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怎么预防 及时补充营养
中暑怎么预防 及时补充营养
及时补充水分及营养物质,夏季出汗多可造成体内盐分丢失,可以应用0.3%的盐水,适当的增加蛋白和维生素B、C的摄入。
小暑节气吃什么食物 小暑饮食宜忌
1、小暑时节人体出汗比较多,体液损耗比较大,应及时补充水分,也可以多喝山楂汤、绿豆酸梅汤、金银花汤、西瓜翠衣汤等以预防中暑。
2、小暑宜多吃瓜果。瓜果汁多味甜,不仅能生津止渴,也能清热解暑。西瓜味甜多汁性凉,是清暑解渴的瓜类之首。另外,香瓜、黄瓜洗净之后生食或榨汁之后饮用,都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猕猴桃含有大量维生素C,也是非常好的清热解暑水果。
3、在小暑节气,人的肠胃因受暑热刺激,功能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食欲不振等不适。因此,小暑节气饮食要清淡,既能补充营养,又容易消化。
4、“暑”虽然意味着天气炎热,但仍要少吃凉菜、少喝冷饮,避免脾胃虚弱弓|起脾胃病。
献血后如何及时补充营养
适龄、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毫升,这个量仅占全身血量的1/20。科学测定证明,这是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如果在献血后及时补充营养,就可以尽快地恢复正常。
有生命的物体离不开蛋白质,造血更需大量的蛋白质。因此,献血后尤其应注意补充蛋白质。一般来说,动物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更合乎人体的需要,所以营养价值高于植物蛋白质。献血后可适当增加牛奶、猪肉、牛肉、鸡肉、鱼肉、动物肝、心和肾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献血后,血液中红细胞等有形成分相对减少了一些,于是机体骨髓组织马上会加紧工作,以合成红细胞等,这时需要大量的铁。正常人每天需要铁约15毫克,献血后则需要量大增,而膳食中所供给的铁只有10%能被肠道吸收。所以,献血后尤应注意多摄入些含铁量高且又易吸收的食物,如猪肉、牛肉、鸡肉及动物肝脏和动物血等。这些食物中所含的铁叫血红蛋白铁,这种铁进入肠道内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不受同餐食物的影响,吸收率可达13—20%,其中尤以动物肝和动物血液含铁丰富。吸收率更高。但是,植物性食物如粮食、蔬菜、豆类中的铁吸收率均较差,一般在1— 7%,远不如动物性食物此外,还应注意的是,新鲜蔬菜和水果合有的丰富维生素C、有机酸和肉类中的某些成分,都可促进食物中铁的吸收,但韭菜、芹菜、菠菜或饭后一杯浓茶却可影响食物中铁的吸收。
叶酸和维生素B12虽不直接参与红细胞的制造,但是,红细胞的成熟和发育以及血浆都离不开它。叶酸和维生素B12广泛存在于绿叶蔬菜、水果、动物的肝、肾以及酵母中,故而献血后也应该注意经常摄取这些食物。
献血者可多吃些上述的食物,做到按需进补。但是,在短期内切不可吃得太油腻,更不能暴饮暴食,以免造成消化不良。
夏天气温高对胎儿有影响吗 孕妇夏天怎么防暑降温
夏天准妈妈应尽量选择早上或者晚上出去,高温时段要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10点至16点之间,因为这个时间段阳光是最强烈的,气温最高,外出容易中暑。
孕妇每天都要适当的饮水,尤其高温的天气下,要及时补充水分。千万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这表示你的身体已经缺水了。
夏季准妈妈应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冷、油腻食物,减少人体热量的摄入。比如多吃黄瓜、西红柿、扁豆等新鲜的瓜果蔬菜,鸡丝汤、肉丝汤、香菇汤等清淡汤品也可常吃,补充营养的同时还能补充水分。
天气炎热,人体的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因此,孕妇一定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中午的时候适当的小睡一会,这样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能预防中暑。
酸角的功效 清热消暑
酸角性凉,能够清热解暑,预防中暑,夏天喝酸角汁不但生津解渴,消暑解毒,还能消除咽喉疼痛。
夏季老人如何预防中暑
老人如何预防中暑行为预防
老人防暑预防要尽量减少外出,拉拢窗帘避免阳光直射,早晚打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舒适凉爽地方休息替代酷热环境。电池供电的小电扇随身携带、凉毛巾擦拭身体。同时也可以用毛巾包好冰块在手腕、面部和脖颈等皮肤暴露处摩擦揉搓。
老人如何预防中暑饮食预防
食物方面选择多吃苦味菜、凉性蔬菜、各种瓜类,特备是绿豆汤、西瓜、鲜藕汁、苦瓜汁、冬瓜等食物在消暑方面有着不错的效果。饮食原则上要以食物清淡为主,多喝水,远离高热高脂肪刺激性食物,酒精和咖啡因的饮料也不宜食用,进而不利老人夏季中暑的预防。
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很多朋友对老人如何预防中暑的问题有所了解。有关方面的专家指出,老人中暑是夏季中暑的高发人群,所以老人朋友应特别注意,由于影响老人中暑效果的因素很多,所以老人中暑预防要从多方面入手,进而确保好的预防效果。
老年人补充营养 老年人该如何及时补充营养
如今随着中国人口老年话程度的不断加重,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发的凸显。为保证膳食中摄入充足的营养,老年人要健康膳食。那么该如何做呢?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下自己的经验吧。
工具/原料
老年人正确补充营养的经验
方法/步骤
一般来说,老人每日每公斤体重最好补充蛋白质1.2~1.5克,具体到食物大概是每天吃100克肉类、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以及40克大豆制成的豆腐、豆浆等豆制品。75岁以上高龄老人如经医生诊断患有少肌症,可在医生指导下食用全营养特殊医学食品,每日每公斤体重补充蛋白质1.8~2.5克。
由于肉蛋奶中的氨基酸组成和人体需要的模式接近,其所含的动物蛋白比谷物、豆类中的营养价值更高。如果能将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搭配食用,利用蛋白质互补作用,可以大大提高食物蛋白的利用率。因此,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最好分散到一日三餐中搭配食用。
牙口不好、消化功能不好的老人最好少食多餐,一天可吃4~5餐,并尽量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吃肉时就要选择肌肉纤维较短的鱼肉、虾肉等。烹饪上也可采用一些易把食物变得松软的做法。
烧、炖、焖、蒸也可使肉中蛋白质软化,易于人体消化吸收。实在不行就把食物打碎,制成浓稠汤汁,连汤带水吃下去。对于老年认知障碍晚期患者如出现明显进食不足,家人应选择插胃管和造瘘,千万不能只依赖蛋白输入而放弃胃肠功能。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的老人,在饮食上需适当控制,但不要因噎废食,什么都不敢吃。控制慢病除了饮食因素,药物调节也很重要,应做到膳食控制和药物控制的平衡。此外还要坚持运动。
6坚持走路对老人锻炼肌肉来说还远远不够,最好适度进行练哑铃、拉弹力带、骑自行车等抗阻力训练。值得提醒的是,运动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以身体能承受为度。
中暑怎么预防 适时补充水分
尤其是运动员或户外工作者,每小时适时补充500-1000毫升的水分。室内工作者或冷气房工作者水分会不自觉从毛细孔蒸发,一样要适时补充足够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