌的三大主要症状,但许多骨肿瘤早期并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因而早期发现有一定的困难。为了 做到早期发现骨肿瘤,应特别注意以下情况并做进一步检查:①疼痛是恶性骨肿瘤的重要症状,疾病开始为间歇性,后来发展为持续性,夜间会较明显,晚期疼痛加 重,影响工作和休息。②青少年患者自感肢体疼痛与肿胀(或肿块)的部位一致,具有固定性、持续性的特点,夜间尤甚,而且日渐加重,要引起高度警惕。③当感 到肢体的疼痛、肿胀不是由于创伤、炎症、风寒所引起时,决不能掉以轻心,要赶紧去做进一步的检查。④骨骼上原有良性肿块突然增大且伴有疼痛时,说明可能有 恶性病变趋势。⑤中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肢痛、腰背痛,且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向时,要警惕有转移性骨肿瘤的可能。进一步诊断可做血液学检查。X光摄片是骨肿 瘤不可缺少的诊断手段之一,高质量、清晰的X光片和磁共振检查具有重要价值;疑诊时可做穿刺活检。切记不可施行切开活检,否则无法进行保肢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