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心理疾病有哪些呢
常见的心理疾病有哪些呢
心理疾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理异常的总称。通过对咨客心理症状的分析,可首先做出医学诊断,进一步做心理学诊断,便于选择心理治疗的方法。常见的心理疾病包括精神病、神经症及其它心理障碍:
(一)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往往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造成,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常见的表现为持续地高兴不起来,兴趣明显减退,感生活没有意义,乏力、记忆减退,反应迟钝,自卑,失眠早醒、食欲下降、体重明显减轻,消极言行等。目前国内外业界公认的抑郁症治疗策略为系统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加心理治疗,目前抑郁症在系统科学的治疗下多数患者能治愈,治疗不充分或不科学是导致抑郁症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
(二)焦虑症
焦虑症是常见的情绪障碍,往往找不到具体的病因,查体多正常,患者经常出现过分担心、紧张害怕,但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还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病状多隐渐起病,呈持续发展,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带来巨大的痛苦,由于对焦虑症的认识不足,往往患病后多在综合医疗机构就诊。焦虑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多数患者经过科学系统的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上文中只是简单的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心理疾病,出现心理疾病的时候首先患者自己要控制好自己的心态,还要家人之间对于患者的关怀。如果比较严重的话还是建议及时的去根据医生的指导治疗,毕竟严重的话是需要专业的指导去治疗,这样才会让患者伤害到自己的身体。
常见的心理疾病有哪些呢
心理疾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理异常的总称。通过对咨客心理症状的分析,可首先做出医学诊断,进一步做心理学诊断,便于选择心理治疗的方法。常见的心理疾病包括精神病、神经症及其它心理障碍:
1、精神病:是一类严重的心理疾病,需精神科专科医生来治疗。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
2、神经症:是公认的心理因素引起的疾病,是心理治疗的主要对象。根据ICD-9中规定,分为十类:A焦虑神经症、B歇斯底里(我国译为癔病)、C恐怖症、D强迫症、E抑郁症、F神经衰弱、G人格障碍、H疑病症、I其它神经症性障碍、J未定型;
3、其它心理疾病:A性倒错、B性变态(包括露阴症、窥阴症、挨擦症、恋物症、异装症),以上病症又叫性偏移。精神分裂症是所有精神疾病中最复杂的一种,是脑的严重、慢性、致残性疾病。曾被认为是心理疾病,现划为大脑疾病。尽管男女均可发生精神分裂症,但男性起病比女性早,通常在10~20岁起病。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于常见的心理疾病都有所了解了。心理疾病是虽然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病情,但是处理或者护理的不好,同样会对人造成很大的伤害,更有可能是一生的阴影和影响。如果您身边有患病的朋友,一定要好好照顾他。
常见心理疾病的表现有什么
第一:忧郁性格
忧郁是诸多异常性格中最常见的一种,忧郁性格的人表现为情绪低沉、心胸不开阔,常把一些事实或意见加以夸大,为之烦恼,不能自拔。他们少言寡语、不愿与他人多来往、好生疑、常孤独。
对一切事物缺乏兴趣、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自怨自艾。对事过于敏感、多愁善感。常常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轻生念头。
有忧郁性格倾向的人应着重培养乐观主义精神,不要用放大镜看自己的缺点和困难。更多参加户外活动,敢于对人阐明自己的观点,倾吐自己的抑郁,让别人理解自己的心情,要学会分享别人的欢乐,也让别人分享自己的欢乐。
第二:偏执性格
偏执性格的表现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自负很盛,自我评价过高。常常固执己见、独断独行,很轻易地否定别人的言行。因此免不了和别人经常发生争吵,并不肯承认自己的过错,即使在事实非常明显的情况下,也要强词夺理或推委于客观原因。
这种性格的人又喜欢嫉妒,喜欢挑人家的小毛病,不承认别人的成绩。有时不定期地表现为过分敏感,多疑又多心,总以为别人和自己过不去。因此,经常造成误会,人际关系紧张。
具有偏执性格的人,要有勇气正视自己的弱点,须加强自我修养,对人通达谦逊,对己严格要求,多加检点。同时,在思想上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观念,一切从事实出发,待人接物随和一些,不强加于人。
第三:分裂性格
具有分裂性格的人最显著的特征是冷漠、孤僻、害羞、胆怯、缺乏进取心。这种人一般不愿意直接与现实接触,喜欢苦思冥想,对他人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敌对情绪或攻击性。
他们懦弱,从小怕黑暗、雷电、昆虫等,甚至有时会产生幻觉,仿佛听到有人在强迫他们做事。他们工作不安心,办事缺乏信心,总感到不如他人,对前途感到渺茫。
他们很难合群,比如客人来了,会躲进屋内,不主动与别人打招呼。他们中的许多人不爱清洁,生活懒散、不修边幅,料理自己的能力较差,活动均以自我为中心。
分裂性格者无法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所以也难以享受到人间丰富的情感欢乐。
为此,这种性格的人应当鼓励自己多活动、多表现、多交往,消除一切多余的顾虑,杜绝毫无根据的惧怕,即使与人的交往中受到怠慢、冷落,也不要灰心,自己总要坦诚待人。
第四:躁狂性格
具有躁狂性格的人,周期性地出现双向情绪变化,一段时间(数天到数月)情绪持续高涨或持续低落。高涨时,心情愉快、遇事乐观、兴趣广泛、藐视困难、口齿伶俐、自视颇高、脾气暴躁,甚至会有攻击和破坏性行为。
情绪低落时,消极悲观、少言懒动、思想迟钝、自怨自艾,对一切都没兴趣,睡眠、食欲、性欲都有减少,容易感到疲乏无力。
第五:癔病性格
癔病性格也称情绪不稳定性格。具有这种性格的人,即使在非常轻度紧张的情况下,也可能有较严重的情绪冲突表现,他们待人接物凭感情用事,“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动作言语都有点夸张,爱表现自己,喜欢博得别人的同情和赞扬。
他们的感情和内心体验并不深刻,很容易转变。平时常想入非非,稍不如意就可能暴跳如雷,在遭遇意外事故时,往往惊慌失措,缺乏自制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这种性格的人,仅靠意志控制是不够的,还需有一个痛苦磨练的过程。最好的方法是待平静下来后,冷静地进行自我反思,充分认识这种不良性格的危害,同时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要冷静,不可任感情随意发泄。
通过以上小编给大家的介绍,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对于不同类型的心理疾病,我们必须进行相应的不同的缓解暗示和治疗。最重要的一点是,应当积极调动自己的意志调节自我心理。适当控制自己,或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不要自暴自弃,平时应注意提高文化修养。
常见心理疾病有哪些呢
学业强迫症,当你和好友出去一起玩时,总会不由的强迫着提醒自己还有很多未完的功课。考前失眠症,当你面临大考时,晚上总会左思右想不能入睡。压力型抑郁症,当你想到有很多做不完的功课使你分身乏术时,你会感觉身体乏力,这是早期抑郁症的表现。人格分裂症,当你面对和无数学友竞争时,你会告诉自己要出人头地,实力不济时,你会不由的使用各种手段达到自己目的,但在自己的心中却是非常的矛盾。这时的你已经走在人格分裂症的路上了。
老年人有哪些常见心理疾病
老年人有哪些常见心理疾病?
一、老年人常见心理病症
1、抑郁症
抑郁症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常伴有其他躯体疾病,老年人抑郁症患者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或抑郁,对生活失去兴趣,日常生活没有快乐,睡眠不佳,慢性疼痛,记忆减退,甚至持续产生死亡念头。老年人患上抑郁症是十分危险的,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老年人自杀。
2、焦虑症
生活中经常看到有些老年人心烦意乱,坐卧不安,有的为一点小事而提心吊胆,紧张恐惧。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焦虑,严重者称为焦虑症。他们身体本无疾病,或仅有一点无伤大雅的小病,却担忧自己的病治不好,不断辗转于各处求医问药,做各种化验检查,遍尝各种偏秘祖传方;过分担忧家人的安全和健康等等;对某种治疗或药物过度依赖,甚至觉得离了它们就没有活下去的勇气。种种表现提示“杞人忧天”式的恐惧担忧是焦虑症的核心症状,与现实处境不符的持续恐惧不安和忧心忡忡是其临床特点。
3、疑病症
疑病症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常怀疑自己患了某种躯体疾病,或是断定自己已经患了某种严重的疾病,感到十分烦恼,其烦恼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实际健康状况很不相称。患有疑病症的老年人性格上都有一定的缺陷,例如敏感、多疑、易受暗示;孤僻、内向,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对身体变化过度关注,以及过分自恋等。
4、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主要表现为精神易兴奋,控制不住,精力不足,情绪性疲劳,失眠,头痛,心悸等,病程可达数十年,症状可有间歇,病情容易反复。一般而言,老年人睡眠时间多在5~7小时之间,并常常有睡眠浅、早醒、多梦的现象。睡眠障碍是老年人神经衰弱最主要的表现。
5、老年痴呆症
据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0%存在智力障碍,其中1/2可发生老年痴呆。老年痴呆症主要表现为记忆减退和多种形式的认知功能减退,比如记忆力减退、语言功能障碍、定向力障碍、推理判断思维减退等。
6、老年性精神分裂症
此类精神病分为三种类型:①以往有分裂症,晚年仍保持有发作特点,但症状常减轻,当有诱因时,可加重。②晚发性分裂症,即60岁以后第一次出现精神症状,具有性感妄想,性感幻觉障碍,但发作时间短,妄想和幻觉常在晚间明显。③缓慢进行性连续型。发病日期很难确定,既往可能有神经症或类似人格变态的表现。一般来说,妄想在进入老年期以前便已形成,整个病程时间较漫长。
二、老年人常见心理
1、黄昏心理
因为丧偶、子女离家工作、自身年老体弱或罹患疾病,感到生活失去乐趣,对未来丧失信心,甚至对生活前景感到悲观等,对任何人和事都怀有一种消极,否定的灰色心理。
2、自卑心理
由于退休后经济收入减少,社会地位下降,感到不再受人尊敬和重视,而产生失落感和自卑心理,可表现为发牢骚、埋怨,指责子女或过去的同事和下属,或是自暴自弃。
3、无价值感
对退休后的无所事事不能适应,认为自己成了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失去存在的价值,对自己评价过低。
4、不安全感
有些老年人对外界社会反感,有偏见,从而封闭自己,很少与人效,同时,也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变得恐惧外面的世界。
5、惧死心理
这类老人惧怕谈论死亡,不敢探视病人,怕经过墓地和听到哀乐,甚至看到一只死亡的动物也备受刺激,不敢正视。
6、害怕孤单心理
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理异常,这类老人既希望别人关心照顾,又害怕由于过分期望而出现过大的心理落差和失望,于是常常拒绝与他人交往,因而会变得行为孤独、性情孤僻,与周围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精神面貌不仅是对保健养生,也对疾病康复非常有帮助。特别是一些身心疾病,即疾病状态与心理情绪存在密切联系的疾病,如高血压、老年性痴呆、更年期综合征等,良好的情绪会给它们带来帮助。
很多老年人会说“我老了”、“不中用了”等,认为只是说说而已,不会对身体有影响。这些都是负性暗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外国研究表示,如果认为自己不健康,那么很可能走上“自证预言”的道路,即自己证实自己的预言是正确的。虽然谦虚是我国提倡的优良传统,但在对于自身健康的认知上,不能过于“谦虚”。老年人要认识到自己年龄段的优势,因为退休后比中青年人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做以前没时间做、没精力做的事情,完成年轻时的梦想,实现以前没空兑现的诺言等,这样想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心态。
老年人有哪些常见心理疾病?
1、黄昏心理:因为丧偶、子女离家工作、自身年老体弱或罹患疾病,感到生活失去乐趣,对未来丧失信心,甚至对生活前景感到悲观等,对任何人和事都怀有一种消极,否定的灰色心理。
2、自卑心理:由于退休后经济收入减少,社会地位下降,感到不再受人尊敬和重视,而产生失落感和自卑心理,可表现为发牢骚、埋怨,指责子女或过去的同事和下属,或是自暴自弃。
3、无价值感:对退休后的无所事事不能适应,认为自己成了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失去存在的价值,对自己评价过低。
4、不安全感:有些老年人对外界社会反感,有偏见,从而封闭自己,很少与人效,同时,也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变得恐惧外面的世界。
5、老年性精神障碍:有些老年人,如果缺少规律的生活,又很少参加群体活动,或是家庭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不和,生活没有愉悦感,就可能诱发各种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恐惧症、强迫症、癔症等。总的看来,老年期的精神障碍发病率略高于其他年龄里。
6、老年性精神病:近年来,老年性精神病发病率也有增加趋势,常见的有:老年性情感性精神病,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由于某些慢性疾病引起的大脑衰退和心理变态等。
性心理疾病有哪些
窥阴癖:以幼儿方式对待性欲,用认知领悟疗法。
恋物癖:生殖器忧虑;不能实现的异性依赖;性欲激发障碍。用认知领悟疗法,心理疏导疗法,肮脏厌恶疗法。
异装癖:家庭或社会环境在成长期将其作为异性对待引起的性别认同混乱;异装兴趣与性欲释放的错误习惯;恐惧正常性活动。用认知领悟疗法,厌恶疗法,信心疗法。
自恋癖:关心不足或宠爱过度,自身优秀,孤芳自赏,喜欢自慰。用认知领悟疗法,厌恶疗法、移情疗法、催眠疗法、社交疗法。
常见心理疾病有哪些呢
1、神经症,如: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抑郁症
2、癔症
3、人格障碍,如:偏执性、情感性、分裂样、冲动性、强迫性、表演性、反社会性、依赖性、边缘性、其他类型等
4、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常见的如:病理性偷窃、病理性纵火、病理性网瘾等)
5、性心理障碍,如:恋物症、异装症、露阴症、窥阴症、易性症等
另外还有重性心理疾病
1、功能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应激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
2、器质性精神障碍,如:意识障碍综合征、痴呆综合征、遗忘综合征等
心理疾病,是一种病,是指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而使自己思维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的现象。心理和行为上偏离社会生活规范程度越厉害,心理疾病也就愈严重。长期过度紧张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疾病。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可能使人产生精神病变。
心理疾病是很普遍的,只不过存在着程度区别而已,而且现代文明的发展使人类愈发脱离其自然属性,污染、生活快节奏、紧张、信息量空前巨大、社会关系复杂、作息方式变化、消费取向差异、在公平的理念下不公平的事实拉大、溺爱等,都使心理疾病逐渐增多并恶化。心理疾病种类很多,表现各异,而且有可能出现更多的以前都没有注意到,或已经合理化(不认为是心理疾病)。随着时代变化新发现的心理疾病也不少。
儿童常见的心理疾病有哪些
1、咬指甲
咬指甲是儿童时期很常见的不良行为,男女儿童均可发生。程度轻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沟炎。爱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动。
2、吮吸手指
吮吸手指在婴儿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到2-3岁以后,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消失。如不消失,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偏差。
3、屏气发作
婴幼儿在受到刺激哭闹时,在过度换气之后出现屏气,呼吸暂停,口唇青紫,四肢僵硬,严重者可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短则半分钟到1分钟,长则2分钟到3分钟。多见于2岁以内的孩子。
4、口吃
说话时言语中断、重复、不流畅的状态,是儿童期常见的语言障碍。约有半数口吃的儿童在5岁前发病。
5、言语发育延迟
儿童口头语言出现较同龄正常儿童迟缓,发展也比正常儿童缓慢。一般认为18个月不会讲单词,30个月不会讲短句者均属于言语发育延迟。
6、入睡困难
儿童在临睡时不愿上床睡觉,即使是躺在床上,也不容易入睡,在床上不停地翻动,或反复地要求父母给他讲故事,直到很晚才能勉强入睡。
其实很多的父母都会发现孩子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但是很多的家长却不是很在意,所以今天小编在此特意要提醒广大的家长朋友,很多的小事情可以允许忽视,但是关于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上的问题就应该多加重视。
老年人有哪些常见心理疾病
1、抑郁症
抑郁症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常伴有其他躯体疾病,老年人抑郁症患者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或抑郁,对生活失去兴趣,日常生活没有快乐,睡眠不佳,慢性疼痛,记忆减退,甚至持续产生死亡念头。老年人患上抑郁症是十分危险的,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老年人自杀。
2、焦虑症
生活中经常看到有些老年人心烦意乱,坐卧不安,有的为一点小事而提心吊胆,紧张恐惧。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焦虑,严重者称为焦虑症。他们身体本无疾病,或仅有一点无伤大雅的小病,却担忧自己的病治不好,不断辗转于各处求医问药,做各种化验检查,遍尝各种偏秘祖传方;过分担忧家人的安全和健康等等;对某种治疗或药物过度依赖,甚至觉得离了它们就没有活下去的勇气。种种表现提示“杞人忧天”式的恐惧担忧是焦虑症的核心症状,与现实处境不符的持续恐惧不安和忧心忡忡是其临床特点。
3、疑病症
疑病症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常怀疑自己患了某种躯体疾病,或是断定自己已经患了某种严重的疾病,感到十分烦恼,其烦恼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实际健康状况很不相称。患有疑病症的老年人性格上都有一定的缺陷,例如敏感、多疑、易受暗示;孤僻、内向,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对身体变化过度关注,以及过分自恋等。
4、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主要表现为精神易兴奋,控制不住,精力不足,情绪性疲劳,失眠,头痛,心悸等,病程可达数十年,症状可有间歇,病情容易反复。一般而言,老年人睡眠时间多在5~7小时之间,并常常有睡眠浅、早醒、多梦的现象。睡眠障碍是老年人神经衰弱最主要的表现。